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汽油价格调整时间_三月份的汽油价格表最新
1.为什么我们M2大涨,物价却在下跌
2.油价今日或迎“五连跌”,95号汽油是否有望回归“8元时代”?
3.复工后想买车?不如先来看3月份上市的4款重磅新车
4.92号汽油有望重回“8元时代”,后续是否还有上涨的趋势?
5.国内油价今晚0点或迎年内第七涨
6.了解原油如何进行原油裂解价差套利?
7.油价即将下跌,猪价、粮价有变!3个好消息!
为什么我们M2大涨,物价却在下跌
为什么我们M2大涨,物价却在下跌
M2有什么用?
4月11日,国家统计和央行公布了3月的物价和金融数据,3月CPI和PPI同比分别为0.7%和-2.5%。但是M2同比增长12.7%,新增信贷和社融也均大超市场预期,所有人都在疑惑!钱都去哪了?是要通缩了嘛?
M2又称广义货币供应量,它是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加上企业存款、居民储蓄存款以及其他存款,广义货币有的时候可以反应未来通胀的压力状态。它也可以作为货币供应量的调控目标。
什么是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是指商品和服务价格持续且普遍地下跌,且常处于货币收缩的环境之下。从后一句话来看我们就不是通货紧缩,因为我们没有处在货币收缩的环境,我们前段时间还在降准呢!
通货紧缩是物价持续普遍的下跌,物价的一般波动不能算作通缩,比如汽油价格下跌了,不能叫做通缩,这和通货膨胀是一样的,只有持续且普遍的物价上涨才是通胀!和通胀一样,通货紧缩也会自我强化,比如物价的螺旋式下跌。通缩的原因一般是有效需求不足或者产能严重过剩。
钱都去哪了?
当前中国经济其实处在复苏之中,那为什么钱不见了呢?其实我们要从M2的定义下手,M2不同于M1,M2还包含了定期存款,居民存款和其他存款。所以M2的增长可以是存款的增加。那为什么存款会增加呢?
一方面CPI下行使实际利率升高,企业和居民更愿意储蓄而非消费。那一开始为什么CPI会下行呢?
有一种观点是外需较弱,导致部分出口相关行业的工人转向服务业,劳动力充足就会压低工资,但这个观点放在刚公布三月出口数据的当下是站不住脚的,三月份实际出口大增。
所以更多的原因可能是消费者信心不足转而更愿意储蓄,尽管社会融资规模大增,但是这一部分钱一旦流向个人就会被储蓄起来,这样货币没办法流通,大量资金淤积于银行体系。所以M2就增高了!
说到底还是预期的问题!居民和企业对于未来的预期还是不太确定,尽管现在看似消费在增加,但是这几年对居民企业的信心影响很多,所以超额储蓄很高,这可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缓解!我相信一季度GDP如果超预期增长应该会给市场一些信心!
油价今日或迎“五连跌”,95号汽油是否有望回归“8元时代”?
概率非常大。
相关专家在分析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跌幅度时,就曾曾明确提出国内成品油价格已出现五次连续下跌的状况。如此一来,随着国内成品油价格越来越低,油价水平逐渐趋于稳定。
在经过五次大规模的油价下跌后,我国成品油价格还将继续下跌每桶210元左右。由于不同型号的汽油拥有着不同的市场范围,或许会导致人们会再一次看到八块钱左右的汽油价格。
国际油价下跌后趋于稳定,影响全球油价水平三月份时,部分国家的汽油价格受大环境的影响。不仅居民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购买燃油汽车所需要的柴油或汽油,甚至导致部分居民的个人支出水平变高。现如今,国际原油价格出现大幅度的下跌,随之而来的是多个国家调整油价。
我国对外出售的并不是原始石油,而是消费者可以直接购买的成品油。原油到成品油需要经过多个步骤,更需要花费一部分的加工成本。一般情况下,原油价格下跌,势必会导致成品油价格下跌。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成品油价格出现明显的下降后,人们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合适的成品油价格。
总的来说,当成品油价格超过十块钱时,不仅考验着消费者的消费水平,还考验着相关部门的宏观调控能力。只不过,国际原油价格上升的大背景下,国内油价上升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后,消费市场对于产品有待需求量保持稳定,而多个国家通过多个手段获得石油,大大增加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的概率。其实,我们更应该看好国内回家水平,相比与价格飞涨的国外产品价格,国内物价上涨在消费者的接受范围内。
复工后想买车?不如先来看3月份上市的4款重磅新车
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向着好的事态发展,目前不少企业迎来了新一波的复工潮,上下班路上车辆开始逐渐恢复拥堵,经历此次疫情之后,不少人和咖哥一样有开始抛弃公共交通出行的想法,选择一辆属于自己的私家车,以减少被感染的几率,买车也就成为复工后的热门话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时候买车已经不是面子的问题,而成为了生活工作的一个刚需,但是面对市面上五花八门的车型,我们该怎么选?
