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口红效应”?

2.盈利双降,东风集团转型的路该如何走?

3.期权合约是关于什么的合约?

4.如何提前规避高价跳水老庄股

什么是“口红效应”?

国际油价跌过了什么线_国际油价直线跳水

所谓“口红效应”是指一种有趣的经济现象,在美国,每当在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在美国,人们认为口红是一种比较廉价的消费品,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仍然会有强烈的消费欲望,所以会转而购买比较廉价的商品。口红作为一种“廉价的非必要之物”,可以对消费者起到一种“安慰”的作用,尤其是当柔软润泽的口红接触嘴唇的那一刻。再有,经济的衰退会让一些人的收入降低,这样他们很难攒钱去做一些“大事”,比如买房、买车、出国旅游等等,这样手中反而会出现一些“小闲钱”,正好去买一些“廉价的非必要之物”。

“口红效应”源自海外对某些消费现象的描述。每当经济不景气,人们的消费就会转向购买廉价商品,而口红虽非生活必需品,却兼具廉价和粉饰的作用,能给消费者带来心理慰藉。经济危机之下,消费者的购物心理和消费行为等都发生了变化,普通消费者个个都变成了砍价高手,经济危机也使得如口红这类的廉价化妆品和文化类的产品出现了大卖。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首次提出的“口红效应”经济理论。

2008年的世界性经济金融危机,给“口红”带来了市场。美国媒体称,口红、面膜的销量开始上升,而做头发、做按摩等“放松消费”也很有人气,这与其他大宗商品和奢侈品的低迷销量呈现出鲜明的对比。全球几大化妆品巨头的销售额证实了这一观点,其中包括法国欧莱雅公司、德国拜尔斯多尔夫股份公司以及日本资生堂公司等。欧莱雅公司2008年上半年销售额逆市增长5.3%。“口红效应”开始显现,而“口红效应”这一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理论也在海外媒体上不断亮相。

在经济萧条时期,人们的收入和对未来的预期都会降低,这时候首先削减的是那些大宗商品的消费,如买房、买车、出国旅游等,这样一来,反而可能会比正常时期有更多的“闲钱”,正好去购买一些“廉价的非必要之物”,从而刺激这些廉价商品的消费上升。经济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决策者可以利用这一规律,适时调整自己的政策和经营策略,就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危机的负面影响。

在中国国内,“口红效应”一词的走红,源自中国**行业的一场讨论。世界经济金融危机,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那时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沉寂趋冷,好莱坞的**却乘势腾飞,热闹的歌舞片大行其道,给观众带来欢乐和希望,还让秀兰·邓波儿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有人因此认为,中国**也可借“口红效应”,找到一次逆境上扬的机会。同时也有学者指出,由**借“口红效应”推广开去,其他文化娱乐产业也可以从“口红效应”中获益。

日本市场调研机构近日发布的消费统计数据显示,虽然其他行业走冷,游戏机行业中的任天堂和索尼PSP,却销量大增,其中很大一部分将作为圣诞节和新年的礼物,成为日本玩家迎接新年的伴侣。一些行业在经济呈现颓势时,反而获得更好的收益,眼下,“口红效应”一词已经伴随世界金融危机,一起步入公众视野,成为2008年末最热门的词语之一。中国国产**和其他文化娱乐产业,都在争当那支大的“口红”。

“口红效应”只是眼下众多消费心态中的一种,为文化产品的走红创造了一定的可能。对文化娱乐消费品来说,除了“口红效应”,“内容为王、服务至上”才是始终不变的铁律。经济不景气的时候,生活压力会增加,沉重的生活总是需要轻松的东西来让自己放松一下,所以**等娱乐市场消费不是很贵的生意会比较好些。

韩国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流行的是鲜艳的色彩,并且短小和夸张的款式订单多;日本现在的服装销量很低,但是修鞋补衣服的铺子生意却前所未有的火。眼下格仔铺,这种新型的销售和购物模式吸引了很多时尚新潮一族,最早源于日本一些卖二手商品的店铺,很快在香港、澳门、国内的沿海地区“旋风式”出现了大大小小的“格仔铺”,开得非常火爆。正是“口红效应”的作用表现。

[编辑本段]影响和预测

满足如下三个条件的产品也可以充分利用“口红效应”来拉动销售:首先是所售商品本身除了实用价值外,要有附加意义;其次,商品本身的绝对价格要低;再次,商家要充分利用情境来引导消费者、引爆消费欲望。

