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攸面怎么做好吃

2.全国特色面条有哪些

3.住在崇礼品美食14章2019-10-08

4.洋芋怎么吃最好吃

5.冷面做法

攸面怎么做好吃

张家口老抽酱油价格-张家口老酒42度490ml多少钱2

莜面这个做法太省事了,不用一根根搓了,口感筋道有嚼劲还不爱断

前些日子分享了一个用莜面做的螺丝鱼鱼,很多朋友都说看着好馋,还有很多人说特别爱吃莜面,喜欢它的筋道口感和独有的香味,每每都是出去吃这个莜面制作的各种美食,在家做都嫌太麻烦了,尤其这种鱼鱼,需要一个个的搓或是按压,很多人都嫌太麻烦了所以想吃了宁肯出去吃动辄58一份的饭馆里做的去,那么今天我就分享一个特别省事的莜面做法,真的不用一个一个去搓了,看你还有啥借口出去吃哈哈!

莜面要用开水烫面,和好的面团筋性很差,所以搓鱼鱼时也很容易裂开或是断开,但是蒸熟了以后就筋道多了也不容易断了,所以我就想干脆改一下,以前是先搓再蒸,给他改成先蒸熟再切条不就省事多了么,不用一根根去搓面条或是一个一个去搓鱼鱼了,把和好的面团擀成大面片,蒸熟了切成面条,第一省事不用一个一个搓了,第二熟了的面皮也特别劲道不爱断裂,非常好操作,经过实践感觉这个方法真的很棒,所以分享给想吃莜面又嫌一个一个搓面鱼太麻烦的朋友试试看哈!

今天用的传统打卤面的浇汁,用黄花木耳和香菇做的卤,再加上五花肉片真的特别香,爱吃面条的亲一定试试看吧!真的好吃省事,而且做好的面条很筋道不容易断,这个方法做莜面推荐指数绝对是五颗星呀!

所需食材:莜面250克,开水250克,干香菇30克,干木耳10克,干黄花菜20克,五花肉150克,葱姜15克,生抽15克,老抽10克,盐6克,玉米油20克,大料两个,鸡蛋两个,玉米淀粉15克。

制作过程:

1首先准备好所有食材,我用的五花肉我觉得打卤用最香了,如果你实在不爱吃肥肉可以换成猪梅肉也行,但是不建议用纯瘦肉不如用五花肉香。

2把香菇用热水泡上,木耳黄花菜用凉水泡上。

3泡好的香菇木耳黄花菜都切碎,带皮五花肉切片,葱姜切丝,鸡蛋2个磕入碗中,再用15克玉米淀粉加点凉水调成水淀粉。

4取一个大碗先称250克莜麦面粉倒进去。

5再用250克刚烧开的水加进去,用筷子搅拌成絮状。

6然后再下手将絮状揉成面团,揉好的面团盖块湿布醒一会儿。

7炒锅烧热加入20克玉米油,油热后下入两个八角煸出香味。

8然后加入切好的五花肉片煸炒变色。

9再加入切好的葱姜丝爆锅,我做饭都是后炝锅,如果你喜欢煸肉之前炝锅也行哈。

10把切好的黄花菜木耳和香菇碎放进去煸炒一会儿。

11然后加入15克生抽和10克老抽,因为我比较喜欢颜色重的卤所以加了点老抽,如果你喜欢颜色浅的就不放老抽也行。

12煸炒一会儿就倒入两大碗清水烧开,基本上你想要几碗卤就加几碗水就行。

13加入6克盐,盖盖子改小火煮10分钟,因为这是浇在面条上吃的卤所以要比炒菜多加盐,不然吃面条时会感觉寡淡无味。

14趁着煮卤的时间我们来做面条,先把醒好的面团放案板上擀成一个面片,因为我的蒸笼是长方形的所以我就擀了个长方形,如果你用的圆蒸笼就擀成圆面皮哈,因为莜面筋性很差所以擀好的面皮四周会有些不规则成锯齿状不好看,所以用刀把四周修一下,去掉锯齿状的部分,这个面片薄厚随意,根据自家蒸笼的大小定就行,不用特别较劲。

15擀好的面皮放在铺了屉布的蒸笼上。

16放入蒸锅里定时10分钟,因为是烫过的面所以很容易熟。

17卤煮了十分钟了,打开锅盖换大火倒入水淀粉,一边倒一边搅拌至粘稠。

18卤汁粘稠了就加入打散的蛋液,加蛋液就不要再搅拌了。

19?待蛋液凝固就关火,关火后依旧不要搅拌,以免卤汁澥了。

19蒸好的面皮扣在案板上,是不是有点像一种黑色的豆腐干哈,背面的小眼是硅胶屉布上的哈没关系的。

21把面皮切成面条放在碗中浇上卤汁,爱吃辣的再来点辣椒油开吃吧!

小提示:莜面一定要用开水和面,因为莜面筋性很差,所以揉的面团不会很光滑的,没关系的。

全国特色面条有哪些

面条本来是北方的主食,但现在成为了全国各地日常都喜爱的美食之一,全国各地的面条种类有一千两百多种,下面就来给大家介绍各个省份的特色面条,到了当地去旅游也不要错过不同风味的当地特色面条。

1·西藏藏式面条

藏式面条是一款西藏特有的面点,连汤都是用牦牛肉骨头熬制的。主要材料是碱水和面,也可以用青稞面。藏式面条用较浓碱水煮面,煮熟后盛碗,加入适量骨汤、熟菜油、牛(羊)肉丁、酸萝卜,拌匀食用。藏式面条口感清淡、味道浓郁、制作方式简单,适合各年龄层的人食用。主要食材有面条、碱水、骨汤、油菜、牛肉丁。

西藏其他面条也就是牛肉面,鸡杂面,素面,西红柿鸡蛋面,拉面等,就比较平常了。

2·新疆拉条子,也叫新疆拌面

拉条子可以说是新疆面食界的一大招牌!

一盘拉条子,肉、菜和面都有了,营养丰富,常吃不腻。滴一点醋,就几瓣生蒜,美美的一顿拌面吃上,肚饱嘴香!

制作时不用擀、压的方法而直接用手拉制成,加入了各种蔬菜和牛羊肉,看了都会流口水。

大盘鸡皮带面、新疆炒面、拨鱼子、纳仁、豆豆面等都是新疆各地有名的特色面条。

3·青海指甲面片,也叫尕面片

是青海人最喜爱的面食之一,制造也很方便,先将面揉好,再醒20分钟左右,切成短条,两手将短条面压开,拉长,一手拿面条,一手将面条揪成方块下到锅里。面条大小就和大拇指头的指甲盖一样大,可以加清汤的,也可以加菜炒制。

主要食材有面粉,青油(菜籽油),羊肉,香菜,鲜姜,蒜苗,葱花,白萝卜,花椒粉,羊肉汤、油炝辣子,酱油,醋。

青海面条历史悠久,有4000年可考。还有干拌面、家常拉条、炮仗面、羊肠抓面、寸寸面、旗花面、破布衫、板凳腿、雀儿舌头等不同名品。

4·甘肃兰州牛肉拉面

是甘肃最具有知名度的面食之一。虽然全国各地都有,如果你不到兰州吃兰州牛肉拉面,可能还真的不知道什么是正宗的。兰州拉面普遍选用高筋面粉,制作出来的拉面,不但营养价值高,而且保鲜期时间长,口感也比较顺滑。兰州的牛肉面讲究一清(清汤)、二白(白萝卜)、三红(辣子油)、四绿(香菜)、五黄(面条微黄)。

除了兰州拉面,还有天水浆水面、张掖搓鱼面、回族炮仗面、武威三套车等有名的面条。

5·宁夏蒿子面

蒿子面在宁夏很常见,也是当地特色风味美食,至今已经有360多年历史,也是很有传统了。经过和面、揉面、饧面、擀面、晾面、叠面、切面、放面等八道工序,看整个流程就知道十分讲究了!

