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次自驾游西藏,总结出6点经验,包括路线、车型、花费、注意事项-

2.现在是入手新能源车最好的时机吗?

3.每次去中石化加油总是推荐我燃油宝?到底需不需要这东西?

4.这三款合资车不仅操控佳、性能好,关键油耗表现还不输日系车

5.现在国内的原油价格是多少

6.原油价格跌至两周低位,为何会一跌再跌?

3次自驾游西藏,总结出6点经验,包括路线、车型、花费、注意事项-

油价92汽油调价时间凶_油价92号汽油调价时间

3次进藏,走过滇藏线,走过青藏线,第三次纯电动 汽车 自驾游318川藏线,感触颇多,这里我从 车型选择、自驾游线路、景点、全程吃住花费、注意事项 等几个方面来详细分享6点西藏自驾游的经验。

西藏地处高原地区,平均海拔都在3600米以上,自驾游需要翻越多座高山,尤其像 东达山、米拉山垭口 ,海拔均超过5000米,在这样的高海拔地区,不仅人会出现 高原反应 , 汽车 同样会出现“高原反应”。

对于燃油车来说,主要是一些自然吸气发动机车型,自动挡或者排量小于1.5的车型会出现爬坡无力,动力不足的情况,这和空气中氧含量相关。

在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尤其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区, 空气中氧含量大约只有11% ,这样的氧含量只有我们平时氧含量的一半左右,人也是因此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状况,同样,对于 汽车 发动机来说,相同的进气量,含氧量迅速降低,直接影响缸内混合物的燃烧效率,进而影响发动机输出的功率。

因此,尽量选择 涡轮增压的车型或者选择排量大一些的车型 ,这样动力影响较小,虽然进藏路上有很多五菱宏光这类面包车,但在东达山几个弯道上,会发现很少有他们的踪迹,很多路段他们都是慢悠悠行驶,有的货拉得重一点的,爬陡坡前,需要把货卸完才爬上去,也见过奇瑞QQ中途找越野车牵引爬坡,不是说小排量车型不行,只是因为动力有所减弱,开起来影响自驾游体验。

也有人担心轿车底盘低,通过性不如SUV,进藏能行吗? 其实,最近几年进藏的路已经很好走了,全程柏油路,偶尔遇到雨季会有滑坡导致道路中断,这种情况下,轿车通过性确实较差,但道路很快也能修好,基本不影响。

也有人问,现在开纯电动 汽车 能进藏吗?

纯电动 汽车 入藏?这事在一年前,想都不敢想,但是现在川藏线沿线充电桩已经安排上,主要是国 家电网、小鹏、特斯拉、蔚来 充电桩为主,从成都沿着川藏线一直到珠峰大本营,全线均有充电桩,两个站点之间最长的距离也没有超过300公里,充电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想要拥有一个完美的自驾游体验,还是建议选择一辆排量在1.6以上的SUV,如果是纯电动 汽车 ,那建议官方纯电动续航至少在450公里以上的车型,在高海拔地区,虽然纯电动 汽车 动力影响较小,但是遇到低温天气,续航里程缩减较快,450公里的续航,一般续航需要打7折左右,按7折来算,这样也能行驶300公里以上,中途不用担心续航不够。

1、车辆养护工作, 进藏虽然里程不是很长,但是路途中耗时较长,出发前建议把车开到4S店或者维修店进行保养,更换机油、机滤,空调滤芯、燃油滤芯等易耗品,再检查刹车油、刹车片、火花塞、防冻液、轮胎胎压、备胎、电瓶电压、玻璃水等。

2、随车工具, 车载充气泵、快捷补胎套装工具、拖车绳(3吨以上)、拖车钩、千斤顶(3吨以上)、车载灭火器、防蚊纱窗、三角警示架、反光背心、应急电源、电源搭线、应急手电筒、简易工兵铲、充电宝等。

其实这些工具都是以备不时之需,绝大部分时间都用不到,但是像我经常长途自驾游,这些随车应急工具一直都在车上,第二次入藏的时候,8月下旬还在雨季,我们开着轿车从318进藏,然后从317出藏,当时317的路况还是很糟糕的。

中途遇到滑坡堵住了公路,只有SUV车型勉强能通行,绕行需要多走200多公里,于是使用工兵铲把坑洼路面填平,然后硬着头皮开,结果还是磕到底盘,最后使用千斤顶,垫了石头才通过,这些小插曲,就需要用到很多应急工具。

其他随身携带物品,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银行卡、尽量带现金,在一些村庄,小镇还是以现金居多,如果需要到西部边境 珠峰、定日、墨脱、日土、阿里等地区 ,还需要提前办理好边防通行证, 边防证 一般有效期3个月,到户籍派出所即可申请,要注意,申请时需要填写需要到达的地区,记得需要边防证的地区全部都选上,以防到时候行程临时有变。

