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态:如果实行价格上限,俄罗斯将不再向世界市场供应原油

2.高盛事件怎么回事

3.现在油价下降得很明显,你怎么看最近原油暴跌呢?

4.郎咸平教授说,高盛从建行赚了1300亿人民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5.国际油价明显下跌,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表态:如果实行价格上限,俄罗斯将不再向世界市场供应原油

高盛国际原油价格预测准吗_高盛国际原油价格预测准吗今天

收藏每日商品,了解全球商品市场动态。

今天是2022年7月21日,今日内容主要如下:

针对目前欧美主导的俄罗斯原油出口限价方案,关联方俄罗斯正式表态,如果实行价格上限,俄罗斯将不再向世界市场供应原油。

资料显示,俄罗斯是全球第二大原油出口国,其中约有50%运往欧洲地区,每天大约有220万桶的原油和120万桶的石油产品运往欧洲,而欧盟方面的数据也显示,欧盟进口的海运原油有25%来自俄罗斯,两地能源关联密切,或者说,欧洲地区对俄罗斯能源依赖严重。

但自俄乌冲突以来,欧盟等国开始对俄罗斯实施相关经济制裁,随后俄罗斯能源对欧洲地区出口大幅下滑,导致欧洲能源价格飙升,开始在全球寻求替代品,将上涨浪潮推衍至全球能源市场。

数据显示,自2020年疫情大流行以来,欧洲能源和公用事业公司的总体债务一直攀升,今年已膨胀到超过1.7万亿欧元,比2020年以前的水平激增50%以上,不少能源巨头目前承受着巨亏压力,德国尤尼珀已经在寻求政府救济方案。

而传统的天然气进口国日本,其最大的钢铁公司新日本制铁购买了一船液化天然气,交易的总价格将达到1.32亿-1.35亿美元,使其成为日本历史上最昂贵的液化天然气购买交易。

全球最大的能源进口国之一的中国,今年上半年整个能源进口规模全面萎缩,因为国际价格大涨。

据悉,目前日本已经超越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进口国。

而且,日本还在为保留萨哈林项目股权而努力。

在欧洲带动全球承受能源供应压力的同时,俄罗斯也在为能源出口积极寻求渠道。

能源出口是俄罗斯最重要的外汇获取途径,在受到西方制裁之后,其能源出口开始转向亚洲地区,中国和印度成为潜在的需求大户。

从全球能源需求来看,中印两国在能源进口需求已经超过了欧盟,而且两国的经济还在飞速上升阶段。

来自行业分析机构的数据显示,在俄乌冲突后的一个月内俄罗斯大宗商品出口均出现了大幅下降,但自3月下旬以来,俄罗斯相关商品的出口开始缓慢回升,部分国家在需求压力下重返俄罗斯出口市场,而且这种趋势还在持续。

最新数据显示,俄罗斯7月的原油产量已经连续第三个月回升,从7月1日到17日,俄罗斯原油日产量为1078万桶。

面对当前的能源供应局面,为降低俄罗斯能源的出口收益,同时又力求保障对欧洲等地区的能源供应,欧美日等国于6月下旬提出了对俄罗斯原油出口实施限价措施。

但分析认为,这一制裁方案极有可能导致俄罗斯退出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的国际能源市场,“那些欧洲人和美国人正在谈论每桶40美元的价格上限,但他们将得到的是140美元/桶的油价”。

而根据相关制裁方案,欧盟决定自8月1日起禁止进口俄罗斯原油,这也意味着,未来欧盟需求的的进口需要找到新的替代渠道,若不能有效解决,这将对整个大宗商品市场构成强力冲击。

目前,美国已经取代俄罗斯,成为欧洲原油和天然气的最大供应国。

而最新消息显示,此前受到美国制裁而不能出口的委内瑞拉,目前已经获得了部分豁免,可以对欧洲出口原油,但委内瑞拉却表示,可向欧洲提供石油,但必须“提前付款”。

另外一个受到制裁的石油出口国伊朗,近日则启动了伊朗里亚尔兑俄罗斯卢布的交易,这意味着两国交易将正式摆脱美元计价。

实际上,如果我们将范围进一步扩大会发现,土耳其也在和俄罗斯寻求一种替代美元的交易方式。

来自官方数据显示,土耳其2021年四分之一的原油进口、大约45%的天然气进口来自俄罗斯。

目前两国有可能采取的交易方式为,土耳其用土耳其里拉支付俄罗斯能源进口,俄罗斯再用这些付款购买部分土耳其商品。

而在印度,在印度卢比和俄罗斯卢布机制仍处于讨论阶段之际,来自中国的人民币、阿联酋货币迪拉姆已经被小范围内用作中间支付货币。

如果这一趋势延续,将对当前的美元国际结算地位构成明显冲击——因为从出口市场来看,俄罗斯能对全球提供的大宗商品不仅仅只有原油,还有天然气、黄金、镍、煤炭、钢材等大宗商品。