蒿子面主料是面粉、蒿面子、精盐和香油等,掺入当地野生植物蒿草籽粉,经过数道工序擀成直径一米左右的薄面,待煮面时按折扇式叠好,切成细如粉丝后放入开水锅里煮熟,捞出后将多种蔬菜调制的汤汁,混入面碗里即可食用。口感爽滑,劲道耐嚼。配料包括羊肉、豆角、豆腐、西红柿、香芹、香菇、辣椒、韭菜等。

羊排小揪面、生汆面、小炒面、羊肉搓面、鸡血面、凉皮子等也是宁夏很受欢迎的美味面条。

6·陕西biangbiang面

这个字没有几个人会写。陕西八大怪:“面条宽的像裤带”,就是说的这种面,所以也叫做裤带面。是陕西关中地区的汉族传统风味面食,传说因在制作过程中有biang、biang的声音而得名。

此面用关中麦子面粉,手工拉成较宽的面条,添加酱油、醋、味精、花椒等佐料调入面汤,捞入面条,淋上烧热的素油即可食用。面为片状,搭配菠菜、胡萝卜、鸡蛋,辣椒,色泽鲜艳,面条柔韧,面汤淡雅清香,余味绕舌。

陕西也是面条大省,如岐山臊子面、驴蹄子面、户县软面、蓝田__面、宝鸡削筋面、杨凌蘸水面、油泼面、武功旗花面等都是各地知名的面条。

7·四川担担面?

担担面是四川省成都市和自贡市的一种著名的传统小吃。担担面据说源于挑夫小贩在街头挑着担子卖面而得名。其面条韧软细滑,主要调料有红辣椒油、肉末、川冬菜、芽菜、花椒面、红酱油、蒜末、豌豆尖和葱花等,口味油香麻辣,比较适口,鲜而不腻,辣而不燥。

担担面有两种,一种是带汤的,一种是不带汤的。带汤的可以叫成都担担面,加肉臊;不带汤的叫正东担担面,么有肉臊。

省内的卤肉面、广汉全蛋金丝面、自贡勾魂面、内江炝锅面、营山凉面、内江牛肉面、宜宾燃面、崇州查渣面、资中兔子面等。四川的面条也是丰富多彩!

8·山西刀削面

据传是唐朝驸马柴绍发明,也叫驸马面。用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大部分的山西面馆厨师都熟练掌握刀工技法,可以把和好的团面顶在头上,一手一刀将面削进距离自己4~5米之远的大锅里。

刀削面可以说是山西人的日常饮食,风味独特,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刀削面“浇头”有西红柿鸡蛋酱、肉炸酱、肉丝什锦卤汤、羊肉汤、茄子肉丁卤、金针木耳、鸡蛋卤等。

山西是全国面食名省,还有山西焖面、猫耳面、无烂子、剔尖、剪刀面、包皮面、高粱面鱼、揪片、臊子面等也都名声在外。

9·山东老济南打卤面

打卤面不稀奇,但是老济南的打卤面很少见。看上去只有菜不见面。卤就是汤,济南的高汤闻名已久,选用鸡、鸭、肘子等熬制,汤清味浓。把汤烧至微开,放进白煮的肘子片,蒸鸡蛋糕片,笋片、木耳、金针、苔菜心等,加清酱油、南酒、盐,面卤呈淡茶色,锅开后,撇去浮沫,勾上薄芡,出锅前还要淋上几滴花椒油。

潍坊鸡鸭和乐、潍坊风味金丝面、福山拉面、蓬莱小面、泰山豆腐面、台儿庄黄花牛肉面、滕州大肉手擀面、日照涛雒羊肉面、济南凉面、临清什香面、胶东大虾面、夏津银丝面等也是体现了山东人对面条的追求。

10·湖南“杨裕兴”手工鸡蛋面

湖南比较特别,都是以面馆成名。杨裕兴面馆最为著名,是百年老店,面条都是鸡蛋做的,有60多不同口味的品种,有扎酱,酱汁、虾仁、蟹黄、瑶柱、三鲜、鸡丝、酸辣等,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喜好自主选择。首创手工鸡蛋面条,均匀柔软,味道鲜美,经10多种工序而成。在油码配置上,该店精选上等鲜、干原辅料、讲究精细,色艳鲜香,尤以杂酱面油码风味独特。不论男女老少,均质优量足,童叟无欺。

乔伯凉面、之福手擀面、刘记削面店、甘家巷子深面馆、csc吃面公司、民间沙水面粉馆、楚国面馆、牛无忌面馆、陈克明中华挂面馆、甘长顺面馆等都很有名。

11·湖北武汉热干面

武汉热干面是最出名的面点,也是武汉人早餐的主打餐食。热干面做法也是多种多样,防止高温面条变质,一般取用碱水面,并以食油、芝麻酱、色拉油、香油、细香葱、大蒜子、萝卜丁、酸豆角、卤水汁、生抽等为辅助材料。热干面色泽金黄而油润,在食用前,要趁热加芝麻酱,辣椒,咸菜,酸豆角等快速把面拌匀,散上香菜就格外的香味扑鼻,口感绝佳。

襄阳牛肉面、郧县酸浆面、潜江财鱼面、孝感桃花面、沙市早堂面、云梦鱼面、江陵酱油面、广水奎面等也是湖北各地有名的特色面条。

12·河南烩面

河南烩面最为有代表性。烩面以优质高筋面粉为原料,辅以高汤及多种配菜,汤用上等嫩羊肉、羊骨(劈开,露出中间的骨髓)一起煮五个小时以上,先用大火猛滚再用小火煲,其中下七八味中药,以把骨头油熬出来为佳,煲出来的汤白白亮亮,犹如牛乳一样,所以又有人叫白汤。辅料以海带丝、千张丝、粉条、香菜、鹌鹑蛋等,上桌时再外带香菜、辣椒油、糖蒜、辣椒碎等小碟,分为汤面和捞面两种。

郏县__面、新野板面、河南捞面条、芝麻叶面、糊涂面、浆面条、羊肉糊汤面、鲤鱼焙面、大刀面、河南炒面、卤面等,都是河南常见的面条美食。

13·河北宁晋西关__面

__这种美味柔和的面条,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500多年前就是北方的一种大众化食品。在河北也是人人喜爱的面食。

宁晋西关__面[héle

miàn]是一种中国汉族的传统特色面食。用__床子中间有漏孔,把和好的荞麦面、高粱面等放在__床子里,并坐在杠杆上直接把面挤轧成长条入锅。这种传统独特的面条制作方式,一直延续至今。

__面主要原料是纯荞麦面,纯荞麦保质期短,但绝对别致,汤清香可口,面筋道爽滑。一碗__面点上香油,铺上香菜,中心堆着肉块,黄芽菜放在面的一头,色泽分明,太提食欲了!

手擀面、承德拨御面、武安拉面、张家口凉拌莜面、藁城宫面、饶阳金丝杂面、牛_面、囫囵面、邯郸板面、灵寿腌肉面、无极东关面条、赵县杂面汤、井陉拖刀面、曲周曲面、豆角焖面等,都是河北有独特地方风味的面条。

14·黑龙江哈尔滨麻辣面

麻辣面是一种北方面食,在黑龙江非常有名。味道辛辣,麻香可口。纯手工擀制的面条,上面铺上一层厚厚的甜面肉酱,吃起来很筋道。面汤里的用料很足,红彤彤的,看着就很馋人。加上足量的特制麻辣豆芽菜,润滑脆爽,又麻又辣,一下就胃口大开。香辣茄子是甜口的,蒸熟之后又放上自制的酱料,淋上花椒油,集甜、酸、麻、辣、鲜于一碗,还可以上一份干豆腐和海带丝,那真是完美。

黑龙江面条种类也非常众多,水煮鱼捞面、恩福刀削面、江湖炸酱面、王将拌面、幸福油泼面、招牌牛筋面、鸡西酸汤子、面对面鸡蛋酱面、驴小猫拌面、酱油拉面、酸菜鱼面、爽口海螺拌面、武将堂韩国炸酱面、豚骨拉面、小鱼拉面、酸菜牛腱子面、阿礼山牛肉面、苏氏牛肉面等,鸡西的烤冷面虽然不像面条,但也是有独特的口味面点。

