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油价重回5元时代,年内油价是否会出现涨幅?

2.别的车在涨价,这5款车在降价

3.特斯拉再上调旗下多款车型价格,释放了什么信号?

4.国产特斯拉Model3和Y再次涨价,为什么短期内会涨的如此之快?

5.易车早报:国内油价近期不调了/特斯拉国内又涨价

6.油价迎来近期“三连涨”,油价上涨会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

油价重回5元时代,年内油价是否会出现涨幅?

特斯拉油价调整窗口_特斯拉 油费

油价重回5元时代,是因为受到全球油价暴跌引起的,国家发改委也表示柴油汽油分别下调零售价,由于沙特和俄罗斯减产协议没有谈妥,导致油价大幅下跌,年内应该不会有涨幅。在本轮成品油降价实现后,零售价格下限将降低。预计零售利润将在后期下降,据了解,2008年的时候油价进入了5元时代,此外,国内油价“底价”机制首次实施,并在四年后重新启用,此次价格调整是2020年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窗口的第三次下调,同时,这也是过去12年中最大的一次降幅,这次油价下调后,国内油价重返5元时代,油价跌至近七年来的历史新低。

2020年中国大陆成品油调价窗口已出现第三次下调,为最近12年来最大单次降幅。此次油价下调后,油价重回5元时代,油价降至近7年来的新低。对消费者特别是开车族来说,无疑是重大的利好消息。重回5元油价时代曾经是一种奢望,但新冠病毒疫情全球蔓延导致世界经济普遍陷入低谷,加上沙特等欧佩克国家与俄罗斯进行油价大战,使5元油价重现在人们面前。

高成本的美国石油在国际油价大战中损失最大,但美国毕竟经济实力强大,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最近接连宣布大规模量化宽松和斥资支持企业,油气行业是重点扶持对象。美国采取的策略是暂时关停油气企业,以减少亏损。同时,特朗普已下令美国乘机大量增加石油的战略储备,要求“把储备油库加得足足的”,因此美国从长期看也不亏。

石油作为国际政治经济武器的时代正在逐渐淡去,不光是因为美国的页岩气革命正在带来更大冲击,还由于全球各地的可再生能源革命风起云涌。世界各地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已成为比以往更为廉价的选择。新能源发电等的存储成本一直在下降,联网使用得到普遍推广,网络化管理不断改善。

即便在美国,可再生能源也在取代煤炭和天然气,汽车电气化在进一步抑制需求,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厂商已纷纷宣布将淘汰传统燃油车型,开发电动汽车等新能源车型。特斯拉的股票狂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全球对新能源汽车的期盼与需求。

由此可见,全球石油市场的再度兴旺也不过是过渡性剧情,油价的下跌和保持低价位将是大趋势。各种新能源车型的推出与品质改善,实际上已经在压缩传统燃油汽车的市场。以后即便再返油价5元时代,人们所能购买和开动的化石燃料汽车也将日渐减少。

别的车在涨价,这5款车在降价

诚然对车市和车主们来说并不算友好:汽车行业普遍的“缺芯”,令很多车企不得不停下了前进的脚步;对于燃油车主来说,节节攀升的油价也很让他们无奈,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打开,今年内油价的第八涨如约而至,业内机构分析,下一轮调价窗口涨价的可能性仍然很大。

如果想买辆纯电动车来对冲一下居高不下的油价呢?对不起,由于原材料涨价,电动车也涨价了,不仅是特斯拉,蔚来、小鹏等品牌车型均有不同程度的涨价,各品牌车型涨价幅度从几千元到两万元不等,并且交车周期普遍拉长。

受影响的不仅是各大车企和新车的销售,连二手车也跟着受到了波及。不仅销量和流动性有所下降,由于受到上文提到的“芯片荒”的影响,二手车市场竟然出现了某些品牌新车二手车卖过当年新车的价格,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

由于市场的不景气,很多车企开始打起了价格战,希望借此提高销量以弥补自身损失,今天,我们就来盘点降价超过4万元的五款车型。

君威

提到君威,这也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一款车型了,不错,它陪伴国人也有二十个年头了。君威脱胎于“世纪”车型,相当年,这也是一款名副其实的“官车”,亦是身份和地位的体现。然而,2010年,可谓是君威脱胎换骨的一年,这一年,君威迎来了一次较大的改款,官气退去,随之而来的是一股运动风。不得不说,这次改款,为君威带来了许多年轻的用户,从此,君威也开启了崭新的篇章。

