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92号汽油最高价位哪年

2.油价只是每次只涨价了几毛钱,为什么大家的反应都很大?

3.中国油价最低是哪一年

2012年油价一览表_2012年4月油价

油价最高是哪一年

国际油价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历史上哪年油价最高?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全球石油最高价格是2008年,石油作为世界最关键的战略资源和基础原料,其价格调整遭受许多要素的左右,如供需、清算货币汇率、国际局势、经济发展市场前景、气候问题及其股票市场行情等。不一样国家和结构的代表针对油价问题的观点矛盾比较大。

以石油输出国组织为代表的产油国和发达国家觉得,当今国际性石油价格与供求股票基本面不相干,彻底是市场蹭热点而致。石油输出国组织理事长艾尔-巴德里觉得活跃性的投机个人行为才算是推升油价的背后“黑火”,石油市场并不会有供货紧缺问题,并且现阶段53天的石油贮备水准足够应收夏天能源供应的升高。

而以国际能源机构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国际大石油公司的代表则觉得,发达国家持续增多的要求,是造成油价持续高涨的首要缘故,石油输出国组织应当提升石油生产制造。研究近期油价高新企业的缘故,大家觉得金融业要素超出了产品要素。因为美金是原油交易的关键结算货币,美元下跌、金融危机、股市大跌刺激性投机资产进到包含期货以内的产品市场,推升油价。

从要求看,在历史上产生的三次石油困境,使油价短时间各自增涨了250%、160%、200%,尤其是前2次困境对全球经济造成了重要危害,造成国际性的经济萧条,也遏制了石油要求。而这一次油价疯涨的功效比较有限,全球经济没有因油价过高而发生显著的衰落,全世界石油要求也依然强悍,尤其是产油国本身需要的增加也变成油价走高的主要关键。依据英国石油公司全新的2008世界能源数据统计,中东地域的石油消费市场提高4.4%,远远地超出亚太地域2.3%的增加量。

国际油价最高点在哪一年

世界原油最高价格是2008年

二、油价上涨的原因分析

石油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基础原材料,其价格波动受到诸多因素的左右,如供求、结算货币汇率、地缘政治、经济前景、气候变化以及股市行情等。不同国家和机构的代表对于油价问题的看法分歧较大。以石油输出国组织为代表的产油国和发展中国家认为,当前国际石油价格与供需基本面无关,完全是市场炒作所致。石油输出国组织秘书长艾尔-巴德里认为活跃的投机行为才是推高油价的幕后“黑手”,石油市场并不存在供应短缺问题,而且目前53天的原油储备水平足以应付夏季能源需求的上升。而以国际能源机构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国际大石油公司的代表则认为,发展中国家不断增加的需求,是导致油价不断上涨的主要原因,石油输出国组织应该增加石油生产。探究近来油价高企的原因,我们认为金融因素超过了商品因素。由于美元是原油交易的主要结算货币,美元贬值、次贷危机、股市下跌刺激投机资金进入包括原油期货在内的商品市场,推高油价。

投机基金的大肆炒作是油价上涨最直接的推动因素

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投机基金的投机交易是引起国际油价大幅上涨和剧烈波动的重要原因,原油价格与以市场投机为目的的非商业持仓量、基金净多头头寸之间具有高度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到了0.89和0.81。因此,正是期货市场的金融杠杆效应增加了对冲基金的能量,不同基金之间的做多、做空造成石油价格走势远远偏离供求关系。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调查显示,目前原油价格中的60%是由纯粹的投机因素造成。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00年,石油期货炒作只占当时石油期货市场总量的29%,而今天却已大幅上升到71%。尤其是从2003年起,期货市场的整体商品指数投机资金由130亿美元,上升到目前的2600亿美元,升幅2000%,比2007年年初高出60%;仅今年前52个交易日,新流入商品市场的投机资金就高达550亿美元;炒家拥有的石油期货合同,从714手暴涨到今天的300万手,上升了4200倍左右。自2004年以来,进入国际石油期货市场的基金数量由4000多家增加到8500家;其中,共有595个对冲基金在进行石油交易,比三年前增加逾3倍。在纽约商品交易所进行的石油期货和实货交易的规模对比,从2003年的6比1到今天的18比1,四年增加两倍。如果将伦敦和新加坡期货交易所、不受监管的洲际交易所以及柜台交易、指数交易和衍生品计算在内,这个比例还要提高。石油期货市场的正常运作受到各种漏洞的干扰,出现不受限制和难以觉察的投机,远远超出健康的旨在提供流动性的水平,造成具有破坏性的价格扭曲。