15·辽宁西塔大冷面

西塔大冷面是沈阳一家朝鲜族特色面馆,创始于20世纪50年代,是首批36家“沈阳老字号”之一,主营朝鲜特色风味菜肴,招牌美食是冷面、狗肉,其西塔大冷面是沈阳特色小吃,是以辣见长,一菜多味,咸、酸、辣、甜分明,少油汁鲜,酥烂香脆,色艳味浓,富于营养。基本特征是讲究火候,醇厚香浓,原汁原味,朴素实惠。西塔大冷面在味道上既保留了狗肉汤的鲜美还融合了传统冷面汤的通透。

本溪抻面、抚顺麻辣拌面、大连芸豆蚬子面、葫芦岛大虾面、朝阳凌源剥面、锦州鸡蛋手抻面、铁岭打卤面、辽阳铁锅焖面、阜新拨面、营口海鲜面、丹东黄蚬炒米叉、鞍山热面、鞍山酸汤子等,彰显了辽宁与众不同的面食文化。

16·吉林延吉冷面

延吉冷面()是“中国十大面条”之一,深受人们喜欢的传统中国朝鲜族食品。在整个朝鲜半岛,冷面通常被认为是北方咸兴、平壤等地的传统面食。

主要原料有荞麦粉、小麦面、淀粉、玉米面、高粱米面和士豆粉。其中荞麦冷面最为著称。一般用牛肉汤,把煮好的面浸过凉水,放到碗中,浇上熬煮牛肉凉汤,加入辣白菜、黄瓜、鸡蛋、牛肉、葱、芝麻、辣椒、松子、苹果或西瓜切片。舀一勺冰凉酸甜的汤料,倍感凉爽。

吉林冷面占据了大部分人们的口味,其他一些面条基本都是外地的品种。青叶拉面、大海手擀面、老头炒面等几款算当地比较出名的。

17·内蒙古武川莜面

莜面出自莜麦(学名燕麦),其磨成的面粉称莜面。莜麦是一种成熟期短,耐寒,耐盐碱的低产作物。产量虽低,但含有高蛋白,脂肪和大量铁、钙、磷等多种微量元素,营养非常丰富。早在南北朝时期,呼和浩特一带就有农民种植莜麦。

刚蒸好的莜面配上香味浓郁的正宗羊肉汤,土豆丁,上面有一点香菜,再加炒制好的油辣椒,拌匀沾着吃。夹一块莜面放进羊肉汤里,掺杂着羊肉末的莜面又是一番风味。

莜面可以加工成条条、窝窝、鱼鱼、储格、拿糕、饺子、块垒、丸丸、饨饨、拨面、山药扁鱼子等,也可以加工成烙饼、煮鱼、炒面、糊糊、燕麦片、方便面等。既可以可凉拌吃,也可以蒸、煮,炒热吃。

由于莜面吃法繁多,已经很丰富了,其他面条就很少,只有铁锅焖面,羊肉汆面片等。

18·江苏南京大碗皮肚面

皮肚口感松软,饱饱的汤汁,鲜美无比。南京大碗皮肚面,有六鲜,九鲜等。用的皮肚鲜香,整碗面,白皮肚,绿青菜,粉红香肠,肉丝,猪肝,鸡蛋,西红柿等荤素搭配,加上辣油,色香味俱全。而且碗大料足汤多,名副其实的大碗皮肚面,面条筋道,很有嚼劲,鲜美的汤,经常是喝得碗底朝天。

当然江苏还有昆山奥灶面,徐州板面、沛县冷面、淮安长鱼面、南通曹公面、无锡老式面、常州银丝面、苏州枫镇大肉面、镇江锅盖面,扬州阳春面(红汤),东台鱼汤面等,既有北方的粗狂,也有江南的细致。

19·安徽淮南牛肉面

在淮南,每家老字号的牛肉汤店都各有特色,各店都有自己的秘方,有的加入牛棒骨,有的加上了牛杂,有的添加秘制佐料,一同小火熬煮数十个小时。熬好起锅,有的汤汁清澈不带杂质,有的汤汁浓厚,共同的是店里都是香辣扑鼻。面条选用的是全手工的碱水面,

面条劲道,起锅装碗后,配上切好的薄薄的牛腱子肉,撒上葱花,香菜,百吃不厌。

合肥小刀面、安庆炒面、淮北烫面、涡阳干扣面、芜湖虾子面、炉桥鸡丝面、太和版面、阜阳格拉条、蚌埠手擀面、当涂大肉面等也是很有安徽地方特色的面条。

20·浙江杭州片儿川

浙江是典型的南方沿海省份,也是没有想到,面条的种类在省内真是眼花缭乱,各地争艳。

杭州片儿川,“中国十大面条”之一,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片儿川制作工艺简单快捷,在面条上浇上笋片、肉片和倒笃菜,鲜脆爽口,余味无穷。肉片与雪菜用沸水氽煮,再加人工手制的面条。因“氽”与“川”同音,“片儿氽”就叫成“片儿川”。杭州有多家片儿川面馆,奎元馆老店历史上名声最大。

杭州虾爆鳝面、诸暨次坞打面、东阳沃面、兰溪牛肉面、舟山海鲜面、台州姜汤面、临海麦虾面、乌镇羊肉面、南浔双交面、临安昌化刀切面、长兴干挑面、桐乡阿能面、义乌拉拉面、嵊州榨面、金华生炒牛肉面、清江三鲜面、义乌佛堂千张面等,真的有点目不暇接!

21·江西麻辣小面

江西小面吃得人大汗淋漓,浑身爽透,这种麻辣小面添加十多种辛辣麻的佐料。江西小面因为汤汁浓香麻辣,呈色鲜红,也叫红油小面。主要食材有面条,花椒,黄豆,花生,芽菜,姜水,蒜水,芝麻,榨菜,葱花,芝麻酱,黄豆酱油,猪油,味精,盐,高汤等。

江西麻辣小面汤和佐料,更是吸引人的口舌,是口味厚重的食客最爱。

江西赣州鱼面、赣州三鲜面、吉安泰和乌鸡面、景德镇肉汤焖面、萍乡杨胡子米面、宜春荞麦面、抚州浒湾油面、九江鸡蛋包肉面、南昌金线吊葫芦、上饶余干卤子面、豆豉面等,都是江西名气很大的面条。

22·福建厦门沙茶面

沙茶面是福建省厦门市的一道传统小吃。沙茶面是源自东南亚华侨带回的经典小吃,主要原材料是沙茶酱和高汤,口味咸鲜微辣,有点甜。沙茶面的精华在于汤汁,用猪大骨和鸡熬成鲜美的高汤,然后加入由几十种海鲜熬制而成的沙茶酱,汤色红亮,甜香爽口,味鲜浓郁还带上一点醒胃的微辣,入口回味无穷。基本原料有泉州油面,炸豆腐片,猪大肠,虾仁,绿豆芽、韭菜、鸡蛋。自己根据喜好选择搭配各式鲜虾、瘦肉、猪肝、猪腰、鸭腱、鸭血、大肠、鱿鱼须、豆腐干等辅料,鲜美至极!

真没想到福建的特色面条那么多!福安拌面、屏南鸳鸯面、古田盒面、莆田卤面、元坑筷子面、政和鸡酒面、顺昌豆浆面、峡阳筷子面、沙县拌面、泉州卤面、泉州面线糊、诏安贼婆面、漳浦猪肝面线、云霄水面、当归鸭面线、手抓面、漳州卤面、酸笋面、福清港头焖面、平潭马鲛鱼面、连江鱼面、长乐杠面、尚干拌面、福州线面等。

23·台湾牛肉面

台湾牛肉面是著名的美食,制作原料很简单,有牛肉、蔬菜、面条等,遍布台湾地区大街小巷。台湾牛肉面精选黄牛肉,以腱子肉、肋条肉、牛板筋为主。

台湾牛肉面是当年来台的老兵因思念大陆家乡而发明的。口味有上海菜的红烧,广东菜的煲汤,还有四川菜的辛辣等。

切成大小适中的牛肉块,用沸水氽烫。葱、姜下油锅爆香,然后加入调料去腥,再炖煮二个小时以上,牛肉香气十足,而且酥软不烂口感难忘。搭配手擀面及去油腻的酸菜或者小青菜一起食用,别有一番台湾风味。

