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矿产品生产

2.油价调整时间表2022,共有24轮油价调整窗口期

矿产品生产

2011全年油价-2011年的油价

(1)矿业相关行业利润大幅上涨

2011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8.8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图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9%,增速比上年放缓1.8个百分点。39个大类行业增加值全部比上年有所增长。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3%,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8.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4.7%,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3.6%,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9.7%,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0.1%,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长7.6%。

图20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月度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企业利润继续大幅上涨。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4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5.4%。部分矿业及相关行业利润较高,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比上年增长44.8%,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53.0%,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5.4%,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51.3%,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下降92.8%。

专栏7 资源税改革影响及意义

资源税是国家对采矿权人征收的税收,是实施矿产资源有偿开采制度的基本形式之一。其目的在于促进国有资源的合理开采、节约使用和有效配置,调节矿山企业因矿产资源赋存状况、开采条件、资源自身优劣以及地理位置等客观存在的差异而产生的级差收益,以保证企业之间的平等竞争。资源税从1984年开始征收,征收范围仅限于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和盐等。资源税属于地税,收入全归地方政府所有。

资源税

按照1993年制定的资源税暂行条例的规定,资源税按照“从量定额”的办法计征。为完善资源税制度,经批准,发布的《新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改革若干问题的规定》(财税[2010]54号)通知规定:自2010年6月1日起,在新疆率先开始资源税改革试点,把原油、天然气的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自试点以来,油气资源税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增强了地方保障和改善民生及治理环境等方面的经济实力。新疆2010年的资源税收入高达19.1亿元,同比猛增232.3%。

2010年12月1日,在税率和品种不变的基础上,试点地区进一步推广至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山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广西和湖北等12个省(区、市)。

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政部令第66号)发布,规定自2011年11月1日起执行。这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是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由“从量定额”计征改为“从价定率”计征,同时还提高了焦煤和稀土的资源税税额标准。

资源税改革前后税率对比表

续表

资源税改革影响和意义

根据新修订的《条例》,资源税收入将有较大幅度提高。以原油为例:2011年国产原油2.04亿吨,按“从量定额”计征,最高可征得61.2亿元;按修订后的“从价定率”来计征,假设按国际油价每桶90美元,可征得不低于420亿元人民币的资源税。

调整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的计征办法和税率,是这次资源税暂行条例修改的重点。暂行条例修改后,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原油天然气资源税改革。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实施油气资源税改革,提高资源开采使用成本,使企业承担相应的生态恢复和环境补偿成本,对促进资源节约开采利用、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二是有利于建立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增加资源地财政收入,增强这些地方保障民生等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改善地区发展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三是有利于公平各类企业资源税费负担。油气企业资源税政策的统一,符合“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的税制改革目标。四是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改变目前资源税税负水平偏低的状况,提高资源税在资源价格中的比重,有利于避免属于国家所有的稀缺性资源利益的流失。

国内矿产品供应能力进一步快速提升,较好保证了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旺盛的需要。全年主要矿产品产量保持增长,尤其是铁矿石等产量增速进一步加快。

(2)能源生产持续稳定增长

2011年,全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31.8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7.0%。全年能源消费总量34.8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7.0%。我国能源自给率为91.4%,但其中近80%的能源供应仍然是煤炭。

图21 原煤产量变化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煤炭市场供需两旺。原煤生产增长较快,需求旺盛,库存充足,除南方地区受持续干旱、火电超发等影响电煤一度供应偏紧外,煤炭供求基本平衡。供应能力明显增强,一批新建、改扩建和资源整合煤矿陆续投产,煤炭产能释放加快,全行业新增产能9500万吨。全国原煤累计产量35.2亿吨,同比增长8.7%,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位(图21)。其中按企业看,大型煤炭企业产量21.8亿吨,同比增长10.9%;煤炭产量超过亿吨的企业共7家,分别是神华集团、中煤能源集团、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山西焦煤集团、大同煤矿集团、冀中能源集团、山东能源集团,煤炭产量合计近10亿吨,占全国煤炭产量约30%。按地区看,主要产煤省份煤炭产量大幅提高,内蒙古、山西和陕西煤炭产量分别为9.8亿吨、8.7亿吨和4亿吨,同比分别增长24.4%、17.7%和11.1%,三省合计约22.5亿吨,占全国煤炭产量约65%。煤炭需求增长迅速,主要耗煤行业产品产量增加较快,拉动了煤炭需求增长。电力、钢铁、建材和化工行业耗煤分别增长11.4%、6.8%、7.4%和13.5%。煤炭库存充足,截至12月底,全社会煤炭库存2.53亿吨,较年初增长16.6%。其中煤炭企业库存5240万吨,增长2.8%;重点发电企业存煤8165万吨,增长45.9%,平均可耗用天数19天;主要港口存煤3008万吨,增长26.8%。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部分地区经济增长和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煤炭供需区域发展不平衡和企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将进一步扩大;2011年11月煤炭需求增速开始放缓,2012年可能会延续这一态势。这是由于世界经济低迷,国内经济增速回落,许多高耗能企业特别是钢铁企业实行减产,使得未来对煤炭需求增速放缓。