带够氧气瓶,预防高原反应的红景天、高原宝以及感冒药等常用药,在西藏高原,最怕的就是生病感冒,因此这些药需要带上备用。

日用品, 西藏地区海拔落差较大,温差变化也很大,晴天,有时候山脚气温高达20多度,到达山顶垭口可能就是零下十几度, 冬季、夏季衣服 都记得带上,记得带上雨衣,雨伞可忽略,带上 防晒霜 等,西藏空气稀薄,白天紫外线很强,记得带上 睡袋 ,如果车辆空间大,还可以带上 帐篷、被褥 ,方便在车上或帐篷内休息睡觉。

进藏线路有很多条,但是对于我们普通人群来说,还是走常规路线比较好,主要有 318川藏南线、青藏线、滇藏线、317川藏北线、新藏线、阿里北线、丙察察、214唐蕃古道 这8条,其中走318川藏南线、317川藏北线、青藏线、滇藏线居多。

318川藏南线

比较适合首次进藏的人群,这一条线,从成都出发,依次经过 泸定县 (海螺沟冰川景区、泸定桥,小学课本上印象很深吧)— 康定 (木格措景区,期间翻越“康巴第一关”的 折多山 ,海拔4298米,这是进藏第一座高山)— 新都桥 (摄影走廊)— 理塘 (向南到稻城亚丁)— 芒康 (乌拉山)— 左贡 (东达山垭口,海拔5008米,川藏南线第二高垭口,常年积雪)— 八宿 (然乌湖,让人魂牵梦绕,川藏线上的璀璨明珠)— 波密 (米堆冰川)— 鲁朗 (素有天然氧吧、东方瑞士之美誉的小镇)— 灵芝 (南迦巴瓦峰)— 拉萨 (过了灵芝向北线会经过工布江达县,这里有川藏线最后一个垭口,也是第一高垭口,米拉山垭口,海拔5013米)。

317川藏北线, 这条线文化底蕴浓厚,一路上有藏式小寨、羌寨、寺庙等等,自然景观丰富,但是这条线路在7、8月雨季时路况时好时坏,轿车需要多注意,遇到滑坡通行是一个大麻烦,很有可能夜宿车里。

1 09青藏线, 大多数人会走川藏线到西藏,然后走青藏线出藏,就是我们所说的 “川进青出”, 如果担心高原反应,那不建议由青藏线进藏,这条线平均海拔较高,但是路况较好,也是西藏主要的交通运输线,大货车居多,沿途经过 纳木错、可可西里、昆仑山脉 等特色地区。

路线比较多,这里简单介绍这3条,每条进藏线路上,都有不一样的景色,如果单纯从景点来排名,当属阿里北线、新藏线、318川藏南线、唐蕃古道。

绝大部分人都是从平原到高原,刚进入高原时,记得不要吃得太饱, 饭吃7分饱 即可,高原地区肠胃容易受到影响,胃蠕动变慢,如果肠胃不舒服,刚开始几餐尽量吃一些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如面条、稀饭等,多吃水果蔬菜。

进藏沿途吃饭完全不用担心,以汉族、藏族、回族饮食居多,其中 川菜 较为常见,前几天吃不习惯的可以吃面条、米饭这样的主食,少吃特色小吃,等肠胃、身体慢慢适应后再吃特色菜。

至于住宿,像川藏线、青藏线沿途客栈、旅店、酒店非常多,但一般建议在县一级住宿比较好,干净卫生、安全,基础设施都比较好,住宿方面都很方便。

其实自驾游费用因人而异,以我个人沿途费用来说说吧,主要是 油费、住宿费用、吃饭、景点门票、礼品 等花费。

1、油费和过路费, 走318川藏南线,从成都出发到拉萨全程 2250 公里左右,到康定收费站是最后一个高速收费站,过路费130左右,之后就是318国道,无收费。

油费就看具体车型了,当时驾驶2.0T排量,SUV车型,平均百公里油耗11L左右,中途加油站也比较多,但是西藏境内油价略高,95号汽油比川内大概高了5毛左右,单程油费大约2000元左右,平均算下来,一公里大概1元左右,如果是轿车或者低排量车型,油费和其他城市都一样的。

2、住宿费用, 每年6-10月 旅游 旺季,一般星级酒店普遍都在300-600左右,青旅、客栈、民宿等较为便宜,普遍在一百多元,当然床车自驾游也是可以的,累了随时休息,自然费用相差也会比较大,一般普通酒店住宿居多,价位在150左右。

3、吃饭费用, 中餐略贵一点,几乎都差不多,一天按早中晚三餐来算,平均一天50左右居多,当然这个差距也很大,全看吃些什么了。

4、景点门票, 绝大部分景点都是免费的,其他主要几个景点大概费用如下,泸定桥10/人,海螺沟92/人,稻城亚丁套票270/人,来古冰川50/人,米堆冰川50/人,羊卓雍措120/人,纳木错120/人,茶卡盐湖70/人。