在经济萧条时期,奢侈品、高档品的需求和消费无疑将削减,而生活必需品则不然。经济危机对房地产业是一场灾难,对轻工业、纺织业却可能是最大的福音。老百姓、工薪阶层收入减少,无钱买房、买车,反而有了一些闲钱,可以趁牛年即将到来之机置办小家电、添几件新衣服、皮鞋,自然会带动轻工业、纺织行业复苏。近几个月来,一些女白领为了保住饭碗纷纷突击怀孕,2009年“危机宝宝”的相继出生也必将带动婴儿服装及相关用品的销售。尽管轻工产品、纺织品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波动出口受阻,但内销却会稳步上升。此消彼长,轻工业、纺织业将可能因“口红效应”而有进一步发展。

与此同时,许多人的闲暇时间增多,交给网络便是最省钱的方式。由此,也必然推动淘宝、易趣等B2C网站和盛大、巨人等网游公司的发展,国内网游产业甚至被华尔街评论员们誉为“金融风暴的避风港”。开心网的买卖奴隶、争车位游戏异常火爆,广告效应初露端倪,不断催热着SNS领域。此外,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的如火如荼,无不昭示着互联网又将迎来第二春。凡此种种,都将带动电子信息业加快发展。

汽车在中国老百姓眼里一直是奢侈品,当手中可支配的现金有限时,这种观念更甚。2008年,美国汽车业三大巨头——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销量大幅下滑,特别是通用和克莱斯勒严重缺乏资金、面临破产威胁。受其影响,中国车市寒冬逼人,甚或难逃“料峭春寒”的厄运,许多原本准备购车一族选择了继续“持币待购”。据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约40%的中国汽车经销商将倒闭或被兼并。虽然油价有所下调,但相对于昂贵的车价来说毕竟是杯水车薪。而油电混合动力车等主打“新能源”概念的轿车,更是“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钢铁、造船、石化、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等,则更多地要依赖4万亿政府投资的花销才能带动。尽管有国家投入大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背景,由于钢铁、石油等在2008年的价格跳水过于“惨烈”,要恢复到合理价格区间,非一日之功。因此,在需求与投资的博弈下,钢铁、造船、石化、有色金属、装备制造这几大行业并不具有明确的增长性。

1、化妆品行业

美国1929年至1933年工业产值减半,但化妆品销售增加;1990年至2001年经济衰退时化妆品行业工人数量增加;2001年遭受9·11袭击后,口红销售额翻倍。

2、**产业

美国**一直是“口红效应”的受益者之一,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时期正是好莱坞的腾飞期,而2008年的经济衰退也都伴随着**票房的攀升。12月公映的冯小刚**《非诚勿扰》首周票房就超过了8000万元。

12月17日,国家广电总局**局副局长张宏森透露,2008年主流院线票房已经超过了40亿,比去年增长30%。其中,票房过亿的国产**数量也历史性地超过了好莱坞大片,预计将达到9部之多。和几年前一些偏冷门的类型题材的**在市场上没有生存空间不同,今天的观众走进影院,既能看到传统功夫片《叶问》,也可以选择结合了艺术和商业的《梅兰芳》以及《爱呼2》、《桃花运》等影片。观众审美需要不断增加,**创作也应以多类型、多品种、多样化的**产品结构来支撑市场。也许这正是“口红效应”在中国的一种反映。

盈利双降,东风集团转型的路该如何走?

当东风发布财报后,外界才对其3月一系列动作的原因,有了才较为具体的感知。

近日,东风集团发布2022年度财报,财报内容显示,去年东风集团营收926亿元,与2021年相比,下滑了18%;毛利为882.7亿元,同比下滑15.26%;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102.65亿元,同比下滑9%;净利润率为11.1%,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2.6%。

不仅如此,东风集团因降价促销而上涨的股价也迅速回落,截至3月31日收盘,东风集团股价下跌0.27%,报3.68港元,和3月的最高点相比,大跌17.49%,不但已经跌回到了原点,甚至比降价前的最低价4.01港元还要低了大约8.23%。

商用车“跳水”,新能源顶上?

