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油价为啥分区低_云南汽油价为什么贵
1.新常态带来哪些环境新特征新要求
2.君越2021款1.5T成交价格最低是多少钱?
3.《自然保护区》是如何分级、分区的?
4.海外石油投资项目实物期权经济评价方法研究
新常态带来哪些环境新特征新要求
新常态作为、的执政新理念,在政策层面和研究领域已达成了高度共识。对新常态的理解,不同决策部门、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和新看法,其中不乏相异或矛盾的研究观点。笔者在对新常态众多结构性变化因素深入分析后认为,工业化发展阶段、需求结构的变化是决定新常态的本质因素,创新驱动、效率提升是新常态的主要特征,增长速度、产业结构的变化是新常态的显性结果,产能峰值、能源形势、社会形势是新常态形势的具体体现,相应产生了环境新特征和环境治理体系的新要求。
工业化发展阶段出现转换
国际长周期历史数据表明,各国工业化推进时期经济增速相对较高,之前和之后增速都会下滑。2014年我国GDP突破10万亿美元,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制造国,全国总体进入工业化后期。预计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2万美元左右(以2010年为基期测算),总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基本实现工业化,完成党的十八大确立的目标,开始进入后工业化和知识经济的过渡时期,由于工业化发展阶段转换带来的经济新常态特征将日趋明显。
目前,在工业化快速推进时期依靠要素规模投入、技术模仿带动生产力快速提升的阶段已逐步离去,对投资和工业产品的集中、普遍、大规模需求将不复存在,工业增量对经济增长贡献萎缩,重工业行业进入平台期,产业结构调整显现,消费品需求稳步增加,受掩盖或压制的服务业会快速发展,中高速增长必然成为新常态。
工业发展进入后期必然带来多方面积极变化。经验也表明,工业化时期经济增长方式会对环境造成诸多不利影响,待工业化接近完成时,经济增长对环境的正面效应会逐步显露出来。但是,我国区域发展差异显著,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进入到后工业化阶段,江浙等省份进入工业化后期,而贵州、云南等西部省份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阶段,大部分中西部地区仍然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重工业集聚发展阶段,环境污染区域差异和分异也明显加大。
需求结构发生变化
工业化进入后期,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拉动增长的潜力呈现分化,投资快、消费慢的形势正在扭转,中低端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被动国际化面临改变,投资优势正在消失、边际效益持续下降,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能力正在减弱,但最难把握和处理好的就是这种新旧动力之间的转换,以避免“踏空”。
应对金融危机出台的刺激性政策导致传统产业相对饱和,资本形成总额对生产总值贡献率持续高位。这加速了投资效益的持续下降,债务存续压力越来越大,企业投资意愿和能力出现不足。2014年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为48.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7%,分别比2013年下降5.9和3.9个百分点,投资驱动的高增长模式发生变化。同时行业投资分化扩大,钢铁、有色等重工业投资大幅下降,出现负增长或低位增长。投资结构的变化也有利于降低污染物排放。
消费需求总体平稳,消费比重相对上升。从消费内部结构看,传统的基本生活型消费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转换的趋势明显,总体上有利于污染物排放下降。但排浪式的汽车消费仍处于上升期,2014年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64亿辆,大中城市交通拥堵成为常态,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占比逐年上升。电子信息等多元化消费带来的新型环境问题也难以预期,风险性加大。
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能力下降。2014年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3%,结束了连续3年的负值,整体上仍然偏弱。加上国际经济形势总体上处于亚健康与弱增长状态,国际贸易前景不容乐观。好在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出口产品逐步向“微笑曲线”两端转移,或整体上抬升“微笑曲线”。出口产品的低污染、高附加值特征加强,对外贸易中的“隐含能源”和“资源环境逆差”有所缓解。
新常态实现取决于创新驱动
支撑我国经济30多年快速发展的劳动力、土地、资源、环境等传统要素供求关系日益趋紧。目前人口处于低增长率水平,农村劳动力供给不足问题显现,人口老龄化加快,劳动力市场达到刘易斯转折点,环境承载接近或已经达到临界状态,传统要素优势正在减弱。