买旧不如选新,面对好多人认为汽车市场会出现"报复式消费"的热潮,而三月份上市的新车及改款车型也多达30多辆,今天咖哥就给大家盘点出3月份已经上市或即将上市的四款重磅新车,其中最便宜的仅需6.99万,最贵的也需要将近100万,近期想买车的小伙伴,不妨看看,有没有你心动的那一款车型呢?
第一款:比亚迪宋经典版
官方售价区间:6.99-8.99万元
推荐理由:作为3月份上市的一款紧凑型SUV,其起售价格为6.99万元,也是咖哥今天介绍四款车型当中起售价最便宜的一款。三款车型2款为手动挡车型,只有顶配1款为自动挡,对于喜欢手动挡的的朋友来说,选择入门版车型其售价不到7万,整体性价比还是很高的。并且三款车型最低配到顶配车型差价2万元,从配置单上看,基础的配置三款车型并无太大差别,特别是ABS、ESP等行车安全配置方面更是做到了标配,同时这也将进一步降低消费者的购买宋的门槛。
车型简介:新车整体造型与老款车型保持一致,采用了经典的"Dragon?Face"设计语言。车身尺寸与老款车型保持一致,长宽高分别为4600/1830/1700mm,轴距2660mm,车尾装配了横贯穿式LED尾灯,并加入镀铬元素进行点缀。
内饰主要在配置上进行了优化,整体结构和老款车型基本保持一致,配置上不仅全系标配胎压监测、后视镜加热、皮质座椅、自动空调以及PM2.5过滤等装置;中高配车型配有倒车影像、驻车雷达、10.1英寸中控大屏、后排出风口和后排USB接口等配置。动力上将继续搭载一台1.5T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18kW(160Ps),最大扭矩为245N·m,并满足国六排放标准。传动系统,与之匹配6挡手动及6挡双离合变速箱。
第二款:新款奥迪Q7
官方售价区间:69.98-99.88万元,
推荐理由:对于近期想买一辆豪华中大型SUV的车主来说新款奥迪Q7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新车外观及内外设计上全面向最新家族式设计靠拢,产品定位上相比之前的奥迪Q8也更主流,加上七座SUV的车型身份,在国内应该有着比较广泛的受众基础。
车型简介:相比老款车型,新款奥迪Q7的整体设计确实有了较大的调整,前脸使用的八边形一体式进气格栅配合六条竖状镀铬条,视觉上更显凶悍,整体来看还是借鉴了奥迪Q8的设计语言。车身侧面并无明显太大改变,车身尺寸上长宽高分别为5067/1970/1731mm,轴距为2996(2999)mm。车尾变化较大,一条左贯穿镀铬条贯穿尾部,并采用全新造型的尾灯组,。
内饰可以用焕然一新来形容,三块屏幕组成的奥迪虚拟座舱,采用多功能方向盘和全新的中控台造型,取消了老款车型可升降的悬浮式中控,并搭载了奥迪最新的MMI多媒体交互系统,使得科技感大幅提升。?动力上分别搭载2.0T直列四缸和3.0T?V6两款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取消了老款车型3.0T?V6机械增压发动机,其最大功率分别为180kW(245Ps)和250kW(340Ps),最大扭矩为370N·m和500N·m,传动系统,依旧标配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并标配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
第三款:林肯冒险家
官方售价区间:24.68-34.58万元
推荐理由:紧凑型SUV无疑是豪华品牌突破销量上的一个重要突破口,相比德系品牌在此级别的门庭若市,美系品牌确实有些差强人意,而现在这一状况可能会得到改变。3月12日上市的林肯冒险家作为林肯品牌旗下首款国产车型,不管是车身尺寸还是配置都要高于宝马X1、奥迪Q3等竞争对手,且冒险家的内饰更加豪华,整车竞争力咖哥觉得还是很足的,对于近期预算30万左右想买一辆豪华美式SUV的消费者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车型简介:新车作为MKC车型的继任者,冒险家的尺寸全面加长,造型与海外版车型保持一致,包括采用全新家族式设计语言,星辉渐变造型的进气格栅搭配两侧造型犀利的晶钻式自适应LED矩阵大灯,美式豪华感营造的比较到位。车身尺寸上长宽高分别为4615/1887/1630mm,轴距为2711mm,相较现款MKC在车长和轴距上都有不小的加长。林肯标志性的贯穿式LED尾灯没有在冒险家上缺席。
内饰采用大量平直线条,配合贯穿式空调出风口,营造出了通透的视觉效果,皮质的双色内饰也为车内增添了不少格调。值得注意的是搭载了中国专属的12.8寸悬浮式中控触控大屏,内置了SYNC+智行互联系统,整个人机交互比过去林肯车型有了明显的提升。动力上全系搭载2.0T高功率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80kW(245Ps),最大扭矩为390N·m。传动系统,全系匹配8挡手自一体变速箱,高配车型还配备四驱系统。
第四款:广汽本田新款冠道
上市时间:3月31日
推荐理由:说到国内中型SUV,主力选手当属丰田汉兰达、福特锐界、本田UR-V及途观L等车型,而广汽本田冠道得益于本田品牌力,以及冠道本身不错的产品力,动力尚可油耗也能接受。咖哥觉得即将于月底3月31日上市的中期改款冠道整个产品力将进一步提升,对于喜欢日系中型SUV的消费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
车型简介:纵观其它竞争对手而言,冠道推出的改款车型,其改变可以说是微乎其微,核心竞争力也并没有发生变化。据此前工信部申报信息显示,新款冠道外观变化较小,主要对进气格栅、前后包围、侧裙、排气造型进行了调整,并采用最新造型19英寸轮圈以及LED尾灯组。(配图均为现款车型)
车身尺寸上其长宽高分别为4858/1942/1670mm,轴距为2820mm,和现款车型相比,长度上增加了42mm,全系车型继续采用245/55?R19规格的轮胎。2.0T四驱高配车型则搭载双色车身、主动安全系统、全景影像、前驻车雷达等。动力上将继续搭载1.5T直列四缸和2.0T直列四缸两款发动机,最大功率分别为142kW(193Ps)和200kW(272Ps),满足国六排放标准,传动系统,匹配CVT和9挡手自一体变速箱,同时部分车型还搭载四驱系统。
好了,看完以上咖哥给大家介绍的四款车型,大家最想入手哪一台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2号汽油有望重回“8元时代”,后续是否还有上涨的趋势?
