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负利率就有油价吗-有负利率就有油价
1.2015年世界各国的经济政策有哪些变化
2.英国负利率发行国债?
3.油价暴跌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4.委内瑞拉和伊朗或助油价升至50美元以上是真的吗?
2015年世界各国的经济政策有哪些变化
2015年开年以来,全球经济形势复杂,油价继续暴跌,欧元区通缩风险日益加大,各国增长形势分化明显,金融市场担忧情绪持续蔓延。
2015年全球经济形势,与危机后几年有明显的不同,增长格局、政策格局、资金流向、汇率走势随之发生变化,对全球金融风险资产价格带来重大的影响。2015年,是变局之年,是变招之年。
世界银行在一份报告中称,继2014年估计增长2.6%之后,全球经济预计今年可增长3%,2016年增长3.3%,2017年增长3.2%。若采用2010年购买力平价计算则全 球增长2015年可达3.6%,2016年和2017年可达4.0%。发展中国家2014年增长4.4%,预计2015年小幅升至4.8%,2016年和 2017年分别升至5.3%和5.4%。
世界银行集团行长金墉表示,全球经济增长具有日益两极分化的趋势。在美国和英国,随着劳动力市场恢复和货币政策继续维持极度宽松,经济活动势头逐渐加快。但是在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复苏始终乏力,金融危机阴魂不散。与此同时,中国正在经历精心管控的经济放缓,今年增速预计将放慢至7.1%但依旧强健(2014年增速为7.4%),2016年增速预计为7%,2017年增速预计为6.9%。而油价崩溃将会产生赢家与输家。
瑞信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表示,未来全球经济将会有五个新变化:
1) 增长势头分歧
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全球增长举步维艰。尽管货币宽松政策、中国的财政刺激曾经对需求有所刺激,但是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始终未能解决,银行金融中介功能弱化,令央行所制造的流动性无法渗透到实体经济中,就业和消费裹足不前,企业投资意愿低下。
这种局面从2014年中开始,随着美国就业市场的复苏而被打 破,汽油价格下滑更增加了美国消费者的信心,企业投资明显加快,全球增长格局由万马齐喑转为美国一枝独秀。美国经济执世界之牛耳,其货币政策不仅影响美 国,更对全球流动性、资金流向带来深远的影响。
美国之外的经济,依然乏善可陈。欧洲、日本和中国不约而同地试图用进一步的货币宽松,来替代结构性调整,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有机的、可持续的增长尚未出 现。新兴市场经济,则受到资金外流、商品/能源价格下跌的冲击,估计联储加息会进一步收紧新兴市场的增长空间,增加系统性危机爆发的可能。
各国的经济周期不同步,过去并不出奇。但是在金融危机后,经济周期趋同,政策周期随之趋同。全球经济在共振中前行成为新常态,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向类似, 不同国家的金融市场、资产种类的升跌也呈现高度相关性。这种趋同性随着美国经济的脱颖而出而开始改变,股市趋异性比债市更大。
2) 通货膨胀低迷
各国央行肆意的QE,并没有带来明显的物价上升压力,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CPI不涨资产价格涨的现象。石油价格的暴挫,更降低了物价失控的近期风险。央行 的担心开始移向通缩,担心消费者持币待购,担心企业不愿投资。央行在通缩通胀问题上立场的变化,是近几个月全球经济中最大的变化。