这种局势,对欧洲来讲是能源供应危机,对美国来讲,在扩大欧洲能源贸易的同时,还要努力去阻止这种脱离美元交易的趋势。

当然,目前最紧迫的依旧是欧洲的天然气供应问题。

尽管德国方面已经确认北溪1号将于21日恢复供应,欧盟仍正在考虑从下个月开始,各成员国自愿削减15%的天然气用量,因为担心俄罗斯可能停止供应天然气。

同时,为保障冬季能源供应,欧盟部分成员国开始重返煤电、核电市场。

资料显示,欧盟约40%的天然气供应来自俄罗斯,但自俄乌危机升级以来,俄罗斯已经大幅削减对欧盟天然气输送量:对波罗的海国家、芬兰、波兰和保加利亚的天然气供应已经被切断,对德国和意大利的天然气供应也大幅减少。

其他方面,日前沃伦·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再买入194万股西方石油普通股,持仓总市值114亿美元,西方石油持股比例升至19.4%,即1.817亿股普通股,接近将后者纳入公司合并报表。

据了解,通常按照权益会计法原则,一旦投资者拥有公司达到20%的普通股,就应将公司收益的一定比例计入自己的业绩中。

在我国国内市场,我国经济的恢复速度仍被全球所收藏。

一周前高盛集团削减铜价预期,认为全球能源紧缩对经济增长造成的风险偏高。

高盛预计未来三个月铜价目标为每吨6700美元,低于之前预测的8650美元/吨。

据悉,我国占到全球铜消费量2500万吨的一半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问题较大的烂尾楼处置方面,目前各地纷纷开启一对一帮扶,力争按期交房。

7月19日,郑州地产与河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联合设立郑州市地产纾困基金,通过资产处置、资源整合、重组顾问等方式,参与问题楼盘盘活、困难房企救助等解围纾困工作;陕西咸阳住建局组织召开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集体约谈会,建立了一对一帮扶政策;四川遂宁住建局指导各辖区开展房地产企业和房地产项目挂联工作。

另外,为促进楼市消费,深圳推出“青年人才共有房计划”。

根据该计划,三年之后如果房价出现上涨,青年人才可以选择向企业按照原价购买剩下的一半产权;如果三年后房价下跌,企业将向青年人才按原价回购一半产权。

地产楼市初现理财的苗头。

与此同时,根据公安部发布的数据,截至6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数量已达到100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3.23%。

今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平稳快速发展。

一方面,体现在产销规模再创新高,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266.1万辆和260万辆,市场渗透率达21.6%。

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取得一些新突破,新研制的激光雷达、国产芯片、车载基础计算平台都实现了装车应用;能源电池方面也取得了新的突破,量产的三元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居世界首位,半固态电池接近量产状态。

同时,新能源车配套体系加快完善。

上半年新增建设充换电设施130万台,同比增长了3.8倍。

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点已累计建成1万余个,基本实现退役电池就近回收。

而最新消息显示,工信部表示,新能源车购置税减免正在研究,确保汽车、芯片等供应链稳定畅通,这表明新能源市场大消费领域将正式开启。

其他方面,河南银保监局、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发布通知,自2022年7月25日起,对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上蔡惠民村镇银行、柘城黄淮村镇银行、开封新东方村镇银行账外业务客户本金开始第二批垫付,垫付对象为单家机构单人合并金额10万元(含)以下的客户。

高盛事件怎么回事

高盛于2007年2月应美国大型对冲基金保尔森公司委托,推出一款基于次级抵押贷款的抵押债务债券,向多国银行、基金和保险企业等投资者推销。而保尔森公司本身看空美国抵押债务债券市场,其向高盛支付了大约1500万美元的设计和营销费用,意在借做空抵押债务债券谋利。但高盛在向投资者推销时没有说明保尔森公司与这款金融产品有关,导致投资者在不足一年时间内损失大约10亿美元。