对于这个事情那么后续肯定是会有上涨的趋势的,毕竟这件商品在市场上有上涨的趋势,毕竟是会有下降的趋势,电商品在市场上价格是会肯定,因为市场的物价以及需求量和供应数量的原因导致这个商品的价格有所浮动是很正常的,那么回到了发言的时代之后,后续肯定还是会有上涨的趋势的,之前就是8块钱的时代上涨到了现在的9块钱时代,那么之后也会一样的情况出现
商品属性属性的,它在市场上价格会因为需求量,供应数量,还有物价水平等方面,导致这个商品的价格持续上涨,持续下降的,供应数量小于需求数量的时候,那么这个商品的价格就会持续的上涨了,因为物以稀为贵嘛,一旦一件商品在市场上,供应数量越来越少,但是需求数量非常多的话,自然的价格就会持续的上涨到一个极高的地步,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这些都是电商品,在市场上的一个浮动的区间电商品,在市场上肯定是有价格的浮动,没有哪个产品在市场上的价格是会一成不变的
物价水平社会上的物价水平持续增长的时候,那么这个汽油的价格自然而然也是会上涨的,也是很正常的,毕竟任何商品在一个物价上涨的社会的话,那么价格也自然仍然会持续的上涨,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因为这是一个市场的经济平衡,不会因为任何的原因而改变这个平衡,只会因为需求数量,供应数量和物价水平的原因导致这个商品的价格持续的上涨
男孩说这个汽油后面还是有上涨的趋势,毕竟汽油这种商品是非常特殊的,一个商品有的时候会因为需求量过大导致价格持续的上涨,有的时候会因为需求量太少,导致这个价格持续下降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国内油价今晚0点或迎年内第七涨
国内油价今晚0点或迎年内第七涨
国内油价今晚0点或迎年内第七涨,从年初开始,目前国内的油价经历了七轮调整,其中六次上涨,一次下跌,新一轮油价调整窗口将于周四(4月28日24:00)开启。国内油价今晚0点或迎年内第七涨。
国内油价今晚0点或迎年内第七涨1在2022年经历“六涨一跌”的局面后,油价又要涨了?
4月28日24时,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将开启,在经历了上轮“大幅下跌”后,本轮成品油价格或将“回涨”。
据金联创测算,截至4月27日,参考原油品种均价为108.1美元/桶,变化率为4.10%,对应的国内汽柴油零售价应上调220元/吨。
本轮计价周期内,美联储大幅加息预期升温,市场对能源需求增长前景的担忧导致油价承压,原油期价走势震荡回落。受原油走势震荡回落影响,原油价格变化率正值区间不断收窄。
4月26日,原油期货价格收盘上涨。金联创原油分析师韩政己表示,投资者正在分析中国经济与疫情防控措施对能源市场的影响,需求前景担忧稍有缓解。
从整体趋势上看,自2022年以来,国际油价持续飙升,国内成品油价格经历“六涨一跌”。据机构预测,在本轮调价后,95号汽油或将重返“9元时代”。
上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下调了全年的经济预期,同时在美原油期货移仓换月的过程中出现持仓降低和流动性不足。在双重利空影响下,国际原油价格从高位盘整后下跌。但美国原油库存下降,同时市场对供应紧缺担忧加剧使得国际原油价格获得底部支撑,再度回涨,其对应的原油变化率始终在正值范围内波动。
截至4月26日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6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3.16美元,收于每桶101.70美元,涨幅为3.21%;6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2.67美元,收于每桶104.99美元,涨幅为2.61%。
按照《石油价格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国内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化情况,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主要看调价前10个工作日国际油价平均值与再之前10个工作日平均值的比较情况。如果测算的原油变化率对应的汽、柴油价格调价幅度高于每吨50元,则进行调整。反之,如果低于每吨50元,则不作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
据卓创资讯数据监测模型显示,截至4月26日收盘,国内第9个工作日参考的原油变化率为3.49%,预计汽柴油上调幅度为145元/吨,折算为升价,92号汽油上调0.11元/升,95号汽油及0号柴油均上调0.12元/升。
“后期来看,短期原油价格有望维持震荡行情,但目前距离本次调价窗口开启时间仅剩1个工作日,预计4月28日24时,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上调窗口或开启。”卓创资讯分析师王雪琴表示,如果上涨,这将是今年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第七次上调。
