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萨达姆从科威特撤退前,放了一把火,科威特损失了四千亿

2.萨达姆当年吞并科威特,到底是怎么回事?萨达姆“膨胀了”?

3.美国人打败萨达姆,为何却不敢把伊拉克石油据为己有?

4.大家如何看待伊拉克经济十年时间翻了八倍的状况?

萨达姆从科威特撤退前,放了一把火,科威特损失了四千亿

萨达姆时代国际油价-萨达姆经济

从世界历史来看,放火那基本上都出现在战争时期,如三国时期赤壁大火,将曹操烧的大败,项羽占领咸阳后,也是一把火将阿房宫烧毁等。而从世界范围内,火攻也不绝于书。但是,从成本来看,下面这把火堪称世界最贵。为什么呢?因为这把火烧掉了4000亿,一个国家都被烧穷了。

这个国家就是科威特,放火的人是萨达姆。要搞清楚萨达姆为何要放火烧科威特,那必须回到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战。现在仍然有很多人不理解萨达姆为何在两伊战争后,发动入侵科威特之战。其实啊,对于萨达姆来说,科威特必须灭,为什么呢?

一者,科威特在一战前本来就是伊拉克的,只是后来英国人让其独立了。而且科威特独立后,还带走了伊拉克大部分的石油资源,因此,对萨达姆来说,入侵科威特是恢复故土。

二者,出海口。本来伊拉克是一个重要的沿海国家,在波斯湾拥有广大的出海口,但是科威特一独立,伊拉克就只剩下几十公里的狭窄出海口了。随时都能被包饺子,而两伊战争重要的开打原因,就是伊拉克和伊朗的出海口之争。

三者,为了钱。两伊战争把伊拉克从战前的债权国,打成了战后的债务国,而且欠下的外债还不是一点两点,其中光是欠科威特就有140亿美元。而萨达姆认为,伊拉克和伊朗打了8年,也是为了科威特的安全,科威特应该放弃这笔欠款。但是科威特不但不放弃,而且还扩大原油产量,使得油价下跌,伊拉克日子更加难过。

这几条加载一起,使得萨达姆气不打一处来,结束两伊战争后,立刻进攻科威特,在几天之内就将科威特打回自己的第19个省。而当时科威特那是美国的小弟,自然找到美国哭诉,美国偷偷运了55万军队到中东,同时推动联合国决议,发动了海湾战争。

在美国先进的制导武器面前,伊拉克可谓是损失惨重,节节败退。但是萨达姆又很不甘心,其在撤退前,下令将当时科威特1313口大油井点燃烧毁。你想啊,直接烧油田,那威力可想而知。但是整个科威特都被浓烟笼罩,遮天蔽日。位于科威特上空的鸟类全部被熏,直接往下掉,就连普通人家,都不敢出门,瞬间成黑炭,满是油污。

为此,科威特不得不花费15亿美元,从世界范围内找了无数灭火队来灭火。最后火势控制下来后,粗略的估计,被烧掉的原油差不多20亿桶,按照当时的油价,以及灭火的费用,科威特损失至少在600亿美元以上,约合人民币4000多亿元。科威特战后元气大伤,也是因为此,这把火可谓是恒古未见,损失最为惨重的大火。

探究历史真相,发现背后故事!对待历史,必须较真!更多精彩请关注还原历史 背后真相

萨达姆当年吞并科威特,到底是怎么回事?萨达姆“膨胀了”?