目前,基于廉价劳动力优势参与国际垂直分工格局驱动经济增长的时代基本结束,低成本比较优势发生转化,技能结构矛盾将进一步凸显。2014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12.3%,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4个百分点,已经出现良好势头。笔者认为,新常态稳定固化的最重要标志和本质特征就是结构调整及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基本形成。这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实现的,主要取决于改革和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增质不增量、深挖产品附加值、提升竞争力的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而非传统扩张建厂的规模型粗放增长。
未来,人力资本的积累和素质提升将成为中心工作,人力资本质量、技术进步等知识经济因素加强,创新驱动正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预计“十三五”时期,将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度,培育新的比较优势、提升产业链,实现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提高,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经济年均增速6.6%,其中全要素生产率贡献3%(目前为1.83%),对GDP贡献度达到4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污染物排放量强度分别下降40%左右。
保持更为持续、健康、均衡的增速
从不同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的观点来看,有一个共同认识,即中国经济增速下行探底。更准确地说,新常态是中国经济从旧稳态调整至新稳态的过程,也就是从过去年均9.8%左右增速逐步过渡到更为持续、健康、均衡的增速上。而对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在何处探底、中高速增长的均衡点在哪里,则仍存在诸多争议,比如林毅夫、李稻葵等学者认为改革有望使经济增速回到8%左右;而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研究报告预测2016年~2020年和2021年~2030年两个时期中国潜在增长率区间分别为5.7%~6.6%和5.4%~6.3%。从某种意义上这种速度的变化,是工业化阶段转换和赶超型发展的回归,是中长期周期和短期政策综合影响的结果,既是一种新常态,也是一种回归的常态。因此,政府工作的重点不是拉动经济回升,而是对经济增长托底,防止失速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研究发现,后发追赶型国家可以将追赶进程划分为起飞、高速、中高速、中低速增长4个更替渐进阶段,前两个阶段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数量扩张,后两个阶段主要依靠质量提升。目前,我国经济增速下行是追赶进程中的阶段性转换,是经济基本面发生实质性变化的结构性减速,根源于前期高速增长奠定的厚实经济基础,不能依靠总量调节和需求管理的反周期政策,而要把要素供给、结构供给、制度供给作为最重要任务。
2014年我国GDP同比增长7.4%,经济增量约7800亿美元,经济增长的绝对量仍在增加,比美国高1300亿美元。由于GDP基数变大,要维持过去高速增长,生态环境压力将不可想象。当前增速平稳回落,工业增加值增量下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资源环境的依赖,对生态环境系统新冲击负荷的强度和频次也趋于下降。
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缓解环境压力
2014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8.2%,显示出强劲的结构优化势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已连续6个季度超过第二产业,产业结构从工业向服务业转型,消费者偏好从商品向服务转换,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快速发展,网购、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发展势头良好。
应该认识到,产业结构演变必然导致经济增速换挡。当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消费者对商品消费的需求弹性就会下降,对服务消费的需求弹性则会上升。这种需求结构的变化会引导产业结构从工业向服务业转型,但工业生产比服务业有更高的生产效率提高。因此,向服务业转型一般伴随着经济增速的回落。
预计到2020年服务业比重达到52%左右(以2010年为基期测算),“十三五”时期,服务业新增量达到14.8万亿元,接近于工业新增量的2.6倍,带动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 现代服务业增长有望加快,产业结构由服务业主导特征将日趋稳固,也有利于缓解环境压力。
传统重工业产品需求将接近峰值
