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价格与原油价格关系-原油价格和天然气关系
1.燃油跟原油走势为什么不一样
2.影响现货原油价格涨跌的因素有哪些
3.全球原油与汽油价格发展对比?
4.为什么国内汽柴油的价格和国际不接轨?
5.请问下纽约石油交易所的原油期货价格与平时我们买的汽油价格有什么联系?
燃油跟原油走势为什么不一样
有个10天滞后期。
我国现行的成品油调价机制主要挂靠三个国际油种:布伦特、迪拜和米纳斯,采用这三地原油现货价格的加权平均值:布伦特:迪拜:米纳斯=4:3:3。成品油的定价以原油成本定价为基准,再加上关税、消费税、增值税、运费、炼油厂的炼油成本和适当的利润空间等,共同形成国内成品油零售基准价。按照最近几年我国成品油率60%计算,原油成本占成品油价格比例在40%左右,炼化成本占到13%左右,物流成本占到15%左右,税负成本占到30%左右。
国家对成品油实行的是最高限价,即国家发改委规定最高的零售限价,各企业可以在最高限价之下自行定价。同时国家设置了调控的上下限。调控上限为每桶130美元,下限为每桶40美元,即当国际市场油价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提或少提;低于4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降低;在40美元-130美元之间运行时,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正常调整,该涨就涨,该降就降。
成品油的调价周期为十个工作日,即一般两周调整一次。但当汽、柴油的涨价或降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折合到每升调价金额不足5分钱,为节约社会成本,零售价格暂不作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
影响现货原油价格涨跌的因素有哪些
1、供求关系的影响
供求关系是影响任何一种商品市场定价的根本因素,燃料油也不例外。
2、原油价格走势的影响
燃料油是原油的下游产品,原油价格的走势是影响燃料油供需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燃料油的价格走势与原油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
3、产油国特别是OPEC各成员国的生产政策的影响
自80年代以来,非OPEC国家石油产量约占世界石油产量的三分之二,最近几年有所下降,但其石油剩余可采储量是有限的,并且各国的生产政策也不统一,因此其对原油价格的影响无法与OPEC组织相提并论。
4、国际与国内经济的影响
燃料油是各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能源,特别是在电力行业、石化行业、交通运输行业、建材和轻工行业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燃料油的需求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5、地缘政治的影响
在影响油价的因素中,地缘政治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地缘政治中,世界主要产油国的国内发生革命或,中东地区爆发战争等,尤其是近期恐怖主义在世界范围的扩散和加剧,都会对油价产生重要的影响。回顾近三十多年来的油价走势不难发现,世界主要产油国或中东地区地缘政治发生的重大变化,都会反映在油价的走势中。
6、投机因素
国际对冲基金以及其它投机资金是各石油市场最活跃的投机力量,由于基金对宏观基本面的理解更为深刻并具有"先知先觉",所以基金的头寸与油价的涨跌之间有着非常好的相关性,虽然在基金参与的影响下,价格的涨跌都可能出现过度,但了解基金的动向也是把握行情的关键。
7、相关市场的影响
汇率的影响。国际上燃料油的交易一般以美元标价,而目前国际上几种主要货币均实行浮动汇率制,以美元标价的国际燃料油价格势必会受到汇率的影响。利率的影响。利率是政府调控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根据利率的变化,可了解政府的经济政策,从而预测经济发展情况的演变,以及其对原油和燃料油的需求影响。所以汇率市场和利率市场都对油价有相当的影响。
全球原油与汽油价格发展对比?
