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看待海湾战争和科威特石油大火?

2.海湾战争和科威特石油大火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科威特石油大火是怎么灭掉的_科威特油井大火油价

问题一:当年伊拉克为什么入侵科威特?这是入侵吗? 两伊战争打得伊拉克民不聊生,没钱的解决办法之一就是去抢劫一个富有的邻居。

问题二:当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原因是什么 为了占领一个重要的地理位置,可以控制住波斯湾,与伊朗对抗

问题三:伊拉克当时为什么占领科威特 1990年8月2日,为了将科威特的石油宝藏控制在伊拉克手中, 萨达姆-侯赛因下令其军队悍然入侵科威特。伊拉克出动3350辆 坦克,几十架军用直升飞机和5个师约 10万人的兵力入侵科威特, 整个军事行动只用了不到10个小时。

伊拉克的举动使得沙特等海湾国家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也 使海湾地区局势急剧动荡。联合国安理会应科威特 *** 的要求召 开了紧急会议,并通过了660号决议,要求伊拉克立即无条件撤 军,恢复科威特合法 *** ,限期裁军,否则将对其动武。

萨达姆总统在电台上发表了讲话,声称“圣战”已经开始, 表示“决不向美国屈服”。其态度的强硬终于促使美国总统布什 签署了代号“沙漠盾牌行动”的作战计划。在实施“沙漠盾牌行 动”计划的同时,布什还指令美国驻海湾地区总司令斯瓦茨科夫 将军制订了“沙漠风暴行动”计划。

伊拉克与科威特和 *** 联合酋长国之间的争端主要包括三 个方面:

1. 石油政策。由于近年来石油供过于求,油价从1990年1月 的每桶21美元下跌到7月的14美元。伊拉克指控科威特伙同阿联 酋有意超产石油、降低油价,使伊拉克损失140亿美元的石油收 入。科威特表示,两伊停火后,科一直遵守欧佩克规定的生产配 额,为限产保价政策作出了牺牲。科要求增加生产配额,是为了 满足它在西欧发展石油“下游业务”的需求。阿联酋也拒绝伊的 指控,指出维护世界石油市场稳定是欧佩克内外产油国的共同责 任,为稳定石油价格,阿联酋宁可将产量减少到配额以下。

2. 领土纠纷,伊科之间有长约120公里的陆地边界,其中盛 产石油的沙漠地带未划定边界,伊指控科在两伊战争期间蚕食伊 拉克领土,在属于伊拉克的地区建立军事哨所和石油设施,还在 属于伊拉克的鲁迈拉油田南部盗采了价值24亿美元的石油,科认 为,鲁迈拉油田南部延伸到科境内,应属科领土,并要求阿盟组 成一个仲裁委员会,根据科伊现有的条约和有关文件划定两国边 界。

3. 债务问题。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所欠700多亿美元债务中, 欠科等海湾国家的债务约350亿美元。伊拉克提出它与伊朗作战 是保卫 *** 民族,因此应正式免除战争期间所欠科威特、阿联 酋等 *** 国家的债务。科认为,伊未经协商单方面提出取消全 部债务的做法是难以接受的,阿联酋指出,伊的做法引起争论, 不利于 *** 民族履行义务。

问题四:关于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原因 石油石油石油

问题五: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为什么立即遭到全世界的同声谴责和反对 首先是道义上的。二战以后,国际社会基本确立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基本方针,期间虽然战乱频繁,但往往都并非直接违反国际法的。比如朝鲜战争,韩国方面一直都指责朝鲜方面入侵韩国,但事实上当时朝韩还没有完全分裂,战争事实上是一国内部两个政权之间的统一内战,所以不算是违反国际法。而海湾战争不同,伊拉克和科威特都是国际承认的 *** 国家,伊拉克公然入侵科威特,几乎没有任何符合国际法的依据,是 *** 裸的对国际公理的践踏!而这种践踏恰恰是发生在被认为文明、开明的现代社会,这就尤其令人不可容忍。

其次是经济上的。两伊战争后,伊拉克经济困难,财政匮乏,因此希望石油输出国组织提高石油价格,降低产量,以此增加伊拉克的经济收入,帮伊拉克摆脱困境。但是科威特作为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重要成员却带头提高产量,降低价格,因此损害了伊拉克的利益。如果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成功,势必能够以军事力量威慑海外石油输出国组织国家,使其提高石油价格的目标得以实现,这样对世界各国的经济都绝不是个好消息,所以伊拉克遭到了世界各国的反对。