目前重工业产能过剩现象突出。2013年,粗钢、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5.4%、75.8%、61.9%、71.1%,产能利用率水平较低,许多产能由“既落后又过剩”转变为“过剩但不落后”。实际上,一些领域的产能过剩不是新事物,由于加入WTO等红利使我国不少刚性的产能过剩现象延迟至今才集中显现。企业设备低负荷运行,增加产品生产成本。而国内外需求下降,产品价格接近甚至低于生产成本,造成企业经营困难。2014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同比下降46.2%,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下降2.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利润增长1.9%。企业资金不足,污染治理投入和运行维护难以保障,治污决心和行动出现迟疑。
传统重工业产品需求将接近峰值、进入平台期。2014年,我国人均发电装机达到1千瓦,取得历史性突破。火力发电量4.2万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3%,是有统计数据(1998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也是煤炭消费量负增长的主因;粗钢产量8.2亿吨,同比增长1.2%;水泥产量24.8亿吨,同比增长2.3%,人均水泥累积消费量远超发达国家消费饱和时的22吨水平。预计重工业快速发展的势头将放缓,粗钢、铜、铝、铅、锌等主要产品产量将在“十三五”左右陆续达到峰值,多年来我国重工业比重明显偏高的局面有望好转,有望成为污染排放下降的结构性因素。
能源消费结构将出现积极变化
2002年以来,我国进入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能源需求总量和煤炭消费总量同步大幅增加,年均增加2亿吨左右标煤。但2014年能源消费增长下降到0.9亿吨标煤,增速由8%下降到2.2%。增速显著放缓。其中煤炭消费总量首次负增长,同比下降2.9%,煤炭占能源需求总量的比重也下降至66%。能源需求和煤炭消费的分异给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供了发展空间。
国际能源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地缘政治、能源品种相互竞争等因素导致能源价格大幅下跌,这有利于我国改善能源消费结构,降低能源进口成本,加上国内通货紧缩的有利形势,能在保持油价稳定的基础上提升油品质量。
“十三五”时期,尽管能源消费还将继续增加,但能源消费总量增速与增量将会双下降,能源消费结构出现积极变化,带来污染物新增量大幅下降。预测2015年、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分别突破43、45亿吨标煤,“十二五”、“十三五”时期新增量分别为8.1、2.0亿吨标煤。2015年、2020年煤炭占一次能源的消费比重分别下降至63.3%、56%左右。“十三五”时期,因煤炭消费增量下降,二氧化硫、烟粉尘、氮氧化物排放新增量比“十二五”时期分别减少200万吨、63万吨、9万吨左右。
环境问题容易引发社会矛盾
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对生态产品需求日益增加。目前中等收入群体比例大致为23%~25%,规模约为3亿人。按照收入倍增计划,预计2020年,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达到40%~50%,规模约为6亿人。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传统以工业为主的“蓝领”就业阶层向以服务业为主的“白领”就业阶层转变,总体上环境权益观认识和人体健康维护日益增强。同时,社会价值观趋于多元化,社会治理认同度正面临挑战,新的传播方式和表达诉求方式进入“微时代”,环境改善速度与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改善需求差距大,环境问题易成为社会风险的引爆点。
我国已经基本告别短缺经济,进入相对过剩经济发展阶段,教育、卫生、医疗、环保等公共服务水平、数量、质量、方式及其均衡性矛盾快速上升,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与滞后的供给已经成为一段时间内社会主要矛盾的突出表现形式。环境产品具有公共性、外部性、不可分割性等基本属性,决定了基本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是政府必须确保的公共服务,也是对社会结构变化的有效回应。
新常态下环境新特征和环境治理体系新要求
综合来看,“十三五”时期,是环境质量改善速度和老百姓需求差距最大、资源环境瓶颈约束和发展矛盾最尖锐的负重前行困难期,也是环境压力有望高位舒缓、环境保护有望从临界点向转折点开始改变的重要窗口机遇期。当前及“十三五”时期,国内外经济形势、环境保护重点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也进入新常态,呈现出新问题、新要求和新特征。这种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期,一定也是不确定期和风险期,一定面临着种种新旧交替、不适应和不匹配的制度政策环境,需要超前谋划、积极稳妥,主动作为。
