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前全球经济危机情况下石油价格下降的原因?

2.国际油价运动轨迹的六个阶段是什么?

3.经济危机跟油价下跌有什么联系(尤其指加拿大)?

4.2008年国内外十大新闻都有什么啊拜托各位了 3Q

5.08年金融危机时,国际原油价格最低跌到多少?是哪天那么,原油最高点时,曾达到多少?

6.如果中国发生金融危机,国际石油走势会如何?

油价暴跌惹的祸_油价暴涨暴跌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期货中石油跌最多。PTA、PP、塑料、白银、菜籽油、豆油、棕榈油均收于跌停,其中PP跌幅最大,1505合约触及跌停板8208元/吨,刷新纪录新低,塑料1505合约紧随其后,触及跌停板8445元/吨,再创五年半以来新低。

一、金融危机期货

欧佩克不减产的决定,不但令原油暴跌至逾四年低位,也令全球商品普遍遭遇抛售。而在昨日国内期货市场上,这一恐慌情绪进一步放大——七大品种罕见跌停,演绎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最惨烈的跌势。油价的调整继续施压其余大宗商品期货品种。”业内人士分析,2015年商品市场前景难言乐观,因在低通胀环境下美元继续受到支撑,而美国以外的经济增长仍然乏力。

二、油价暴跌还令化工品和油脂深受重挫

PTA跌至近六年低位5158元/吨此外,因油价暴跌影响生物柴油需求。棕榈油1505合约开盘1分钟内,以3万余手成交量陡然下挫,触及跌停板5042元/吨,逼近9月末创下的五年半低位5036元/吨。豆油惊现断崖式下跌,1505合约开盘放量重挫触及跌停,不久便打开跌停板,期价一度持于5570元/吨附近窄幅整理,午后封跌停5570元/吨。菜籽油触及跌停板5800元/吨,距此前触及的五年半低位5796元/吨仅咫尺之遥。

综上所述,理论上而言,金融与经济本身就存在较大差别,金融是以货币和资本为核心的系列活动总称,与相对应的主要概念有消费和生产,后两者则主要是围绕商品和服务展开,所以还是有区别的。

当前全球经济危机情况下石油价格下降的原因?

简单的讲就是两点

1。金融危机影响到了企业,个人对石油产品的消费。需求降低了,价格自然也就降低了

2。去年超高的油价都是那些国外的大投资银行,金融机构炒起来的。例如高盛,雷曼等。现在他们资金有问题,自然油价也相应降低。

国际油价运动轨迹的六个阶段是什么?

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社会上流通的货币减少,货币减少造成银行业贷款回收困难。部分银行倒闭。银行倒闭使储户损失现金。最后储户减少开支。开支减少后,各项生活用品需求减少。开车减少;工业品生产量减少等等。以上导致石油生产量大于需求量。最后,石油价格下降。

经济危机跟油价下跌有什么联系(尤其指加拿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石油价格从每桶约1美元上升到最高147美元,2008年11月又回归到60多美元和2009年初的约40美元。从供求关系和油价变化角度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油价运动轨迹,大致可划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45年到1959年,国际石油工业恢复发展,中东石油出口地位确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石油的需求大幅度增加,美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波斯湾取代美国墨西哥湾,成为世界石油的出口中心,世界原油定价体系改为以沙特阿拉伯轻油价格为基准。

第二个阶段:从1960年到1972年,石油输出国组织初创,产油国团结维护油价。长期以来,俗称“七姊妹”的西方国际大石油公司低价攫取石油资源和垄断利润。1960年,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科威特等国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迫使西方石油公司把标价恢复到1960年前的水平。

第三个阶段:从1973年到1981年,产油国夺回石油主权,“石油危机”引发油价暴涨。1971年8月至1973年6月,为弥补因美元贬值给产油国造成的损失,欧佩克与西方各石油公司谈判,先后达成两个日内瓦协议,夺回了油价决定权。1973年以后,发生的两次“石油危机”,引发油价暴涨。

第四个阶段:从1982年到1990年,供大于求引发油价暴跌,欧佩克与非欧佩克建立协调机制。1982年以后,世界石油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1988年4月,欧佩克成员国与非欧佩克成员国初步形成协调机制。