金联创成品油分析师估测,本轮调价最终上调幅度预计在160-180元/吨。若按170元/吨的上调幅度估测,折合升价约在89号汽油0.13元、92号汽油0.14元、0号柴油0.15元。
终端用户汽油方面,按油箱容量为50L的小型车计算,加满一箱油将大约要多花7元左右,柴油方面,按油箱容量为160L的大货车计算,加满一箱油将大约要多花24元左右,因此下游用户可在调价前加油,以节约用车成本。
国内油价今晚0点或迎年内第七涨2开油车的朋友们要注意了!4月28日24时,油价将迎来再次调整。
近年来,受到疫情的影响,许多人的收入都出现了缩水的情况。同时在疫情影响下,物价也多次出现了上涨的情况。这一减一加之下,人们的生活成本确实高了很多。最为明显的就是成品油的价格,今年已经出现了连续上涨。汽油是燃油汽车行驶的动力,燃油车离不开汽油,就如同动物离不开血液一样。虽然这种说法有些夸张,但还是显现出了汽油和汽车的关系。
众所周知,我国油价的涨跌是根据国际油价的走势来调整的,并不是我们所能决定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我们70%以上的石油都要依赖进口,所以油价是涨是跌取决于国际油价。自2021年以来,国际油价就在持续上涨,受此影响国内油价也开始不断上涨。据资料显示,2021年国内汽油累计涨幅已达1485 /吨(约合1.18元/升)。
如今,每升油价已然超过8元,“油贷”也成为了有车一族间口口相传的热词,现在的油价又是什么情况呢?
自三月份开始,汽油的价格便开始了持续上涨,在经过了七轮的`价格变动后,车主们终于迎来了加满一箱油要多花至少一百元的结果,这让不少车主都感到苦不堪言,更多的也是希望能够等到汽油价格回落的那天。
然而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朝晴,4月15日24时,油价降了四毛多让很多人都欣喜不已。从年初开始,目前国内的油价经历了七轮调整,其中六次上涨,一次下跌,可能在大家看来现在油价应该算是稳定了,甚至未来还会继续下调,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新一轮油价调整窗口将于周四(4月28日24:00)开启。今天是4月27日,距离本轮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开启还剩下最后一个工作日。数据显示,截至国内第八个工作日,当前原油价变化率为3.41%,油价预测上调约145元/吨,换算成每升上涨约0.11元每升。
以此计算,车主们加满一箱50升的92号汽油大约需要多花5-6元。因此,五一假期要出行的车要抓紧了,不然等到28号后,加油又要多花钱了。
有人预计,此次油价调整后,多地95号汽油价格将重回“9元时代”,希望在未来一段时间国际油价能出现“变动”,能让上涨幅度降低一些,这对于车主来说就是非常不错的了。
第八次油价调整将会4月28日在迎来,很大概率油价会大幅度上涨,有车一族可以提前规划好加油时间。
国内油价今晚0点或迎年内第七涨32022年开始,国内油价已经经历七轮调整。其中,六次上涨,一次下跌。如果本轮上涨实现,将是年内第七次油价上涨。2022年汽油价格已涨1440元/吨;柴油价格已涨1385元/吨。据机构预测,在本轮调价后,95号汽油或将重返“9元时代”。
国际原油期货价格近来“先抑后扬”,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将再度迎来上调,调价时间为4月28日24时。五一假期临近,消费者出行成本将增加。
按照《石油价格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国内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化情况,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市场资讯机构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王雪琴表示,本计价周期初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下调了全年的经济预期,同时在美原油移仓换月的过程中,持仓降低和流动性不足。
在双重利空影响下,原油价格从高位盘整后下跌。但美国原油库存下降,同时对供应紧缺担忧加剧使得原油价格获得底部支撑,原油价格低位再度回涨,其对应的原油变化率始终在正值范围内波动。
据卓创资讯数据监测模型显示,截至4月26日收盘,国内第9个工作日参考的原油变化率为3.49%,预计汽柴油上调幅度为145元/吨,折算为升价,92#汽油上调0.11元/升,95#汽油及0#柴油均上调0.12元/升。
据金联创测算,截至4月27日第九个工作日,参考原油品种均价为108.1美元/桶,变化率为4.10%,对应的国内汽柴油零售价应上调220元/吨。
受国际原油价格高位震荡影响,今年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持续走高。此次调价落实后,将成为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年内第7次上调,届时,2022年成品油调价将呈现“ 七涨一跌零搁浅”格局。
了解原油如何进行原油裂解价差套利?
如何进行原油裂解价差套利?