在两伊战争结束之后,萨达姆开始了对科威特的入侵,并且由此引发了后续一系列的海湾战争。美国为首的联军经过了大量的空袭和100小时的地面作战,打败了伊拉克军队。其实萨达姆这一招可谓是非常愚蠢了,虽然根据一些资料,在萨达姆进行这个动作之前获得了美国的默许,但是这本质上就是一个圈套。好不容易让石油和美元进行绑定的美国是根本不允许有人让石油价格出现任何变数。

1、刚刚经历过两伊战争的伊拉克经济非常不好。

俗话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其实放在伊拉克身上也是同样适用的。而且在两伊战争中,伊拉克从最开始的对伊朗进行入侵,到最后被伊朗反攻。让伊拉克损兵折将。好不容易战争结束,大量军费的消耗让伊拉克出现了大量的财政缺口。而且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因为大量的财政缺口,让伊拉克国内陷入了之中。虽然伊拉克的政府部门和军警进行镇压,但是还是出现了愈演愈烈的趋势。所以迫于无奈的萨达姆最后想到了通过一场新的战争去引导国内民众情绪的方法。

2、伊拉克虽然石油资源充足,但是没有优良的港口。

毕竟伊拉克也是一个资源出口型的国家。国内的经济发展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石油的出口来获得的。但是石油的出口首先你需要运出去啊,关于怎么运这个问题,最简单的解决方法就是采取海运的方式。而且从各种运输方式来说,海运的成本是最低的,而且性价比也是最高的。但是伊拉克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伊拉克没有一个条件非常好的出海港口。但是科威特有啊,而且科威特军队实力比较弱小,本身和伊拉克接壤,而且最关键的是,科威特境内也拥有大量的石油。所以如果伊拉克能够吞并科威特,那么萨达姆不仅获得了更多的石油,同时也可以获得非常不错的出海港口,有了这两样,就能挣钱补贴一下国家财政了,就可以让国内的各种动荡形势开始缓和。这样一举三得的事情萨达姆非常热衷,也非常喜欢。自然愿意去做了。

3、伊拉克国内矛盾很多,对外战争可以转移矛盾。

其实这是很多国家政客常用的方法,比如二战时期的德国就是如此。其实发动战争之后,一个是让很多平民百姓血脉喷张,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战争形式上。还有就是很多吃不起饭的穷人可以应征入伍,也算是可以扩大一些就业岗位了。其实这样做的不仅仅是萨达姆一个人,二战时期的也是如此。

美国人打败萨达姆,为何却不敢把伊拉克石油据为己有?

众所周知,自二战后,美国发动的战争就一场接着一场,但是战争的残酷也远非一般人能够承受,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虽然仅仅持续了一个多月,但是仍然对参战士兵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根据统计,68万参加海湾战争的美国士兵中大概有15万人都换上一种怪病,而截止到目前,已经有9000多人因此丧命,还有数十万人每天要忍受病痛带来的折磨。

这种怪病被称为“海湾战争综合症”,主要表现为失眠、失忆、情绪失控以及某些功能减退导致相关系统失调等等,出现这种症状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残酷的战场环境会刺激士兵的心理,如果背负的压力过大,就会导致生理系统的崩溃。另一方面,美军在海湾战争中大约使用了300吨的贫铀弹,无论是接触到贫铀弹的士兵还是因为在战场中吸入了铀颗粒物的士兵都会受到辐射,进而引发相关病症。

然而美军的脚步并没有停下来,2001年,阿富汗反恐战争爆发,紧接着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这两场战争分别持续了13年和9年,由于美军采取了“更加公平”的士兵们轮番上战场的做法,所以一共有230万美军曾经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上服役,而“海湾战争综合症”也再一次出现在他们身上,根据不完全统计,这230万美军当中至少有两成也就是46万美军患上了怪病,绝大多数都具备“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

但是,仔细回想一下,当初伊拉克可是有100万的军队,但是却在美军的手下坚持了4个月就被全线击溃,这是为什么呢?在当时,伊拉克综合国力排名前三,在武器方面,伊拉克从欧洲和俄罗斯购买了大量的新型战斗机,从装备上来看,并不会显得特别逊色,但是那个战争过后,这些武器装备一点影子都没有了。

美国3万人干掉了伊拉克100万的军队,这在当时看来是很不能够让人接收的,毕竟人数太过悬殊了。后来,根据美军方面的透露,伊拉克之中出现了内奸,关于伊拉克内部的一些情况,美国早就了如指掌,并且事先就做好了相应的规划。