景点主要还是看怎么玩,怎么看,很多景点都是门票+观光车+索道+其他交通工具,这样花费普遍较贵。

全程算下来,川藏线快的话,5-7天左右,大部分在7-10天左右,人均每天总花费 300-500元 左右。

1、进藏时间和路线方面, 每年6月至10月初是自驾游旺季,但是尽量避开7-8月,这是暴雨季节,5-6月以及9月比较适合自驾游进藏,首次入藏建议选318川藏南线,记得下载好离线地图。

2、驾车注意事项, 尽量不要在夜间开车,气候多变、路况较为复杂,尤其路上经常会遇到牦牛、羚羊、羊群等,一定要减速慢行,另外车上随时准备2天的食物,水至少准备3天,折多山、米拉山、东达山这些高海拔垭口,经常会遇到暴风大雪,路上堵车是常有的事,食物和水必须要带。

3、进藏、出藏途中, 不要随便离开主干道,很多地区荒无人烟,更别说手机信号了,尤其沿途一些沙地、草地等,不要轻易把车开进去,看似很正常的路,车很容易陷入沙地,不要私自走快捷小路,更不可穿越 可可西里、阿尔金山、羌塘 这三大无人区,危险远不止来源于大自然,还有人心。

4、夜晚如果睡在车里, 尤其需要注意,不要整夜启动发动机开空调,无论是内循环还是外循环都很危险,更不要整夜紧闭车窗,夜晚不要在高海拔地区睡车里,开空调睡车里,不仅危险,仅仅油费也和住旅店差不多了。

5、高海拔地区不要进行激烈运动 ,容易缺氧,身体不适不要进藏,比如感冒、心血管、心脏方面有问题的不要进藏,遇到感冒等问题,记得及时就医,不要拖,高原地区生病完全不能和平原地区相比。

6、尊重当地风俗习惯, 首先藏族人不吃驴肉、马肉、狗肉,避免谈及忌讳的东西,尽量不要穿短裤、裙子。喝酥油茶时,等主人家双手捧到面前,才能双手接过来喝,很多人刚开始不习惯喝酥油茶,记得不要表现出来,再怎么样也要喝,这是他们的待客之礼。

不要随便跨越 法器、火盆、经筒 ,不要踩着他们的门槛,更不能随便摸别人的头,遇到草场等牧民区域,不要随便驾车进去或者徒步进去,也有人说,看到年轻姑娘蹲在空旷地上,不要靠近,会尴尬的。

总之,西藏,一个去了还想再去的地方 ,相比大城市的繁华喧嚣,西藏这片净土似乎有着一种能净化内心的“魔力”,让无数探险者、自驾游爱好者为之着迷,西藏,不仅有神奇壮观的自然风光,也有凶险无比的无人区,它的危险远不止来源于大自然,因此,自驾游很有必要做好相应攻略。

很多人都说,一生中一定要疯狂一次,再不疯狂就老了,或徒步,近距离感受西藏这座“边陲圣地”的美景,或骑行,翻山越岭,一人一车,随心所欲,或自驾游,一边感受神奇壮观的自然风光,一边享受自驾游的乐趣,不管以何种方式入藏,很有必要做好各种攻略,知己知彼,让自己拥有一个完美的西藏之旅。

现在是入手新能源车最好的时机吗?

现在是依然是入手新能源车最好的时机,正是因为,由于目前闹得沸沸扬扬的俄乌冲突,导致全球原油价格不断上涨,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也致使国内油价于不久前正式进入了9元时代。可以说,这一结果直接影响的便是燃油车车主,毕竟他们平时的用车成本会大大提升,所以现在也是入手新能源汽车的最佳时期。

前几年,我国为了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从政策方面先后出台了不限行、不限购、免购置税、新能源购车补贴等,有着一系列,利好政策措施吸引消费者购购置新能源车,但当时对新能源汽车的不信任,还有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等客观因素,很多人并还是没有将新能源汽车纳入首选范围。新能源汽车发展虽然才刚刚起步,无论价格,还是技术方面都有着很大的降价空间和提升空间。

过去的几年。应该是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最好时机。而现在,汽车产业陷入了芯片危机,还有。动力电池也极具短缺,这些问题现在还没有以涨价的形式出现在消费者面前。。

新能源汽车补贴的初衷就是为了推广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如果成为了良性的阶段,自然补贴就会退场、减少干预。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实际上’近几年已经有过多番调整。补贴幅度越来越小,极有可能在二零二二年彻底结束补贴。