美国议会和相关机构已经意识到投机基金对油价的操纵,油价的不断高涨也对美国经济带来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因而不得不对此展开调查并计划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5月26日,根据美国国会的指令,CFTC宣布对原油期货市场展开全面调查,以厘清国际油价是否被操纵。调查初步显示,投机基金通过三条可能的路径操纵国际油价:首先,指数基金、养老基金及一些主权基金通过交易量占25%的场外市场来撬动整个国际原油价格,操纵国际石油价格;其次,通过普氏能源资讯这一全球著名的私人石油信息提供商进行报价来操纵国际油价;最后,部分参股石油公司的大投行凭借其在华尔街的影响力发布利多的研究报告,从而拉抬国际油价。CFTC还在研究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6月10日,CFTC成立了咨询小组,包括能源产业人士和交易所官员及市场主要参与者——雷曼兄弟、高盛、美林等投资银行,讨论一些美国议员提出的方案,即CFTC严格约束原油期货头寸限制的豁免权利,对于保值者给予此豁免权;但是对于单纯的投机者不给予豁免权,希望限制投机者对原油价格的炒作。

美元持续贬值是本次油价上涨的推动因素

从2002年以来,美元累积贬值已超过50%。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联储先后七次降息以刺激美国经济增长。美元兑欧元等主要货币汇率持续下跌,大量资金从美国股市、债市中流出,流入石油等商品市场寻求保值增值,助推油价上涨。2007年国际油价累计上涨9.3%,而同期美元兑欧元贬值9.1%,两者相关性很强。今年以来美元贬值对油价的影响有所减弱,但仍存在较大相关性。以6月为例,当月有4个交易日的油价波动缘于美国经济因素,美元走软对油价形成4.6美元的提升作用。

地缘政治加深市场对原油供应稳定性的担忧

围绕石油的局部战争和恐怖主义从来没有停止过。美国占领伊拉克并没有给伊带来全面和平,至今伊拉克国内局势依然动荡,石油生产充满不确定性;同时,伊朗核问题引发紧张局面,沙特石油管道受到恐怖主义活动威胁,尼日利亚等主要产油地区冲突不断,更加加剧了市场对局部供应中断的担忧,从而给予投机基金很好的炒作题材。6月份,尼日利亚石油工人罢工对油价形成4.4美元的提升作用;以色列针对伊朗核设施打击的军演及言论,再次点燃了市场对伊朗关闭霍尔木兹海峡的担忧,油价由此提升近8美元。

产油国自身需求大增

从需求看,历史上发生的三次石油危机,使油价在短期内分别上涨了250%、160%、200%,特别是前两次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导致全球性的经济衰退,也抑制了石油需求。而这一次油价暴涨的作用有限,世界经济没有因油价过高而出现明显的衰退,全球石油需求也仍然强劲,特别是产油国自身需求的增长也成为油价走高的重要推手。根据英国石油公司最新的2008世界能源统计数据,中东地区的石油消费需求增长4.4%,远远超过亚太地区2.3%的增量。

猪肉价格大幅下降

主要是因为养猪太多,进口猪肉太多,供求对比,相关产品价格,饲料价格等。都是导致猪肉没落的原因。

各地养猪户受多种因素影响。

当猪育肥基本完成时,进入猪育肥阶段。目前各地仔猪供应严重不足,导致仔猪价格飞涨,已经到了普通养猪户无法接受的程度。如果大量补猪,养猪的价值就丧失了,利润空间被压得太窄,让人无法接受现实。

于是,各地养猪户逐渐停止养猪,养猪的重点从养猪转向养猪育肥。这必然导致育肥猪逐渐增多,生猪屠宰势在必行。另外,各地猪价总体趋势是下行的。猪育肥后,前期出栏利润总是高于后期出栏利润。这样生猪存栏量逐渐增加,市场生猪供应充足,生猪价格开始断崖式下跌。