从这里可以发现,美国的情报工作一直都是很厉害的,特别是现如今的情报局,在美国的军事行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03年的一天,美军俘虏萨达姆。我记得当时我正在看电视,突然说大新闻出来了,萨达姆在一个地洞里被抓住了,萨达姆出来的时候胡子拉碴、蓬头垢面?当时我还在想萨达姆这种人怎么能被人活捉呢?正常情况下是宁也不能叫人活捉,被活捉有什么好处,难道经过美军审判能活下来吗?这个萨达姆最后居然是被俘的,还有利比亚的卡扎菲最后也是被俘后跪地求饶,这些都令人大跌眼镜,因为这些人看起来都是最不像会被俘或求饶的人。尤其是卡扎菲,他在求饶完以后还受辱,受辱之后就被乱拳打,这实在是让我难以理解。

当时美国打伊拉克的理由是怀疑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最后并没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去打伊拉克,实际上在对伊拉克发动战争的时候,美国人民是非常反对的,美国人民为了伊拉克战争也付出了很多。伊拉克战争最终花了美国纳税人七千多亿美元,牺牲了四千多名美国军人的生命,这场战争到底有什么意义?全体美国人民非常愤怒:“这伊拉克战争不就是我们全体美国人民在给犹太人埋单吗?”大家知道美国有六百万犹太人,美国人民认为是这些犹太人得罪了穆斯林,是这些犹太人得罪了拉登,是这些犹太人得罪了所有阿拉伯国家的人民,而美国政府支持以色列、支持犹太人。但这也没有办法,因为犹太人有钱,犹太人把持着美国的媒体、把持着美国的大银行?但是最终花的这七千多亿美元还是全体美国纳税人的钱。

人们都说,美国这个国家的强大,是由于有三大支柱――货币、科技、军事。实际上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真正支撑美国的是货币和军事,而支撑货币的则是美国的军事力量。

全世界所有国家军队的打仗都是烧钱,但美军打仗虽然也烧钱,但却能一边烧钱,一边为美国挣钱,这一点,其他国家都做不到。只有美国,可以通过打仗获得巨大的利益,尽管美国也有失手的时候。美国人为什么要打伊拉克?大部分人心里想到的是两个字――石油。美国人真的是为石油而战吗?非也。美国人如果为石油而战的话,那么,美国人在打下伊拉克之后,为什么不从伊拉克拉走一桶石油?而且,油价从战前的38美元一桶,一路飙升到战后的149美元一桶,美国老百姓并没有因为美军占领了伊拉克这样的产油国而享受低油价。所以说,美国打伊拉克不是为了石油,而是为了美元。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美国人在伊拉克打仗,还不止是这一个目标。它同时也是在维护美元的霸权地位。当年小布什为什么一定要打伊拉克?现在我们已经看的很清楚,萨达姆没有支持恐怖主义,没有支持基地组织,也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为什么萨达姆却最终走上了绞刑架?因为萨达姆自以为聪敏,想在在大国之间玩火。

事实上说出来的原因都不是真实原因,反恐或者发展生化武器都不是根本原因。美国耗费7000多亿美元历时7年伤亡几千人最后悻悻的撤走,最终达到了什么目的?单纯的推翻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或者单纯的为了寻找萨达姆支持恐怖主义的证据?或者为了寻找伊拉克拥有大规模的所谓生化武器吗?以美国发达的情报网、以美国的精明,为了搜集萨达姆支持恐怖主义或者有生化武器的证据需要耗资7000亿并且制造一场战争来达到目的吗?应该不需要,这些证据完全有其他办法来搜集。

战争是经济的延伸,伊拉克战争爆发的原因必然是因为经济原因。1972年,苏联与伊拉克签订“友好合作条约”,1973年,萨达姆力主收回西方石油公司在伊拉克的股份,美国石油公司损失最大。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次年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经过42天最终取得海湾战争的决定性胜利,经过此次战争美国加强了在中东地区的的军事存在。苏联解体之后,世上已经再无国家可以直接与美国抗衡,美国为了维持美元的霸主地位,而且为了获得国际石油定价权,要打击和分化欧佩克内部各个国家,所以选择拿处处与自己对着干的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开刀。对美国而言获取石油定价权比占有伊拉克油田更值得做,获得石油定价权比占有油田的利益更大。