而根据现在最新的补贴方案来看,二零二二年,续航里程三百至四百公里纯电动车型,补贴较二零二一年减少三千九百元。续航大于四百公里的纯电动车型,补贴减少五千四百元,补贴减少数千元,对消费者来说,购车支出在无形的增加。今年年初,有多家车车辆开始涨价,其中就有,特斯拉、小鹏、比亚迪等品牌,纷纷上演,上调新能源汽车的新车指导价:比亚迪上涨1一千至七千元,特斯拉最高涨价二点一万元,小鹏P7上涨四千至七千元不等,零跑汽车、广汽埃安、大众等也在上调价格,这表示着,涨价成为大趋势。

从现在的状态来看,越早买新能源汽车,花费的价钱还少。因此,这两年打算买新能源汽车的应该考虑提前买车,以免明年买车成本会增加。现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在急速上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以及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购买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新能源汽车迎来了发展新机遇。

而在智能新能源汽车时代,芯片和动力电池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但是,芯片和电池原材料却是紧缺货,有价无市。有专家表示:现在的芯片库存数不足百枚,下游企业大量采购基本不可能。部分芯片就是现在订货,即便是再过两年都可能拿不到货。而在动力电池方面,广汽集团、小鹏汽车因为产能问题和动力电池宁德时代导致分手,转头走向产能相对充足的中创新航。

从供应链的涨价幅度与消费者涨价幅度来看,现在,芯片与电池原材料价格的暴涨,还有产能紧缺的大部分压力依然是新能源车厂家在承担。如果芯片和动力电池的价格涨幅超出厂家承受范围,新能源汽车会在消费者身上涨价就会成为必然发生的事情,而现在入手新能源车,那就是最好的时期。

当然也由于目前闹得沸沸扬扬的俄乌冲突,导致全球原油价格不断上涨,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的原因,其实,现在正是入手新能源车最好的时机。作为消费者的你,看了以上的分析,不知道你什么时候打算入手新能源车?希望在下方的评论区写上你的不同见解!

每次去中石化加油总是推荐我燃油宝?到底需不需要这东西?

加油后要不要用燃油宝?很多车主正纠结

选不选 加不加

燃油宝,一种燃油添加剂,号称可以节省汽油,提升引擎动力,让面对高油价的车主们颇为心动。有些推销人员会把它说得神乎其神,很多车主招架不住,就会买上几瓶。

然而,自从央视财经频道《消费主张》节目称“燃油宝不仅作用不大,用多了反而很伤车”后,引起了广大车主关注。

杭州的燃油宝市场情况如何?燃油宝究竟是“宝”还是“害”?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加油站:主动用的车主并不多

7月6日傍晚6点,记者来到位于拱墅区大浒街旁的中石化加油站。每个加油箱旁,记者发现都设置了一个售卖燃油宝的货架,货架上方还张贴着由国家环境保护部公布的《关于发布第一批合格车用汽油清净剂的公告》。

加油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只卖这种由中石化自己生产的‘海龙燃油宝’,一瓶65毫升,35元,目前用的人比较多,销售量不错。”

记者在这个加油站观察近一个小时,但没有发现车主购买或使用燃油宝的情况。

晚上7点左右,记者又来到中石油上塘路加油站。由于该加油站面积较小,在室外并没有设置售卖燃油宝的货架。进入店面,第一眼也并没有看到燃油宝,经过询问,才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发现燃油宝放置在货架一个比较偏僻的角落。这里卖的是一款由沈阳生产的名为“泰宝”的燃油宝,金**瓶身,售价40元/瓶,容量为60毫升。

“因为我们这边比较忙,又没有推销燃油宝的任务,所以一般都是车主自己主动提出购买的。”该加油站工作人员表示,只有在厂方销售人员在的情况下,销量才会比较好,一般一天能卖八九十瓶。而平时,主动购买使用的并不多,主要是老顾客。

用户:大多说不清使用效果

记者在走访时发现,如果有厂家工作人员推荐,部分车主会买上几瓶燃油宝。至于究竟有没有用,一些车主坦言心里没数。

加油站工作人员对记者分析,现在使用燃油宝的客户主要是两种,一种是刚刚买新车的车主,出于爱车之心;另一种是过了汽车的质保期,为了更好地保养。

在中石油上塘路加油站点,记者遇到使用燃油宝近三年的用户王先生。他告诉记者,他在三年前购买了一辆马自达6,因为心疼爱车,所以主动使用了燃油宝,而且十分频繁。

由最开始使用的“好莱”到现在的“泰宝”,他表示,燃油宝要经常使用,就像人吃保健品一样,关键在于坚持。他一个月的油费约1000多元,每次加油都会用燃油宝,因此一个月会用3瓶,共120元。至于是否节油,他表示没有感受到什么明显的变化。

在随机采访中,记者发现前来加油的车主选择不使用燃油宝的原因主要有:“他们推销的东西我不相信啊。”“觉得效果也不大吧。”

相比加油站,4S店内的燃油宝似乎销路更佳。在杭城某大众4S店里,记者遇到了前来做保养的陆先生,他有一辆开了不到一年的进口大众。他用的是一种叫G17的燃油宝,开始是做保养时4S店推荐使用的,每两箱油就要加一瓶。