问题六:1990年老萨为什么要攻打科威特? 两伊战争结束后,萨达姆自我感觉良好,当时的西方世界同他打得火热,称他为中东栋 梁,美国和欧洲争相和伊拉克建立贸易关系,美国堪萨斯州和怀俄明州的州议员还亲自拜 访了萨达姆,萨达姆的欲望一天天膨胀,他开始想办法从美国购买制造核武器的原料。19 90年,美国海关发现几家伊拉克机构试工购买一种电子设备,而这种设备可以用来引爆核 弹。不久,萨达姆又狂言要让以色列死无葬身之地而引起了美国的注意。在发现伊拉克 试图从美国购买可用于制造核弹部件的高科技锅炉后,五角大楼的分析家因此警告说,萨达 姆很可能会成为美国的威胁。但当时的老布什 *** 和国会还有不少人认为,萨达姆尽管有威 胁,但还是一个有用的地区强人,因此继续纵容他。其实老布什在他任期的第一年就曾签署 了一份秘密文件,准备与伊拉克建立更密切的关系。直到1990年8月,萨达姆悍然下令 军队入侵科威特之后,老布什 *** 的一些官员还为萨达姆说模棱两可的辩护之词。一些美国 外交官认为,如果萨达姆不是太贪婪,他完全可以在侵略科威特后全身而退。美国驻中东某 国前任大使曾说过:如果萨达姆当时把军队撤回到俯视科威特城的姆特拉山脉的话,他现 在还可以在那里。? 据说萨达姆在1990年7月左右就做好了侵略科威特的打算。为什么要入侵科威特?这是 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而且科威特在1896年曾沦落为奥斯曼帝国巴士拉省的一个县,伊拉 克副总统拉马丹在2001年访问埃及时曾狂言:99?9%的伊拉克人都认为科威特是伊 拉克的一部分。但最重要的原因是科威特拒绝了萨达姆在两伊战争后提出的要求贷款100 亿美元的要求。众所周知,伊拉克为了跟伊朗打仗而欠了一 *** 外债,外债总额高达200 0亿美元,经济状况急转直下,而萨达姆认为科威特一直在受到伊拉克的保护,所以应该慷 慨表示一下。此外,伊拉克指责科威特在伊科边境大肆开采属于伊拉克的石油,而且科 威特违反石油输出国组织规定的出口限额而超量出口石油,给伊拉克造成了不利影响。总之 ,种种原因促使萨达姆决定入侵科威特。?

问题七:当年伊拉克战争萨达姆点燃科威特油井的原因 降低精确制导武器的命中率。那些制导武器需要调控,点起燃油黑烟滚滚,无论是红外制导还是手动制导都不能准确瞄准了

问题八:为什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时不虐待中国人 我的大爷就是你说的那些劳工之一,

他是中国石油管道局工人,国家派到科威特帮忙挖石油的。

和他同去的工人分为两组,一组去伊拉克、一组去科威特,都是中国石油管道局的人,中国两个国家都帮忙。

伊拉克入侵那天晚上他们都没啥感觉,只是第二天一早发现门口站岗的士兵变了...

那时中国跟伊拉克关系很好,萨达姆特意叮嘱士兵要保护中国人的安全。

还记得两伊战争吗? 1980年时,中国半卖半送的给了伊拉克 2000多辆坦克,当然海湾战争的时候都被美国炸了...

如何看待海湾战争和科威特石油大火?

萨达姆在海湾战争中犯下严重罪行,属于战犯。

1.吞并科威特,抵赖债务。

1990年伊拉克单方面宣布不会偿还科威特(还包括沙特等一些国家)的债务,萨达姆认为自己是为了阿拉伯世界与伊朗开战的,不应还钱,而且宣布科威特违反了欧佩克的产油规定,在1990年上半年日产石油超标50万桶,导致国际石油价格下跌,伊拉克因此损失了140亿美元。

伊拉克还宣称,科威特自古以来就是伊拉克国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应该独立。这样的挑衅,科威特当然不认可。1990年8月2日凌晨1点,伊拉克突然向科威特边境发动了全面进攻。仅仅几个小时后,伊拉克就占领了科威特的首都。而后迅速宣布,科威特变成伊拉克的一个省。

2.劫掠科威特,、、科威特人。

1990-1991年占领期间,伊拉克军队抢劫科威特人财产,605名科威特籍公民。2004年4月萨达姆政权被推翻后,其中200多人的尸体在伊拉克的墓地被发现。在伊拉克占领期间,大约5733名科威特人受到了伊拉克军队的虐待,其中一些受害者遭到了。

3.点燃科威特油井,制造污染。

1991年,伊拉克军队撤离科威特时,放火点着了科威特境内所有730口油井。为了增加灭火的难度,伊军还在油井周围埋下了大量的地雷。1991年2月底,当联军地面部队发动进攻后,被点燃的油井数量更是猛增到了一个巅峰。当联军重新夺回科威特后,私人承包商总共花费了约15亿美元来扑灭油井大火,直到1991年11月,最后一口燃烧的油井才熄灭。伊军的这种“焦土政策”虽然对多国部队的进攻造成了一定阻碍,但实际效果极为有限,根本无法扭转伊军战败的结果,却造成了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原油污染,使得海湾地区国家深受影响。