在新阶段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应坚持依法治国和改革创新,持续推行治污减排、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形成政府有为、企业负责、社会共治、市场有效的环境“良治”,从硬从严树立环境守护者形象,大力推进分区分类,精准发力,保底线,树标杆,抓两头带中间,更加积极、有效地推进环境质量改善。在全面推进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应高度重视新常态下环境新特征和环境治理体系的新要求。
一是治理层次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环境保护的执政理念不断深化,日益成为国家意志,生态文明引领的新价值观加速形成,但经济社会环境问题日益交织,法规、体制、机制、制度、政策“绿色化”尚未形成,环保系统承受的要求与其支撑能力、调控手段存在一定距离,在夹缝中负重前行成为环保工作新常态。这需要转变工作抓手的层次,更多地从宏观视角入手研究和推进,着力落实地方党委政府职责,明确底线和红线,实施体现生态环保要求的政绩评估考核体系和问责制度,固化绿色指挥棒导向作用,实施党政同责、综合决策,更多地运用司法、制度、政策和市场机制解决问题,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积极推进资源环境大部制改革,形成长效机制。
二是治理方式由政府主导向社会共治转变。公众的环境关注度大、期待度高、参与度提升与忍耐度降低、回旋空间收窄并存,环境质量全面达标客观上难以实现,日益增长的环境公共服务需求与滞后的供给之间的矛盾在“十三五”期间不会全面解决,合理引导社会公众环境预期,让社会公众参与环境质量改善进程成为新的工作机制。这要求正确引导和释放公众参与正能量,以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推动信息公开,调整优化治理重点和目标指标,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动员全民行动,让社会公众参与环境决策、评判治污效果,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身边环境问题,回应社会预期,建立健全政府监管、社会监督、企业负责、行业自律、公众参与的多元共治体系。
三是治理导向由总量控制逐步向质量控制转变。以细颗粒物(PM2.5)浓度控制目标为起点,将环境质量作为主要目标及评判标准的需求日益强烈,总量、质量、风险三者关系正在发生转变,治理主线由总量控制向质量改善转变成为新的工作导向。这就需要将质量改善作为首要任务、治理核心、工作主线,研究实施质量、总量双控,建立覆盖全要素的环境质量指标,深化、优化总量控制制度,将环境风险管控措施有效“嵌套”到常规环境监管体系中,突出生态空间管控的基础性作用,使质量管理、治污减排、风险管控、生态保护、制度政策等多位一体共同服务于环境质量改善和人体健康维护,目标一致、节奏一致、步调一致。
四是治理对象由主要控制新增量向增量、存量并重转变。污染物新增量将逐步下降,以扩大投资、招商引资为主导的外延式、粗放型发展方式将逐步退出,从主要控制污染物增量向“控增量、抓存量”并重转变将成为新的工作重点。这要求我们不得不面临在多个领域同时开战的局面,研究实施“过剩但不落后”产能化解方案,研究克服政府和企业资金压力趋紧、存量治理行动不够坚决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抓好无组织排放和中小企业污染问题,做好治污设施稳定运行、提标改造的监管和促进工作,大力控制存量污染,推动治污减排工程、技术、管理、政策组合运用,妥善应对压缩型工业化带来的多种污染物相互叠加、相间转移等复杂问题。
五是治理要求由统筹管理向分区分类、精细化管理转变。受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环境禀赋等客观因素制约,我国环境公共服务水平、环境问题表现、环境质量改善进程的区域分异较大,我国整体、同步达标可能性不大,分区分类差异化管理正成为新的工作要求。这就需要在国家保证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底线的同时,充分发挥各地积极性和主动性,研究容量的时间空间分布及输入响应关系,总量控制要求有保有压、有增有减,分区域、分流域、分单元设计质量改善目标任务,分行业、分企业、分污染物提出不同控制要求,开展生态分区分级管控,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实施精准治理,逐一打好歼灭战,积小胜为大胜。
君越2021款1.5T成交价格最低是多少钱?
现在的油价不算低,不少人在加油时都会感到有些心疼,这也体现了一款车的油耗水平对后期使用成本的影响,毕竟较低的油耗省下来的可是真金白银。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众多车型中的一份子——君越2021款552T豪华型,然后再为大家算一算买它需要多少钱才能落地。
君越2021款552T豪华型配备了1.49TL4发动机,发动机最大功率是124kW,峰值扭矩是250牛·米,匹配9挡自动变速箱,最高车速是205km/h,官方0-100km/h加速9.6s。
接下来看下配置,君越配备了前排侧气囊、并线辅助、被动行人保护等六项安全性配置。另外,该车还配备了温度分区控制、主动闭合式进气格栅、定速巡航等十四项舒适便利配置。
下面咱们来看看落地价,我们以君越的入门版本2021款552T豪华型为例,其官方指导价为219800元,据了解目前常州市没有什么优惠;如果选择以全款方式来购买的话,商业保险8335元,购置税19451元,上牌费500元,车船使用税150元,交强险950元,最终的落地价是249186元。
(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问答叫兽)
《自然保护区》是如何分级、分区的?