可以替代足够的猪肉制品。

由于猪肉价格飙升,许多消费者转向牛肉、羊肉、鸡肉等。,可以替代猪肉,导致牛、羊、鸡的数量大幅增加。目前其他畜禽产品供应还是比较充足的,价格也没有比过去大幅上涨。从替代效应分析,间接导致猪价下降。

综上所述,猪价一跌再跌。对于消费者来说,很快就会买到相对便宜的猪肉,这也是未来的一个趋势。对于养殖户来说,不必过于担心猪价的下跌,因为在生猪产能恢复之前,猪价很难大幅下跌,如果下跌过多,也不利于生猪产能的恢复。

目前市场生猪供不应求,导致猪价下跌,但这并不代表市场不缺猪肉,只是高价猪肉抑制了消费。就目前生猪存栏量而言,市场缺猪仍是不争的事实。只要生猪产能不过剩,猪价就不会出现系统性下跌,生猪养殖的利润依然可观。

猪价跌了这么多,为什么还在跌?

但是第一阶段的大猪和第二育肥阶段的牛猪还是有一定程度的存在,不能再养了,只能亏本卖。

第二,屠宰企业和中国贸易商为了保证经营利润,仍然存在一些压低价格的行为。

三是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并有扩大趋势。

92号汽油油价历史记录

上海92号汽油最高价位是8.33元发生在2012年。92号汽油8.33元,95号为8.87元,为历史最高。2012年3月20日,国家发改委上调国内汽柴油价格600元/吨,国内各地93号汽油零售价基本都已超过8元/升,创下了历史新高。

从破七到破八,仅用了一年多。油价的涨幅已经大大超越物价指数的涨幅。2012年11月左右。油价一度达到8.06元。

汽油规定指标

《车用汽油》首次规定了密度指标,其值为20℃时720~775kg/m3,以进一步保证车辆燃油经济性相对稳定。与GB17930—2011相比较,最主要变化可以概括为“三减、二调、一增加”。

“三减”是指将硫质量分数指标限值由第四阶段的50μg/g降为10μg/g,降低了80%;将锰质量浓度指标限值由第四阶段的8mg/L降低为2mg/L,禁止人为加入含锰添加剂;将烯烃含量由第四阶段的28%降低到24%。

“二调”是指调整蒸汽压和牌号。其中,冬季蒸气压下限由第四阶段的42kPa提高到45kPa,夏季蒸气压上限由第四阶段的68kPa降低为65kPa,并规定广东、广西和海南全年执行夏季蒸气压。同时,考虑到第五阶段车用汽油。

由于降硫、禁锰引起的辛烷值减少,以及国内高辛烷值资源不足情况,结合炼油工业实际,该标准将车用汽油牌号由90号、93号、97号分别调整为89号、92号、95号。

中国历年油价

油价最低是2019年

92汽油历史最低时间是19年。国内油价近二十年历史最低价是3.06元一升。最高的时候,发生在2012年。2012年3月20日,国家发改委上调国内汽柴油价格600元/

上海92号汽油最高价位哪年

2000年,我国开始征收国际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燃油附加费约占机票总价的10%-25%。

2004年,中国民航局规定,航空公司可以将基准机票价格上调25%,同时取消燃油附加费。

2005年8月1日,恢复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800公里以下航班收取20元/人,800公里以上航班收取40元/人。

2006年4月1日,燃油附加费首次上调:800km以下涨至30元/人,800km(含)以下涨至60元/人。

2006年9月1日,燃油附加费再次上调:800公里以下为60元/人,800公里以上为100元/人。

2007年1月21日,燃油附加费首次下调:800公里以下航段下调至50元/人,800公里以上航段下调至80元/人。

2007年11月5日,800公里以下航段再次上调至60元/人,800公里(含)以上航段上调至100元/人。

2008年7月1日,800km以下航线升级为80元;800公里(含)以上航线为150元。航空燃油附加费标准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2008年12月25日,800公里(含)以上航线由150元降为40元,800公里以下航线由80元降为20元。