“这种全新的金融产品很复杂,但其中的欺诈和利益冲突却是简单和老旧的。高盛错误地允许一位能深刻影响其投资组合中抵押贷款证券的客户对抵押贷款市场做空,高盛还向其他投资者提供了虚假陈述:该证券的投资内容由一家独立客观的第三方机构进行选择。”

SEC执法部门主管罗伯特·库扎米在起诉书中作出上述表示,称高盛允许意在做空的委托人参与决定“投资组合中纳入何种抵押债务债券产品”,推销时却声称这一产品由“独立客观的第三方”推出,涉嫌误导投资者。

与此同时,遭到起诉的还有高盛副总裁法布里斯·托尔雷,SEC指控他对这起欺诈案负主要责任,因为这位高管设计了上述交易,负责营销材料的准备工作,而且负责与投资者进行直接沟通。SEC相信,托尔雷清楚保尔森公司对外隐瞒的卖空部位,也知道该公司在资产选择中扮演的角色。

不过,SEC起诉书中未指控保尔森公司负责人约翰·保尔森违规违法,后者被认为是金融危机中最成功的对冲基金经理。由于他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坚持看空抵押债务债券市场,使其在2008年个人获益37亿美元,一时名声大噪,但是SEC的起诉却让外界开始怀疑这位“空军司令”的成功是否另有隐情。

反响 华尔街股市和期市暴跌

针对SEC方面的指控,高盛随即做出了反击。该行在一份声明中否认涉嫌欺诈,称SEC的指控“毫无根据”。声明同时还强调,高盛自己在相关交易中就损失了9000万美元之多,而且其本来就“没有义务”向金融产品买卖双方交代对方身份。

虽然高盛方面坚决否认了相关指控,但是该股股价当天依然受到强烈冲击,至收盘时下挫23.57美元,至160.7美元的水平,全日暴跌12.8%,市值一夜之间蒸发120亿美元。同时,华尔街银行股也受高盛拖累出现大幅下跌,其中曾与保尔森公司有过业务往来的德意志银行股票下跌9.2%,花旗、美银、摩根士丹利等其他重要银行股跌幅也均超过5%。而受银行股集体大幅走低影响,道琼斯工业指数当天一度跌破11000点,最后收于11018点,下跌1.13%。

除了股市以外,高盛涉嫌欺诈的消息还对大宗商品市场造成冲击,纽约主力原油(80.91,-2.33,-2.80%)期货合约当天大跌2.4%,创两个多月来的最大单日跌幅。而纽约主力黄金(1132.90,-4.00,-0.35%)期货合约也下挫2%,收于1137美元/盎司。

高盛“欺诈门”事件之所以造成市场强烈反应,在于此前该行一直没有透露其正受到SEC调查一事。据美国媒体报道,高盛早在9个月之前就已收到SEC相关人士有关将对其起诉的警告,但是该投行没有在例行公告中向投资者公布该信息。此外,高盛“欺诈门”事件还引发了华尔街地震,因为市场开始相信,SEC正在对金融危机中大型投行和金融机构扮演的角色进行调查,因为有迹象表明它们在房市显出下滑迹象时仍设计并销售与房市有关的金融产品。“本委员会将继续调查投行及其他机构在房地产市场开始显露疲软迹象时与房地产市场结构化复杂金融产品有关的运作方式。”SEC结构化新产品部门的主管肯尼斯·伦奇在起诉书中的表态加剧了市场的担心。

美国当地分析师认为,高盛“欺诈门”事件对高盛乃至华尔街的影响很大。虽然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高盛与SEC达成和解,并支付数亿美元了事,但是这样的事例或许会不止一起——因为自金融危机以来,虽然早有声音指责高盛对金融危机推波助澜,但这些指责没有过硬的依据,也从来没有导致调查或起诉。而这就意味着,美国监管层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将更加严格,而不再是“雷声大雨点小”。同时,随着对金融危机“秋后算账”的继续进行,将来或将有更多银行面临类似起诉。

上周六的表态也与这一市场预期吻合。在讲话中督促美国国会通过更为严格的金融业监管措施,以免美国再次陷入经济危机。

“现在我们不采取行动,导致金融危机的系统就会带着相同的漏洞和弊端继续运行。”的语气颇为强硬,“如果我们不试图改变招致危机的原因,我们注定将重蹈覆辙。”