《自然保护区》分级:
1、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指在全国或全球具有极高的科学、文化和经济价值,并经批准建立的自然保护区。
2、省(自治区、直辖市)级自然保护区,是指在本辖区或所属生物地理省内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和经济价值以及休息、娱乐、观赏价值,并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自然保护区。
3、市(自治州)级和县(自治县、旗、县级市)级自然保护区,是指在本辖区或本地区内具有较为重要的科学、文化、经济价值以及娱乐、休息、观赏的价值,并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分区:
1、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是指以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和完整性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作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一类自然保护区,下分5个类型。
2、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是指以森林植被及其生境所形成的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3 、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是指以草原植被及其生境所形成的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4、荒漠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是指以荒漠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共同形成的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5、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是指以水生和陆栖生物及共生境共同形成的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作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6、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是指以海洋、海岸生物与其生境共同形成的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作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7、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是指以野生植物物种,特别是珍稀濒危植物和重要经济植物种种群及其自然生境作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8、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是指以野生动物物种,特别是珍稀濒危动物和重要经济动物种种群及其自然生境作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9、古生物遣迹类型生然保护区,是指以古人类、古生物化石产地和活动遣迹作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10、地质遣迹类型自然保护区,是指以特殊地质构造、地质剖面、奇特地质景观、珍稀矿物、奇泉、瀑布、地质灾害遣迹等作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扩展资料:
国家级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其生态系统在全球或在国内所属生物气候带中具有高度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2、其生态系统中具有在全球稀有、在国内仅有的生物群或生境类型;
3、其生态系统被认为在国内所属生物气候带中具有高度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4、其生态系统尚未遭到人为破坏或破坏很轻,保持着良好的自然性;
5 、其生态系统完整或基本完整,保护区拥有足以维持这种完整性所需的面积,包括具备 1000公顷以上面积的核心区和相应面积的缓冲区。
中国网——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
海外石油投资项目实物期权经济评价方法研究
刘雅馨 钱 基 熊利平 郭宝申 丁建可 干卫星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
摘 要 高风险和分段决策的海外油气投资项目大多具有放弃、扩张和延迟等多种期权特性。本文深入研究了实物期权机理,对比贴现现金流法,加深了对项目实物期权价值的理解。结合海外油气项目,提出蒙特卡洛模拟解决波动率参数的方案,在Excel中开发应用模型并对实际案例进行价值评估,对海外油气投资项目在风险环境下的投资机会柔性管理的期权方法应用取得进展。
关键词 海外石油投资项目 经济评价 实物期权 贴现现金流 布莱克-斯科尔斯定价模型