如今的君威,也早已摒弃了V6和自吸,转而以涡轮增压替代。此代君威在动力形式上分为1.5T和2.0T两个版本,其中,1.5T动力可提供最大169匹马力,最大扭矩250N.m;2.0T版本最大有237匹马力,最大扭矩达到350N.m,两个动力版本均提供9挡手自一体变速箱。不仅在动力上有所区别,在尺寸上1.5T版本和2.0T版本也有着些许不同:1.5T车长4904mm,而2.0T版本车长则为4913mm,在宽度同为1863mm的情况下,高度又有所差异。1.5T版本高度为1461mm,2.0T版本则为1461mm,轴距都同为2829mm。既然是定位于中型运动轿车,那么内饰设计上自然也要活泼大胆一些,传统的档杆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按键式换挡,中控台布局也很紧凑,似乎处处都在体现运动元素。不得不说,新君威还是一款颜值和动力兼得的运动型轿车。

雪佛兰 探界者

同样是通用出品的雪佛兰探界者,也算是个狠角色。雪佛兰堪称是SUV的鼻祖:正是在1935年,雪佛兰制造出了全球第一台SUV车型,可以说,在制造SUV方面,雪佛兰还是功力深厚的。定位于中型SUV的探界者,也是历经三代产品的洗礼,走过了18年的历程。

作为第三代产品,探界者也将动力分成了1.5T和2.0T,不过,国内的2.0T版本带有48V轻混系统,美国版的2.0T还有柴油版本。1.5T版本配有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最大马力为169匹,最大扭矩250N.m;2.0T版本则配有9速手自一体变速箱,最大马力174匹,最大扭矩350N.m。车辆长宽高为4646mm*1843mm*1688mm,个别高配版本高度为1695mm,轴距同为2725mm。在内饰上,美系车似乎都没有很独到的建树,实用主义至上,功能齐全、简洁明了就是最大的特点。作为一款中型SUV,这样的动力和尺寸,外出旅行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宝马 5系

作为C级车市场里的一员老将,5系深知自己前方有谁、后方有谁。奔驰E级和奥迪A6L这两个老对手还没有与之分出高下,雷克萨斯的ES又来势凶猛。好在5系自有一套,在兼顾了商务属性的同时,还没有丢掉它独一无二的驾驶乐趣。

宝马5系

此次5系将2.0T发动机调校为了高低两个功率版本:低功率版本最大马力184匹,最大扭矩290N.m;高功率版本最大马力252匹,最大扭矩350N.m,二者均使用了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虽然看似发动机排量有所减小,但实则动力上丝毫不弱。全车尺寸为5106mm*1868mm*1500mm,轴距超过3米1,达到3105mm,虽不说这是个无敌的后排,但也用作商务接待也是无可挑剔的了,至于家用,则更显恰到好处。内饰上,5系依旧延续了宝马一贯的风格,各个功能区都布局十分合理,没有一味地使用大屏,保留了宝马内饰的精髓。至于驾驶乐趣,开过宝马的车主都会懂。

奥迪 A4L

奥迪A4L

A4L也是一款在国内十分畅销的车型,不仅外观造型运动时尚,内饰设计和引擎动力上也都有不俗的表现,可谓是时尚达人的宠儿。作为一款中型轿车,它兼顾了家用和运动两种属性,无论是上下班通勤路上,还是外出旅行,驾驶A4L总显得得心应手。

作为一个善使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老炮儿”,奥迪自然把涡轮增压发动机其中的精髓拿捏得恰到好处。全系搭载了2.0T引擎,同样,也是将动力调整为两个功率版本。普通版本动力最大马力190匹,最大扭矩为320N.m,顶配版本则提供最大252匹马力,最大扭矩为370N.m。A4L的运动属性暴露无遗。尺寸上,根据配置不同尺寸也略有所差异,超过4米8的车身和2908mm的轴距,保证了充足的驾乘空间。相比起同家族其他成员,A4L的内饰略显单调,并没有太多的惊喜,也只能算是中规中矩吧。但是A4L的性能和颜值,都使得它成为了一款不可忽视的车型。