“我们车友会里大家都用这个,4S店里卖70多元一瓶,后来发现淘宝网上才55元一瓶,现在我在淘宝买了。”

市场:品牌繁杂,价格相差很大

关于燃油宝,无论是普通车型还是高级车型,貌似都能找到适合的一款,但目前市场上品牌繁多,销售渠道和价格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加油站、4S店里的燃油宝品种繁多,网上则更是让人眼花缭乱。记者登录淘宝网,搜索“燃油宝”,相关宝贝信息超过100多页,涉及的品牌仅第一页就有十几个,价格也各不相同,有的每瓶二三十元,有的则只需几元。

更夸张的是,网上销售的“海龙”牌燃油宝,每瓶团购价“仅需4.96元且包邮”,而加油站里的售价每瓶需35元,售价相差之大叫人吃惊。

记者采访了中国石化浙江石油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他表示,“海龙”燃油宝推出以来,只在所属加油站中销售,没有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互联网上销售。

那么,网上出售该款燃油宝的卖家为何如此之多?“不排除有加油站低价出售,购买人转手在网上出售,但是即使这样,售价也不会低至10元以下。”该负责人说,“海龙”从天津发货到全国各地,运费都不止这个数,所以网上卖10元以下的基本都有问题。而经记者了解,国家环保部在2008年和2009年先后公布的合格车用汽油清净剂品牌,仅12种。

专家:按环保部目录名单购买使用

燃油宝广告中一般有三大卖点:“节省燃油、减少排放、清洁油路”。央视《消费主张》节目中特意针对这几项做了实验,结果显示,添加燃油宝后,接受测试的汽车在动力上没有明显变化,瞬间油耗也没有明显变化,能起到清洁效果的也很少。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车用燃料排放实验室主任岳欣在该节目中出了镜,但当他上周出现在杭州,再次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表示,节目剪辑时曲解了他原本的意思。

岳欣对记者介绍,他们从2005年开始,对市场上200多个燃油宝做了对比试验,其中有三分之一是合格的。“车主在使用合格的燃油宝后,不一定能马上感受到差别,这跟路况和车况等都有关系,但如果跑了5000公里左右,应该能感受到动力加强、省油等情况,所以使用合格的燃油宝,其实是有效的。”

但他同时强调:“过量,或者不当使用燃油宝是有害的。”如果过量使用,会增加燃烧室的积碳,如果再继续过量添加,甚至会造成发动机敲缸、爆震等情况,车辆尾气排放也会恶化。

所以他建议消费者,按照环保部目录名单购买产品,并按照产品说明书添加,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而对于试验中的不合格名录,岳欣则表示因为事先签过了保密协议,不方便透露。

他同时解释,“在2008年以前,全国的汽油里都加有燃油清净剂的成分,但是现在,除了北京采用的国五标准地区的汽油有强制加入,别的地区已经没有了,所以北京的油价相对其他地区来说也高一些。”

“是否在油品中加入这种清净成分是国家规定的,但作为从事环境科学研究的人员来说,我们认为所有有关环境保护的都该是法律标准,也希望现阶段消费者擦亮眼睛,正确使用合格的燃油宝保养爱车。”

这三款合资车不仅操控佳、性能好,关键油耗表现还不输日系车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等诸多因素影响,国内油价重新回到了“5元时代”。油价下跌,这对于广大开车族来说无疑是一个大利好。但是大家也都清楚,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成品油价不可能一直都在低位徘徊,待到全球疫情稳定下来以后,成品油价或许将会迎来新一轮的上涨。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一辆车的油耗表现,依然会成为我们在选车购车时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

一提起省油,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像丰田卡罗拉、日产轩逸这样的日系车。事实上,近几年来,除了日系车表现出众以外,像德系车、韩系车、美系车等合资车同样有着不错的燃油经济性。所以今天小编想和大家聊的话题是:除了日系车,目前市面上还有哪些省油耐造的紧凑型合资车。

厂商指导价14.23-18.02万元

一句话点评:提起高尔夫,人们首先会想到它的操控性、其次会想到它是大众旗下继甲壳虫之后又一家喻户晓的传奇车型。但是,却很少会有人将它与省油这个词联系起来。

由于第八代高尔夫目前已经公布了预售价,并且很快就要跟我们见面了,所以小编并不推荐已经到达产品末期的7.5代?高尔夫(下文简称为高尔夫)。但是,对于另一部分追求实用性的朋友来说,我们从终端了解到,目前高尔夫全系车型均有着4.5-5万的综合优惠。从价格上看,高尔夫的性价比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