Valuing Overseas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jects by Means of Option Pricing Theory
LIU Yaxin,QIAN Ji,XIONG Liping,GUO Baoshen,DING Jianke,GAN Weixin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SINOPEC,
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 The stage decision of the oversea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vestment with high risks and many uncertainties is a kind of option activity such as abandon option,delay option,expand option.The reason and mechanism of applying the real options method in the economic evaluation of the project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The characters of real options of the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jects are analyzed. Example analysis is provided to demonstrate the evaluation efficiency.The real option method may help to enhance the economic value and accuracy of decision making of the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jects.
Key words Overseas petroleum E&P projects;economic evaluation;real option method;NPV;B-S model
2012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攀升至56.4%[1]。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国内原油短期大幅增储上产较难。化解目前这种危机的有效途径是国有石油公司继续 “走出去”。
中国石化作为海外上市的中国国有石油公司,不仅肩负着获取资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使命,还要考虑股东利益和自身的发展。良性战略投资是公司成长的关键,投资决策应建立在科学经济评价的基础之上。
贴现现金流技术是当前的主流价值评估技术,广为人们接受,但是该方法忽略了项目内在的管理价值。而石油勘探开发项目具有典型的风险高、投资大、周期长的特点,海外相比国内具有更大的政治、经济、技术以及地质风险。随着资源民族主义的兴起,资源国对外开放的多是勘探风险大和开发难度大的区块,而且经济利益在资源国政府和石油公司之间分配的过程中,资源国处于主导地位、不断调整财税政策,无论是在经济有利还是不利的情况下,资源国政府总是有所得,风险完全由国际石油公司承担,致使可供开拓的海外油气项目风险越来越大,边际项目越来越多。在当前激烈竞争的油气市场环境下,贴现现金流技术会导致项目决策时放弃不确定性高但上升潜力较大的投资项目。
实物期权法能够辅助贴现现金流技术,克服其处理结果不确定性的不足及决策路径僵化的问题,但实物期权法因原理复杂难以理解而至今未得到广泛应用。调研实物期权法的机理,分析石油上游生产价值链,对比贴现现金流技术,应用典型的实物期权工具和技术,结合案例,研究实物期权法如何用于增加油气项目的价值,将有助于促进该方法在油气项目价值评估中向应用转化。该研究在当前激烈竞争的油气投资市场环境下,对改善现有投资评价技术的不足、丰富现有方法体系、增加决策信息丰度、减少决策失误、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十分必要。
1 石油勘探开发项目期权特性分析
海外石油勘探开发项目投资的目的是获取石油资源价值。理解油气勘探开发项目的价值链是理解其投资价值评估和决策的基础。
海外油气勘探开发项目主要采用全球公开招标的经营模式,中标者将取得资源的作业权,按照不同的合同模式支付给资源国(或企业)部分资源产品或收益,主要的合同模式包括经营许可证(License Agreement)、产品分成合同(Product Share Contract)、服务合同(Service Contract)和联合经营(Associated Operation)。其中,经营许可证和产品分成模式最为普遍,即中标者拥有资源的完全作业权,直接参与资源的生产过程且承担勘探开发风险。
海外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的典型商业决策时序代表着一个期权行为。石油勘探开发项目的投资是分阶段投入的。石油公司首先需要获得对资源产地进行勘探的许可证,然后进行勘探投资,通过获取地质数据以确定他们的风险和预期回报。如果该预期结果是乐观的,将引导进行钻探;如果钻探成功,石油公司将确认并详细描述产油区;若产油区有经济性,公司将进行开发。当石油产品的收益降低到低于运营成本时,公司将放弃该项目。其进行过程中的每一个状态都代表了一个期权。石油公司可以在各个决策点综合分析经济发展、技术发展、政治趋向、合同期限等条件,决定后续的投资行为,即是继续投资、延缓投资,还是放弃投资。
2 贴现现金流法及其缺陷