石油供应基本稳定。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生产原油2.04亿吨,同比增长0.3%(图22),增幅比上年放慢6.6个百分点。原油加工量4.48亿吨,同比增长4.9%,增幅比上年放慢8.5个百分点。其中8~12月原油产量同比皆出现下降,主要原因:一是受国内资源条件限制以及渤海湾漏油事件、台风等因素影响;二是国际原油价格保持相对高位,而国内成品油价格有下调预期,市场成品油投机欲望不强,购买需求相对较弱,从而影响炼厂特别是地方小炼厂的开工率;三是受部分大型炼厂检修和事故影响。

图22 原油产量同期对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天然气产量稳定增长。天然气产量1030.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7%,增幅比上年放慢3.4个百分点。

发电4.7万亿千瓦小时,同比增长11.7%,增幅减少1.6个百分点。其中,火电增长14.8%,增幅加.1个百分点;水电减少3.9%,而上年为增长18.4%。

(3)金属矿产品供应稳步上升

图23 铁矿石与粗钢产量同期对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铁矿石产量保持较快增长。铁矿石产量13.3亿吨,同比增长27.2%,增幅比上年加快5.6个百分点。生铁产量为6.3亿吨,同比增长8.4%(图23),比上年加快1.0个百分点。粗钢和钢材产量分别6.8亿吨和8.8亿吨,同比分别增长7.3%和9.9%,分别比上年放慢0.9和7.4个百分点。钢材消费量8.4亿吨,增长9.0%。

值得注意的是:6~12月铁矿石产量同比大幅增加,这主要是由于铁矿石的高盈利刺激了矿山开发,矿山产能逐渐释放,铁矿石月度产量连创历史新高。而从需求方面看,未来国内对铁矿石的需求增幅放缓,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铁矿石进口的压力。这主要是因为欧美日等对铁矿石的需求基本稳定,不可能大幅提高;铁矿石的高价使得钢铁行业成本高、效益低,提高了钢铁行业的生产成本,11月份钢铁全行业盈利处于历史最低水平,导致许多中小型炼铁厂减产或关停,市场需求进一步萎缩。

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增加。虽然国内有色金属行业存在产能过剩、污染严重等问题,国家也出台了一些政策抑制过剩产能,如4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关于遏制电解铝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紧急通知》等,但是由于国际有色金属价格处于高位,导致国内有色金属产量又攀新高。全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3434.0万吨,同比增长10.0%,增幅比上年放慢7.3个百分点(图24)。

图24 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同期对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其中,精炼铜产量517.9万吨,同比增长12.9%,加快0.7个百分点(图25);精炼铜消费量786万吨,增长5.2%;铅产量473.2万吨,同比增长12.5%,加快2.7个百分点;锌产量534.4万吨,同比增长3.8%,减缓15.9个百分点。

电解铝产量1767.7万吨,同比增长12.1%,增幅比上年减缓7.8个百分点(图26);电解铝消费量1724万吨,增长12.1%;氧化铝产量3417.2万吨,同比增长18.1%,减缓4.3个百分点(图27)。为了有色金属行业长期健康发展,必须控制产量,提高行业集中度,提高有色金属行业的技术水平和整体效益。

图25 精炼铜产量同期对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26 电解铝产量同期对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27 氧化铝产量同期对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优势矿产开采总量控制有待进一步加强。钨精矿产量(折含WO365%,下同)为13.57万吨,同比增长14.1%(图28),比上年放慢6.4个百分点,超出全年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56.0%。锑精矿产量12.2万吨,同比减少1.7%,而上年为减少24.9%,超出全年锑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的16.2%。虽然比2010年钨精矿超标62.5%,锑超标42.0%有所降低,但优势矿产开采总量控制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图28 钨精矿产量同期对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1年全国黄金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连续五年蝉联世界第一。全国共生产黄金360.96吨,同比增长5.9%(图29),比上年增加20吨。在全球经济持续恶化并伴随通货膨胀的背景下,出于规避风险和抵抗通胀的需要,中国黄金市场现货及期货黄金交易活跃。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累计成交7438.46吨,同比增长23.0%,成交金额2.48万亿元,同比增长53.5%;上海期货交易所共成交黄金期货合约1444.35万手,成交额5.1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2.6%和178.7%。

