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分悬赏!!历史上美国操控国际石油价格实例有哪些?另求俄格战争美俄博弈的影响(论述题)

2.从美国过去60年经济和货币发展,带来的思考和转机?

3.美国操控石油价格的方法及其影响!!

4.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产油国,为什么油价还涨上天了?

5.黄金,美元和原油价格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高分悬赏!!历史上美国操控国际石油价格实例有哪些?另求俄格战争美俄博弈的影响(论述题)

2020美国实时油价_美国历史油价走势

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总有一天,地球上的石油资源将不复存在。

然而目前来看,全球石油供需大体上仍然是平衡的。那么,为何当前国际原油市场油价一涨再涨呢?其实,油价的上升,更多的是人为因素,而非经济需求使然。美国等西方大国的渲染和操控,对它国石油资源的抢占,以及产油地区的安全形势,是国际油价不断攀升的症结所在。

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大国,占世界总消费量的四分之一。美国也是第一大原油进口国,石油进口依存度达到53%。油价高位震荡,与美国的全球战略利益和军事扩张息息相关。

一是利用美元、黄金和石油的比价关系,疯狂套利,操纵原油期货价格。每次石油价格的剧烈波动,都能看到美国的资本黑手,比如,2008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全球经济低迷,石油价格大涨,严重背离了供需原理,期货市场根本不受美国政府监管,美国政府表面上打击投机炒作,实际上是美国政府和华尔街的联动。

二是通过战争和其它手段渗透抢占石油资源。发动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致使盛产石油的国家战乱不断,同时也影响了周边地区。美国的反恐战争,也直接影响市场的预期。伊朗作为世界第二大储油大国,不仅受到美国经济制裁,还受到战争威胁。无论伊拉克战争还是潜在的对伊朗的战争,无不给世界石油市场带来恐慌,造成油价动荡不定。美国还通过阿富汗战争,对中亚地区进行军事和经济渗透,通过参加石油开发等手段,竭力占有中亚及里海的石油资源。美国跨国石油公司已获得里海16%的石油资源,加上美英合资企业,两国已控制里海27%的石油资源。美国还对非洲发动能源攻势,目前非洲石油已经占美国石油进口总量的20%。美国凭借军事和经济实力,操控全球70%的石油资源及石油运输通道。对此,俄罗斯做出果断反击。2003年10月25日,俄罗斯石油大亨、尤科斯石油公司总裁霍多尔科夫斯基被捕,霍多尔科夫斯基试图将他的尤科斯石油公司主要股份出售给ExxonMobil公司。欲将俄罗斯这一重要的战略资源出让给的外国公司,实际上是一家美国公司。普京岂能轻易让其得逞?正如俄一位政府高级官员说,霍氏想出卖石油,这对克里姆林宫简直是一个“灾难性的事件”。目前,俄罗斯和美国在叙利亚的对峙,美国与中国在南海、东海和缅甸的角逐,都是为了石油资源。

三通过美国的原油库存变化,影响国际油价的市场预期,对国际油价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在遇到国际油价上涨的时候,根据自身需要,或动用战略石油储备,以期达到抑制油价的作用。或国际油价越是上涨,则越是扩大石油战略储备,不断增大世界石油供给的压力。

四是国际石油的定价权也主要操控在美国手中。世界产油储量前十名的沙特、科威特、加拿大、阿联酋、利比亚都被美国控制,国际市场上石油直接以美元定价,因而美元不断贬值也导致油价不断上升。据计算,美元贬值10%,就会使以美元计价的石油价格上涨7.5%。美国在控制美元和石油定价权上同样实行“单边主义”,以图保持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有评论指出,美国把石油作为经济武器,其目标主要对准中国,以遏制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从美国过去60年经济和货币发展,带来的思考和转机?