台湾人对面也是情有独钟,担仔面、金门面线、杨文忠蛋黄面、胡切仔面、高雄成家鸭肉面、台南炒泡面等都是台湾人普通的美食面条。当然少不了的是方便面。

24·海南腌面

腌面是一种传统的客家小吃,经常早餐和宵夜的必备。虽源自梅州腌面,但是两者已经有很大区别。海南的腌面则会在里面放上多种多样的配料,调料汁也更加独特。

海南腌面现成为了海口的一个代表性美食,在海口的老街里都会有很多各种腌面摊。腌面选用的都是细面条,这种细面条久煮都不烂,面条入嘴之后非常顺滑,同时又有一定的弹性,所以较一般的面条更好吃。另配上经过特别烹煮的猪杂、瘦肉、牛腩,外加葱花和芝麻,一碗传统地道的海南腌面就出锅了。

另外三亚牛肉面也很不错,其他更多就是粉了。出名的有陵水酸粉、灵山粗粉、后安粉、抱罗粉、海南粉等。

25·广东广州云吞面

云吞面起源于广州,五十年代在香港蓬勃兴起,至今云吞面依然很受欢迎。又称馄饨面、细蓉、大蓉。云吞个个像婴儿拳头,薄薄的面皮中包裹着满满的鲜虾肉馅,一口咬下去,口感异常嫩滑弹牙。面条要用传统方法巧制的竹升面,筋道通透,入口有弹性,还有浓浓的蛋香,让人回味无穷。汤头也十分讲究,要用猪骨、大地鱼干、虾皮熬至而成。广州人吃云吞面很讲究,要有“三讲”:一讲面,必是竹升打的银丝面;二讲云吞,要三七开肥瘦的猪肉,还要用鸡蛋黄浆住肉味;三讲汤,要大地鱼和猪骨熬成的浓汤。云吞面,承载着丰富的粤菜美食的精致。

伊府面、竹升面、普宁面线、虾子面、猪手面、车仔面、片儿面、顺德鱼面、汤南面线、豉油皇炒面、潮州糖醋面、潮汕干面、梅州腌面、牛腩面、蚝油拌面、酱香牛肉捞面等,广东不愧为美食天堂,面条也是花样繁多。

26·广西南宁老友面

老友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的一道特色小吃,已有上百年历史。据说,一老翁每天都光顾周记茶馆喝茶,有一天因感冒没有去茶馆,周记老板便以精制面条,佐以爆香的蒜末、豆豉、辣椒、酸笋、牛肉末、胡椒粉等,煮成热面条一碗,送予这位老翁吃。老翁吃后出了一身汗,病状减轻,故由此而得"老友面"之名。老友面是酸、辣、咸、香兼备的鲜香面食,有祛风散寒,通窍醒食和兴奋精神的作用。

广西面食很少,有尼姑素面等,更多的是粉。柳州螺蛳粉、老友粉、桂林米粉、卷筒粉等,都是常见的米粉美食。

27·云南东川面条

东川面条是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独特的水质、土壤和立体气候的条件,东川被誉为昆滇“面条之乡”。东川面条因其独特的制作工艺、生产环境及水资源的特殊性,所加工的面条具有清洁卫生、口感滑爽、外观整齐、品质高、无色素和不含添加剂等优点。“牯牛”清泉水,配以纯小麦粉精制而成东川面条,下锅不浑汤、不断条,口感柔软细腻,是当地闻名的美食。可以做成翡翠四喜面、豆豉凉面、港顺珍珠面、香酥面等美食。

其他特色有云南冷板条面、云南哨子面、云南炸酱面等,还有著名的面馆:老昆明鑫园香牛菜馆、大观街大酥牛肉面、洪记面馆、丁记面馆、顶牛面馆、大观牛菜馆、南华卤面店、林山饭店等。

28·贵州贵阳肠旺面

贵阳肠旺面里的肠指的就是肥肠,而旺则指的是血旺,都是口味比较厚重的食物。加入面条,三者相加便相得益彰。辅料有五花肉,花椒,三赖,八角,脆臊等,以色、香、味"三绝"而著称。具有血嫩、面脆、辣香、汤鲜的独特口感,以及红而不辣、油而不腻、脆而不生的特点。而里面的面条,则是用的不是很耐煮的鸡蛋碱面,但是吃起来也是很筋道。众口难调,每位食客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的口味,选菜搭配,也是一大特色。

贵阳猪脚面、鸡丝豆花面、六盘水荞麦面、浑浆豆花荞面、兴义杠子面、凯里酸汤面、铜仁绿豆面、盘县鸡枞油燃面、毕节脆哨燃面、酸菜孜耳面、毕节三鲜面等,也是贵州特有的地方风味的面条。

29·北京炸酱面

炸酱面,老北京人最爱吃的美食,酱香扑鼻,咸甜适中,在各地也很受欢迎。炸酱面由菜码、炸酱拌面条而成。

正宗的炸酱面比较讲究,要一半黄酱一半甜面酱,里面不能放肉末,而要放指甲盖大小五花肉的肉丁,还要加点猪油粒。制作也简单,面条煮熟捞出,浇上炸酱,拌以菜码,即成炸酱面。也有一种做法,把面条捞出后过凉水冷却,再加炸酱、菜码的,称“过水面”。

食材有:面条、猪肉(肥瘦搭配)、葱、姜、蒜瓣、豆腐干、豆瓣酱、盐、白糖、生抽、老抽、料酒、清水。

北京的黄花木耳打卤面、芝麻酱面、臭豆腐面、烂肉面、老咸汤儿面等,可能很少有人听过了。

30·天津黄汤拉面

虽然都是拉面,但是有别于兰州牛肉面。主要特点为汤黄,咖喱味浓郁、肉烂味美、榨菜丝鲜嫩、香菜香葱点缀色绿、配上秘制的辣椒油,很有视觉的诱惑。

黄汤拉面入口,就满嘴浓浓的咖喱味,伴有几十种香料的香味,让人回味无穷,一吃上瘾,面条吃起来也很有嚼劲。据说黄汤炖煮需要几个小时,加入黄咖喱,这样一锅浓香四溢的黄汤就完成了。

天津还有几种面也很有特色。三鲜打卤面、炒面、挂面汤、牛杂面等。

31·上海阳春面

是一种不加任何浇头的光面,俗称“清汤光面”,是上海最大众化的面点之一。后因商人觉得“清”、“光”不吉利,故取古乐曲名《阳春白雪》的阳春二字,改称为“阳春面”。上海阳春面讲究汤料,撒上葱花,清白分明,一碗面条整整齐齐,胃口大开。面汤很鲜,但又绝对不用味精、鸡精,一定是用大骨头熬出来的高汤。

上海的其他有名的面条,雪菜肉丝面、黄鱼面、辣肉面、爆鱼面、虾腰面等,腥荤味甜也是一大特点。

32·重庆小面?

是重庆四大特色之一,是重庆面食中最简单的一种。

重庆小面品种丰富,可以定制个人口味,如"干熘"(拌面)、"提黄"(偏生硬)、"加青"(多加蔬菜)、"重辣"(多加油辣子)等等。佐料是重庆小面的灵魂,一碗面条的美味全凭调料,预先调好调料,再放入煮好的面条。面条劲道顺滑,汤料香气扑鼻,味道浓厚。食材:酱油,油辣子,花椒面,小面,肉食,青菜,豌豆,花生米,煎蛋,葱花,香菜,蔬菜,猪油等。

豌杂面、蔬菜面、胡辣壳面、烧白面、鸭肠面等也是很重庆的面条。

33·香港车仔面

车仔面是上个世纪50年代的时候开始出现的,当时香港人的经济收入都不高,一些前去香港的内地人,找工作也不易,通过摆小吃摊谋生。贩卖车仔面的木头车中放置金属造的"煮食格",分别装有汤汁、面条和配料,供市人自己选择,一般十多块钱就能吃饱。

香港的生活节奏很快,很多的香港人喜欢吃面就是因为省时间。不仅茶餐厅,一些人家里也会经常做,时而会备一些车仔面。

牛腩面、云吞面、虾子捞面、豉油皇炒面、炸酱面、公仔面、杂碎面等也是香港人很喜欢的面点。

34·澳门手工竹升面

竹升打面就是由老师傅坐在粗竹竿上,反反覆覆打压2小时左右,使得面团极有韧性,然后加入全蛋,面条细如银丝却弹性十足,入口时蛋香粘齿。传统的吃法是煮成干面,撒上虾卵和香辛配料,倒上一碗浓厚又鲜美的虾汤,绝对是完美的搭配。虾汤可单独喝,也可做面汤拌入面里。

