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天气油价走势最新_美国今天汽油价格
1.原油的价格由哪些因素决定
2.请问为什么美国部分地区持续出现暖冬天气 就会推动油价上涨 请高人指教
3.豆油还能涨价吗?为什么会这样?
4.说说国际油价及其对上游人的那些影响
原油的价格由哪些因素决定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需求:经济增速经济增长和石油需求的增长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天气异常天气可能会对石油生产设施造成破坏,导致供给中断,从而影响国际油价,但它对整个国际油价的影响作用是短期的。
2.供给:产量变化石油油输出国组织(OPEC)拥有世界上绝大部份探明原油储量,影响重大,惯用增加产量抑制油价的方法。
3.地缘政治:原油具有战略物资的属性,政治势力和势影响巨大。库存原油库存分为战略原油库存与商业原油库存。战略原油库存是国家为战略考虑,防备石油短缺而储备的石油库存。每周三美国能源情报署会在美国东部时间早10:00公布库存报告,市场的关注重点在商业库存上,通过商业库存量来预测原油的价格走势。
4.金融市场:投机持仓变化,原油市场的投机与市场预期加大了原油价格的波动,其对原油价格有着10%-20%的影响力。
5.相关商品参照: 商品走势总体和美元走势呈反向相关。一方面,商品以美元计价,美元升值,商品的相对价格自然下降;另一方面,美元升值往往代表了避险情绪的上升,从而减少对商品等风险资产的需求,商品价格下降。
请问为什么美国部分地区持续出现暖冬天气 就会推动油价上涨 请高人指教
国际油价在纽约商品交易所开盘前继续上涨,纽约轻质原油2月期货上涨到每桶66.93美元的最高点。然而温和的美国气候预测让市场获利回吐,纽约天然气期货已经下跌到4个月以来的最低点。气象机构认为,截止到1月25日,美国取暖需求将比正常用量低24%,东北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取暖需求分别比正常低28%和26%。
这两天在华盛顿地区加油站,常常能听到人们对汽油价格上涨的抱怨。要知道,对一个平均每两人就拥有一辆汽车的国家来说,油价的波动一向紧牵着消费者的心。美国汽车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平均汽油价格三个月来上涨了19%。上周全国油价再次上涨,涮新了一周前创下的新记录,达每加仑1.74美元,创下了自1986年以来的汽油最高价。如今在加州的洛杉矶和旧金山,汽油平均价格已达2.15美元和2.35美元。2004年3月17日,美国能源部报告说美国汽油库存减少。这已经是能源部八个月来连续第七次报告汽油储备下降。有分析家预言到,今年夏天美国用油高峰期间,全国汽油平均价格可能突破每加仑2美元,这显然对消费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一大挑战 。
宾夕法尼亚州一个经济研究机构Economy.com的经济学家索斯顿·费西(Thorsten Fischer)说,与2002年相比,2003年美国消费者因为能源价格上涨已经在汽油和取暖用天然气上多支出了400亿美元。掂掂自己的钱袋,美国人恐怕要重新计划一下每月的家政预算了。
为什么美国的汽油价格会一路狂飙?比较明显的原因是全球原油供应短缺。目前原油价格上涨到每桶38美元,这是1990年10月16日以来的最高原油价格。与此同时,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不愿提高原油产量配额,而主要的石油公司也没有在需求增加的同时提高产量。还有分析人士认为,全球经济复苏增大了对石油的需求,一些新兴经济体,如中国和印度,对能源的需求增大也加剧了全球的能源紧张。这些也许都能够部分解释为什么美国国内的汽油价格不断上涨。然而其它一些因素也不应该忽视,如对恐怖主义的担忧造成对石油工业投资信心不足,美元相对其它主要货币贬值,能源业在较长时期曾获得大量暴利等。
炼油业的垄断经营
不过,最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炼油业的情况。经历了多年来投资不足的困境后,炼油业目前平均生产负荷已达90%以上。面对能源需求上涨,炼油业想要扩大生产的能力已经显得捉襟见肘。近20多年来,美国各州都制定了越来越多的极为严格的环保法规,炼油业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因为获利没有保障,炼油业即使在现有设备满负荷地运转时,也不愿意追加投资扩大生产能力。
从另一个方面看,能源越是紧张,炼油业也赚钱越多。根据全球著名金融服务公司UBS的数据,2004年2月最后一周,炼油业提炼石油的利润是每桶6.74美元,而五年前平均每桶的利润才4美元。在加州,炼油业所获利润更丰,今年2月底每桶获利13,78 美元,比五年前的每桶6.76 美元的利润几乎翻了一倍。