沃尔沃 V90

旅行车,有人根据它的音译“Wagoe”亲切的将它称之为瓦罐车。然而不得不说,瓦罐车在欧洲是香饽饽,在国内市场并不吃香。有人觉得它不伦不类,既不像轿车那样好看,也不如SUV实用,更没有MPV坐的人多。但在小编看来,旅行车并不是废柴,而且是实用性大过SUV和MPV!首先,它具有可以同SUV车型媲美的高通过性,其次它并不比MPV装的东西少,同时,它还具有轿车的驾驶灵活性。试想一下,在一线二线城市中,停车资源尤为紧张,例如在大型商超内,停车资源也较为稀缺,如果驾驶SUV或者MPV,肯定不如旅行车停车方便。还有,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旅行车真的很能装!

源自北欧国度瑞典的沃尔沃,自然懂得欧洲人喜爱什么。此次将纯进口车型V90带入国内,也算得上是相当有诚意。它将原汁原味的北欧风吹进了国内市场,同时,将欧洲的旅行车理念带给了中国的消费者。尺寸上,V90算得上是是个大块头,虽然没有D级轿车那样长,但也是碾压了大部分的C级轿车,全车尺寸4959mm*1879mm*1543mm,轴距达到了2941mm,单一后备箱容积达到551L,在放到后排的情况下,更是可以拓展到1517L,这个容量丝毫不输一台中型SUV。在动力上,V90使用的是2.0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250匹马力,最大扭矩350N.m,虽然称不上“钢炮”,但也足以和一款运动型轿车一较高下了。内饰上,清新简洁的北欧风扑面而来,给人以简单明了的操作体验。选择这款车作为家用,实为上上之选,别忘了,安全——就是沃尔沃的金字招牌。

特斯拉再上调旗下多款车型价格,释放了什么信号?

特斯拉再上调旗下多款车型价格,释放的信号有以下:

在我们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特斯拉可以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尽管不少车迷朋友们对于它旗下部分车型有着各种各样的看法,甚至很多朋友对它的不看好,即便如此,但是它却依旧深得不少国人的青睐以及追捧。特斯拉汽车再次涨价,?等等党?还敢等吗?特斯拉官网显示,国产特斯拉Model 3、Model Y部分车型均有涨价;Model 3:后轮驱动版国内涨价14248元,至279900元。高性能版涨价18000元,至367900元;Model Y:长续航版涨价1.8万元,至375900元,高性能版涨价2万元,至417900元。

特斯拉5天2次调价最高涨3万元 超20家新能源车企密集涨价订单仍火爆距离上次涨价还不到一周,特斯拉再度宣布提价,3月15日,特斯拉中国宣布,4款国产特斯车型售价上调,涨幅从1.42万元-2万元不等。值得一提的是,3月10日特斯拉刚刚针对Model3高性能版和ModelY长续航、高性能版3款车型实施调价,售价均上调1万元,这意味着,5天时间2次涨价,特斯拉旗下车型最高上涨了3万元。

事实上,受供应链紧张、原材料上涨、通胀压力等影响,调整整车售价的不止特斯拉。截至3月16日,包括蔚来、小鹏汽车、哪吒汽车、广汽埃安、飞凡汽车、比亚迪、欧拉、上汽通用五菱、大众汽车、零跑汽车、极氪、几何汽车、福特汽车、威马汽车、荣威等超20家新能源车企均宣布涨价,几乎囊括了市场大部分主流车型。?新能源市场情况良好,接下来还会有宣布涨价的车企。?

国产特斯拉Model3和Y再次涨价,为什么短期内会涨的如此之快?

是因为成本提高了。

国产特斯拉Model3和Y再次涨价

截至目前,Model 3高性能版价格调整至36.79万元,较3月10日的34.99元上涨1.8万元;长寿命版和高性能版Model Y的价格分别为37.59万元和41.79万元,比3月10日的35.79万元和39.79万元分别上涨1.8万元和2万元。要知道,这距离特斯拉中国上次宣布涨价还不到5天。就在一周前,特斯拉Model 3高性能版和Model Y长续航、高性能版刚刚经历了一轮涨价,当时涨价幅度为1万元。

为什么短期内会涨的如此之快?