1961年肯尼迪就任总统,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民生及民权的施政纲领。他任期内的第一个年度预算就导致美国历史上第一次非战争、非经济衰退引起的财政赤字。1963年财政赤字将达70亿美元,而黄金储备却降到了1939年以来的最低点。1963年11月,肯尼迪被暗杀。副总统约翰逊成功就任

约翰逊继承了肯尼迪的政治遗产提出了“伟大的社会”计划,1965年到1969年,联邦支出总共增加55%,每年增加11%,而此之前三年每年开支增加只有2%。联邦财政赤字迅速上升,此外,还有一项开支也在大幅度扩张,那就是对越战争。1968年越战高峰期,美军投放兵力高到53.1万人。联储主席是马丁。

马丁任期内联邦基金利率几乎就没有跑赢不断上涨的通胀率。在六十年代,美联储的威望很低,很多人认为,联储应该与财政部协同支持总统的统一决策。约翰逊政府的财政赤字于1968年曾创记录地达到252亿美元。1967-1968年,马丁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将利率下调到2%以下,M1和M2的供应量快速增加。

当时经济学界被凯恩斯主义统治:即政府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尽管这样带来通胀。当时,最流行的理论是新西兰经济学家威廉·菲利普斯发明的“菲利普斯曲线”,通胀率与失业率负相关,要想降低失业率,扩张货币增加通胀即可。到了1969年,菲利普斯曲线失灵了!

美国GDP掉头跌到3.1%。通胀快速上升,而失业率直接飙升至6%。美国迎来第一次滞胀危机。二战后,世界和平黄金期给欧美世界带来了20多年的持续增长。60年代末,军用技术民用化红利和劳动力红利消失,西德、日本崛起,美国制造业竞争力下降,出口额占比快速缩小,黄金储备逐渐减少,美元地位受到挑战。

美国经济进入周期性衰退。滞胀的出现,标志着菲利普斯曲线失灵。1967年,菲利普斯返回了阔别已久的澳洲,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研究中国经济。1968年,尼克松成功当选第37任总统。尼克松对内的目标是抑制通货膨胀,重振美国经济。尼克松上台后与中国建交,同时,结束了越战,缓和了与苏联关系。

尼克松对经济及金融一窍不通。当时美元摇摇欲坠,布雷顿森林体系处在崩溃的边缘。1969-1970年,尼克松为了消除通胀,一定程度上实施了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美联储也提高了利率。通胀率缓和到4.5%,但GDP依然没有好转,1970年和1971年都停留在3.2%的水平,失业率高达6%。1971年为连任他放弃了紧缩政策

1971-1972年,时任联储主席伯恩斯(格林斯潘的老师)实施了宽松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直线飙升,M1增长率超过6%,M2增长率超过12%。在伯恩斯大肆放水之际,1971年5月的第一个星期,黄金价格突然快速飙升,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被疯狂做空。人们都把不需要的美元换成德国马克或其他坚挺的欧洲货币。

德意志银行在日购买2亿美元,然后决定不再从事货币操作。瑞士、比利时、荷兰和奥地利央行马上跟进,关闭了本国的外汇市场。5月的第二个星期,4亿美元的黄金流出美国。黄金储备已下降到二战以来的最低点。8月12日德国马克兑换美元升到20年最高位。财政部副部长保罗.沃尔克意识到美元崩盘在即。

在1965年,戴高乐将法国存放于纽联价值4亿美元的黄金转运回了巴黎。当时,美国财政部只剩下不到20亿美元的黄金,不到美国对外偿付义务的15%。当时黄金官价已经从35美元翻番涨到了70美元。沃尔克提出了一个应急方案:终止美元兑换黄金。终止美元兑换黄金,意味着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但遭到否决。

1971年8月15日晚上,尼克松突然向全球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关闭美元兑换窗口;实行为期3个月的工资物价管制,以及劳资谈判干预。次日,纽约交易所股票大跌3%,外汇市场一片混乱,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国际金融局势动荡不安。1971年10月,尼克松再次向全国发表讲话,重点是干预物价,控制通胀。

1972年至1973年,鸡蛋上涨49%,肉类整体价格上涨了25%。1973年4月,家庭主妇发起了一场为期一周的全国抵制肉类运动。尼克松花了一整年的功夫强控物价,结果物价失控,甚至造成严重的短缺灾难。美国人在和平年代第一次发生了物资短缺,市场上的牛肉、食品大量消失了。尼克松总统是凯恩斯主义的拥趸者。