炼油业缺乏竞争是一些自由派人士的共识。经过几起合并浪潮后,炼油业的几个大公司逐渐控制了主要市场。它们很清楚,物以稀为贵。产量提高必然压低价格,利润也跟着下降。根据总部设在华盛顿的自由人士团体“公共公民”(Public Citizen)的一份能源报告,目前最大的五个炼油公司控制了美国国内产量的51%,而前10大炼油公司则控制了77%的产量。这比十年前提高了很多,那时前五大公司控制的产量为33%,最大的10个公司为54%。而垄断对老百姓来说,只能是咬紧牙关,忍。
当然,炼油业也有自己的苦衷。即使他们愿意扩大生产,投资也十分惊人。由于有严格的环保政策,在美国建造一个炼油厂需要投资20亿美元以上。即使这样还可能遭到当地民众的反对,而大家似乎都有这样的心理,为什么要选在我家附近修炼油厂?而炼油厂破坏周围的景观,增加空气中的异味是尽人皆知的常识。
炼油业的另外一个现象是一些小型炼油厂纷纷关闭。例如,壳牌石油公司不顾加州是美国能源紧张最突出的地方,仍然准备今年10月关闭在加州贝克斯菲尔德(Bakesfield)市的一家小炼油厂。壳牌公司解释说,那里的地下原油储量不能保障生产。但是俄勒冈州参议院让·怀登(Ron Wyden)最近致信联邦贸易委员置疑壳牌的解释,他问关闭那家炼油厂是否“会进一步造成西海岸的汽油市场反竞争的问题,比如通过限制供应抬高价格等。”
油价疯长的连锁反应
在美国,油价是经济车轮运转的晴雨表。汽油和其它能源价格上涨很快就会造成从钢材,化肥到各种农产品等一系列的物价上涨。最近已经有分析人士指出,能源涨价影响了消费信心并且波及股市下滑。更严重的是,它还制约了制造业的进一步复苏。目前来看,受影响最深的是美国的航空工业。如果油价继续上涨,有几家航空公司可能不得不宣布破产。这也就是说,如果你现在就职于这些相关行业,恐怕要面临双重打击。一边是家庭支出上升,一边是自己的“饭碗”可能不保。
英国石油公司(BP)集团首席执行官约翰·布朗尼(John Browne)3月23日在华盛顿说,从现在到2015年,石油工业必须投资2万亿美元用于勘探和生产才有可能满足世界对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而这一笔投资相当于每年需要2000美元。布朗尼指出,近年来对石油业的投资每年平均才1600亿美元。他认为,解决当今世界能源问题的最佳方式是的石油输出国组织外开发原油资源。俄罗斯,加勒比海地区,西非和墨西哥湾的深海区很有希望成为原油和天然气的重要产地。他还说,当地政府的合作也至关重要。
豆油还能涨价吗?为什么会这样?
纸币贬值 ```````貌似是和谐出来的
涨是一定又一定的事情 一定还会疯涨的 现在是一天涨1块啊 够彪悍的说 积累点也行 不要太多就好 咯 长多了的话 国家就乐子大了的说 不过好像要到几十块才行呢 ```````
诶 咱们都学学原始人吧 他们都不吃油的说 活的也满好 ``````
今年以来,随着全球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国际市场食物油价格也呈现上涨趋势。豆油、菜籽等期货价格不断创出新高,批发和零售价格也紧随而上。不少食物油出口国在分享上涨带来的红利同时,也出现了本国市场价格高企所引发的通胀的隐忧。
1.国际期货市场价格居高不下,连创新高,近期价格处历史高位。
今年以来,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类品期货、加拿大温尼伯商品期货交易所(WCE)油菜籽期货、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BMD)毛棕榈油期货等国际上有影响的食物油期货价格指数出现了大幅上涨趋势。
大豆是食物油的基础产品,也是最重要的期货品种。而菜籽油、棕榈油等在国际市场都是被看作为替代品。因此,这里以CBOT大豆市场为例来说明价格走势。从1月3日开市,到7月13日,开盘700.7,最高948.3,最低671.3,收盘948.1,上涨257.6(单位均为美分/蒲式耳),涨幅36.7%。其走势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月10日CBOT大豆指数的最低点671.3美分/蒲式耳(1蒲式耳大豆=27.100公斤)一直炒至2月22日的最高点813.5美分/蒲式耳,最大幅度为142.2美分/蒲式耳。主要炒作因素是美国职业农场主组织(Pro Farmer)在其间抛出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美国新产季大豆的种植面积可能急剧减少860至940万英亩。第二阶段:从4月24日的最低点732.2美分/蒲式耳开始,一直爆炒至6月18日的最高882.4美分/蒲式耳,最高幅度达150.2美分/蒲式耳,而这一阶段主要影响因素是天气。天气因素炒高了100多美分/蒲式耳。第三阶段:从6月22日的最低点817.4美分/蒲式耳一直炒作到7月13日的最高点948.3美分/蒲式耳,其最大波幅为130.9美分/蒲式耳。期货价格创下了三年来的新高。这主要是因为6月29日美国农业部公布了一份令所有市场人士大跌眼镜的报告,即:美国2007年大豆种植面积预计为6408.1万英亩,较三月份的数据大幅削减305.9万英亩,远低于市场普遍预测的6783.8万英亩的平均值(预测区间为6600—6900万英亩)。当天CBOT大豆各合约一度涨停开盘。
