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朝代的铜钱多少钱一枚_乾隆铜钱镀金价格
1.雍正乾隆年间烧制的著名瓷器有哪些种类
2.乾隆才是古往今来的天下第一贪
3.乾隆四大绝世兵器
雍正乾隆年间烧制的著名瓷器有哪些种类
青花瓷,粉彩,掐丝珐琅
青花瓷:
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中华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乾隆一朝六十年,是清代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瓷器生产取得了空前的繁荣,青花瓷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此时,景德镇御窑厂规模庞大,在督陶官的管理下,每年烧造各种瓷器都在数十万以上,烧出的瓷器无论是工艺技巧还是装饰艺术都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乾隆官窑青花瓷既与清幽的康熙青花有别,又与淡雅的雍正青花不同,它是以纹饰繁密、染画工整、造型新奇取胜。民窑青花种类丰富,色彩亮丽,画面多样,造型新奇。除传统的白地青花外,乾隆朝的青花还是派生出许多新品种,把原有的传统工艺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粉彩:
粉彩是雍正彩瓷中最著名的品种之一,彩料比康熙朝的要精细,色彩柔和,皴染层次多。大多数在白地上、少量在色地上绘纹饰。以花蝶图为最多,牡丹、月季、海棠、四季花也极为普遍。人物故事图,在粉彩中也比较多。此外,粉彩瓷中谐音的“蝠”(福)、“鹿”(禄)图案十分多见。当时突出的是所谓“过枝”技法。
雍正早期有康熙五彩风格,粉彩纹饰多绘团花、团蝶、八桃蝙蝠(喻意多福多寿)、过枝花卉、水仙灵芝、仕女、麻姑献寿、婴戏等。纹饰明显疏朗、规整。如粉彩过枝桃蝠盘,从盘外壁开始绘桃枝叶及桃,通过过到盘心接绘桃枝叶及蝙蝠,雍正时期一般绘8个桃,乾隆时多绘9个,有“雍八乾九”之说。雍正朝画的蝙蝠翅膀顶端下弯有钩,钩中有一点,嘴上有毛(但不绝对)。仕女幼童人物较小,面目清秀,或有疏简的山石树木等背景,或留较多的空白。这时和康熙朝一样,较多地使用“金红彩”,精细之作还在纹饰上方用墨彩行书题相应的诗词歌赋,并绘红色迎首或压角章,显露出当时社会文人的儒雅之风。一般民窑多在碗、盘、炉、罐、瓶、小瓶上绘粉彩纹饰。
粉彩是乾隆朝瓷器中所占此重较大的品种之一,在雍正瓷的基础上又有新的突破。乾隆粉彩中的一部分继承了雍正时期在肥润的白釉上绘疏朗艳丽纹饰的特点,如常见的折枝花卉盘、碗、小瓶、面盆、人物笔筒和大件器物鹿头尊等。
乾隆朝除了白地绘粉彩外,还有色地粉彩或色地开光中绘粉彩等品种。乾隆朝粉彩的创新品种是在黄、绿、红、粉、蓝等色地上用极细的工具轧出缠枝忍冬或缠枝蔓草等延绵不断的纹饰,且多和开光一起使用,人称轧道开光。这一工艺的出现,将粉彩推上了更加富丽繁缛的顶峰,一直延续到民国。
乾隆粉彩有一个独有的特征,即器物口部及底部都施松石绿釉。松石绿釉浅淡光润,釉面犹如粥皮,由于是一种低温彩釉,釉面常常带有细小的纹片。这一特点乾隆时首先出现后,一直延用到晚清。乾隆官窑粉彩的纹饰一般是“大内”送来的图样,主题纹饰按不同时节都有严格规定。除以粉彩绘画为主,还常加绘料彩、金彩或,或与青花、五彩、斗彩并施于一器,这种在一件器物上施多种彩或同时以各种彩绘工艺制作的乾隆粉彩,可说是集多种陶瓷工艺成就于一身,充分反映了乾隆朝制瓷工艺的精湛。