10月6日,埃及、叙利亚对以色列宣战,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了报复尼克松向以色列提供,20日沙特宣布对美国实行石油禁运,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油价疯狂上涨。石油价格从3美元一桶上升到12美元一桶,党晚尼克松滥用职权对司法部进行“大屠杀”,31日众议院启动对尼克松的弹劾程序,即水门事件。

1974年5月物价报复性上涨。8月经济跌入低谷,尼克松下台,副总统福特接任。1974年GDP实际增长率为-0.5%,物价上涨12%,失业率达9%。标普500下跌了近43.3%,为历次调整中最大跌幅。美国爆发第二次严重的滞胀危机。美国人发现,全球石油价格已回落,而美国深陷滞胀泥潭,滞胀问题根源在美国自身。

福特政府实施了减税法令,削减政府费用、平衡预算等措施,美联储实施了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福特接手的这两年,GDP增速反弹,通胀最低降至4%左右,不过失业率下降不明显。1976年福特本该连任,但由于福特上台后特赦了尼克松引发不满,再加上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最终败给卡特。

卡特政府放弃了紧缩政策,选择了扩张性的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M1增速最高时达8%,M2增速保持在12%以上。在经历了1975年的负增长后,美国GDP1976-1978年增长率都在5%左右。而美国的失业率和CPI依然高于GDP增长率。1979年两伊战争爆发,油价在短短一年内涨了3倍。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

美国通胀率直线飙升,从1976年的6%上升到了1979年第四季度的12.7%,失业率依然高达6%以上,GDP增速则急转直下,1979全年增长率仅为3.17%。卡特将通胀归结于国民过度消费和贪婪,严重依赖石油。整个70年代,美国政府告诫人们,要缩减需求、节约石油。

卡特性情不稳定,一口气将整个内阁十三名成员全部炒掉,于是启任沃尔克担任美联储主席。他是推动尼克松总统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如今,美元遭遇全球围剿,美国陷入滞胀泥潭,他想挽回点什么。沃尔克不受任何理论约束,坚持实用主义,且以手腕强硬著称。

沃尔克其实采用了双管齐下的办法,即盯住利率和货币总量。1980年初,通胀率疯狂飙升。1月21日,黄金价格达到历史新高每盎司850美元。沃尔克先将联邦基准利率提高到12.5%,4月进一步拉升到历史前所未有的21%。进入5月,通胀率高到15%。这一年,美国GDP增值率跌至-0.26%。美国经济滑入第三次滞胀危机

沃尔克这种暴力去杠杆的方式,扼杀了市场的流通性,完全牺牲经济增长和就业,砸了卡特总统的饭碗。卡特总统执政这几年,美国经济除了失业率、通胀率、经济增长率全面败退外,美元面临严重的国际信誉危机,甚至巴黎乞丐都公开拒收美元。政府财政赤字不断上涨,在1980年高达740亿美元。

1980年里根当选总统。拉弗担任了里根的经济顾问,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成功入主美联储,蒙代尔和拉弗的供给学派则入主白宫,凯恩斯主义失去政治统治席位,美国经济决策开始被新的经济理论所驾驭。此后一年,美国经济经历了大萧条以来最为糟糕的时刻,经济深度衰退,失业率和通胀率居高不下。

沃尔克一直采用高利率政策,坚持高度紧缩不放松,白宫像热锅上的蚂蚁。1981年3月30日,里根遇刺为其赢得不少同情票。8月4日,里根提出的减税法案顺利地在参众两院通过。但是,里根团队里的格林斯潘、伯恩斯等并不完全支持减税政策,他们担心减税会增加政府赤字。这一年政府财政赤字创下新纪录。

沃尔克用稍微降低利率作为交换条件与里根达成共识,促使里根政府紧缩财政,并增加税收。1982年8月19日增税法案便获得通过。1982年的经济实际上已经崩盘,全年GDP增长率跌至最糟糕的-1.8%。工业生产下降了11.8%,持续衰退达44个月之久,最糟糕的股票、债务和信贷市场处于即将崩溃的状态。