虽然澳门面条种类不是很多,但都是精打细做的。六记粥面、虾子捞面、鲜虾云吞面等都是美食精品,让人不忍割舍。

住在崇礼品美食14章2019-10-08

 住在崇礼品美食14章

齐凤池 

一、羊肉丝荞麦汤

 我喜欢吃口味,不管到什么地方,吃喝绝不能凑合。

 来崇礼一个来月后,这里有什么好吃的,基本掌握差不多了。崇礼的羊肉很正宗,新鲜肉嫩,价格便宜。沿街商铺一家挨着一家都是卖牛羊肉的。

 想要哪块给喇哪块,不分部位都一个价。新鲜肉嫩的里脊才二十八块钱一斤。我一次买了一条,上称一称,不到三斤。回家切成小块,放冰箱分着慢慢吃。

 来崇礼,在张家口永辉超市买了一箱荞麦面条,一袋二两重。

 当地的大白菜品种单一,具体是什么品种叫不上来,但吃起来口感微甜。

 买了羊肉后,早餐就在家吃了。早上起来,在勺里放上凉水,把荞麦放入水里,同时加热,等荞麦面条开锅了,煮两个开,捞出荞麦面条,放碗里。然后把勺刷净,放胡麻油,把切好的葱蒜放入勺里,等炸出香味后,把羊肉丝放入勺里翻炒,放老抽,使羊肉鲜嫩,随后把切好的白菜丝放入勺里翻炒,炒倒白菜叶后,放盐,盛在碗里,和荞麦面条汤搅拌均匀,这样做出来的荞麦面条羊肉汤,不仅味道鲜美,羊肉嫩,荞麦面条柔软光滑细腻,口感独特。

 这样的早餐不仅实惠,而且营养健康,崇礼人和游客都不妨试试。

 二、黄豆芽小炒

 崇礼人爱吃发好的黄豆芽,临街所有的蔬菜水果店里都有发好的黄豆芽,崇礼人具体怎么吃,我不清楚。来崇礼后,每次买菜,都买两三块钱的黄豆芽。崇礼卖菜有特点,黄豆芽用水泡着,豆腐也是用水泡着。这样卖的目的,我想不是为了增加分量,可能是崇礼人的习惯。

 发好的黄豆芽比不出芽的营养价值高,营养丰富。

 具体怎么吃,我尝试了很多做法。不知崇礼人是否也这样吃。

 首先,把黄豆芽洗净控干水分,切点胡萝卜丁,尖椒丁,五花肉丁,备用。

 然后把勺刷净,放胡麻油,放葱姜蒜辣椒炸香,放五花肉煸炒,放老抽,加水,把黄豆芽放勺里炖,汤要没过黄豆芽。等黄豆芽熟了,放少许盐,再把胡萝卜丁尖椒丁放入勺里,翻个个就可以出勺。

 这道菜的特点是营养,实惠,味道香辣爽口,颜色好看,外观抢眼。是最好的下酒小菜。

 三、莜面窝窝

 崇礼的莜面窝窝很好吃。这道美食肯定是崇礼一绝。来崇礼,当地著名的小说家朱阅平约区里的朋友陪我喝酒。

 崇礼的太阳落的很快,可能是大山挡住了光线,不到六点饭店的灯光全亮了。

 我们来到城北一家有名的农家餐馆,在地下室一间屋子落座。

 朱阅平首先点了崇礼的特色莜面窝窝。菜都是次要的。

 时间不长,几屉蒸熟的莜面窝窝端上餐桌。几碗卤也端了上来。小碗里的卤是什么食材看不到,听说是肉丁香菇丁的,还有西红柿鸡蛋的。我夹了一个莜面窝窝,蘸卤品尝,莜面窝窝绵软细腻光滑微甜,口感独特。有回味的余地。

 品尝了莜面窝窝后,我在想一个问题,多么好的地方美食,为什么没有做到位?关键是文化的落差。我曾经和许多饭店老板说过,做为农家菜馆,你要做自己天天吃的饭菜,做你天天不想吃饭菜,这才是顾客喜欢吃的饭菜。大鱼大肉山珍海味城里顾客都吃腻了,你做的再好,也不如城里厨师手艺好。

 可是老板们听不进去。如果崇礼的莜面窝窝,把卤做好,我想肯定会招顾客喜欢。

 不妨试试我的建议,卤要稠些,不能汤汤水水,器皿要讲究,把打好的卤盛入有品味的器皿里,不用吃,一看就有食欲。

 这样打出的卤,一定会提升莜面窝窝的档次。

 四、崇礼的豆腐

 来崇礼后,我发现崇礼人爱吃豆腐。走在街上随处看到手拎豆腐的崇礼人。

 崇礼的蔬菜店临街,一家挨一家。进去看看,白塑料箱子里用水浸泡着乳白色的豆腐。崇礼的豆腐不论斤卖,论块卖。长方形的豆腐三块钱一块。切成两块,就成四方形了,一块卖一块五。  清澈冰凉干净的崇礼水,叫崇礼人很自豪的说,我们这的水是山泉水。很干净,很甜润,就像农夫山泉一样有点甜。这话,崇礼人说的真不是夸张。我来崇礼也感觉到了,这里的空气我不用说,天天是蓝天白云。然后就是水。崇礼的水,清澈、透明、干净、甜润,不加漂白粉和任何消毒剂,直接饮用很安全。

 俗话说,豆腐好关键是水好。怪不得,崇礼的豆腐点好了,还要用清水浸泡呢。

 看到崇礼人天天买豆腐,崇礼人具体怎么吃,我没问过他们。我想不讲奢侈、朴素厚道的崇礼人,绝对不会把普通的豆腐,做出什么新鲜花样来。

 大白菜熬豆腐,可能就是崇礼人的喜爱,因为手拎豆腐的崇礼人同时还拎着一棵大白菜。

 大白菜熬豆腐,崇礼人就这么吃了几辈子也不烦。

 因为是普通的豆腐养育了几代朴素的崇礼人,所以,到了今天,豆腐依然是崇礼人的本质生活和生命的根。

 五、崇礼手擀面

 崇礼的尚品手擀面馆,很有名气。每天顾客爆满,来这里吃面的,大都是北京天津滑雪爱好者。尽管这里的手擀面十块钱一碗,但坐在桌前等着叫号的客人,还是很有耐心。

 尚品的手擀面,确实是人工檊的。雪白的面条,筋斗细白如丝,下锅煮,不面糊,更筋斗。吃起来光滑有咬劲。攉汤的卤有六种,有普通的西红柿鸡蛋卤,榨菜肉丝卤,蒜薹肉丁卤,木耳鸡蛋卤,豆角肉鸡蛋卤和口蘑肉打卤。这些卤,盛在六个不锈钢的长方形盒子里,客人想吃哪个随便点。打的卤很稀,卤里的食材很少。

 我听当地老人说,崇礼的手擀面很有历史,可以追溯上千年。据史料记载,面汤,最早不叫汤,叫饼。刚开始实际就是面片汤,将和好的面团,托在手里撕成片,下锅煮熟。汤饼又叫煮饼。据《齐民要术》记载:先揉搓到筷子粗细的条,切成一尺长的段,在盘里盛水浸着。再在锅边上揉搓到韭菜叶那样薄,下水煮。

 今天我们吃的面条,古时候称汤饼。据宋代马永卿《懒真子》所载:“汤饼即今长寿面。”清人《癸巳存稿》记载:“面条子曰切面,曰拉面,曰素面,曰挂面,曰汤面,亦曰素饼,亦曰水引面。”汤饼因用刀在案上切面,不再用手托,故称不托,汤饼需用水煮,故称水引饼,亦有称水饼。汤饼色白如玉,故又称汤玉。  汤饼起源于汉代,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宋元时期面条制法渐多,北宋市场上的面条名品有十多种,其中有素面、插肉面、大燠面以及桐皮熟烩面。明清时期出现了抻面、刀削面等品种。