瓷胎画珐琅:
是清代皇室自用瓷器中最具特色,釉上彩瓷中最为精美的彩瓷器。从康熙的色浓庄重至雍正的清淡素雅,到乾隆时的精密繁复的雍荣华贵,使珐琅,这一洋味十足的彩料在瓷器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集中西风韵于一身,画尽了身份的高贵与荣华。乾隆珐琅彩瓷是清代康,雍,乾三代珐琅彩瓷中最为精美的巅峰之作,具有古典美的乾隆仕女游园罐是其代表。至今,乾隆仕女游园罐的各种复制品,仍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喜爱和收藏。
“铜胎掐丝珐琅”,顾名思义,是指在铜胎上,用细薄的扁铜丝掐成花样,再在铜丝立面围成的小隔间填充珐琅釉彩,经过反复烧制、镀金、打磨而成一件件光彩烁目的珐琅器皿。自元代从西亚阿拉伯地区传入中国,本身带着伊斯兰教艺术繁复绵密、蟠曲虬结、极重线条和设色的装饰性特点。
但是到了明代,工艺臻至成熟,不仅制胎巧夺天工,器型丰富多样,釉色更是变幻万端,在早期的宝石蓝、菜玉绿、鸡血红、车渠白之上,又新添了葡萄紫、翠蓝和玫瑰色,观之愈加纯净透亮,泛出晶莹可爱的宝石光泽。清代掐丝珐琅技艺较之前朝已有长足的进步,其一大特点是体量宏伟,器型已从小巧物什,扩大到了日用家具,如今到故宫走一圈,几乎各个殿厅里都放着大而醒目的景泰蓝摆件。
铜胎掐丝珐琅从古至今,市场价格极高,一方面因为铜胎掐丝珐琅价值不菲,尤其是元、明时期的掐丝珐琅器,胎体厚重,全由纯铜制成,极少的甚至用金做胎;另一方面,掐丝珐琅与生俱来的钟鼎富贵之气,与文人阶层的隐逸风度形成极大反照,因此被历代帝王当作独一无二的皇权与财富的象征,乾隆时期更是亦此来彰显帝王与臣子的不同。
乾隆才是古往今来的天下第一贪
在中国的帝王史上,要说哪个皇帝常上热搜,估计就是乾隆了。他的出生、恋爱、工作、学习、喜好随便哪一项都可以八卦成一部大戏,史学家和吃瓜群众都热衷研究他的各种正史、野史和秘闻。
在大部分史书中,乾隆被刻画成是一个文治武功、雄才大略的好皇帝。
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其实乾隆也有很多缺点和不足。例如:乾隆很贪财。
为了收敛更多的财富,纳贡、抄家、罚议罪银这些乾隆都玩过,细看之下,绝对让你脑洞大开,原来乾隆才是古往今来的天下第一贪。
一、乾隆喜欢大臣进贡
按照朝廷惯例,大臣要在一些特定节日给皇帝进贡以示祝贺,或者平时得到一些好的东西,大臣也会直接进献给皇帝表表忠心和孝心,这些进献之物都统称为贡品。
在所有贡品中,乾隆尤其喜欢奇珍异宝、古玩字画这一类。大臣们为了投其所好,自然是竭尽所能地去搜罗这些东西。但做官收入有限,唯一办法就是贪污捞钱了。
在乾隆年间,因办贡而滋生的贪污腐败层出不穷。最有名的应该就是李侍尧案了,对于李侍尧这个精于办贡、有孝心的爱将,乾隆也投桃报李地在案发后保了他一命。( 乾隆为保一个贪官不死,费尽心机研究大清法律漏洞 )
李侍尧是乾隆一手提拔起来的封疆大吏,精明强干,善于解决朝政问题的各种疑难杂症,深得乾隆宠信。不过李侍尧得宠还有个众所周知的原因,那就是他非常善于办贡,很会揣摩乾隆的喜好。
乾隆虽然内心比较贪财,但身为皇帝,表面还是要做做样子的。他曾多次下旨说自己崇尚简朴,宫中所用之物和寻常百姓家一样,睡觉用普通草席,衣服也不用珠宝点缀,还严肃地批评大臣进贡的东西过于奢华。