美联储委员们投票决定在1982年第一季度“不再增加货币供应”,并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到14%。沃尔克能做的只有坚持到底,当时,一群来自俄亥俄州的农民开着拖拉机到美联储门前抗议示威,要求沃尔克下台,撤销美联储。包括里根,所有人对沃尔克都咬牙切齿。终于在1983年,通胀率下降至3.2%。

1982年10月,道指从8月的770涨到了1000,这场危机从1970算起到1982年肆虐了十三年。企业破产数量达25300 家,GDP平均增长速度只有2.9%,年平均通货膨胀率达到10.46%,失业率最高时达10.8%。都创下了二战后最高记录。1982冬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悄然进入历史性的拐点。

1986年通胀率降到1.9%。1983年经济强势反弹,GDP增长率为4.5%,年高达7.2%,1982年之后25年间,年增长率达3.3%,与二战后25年间的增长水平相当。大量投资从高通胀的商品投资转向股票、债券、货币基金。延续几十年的大牛市拉开序幕。事实证明沃尔克忍受短期痛苦,先把通胀压住是对的。

货币是经济稳定器;如果货币大幅度贬值,市场价格则会全面扭曲,市场机制整体失灵,经济则会陷入混乱,经济衰退、停滞以及大规模失业则不可避免。只有货币价格稳定,通胀被控制,经济和就业才会增加。只是抗通胀这个过程中,货币大幅度紧缩,带来经济下滑、失业增长的痛苦和阵痛,让人煎熬。

沃尔克对内为美国经济创造了稳定的价格环境,促进市场机制自我复苏,酝酿了信息技术革命,生物工程、新材料及核能技术;对外一扫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的颓势,缔造了一个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新秩序及金融市场,促使大量国际资本流入美国,创造了几十年的房地产、股票及金融大牛市。

1983年,美联储主席换届,沃尔克成功连任。之后,里根先后任命了马丁、赛格尔等四位理事,他们掌控了多数票,试图执行宽松货币政策。1987年6月1日沃尔克递交了辞职信。格林斯潘成为美联储主席。1990年,格林斯潘放弃了弗里德曼时代的货币数量目标,转向利率调节。从此,货币供应彻底失控。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伯南克领导的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政策。此后,滞胀危机,加入更多的元素:债务危机、资产泡沫、汇率危机、楼市危机……2010年2月2日,83岁的沃尔克嘶声力竭地说:我在此想明确地告诉你,如果银行机构仍靠纳税人的钱提供保护,继续随意投机的话,危机还是会发生的……

美国操控石油价格的方法及其影响!!

美国操纵石油市场有三种手段。第一,美国政府说服本国石油公司限制开采量。最近5年尽管油价很高,但美国石油巨头的开采量一直保持在一个水平上。第二,美国的忠实盟友沙特阿拉伯愿意执行美国的战略,没有表现出大量增加石油供给以打压油价的愿望。第三,纽约期货市场的大量投机倒把行为是石油价格增长的推动力。毫无疑问,在那里定调的是美国人,每天大量的期货交易推动着油价上涨。美国政府还有其它一些方法来操纵油价。例如在伊拉克战争之前说,推翻萨达姆政权1年后就可每天向市场提供300万桶伊拉克石油,3年之后可达到500万桶,而现在伊拉克石油的出口只有150万桶,甚至低于萨达姆执政时期的出口量。也就是说,美国不需要过多地出口伊拉克石油。美国人不愿意动用自己的战略石油储备,现在已经储存了7亿桶,准备增加到10亿桶。这意味着,美国每天要按高油价购买数十万桶石油,这对油价有什么影响,也就不言而喻了。第五美国充分运用自身影响力和主导性,以市场作用调侃市场、调侃价格、调侃技术、调侃心理。例如,在国际资本市场表现不佳、低利率和疲软股价中,美国将有实力的投资机构和投资者招募到国际石油市场,将货币市场和股票市场资金转移至石油市场。国际石油价格高企不仅吸引了国际汇市上的资金进入期货市场而对美元贬值产生助力,而且并没有导致美国因进口原油造成巨大损失,其中核心在于美元效应。因为美国的进口商能够运用期货市场对冲油价上涨的影响,相反美国还凭借金融优势在油价上涨中大赚了一把。如美国花旗银行在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前10天悄然进入欧洲美元市场,维持了110亿美元的空头头寸,大量对冲在石油价格上涨中做多原油期货做空美元。