 崇礼的手擀面,起源于哪个年代,我没有考证。我关心的是他的面和卤。我来崇礼,经常品尝尚品的手擀面和卤。

 崇礼不产小麦,尚品的面粉是从外地引进的上等精粉,所以擀出的面条不仅筋斗,而且细白如丝,下锅煮,不面糊,更筋斗。吃起来光滑,筋斗有咬劲。早上到尚品来一碗手擀面,点一勺口蘑肉丁卤,搅拌均匀,再来两瓣大蒜,吃的是有滋有味,到了中午,我还没有饿的感觉。

 有人说崇礼的手擀面十块钱一碗太贵了。如果你站在柜台,看到厨房窗口里,那位弯着腰煮面的老头,你就会想到,这里卖出的一碗碗面条都是他亲手擀的。当你看到他腰弯的站姿,你就会觉得十块钱一碗手擀面不贵了。

 六、崇礼人爱吃肉

 崇礼的肉铺很多,就像蔬菜水果店一样,一家挨着一家。一个不足五万人的小县城,猪肉的销量远远超过了我的城市。

 崇礼的猪肉好,肥肉厚,瘦肉少。肥膘得有三寸厚,看了就觉得特香。

 崇礼的猪不喂饲料全部喂粮食,而且圈养时间长,所以猪肉就香。  来崇礼第二天,我实在禁不住诱惑,就买了几斤,回家切成寸块,白糖炒色,小火慢炖,一个多小时后,锅里的肉就变了样,肉皮缩进去,肥肉冒出来。满屋弥漫着浓浓的猪肉香。崇礼的猪肉真香。吃了一块,第二块就不想吃了,那真是又香又腻,香的流油。我炖了一大碗肉,一个月也没吃完,至今还有几块,要不是崇礼的朋友帮忙,那碗肉估计得吃到夏天了。

 崇礼人爱吃猪肉,走在街上看到崇礼人,一手拎着豆腐豆芽一手拎着猪肉,我听当地人说,有钱没钱天天解馋。这是说的从前崇礼。现在的崇礼可不从前了,叫冬奥会给闹的早火了。这里的游客多了,街上跑着很多外地车,。尽管客流量大了,但肉价没涨,新鲜的猪肉才十一块钱一斤。

 崇礼人为什么爱吃肉,说不好,但有一点,崇礼人可不是馋。

 崇礼人的饮食习惯,一天吃两顿饭。上午八点起来就开始操持饭,莜面窝窝,莜面鱼,打卤必须要有肉,当地人说的大菜,就是豆腐炖肉大白菜。

 这顿丰盛的是早餐还是午饭,我拿不准。到了十点以后,崇礼人吃饱了喝足了,走出家门,他们喜欢聚在热闹人多的地方,在超市门前,在路边,崇礼人围在政府做好的水磨石墩子旁打扑克,十几拨打扑克,围观的有上百人。都过了晌午,人也不散,他们一直玩到太阳偏西时候。

 到了下午五点,人全部散尽,街上人逐渐稀少,崇礼人已经回家吃晚饭了,晚饭肯定是离不开豆腐白菜炖肉。

 七、干豆角炒粉条

 崇礼社会主义农家小院的土菜很有味道,来崇礼后,几个朋友晚上约我喝酒,我们打三轮车去了农家小院。

 崇礼的出租车很特殊,满街上跑的都是红色富路三轮摩托车。

 在崇礼打车,只要不出崇礼都是五块钱。红色富路三轮摩托车,打火没开几分钟,就到了社会主义农家小院。

 进饭店落座点菜,朋友点干豆角炒粉丝,猪小肠火锅,干煸小海虾等几个菜。主食就是莜面窝窝。喝酒时朋友介绍干豆角炒粉丝,这道菜是当地最有名的土菜,也是崇礼人最爱吃的一道名菜。

 菜端上来,我看看菜的品相,绿色的干豆角丝配上酱油浸泡红的马铃薯粉丝,加上点缀的绿色香葱和红色肉块。外观光滑明亮,盘里漂着鲜红的胡麻油。  我趁热品尝,干豆角筋斗包含着浓厚的干菜味和阳光晒透的味道。马铃薯粉丝光滑筋斗有咬劲,粉丝饱蘸胡麻油的清香。紫红色的寸块红烧肉香而不腻,这道菜口感很好,真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和饮食文化品味。

 要不崇礼人都爱吃这道菜,因为确实不错,如果说,用这道菜喝酒,不如用它就饭更调动食欲,用它喝酒油腻了点儿,莫如下饭更佳。

八、崇礼大菜

 东北有道大菜叫猪肉炖粉条,崇礼也有一道大菜叫猪肉熬粉丝。它和东北的猪肉炖粉条差不多,只是炖和熬用词上的差别,概念是一样的。

 崇礼的猪肉熬粉丝,确实有崇礼的地方特色和风味。首先食材和东北猪肉炖粉条有区分,崇礼的猪肉是五花肉,粉色是马铃薯粉丝。做法,将五花肉切成三角形薄皮,不去皮。目的是少代瘦肉。用葱姜蒜炝锅,把切好的五花肉放锅里煸炒,炒出香味后,加入少许酱油,提味。然后,把马铃薯粉丝放入锅里熬几分钟,放盐少许糖提鲜去腥调味。出锅后放辣椒油香菜点缀。

 这道菜的特点,肉香不腻,粉丝光滑筋斗,肉香味十足。是下饭的上等菜。

 来崇礼后,去了崇礼有名的社会主义农家小院品尝了这道土菜,感觉味道不错,不仅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而且有久远的饮食文化底蕴。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真正的文化在民间。几百年来,甚至上千年来,崇礼人一直延续着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这种吃法,其实,崇礼人这种普通传统的吃法,就是崇礼的饮食文化。

 九、崇礼一锅出

 东北有一道有名的大菜,叫农家一锅出。大铁锅里膘肥肉厚的猪肉块,咕嘟咕嘟炖着宽粉条干豆角,干茄子,土豆块,嫩苞米,锅边贴一圈苞米面饼子。锅里炖着香喷喷的日子,肉炖烂了,干菜也烂了,苞米面饼子也熟了,揭开锅盖,满屋弥漫着浓浓的一锅出的喷香。

 东北人最爱吃的就是农家一锅出,当然农家一锅出也就成了东北人的一道拿手菜。

 崇礼也有农家一锅出,它的做法和东北的农家一锅出基本是一样的。也许崇礼的一锅出是从东北流传过来的。不过,崇礼的一锅出增加了很多新内涵,菜里的品种比东北的一锅出更丰富了。膘肥肉厚的猪肉炖雪白的宽粉条,干豆角,大白菜,冻豆腐,玉米,土豆等等。还有鲤鱼,草鱼,鲶鱼的一锅出,锅里有鲜豆腐马铃薯粉条,酸菜,干豆角等。吃起来,口感独特鲜美。在崇礼吃上一年农家一锅出,也品尝不完。大铁锅边贴的饼子,花样更多,有崇礼的莜面,玉米面,荞麦面,小米面饼子。菜熟了,饼子也熟了,揭开锅盖,农家一锅出的香味,诱惑的馋虫都要出来了。我来崇礼后,在崇礼几家农家小院品尝了不同种类的一锅出,感觉各有各的味道和独特品味。