如果你真的按字面意思理解,那只能说明你的情商实在够低。这种表面功夫不过是做给别人看的,乾隆在心腹李侍尧面前从不掩饰自己的真实喜好,而是赤裸裸的告诉他自己的实际需求,甚至具体到东西、数量、进贡时间。
李侍尧曾进献给乾隆一座镀金洋景表亭,乾隆非常喜欢,他传谕给李侍尧说,如果以后发现和这座一样好看的,你就多献上几件来;如果还有比这个更大更好的,你也多找几件,要是你能找到这些东西,就端午节献上几件来吧,李侍尧当然超额完成了主子交代的任务。
李侍尧的进贡频次之多、单次数量之大都居群臣之首。乾隆生日、乾隆他妈生日、乾隆老婆生日、元旦、冬至、端午、中秋、上元等等,只要是个节,李侍尧都会进贡。不但这些节日,只要有机会,李侍尧也会不定期进贡,例如平定金川后,李侍尧进献了一柄“万年平定如意”,这叫“报捷贡”,乾隆出巡,沿途进献的叫“路贡”。
李侍尧就算是个大财主,这么办贡也把自己办穷了,于是他就找下属和地方豪绅索要财物,美其名曰“帮贡”,大家都知道李侍尧是乾隆的红人,要钱也是给乾隆办贡,因此都会慷慨解囊,礼尚往来,李侍尧自然也是要有所回报的。
各省的官员看到李侍尧善于办贡而得到乾隆欢心,幡然醒悟,原来乾隆是个爱财的皇帝啊,于是纷纷效仿。
李侍尧进贡带动了封疆大吏进贡靡然成风,大家纷纷打肿脸充胖子,进贡规格一再提高,正是因为进贡成风,贪官污吏才越来越多,很多官员原来不贪,但为了讨好乾隆,不得不大肆敛财办贡,究其根本原因,还是乾隆贪财造成的。
二、乾隆喜欢抄家敛财
乾隆时期是封建社会的盛世,经济发展达到了顶峰,国库资金储备雄厚,国力强盛。在拨款赈灾、修建工程这种民生问题上,乾隆还是比较大方的,动辄就是拨款数十万乃至数百万两银子,官员们有充裕的银子可以支配,有些官员在办事的时候抵制不了白花花银子的诱惑,把手伸向了公家的小金库,各种腐败大案时有发生。
在乾隆中后期,爆出了清代最大贪污案--甘肃冒赈案,涉案金额高达1000多万两,这个金额相当于当时全国年收入的三分之一,案件发生后,甘肃全省贪官纷纷落马,最后导致甘肃各级官员青黄不接。
甘肃冒赈案事发后,乾隆下令对犯案官员全部抄家,这场规模浩大的抄家运动涉及一百多名犯官,持续时间长达两年。在这场运动中,乾隆将甘肃官员数年来积聚的珍宝奇玩全部收归内务府,也就是自己的小金库。
这场抄家运动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乾隆一不小心又揪出了一个贪官。
乾隆对贪官的家产十分在意,甘肃冒赈案主犯王亶望的抄家财产被押解到北京后,乾隆亲自检视了抄来的财产,本来他是准备淘宝的,但看来看去发现都是一些平常东西。
乾隆是个记忆力超好的人,尤其是对喜好的奇珍异宝过目不忘。乾隆清楚的记得,自己70大寿的时候,王亶望进献了不少宝贝,乾隆当时本来都喜欢,碍于祖宗规矩,大臣进献的贡品要退回去一部分,乾隆就忍痛割爱退回去了几件。
但这几件东西居然在抄家的财产中不翼而飞了,乾隆断定有人做了手脚,马上命自己的得力干将阿桂调查原因。
阿桂很快查清是办案官员陈祖辉把抄家所得财产偷梁换柱,这陈祖辉也实在是太胆大妄为了,居然敢动乾隆皇帝的奶酪。乾隆也没客气,那就连陈祖辉家一起都抄了吧,乾隆小金库又增收31万两。
其实乾隆喜欢抄家的原因直白点说就是为了敛财、寻宝,中饱私囊。
三、巧立名目敛财
乾隆喜欢敛财,而且生财有道,他喜欢巧立名目向犯错的官员索取财物。议罪银就是乾隆的创意,意思就是犯了错的官员通过缴纳一定金额的罚银,可以免去刑罚。
江苏巡抚闵鹗元的弟弟贪污赈灾银两19000两,乾隆借此罚银,要求闵鹗元交出19万两替弟弟赎罪,数额是贪污所得十倍。
乾隆还怪闵鹗元对弟弟监管不严,降了他的职,停发养廉银,还让他自己罚议罪银4万两。