贴现现金流法(DCF)考虑发生在油气勘探开发项目整个寿命期内的各种效益与费用,采用资金时间价值技术,将这些发生在不同时点的效益和费用折算成现值,借以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DCF技术的基础是净现值(NPV)法,NPV计算的两个步骤:一是预计未来的现金流量;二是将这些现金流量按一定的折现率折现成现值。决策时根据NPV的正负决定项目的取舍。
然而,石油勘探开发项目具有典型的风险高、投资大、周期长的特点。石油行业投资先行,投资量大。投资的收益受到资源丰度和品位的限制,而地质储量风险难以预测。石油又是稀缺的、不可再生的耗竭性资源,容易受国家政策的影响;项目开发周期一般都比较长,投资见效慢,在此期间,油价、投资及经营成本等项目价值影响因素不断波动,因此,项目未来的现金收益及支出难以预测。再加上DCF法的要么立即投资、要么永远放弃的决策僵化的弱点,使得用DCF法来评估石油投资有其致命的弱点,即容易低估项目的投资价值,导致有价值、有潜力的项目被误评而遭抛弃,而一些无价值的项目却有可能被评估认为可以继续投资。
3 实物期权法
期权理论提供了分析和测定不可逆投资项目中不确定性的新方法。油气投资的不确定性,使其具有高风险性,但同时高风险性给油气投资带来了投资机会的价值,也给油气投资评估提出了新的课题,即用期权方法来评估油气投资。
3.1 机理研究
实物期权估值技术起源于金融期权领域。金融期权是金融衍生工具中的一种合约,合约的持有者在规定的时间(expiration)内有权利、但没有义务按照合约规定的价格(exercise price,strike price)购买或卖出某项资产(股票、债券等)[2]。
实物期权是在预定期间内以一定的成本,有权利而不是义务采取延迟、扩张、缩减以及放弃的行动[3]。实物期权经常包含于投资项目或投资机会之中。通常分为推迟期权、扩张期权、收缩期权、放弃期权、转换期权和增长期权6个基本类型[4]。
金融期权与实物期权的相似性是实物期权理论用于企业投资估值的基础。企业投资与金融期权有很大的一致性。首先公司有权但不是义务投资某个项目;其次,公司有一定的时间段去投资,通常不需马上投资。所以公司有权利选择在环境有利时投资,否则放弃投资。这与金融看涨期权有相同的风险结构,期权持有者从优势中获利,但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最多只是损失期权执行价格。
实物期权法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改变项目执行路径,提供管理的柔性价值,比如延迟投资至经济环境比较有利时再进行。这种理论被认为是高不确定性风险下项目经济评价的现代方法。
3.2 估值模型
经典的期权估价模型有欧式看涨期权的Black -Scholes定价模型和美式期权的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Black-Scholes定价模型如下:
油气成藏理论与勘探开发技术(五)
其中:C——期权价值;S——资产现值;X——期权执行价格;t——期权有效期;r——无风险利率;σ——资产价值波动率。
油气成藏理论与勘探开发技术(五)
油气成藏理论与勘探开发技术(五)
实物期权与金融期权具有相似的风险结构,这为使用金融期权定价模型为实物期权定价提供了依据(表1)[5]。
表1 金融期权与实物期权的比较
实物期权具有隐蔽性、随机性、条件性、组合性和相互影响性等特点,因而它比金融期权更加复杂,金融期权的定价模型应用于实物期权时应根据实物期权存在的环境进行相应的修正。但是简单实物期权的定价可以使用金融期权的定价模型。
3.3 参数解决方案
根据期权理论,波动代表价值,波动率越高,项目期权价值越大。这是由期权的收益结构造成的,对于期权持有者,在期权执行过程中,损失的最大限额是权利金,即损失有限,而收益却随波动率上升而无限上升。参数波动率是期权价值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而影响考虑期权价值的投资决策。
采用经典模型进行实物期权价值评估时,由于实物资产不像金融资产有交易市场,故缺少可供参考的历史数据,很难取得项目的历史和隐含波动率。实物资产价值波动率很难取得,这也是应用该方法的最大障碍之一。
利用蒙特卡洛模拟制造伪随机的方法可以求得项目的预测波动率[6],该方法可以综合考虑各项目价值影响因素对项目价值的影响,比用油价波动率来代表项目价值波动率的参数解决方案更科学。尤其是对于海外项目,经营现金流受资源国财税体制控制,经营杠杆对波动率的影响较大,针对不同的财税体制,进行模拟波动率计算,为参数取值的更精确求解提供了新思路。
4 应用研究
为了深刻理解期权理论,选取某海外油气项目,分别应用贴现现金流技术和实物期权技术进行项目的基础价值和期权价值的求解,通过实证和对比研究,加强对项目期权价值含义及本研究提出的估价方案的理解,从而推进该方法在海外油气勘探开发项目经济评价中的应用。
4.1 项目决策背景
2011年某公司接手某项目正式运转后,由于该项目圈闭规模小,增储空间有限,产量水平低,并且无运输管网,造成单位成本高,拟通过新的勘探开发投资,达到增产降本的目的。需对该投资部署进行可行性决策。
4.2 项目基础价值
4.2.1 项目概况
该项目是2010年某公司在哥伦比亚收购的4个在产区块,区块总面积1251.58km2。该公司拥有这4个区块100%的权益。合同类型为矿税制,勘探期6年,开发期24年。风险前圈闭资源量3570万桶,原油2P可采储量为2500万桶。
4.2.2 评估基本假设与基础方案
应用贴现现金流技术,基准折现率为10%,评估基准日为2012年1月1日,评价期从2012年至合同期末,2012年及以后的原油价格按照预测的WTI基准油价进行贴水,并考虑从2015年起通胀2.5%,基础方案如下:
4.2.2.1 产量预测
根据评估该项目可采储量为2500万桶。根据开发方案,在2013年达到产量高峰,2014年产量开始较快速下降,在评价期内累计产油1724万桶,产量剖面见图1。
图1 某项目采用基础方案时的预测产量
4.2.2.2 投资预测
在考虑通胀的情况下,预计合同期内某公司在该项目承担的权益勘探开发投资合计为114.3百万美元,具体投资时段见表2。
4.2.2.3 成本预测