2009年1月15日,中国国内航线旅客运输燃油附加费停征(以签发时间为准)。

2009年11月14日恢复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800km(含)以下20元/人,800km以上50元/人(以出票日期为准)2010年4月6日起开始预订和购买机票。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航”)、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HNA”)、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计划调整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800公里以上航线每航段燃油附加费由50元下调为40元;800公里(含)以下航线燃油附加费继续执行20元人民币的标准。截至4月2日17:30,三大航中的另一家东航尚未有下调的官方通知。

自2011年2月22日零时(含)起(以出票时间为准),调整国内航线旅客运输燃油附加收取标准。800公里以上航线每位旅客收费标准为90元,800公里(含)以下航线为50元。

自2011年4月8日零时(含)起(以出票时间为准),调整国内航线旅客运输燃油附加收费标准,其中800公里以上航线每位旅客收费标准为110元,800公里(含)以下航线为60元,分别提高22%和20%。

自2011年5月26日零时起,包括国航、东航、南航、川航、深航在内的大部分航空公司发布通知,上调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收取标准。其中,800公里以下航线燃油附加费由60元调整为80元,800公里以上航线由110元调整为140元。

2011年8月1日,国家发改委《关于推进航空燃油价格市场化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正式实施。包括国航、东上航、南航、春秋航空在内的国内航空公司宣布,自8月2日零时(出票日期)起上调800公里以上航线燃油附加费,调整前每位旅客140元调整为150元,800公里以下(含800公里)航线燃油费标准调整。

2011年9月6日起(以出票日期为准),调整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其中,800公里以上航线每航段燃油附加费由人民币150元降为人民币140元;800公里(含)以下航线每位旅客征收80元,原标准不变。

2011年12月4日,国内航空煤油价格每吨上调376元,满足了燃油成本与航油价格挂钩的调整前提条件,航油采购成本累计变动超过每吨250元。12月5日起,国内800公里以上航线燃油附加费相应上调。

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吉祥航空公司、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和其他许多大型航空公司的官方网站上都发布了公告。12月5日(出票日期)起,800公里以上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由130元调整为140元,800公里以下航线燃油附加费维持70元不变。

2012年4月5日,国内多家航空公司发布通知,自2012年4月5日起调整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800公里(含)以下航线燃油附加费由每航段70元上调至80元;800公里以上140元至150元。此次调整后,燃油附加费的价格平了历史新高。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山东航空公司日前宣布,自2012年6月5日起调整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以出票日期为准)。其中,800公里(含)以下航线燃油附加费由每航段80元下调至70元;800公里以上航线每航段燃油附加费由150元下调至130元。

南航发布通知,自2012年10月5日起,800公里(含)以下航段燃油附加费上调10元,由70元调整为80元;800公里以上航段升级为10元,130元升级为140元。同时,儿童旅客燃油附加费也上调10元,800公里(含)以下航段由30元上调至40元;800公里以上航段由60元调整为70元。按成人全额票价10%收费的婴儿免收燃油附加费。

2013年4月5日起(以出票日期为准),下调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10元。

调整后的燃油附加费征收标准为:800公里(含)以下航线燃油附加费由每航段80元降为70元;800公里以上航线每航段燃油附加费由140元调整为130元。

对于2013年4月5日之前已出票且航班日期在2013年4月5日(含)之后的国内客票,不按新标准退还燃油附加费差额。

自2013年5月5日(出票日期)起,销售国内航班(含国内航班)时,800km(含)以下航班每位旅客征收60元,800km以上航班每位旅客征收120元。为适当缓解油价大幅上涨导致航空公司成本增加的压力,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民用航空局决定自2005年8月1日起,恢复收取国内航线旅客运输燃油附加费。

自2005年8月1日起,国家允许国内航空公司收取国内航线(不含内地与香港、澳门航线)燃油附加费,燃油附加费按航段收取。燃油附加收取标准核定为:800公里以下航段,每位旅客收取20元;800公里以上(含800公里)的航班,每位旅客收取40元。燃油附加在旅客购票时与票价一并收取,项目代码“YQ”和标准分别标注在车票上。燃油附加费征收期暂定为2005年8月1日至12月31日,以航班时间为准。已提前购票的旅客不再收费。2005年以来,国际市场油价持续大幅上涨,导致我国国内航空煤油价格大幅上涨,航空公司运输成本大幅增加。为适当缓解航空公司成本上涨压力,促进航空运输业健康发展,在航空公司加强管理、相关部门出台配套措施消化部分成本上涨因素的基础上,对国内航线旅客运输恢复征收燃油附加费。