图29 黄金产量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黄金协会

(4)非金属矿产品生产持续增长

全国水泥产量20.6亿吨,同比增长10.8%,增速比上年放慢4.7个百分点(图30);水泥消费量20.7亿吨,同比增长11.2%。平板玻璃产量7.4亿重箱,同比增长15.8%,加快4.9个百分点。

图30 水泥产量同期对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钾肥产量385.6万吨,同比增长10.8%,增幅同比放慢1.9个百分点(图31)。磷矿石产量8122.3万吨(折含P2O530%),同比增长33.2%,加快14.7个百分点。

图31 钾肥产量同期对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油价调整时间表2022,共有24轮油价调整窗口期

2022 年中国成品油 共有 24 轮油价调整 窗口期 ,初次调整时间为 1 月 17 日 24 时,后期 调整是 10 个工作日一调。中国油价调整标准 为:成品油调整 周期为 10 个工作日,换句话说 就是每 10 个工作日,油价调整窗口打开一次,而工作日不包含周六日和法定节假日。

2022全年油价调整窗口时间表一览

(单位:元 /吨)

月份

调整时间

调价通知

一月

1月17日24时

2022年1月17日24时起全国油价上调

1月29日24时

2022年1月29日24时起全国油价上调

二月

2月17日24时

2022年2月17日24时起全国油价上调

3月03日24时

2022年3月03日24时起全国油价上调

三月

3月17日24时

2022年3月17日24时起全国油价上调

3月31日24时

2022年3月31日24时起全国油价上调

四月

4月15日24时

2022年4月15日24时起全国油价下调

4月28日24时

2022年4月28日24时起全国油价上调

五月

5月16日24时

5月30日24时

六月

6月14日24时

6月28日24时

七月

7月12日24时

7月26日24时

八月

8月09日24时

8月23日24时

九月

9月06日24时

9月21日24时

十月

10月10日24时

10月24日24时

十一月

11月07日24时

11月21日24时

十二月

12月05日24时

12月19日24时

上述数据收集于 2022 年 5 月 7 日。以上就是油价调整时间表2022相关内容。

原油价上涨对石油股有什么影响

原油价格上涨会利好石油股,因而石油股很有可能会被炒作,股票价格会被拉升。具体的原因是:

1 、原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原油 的需求量较大,因而原油短期供给少,而原油价格上涨那么代表着石油类的上市公司成本上升,盈利也会追随提升;

2 、原油是全球经济的 血液,经济发展离不了原油,美国一直进攻中东地域主要也是因为石油,例如上台后袭击叙利亚,所以 在 2021 年 2 月份时,石油股上涨过一段时间。

原油价格上涨,对股票价格尽管是利好,但中国大部分石油股属于大盘股,大盘股因为盘子很大,因此拉涨一只股票需要非常大的资本成本,就算利好也难以发生涨停的情况。因而当原油价格上涨时,投资者选购一些小盘的石油股,那样盈利的可能性更大。当原油限产会降低对市面上的原油提供,在市场需求没变的条件下,会发生供过于求的状况,进而造成原油价格上涨,相反,当原油高产,会发生供大于求的状况,造成原油价格下跌。

油价上涨的原因

1 、供给与需求:供求关系是影响油价上涨的主要缘故。当世界原油生产制造无法跟上 市场需求时,即需求量很高时,会致使原油价格发生上涨的状况;

2 、 美元指数:美元指数和石油的价格是反相关的关系,即美元指数走弱时,资产会从美元市场注入原油市场,刺激原油上涨,进而推动油价上涨;

3 、经济 发展状况:当经济恢复,或是迅速发展时,会提升对原油的耗费、需求,刺激油价上涨;

4 、 战争影响:当发生战争时,会提升对原油的需求,也会影响原油的生产制造,以及自救资金净流入原油市场,造成石油价格的上涨;

5 、政策影响:生产制造原油的主产区,颁布相应政策,降低或是 限制原油的出入口,在一定的程度上会造成油价上涨。

本文主要写的是油价调整时间表2022有关知识点,内容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