 到崇礼不要吃炒菜,因为这里的厨师炒菜水平很一般,吃崇礼的土菜,很是有品位,尤其是崇礼的农家一锅出,那才是崇礼真正的味道。

 十、旧县羊蝎子

 崇礼地方小,人少,一个不足三万人的小县城,猪肉铺羊肉铺却很多。临街的肉店铺一家挨着一家。这里卖的羊肉,都是现杀。羊肉的价格,不分部位都是28一斤。

 崇礼盛产羊,这里的羊都是散养吃草长大的,所以卖的羊肉肯定鲜嫩。

 崇礼羊肉铺多,火锅店也多。老兵涮羊肉馆,旧县羊蝎子火锅,内蒙烤全羊,草原红火锅,一家挨着一家,生意都非常红火。

 我到崇礼后,喜欢吃火锅,来崇礼后,当地人说,到崇礼别吃炒菜,要吃,就吃崇礼的大菜。肉炖粉条干豆角炖豆腐品,要么就吃涮火锅。崇礼的火锅最纯正,不次于东来顺火锅。

 崇礼的涮羊肉分两种,一种是冻的羊肉卷,一种是新鲜现杀的。冻的三十一盘,新鲜的六十一盘。

 我涮过几次冻的羊肉,感觉羊肉鲜嫩,涮出的肉是白的,嫩的。确实比我家那里火锅肉纯正。

 崇礼涮火锅小料简单。不如大城市讲究。但有一样,这里的韭菜花纯正,颜色碧绿,味道纯正,就是口感咸,咸是崇礼一大特点。

 崇礼旧县羊蝎子火锅也很有特色,它和其他地方的吃法也不一样。

 一口大铜锅,坐在圆桌中的煤气灶上,里面放着炖熟的羊蝎子,时间不长就滚开了。随后,可以下羊肉片,羊百叶,宽粉条,和各种蔬菜。

 酒喝完了,主食简单,主要是莜面,也有火烧,手抻的片汤。

 这些莜面条和片汤下在滚开的锅里,吃哪个挑哪个。被羊蝎子老汤煮过的莜面条片汤,味道很鲜美。

 走出火锅餐馆,身上还弥漫着浓浓的涮羊蝎子的味道。

 十一、胡麻油摊鸡蛋

 崇礼虽然小,除了空气水好之外,这里的猪肉羊肉土特产也很有名。猪肉膘肥肉香,不喂饲料。羊肉鲜嫩,都是散养吃草长大的。这里的鸡蛋,不论散养的,还是笼子里喂养的鸡,鸡蛋的品质营养价值基本差不多。只是价格的区别。

 在崇礼品尝了红烧猪肉、红焖羊肉、肉炖土菜、莜面窝窝之后,我感觉崇礼还有很多美食没有尝到。

 崇礼人吃胡麻油,据说胡麻油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很多,对于很多有疾病的人有很好的疗效作用。

 我在唐山时一直吃胡麻油,不过,唐山超市里卖的胡麻油不仅很贵,而且炒菜冒出的油烟特别呛人,还辣嗓子。

 来崇礼后,吃了这里的胡麻油,感觉和唐山的不一样。崇礼的胡麻油炸出味道特别香,冒出的烟也是香的,根本不辣嗓子。用胡麻油炒出的菜味道清香,不腻。

 在崇礼我发现,用胡麻油摊鸡蛋最香最好吃,摊出来鸡蛋焦黄鲜嫩味道清香。平时喝酒,不想出去买菜了,从冰箱里拿出几个鸡蛋,打在碗里,搅拌均匀,不放盐,在炒勺里放适当的胡麻油,等油热了,把鸡蛋放在炒勺里,转动炒勺,把鸡蛋摊均匀。当底面出了焦黄的嘎嘎,用铲子擦边把鸡蛋撬开,翻炒勺,再摊这面。等底面也出了焦黄的嘎嘎,慢慢放在盘子里,趁热吃,那味道,那口味,那感觉,跟其它油摊出来的鸡蛋就是不一样。

 也许有人问,为什么不放盐。我感觉,放盐和不放盐的味道不一样。不放盐,是原汁原味纯天然的味道,放了盐,就破坏了胡麻油摊鸡蛋的品质和营养价值。我曾经听老中刘沛然医先生说过,用胡麻油摊鸡蛋,趁热吃,能治疗咳嗽。

 十二、猪肉炒菜花

 菜花,学名花椰菜,又称花菜。菜花,是一种十字花科蔬菜,为甘蓝的变种。菜花富含维生素B群、C群。菜花品质鲜嫩,营养丰富,风味鲜美。菜花,已被各国营养学家列入人们的抗癌食谱。菜花含有抗氧化防癌症的微量元素,长期食用可以减少乳腺癌、直肠癌及胃癌等癌症的发病几率。

 菜花是含有类黄酮最多的食物之一,类黄酮除了可以防止感染,还是最好的血管清理剂,能够阻止胆固醇氧化,防止血小板凝结成块,因而减少心脏病与中风的危险。有些人的皮肤一旦受到小小的碰撞和伤害就会变得青一块紫一块的,这是因为体内缺乏维生素K的缘故。补充的最佳途径就是多吃菜花。多吃菜花还会使血管壁加强,不容易破裂。丰富的维生素C含量,使菜花可增强肝脏解毒能力,并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可防止感冒和坏血病的发生。

 用菜花可以做腊肉炒菜花,香菇炒菜花,鸭肉炒菜花,鲜菇花菜,花菜酿丸子,菜花炒鸡蛋,虾环炒菜花,海米烧菜花,蟹子烧菜花和五花肉炒菜花。

 来崇礼后,当地的朋友跟我说,在崇礼下饭店,别点炒菜,如果点菜,就点当地的土菜。你要是点奶油烧白菜,这里的厨师不但不会做,甚至连听都没听说过。

 有一天中午到土菜馆吃饭,服务员把菜单拿来,我随意点了当地五花肉炒菜花。

 五花肉炒菜花,是土菜馆的一道经济实惠的小炒。

 时间不长服务员端来五花肉炒菜花。我先看看菜的品相,菜花改刀大小长短均匀,五花肉切的薄厚尺寸规范。

 五花肉有二寸厚,肉片红白相间,菜是用中国最原始的炒法炒的,五花肉不抓淀粉,就生炒,为了保持肉的原汁原味。炒出来的肉,熟、烂、香。同时可以体验出当地土厨师对火候掌握的技能。

 厨师用蒜片炝锅后,把肉片放在勺里进行煸炒,加老抽,肉熟后,放菜花,翻炒,加盐,菜花炒熟不要烂,要保持菜花的清脆。

 我先尝了一下菜花,菜花清脆。我又夹了一片肉,肉的味道很香,没有任何杂味。我赶紧端起饭碗,就五花肉炒菜花,吃起米饭。

 一会,一碗米饭菜花五花肉就全叫我干掉了。

 十三、老唐羊蝎子

 上午去天路兜风,出白旗往张北方向奔驰五十公里,汽车开始在蜿蜒起伏的天路上大幅度的往接近白云的高度攀缘。突然的急转弯,大回环的向下冲刺再爬上云顶,使我的心揪了起来。汽车到了塔娜谷,我迎风向下看,山下是很深很深的梯田。我们不想再往回走了,因为回去的可怕,不想再重演。我们只好顺坡而下,往崇礼方向回家返。

 天路下是芦家营小村,往南奔是石窑子,汽车又开始在山上土路上蹿下跳。再次揪心。汽车从山上滑下来,终于看到了石窑子乡,上公里走242省道一会我们就到了崇礼。

 这次天路兜风用了六个多小时,整整转了一大圈,到了崇礼我们都感觉饿了。希望路口有一家老唐羊蝎子火锅店,我们进去,酒店几个雅间很简朴,还有一桌人在喝酒,桌上堆着啃剩下羊蝎子骨头。我们落座后,服务员拿来菜单,我点了一斤羊蝎子二斤羊尾骨一斤羊脖子,几盘蔬菜,时间不长,锅就开了。我们从滚开的锅里捞出羊蝎子,啃了起来。羊蝎子肉很鲜很嫩,味道也很鲜美。深红的羊肉,有点红焖羊肉的味道。肉没有一点膻味,羊尾肉比较肥但不腻。羊脖肉也很鲜嫩,我们三个人两瓶酒,吃了四斤羊脖子羊蝎子羊尾骨,几盘蔬菜加一帘莜面条,全部干掉。

 吃饱喝足了,回到家里,躺着床上,看看手机拍下的天路风光,感觉景色迷人险峻,天蓝云白,好像云就在天路上行走一样。

 十四、凉拌升麻

 我知道中国有很多蔬菜是草药,但是中国有很多草药也是蔬菜。比如:马齿苋,车前子,蒲公英,小荬等等都是中国老百姓熟知的草药。

 崇礼白旗乡山沟里生长一种野菜,当地人叫西麻。它的学名叫什么,卖菜的崇礼人不知道叫什么。我查阅了很多资料才知道,崇礼人说的西麻,它的学名叫升麻。它的别名,也叫周升麻(《本经》),周麻(《别录》),鸡骨升麻(陶弘景),鬼脸升麻(《纲目》),绿升麻(《医学广笔记》)。功能主治升阳,发表,透疹,解毒。治时气疫疠,头痛寒热,喉痛,口疮,斑疹不透;中气下陷,久泻久痢,脱肛,妇女崩、带,子宫下坠;痈肿疮毒。