发展改革委、民航局下发的通知要求,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和民航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航空运输价格和市场监管,及时查处航空公司违反现行票价政策、擅自提高燃油附加费标准等价格违法行为。2012年4月1日起,多家航空公司将再次上调国际航线燃油附加费征收标准,最高上调幅度达到10%。东航、华航、澳航、印尼英航等航空公司均发布通知,从4月1日起上调部分国际航线燃油附加费收取标准。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航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上述燃油附加费费率是根据2009年11月公布的《国内航线旅客燃油附加费与航空煤油价格联动机制规定》,根据2011年国内航线航空煤油实际消耗量、旅客运输周转量,并考虑航空公司自行消化燃油成本增加系数不低于20%计算确定的。

2012年4月5日,国内航空公司再次调整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

800公里(含)以下航线燃油附加费由每航段70元上调至80元;800公里以上航线燃油附加费每航段由140元上调至150元。

旅客免收燃油附加费;儿童、革命伤残军人和因公致残的人民警察按实际收费标准减半收取燃油附加费。具体标准为:800km(含)以下每航段收取40元;800公里以上每航段收取70元。2012年12月5日起,下调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每航段下调幅度为10元人民币。

Ctrip.com已经收到吉祥航空等公司下调燃油附加费的通知。自12月5日起,乘坐800公里(含)以下航班的成年旅客,燃油附加费由10元下调至70元。800公里以上,下调10元,140元调整为130元。儿童航段燃油附加费也下调10元,800公里(含)以下航段由40元下调至30元;800公里以上航段由70元调整为60元。

根据联动机制,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的上调和下调是一致的。继吉祥航空之后,预计其他航空公司也会跟进减少。

2014年12月03日,东航、国航、南航、春秋等航空公司发布公告,自12月5日(本周五)起调整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以出票日期为准)。800公里(含)由40元提高到30元;800公里以上70元至60元。婴儿照常免,儿童减半收费。成都某大型航空公司表示,随着航油的减少,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也会相应降低。燃油附加费有降有升都是正常的。航空市场竞争激烈,已经完全市场化。机票折扣最终由市场情况决定,不会受税费影响。张伟认为,燃油附加费下调,必将吸引更多市民出行,使暂时低迷的航空市场逐步回暖,对航空公司、市民和机票代理商都有很大的好处。

2008年底燃油附加费下调后,航空公司一夜之间提高了机票价格。但由于春运高峰正处于出行高峰期,大部分机票都只是全价,因此有利于人们节省出行成本。根据中国国家民航局的预测,2009年将有2.2亿人乘飞机旅行。有分析人士估计,以人均30元的燃油附加费计算,停征将减少国内航空公司66亿元的收入。2008年,中国国内航空公司将出现历史上的巨额亏损,亏损金额很可能超过250亿元。然而,2009年,中国航空运输业仍然面临着载客量和票价下降的困境。

自2008年12月25日起,中国官方降低了国内航线旅客运输燃油附加标准。随着航油成本的降低,2009年新年伊始,民航局再次宣布停止收取国内航线旅客运输燃油附加费。2015年2月5日起,国内航空公司停止收取燃油附加费,旅客只需支付机票款和50元民航发展基金即可出行。

数据显示,2015年2月1日生效的国内航空煤油综合采购成本为每吨3782元,低于《国家发改委、民航局关于建立民航国内航线旅客运输燃油附加与航空煤油价格联动机制的通知》中基准油价每吨4140元。业内普遍认为,国内航油综合采购成本下降是此次燃油附加费取消的关键原因,但如果未来油价上涨,将适时再次收取该费用。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油价只是每次只涨价了几毛钱,为什么大家的反应都很大?