各国所面临的通缩风险不尽相同。日本已经在通缩心理下生活了二十多年,欧洲CPI未见负值,但是心理上早已进入通缩状态。美国的核心通胀不高,但是工资上 升有提速的迹象,随时可能触发服务业成本的上扬。中国的通胀前景最纠结,制造业通缩和服务业通胀同样明显金融资产价格向好,但是政府担心泡沫。尽管通胀前 景不尽一致,各国央行将注意力由抗通胀转为抗通缩是不争的事实。
物价低迷,与金融资产价格高涨形成鲜明对照。各国央行大肆放水,物价上涨却不明显,其理由是银行的金融中介功能并未恢复,实体经济并未受惠于QE。相反在金融层面上流动性泛滥,其结果是金融资产的通货膨胀愈演愈烈。
3) 货币政策变招
增长分布的不均匀和通胀预期的改变,导致央行在货币政策的处理手法上分道扬镳。美国经济出现了势头较强的自主性增长,但是复苏根基并不牢靠,外围环境错综 复杂,在通胀环境并不明显的情况下,美国货币当局其实不愿意贸然加息,尤其在油价大跌的情况下。但是美国就业市场近期迅速改善,低端工资出现久违的上扬, 而且上涨幅度颇大。过往四十年美国通胀的最大拉动因素是工资,因为工资渗透到各行各业,联储自不敢怠慢。同时新一届国会监管联储的呼声甚高,货币环境正常 化对于耶伦更有政治压力。笔者认为,耶伦在加息上不会拖得太久,但是首次加息并卸掉政治包袱后,步伐可能较慢。
与美国相反,日本与欧洲先后推行进一步的量宽措施,试图通过抑制汇率走出通缩。两地经济均有些微反弹,但是增长未见进入可持续轨道,通缩情绪亦未见实质性 改善。预计日欧会有进一步的宽松措施出台,不过QE需要变招。欧洲央行的美式QE,处处受到德国的制肘,同时希腊、乌克兰两大火药库随时可能带来市场震撼,欧洲除了在货币数量上扩张外,可能走负利率政策。
日本央行持续两年扩张基础货币,政府国债多已进入日本央行库房,再想QE也许另辟途径。或是购买海外 资产,或是将政策杠杆瞄向利率而非货币发行量。中国人民银行在经历一年的政策收缩后,重回宽松之途(尽管仍强调中性政策),不过相对于降息央行似乎更愿意 定向宽松。欧日中三大经济体,仍在宽松政策基调下,不过政策工具均开始偏离QE,这意味着今年全球范围内货币政策的透明度下降,不确定性明显上升。
4) 汇率竞争激化
除了2008年危机初期,在战后数十年中从未见到过这么多的央行因为汇率原因而调整货币政策的。究其原因,一是全球范围内内在增长动力不足,二是美元升值 太快太猛,三是博弈之下一国贬值他国必须跟随。 这种以邻为壑的作法,长远来讲无可持久,但是汇率战争目前的确在蔓延。央行将政策重点从国内信贷周期移向汇率竞争,在通胀压力不大时问题不大,但是隐含风 险也不容忽视。同时汇率被舞高弄低,无可避免地造成资金流向上的乱波,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带来不确定性。
英国负利率发行国债?
当地时间周三,英国负利率发行国债,英国以-0.003%的收益率出售了37.5亿英镑的3年英国国债,这次拍卖获得了2.15倍的预约.这意味着英国国债拍卖的中标收益率首次低于零,投资者向政府提供贷款.接下来,金投小编介绍英国负利率发行国债吗?
据报道,最近2年和3年期的英国国债收益率一直处于负面地区.Tradeweb数据显示,目前3年英国国债收益率周三为0.004%,2年英国国债收益率为-0.027%.
2016年,英国也曾以负收益率发行一个月期债券,这次是英国首次以低于零收益率发行传统长期债券.负利率债券意味着英国政府在发行债务时获利.如果债券持有人持有该债券到期,所获得的收益将略低于首付款.
本次负利率债券的发行,正是英国中央银行是否需要将其主要利率降低到负的争论激烈.据报道,作为疫情期间支持经济的努力之一,英国中央银行官员最近几天的发言引起了投资者的推测,该国有可能将基准利率定为零.一些投资者希望在任何降息措施之前将收益率锁定在接近零的水平.
英国中央银行长AndrewBailey表示,不排除负利率的可能性,英国中央银行政策利率现在为0.1%,决策者以前表示利率下限接近零.
最新数据显示,英国4月份CPI比去年同期增长率下降到0.8%,未达到市场普遍预期,为4年来最低水平.据野村证券Nomura分析,英国CPI下跌的重要原因包括家庭能源费用下降、油价下降、监督机构强制实施的家庭水费削减等.经济学家还警告说,疫情封锁对需求的冲击可能会导致更广泛的反通货膨胀倾向.