裂解价差指的是成品油与原油之间的价差。
裂解价差的影响变化:与其他制造商一样,一个石油炼厂也是处于原材料与产成品两个市场之间,原油的价格以及各种成品油价格经常受到各自产品的供需、生产条件以及天气等因素的影响。这样,石油炼厂在一个非整体波动的市场中就会遇到很大的风险,如一定时期内原油价格上升而成品油价格保持不变甚至出现下降。这种情形就会缩小裂解价差——炼油厂通过购买原油加工的同时在市场上销售成品油实现利润。因为炼油厂同时置身于石油市场的两个方面,它们在该市场上所面对的风险有时甚至超过那种单独出售原油或者单独购买成品油的零售商。
(一)裂解价差交易
市场参与者已经在纽约商品交易所利用原油、取暖油和汽油期货来交易这种裂解价差(也称为油品升水)。近年来,由于天气和政治所引起的石油价格急剧变动,裂解价差的交易变得日益广泛。1998~1999年的原油价格低迷使得炼厂产生了很丰厚的裂解收益,但很多时候原油价格的变动也大大地压缩了炼厂的裂解收益。
(二)新加坡燃料油市场裂解价差
除了在纽约商品交易所进行裂解差价交易之外,目前新加坡燃料油市场也开始计算和使用裂解价差。其中,多数使用的是新加坡燃料油/迪拜原油价差作为基准,当燃料油/迪拜原油价差拉宽时,表明进口商、炼油商销售或者生产燃料油将获得更大的利润,或者意味着原油后市有较大上涨空间。相反,若缩窄,则意味着燃料油滞涨或原油超涨,燃料油利润将缩窄,原油后期上涨空间减少。新加坡燃料油市场一般是采用新加坡燃料油纸货及迪拜原油期货比价方式。与此同时,新加坡公开市场上还有纸货月间价差、季度价差、黏度价差等一系列价差,帮助交易者操作。
(三)纽约商品交易所裂解交易指令
纽约商品交易所提供一种裂解价差交易指令:一种原油和成品油合约的同时买卖指令。该指令允许炼油商同时按一定比例买卖原油和成品油合约来锁定炼油利润或套利。纽约商品交易所同时交易原油和各种主要的成品油期货合约,所以交易商可以通过设计原油和成品油的持有头寸来规避裂解价差变动带来的风险。
一般来说,汽油的产出量接近馏分油产出的两倍。馏分油经常用来生产取暖油和柴油,两者的化学成分基本一致。这种产出结构就促使许多交易商采用3∶2∶1的配置方式来对冲风险——三张原油合约对两张汽油合约和一张取暖油合约。而一个汽油产出量稍低的炼厂可能会采用5∶3∶2的组合来对冲风险。
(四)裂解价差计量单位
裂解价差(理论上的炼油收益)也采用美元/桶的计量单位。为了计算该变量,首先要计算出汽油和柴油的联合价值,然后与原油价格相比较。因为原油价格是用美元/桶表示,而成品油是用美分/加仑来表示,所以先应该按照42加仑/桶的比例将取暖油和汽油的价格转换成美元/桶。如果其联合价格高于原油价格,整体的炼油收益将为正;相反,如果共同价格低于原油价格,则裂解收益为负。
案例
利用裂解价差来对冲炼油收益
如果一个炼油厂认为在未来某段时间原油价格将保持稳定,或者稍微有所上升,而成品油价格则可能下跌,则该炼油商可以在期货市场上卖出裂解价差,也就是买入原油合约同时卖出汽油和取暖油合约。
一旦炼油商持有这种裂解价差的空头头寸,该炼油商不用担心各个合约的绝对价格变动,他所要关注的应该是成品油的联合价格相对原油价格的变动关系。下面这个例子显示了炼油商如何锁定原油和取暖油的裂解价差。
利用3∶2∶1裂解价差锁定炼油利润:1月份,一个炼油商考虑当年春季他的原油炼制战略以及成品油利润。他计划出一套两个月的原油——馏分油的裂解价差对冲来锁定他的炼油收益。当时他认为4月原油(18美元/桶)与5月取暖油(49.25美分/加仑或20.69美元/桶)以及5月份汽油(53.21美分/加仑或22.35美元/桶)的裂解价差2.69美元/桶为一个理想的利润,所以,他以3∶2∶1的比例卖出4月/5月的原油—汽油—取暖油的裂解价差,锁定了3.80美元/桶的收益,买进4月份原油合约卖出5月份汽油和取暖油合约。
3月份,他在现货市场上以19美元/桶的价格买进原油去加工成品油,同时在现货市场上卖出他已有的汽油和取暖油库存,汽油价格为54.29美分/加仑(22.80美元/桶),取暖油价格为49.5美分/加仑(20.79美元/桶),他的净收益为3.13美元/桶。
由于期货市场价格反映现货价格,原油期货价格也为19美元/桶,这比他购买时的价格上涨了1美元/桶。汽油价格上涨到54.29美分/加仑,取暖油价格也上涨到49.50美分/加仑。
该炼油商在期货市场上进行了平仓。以54.29美分/加仑以及49.50美分/加仑的价格分别买进汽油和取暖油,以19美元/桶的价格卖出原油,整个卖出裂解价差头寸的收益为67美分/加仑。如果该炼油商没有套期保值,他的收益仅限于3.13美元/桶,实际上,他的收益为3.13+0.67=3.80美元/桶,这与他当初的设想完全一致。操作见表8-5。
套利交易存在哪些风险?