上海92号汽油最高价位是8.33元发生在2012年。92号汽油 8.33元,95号为8.87元,为历史最高。2012年3月20日,国家发改委上调国内汽柴油价格600元/吨,国内各地93号汽油零售价基本都已超过8元/升,创下了历史新高。

从破七到破八,仅用了一年多。油价的涨幅已经大大超越物价指数的涨幅。2012年11月左右。油价一度达到8.06元(中石油)。

汽油规定指标

《车用汽油》(GB 17930—2013)首次规定了密度指标,其值为20℃时720~775 kg /m3,以进一步保证车辆燃油经济性相对稳定。与GB 17930—2011相比较,最主要变化可以概括为“三减、二调、一增加”。

“三减”是指将硫质量分数指标限值由第四阶段的50μg /g降为10μg /g,降低了80%;将锰质量浓度指标限值由第四阶段的8 mg /L降低为2 mg /L,禁止人为加入含锰添加剂;将烯烃含量由第四阶段的28%降低到24%。

“二调”是指调整蒸汽压和牌号。其中,冬季蒸气压下限由第四阶段的42 kPa提高到45 kPa,夏季蒸气压上限由第四阶段的68 kPa降低为65 kPa,并规定广东、广西和海南全年执行夏季蒸气压。同时,考虑到第五阶段车用汽油。

由于降硫、禁锰引起的辛烷值减少,以及国内高辛烷值资源不足情况,结合炼油工业实际,该标准将车用汽油牌号由90号、93号、97号分别调整为89号、92号、95号。

中国油价最低是哪一年

您好,详细的解释如下:

油价涨幅虽然每次只是几毛钱,但是却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反应如此激烈的原因。

首先,油价涨价直接影响到人们的交通费用。在现代社会,私家车拥有量越来越高,汽车油费是每个车主必不可少的开支之一。一旦油价上涨,人们的通勤费用将随之增加,对家庭经济产生一定的压力。在家庭预算中,交通费用通常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因此油价的微小涨幅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人们的经济负担。

其次,油价上涨还会引发通货膨胀。油价上涨意味着生产成本的上升,这将直接导致商品价格上涨。因为石油是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的重要能源,涨价会使得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加,而这些成本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导致商品价格上涨。当物价上涨时,人们的购买力将下降,进而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水平。

此外,油价上涨还会对宏观经济产生连锁反应。高油价通常导致通货膨胀加剧,从而影响到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由于石油是国际贸易中不可或缺的资源,油价上涨会导致进口成本上升,从而使得国家贸易逆差扩大。同时,高油价也会带动能源行业的发展,促进能源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研发与投资。然而,在能源结构尚未调整到新能源比重较高的情况下,油价上涨可能导致国内经济的不稳定,甚至引发就业问题。

因此,尽管油价每次只有微小的涨幅,但它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经济压力和宏观经济稳定都有着重要影响。这解释了为什么大家对油价上涨反应如此激烈。

我国油价历史最低3.06元一升。以下为中国历史油价。

最高的时候,发生在2012年。

2012年3月20日,国家发改委上调国内汽柴油价格600元/吨,国内各地93号汽油零售价基本都已超过8元/升,创下了历史新高。从破七到破八,仅用了一年多。油价的涨幅已经大大超越物价指数的涨幅。

2012年11月左右。油价一度达到8.06元(中石油)。以下所有的价格均以中石油为例。

紧接着开始往下降,11月底就降到了7.8元。

13年有跌有涨,平均7.5元左右。这两年都是比较油价高的,和现在差不多。

到14年的时候,前半年涨,涨到了7.8元左右,后半年降,一抄直降到了7.11元,紧接着,在10月底,直接降到了6元线,6.9元左右。

15年的油价一直比较低,绝大多数时间在6.5元以下。在一月份,二月份,以及后来的8月到12月,都是维持在5元线。最低时,甚至不到5.5元。

16年还是以不到6元的价值为多。

但是从17年开始,油价又开始新的一轮猛涨,前半年是6.5元左右,后半年就涨到了7元左右。

18年开始,又是一直在涨,你现在也看到了,接近7.5元了。

2019年到现在已经进行了24次油价调整,出现了14次上涨,7次下跌,3次搁浅调整的情况,其中还有一次油价下跌,还是因为成品油增值税的下调。

2020年,油价将在3月31日24时进行,虽然目前油价跌幅继续超过1000元/吨,可是现在国际原油价格已经低于30美元/桶,根据油价调整的规则,油价将不涨不跌,将依旧还是现在的价格。而截止目前,油价已经发生6次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