全球的原油和石油产品的供应与需求对美国加油站的汽油价格影响最大。2007年,美国原油的成本占到了每加仑汽油成本中的三分之二。当前,汽油价格中的19%为炼制、运输和市场营销成本,13%为美国国家与联邦政府的税收。作为全球性商品,石油与石油产品(包括汽油与柴油)是自由市场上价格波动的主角,极易受到未来供需变化的影响。有迹象表明,只要保障供给,世界各地的石油购买者都有购买能力。
石油产品的税收不同国家的石油产品的税收政策各不相同,欧洲的税收额度为全球最高。情况各不相同。在送抵最终的消费者之前,被送到批发市场上销售的石油产品都会被消费国政府征收税。在一些国家中,尤其是在石油生产国,对于石油产品的税收是非常低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后一种情况会发生在一些国家(如伊朗、尼日利亚和印度尼西亚)中,而这些国家都会将自己的石油产品利润受益于自己的全体国民。其他国家(尤其在一些发达的石油消费国)的石油税收可能会很高,而且主要由终端消费者支付。由欧洲的石油消费国支付的捐税远高于石油生产国所交的税,在欧洲共同体内,石油的税收可以占到其成员预算的15%~20%。在美国,石油的税收要低得多。据此,可以很容易看出,与美国相比,欧洲的小轿车趋于小型化且耗油量减少的原因所在,因为汽车的燃料通常所缴纳的税额最高。当你观察一下欧洲的各种石油产品时,就会发现,其平均税率较低,但依然占到了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平均价格的40%~57%,这是一个相当大的金额。
在运输过程中,运输量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运输量越低,则单位成本越高。对于石油产品和天然气产品都是如此。派送的成本在石油、天然气和石油化工领域之间的成本链上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超级市场链是石油公司加油站的最大竞争对手,因为它们的特殊行业正在逐步缩减物流成本,其运输、储存和派送成本都已降至最低。当石油公司直接向消费者或顾客交送石油产品时,实际上已不具备任何优势。一些典型的实例是LPG或民用燃油、机场的航空燃油或天然气管线,这些石油或天然气产品都是直接输送给消费者(顾客)的。
WTI原油与汽油价格资料来源:《WER》《EIA》《FIR》,2005。(截至2007年12月的数据)
全球原油与汽油价格发展对比汽油(汽油产品)的定价与应用取决于原油价格,加之处理与派送成本、当地的需求量、当地流通强度以及当地汽油供给的资源量。由于燃料是全球交易的,所以交易价格相似,由消费者支付的费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国家的定价政策:一些区域,如欧洲和日本,对汽油征收高额捐税;而另一些国家(如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则给汽油以补贴,西方国家的人均汽油消耗量最高。汽油的最大消费国是美国,2005年美国每天平均汽油消耗量高达3.86亿美制加仑。
欧洲炼油产品平均成本的分析(2003—2007年)
2008年5月全世界的平均汽油价格(颜色越浅表示该国家的汽油费用越高)汽油的最大消费国是美国。
为什么国内汽柴油的价格和国际不接轨?
国内油价会和原油价格波动基本同步,但是波动幅度差别很大,做到完全接轨的话以目前的调价机制来看,还实现不了。
只能说基本同步调整,但是调整幅度不同,这个现象是由于国内的成品油调价机制造成的,在2016年以后我国实行的成品油新调价机制中,有几个限制条件会影响油价调整的同步,分别是:
1.国内成品油调价机制中规定,以10个工作日为一个调价周期,在每第十个工作日开启调价窗口,参考标准为10个工作日以来的平均价格,而不是时点价格,所以会看到前一段原油跌破地板价,而国内油价还未到调价窗口而没有同步调整的现象。
2.新的调价机制设置了原油价格的天花板和地板价格,上限130美元/桶,下线40美元/桶,当原油价格波动超过上下限时,按照调价机制,在调价窗口开启时将不调整,也就是搁浅。
3.在《石油价格管理办法》中还有特殊的调控条款,当国际油价异常波动需要对成品油进行调控时,可以暂停、延迟调价或者缩小调价幅度。所以像前几天的国际原油价格暴跌的情况下,如果一直持续,国内成品油价格大概率是要被出手调控的,也做不到完全同步。
综上,目前国内油价的调价机制还不是完全市场化,还是市场化+调控的双轨制,做到基本同步调整可以,但是同频同幅度调整基本是不可能的,毕竟还要考虑到国内油企业的利益。
请问下纽约石油交易所的原油期货价格与平时我们买的汽油价格有什么联系?
1.纽约石油交易所的原油期货的价格,一般我们所指的是WTI期货价格,即西德克萨斯低硫轻质原油价格,这个是国际原油的基准油价。
2.中石油、中石化在国内均有自己的油田,每个月都会有一定数量的原油被开采出来,但是中石油的原油开采量要远多于中石化。因此,中石化每月都要进口大量原油。
国内的中石油、中石化每月都要从国外进口原油,均是购自国际市场,可以从贸易商、产油国处购买现货,也可以从纽约石油交易所或者伦敦石油交易所购买期货。
进口原油的结算价格就是以WTI的基准价为基础,再加上一部分贴水之类的费用。国际油价一旦上涨,中石化进口原油的成本就会增多。
3、最后说说我国的汽柴油价格,目前汽柴油价格还是处在国家控制下,价格没有放开,国家规定了汽柴油的中准价格,中准价上下浮动8%即为最高限价、最低限价。
本来,我国的油价若是正常按机制执行的话,国际原油达到一定涨幅,就要上调国内汽柴油价格。但是,毕竟是有中国特色的,油价涨的太快,涉及到太多的方面,国家在上调价格的时候都是谨慎又谨慎。甚至在国际原油涨幅很大的时候,都没有上调,这就导致了矛盾越积越深,就像俗话说的,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
因此我国现在的汽油价格相对国际市场肯定是要低,但是政策决定了价格。对于象中石化这样依赖进口原油的生产企业,原油进口成本提高了一大块,产品价格却还是定价在低位,这就导致了炼油企业的亏损,最近几年,国家都给予了中石化一定的亏损补贴。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