外观方面,高尔夫采用了大众家族式设计语言,看上去非常的经典。前脸部分,高尔夫采用了看上去颇为高级的分段式LED大灯设计,并加入了银色镀铬饰条连接两侧,整个前脸看上去干净利落。而在下保险处,高尔夫则加入了蜂窝状的进气格栅。至于车侧和车尾部分,高尔夫采用了非常简洁明了的线条勾勒,并加入了双边两出的镀铬的排气管。车身尺寸方面,高尔夫的长宽高分别为4259*1799*1476mm,轴距则为2631(低配和次低配为2637)mm。

内饰方面,高尔夫同样采用了家族式设计,环抱式的中控台首次搭载了尺寸为12.3英寸的全液晶仪表。并配备了一块面积为8英寸(9.2英寸需选装)的内嵌式中控显示屏。值得一提的是,这台中控显示屏还集成了大众家族最新的MIB信息娱乐系统。而在配置方面,高尔夫除了全系标配胎压报警、车内氛围灯、倒车影像、定速巡航、电子手刹、自动驻车、无钥匙进入/无钥匙启动、真皮多功能方向盘、后排出风口、车内PM2.5过滤装置等多项实用性配置以外,还在高配车型上采用了更加昂贵的Alcantara混搭面料,并加入电动座椅调节以及疲劳驾驶提示功能。而丹拿音响、全速自适应巡航、主动安全系统等则需要进行选配。

最后再来说说大家关心的动力部分,高尔夫共提供了1.2T和1.4T两种不同的动力版本,其中1.2T版本,发动机最大功率85kW,峰值扭矩200N·m。传动系统方面匹配7速双离合变速箱。官方百公里油耗仅为5.4L。悬架部分采用的是前麦弗逊+后扭力梁悬架。至于1.4T版本,发动机最大功率110kW,峰值扭矩250N·m。传动系统方面匹配7速双离合变速箱。官方百公里油耗仅为5.8L。悬架部分采用的是前麦弗逊+多连杆后独立悬架。

通过数据其实不难看出,不管是1.2T版本还是1.4T版本车型,高尔夫都有着不错的油耗表现,但是在这里也要提醒大家一点,那就是高尔夫的油耗表现虽好,但是其全系车型只支持95号汽油,并不允许添加92号汽油。

厂商指导价10.88-15.08万元

一句话点评:与高尔夫一样,福克斯同样以操控见长。另外,从近两代的车型表现来看,福克斯已经成功摘掉了油老虎的头衔。

除了思域,在这个级别里还有谁能够在操控方面与高尔夫一较高低吗?答案是肯定的。福克斯。作为高尔夫昔日最强劲的对手,近几年来,过得并不如意,原因主要是,在上一代车型,福克斯搭载了一台饱受诟病的双离合变速箱,导致其销量急剧下滑。而在这一代车型中,福克斯全系车型均配备的是三缸发动机,并没有给消费者更好的选择。我想,这也是福克斯销量一直上不去最根本的原因。好了,下面我们就来说说福克斯这款车吧。

外观方面,福克斯采用了福特最新的家族式设计语言。前脸部分,福克斯采用了六边形黑色蜂窝网状进气格栅、黑色的雾灯格栅。大灯的内部则采用了分体式设计。整个前脸看上去非常的凶狠,同时也变得更加动感。而在车身侧面和车尾部分,福克斯采用了凹凸有致的线条设计,特别是在车尾部分,更是加入了大量锋利的折线设计,使得整车的造型看上去更加的精致时尚。车身尺寸方面,尺寸方面,三厢版福克斯的长宽高分别为4647(ST?line版本为4671)*1810*1468mm,而两厢版福克斯的长宽高分别为4378(ST?line版本为4404)*1810*1468mm,轴距同为2705mm。

内饰部分,福克斯同样采用了最新的家族式设计风格。从设计上看,福克斯的内饰设计较为简洁,中控台部分则加入了大量的软质材料进行包裹,同时采用了银色镀铬进行装饰。另外,福克斯还首次搭载了旋钮换挡机构以及8英寸的悬浮式中控显示屏,但是没有采用了时下流行的全液晶仪表,而是全系车型均配备了一个4英寸的仪表信息屏。另外,在部分中高配车型上,福克斯还配备了无线充电、专属运动座椅、电动调节座椅双区自动空调、后排空调出风口、无钥匙进入、一键启动、自动驻车+电子手刹等。

最后我们同样再来说说大家关心的动力部分,福克斯共提供了1.5L和1.5T两种不同的动力版本,其中1.5L版本,发动机最大功率90kW,峰值扭矩153N·m。传动系统方面匹配6速手动或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官方百公里油耗分别为5.4L和5.7L。悬架部分采用的是前麦弗逊+后扭力梁悬架。至于1.5T版本,发动机最大功率128kW,峰值扭矩243N·m。传动系统方面匹配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官方百公里油耗仅为5.5L。悬架部分采用的是前麦弗逊+多连杆后独立悬架。与高尔夫不同的是,福克斯全系车型均支持92号汽油。