成功的投资源自对风险的认识和把握。和其他投资一样,期货套利投资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分析评估其风险来源有助于正确决策和投资。具体来说,套利投资中可能存在如下风险:
第一,价差往不利方向运行。除了期现套利之外,其余套利方式均是通过价差的变动获利,因此价差的运行方向直接决定了该项套利盈亏与否。在做套利投资计划时,应该充分考虑到价差往不利方向运行的可能性,如果一次套利机会价差不利运行可能造成的亏损为200点,而价差有利运行可能导致的盈利为400点,那么这样的套利机会就应该把握。同时,也应对可能的价差的不利运行设定止损,并严格执行。鉴于价差的风险如此重要,在实际操作中一般给予其风险权重为80%。
第二,交割风险。主要是指期现套利时能否生成仓单的风险以及在做跨期套利时仓单有可能被注销重新检验的风险。由于在做一份套利计划时已经详细考虑到了上面的情况,并做了周密的计算,我们给予该风险权重为10%。
第三,极端行情的风险。主要是指出现极端行情时交易所可能会强制平仓的风险。随着期货市场的日趋规范,这类风险已经越来越小,而且该风险还可以通过申请套期保值等方法来回避。因此,同样给予其权重为10%。
按市场中的套利形式分,可以分为跨期套利、期现套利、跨品种套利和跨市场套利四种套利形式,不同的套利形式蕴含不同的风险,下面一一揭示相应的风险。
(一)跨期套利
跨期套利是套利交易中最普遍的一种,是指利用同一商品不同交割月份之间价差的异常变化,进行对冲交易而获利。按照套利者对不同合约月份中价格较高的一边的买卖方向不同,跨期套利可分为买入套利和卖出套利。根据套利者对不同合约月份中的近月合约与远月合约买卖方向的不同,跨期套利可分为牛市套利(买近卖远)、熊市套利(卖近买远)和蝶式套利(买近买远卖居中月份或卖近卖远买居中月份)。跨期套利的主要风险有以下几个方面:
1.单边行情造成的交易风险
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得出的套利机会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是能够盈利的,但是,当市场出现单边行情的时候,先前的历史数据就会失去参考价值,此时的套利也存在很大的风险。例如,参照2010年10月19日之前的有效历史交易数据,白糖SR1105合约和SR1109合约的价差均值为153.2点,最大值为3点,最小值为51点。2010年10月19日,白糖SR1109合约与SR1105合约的收盘价价差缩小到50点,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当时价差已经是历史最小值,这是一个很好的入场时机。然而,此后白糖的期价连续创造新高,价差非但没有按照预想的那样扩大,反而继续缩小,到同年10月27日18点左右,一路创出新低。虽然此后价差重新向均值回归达到150点左右,但是对于套利交易这种追求稳健收益同时仓位较重的投资者来说,恐怕早已经超出了其承受范围止损出场了。在这里投资者要承担高价买入近期合约的风险。因此,市场单边行情是跨期套利的主要风险。
2.当市场出现买入套利机会,投资者进场后,如果价差缩小,可以实现双向对冲而平仓出局
当市场出现买入套利机会,投资者进场后,如果价差缩小,可以实现双向对冲而获利出局。但如果两者价差继续扩大,不得不通过交割完成套利操作时,就会产生相应的风险。投资者完成近月交割拿到现货后,再通过交割现货的方式卖出远月合约,当中要涉及交易保证金占用资金利息、交割货款利息、交易手续费、仓储费及损耗、交割费用、增值税等,其中增值税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期间如果远月继续大幅上涨,则增值税的支出将可能持续增加,吞噬原本就不多的预期利润,甚至可能导致套利出现亏损。
3.卖出套利中注意周期一致性风险
套利的合约之间是否处于同一个生产和消费周期,对于套利能否取得预期的收益影响很大,这在农产品跨期套利中尤为明显。因为农产品有一定的生长和消费周期,在同一个生长和消费周期,受到天气、气候等因素变化的差异较小,相互之间的联动性较强,但是对于不同生长和消费周期的品种进行卖出套利,比如卖豆一A1009买豆一A1101,看似时间相差不远,但其实这两个合约涉及不同的生长年度。豆一A1009是2009/2010年度的陈作大豆,而豆一A1101是2010/2011年度的新作大豆,一旦涉及实物交割就会扩大卖出套利的风险。
(二)期现套利
期现套利,是指利用同一商品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的价差异常变化,进行对冲交易而获利。从广泛意义上说,期现套利是跨期套利的一种延伸,区别在于要用现货来交割。与跨期套利相同,期现套利也可以分为买入套利和卖出套利。期现套利的主要风险有以下几个方面:
1.单边行情造成的交易风险
与跨期套利交易中的情形一致,根据历史统计数据统计出来的期现价差也会受到市场单边行情的影响而出现亏损,这里不再赘述。
2.现货交割风险
期货中规定的交割商品是要符合一定的交割标准的,投资者进行卖现货买期货的卖出套利时,卖出的现货需要满易所的交割标准才能注册成为仓单,否则就不能进入交易所指定的仓库成为交割商品进行交割,因此投资者卖出套利存在相应的交割风险。
3.现货流动性风险