海湾战争和科威特石油大火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位于波斯湾西北角的科威特,全国面积约1.7万平方千米,人口也不到200万,全国遍布沙漠和干涸的盐湖,几乎没有可耕地。但是科威特却是世界上人均收入最富裕的国家之一(199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5186美元,1980年前后甚至超过2万美元),原因是科威特地下的石油蕴藏量约占全世界的10%,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居世界第三。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伊拉克和伊朗的两伊战争中,科威特为维持其在中东石油生产和出口的安全,不露声色地站在伊拉克一边,为伊拉克支付大量贷款。两伊战争结束,科威特和伊拉克又为贷款的偿还等问题争得不可开交。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宣布,科威特是其一个省份,并出兵占领了科威特。显然,伊拉克要的是科威特的石油和石油后面的钱袋子。1990年11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批准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1991年2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号称70万人(其中美国部队54万人)的多国部队在经过一个多月的空中打击后,从地面进入被伊拉克侵占的科威特,将伊拉克军队驱逐出科威特后,又进入伊拉克,到2月28日,伊拉克的共和国卫队已经失去对入侵的多国部队的抵抗能力。多国部队以损失230人的代价(其中美国损失147人)消灭了约10万伊拉克军队,取得了这场海湾战争的胜利。但是中东地区,甚至全世界的资源和生态环境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科威特有丰富的石油资源,1963年年产量就达到1.05亿吨,1972年达到1.6791亿吨。海湾战争前,科威特全国有油井1300余口,年产量可达约1.3亿吨,平均每口井年产量达10万吨,平均每口井日产量可达274吨。

伊拉克在从科威特撤退时破坏了科威特1300多口井中的732口,引起了油井大火,每天烧掉约71万吨石油,相当于全世界每天产量的12%。在遍及全国的油田上,每相距300米左右就有一口井在熊熊喷火,浓烟滚滚,科威特全国笼罩在呛人的黑气中。如果对这场遍及科威特全国的油井大火任其燃烧,可能要持续100多年,这将是科威特和中东的毁灭并且是人类的灾难。

在战争结束后的第三天,即3月3日,第一个油井消防队开进了科威特,此后有包括中国在内的24个国家的消防队开进了科威特。在紧张的抢救后,1991年11月,即在第一个消防队到科威特后的第九个月,732口井的大火被扑灭了。20世纪末,科威特共有600~700口油井,年产量约8500~9500万吨。

位于波斯湾西北角的科威特,全国面积约1.7万平方千米,人口也不到200万,全国遍布沙漠和干涸的盐湖,几乎没有可耕地。但是科威特却是世界上人均收入最富裕的国家之一(199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5186美元,1980年前后甚至超过2万美元),原因是科威特地下的石油蕴藏量约占全世界的10%,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居世界第三。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伊拉克和伊朗的两伊战争中,科威特为维持其在中东石油生产和出口的安全,不露声色地站在伊拉克一边,为伊拉克支付大量贷款。两伊战争结束,科威特和伊拉克又为贷款的偿还等问题争得不可开交。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宣布,科威特是其一个省份,并出兵占领了科威特。显然,伊拉克要的是科威特的石油和石油后面的钱袋子。1990年11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批准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1991年2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号称70万人(其中美国部队54万人)的多国部队在经过一个多月的空中打击后,从地面进入被伊拉克侵占的科威特,将伊拉克军队驱逐出科威特后,又进入伊拉克,到2月28日,伊拉克的共和国卫队已经失去对入侵的多国部队的抵抗能力。多国部队以损失230人的代价(其中美国损失147人)消灭了约10万伊拉克军队,取得了这场海湾战争的胜利。但是中东地区,甚至全世界的资源和生态环境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科威特有丰富的石油资源,1963年年产量就达到1.05亿吨,1972年达到1.6791亿吨。海湾战争前,科威特全国有油井1300余口,年产量可达约1.3亿吨,平均每口井年产量达10万吨,平均每口井日产量可达274吨。

伊拉克在从科威特撤退时破坏了科威特1300多口井中的732口,引起了油井大火,每天烧掉约71万吨石油,相当于全世界每天产量的12%。在遍及全国的油田上,每相距300米左右就有一口井在熊熊喷火,浓烟滚滚,科威特全国笼罩在呛人的黑气中。如果对这场遍及科威特全国的油井大火任其燃烧,可能要持续100多年,这将是科威特和中东的毁灭并且是人类的灾难。

在战争结束后的第三天,即3月3日,第一个油井消防队开进了科威特,此后有包括中国在内的24个国家的消防队开进了科威特。在紧张的抢救后,1991年11月,即在第一个消防队到科威特后的第九个月,732口井的大火被扑灭了。20世纪末,科威特共有600~700口油井,年产量约8500~95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