最后再向大家介绍一款,虽然谈不上热门,但是同样还算不错的紧凑型轿车。

厂商指导价10.88-12.58万元

一句话点评:高颜值、高配置、高性价比,低油耗,属于典型的“三高一低”车型。

也许在操控性能上,起亚K3比不过高尔夫和福克斯,但是它却是这三款车里面最值得推荐的,理由如下:起亚K3不仅拥有出色的产品力,而且它也是业内首款推出了包牌价的政策的车型(包牌价即裸车价加上购置附加税、交强险费用及上牌费用等各项加起来的费用)。除此之外,起亚K3目前在广州地区还有1.8万元左右的综合优惠,综合起来,起亚K3的性价比优势非常明显。下面我们就来聊聊起亚K3。

起亚K3在外观方面依旧沿用了起亚的家族式设计语言。前脸部分,起亚K3采用了直瀑式多边形进气格栅搭配上犀利、动感的前大灯。另外,在下保险杠处,起亚K3还加入了倒凸形的黑色条状装饰条以及两撇柔和的银色镀铬条进行装饰。车身侧面,起亚K3采用了较为简洁的设计,整体性较强。车尾部分,起亚K3采用了贯穿式的尾灯设计,并且在排气管的位置也同样加入了贯穿式银色镀铬装饰,提升了整个尾部的层次感。车身尺寸方面,起亚K3的长宽高分别为4660*1780*1450mm,轴距则达到了2700mm。事实上,除了法系车在设计上天马行空、独具一帜以外,韩系车一直以来在设计方面同样很有自己的见地,像起亚K3的颜值便是正宗的韩国范儿,拥有极高的辨识度。

作为一款专为潮流人士打造的紧凑型轿车,起亚K3整体内饰设计较为简约。中控台部分,起亚K3采用了平直的线条进行过渡,层次感分明。而在中控台的两侧,起亚K3还加入炮筒式空调出风口。另外,为了增强整车的质感、起亚K3还在中控区域、两侧车门饰板、多功能方向盘以及空调出风口处采用镀铬装饰进行点缀,同时,在空调出风口下方配备了看起来更加高档的钢琴烤漆按键,至于挡把的样式,则采用了与游艇式挡把相似的设计。与此同时,为了增强整车的科技感,起亚K3在部分车型上还搭载了7英寸的全液晶仪表以及10.25英寸的悬浮式中控触摸屏,并在中控屏上集成了最新百度智能互联语音控制2.0系统。

配置方面,起亚K3除了提供像LED前大灯、LED日间行车灯、双区自动空调、电子手刹、自动驻车、电动天窗、后排中央扶手等常规配置以外,还配备了智能钥匙、车内侧气囊、车窗远程关闭、无钥匙进入/一键启动以及DRIVE?WiSE智能辅助系统。作为一款10万上下的家用轿车,可以说,起亚K3的配置已基本满足大多数人的日常需求。

动力方面,作为一款常年驰骋在CTCC赛场上的车型,起亚K3提供了1.5L和1.4T两种不同的版本,均满足国六排放标准。其中1.5L版本,发动机最大功率85kW,峰值扭矩143.9N·m。传动系统方面匹配CVT变速箱。官方百公里油耗为5.1L。至于1.4T版本,发动机最大功率96kW,峰值扭矩211N·m。传动系统方面匹配7速双离合变速箱。官方百公里油耗仅为5.3L。悬架部分采用的是前麦弗逊+多连杆后独立悬架。从参数上看,这两款发动机并不算亮眼,整体也更偏向于家用,主打燃油经济性和节能表现。

随着内燃机技术不断进步,现在不管是合资车型还是自主品牌车型的油耗表现相比以往都有了较大的提升,而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这三款车型,不仅油耗表现突出,另外,它们在其他方面的表现同样非常突出。像高尔夫、福克斯在操控方面的同样可圈可点、而起亚K3则拥有丰富的配置,最重要的是,这三款车型的价格都在10万上下,非常适宜家用。

另外,除了以上三款车型以外,小编相信你或许会有更好的车型推荐,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讨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现在国内的原油价格是多少