在2011年单桶现金成本基础上作一定调整和测算,2012年至合同期末,考虑自2014年起通胀2.5%的情况下,后续总成本费用为10.70亿美元,包括操作成本、运输成本与管理服务费,平均单桶成本为62美元。
根据哥伦比亚财税体制[7],石油开发项目涉及的主要税种有矿税、培训费、地面租金、开采税、开发期延期费、石油暴利税(高价费)、资产税、废弃费、公司所得税等,财税框架如图2所示。
表2 某项目后续投资情况
图2 合同模式财税条款结构
4.2.3 基础方案价值
基于上述假设、基础方案及哥伦比亚财税制度,应用DCF技术,建立NPV评价模型,基础方案的NPV价值为-0.09亿美元。根据该评估结果,项目的投资无法收回,应放弃投资。
4.3 项目实物期权价值
本项目2011年根据DCF方法决策时,NPV价值小于零,应该考虑放弃投资,但是从实物期权的角度看,由于项目接手时间短,项目组对项目价值影响因素的认知存在很大的不确性,所以估计的项目价值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时,目前投资项目价值处于浅度虚值状态,可以考虑采取期权价值分析,通过改变投资路径,增加项目投资价值。结合该公司年度财务预算制度,考虑延迟一年投资的期权价值,即延迟期权的价值,待市场及项目经营信息进一步明朗后,再具体判断是否执行投资,该项柔性决策是有价值的。限于篇幅,采用经典B-S模型计算延迟实物期权价值。
4.3.1 参数取值
4.3.1.1 波动率参数的取值
采用B-S模型估价,关键是项目价值波动率参数的选取。应用本研究的成果进行参数计算。
首先根据敏感性分析,确定项目价值的关键影响因素为模拟用随机变量,这样可以做到抓大放小,提高估价效率。
对该项目敏感性的测试表明,油价、产量变化对NPV的影响最为敏感,且敏感程度较高,其次为成本、投资(图3)。由于项目处于开发后期,产量较落实,选取油价和成本作为关键随机变量进行蒙特卡洛模拟。
图3 某项目敏感性分析
然后应用水晶球软件,应用NPV模型,进行蒙特卡洛模拟。
1)油价分布:根据文献研究成果,油价的分布选取三角分布形态(图4)。由于项目处于北美,所以选取WTI为基础油价,整个项目取每桶85美元为可能的油价,最高120美元,最低70美元。
图4 油价三角分布
2)成本分布:由于进入时间较短,无足够的历史数据参考,无法拟合成本分布,所以选取适合数据较少情况下统计分析的三角分布。结合项目情况研究,A、B、C、D4个单位成本的最可能、最大值、最小值分别为每桶:51.29美元、64.12美元、70.53美元;30.75美元、38.44美元、42.28美元;70.41美元、88.02美元、96.82美元;39.33美元、49.16美元、54.08美元。成本分布的三角分布呈正偏态(图5),未来成本降低的概率大于上升的概率,会促使项目价值升高。
图5 分区块单位成本三角分布
3)NPV模拟值:使用水晶球软件进行10000次的蒙特卡洛模拟,得到项目均值为0.34亿美元,标准差0.71,这即是项目期权价值计算所用的波动率。项目的NPV价值模拟结果如图6所示,从图可以看出NPV大于零的累积概率是66.47%,大于NPV小于零时的累积概率,故看涨期权价值。NPV价值模拟得到的标准方差就是蒙特卡洛法模拟出的项目价值的预测波动率。
4.3.1.2 其他参数
项目开发投资现值、未来经营现金流现值来自于DCF模型,无风险利率取长期国债利率,期权期限根据该公司1年期财务预算制度取1年。
4.3.2 延迟期权价值
从NPV模型及蒙特卡洛模拟,可以得到期权计算的参数,输入Excel下开发的B-S期权模型,得到期权价值为0.24亿美元。
4.4 项目价值
NPV模型估价该项目的基础方案价值是-0.09亿美元,不确定环境下决策柔性的延迟期权价值为0.24亿美元,考虑期权后项目总价值为0.15亿美元,因而认为该项投资不是放弃,而是可以延迟进行。决策标准更改后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
5 结论
实物期权的产生为投资价值的不确定性分析提供了新思路。该方法借用金融期权理论,将企业拥有的投资机会等同于一个买方看涨期权,假设项目价值的波动服从某种随机过程,考虑企业根据环境变化及时更改投资策略的管理柔性,并利用金融期权定价理论求解投资的机会价值,从而对传统贴现现金流法的 “要么立马投资、要么放弃投资” 的决策假设造成的项目价值低估进行了补充修正,提高了项目估值的科学性。
图6 蒙特卡洛模拟NPV结果
参考文献
[1]钟晶晶.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升至57%[EB/OL].(2012-10 -25).http://finance.ifeng. com/news/hqcj/20121025/7198096.shtml.
[2]Black F,Scholes M.The pricing of options and corporate liabilitie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3,81(3):637~654.
[3]Copeland T E,Antikarov,V.Real options:A practitioner’s guide,1st ed.New York:Texere.2001.
[4]郁洪良.金融期权与实物期权——比较和应用[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117~118.
[5]Damodarana A.The promise of real options.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2000,13(9):29~44.
[6]Johnathan M.Real Option Analysis Course,2003,42pp.
[7]哥伦比亚公开招标网站(2010).http://www.rondacolombia 2010.com.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