连累 巴菲特一夜间损失10亿美元

高盛涉嫌欺诈还将引发投资者对于大型金融机构的信用产生怀疑,因为就在本月初高盛发表的年报中,高盛CEO劳埃德·布兰克费恩曾经撰写了一封长达8页的致股东信。在信中,他反复强调了高盛“客户利益高于一切”的行事准则。很明显,SEC的指控和高盛的自我标榜完全相反,这样的矛盾将进一步动摇投资者对高盛的信心,促使他们怀疑高盛同时也在其他方面隐瞒事实。

除了影响投资者的信心以外,高盛涉嫌欺诈还让很多该行一直以来的支持者感到难堪,其中就包括股神巴菲特。

实际上,就在高盛欺诈门事件爆发不久前,巴菲特投资旗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董事罗纳德·奥尔森还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对高盛青睐有加,称当年对高盛50亿美元的投资非常有力地表明他们不仅相信高盛的实力也相信其完整性。

相关资料显示,2008年9月份,就在雷曼兄弟破产和美国银行紧急接管美林以后,高盛集团同意向巴菲特出售50亿美元的认股权证,同意后者在未来四年内任何时候以每股115美元的价格认购高盛股票,并为这些认股权证支付10%的年息。

此后的一年多时间内,高盛股价在触底反弹后节节走高,巴菲特当年的投资得到了巨大回报,这让许多人开始对巴菲特当年的投资投以赞赏的目光。不过,出乎股神意料之外的是,这一次高盛却因为涉嫌证券欺诈而被SEC告上了法庭,其股价也瞬间大幅缩水——按高盛的最新收盘价计算,巴菲特手中的认股权证价值大约为20.6亿美元,一夜之间损失达到了9.5亿美元。而更令巴菲特恼火的是,高盛“欺诈门”事件对其声誉也构成了挑战——是股神看走了眼还是高盛伪装得实在太好?对于这一切,巴菲特将会在下月初的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给出答案。

现在油价下降得很明显,你怎么看最近原油暴跌呢?

WTI原油期货价格下跌2.34%,收于88.54美元/桶,跌破90美元/桶大关。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2.75%,收于94.12美元/桶。从几个月前一度突破120美元/桶,到现在的90美元/桶,国际油价已经跌至俄乌冲突前的水平。

国际油价持续下跌的原因

8月3日晚,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举行第31次部长级会议,决定维持增产计划,即今年九月份小幅增产,将原油产量上调10万桶/日。

虽然这个增产幅度是自1982年欧佩克引入配额以来,最小的增幅之一。但继续增产的事实,加上国际市场需求的疲软,以及美联储为代表的欧美央行不断加息引起的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情绪,使得国际油价应声而跌。当天WTI原油期货和布伦特原油期货单日跌幅达4%,8月4日两油又分别下跌2.34%和2.75%,国际油价连续两日大幅下跌。

有意思的一点是,7月份,曾亲自访问沙特王储本·萨勒曼,目的就是寻求更多的石油供应。结果此次微乎其微的增产,算是正面给了一巴掌。在俄乌冲突爆发前一天,WTI原油收于92.10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收于96.84美元/桶。结合现时的价格来看,市场已经基本消化俄乌冲突造成的石油供给影响。

油价还能回到“7元时代”吗?

国内成品油价格涨了,你还记得年初的油价是多少吗?在去年12月31日最后一次调整后,国内92号汽油价格在7元左右,95号汽油价格在7.5元左右,也就是说整体油价处于“7元时代”。

现时,92号汽油价格平均8.5元左右,相比年初涨了1.6元;95号汽油9.1元左右,相比年初涨了1.69元;另外,柴油涨了1.67元。加满一箱50L,多花80元、84.5元,83.5元。

8月9日调整,如果继续下跌,幅度也不会太大。不过,今年还有9次调整机会,有没有可能在年底重回“7元时代”呢?答案是可能性不大。据美国高盛集团预测,2022年和2023年国际油价会很高。而英国石油公司也表示第三季度油价仍然会处于高位,埃克森美孚更是说未来3-5年国际石油都会吃紧。