昨日,山东炼化界多位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透露:中石化旗下的胜利油田将于下月调高原油结算价,涨幅约12%,具体的调价方案将于下月初公布。胜利油田有关人士对此消息予以确认。据分析,在其带动下,国内原油价下月可能大幅上调。 胜利油田将调高结算价 昨日,山东炼化界多位人士向本报透露:中石化旗下的胜利油田将于下月调高原油结算价,涨幅约12%,具体的调价方案将于下月初公布。胜利油田有关人士昨确认调价一说,但称并未接到具体方案。 来自石化资讯供应商“石油网”提供的数据显示,胜利油田原油结算价为5450元/吨(不含税),大庆油田为5478元/吨(不含税)。去年,国际原油价格还未突破100美元,我国进口原油平均价格就已接近5000元/吨。如今,国际原油价格已高居120美元之上,国内原油价格调价冲动骤增。 “因胜利油田是参考国际原油价格来设定国内结算价的,现在国际油价涨得那么凶,我们是肯定要调价”,胜利油田有关人士昨日说。 一位与胜利油田业务往来频繁的山东炼厂原油部负责人则告诉记者,胜利油田的初步方案是将现行的5450元/吨结算价提高至6200元/吨左右,“最终方案将在下个月月初公布,无论最终价格如何,大涨不可避免。”山东东营市另一家与该油田有业务往来的地方炼厂原油部负责人也证实了上述说法。 “全国各油田都将跟进” “如果调价,全国各油田都将跟进”,石油网一成品油研究员告诉记者,近期,多家炼厂都谈及油田调价一事。“各大炼厂按国家下发的指标给炼厂提供原油,胜利油田、大庆油田是行业内的标杆企业,只要一方调价,其他油田都会随之调价。” 尽管如此,因国内成品油价格并未放开,国内原油价格上调并不会波及现有的成品油零售价格。但“各大炼厂会相应地调高成品油批发价”,上述研究员说,这会给国内成品油调价带来压力。 同步播报 :抓紧投产新建炼油能力 常务会议昨日指出,当前我国煤电油气运供需总量基本平衡,但一些地区的电煤、柴油及电力供应仍比较紧张,必须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科学调度,协调配合,统筹解决突出矛盾。会议要求,做好成品油总量平衡和市场供应,抓紧投产新建炼油能力,加强产运销组织协调,支持企业增加生产。同时,千方百计保证农业“三夏”用油,增加重点地区柴油投放数量

希望采纳

原油价格跌至两周低位,为何会一跌再跌?

第一、受疫情影响,需求端急速下跌引起油价下跌压力。

我们都知道,整个全球原油进口主要集中在亚太,欧洲和北美三大地区,合计占比全球原油进口的94.9%,据统计其中2018年,亚太各国原油进口总量12.12亿吨,占比全球石油进口量的53.6%,各国平均原油对外依存度71.5%。2018年,中国原油进口4.65亿吨,占比全球原油进口量的20.5%,全球第一,原油对外依存度72.5%。 2.美国 2018年,美国原油进口3.86亿吨,占比全球原油进口量的17.1%,全球第二,原油对外依存度42.0%。 3.印度 2018年,印度原油进口2.28亿吨,占比全球原油进口量的10.1%,全球第三,原油对外依存度95.4%。 4.日本 2018年,日本原油进口1.51百万吨油当量,占比全球原油进口量的6.7%,全球第四,原油对外依存度82.8%。

目前由于疫情影响,据统计2020年中国进口原油大幅下滑,引起产油国库存增大,其它国家目前一样受疫情蔓延引起需求下降的情况。需求下降,油价自然有降价压力。

第二、产油国寻求减产保价未果引擎恐慌情绪蔓延。

上周五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在与俄罗斯的原油减产谈判宣告破裂,周一沙特报复性调低原油价格,导致原油价格继上周五大跌约10%后再次大跌超30%,日内最低价格触及31.38美元,引发全球对地缘政治及经济下行风险担忧再度升级。

其实这个是由于非理性引起的恐慌情绪蔓延叠加了原油的大幅下跌趋势,加剧了暴跌。

第三、做空机构累累发出悲观预期及做空言论。

记得华尔街的大鳄是最为凶猛的做空力量,如果大家还记得每次经济危机来临总有一些大鳄通过做空赚得盘满钵满。

上个星期多家国际机构认为,国际原油价格,很可能将从现在的45美元左右,跌到20美元左右,甚至会跌到10美元左右,没想到暴跌来得如此之快!紧紧过了一个星期都不到就跌到了30美元,简直就是闪崩模式!

2020年的原油价格简直就是一个噩梦的开始,原油价格从年初的最高的65.65美元,短短两个多月时间腰斩不止。最低跌到了27.34美元,总之就是恐怖来形容了。

此时全球关注的一个问题是,2014年油价崩盘的噩梦是否会重演。众所周知,当时沙特和俄罗斯与从未参与限产协议的美国页岩油生产商争夺市场份额,大幅增产导致价格下降,当时的销售收入已不足以覆盖页岩油的成本,逼迫许多美国页岩油生产商走向破产,在2015年末和2016年初跌到了25美元水平。

不过,之后页岩油却靠着借债活了下来。欧佩克之后不得不拉拢俄罗斯实施减产。时至今日,原油世界还在为当年沙特的决定买单。

当然作为原油进口大国的我们而已,量化擒牛认为油价暴跌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如此一来我们可以节省多少外汇储备啊,加上原油价格暴跌有利于RMB国际化,美元不再那么牛哄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