美军以反恐的名义发动伊拉克战争,如今已经持续14年之久,可是整个局势仍然处于半失控状态。美国并没有给伊拉克人民带去其承诺的自由,和平幸福而是恐怖不断,经济凋敝。

14年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投入军费超7000亿美元,并且付出了大几千美军士兵伤亡的沉重代价。美军计划的扶持亲美政权,并尽快脱身,但是伊拉克的复杂局势并没有给予美军脱身的机会。

如今美军又想撤军,又想留下颜面,避免伊拉克局势失控,所以在撤军问题上也是左右为难。如今美军宣布阿富汗增加军队,就是美军撤军失败的写照。

有人问美军为啥不把伊拉克的石油据为己有,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那就是美军是以反恐名义进入伊拉克,并不是对伊拉克的完全占领。美军没有理由直接占有伊拉克油田,只能通过间接控制的方式达成对伊拉克油田侵占。

另外伊拉克油田的开发维护成本比较高,美国也没有直接占领具有己有必要条件。美国直接把伊拉克油田占为己有也要履行相关程序,毕竟伊拉克是主权国家。美国不可能冒世界指责的风险直接占领。

事实上,美军军事占领伊拉克主要是为了在伊拉克打造一个中东民主样板,为推行美国意识形态,推行美国价值观作铺垫。美军希望听过对伊拉克的直接控制,达到控制中东的目标,石油并不是其最主要的目标。虽然外界都把获取石油当作美军主要目标,实际上美军更为关注的是其中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意义。

大家如何看待伊拉克经济十年时间翻了八倍的状况?

伊拉克在2002年萨达姆统治时期的GDP为189.7亿美元,到了2014年的已经达到了2346亿美元。这10年多伊拉克的GDP增长了12倍左右。有人可能会将伊拉克经济的发展归功于美国推翻萨达姆政权。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是并不全面概括伊拉克经济快速增长本身的原因。

首先,从1991年海湾战争到2003年伊拉克战争这段时间,美国以及联合国对于伊拉克施加多年的经济制裁。这导致伊拉克经济在上世纪90年代整个10年间经济基本就处于停止状态。经济总量和起点本身就够低,解除枷锁之后,增长也自然迅猛。

其次,在2003年美军推翻萨达姆政权后,国际能源市场便一路高走,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甚至直逼150的最高点。油价的高涨对于伊拉克增长起到很大的助推作用。要知道伊拉克本身出口商品99%依靠能源产业。

市场的繁荣

伊拉克本身就有比较好的经济基础,这个经济基础的建立其实跟萨达姆有关系,萨达姆可以说是伊拉克国家的现代化之父。这是其在1968年到1979年担任副总统这段时间的成就。在其主导下1972年伊拉克将石油收益收归国有,第二年又赶上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能源禁运,国际能源危机使得石油价格暴涨。整个七十年代伊拉克的名义GDP增长高大1325%,萨达姆靠着石油收益在伊拉克建立教育、医疗、社会福利体系,并且致力于实现经济多元化,伊拉克基础设施、矿产开发、农业也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担任副总统时期的萨达姆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萨达姆成就越大也野心也就越大。1979年他发动政变推翻了贝克尔政权,当上伊拉克总统。伊拉克地位国运开始走上了下坡路。为了谋求区域霸权萨达姆发动了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让伊拉克的国民经济因此遭受重创,不但背负巨额的外债不说,还因为自己侵略行为而遭到国际社会的排挤,经济还因制裁而遭到了封锁。石油生产能减少不说,而且石油收益只换食品和其他民用商品,无法转化为资本进行扩大再生产。伊拉克经济的衰败萨达姆难辞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