东风集团在财报中表示,去年我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汽车整车产业、产业链、供应链、经销链正常运行严重受阻,新能源车电池大幅涨价等不利因素远超预期,国内汽车市场面临的挑战明显增多。

受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东风集团去年累计销量同比下降11.2%,为246.45万辆。其中,乘用车销量约215.32万辆,同比下降4.4%;商用车业务受国内市场因运力过剩、油价上涨等因素叠加影响,仅销售约31.13万辆,同比下降40.4%。

销量的大幅下滑,也让东风集团各大业务板块的收入受到了牵连。比如,商用车销售收入仅386.65亿元,同比大幅下滑45.86%;汽车金融业务收入约64.3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约85.76亿元减少约21.38亿元,降幅约为24.9%。

好在东风集团新能源业务抓住了新能源市场的增长机会,去年全年销量约32.61万辆,同比增长115.5%,高于行业近22个百分点,总体销量稳居新能源行业前四。

而这些成绩,也离不开东风集团近年来十分重视汽车领域新能源业务的发展,并不断提升核心技术方面的研发投入。据了解,东风集团去年投入的80.78亿元总研发费用,有37.84亿元用于新能源研发投入,增幅达114.4%。为此,东风集团也在新能源领域形成了包含豪华(猛士?M 品牌)、高端(岚图品牌)、中档(风神等)和经济型(纳米)各层级,涵盖硬派越野、MPV、轿车、微型车各细分市场的品牌布局。

但需要注意的是,自2017年销量下滑至412万辆之后,东风集团的销量便一路下滑。数据显示,2018年到2021年的四年间,东风集团销量从383万辆逐年下滑至327.53万辆,2022年,其销量仅为246.45万辆。

根据东风集团的发展规划,其今年的销量目标为300万辆,同比增长21.7%,其中新能源销量目标为60万辆,同比增长73%。这也意味着,东风集团的电动化转型仍待提速,但想要实现以上目标,单靠东风集团现有的布局还远远不够。

合资尾大不掉,转型未达预期

实际上,东风集团今年年初的销量表现,就已经反映了其当下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数据显示,今年1-2月,东风集团累计销量为29.68万辆,同比下降49%,近乎腰斩。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东风今天的合资品牌尾大不掉。”有业内人士表示,东风集团合资品牌销量占比较大,但这些合资品牌自身在新能源方向的发展又不尽如人意,对于东风的转型来说也已经成为了一种掣肘。

诚然,东风集团巅峰时曾坐拥8大合资品牌,如今2个退出合资,1个濒临退市,但即便如此,东风的合资品牌销量占比仍高达近70%。更为致命的是,占据了绝大多数的销量的东风日产和东风本田,受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冲击,也已经显现出销量疲软的态势。

而被东风集团基于厚望的岚图,在终端市场的表现也差强人意。去年,岚图品牌累计交付19409辆新车,月销量仅1600逾辆。相比造车新势力,以及其他的传统车企的新能源品牌,仍有较大差距。

当然,随着自主品牌发展和新能源转型的不断深入推进,东风集团的经营情况或将有所改善。

一方面?,东风本田和东风日产两大合资品牌正全力加速电动化事业,将投放多款新能源产品。另一方面,东风集团也将大力推进“东风风起”计划和科技“跃迁行动”。

“东方风起”计划于2021年发布,当时东风集团提出了3个“一百万”计划:到2025年,商用车、自主乘用车和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达到100万,东风自主品牌规模进入行业TOP3。这也是东风集团面向电动化、智能化做出的一次全盘转型大战略。

而今年,东风集团基于集团“1+2”平台架构的新能源乘用车将持续投放市场,商用车的产品竞争力也将持续提升。另外,猛士豪华电动越野品牌、东风纳米品牌也将正式运营。其中,东风猛士MS-1平台下的首款新车——猛士MS600已正式上市,东风纳米S3平台首款车型则将于今年9月下线,11月实现量产。

只不过,猛士的小众定位以及纳米品牌能否一炮打响、销量直线下滑如何改善等后续问题,也只有等东风集团新一任掌权者来解答。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扯扒谈,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期权合约是关于什么的合约?