中国石油大学刘林教授研究认为“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美元事实上承担了全球交易媒介、价值储藏和计价单位三大职能。”从交易来看,全球4/5以上的外汇交易以及超过一半的出口是以美元来计价的。从储藏来看,全球官方外汇储备的2/3是由美元来充当的。从计价来看,在当前的国际石油交易中,几乎100%是以美元计价的,每年全球的石油贸易超过6000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0%。

美国为了缓解次贷危机所采取的低利率和弱势美元政策,直接带来了流动性泛滥,美元持续贬值,导致包括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国际原油价格在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推动下,2008年7月达到历史最高点每桶147美元。在金融危机冲击实体经济的背景下,油价又迅速一路下跌至35美元。 “ (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流动性泛滥,流动性泛滥和经济的强劲增长导致原油价格暴涨; 而金融危机导致流动性不足,当流动性不足时,实体经济衰退,石油市场又会受到美元计价机制的影响,导致原油价格暴跌。” 石油价格的暴涨与暴跌看似扑朔迷离,背后其实是美国根据国内经济利益和全球利益的需要在操控着油价。

虽然美国没有宣布美元与石油直接挂钩,但美国通过垄断像石油等大宗商品的交易计价权,保证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这就是美元作为国际货币与石油美元定价机制之间最本质的关系。首先,美国财政部可以几乎不花成本狂印美钞,在全球市场购买石油,美国输出美元这一虚拟符号,换取到的是真金白银的石油资源。这是美国和美元的特权,这种特权正是通过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主地位实现的。其次,美国可以根据国内经济利益和全球利益的需要来影响和控制油价。既然石油交易以美元计价,任何国家只要购买石油,就必须要美元,这样,美国就可以通过国内的利率调整和美元汇率政策影响和操纵国际油价。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产油国,为什么油价还涨上天了?

自疫情爆发以来,虽然这钱袋子是越来越瘪了,但还是很忙,也就忙着一件事,就是跟巴菲特一起做 历史 见证人。

我们一起见证了A股一周之内两度上演熔断风云;

我们一起见证了美股十天之内四度上演熔断风云;

我们见证了战后最美节操的经济掠夺,见证了大鹅股市停盘风云,见证了锂大爷、钴奶奶、金大伯、妖镍横行......

每天都在做见证人。

以前以为看热闹只是看热闹,后来发现这些热闹也会落在自己身上,从前以为拥抱互联网就是拥抱新经济,现在才发现拥抱中概互联成了中丐互怜。

这还不算啥,西边又给了一碗乌冬面。

吃完以后,我们又见证了史上没有最贵,只有更贵的油价。

中国95号汽油 历史 首次攻破9元/升大关,美国普通等级汽油平均价格达到每加仑4.43美元(1加仑约合3.8升),创下 历史 新高。

很多小伙伴在3.15那天,遭遇了人生的四重打击,油价、股价、基金、酸菜,股价和基金再这么跌下去,加油都加不起,连个滴滴司机都干不了,只能天天吃酸菜面了。

中国这油价蹭蹭蹭上涨,情有可原,一方面国内供给不足,对外依存度比较高,只能被动接受。比如2019年全年油价相较2018年下降10%,但中国进口原油价格仅下降4.6%。

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石油消费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

2015至2020年,我国原油进口数量从3.36亿吨增长至5.42亿吨;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逐年递增,从60%增至74%。

但漂亮国可不一样啊!