闵鹗元本来是个清官,收入并不高,薪资中主要部分的养廉银被停发了,哪还有钱去交巨额的罚银呢。闵鹗元为了自救,只好混进贪官队伍,搜刮民脂民膏,凑够了罚款所得交到乾隆的私人金库内务府。
其实像闵鹗元这种情况的官员还大有人在,乾隆对抓这些官员犯错的小辫子乐此不疲,议罪银所得都落入了他的腰包。
乾隆中后期的时候,官场贪污腐败案频现,体制只是一方面原因,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和乾隆本人的敛财喜好息息相关。作为当朝皇帝尚且如此贪婪,也就难怪臣下出了那么多贪官了。
乾隆四大绝世兵器
乾隆四大绝世兵器
清朝的乾隆皇帝,是个非常会享受,也会花钱的皇帝。因为他自称是“武功皇帝”,所以非常喜欢兵器,清宫造办处从乾隆十三年(1748)至乾隆六十年(1795)的四十七年间,给乾隆皇帝制造了大量盔甲和兵器,其中刀剑制造了四批,每批刀三十把,剑三十把,共计二百四十把,按“天”、“地”、“人”编号,分上、下品级,每五把一组,盛放在四十八个楠木箱内,命名曰“湛锷韬精”。乾隆御用盔甲,则分为大阅甲、甲、亲征甲等样式。这些刀剑和盔甲,都耗银巨大,堪称绝世兵器。下面我们就看几件乾隆御用兵器——
白玉嵌宝石柄金桃皮鞘含英腰刀。通长94厘米,刃长72厘米,柄长20厘米,清宫旧藏,白玉卷首柄,嵌金丝为缘,内嵌红、绿宝石一百余块。柄端系明黄丝穗,中饰铜镀金莲花座嵌绿松石坠。菱形护手,钢刃,近銎处错金、银、铜三丝相间图案,一面隶书铭文:“天字二十九号”,“含英”,另一面为“乾隆年制”款,款下以银丝嵌成人物图,一人持刀展示,一人惊叹刀之精美,寓意刀名。金桃皮刀鞘,桃木取“避恶驱邪”之意。首尾饰件琫、珌为铁錽金镂空花纹。铁錽金镂雕蟠螭纹两箍,系明黄丝带,以便佩挂。
天字三号“孔纯”刀。通长94cm,青玉柄12.5cm,重18两。此刀护手为铁鋄金镂空如意圆盘,内有四条可活动的奔龙,青玉柄,木质蒙金桃皮鞘。腰刀属于冷兵器,其设计独特,造型庄重,纹饰美观,制作精细,继承了我国古代刀、剑的传统式样和做法,代表了清宫内务府造办处制作冷兵器最高技术水平。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皇帝谕令内务府造办处设计制作御用刀、剑各三十把。
青玉嵌花把皮鞘腰刀。这把腰刀钢质,长.7厘米,手柄为青玉质地,其上嵌有金丝与宝石组成的花枝,配有皮鞘,为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马戛尔尼率领英国使团来华时送给乾隆帝的礼物。1793年7月25日,乾隆帝在避暑山庄的万树园会见英使团。英使团返回北京后,向清提出允许英国在中国经商的种种特惠要求,遭到清拒绝。英国使团虽然没有实现开拓东方最大市场的愿望,但他们却探到了清朝的虚实,为日后宰割清朝打下了基础。
织锦铜钉铁叶盔甲。乾隆帝御用甲胄,为分体式,由上衣、下裳、袖、护肩、护腋、护膝、前左遮缝、外坎等部分组成。上衣长76,下裳长71厘米。甲面为黄地黑色锁子锦,石青缎缘,月白绸里。甲面上等距离布有镀金铜钉,面里之间敷有长方形钢片。穿时,各部件由铜袢及丝带联缀成为统一整体。外坎正中有钢质护心镜,护膝装有钢质护板。盔为钢质,高32、直径21厘米,前后梁为镀金镂空升龙,前后梁两侧纵向镂金梵文三重,间以金缨络。护颈、护耳亦为锁子锦,盔顶为三角形镀金火焰纹饰,周垂黑色貂缨,红缎里。造型华美,用料考究。这副盔甲金光闪闪,内缀有坚固纲片,刀枪不入,可谓华实相辅。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