 崇礼人吃升麻是和土豆条一起蘸着莜面鱼吃,据说很好吃。究竟有多好吃,我没品尝过。

 白旗乡卫生院老中医李先生春节后给我送了一袋晾干的升麻,老先生说:升麻做馅,凉拌可好吃了。

 今天上午崇礼的朋友小王给了我一袋新鲜的升麻,拿到家后,我放在水池里清洗。我感觉手被扎了一下,很痛。而且,好像整个手被很多刺扎了。这时我忽然想起李老先生说过的话,洗升麻的时候,千万别用手洗,用筷子夹着洗,因为升麻上有很多刺,扎手很疼。

 我用筷子夹着升麻清洗,边洗边挑菜里的杂草。洗净后捞出。水开后,用开水焯一下,再用凉水浸泡,然后控出水分,切成寸段,放盐蒜末香油少许醋拌均匀。

 崇礼人管升麻芽叫苦菜。据说升麻芽的药理作用比升麻叶高很多。要么怎么卖的这么贵。 崇礼卖的升麻芽,价格很贵,每斤二十多块钱。

 吃升麻芽最好凉拌。洗净后,用开水焯一下,然后用凉水浸泡。控出水分,切寸段,用盐香油凉拌。吃起来很苦,回味起来有股淡淡的甜。

升麻叶不苦,吃起来口感清淡滑润,有点拌苋菜的感觉。

2019--10--8

洋芋怎么吃最好吃

参考: 烧洋芋:最乡土的吃法 高寒山区,火塘是家家必有的。冬夜里围塘夜话时随手摸出几个洋芋,拿根柴火在塘灰里刨几下,埋下去。人谈累了,洋芋香气也出来了。最耐不住性子的是小孩子抢着刨出一个,吹吹拍拍,烫呼呼地便咽到肚里去了。大人的味蕾在退化,往往要撒点椒盐,或者抹点卤腐。在滇东北,烧洋芋往往也是人们的主食。 如今,在城市里也有卖的,熟了、糊了,便拿小锯片刮去皮。这种吃法与烤红薯类似,完全是用火炉烧烤或用柴灶里的余火灰焐熟。云南人给烤洋芋还取了个文雅的名字,管它叫“吹灰点心”。 炸洋芋:最昆明的吃法 走在通往翠湖的染布巷,不经意地会交替闻见洋芋和臭豆腐的香气,那定是炸洋芋一条街了,而且那洋芋一定是黄心的!昆明有很多这样的小巷。灰黑的屋瓦,白里泛黄的石灰墙,几把白布伞,下面是五六张小桌小凳,“老板,要两碗炸洋芋!一个甜酱,一个干作料!”“好,马上!”。吃着吃着,竟吃出了上个世纪大学年代的味道。其实,在有桌有碗的小摊上的炸洋芋算豪华型的,更多的炸洋芋串上竹签,出自一口架在推车上的油锅。昆明的炸洋芋,不止穿着时髦的小年轻喜欢,就是戴阴丹蓝头巾的大嫫,嘴里哼着花灯调的大爹也喜欢。 马铃薯葡萄干油蛋糕:最洋气的吃法 把鸡蛋打在盆中,放入白糖、马铃薯泥,用打蛋器打起成乳白色,再放入油、牛奶、香草油搅匀,随后倒入过箩后的面粉和葡萄干拌匀。在蛋糕模子上擦一层油,将拌好的蛋糕面盛入,入烤炉温火烤45分钟左右,马铃薯葡萄干油蛋糕就新鲜出炉了 此外,还可以将洋芋洗净切片,约1厘米厚,加入牛奶、奶油放在锅中煮软,撒少许胡椒,最后撒上起司放入烤箱烤熟即可。浓浓的奶香、起司香伴着松松软软的马铃薯,从来没想到洋芋也可以吃得这么洋气! 减肥洋芋:最健康的吃法 洋芋作为减肥食品的理由如下:不合脂肪,热量为220个卡路里,容易让人有饱足感;;营养成份很高:每100克维他命c的含量达26mg,还含有844mg的钾质,是香蕉含量的两倍之多! 减肥洋芋最简单的做法可以水煮后不放油盐,剥掉皮直接吃,也可在烤熟的洋芋上放上橄榄油、无脂的奶油调味粉;、或无脂的原味鲜乳酪再佐以日本葱。德国人常以洋芋汁来治疗消化不良,饮用洋芋汁有预防癌症和心脏病,并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洋芋糍粑:最民族的吃法 在我省少数民族地区,洋芋的吃法、做法多而新鲜,比如把洋芋洗好蒸熟,晾冷后去皮,放入礁窝里舂成又粘又糯的“洋芋糍粑”。食用前,若和上蜂蜜,其味甜香可口,若放油、盐煎热吃,其味鲜美清香。或者把洋芋糍粑切成小块。放进油锅内炸黄食用,味道脆香可口,也可以将洋芋糍粑切成片片煮汤,加进家制的酸菜,味道格外香鲜。 ;初到这些村寨的客人,吃着这些美味佳肴,一旦知道是洋芋所做时,禁不住要拍手叫绝。 汪曾祺式:最不寻常的吃法 作家汪曾祺先生被下放到张家口沙岭子农业科学研究所劳动时,主要工作是画马铃薯图谱,洋芋成熟时他就开始画薯块。画完一种,就把它放进牛粪火里烤烤吃掉,然后再画一种 二十七年后,汪先生在文章中写到:全国像我一样吃过那么多种马铃薯的人,大概不多!据他自己回想,最大的要数“男爵”,一个可以当一顿饭吃。有一种味极甜脆,可以当水果生吃。最好的是“紫土豆”,外皮乌紫,薯肉黄如蒸板栗,口感则更为细腻 洋芋VS苦瓜茴香:最具创意的吃法 把大多数人爱吃的洋芋和大多数人不爱吃的苦瓜炒在一起,便创造出了大多数人没有尝过的新感觉。适当的比例和适当的火候,苦瓜苦味大减,洋芋则略带苦香;洋芋炒茴香,则让食客司空见惯的洋芋凭添一抹翠绿,茴香洋芋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刺激味蕾,满足了人们另类的需求 原味洋芋片:最怀旧的吃法 不少成年昆明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很多年前,父母将生洋芋洗好切成片片,放入锅内用淡盐水煮好晒干,食用前放入油锅内炸酥,起锅后盛入盘中待客,就象吃油酥虾片那样色鲜味美,又酥又脆又好吃。 这种原味洋芋,跟现在流水线上下来的产品相比,更具纯天然手工制作的特点,而且每家每户的口味不同,又各具特色。今天握一袋土豆片在手,怀念的却是当年母亲做的原味洋芋片 最经典的吃法 这里的最经典,是指在云南最常见、最简易、也最受人们喜爱的吃法,它们是老奶洋芋、青椒洋芋丝、酸菜洋芋汤和洋芋粑粑、洋芋鸡。

记得采纳啊

冷面做法

冷面好吃的做法如下:

食材:冷面、黄瓜、香菜、大蒜。

步骤:

1、刚买来的冷面是干的要用凉水泡30分钟泡软。

2、泡冷面的时间把黄瓜切丝,大蒜切碎,再切少许香菜,这几种配菜是缺一不可的,还可以准备个熟鸡蛋,煮熟的牛肉和少许的辣白菜,没有也可以不放。

3、现在来调冷面的汁,用一大勺白糖加一大勺醋在加适量水调成酸甜汁,根据自己口味加醋加糖,喜欢酸多放醋喜欢甜多放糖,再加少许盐和味精备用。

4、锅里加水烧开,下入泡好的冷面,再次开锅时把火关了就可以了,觉得硬可以再焖会,一直煮冷面会煮烂捞不上来了,煮好的冷面用冷水过凉。

5、过凉的冷面捞出放在冷面汁里,再加入少许香油,辣椒油和熟芝麻,再放入切好的配菜就大功告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