以股指期货的期现套利为例。在我国,由于期货市场和股票(或者基金)市场存在差异,期货市场允许卖空,实行保证金交易,具有杠杆效应,同时实行T+0制度、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等;然而股票(或者基金)市场不能卖空,投资者只能采取买股票(或者基金)、现货卖股指期货合约的策略。股票(或者基金)市场不是保证金交易,不用追加保证金,而期货市场是保证金交易,需要追加保证金。股指期货市场是T+0的交易方式,而股票市场是T+1的交易方式,买入当日不能够卖出股票(或者基金),使得两者不能同步开平仓。此外,构建期现套利的现货市场开仓买卖股票(或者基金)时,将会给现货市场造成很大的冲击成本。正是上述差异,使得期现套利有别于跨期套利那样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使投资者面临现货流动性风险。
(三)跨品种套利
跨品种套利是指在相同的交割月份下,利用两种相关联的不同商品之间的价差/比值异常变化,进行对冲交易而获利。这两种商品之间具有相互替代性或受同一供求因素制约。例如金属之间、农产品之间、金属与能源品种之间等都可以进行套利交易。跨品种套利的主要风险有以下几个方面:
1.单边行情造成的交易风险
这与跨期套利中的情形一致,根据历史统计数据进行跨品种套利也会受市场单边行情的影响而出现亏损。例如,参照2010年9月17日之前的有效历史交易数据,棉花CF1005合约和PTA1005合约的比值均值为1.92,最大值为2.48,最小值为1.43。2010年9月17日,棉花CF1105和PTA1105的收盘价比值达到2.52,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当时价差已经是历史最大值,这是一个很好的入场时机。然而,此后随着棉花牛市的启动,比值一路攀升至不可思议的3.22,即使是大型机构投资者,也很难承担这样大的单边市场风险。
2.品种差异风险
不同的交易所,不同商品之间的涨跌停板幅度不同,保证金比例也会有所不同。例如,郑商所的菜籽油和大商所的豆油进行跨品种套利,在2010年底涨跌停板调整前,前者的涨跌停板为5%,而后者的涨跌停板为4%,在极端行情下,涨跌停板的不同会给跨品种套利带来很大的风险。另外,以国内豆一和豆粕的跨品种套利为例,豆一是国产大豆(非转基因),而实际压榨环节所用的大豆大部分是进口大豆(转基因),生成的豆粕绝大多数也是转基因豆粕,这就决定了豆类跨品种套利关系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压榨关系,这也会给跨品种套利带来风险。
(四)跨市场套利
跨市场套利,是指利用在两个或更多交易所交易的同一期货商品合约间存在的不合理价差或比值,进行对冲交易而获利。例如伦敦金属交易所与上海期货交易所都进行阴极铜的期货交易,每年两个市场间会出现几次价差超出正常范围的情况,这为交易者的跨市场套利提供了机会。跨市场套利的主要风险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标准合约差异风险
这最主要体现在涨跌停板不一致和交易所品种交割规则的不一致上。涨跌停板方面,以铜为例。国内沪铜的涨跌停板为6%,而伦铜的涨跌停板没有限制,在伦铜出现6%以上的涨跌幅情况下,沪铜以6%涨停板报收,两者之间的套利就会面临较大的风险。交割规则方面,目前伦铜和沪铜的交割存在差异,上海交易所从去年5月份开始,取消了在伦敦金属交易所获准注册的阴极铜、电解铝品牌无须再向上期所申请品牌注册即可作为替代品交割的规定,沪铜和伦铜的交割差异也增加了两者之间期现套利的风险。
2.交易时间差异风险
不同市场存在的交易时差,显然无法使套利建仓和套利对冲做到完全同步,例如国内金属市场和伦敦金属交易所之间就存在这样的时间差异。在市场出现剧烈波动的情况下,因某一市场休市无法建仓或者来不及对冲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足以让套利操作功亏一篑。
3.追加保证金风险
套利在两个市场之间进行,必然会出现一边头寸盈利,而另一边头寸亏损的情况,由于不在同一个市场,套利盈利的部分不能立即来冲抵亏损的部分,从而带来账面的不平衡。按照交易规则,亏损的一边若不能及时追加保证金,就有强行平仓或者减仓的风险,极端情况下,亏损的一边还会出现爆仓的风险。显然,这种由套利被动地演变成了单向投机的情况将会带来很大的风险。
4.外汇波动风险
外汇波动风险主要来自汇率波动是否对当前的套利组合有利。汇率波动有时会使亏损的一边因汇率因素而亏损得更多,而盈利的一边则因货币的贬值而缩水。例如,所做的套利交易在伦敦那边是盈利的,而在国内这边是亏损的,在当前美元贬值和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伦敦那边以美元计价的盈利都会减少,以人民币计价的亏损将会放大,最后造成整个套利的亏损。
5.物流成本变化风险
物流成本的变化也会影响国内外金属现货贸易的价格。一般来说,如果金属贸易能够盈利,那么相应的跨市场套利机会也存在,因此与金属进出口贸易密切相关的物流成本也是影响跨市场套利的一个重要因素。
以上我们深入分析了四种套利形式所蕴含的各种主要风险,并总结归纳出以下几点结论。
(1)套利同样存在风险。套利不是“无风险”的,只是相对于单边投机来说其风险是有限的,因而在进行套利交易时一定要设置相应的止损。
(2)套利适合于震荡行情。在出现极端行情或者单边行情的情况下,套利的风险是很大的,并且相应的收益率较低。
(3)不同的套利形式,套利风险也不同。从上述四种套利形式的风险比较来看,风险由小到大依次为:跨期套利、期现套利、跨品种套利和跨市场套利。
油价即将下跌,猪价、粮价有变!3个好消息!