至于为什么价格不断上涨,特斯拉CEO马斯克在2021年度股东大会上也给出了解释。?我们的目标是尽可能降低汽车价格。但是我们的供应链面临很大的成本压力,所以不得不暂时提高车价。然而,这只是暂时的,我们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降低汽车价格,使它们更便宜?。但不能只看到事件的表面。特斯拉好像很少打广告,特斯拉好像也很少做公关。

特斯拉确实有问题,但是经不起国人的购买欲。

为什么?因为我们国内造不出这样的车,就算有,也像蔚来一样,贵到无法想象。特斯拉在试驾过程中被其全新的驾驶模式所感染,想问问开车的时候谁不想扣个手机,看看周围,特斯拉好像能满足你的需求。但是,当我们观望蔚来的时候,似乎这种技术并没有完全展现出来。所以,面对特斯拉一次又一次的涨价,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人家的技术这么厉害。

(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易车早报:国内油价近期不调了/特斯拉国内又涨价

2023年2月18日,易车编辑为您精选以下内容:

1、近期国内成品油价格不作调整

2、特斯拉Model Y双电机版涨价

3、网传杭州3月1日取消限行为谣言

4、长安第二代UNI-T正式上市

5、奔驰“迷你G级”或2026年发布

6、华为与江淮合作最新进展

7、合创计划3年内布局超过2000座充电站

8、荣威RX5获C-NCAP五星级评价

头条:近期国内成品油价格不作调整

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现行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测算,调价金额每吨不足50元,本周期内汽、柴油价格不作调整,未调金额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自2023年2月3日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以来,国际市场油价震荡运行,按现行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测算,2月17日的前10个工作日平均价格与2月3日前10个工作日平均价格相比,调价金额每吨不足50元。

根据《石油价格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本次汽、柴油价格不作调整,未调金额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

调价:特斯拉Model Y双电机版涨价

特斯拉中国宣布上调Model Y双电机全轮驱动版售价,涨幅2000元,调整后的Model Y长续航版售价涨至31.19万元,Model Y高性能版售价涨至36.19万元。预计交付时间为2-5周。

而在上周同一时间,特斯拉上调了Model Y后轮驱动版售价,涨幅同样为2000元,调整后的售价为26.19万元。

辟谣:网传杭州3月1日取消限行为假消息

近期网络上盛传于杭州市3月1号取消限行的消息,后经相关媒体调查发现,这实际为杭州某小区业主群里讨论ChatGPT,一位业主开玩笑说尝试用它写篇杭州取消限行的新闻稿看看。随后该业主在群里直播了ChatGPT写作过程,还把文章发群里。其他业主不明所以截图转发了导致错误信息被传播。

据了解,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涉事业主也在群里公开道歉。

新车:长安第二代UNI-T正式上市

长安第二代UNI-T正式上市,售价区间11.59-13.99万元。相比于旧款车型,新车主要针对造型与内饰进行了升级,并搭载了高通骁龙8155芯片。新车还采用了全新多辐式灵音律动轮圈,精车旋风图形与音叉交错,看上去更显运动感,同时车身前包围、侧裙加入了高质感钛银色饰条进行装饰,尾部则采用了双边共四出式排气布局,运动感十足。

第二代UNI-T还首发搭载了长安全新域控平台CIIA1.0+,可实现下电后OTA升级,并具备智能电源管理自动预警,车辆诊断支持故障自诊断和远程诊断等功能。第二代UNI-T搭载1.5T发动机,发动机最大功率138kW,最大扭矩300N·m,与之匹配的是7速双离合变速箱。

新车:奔驰“迷你G级”或2026年发布

从相关渠道获悉,奔驰正在研发一款“迷你G级”车型。新车将是全新的系列车型,或命名为GLG级,虽然作为全新车款,但预计将采用和G级类似的硬派设计。而相比G级,新车除了拥有更加紧凑的车身和较短的轴距外,还将采用更加低矮的设计,预计整车尺寸比例会更加接近同级别常见的SUV,不过是否会采用双门设计,目前还不得而知。

新车将使用即将推出的MMA车辆架构,其特点是兼容燃油和电动系统。该平台将于2024年正式,全新CLA级将成为第一款使用该平台的车辆。报告显示,新车充电一次可行驶超过500公里,并通过800伏架构提供快速充电的能力。