第五个阶段:1991年至2002年,世界经济低迷,欧佩克重新主导石油市场。这个时期,世界经历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和“9·11”事件后的经济衰退,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为防止油价进一步下跌,欧佩克国家达成了从2002 年1月1日起进一步减产150万桶/日的一致意见。在这一时期,欧佩克的产量政策对国际石油市场发挥了主导作用。

第六个阶段:2003年至今,供求关系脆弱,市场进入“亚临界”状态。2003年以来,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加快,世界石油市场供求关系处于脆弱“平衡”或面临失衡的“亚临界”状态。

回顾国际油价发展历史,石油价格大致可划分为15美元/桶以下的特低油价、15~20美元/桶的低油价、20~40美元/桶的常规油价、40~80美元/桶的高油价和80美元/桶以上的超高油价等五个区间。

2008年国内外十大新闻都有什么啊拜托各位了 3Q

不是说经济危机来了,油价贵了就没人买!

经济危机的到来是一个很复杂的!就说这一次吧,他是因为美国次级债造成的全球经济危机! 谁都知道现在能源在全球都是很重要的,80%的国家也很短缺!在经济危机到来时,物价上涨,当然石油也上涨,在08年11月多分,油价达到最高147美元一桶,这是因为经济危机从开始走向定点过程造成的!我用的是白话,简单的理解,经济危机大小企业都很缺乏资金,银行资金不足!那就利索当然的提高利率,来吸引公民私人的资金!这是油价上升的原因!当然我解释的也不是很清楚!

油价的下降,这当然牵制到政府!国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救市!

这是我的资料

尽管最近一周,国际油价回调到每桶70美元以上,尽管国际石油巨头发出警告,高油价可能卷土重来,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过去的短短数月,国际油价从每桶近150美元的高位,急剧下挫,“腰斩”一半。

应该怎样理性看待国际油价下跌?对中国经济和相关产业而言,这是利好,还是利空?

油价与经济周期强相关

全球金融风暴正逐渐影响实体经济,国际油价受此影响掉头向下。从站到每桶147.27美元的新高,转眼到在六七十美元之间徘徊,仅用了不到4个月的时间。

这样惊心动魄的“飞流直下”,在北京中期期货经纪有限公司高级分析师李哲的眼中,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由于过高油价抑制需求,市场中的投机遭受打击,油价回落到110美元/桶左右。

第二阶段是金融危机的集中爆发,使市场信心受到影响,对后市忧虑升温,出现抛售行为,油价波动很大,最终跌破100美元关口,回落到90美元/桶左右。

第三阶段是目前正在进行的这一阶段,全球金融风暴开始侵蚀实体经济,在需求严重下滑的情况下,油价开始向供求基本面回归,这一阶段可能会比较长,与经济周期有很强的相关性。

最新发布的数据也印证了如今石油需求的疲软,国际能源机构在其10月份的国际石油市场月报预计中,调低了今明两年全球原油日均需求量。作为全球最大石油消费国,美国官方统计数字显示,美国9月份石油进口量比8月份下降13.5%,同比降幅达16.4%。与石油消费下滑相对应,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原油库存持续上升。如美国能源部最新报告显示,在截至10月24日的一周里,美国商业石油库存增加670万桶。另据欧佩克数据,截至9月份,欧盟15国加挪威的原油库存已连续6个月超出最近5年的平均库存水平。

“去年一年之内,美国商品交易所的投机多头头寸就从17万手增加到27万手。”对于曾经的高位,李哲认为确实有炒作的因素,但他同时提醒:从长期来看,由于石油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缺乏良好替代品,在刚性需求的支撑之下,将来油价还会上涨。“市场对经济的预期将是决定今后油价走向的最重要因素。”

抓住油价下跌的机会

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和基础生产原料,国际油价的变化必然对我国经济产生重要影响。李哲认为,国际油价的下跌总体上对我国来讲是个利好消息,首先是改善油价倒挂现象,有助于理顺价格体系和产业结构;第二是为成品油价格改革带来机会;第三是给我国提高战略储备量提供机会;第四是减少输入型通胀,缓解我国通胀压力。

