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油的功效与作用_印尼食用油价格居高难下
1.俄乌冲突引发葵花籽油“紧张”,英国要“断供”,中国有啥影响?
最近两天食用油行业最爆炸性的新闻莫过于印尼总统佐科威宣布暂停印尼食用油及食用油原料出口,规定从4月28日开始执行,直到印尼国内食用油短缺得到缓解后才取消!
这意味着什么?全世界最大的棕榈油产地,产量占世界产量59%的国家暂停向全世界提供可食用棕榈油!要知道棕榈油目前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植物油供应来源,如果真的停止出口,那整个世界油脂消费将面临极大挑战。消息一出,周五夜盘期货立即做出反映,中国大连盘一度涨停,后收盘涨3.34%,美豆一度涨至1734美分每蒲式耳,收盘时跌至1686.75美分每蒲式耳。为何印尼会出如此的政策?为何世界产油第一大国油还短缺了呢?为何市场走势是一个高开低走的行情呢?后期会怎样?我们试着分析一下:
1、印尼为何制定这个匪夷所思的政策?
2,为什么世界产油第一大国缺油了呢?
3、为何市场出现了高开低走行情?
4、接下来会怎样?
最后说一下,印尼政策经常多变,之前在镍矿、煤矿上多次发生变化,现在轮到棕榈油,尽管我相信这个政策大概率不会执行或执行很短时间,但是对此带来的风险也希望大家警惕。保持谨慎,不赌政策,以免遭受巨大损失!
俄乌冲突引发葵花籽油“紧张”,英国要“断供”,中国有啥影响?
食用油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因素:
1.供求关系:食用油的价格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当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会上涨。这可能是由于天气条件导致农作物减产、生产成本上升、原油价格波动等原因导致的。
2.原材料成本:食用油的主要原料是植物油料作物,如大豆、油菜籽、花生等。这些作物的价格受到天气、种植成本、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当这些原料的价格上涨时,食用油的价格也会随之上涨。
3.生产成本:食用油的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运输成本等。当这些成本上升时,食用油的价格也会随之上涨。
4.政策因素:政府政策也会影响食用油的价格。例如,政府对农产品的补贴、进口关税、消费税等政策都会影响食用油的价格。
5.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会导致物价普遍上涨,食用油的价格也会受到影响。
6.国际市场:国际市场上的食用油价格也会影响国内市场的价格。当国际市场上的食用油价格上涨时,国内市场的价格也会随之上涨。
7.替代品:替代品的价格也会影响食用油的价格。如果替代品的价格上涨,消费者可能会更倾向于购买食用油,从而推动食用油价格的上涨。
总的来说,食用油价格的持续上涨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通过调整政策、优化生产过程、提高消费意识等手段来缓解价格上涨的压力。
原创出品,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俄乌冲突引发的市场收藏重点仍然在能源及粮食领域,天然气、小麦、玉米波动不断,而近日食用油市场也出现了波动。
俄罗斯和乌克兰不仅是小麦出口大国,同时也是葵花籽油生产大国。
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排名前三的葵花籽油出口国分别为乌克兰、俄罗斯和阿根廷。
而乌克兰和俄罗斯两国的葵花籽年产量约为3000万吨,约占全球的60%。
两国葵花籽油年出口量近1000万吨,约占全球葵花籽油出口的76%。
其中,乌克兰占47%,俄罗斯占29%。
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全球能源、粮食价格不断飙升,葵花籽油价格也出现了较大增长。
在3月初时,乌克兰为优先保障本国供给,宣传暂停出口,一度使葵花籽油的价格大涨。
虽然后来在3月底时,乌克兰官方文件显示,政府已将玉米和葵花籽油从禁止出口的名单中移除了,但是因为地缘政治冲突使得大量难民逃亡,农民弃种,市场普遍预测,2022年,乌克兰葵花籽油的种植面积可以将大幅减少,同比减少或达35%,将成为13年来的最低水平。
而就在上周,俄罗斯也宣布,将从4月1日起暂停葵花籽的出口,同时从4月15日至8月31日对葵花籽油实施150万吨的出口配额,以缓解国内物价压力。
全球葵花籽油出口排名前两位的两个国家的出口均出现波动,无疑使葵花籽油市场再次“紧张”起来。
葵花籽油作为全球第四大食用油,近年来消费量呈上升趋势。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预测,2021/22年,全球葵花籽油消费量将上升至20百万吨以上。
印度及欧美各国为主要客户。
在乌克兰3月份宣布暂停出口后,印度的葵花籽油价格出现了较大增长,于是印度紧急从俄罗斯以创纪录的价格采购了4.5万吨的葵花籽油,以备不时之需。
而英国最大的食用油供应商英国食用油有限公司也在近日表示,该公司目前的葵花籽油存量仅够供应几周的时间了,也面临“断供”的风险。
市场也普遍预测,如果葵花籽油出口持续受阻,那么欧盟及印度等国只能寻求棕榈油、豆油等进行替代。
而豆油方面,因为南美地区受严重干旱影响,大豆减产几乎成为事实,这使得豆油的压榨及产出下降,国际豆油价格也一直居高不下;而马来西亚的棕榈油库存持续偏低,劳动力短缺问题一直难以缓解,再加上印尼已调高了棕榈油的出口关税,所以整体也是易涨难跌。
那么,对中国会有什么影响呢?
数据显示,俄罗斯和乌克兰同样是中国葵花籽油的主要进口来源国,去年中国从乌克兰进口葵花籽油88.7万吨,占国内葵花籽油进口总量的70%。
这使得不少人担心,中国会因此受到影响。
但从我国食用植物油的消费结构来看,国内消费主要以大豆油和菜籽油为主,消费占比分别为43%和22%,其次是棕榈油和花生油,消费占比分别为16.8%和7.7%,最后才是葵花籽油,占比约为4%,排在最后。
这么来看,因为消费占比不高,所以影响也十分有限。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葵花籽油市场的波动,引发市场对豆油、棕榈油以及菜籽油的需求增加,进而可能使整个食用油价格重心上抬,可能会通过成本输入传导至我国,从而使得国内食用油价格高位震荡。
欢迎收藏“新农观”,一起了解新时代下三农的新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