期权合约是一种金融合约,它赋予了合约持有人在未来某个特定时间内以特定价格购买或出售某种资产的权利,而并非义务。这种合约可以涉及各种资产,包括股票、货币、商品或指数。期权合约被广泛应用于金融市场,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投资工具。

期权合约

期权合约的核心在于它赋予了合约持有人权利,而不是义务。这意味着合约持有人可以选择是否行使合约,具体取决于市场条件和个人投资策略。这种灵活性使得期权合约成为投资者进行风险管理和获利机会的重要工具。

期权合约通常包含以下要素

标的资产、行权价格、行权期限和合约类型。标的资产是合约所涉及的实际资产,可以是股票、货币、商品或指数。行权价格是在合约到期时购买或出售标的资产的价格。行权期限是合约的有效期限,合约持有人必须在此期限内行使合约。合约类型可以是购买期权(看涨期权)或出售期权(看跌期权),具体取决于合约持有人的预期和投资策略。

期权合约价值

期权合约的价值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标的资产的价格、行权价格、行权期限、市场波动性和利率水平。这些因素的变动会影响期权合约的价格和价值。合约持有人可以通过购买或出售期权合约来获利,具体取决于市场的走势和个人投资策略。

期权合约在金融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投资工具,可以帮助投资者进行风险管理和获利机会。期权合约的存在使得金融市场更加完善和多样化,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机会。

总结

总之,期权合约是一种金融合约,赋予了合约持有人在未来特定时间内购买或出售某种资产的权利。它们在金融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投资者提供了灵活的投资工具和风险管理机制。期权合约的价值取决于多种因素,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或出售期权合约来获利。

如何提前规避高价跳水老庄股

所谓老庄股就是指坐庄失败,庄稼深陷其中,最后以跳水告终,连庄稼都输的惨不忍睹的股票。 坐庄并不是都会成功的,在沪深股市中,坐庄失败的案例是很多的。在世道好的时候,有些机构或者是个人,自以为自己的资金实力雄厚,信息灵通,操作手法凶狠,有时不管三七二十一,抓住一只股票,套上一些概念,就狂抄起来,结果股价是上升了,但其上涨的基础不存在,而且很多概念都是庄稼一手制造的,当投资者对其貌有所认识后,跟风盘就会越来越少,虚高的股价成了曲高和寡的空中阁楼。此时,庄稼吃了一肚子筹码,但因为跟风盘稀少,出货很不顺利,把股价继续拉高也行不通,一来无人相应,二来庄稼筹码越吸越多,又无法兑现,负担会越来越重。因此庄稼当时唯一能做的就是自拉自唱,举着“杠铃”托着股价,在这当中有时也会制造一些放量上攻的假象,引诱一些短线客进场,但形成多头陷阱的时间不会太久,接下来就是长时间的横盘,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往下跌。当庄稼的资金链断裂,或者庄稼感觉到在这样托着股价成本越来越高,最终又毫无希望时,就会放弃托盘,股价高台阶跳水现象就会出现。沪深股市的历史告诉我们,老庄股的结局是很惨的,庄稼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最后只能船破人忘,沉入海底,输的惨不忍睹。 我们在了解什么是老庄股后,选股就要避开老庄股,有经验的投资者从k线上就能看出老庄股。一般来说老庄股的k线图上有三个比较明显的特征。一为,k线认为雕刻的特征十分明显。比如日k线都有上线影线,有时排在一起很像一个篱笆墙,二是,股价长时间在一个狭小的空间范围内横盘,有时小阴小阳线几乎是排成一排成为一根直线,三是,有时会莫名其妙的拉出一根或者几根大阳线,并出现成交量大增,但很快又拉出几根大阴线,在将股价打回原处,这种急拉急下的多头陷阱,是急于出逃的老庄股的惯用伎俩。 虽然说,任何股票上涨都要靠主力资金去推动,光靠散户资金是涨不起来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千股千庄,每个能上涨的股票都有主力或者庄稼在里面运作。问题是,有些庄稼在炒作某只股票时,他们会从技术面和基本面去寻找一些合力的理由,因此股价上涨能得到其他投资着的响应,而有些庄稼,之凭借自己的资金实力,想当然的对某只股票炒作一气,股价上涨得不到市场的响应,前者容易成功,后者多是失败。坐庄失败,炒股炒成了大股东,结果让这些主力或庄稼深深的被套,老庄股就这样产生了。 因此,我们选股票时,并不是说不要选择有主力运作的股票,而是要避开坐庄失败的股票。虽然老庄股也有短线机会,但是难度极大,以不小心就会深陷其中,结果是凶多吉少。下面是老庄股的图形,希望大家有所认识,有一点点的收获,也就达到了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了。 想千足虫、篱笆墙等等一样的K线,说明主力已经高度控盘,交投不活跃,只要一点点的买卖单就可以将股价打下或拉起。这类股票的控盘量,起码在60%以上。这种股票的走势,随意性很强,外面进来多少资金主力一目了然。因此一般不建议参与这类高控盘股炒作。这种股票上技术分析基本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