油价暴跌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你指的是今年年初这个油价暴跌吧?!
这个事情意味着什么?从国家大局来说有三大利好:
首先 国际油价下跌,利好于中国经济。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对原油的依存度非常高,无论是工业生产、交通运营还是家庭消费等方面,每天的油料消耗量都是惊人的。据美银美林估计,油价每下降10%,中国GDP增速将提高约0.15个百分点。所以,国际油价下跌,对中国经济恢复有利。
再者,因全球经济不景气,国际油价出现大跌,可以带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这样可对冲一下国内目前居高不下的物价,如果国际油价下跌,势必会拉低我国原油进口和转化成本,导致成品油价格下降,进而传导至各行业消费的方方面面,大幅拉低整体经济运行成本,
最后,国际油价下跌,促进国内消费增长。打个最简单的比方,原来我们的92汽油价格曾达到过8元/升,现在价格只是五块多,相比较下降了20-30%。当然,进口油价下跌,会使很多行业的生产成本降低,相关商品价格也会下降,这样有利于刺激国民消费。
当然,国际油价下跌虽然可以拉低国内经济运行成本和消费成本,但是短期对我国能源结构改革还是存在一些弊端:一方面,国际油价大跌,很多国人都会增加汽车出行次数,除了会增加道路堵塞,而且国内成品油质量不佳,大家都增加汽车出行次数,环境会受到严重影响。
另一方面,对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的快速应用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最直观的例子就是新能源车产业链,正是因为节能减排的大力实施,新能源车保有量稳中有升,这才推进了整个产业链的快速发展,而油价下跌势必会提高人们购买燃油车的兴趣和需求。新能源车的前景不容乐观。
所以呢,综上所述,油价暴跌有好有坏,总体来说利大于弊,经济恢复正常后,油价也会慢慢上升?
委内瑞拉和伊朗或助油价升至50美元以上是真的吗?
过去几个月来,油价一直难以突破每桶50美元以上。但根据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RBC Capital Markets)的数据,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委内瑞拉和伊朗可能助推油价突破这一关口。
这两个国家都是石油生产大国,但由于不同的原因,它们都很容易出现供应中断。
来自委内瑞拉的风险更加突出和迫切。委内瑞拉的经济颓势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导致石油产量急剧下降。在过去的两年里,委内瑞拉的石油产量下降了五分之一,在7月份下降到每天193万桶,而在2015年,该国的平均石油产量为每天237.5万通。如果石油行业仍然无法获得资金投入,委内瑞拉的石油产量肯定会继续下降。唯一的问题是速度有多快。
延伸阅读:为何禁止交易?根据外媒报道,援引多名知情人士称,美国政府正在考虑限制对委内瑞拉债券的交易,作为对委总统马杜罗设立制宪大会、破坏民主的惩罚。
美国可能暂时禁止受监管的金融机构买卖委内瑞拉政府及国家石油公司PDVSA发行的美元债券,而且仅为史无前例经济制裁行动的一部分。
也有信源透露,美国或只禁止交易PDVSA公司发行的部分票据,以限制委内瑞拉获得外部资金的通道。委内瑞拉石油公司贡献了该国财政收入的一半,也占当地石油产量的近90%。
受消息影响,委内瑞拉债券重新大跌,延续了8月1日美国实施针对个人经济制裁后的跌势,也回吐了早前两周价格回涨的幅度。委内瑞拉石油公司2022年和2026年到期的债券价格均下挫。
从数据看趋势另有权威数据显示,在全球主要国家提供负利率的背景下,委内瑞拉尽管面临国内严重的经济危机,但过去两年的债券年化总回报率高达28%。很多对冲基金依赖于用委内瑞拉债券拉高收益率,目前委政府持有约650亿美元的未偿还债券,也是新兴市场交易最频繁的品类之一。
分析指出,就算美国政府不禁止交易委内瑞拉债券,各金融机构也会因外界压力而暂停业务。瑞信已要求员工不许交易或接受两种委内瑞拉主流债券作为抵押,一个是委内瑞拉政府发行的2036年到期美元债券,另一个是委内瑞拉石油公司发行的2022年到期债券。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