与全球石油需求疲软相反,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拉动了我国石油消费量和进口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统计数字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口原油1.35亿吨,同比增长8.8%;进口成品油3128万吨,同比增长16.5%。其中8月份和9月份,我国原油进口并未有所减少,分别为1565万吨和1503万吨。能够较准确反映国内石油需求走势的原油加工量为2.58亿吨,同比增长5.5%。

但是在我国石油需求强劲的背后,一些变化在悄然发生。据中国石化工业协会统计,我国原油加工量自7月份达到3030.6万吨的高峰后,近两个月连续下降,9月份为2825.1万吨。

正如李哲所言,国际油价的下跌,对我们是个机会。目前国内各地国Ⅲ标准93号汽油每升售价为人民币6.25元左右,相当于每加仑3.46美元。而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公布的数字,10月27日当周美国汽油价格为每加仑2.656美元,已低于国内汽油价格。据了解,当国际原油价格下跌至每桶85美元时,国内汽油和柴油的零售价格都将与国际油价持平。

国际油价下跌,为我国理顺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推进相关制度改革,打开了“机会窗口”。更可喜的是,CPI增幅也开始回落,如此良机,我们应该珍惜。(记者 唐帅)

08年金融危机时,国际原油价格最低跌到多少?是哪天那么,原油最高点时,曾达到多少?