行业:华为与江淮合作最新进展

中建六局联合体近日中标了安徽肥西新能源汽车智能产业园EPC项目,位于肥西县新港南区江淮新港工业园区,建成后将用于华为与江汽集团在合肥共同开发新一代高端智能电动汽车,这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车智能产业园开工在即。据悉,江淮和华为的合作模式与赛力斯保持一致,华为将深入参与新产品的定义、核心零部件选用、生产及营销服务体系等领域。而新车也将与AITO品牌一样进入到华为终端店面销售,预计最快将在2023年第3、4季度面世。

虽然江淮与华为合作造车的传闻双方均此明确证实过。但今年1月,合肥市领导与华为余承东就共同推动华为终端与江淮汽车、肥西县合作项目进展一事深入商谈。报道称,双方将基于华为在智能汽车部件领域的能力,共同开发新一代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平台技术。这意味着,此前江淮与华为合作造车的传闻基本落定。中建集团的公告也表明双方合作造车已经在推进中。

行业:合创计划3年内布局超过2000座充电站

广深沿江高速东莞麻涌服务区超充站正式开业,该超充站是合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深圳市车电网络有限公司、中海油华南销售公司共同打造的首个高速服务区超充站。麻涌超充站充电枪单枪最大600A输出,充电5分钟就能续航300km,解决用户的里程焦虑。

合创汽车计划至2023年底,在一二线城市新增布局充电站300座,未来三年内布局超过2000座,覆盖社区充电和公共超充,多项目将在年内持续落地。其中,公共超充将重点围绕高速公路以及一二线的城市核心区域展开,涵盖高端商场、核心社区、高速服务区等多个地点。

C-NCAP:荣威RX5获五星级评价

荣威牌CSA6473REAN型多用途乘用车(荣威RX5第三代330GTi超感旗舰版),已按照C-NCAP(2021版)管理规则完成全部测评项目,根据信息显示,车辆在乘员保护方面得分79.789,得分率92.78%;行人保护方面得分11.285,得分率75.23%;主动安全得分57.588,得分率86.53%。

根据各部分得分率乘以各自权重系数后求和结果,该车型综合得分率为88.6% ,达到C-NCAP“五星级”。

上易车App搜索“超级评测”,看专业、硬核、全面的汽车评测内容。

油价迎来近期“三连涨”,油价上涨会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

按照普通私家车,每年开1万公里,百公里油耗10升来算。 92号汽油最高9块钱,减去前几年比较低的6块钱。 一年多烧3000块钱的油。 10年3万。 对私家车来说影响没有那么巨大。 在国内大部分的城市,3万块钱也就够买两平方房子。

运输行业里重车算35升百公里轻车算30升。 不对劲,通常专业的物流公司是不去加油站加油的。

两桶油或者其他市营企业的批发,主要是销售柴油。 工程基建运输物流等行业用的柴油,大部分都是自己用批发价买回去放在自己储罐里的。

按照过去10年某个省全省的中石油加油站零售数据来说。 零售汽油929598加起来和0号柴油相比,几乎达到了2:1。92在汽油中占比大约85%。95在汽油零售中大约占比15%。98汽油销售量几乎就没多少,连1%都不到。

所以柴油零售价格上涨对工况基建运输行业来说意义不大。真正要看的还是批发市场价格。

以前我学经济学的时候,有一个概念是系数倍率这样色的,柴油是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基础,就和煤炭电力一样。 如果柴油价格上涨较多,则价格上涨会传导至后续的所有工业产品农业产品和生活物资服务行业,即全社会生产成本增加。

最极端的例子是成本上涨后,部分私营企业干脆就放弃这单生意不做了。

从我们中石油出去的能源局章局长,他对传统能源的看法基本上就是夕阳西下,油头化尾转型势在必行。 现在国家战略上是大力发展新能源。家用乘用车这方面我们国家已经做得非常好了 ,我周边的同事朋友很多特斯拉,小鹏,比亚迪 等等。但是柴油目前尚没有很好的替代品。金融市场上的新能源相关,都已经涨得挺多了。 宁德时代比亚迪融捷股份五矿稀土江特电机盐湖股份等等 都有希望。

不过从2018年开始,确实非常明显的,全国两桶油的柴油销售数据都很难看。当时朝阳门东直门让写报告,分析分析,到底咋回事儿。我当时跟上面领导说这个事儿,你要我说真话吗? 这不就是川普闹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