1.为什么,美国要限制原油出口,使美国油价低于国际油价

2.国际油价涨跌是怎么定的

为什么,美国要限制原油出口,使美国油价低于国际油价

越南油价急剧反弹_越南油价一升多少人民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在朝鲜和越南的两场战争,使美国长期陷入双赤字的困局中。上世纪70年代后,美国率先爆发了持续多年的经济危机,并引发全球性经济危机,美国超发的美元涌入全球,降低了美元的含金量。同时,美国在1971年放弃了美元与黄金挂钩的世界承诺,使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进入了货币超发的贬值竞赛中。

客观上,这种集体性货币贬值达到了隐性**产油国油气资产的效果。产油国为维护自身利益,陆续实施了油气资源国有化运动,或与国际石油财团重新签订油气开发合同,用以保证出口原油资产的价格安全。随后,第四次中东战争暴发,阿拉伯国家对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采取了部分石油禁运。

上述一系列事件在时间和效用上的叠加,进一步增加了西方消费大国对产油国的不满。美国和西方主要国家将当期经济危机归咎于阿拉伯国家的原油禁运,认为产油国破坏全球经济秩序;同时,美国政府调整了一系列国内政策,1975年颁布实施了《能源政策和节约法案》,禁止多数原油出口,只有少许例外,包括对加拿大销售原油和再出口。1979年又对1969年颁布的《出口管理法案》进行补充,赋予更大的权力,将原有对电力、核能和天然气等原材料的出口管制扩增至原油。这为今天的“私下裁定”出台埋下伏笔。

为抑制因货币超发引起的通货膨胀,尼克松总统在1970年年初就对美国国内生产的原油和加工的汽油等燃料油实施严格的限价令,但看到国际原油价格从每桶2美元飙升到每桶40美元时,暴利驱使着美国原油生产商谋求更多出口,加剧了美国原油供给的缺口。出于保护美国国内原油供应安全,美国颁布了管制程度不断升级的原油出口禁令。

国际油价涨跌是怎么定的

世界石油工业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但出现真正意义的国际原油市场还是20世纪70年代的事儿。也就是从那时起,国际原油定价机制开始成形。最开始,欧佩克居于主导地位,但在两次石油危机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利用其金融优势和经济影响力,开始打破欧佩克的价格垄断,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石油期货迅速壮大,全球逐渐建立了以期货市场为主导的定价体系。

经过几轮大浪淘沙,三种基准价格逐渐在国际市场上立住了脚,即纽约商品交易所的西德克萨斯原油(wti)价格、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的北海布伦特原油(brentcrudeoil)价格和中东的阿联酋迪拜原油(dubai)价格。这些价格均分为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其中,大致在下一个月交货的原油期货合约因交易量巨大,它对应的原油价格最常被人们采用。

北海布伦特原油也是一种轻质油,品质低于西德克萨斯原油,但它的辐射区域却非常宽广:西北欧、地中海、西非出产的原油,还有俄罗斯、中亚和中东出口欧洲的原油均参照这一定价。可以说,伦敦布伦特市场的国际范儿及其高度灵活的交易工具为它在业内积累了口碑,积攒了交易量,影响力也相当巨大。

至于中东各大产油国生产的或者从中东出口至亚洲的原油,则普遍采用阿联酋高硫原油作为基准价格,因此它的涨跌往往可以反映亚洲对原油的需求状况。与此同时,欧佩克也会推出官方的原油参考价格,其计算方法是综合科威特、尼日利亚、委内瑞拉等十多个成员国的原油价格,进而得出一揽子参考价格。

从价格上看,除非出现严重的经济波动,一般而言,wti原油价格会比布伦特原油高5%左右,而二者的价格又会高出迪拜原油。

此外,在远东市场还有两种定价方式。一是马来西亚轻质原油塔皮斯(tapis)价格,主要代表了东南亚地区轻质原油的基准水平。二是印度尼西亚原油官方价格(icp),包括越南白虎油田、中国大庆油田都会参考其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