1.油价暴涨暴跌 市场恐慌加剧 2008年油价坐上“过山车”。由于受金融投机和全球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今年上半年油价一路飙升。新年后第一个交易日,国际原油期货价格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至7月11日创下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此后油价一路狂跌,由于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久未见底,能源需求持续降低,市场信心严重不足,石油输出国组织在九、十两月两次实行减产,均未遏制油价下行势头。纽约商品交易所1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12月5日收于每桶40.81美元,创2004年12月月10日以来最低水平 2. 汶川特大地震肆虐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5月12日,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震级里氏8级,最大烈度11度,余震3万多次,涉及中国10个省区市,受灾总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据不完全统计,地震已造成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受灾群众151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多元。中国政府迅速组织了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截至10月6日财政累计投入抗震救灾资金825.14亿元,84017名群众被从废墟中抢救出来,149万名被困群众得到解救,430多万名伤病员得到及时救治。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手。日本、俄罗斯、韩国、新加坡等国的救援队,俄罗斯、日本、古巴、意大利、德国、法国、英国、巴基斯坦、印尼等国的医疗队,以及一些国际组织、志愿者团体赴灾区增援。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以及政府高效有力的救援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肯定 3. 爱尔兰否决里斯本条约 欧洲制宪进程再遭重挫 爱尔兰于6月12日就《里斯本条约》举行全民公投,以53.4%反对、46.6%赞成否决了该条约。欧洲一体化进程又遭重挫。《里斯本条约》是欧盟各国首脑在2007年12月13日签署的,用以取代2005年被法国与荷兰先后否决的《欧盟宪法条约》。该条约原计划交由27个成员国批准后于2009年1月生效。爱尔兰的这次公投迫使长达6年多的欧盟制宪进程再度放慢步伐 4. 俄格爆发武装冲突 牵动大国关系调整 今年8月7日夜至8日凌晨,格鲁吉亚军队出动大炮、坦克和装甲运兵车,向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发动进攻。格鲁吉亚军队的进攻立即引起俄罗斯方面强烈反应,俄军一支装甲部队进入茨欣瓦利,俄格武装冲突由此爆发。这场冲突牵动俄罗斯同美国、欧盟关系的调整。在欧洲,俄坚决反对科索沃独立,指责西方对南奥塞梯问题采取双重标准;在中东,俄加强与伊朗、叙利亚等反美国家的关系,恢复其在中东和地中海的传统影响力;在拉美,俄积极推动与古巴 、委内瑞拉等国在军事和能源等领域的合作。 5.两个奥运同样精彩 奥运史书写新篇章 8月8日和9月6日,第29届奥运会和残奥会在北京隆重揭幕。北京奥运会132项奥运会纪录和43项世界纪录被刷新,残奥会100多项世界纪录被刷新,中国代表队在北京奥运上获得51枚金牌,首次位列金牌榜首位。北京奥运会还创下奥运史上多项纪录:204个国家和地区参赛、87个代表队获奖牌、进行4800例兴奋剂检测、2.8万名记者参与报道、全球45亿人观看了赛事,170万中外志愿者服务、80多位外国政要出席开幕式。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扬,不仅成为奥林匹克历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而且实现了“有特色、高水平”的目标。 6.大型强子对撞机启动 帮助破解宇宙之迷 9月10日,历经10年建成的世界最大强子对撞机在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成功启动,第一束质子流注入对撞机并实现贯通。包括欧洲、美国、中国在内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多名科学家参加了对撞机的建设和实验。它被科学家称之为“内空间的哈勃望远镜”,有助于了解物质的起源以及宇宙是怎么形成的等长期困扰人类的迷团,对医学、材料、国家安全、工业制造、计算机、科学和人力资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将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7.中国掌握出舱技术 太空探索成果丰硕 9月25日,中国三位航天员乘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进入太空,首次实现出舱太空行走和空间科学实验任务后,28日安全返回地面。中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今年,全球太空探索硕果累累。5月25日,美国“凤凰”号探测器在经历9个多月的飞行后成功降落火星北极附近地区,并发回首份火星天气报告。此后,印度成功发射首个月球探测器“月船一”号,11月14日,它携带的月球撞击探测器完成了撞击月球表面。12月13日,美国天文学家发表了一组太阳系外四颗新发现行星的照片。这是人类首次直接拍摄到太阳系外行星。 8.金融风暴来势凶猛 世界经济前景堪忧 2008年9月以来,以房利美和房地美及雷曼兄弟为代表的美国金融机构接连陷入困境,引发了自1929年以来全球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并导致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增长减速,同时也使改革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日益高涨。为挽救濒于崩溃的金融体系、避免世界经济陷入深度衰退,美国、欧盟和日本、中国等国家共斥资约2万亿美元救市,全球各主要央行联手多次大幅降息以提振市场信心。尽管金融和经济形势目前仍趋恶化,但全球携手对抗危机的愿望空前一致。 9.六方会谈曲折前进 朝美关系跌宕起伏 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今年主要内容是落实起步阶段行动,朝美双方都采取了一些友好行动。纽约爱乐乐团2月历史性访朝演出,5月美国政府宣布从6月开始,一年内向朝鲜提供50万吨粮食援助。朝鲜6月26日正式提交核申报清单,次日炸毁宁边核设施冷却塔,迈出朝鲜半岛无核化的第一步。7月12日结束的团长会规划出落实第二阶段剩余行动蓝图。朝美围绕核申报和核查方式等问题产生过几次严重分歧,也分别在去核设施功能化和“摘帽”行动上有过反复,但最终达成一定共识。10月11日美国宣布将朝鲜从“支恐国家”中除名,朝鲜则表示将继续去功能化进程。12月11日结束的团长会评估了就验证条款达成共识方面取得的进展。 10.变革精神赢得民心 当选美国总统 2008年美国大选于11月4日投票,民主党候选人贝拉克·以压倒优势战胜共和党候选人约翰·麦凯恩,成功当选美国第44任总统,从而将成为美国建国以来第一位非洲裔总统。能够在明年1月历史性地入主白宫,表明他的“变革”口号顺应了美国人心思变的大势和选民对共和党8年执政的不满,也标志着美国的内政外交将进入新的政策调整期。

如果中国发生金融危机,国际石油走势会如何?

2009年一季度,世界经济继续恶化,石油市场供过于求,投机资金快速离场促使油价持续回落。1月12日,WTI原油价格跌破40美元/桶;2月12日,WTI原油价格下探至33.98美元/桶的2009年年内最低点。2008年7月11日,原油最高点达到147.25美圆,为历史最高价格。

中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时间不肯定,现在世界经济复苏的背景下,油价较为平稳。成品油是刚性消费,中国消费市场庞大而需求量相应的下跌,在国际市场中下将的比值不会太大,当然石油期货被控制在美国各大投资银行中,如果可能还会小幅上涨。石油的控价权 中国是被动的,但因为中国的金融危机影响的世界,国内内需紧缩,会给世界市场造成混乱 就会影响油价下跌了,但不会像美国那样造成很大的跌幅。

没办法,经济上中国只是个优秀的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