结语

从长期市场发展的角度来看,如果疫情没出现什么太大的根本性变化的话,那么很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就是油价将有可能往下行的区间转移,当然这一切实际上都看病毒变异的影响到底有多少,从现时来说,由于变异株才刚刚开始传播,谁也不知道他会对世界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我们只能进一步观察,如果这个变异毒株的影响是相对有限的,那么很有可能石油价格的上涨还会进一步持续下去,但凡影响开始增大的话,那么很有可能就会引发石油价格的下跌。

郎咸平教授说,高盛从建行赚了1300亿人民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下面是郎咸平的原话:

“高盛曾经是中国工商银行的最大股东,它的好朋友美国银行曾经是建行的大股东。建行的上市让它们赚了1300亿元,就是说我们每一个老百姓都为美国银行付出100元。金融改革,最后图利了高盛集团。

实在不知道当时是怎么盘算的,为何会被高盛牵着鼻子走。最近那些幽灵频频,从中获取了巨额财富。伴随着他们的唱空和唱多,我们被搞得晕头转向,一些所谓的专家则感觉自己好得不得了,这些专家就是跟中国股市的“黑嘴”一样,在给高盛抬轿子,甚至他们被高盛利用了还不知道。“

扩展资料

《环球时报》披露高盛在世界和中国干下的部分坏事:“两年多以前,石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导致全球性通胀和发展中国家经济日益困难,其实就与高盛等跨国投行的操纵直接相关。以油价为例,在国际油价于2008年7月创下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记录之前,走势几乎与高盛推出的报告一致。

一位中国经济学家称,中国国有银行2004年改制的时候,高盛相继发表报告,诋毁中国的国有银行,说不值一点钱,说坏账太高了,不值钱,你们都别要。但结果高盛等以极其便宜的价格收购了中国银行上市的股权。仅某个国有商业银行的上市,高盛等华尔街公司赚了1300亿人民币,相当于中国每人给了美国100元。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对记者说,高盛一直扰乱国际金融秩序。2007年,高盛发表报告,称原油要涨到200美元一桶,当时中国拼命购买了价格为147美元一桶的原油,高盛还与一些中国公司设下“对赌协议”,自己却悄悄抛售原油。到了当年年底,油价降到34美元一桶。中国国资委官员曾表示保留对高盛等交易欺诈起诉的权利。

或许有读者还记得,2008年本报今日快评对油价问题、“银行贱卖论”问题等发表了一系列看法,年底以《为什么先生老是欺骗学生》为题,作了一个小结。(参见《常态》一书)我在文章最后说:“在与狼共舞的‘货币战争’中,我们输多胜少。先生有责任,学生也有责任。”?

中国经济网-高盛在华干了多少坏事? 银行贱卖相当让国人人付100元

央视网-郎咸平:警惕高盛这个嗜血幽灵

国际油价明显下跌,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油价下跌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大大削弱了对原油的需求。投资银行高盛指出,最近全球原油消费量较正常水平下降了25%。另一方面,沙特发起的价格战仍然没有停战或休战的迹象,这也让受到极大影响的美国焦虑不安。自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以来,市场一直担心原油需求疲软,国际油价持续下跌。毫不夸张地说,目前的国际原油市场一片哀鸿。

中东一直被称为全球火药桶。中东一些国家因为医疗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薄弱,长期受到战争、贫困、制裁等问题的困扰。目前,在土叙、美国和新冠肺炎冲突扑朔迷离之际,疫情的进展给中东安全局势增添了新的隐忧。伊朗是当前全球疫情爆发的重点地区。根据伊朗3月3日公布的数据,伊朗确诊病例增至2336例,死亡77人。伊朗副总统和其他官员以及议会成员确认了感染。

伊朗疫情爆发后,科威特、巴林、阿联酋、伊拉克、黎巴嫩、埃及等中东国家出现确诊病例。3月5日,伊朗卫生部宣布,伊朗新增确诊病例591例,累计3513例。新增死亡病例15例,共计2017例。同一天,伊朗卫生部宣布启动全国动员计划,加强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中东股市受到剧烈冲击,不仅沙特阿美跌破招股价,科威特股市跌幅超10%,触发熔断。

因此,疫情的疯狂发展是油价暴跌的原因。目前在超低油价下,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贸易商在低价买入原油,储存原油,利用时间赚取差价。由于生产商、炼油商和贸易商争相购买邮轮运输或储存原油,原油的海运费最近翻了几番,储存价格飙升,油价大幅下跌也在对原油生产行业产生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