站在农民角度,收藏三农!大家好,我是三农老道!2023年一转眼已经来到2月上旬。
在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全面推进之下,2023年农业农村已经迎来了一系列的政策利好。
虽然现在新年度中央一号文件还未发布,但是从已经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也再次为我们说明了,在今年国家针对三农方面还会继续加大投入。
今天老道要为大家收藏一下进入到2月份之后国内汽、柴油价格调整的相关消息。
同时针对猪价、粮价的走势趋势也有三个好消息,希望广大的猪养殖户们有所了解,猪价、粮价在2月份即将迎来上涨,希望大家能够把握住猪价、粮价的利好行情,找到属于自己的增收机会,具体情况咱们一起来说一说。
随着2月份的正式开始,在前段时间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了新一轮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的相关情况。
按照油价调整的最新情况来看,在2月3日国内汽、柴油价格再次迎来上调,受到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影响,国内汽、柴油价格总体涨幅维持在200~210元每吨,相当于92号95号汽油、零号柴油价格每升上涨幅度在0.17~0.20元,现在92号汽油平均价格在7.80元每升。
不过随着成品油价调整完成之后,在这两天国际原油市场再次迎来了剧烈震荡,一路上涨的美国原油、伦敦布伦特原油开始迎来大幅下跌。
尤其是受到全球油价剧烈波动影响,WTI原油价格连续五天也在下跌,跌幅高达6.91%,这也是自2023年1月11日以来全球油价的新低。
受到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影响,预计在2月17日启动的新一轮成品油价格调整当中,国内汽、柴油价格预计跌幅将维持在320元每吨,相当于92号95号汽油零号柴油价格总体跌幅在0.24至0.29元每升。
现在距离2月17日还有一段时间,相信随着全球原油价格的持续动荡,未来国内汽柴油价格还有进一步下跌的趋势,届时老道也会在第一时间为大家带来具体分析。
除了关于油价调整的利好消息之外,涉及到猪价、粮价方面,进入到2月份以来也迎来了一系列的利好转变。
生猪价格在2月份经过短期震荡之后,在近期已经迎来了反弹上涨。
粮食价格也一改之前的阴霾,个别企业正式上调了玉米、大豆收购价。
从政策调控的角度来看,有三个好消息,希望广大的种养殖户们有所了解!
好消息1:在2023年,国家针对猪价粮价的监管力度还会持续加大,而且现行的调控战略依然是以稳价保供为主,目前生猪价格经过连番震荡之后,已经处在本年度内的较低水平,基层猪粮比甚至已经低于5:1。
根据国家发改委制定的相关调控要求来看,在2月中旬新一轮的储备收储或将再次启动。
不过根据国家发改委的价格监测情况来说,未来生猪供应量还有迎来进一步增长的趋势,猪价不排除在短期之内还会迎来小幅下跌。
好消息2:针对粮食产业方面,国家也再次明确了会继续加大粮食产业的扶持力度。
一方面呢,今年会全面启动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另外一个方面也会加大粮食补贴力度,进一步降低农民的种地风险。
所以在今年粮补迎来全面提升的基础已经形成,对于粮食主产区的农民来说,希望大家能够密切收藏粮食补贴的相关消息。
好消息3:在今年国家针对粮食市场行情的监管力度也将进一步加强。
尤其是针对一些地区可能存在的粮食购销问题,有关部门已经开始加大监管力度。
对于一些地区出现的坑农害农事件也会加大整治。
从具体的粮食收购方面,中粮、中储粮等粮食加工企业也将继续稳定收购玉米、大豆,这将全面保障基层粮食价格在平稳之中迎来改善。
通过以上三个好消息来看,2023年。
国家针对三农方面还将推进、制定更多的利好措施,进一步提升农民的种养殖收益。
在这里老道也恳请大家行动起来,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在看,一起为国家的粮价、猪价系列调控政策点个赞。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