这几年,由于页岩油革命的兴起,漂亮国不仅先后超越了沙特和俄罗斯,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产油国,实现了能源独立,还开始向从净进口国到净出口国的转变,一举重塑世界石油市场格局,并由此漂亮国成为一个“石油霸权”国家,又岂能将大客户——欧洲拱手让给大鹅,乌冬面不下也得下了。

在2007-2021年间,美国页岩油产量 占全球原油产量的比例从不到2%上升至10%-11%的水平,截至2021年9月,美国七 大页岩油区的页岩油产量约为814万桶/日,约占世界原油总产量的11%。

2019年,美国原油产量达到1230万桶/天,创下了新的记录,这几年虽然受疫情的影响,2021年,美国仍是全球石油产量最高的国家,日产超过1100万桶石油。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在其月度《短期能源展望》报告中称,到2023年,美国石油平均日产量将达到1260万桶,高于此前估计的1241万桶。

中国油价涨上天,主要因为被掐着脖子,不买不行啊,可漂亮国可不缺油,为什么还会爆发能源危机?

这得感谢睡王一波骚操作,为了照顾背后金主爸爸的利益,上来就自废武功,以发展新能源的名义,打击页岩油,这就导致页岩油的资本开支不足,如今油价上涨的时候,希望页岩油扛起大旗,但生产商害怕过河拆桥!

此前,由于受疫情影响, 石油需求骤降,库存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使原油价格跌破其现金成本,对美国页 岩油行业造成了沉重打击;由于油价疲软,大量页岩油生产企业破产,直到现在美国的钻机数量还没恢复到2018年的水平。

欧洲缺油少气,被动挨打情有可原,漂亮国自作孽不可活,是不是很厉害呢?

在漂亮国,气候变化已变成一种“政治正确”,是左派政党的选票保障,是其背后能源势力的利益博弈。在过去十年,这种政治正确严重地抑制了化石能源消费,打击了能源供给弹性。

既然内部供应上不来,那就只能依靠外部了,委内瑞拉有油,制裁中,伊朗有油,也在制裁中,俄罗斯也有油,刚被制裁!

即使没有制裁的原因,新冠疫情制约了全球能源供应,再加上乌冬面引发全球油价飙涨,漂亮国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漂亮国能源供给问题不是大问题,其本身具备开采条件的石油、天然气储备颇为丰厚,最大的问题还是以政治正确为名的能源干预。

在本不缺油少气的漂亮国爆发了一场严重的能源危机,还被通胀卡住了脖子。这无疑是当代的黑色幽默,也是政治精英们的“致命的自负”。

黄金,美元和原油价格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美元是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柱石,美元和黄金同为最重要的储备资产,美元的坚挺和稳定就消弱了黄金作为储备资产和保值功能的地位。美国GDP仍占世界GDP的1/4强,对外贸易总额世界第一,世界经济深受影响,而黄金价格显然与世界经济好坏成反比例关系。世界黄金市场通常都以美元标价,这样美元贬值势必导致金价上涨。

美元与石油: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和净进口国,石油价格上涨无疑会给美国的经济带来负面的影响,并导致美元实际汇率的波动。从历史情况来看,历次石油危机都造成了美国经济的衰退,并且是导致美元实际汇率波动的主要原因。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油价的上涨会全面提高生产资料成本和生活成本,从而导致通货膨胀水平的上升,而通货膨胀又会提高名义货币需求从而导致国内信贷需求水平的上升,进而吸引更多的外资流入美国。

2、国外资本的流入将导致美元汇率的上升。与此同时,美国国内的货币政策又常常会加强美元的升值过程,联储往往在石油价格上升的初期采 取提高利率等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水平,这样利率水平的升高会吸引更多的国外资本流入从而导致美元名义汇率的上升。    

3、油价的上涨使得石油输出国的贸易出现盈余,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增加,产生所谓的石油美元,这些石油美元出于逐利的需要会进入国际金融市场大量购买美元资产,进而导致美元名义汇率的上升。    

4、油价的持续上升会导致世界经济的衰退,使得石油进口国的国际收支出现不确定性,因而这些国家纷纷提高他们外汇储备中的美元资产比率来维持汇率的稳定,这就进一步提高了对美元的需求,导致美元名义汇率的上升。

百度百科-黄金

百度百科- ? 美元

百度百科-原油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