经过市场有计划地进行播种面积——天气状况——播种面积的三个阶段炒作,使得CBOT大豆上升近260美分/蒲式耳。值得注意的是,以前CBOT大豆是上涨——种植面积增——下跌——种植面积减少——再上涨的循环模式,而现在出现了新情况是上涨——种植面积减少——再上涨——再减少种植面积的恶性循环模式。
7月,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月度供需报告,预计全球2007-2008年度大豆产量达到2.221亿吨,低于6月预测的2.253亿吨,也低于2006年的2.361亿吨。事实上,除了巴西之外,全球其他几个大豆主产国的大豆产量均有程度不等的减少,其中美国大豆产量调低至7140万吨(6月预测7470万吨,2006年为8680万吨)。阿根廷大豆产量预测为4700万吨(2006-2007年度为4720万吨)。中国大豆产量预计为1560万吨,也低于2006-2007年度的1620万吨。不过巴西大豆产量预计达到6100万吨,和6月预估值持平,也高于2006-2007年度的5900万吨。
从需求面看,全球大豆用量略微调低到了2.342亿吨(6月预测为2.343亿吨,2006年为2.252亿吨)。全球大豆出口预计为7550万吨,和6月预测持平,2006年为7050万吨,其中阿根廷大豆出口预计提高到1020万吨(6月预测860万吨,2006年为800万吨),巴西预计为2970万吨(6月预测2970万吨,2006年为2460万吨)。美国预计为2780万吨(6月为2940万吨,2006年为2970万吨)。这也将导致2008年9月底全球大豆期末库存降低到5187万吨(6月预测为5400万吨,2006年为6417万吨)。
总体看来,报告印证了市场近期对全球下一年度大豆供应吃紧的担忧,这也使得市场对于任何可能导致美国大豆单产降低或者南美大豆播种面积降低的因素都极为敏感。从最新的气象预报看,美国西部玉米种植带可能出现炎热干燥的天气,而7月底和8月份正值美国大豆关键的结荚期和灌浆期,炎热干燥的天气将会导致大豆单产潜力受损。除了天气因素,美国大豆价格的上涨也是为了鼓励巴西农户增加播种面积。一般预计巴西新豆播种面积将会比2006年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但是从雷亚尔汇率持续走强来看,这显然不利于巴西大豆种植收益提高,因为巴西大豆主要是用来出口,所以美元相对雷亚尔越是疲软,农户换回的收益就越少。现在雷亚尔汇率位于近7年来的高点,1雷亚尔可以兑换0.53美元,年底之前可能达到1美元兑换1.8雷亚尔。因此,在南美大豆播种季节开始前(也就是未来三到四个月里),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维持高位运行的几率很大,特别是如果美国中西部出现炎热干燥天气的情况下,以便能够鼓励南美农户尽可能增加大豆播种面积,弥补美国大豆产量下降带来的全球供应缺口。
加拿大WCE油菜籽期货、马来西亚BMD毛棕榈油期货等价格基本上与CBOT走势相同。自从2006年以来,马来西亚粗棕油期货价格飙升近80%,现货价格创下了8年来的新高。
2.三大因素支撑国际棕榈油价上涨
7月以来,国际棕榈油市场大幅上涨,24度棕榈油近月装运港船上交货(FOB)价格为每吨(下同)797.5美元,较前一周上涨22.5美元;33度棕榈油FOB价格为792.5美元,上涨22.5美元;44度棕榈油770美元,上涨10美元。
国际棕榈油市场上涨的主要支撑因素有以下几点:第一、CBOT大豆市场大幅上涨的带动。美国农业部大幅调低2007年美国大豆播种面积数据,导致CBOT大豆市场大幅上涨,对BMD棕榈油起到支撑作用。第二、近期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原油大幅上涨,使得棕榈油在生物燃料行业的需求前景改善,吸引投机资金做多。马来西亚政府计划到2008年时强制要求在传统燃料中掺混生物柴油,并且打算提供补贴,确保生物燃料项目获得成功,这也对BMD棕榈油市场形成支撑。第三、印尼调高棕榈油出口基价,增加了马来西亚棕榈油的出口竞争力。印尼政府将毛棕榈油的基准出口价格由此前的每吨(下同)622美元上调至676美元;24度棕榈油基准出口价格由676美元上调为746美元;33度棕榈油基准出口价格由此前的652美元上调至737美元。印尼上调棕榈油出口价格有利于马来西亚棕榈油的出口,对BMD棕榈油市场有利。
3.全球油菜籽供应趋于紧张,整体价格趋势保持向上。
据德国《油世界》预计,2006/07年度全球10种主要油料作物的消费量预计将达3.96亿吨,高于3.92亿吨的同期产量。2007年全球油菜籽产量预计为5160万吨,高于上年的4720万吨。其中欧盟油菜籽产量预计达到1780万吨,上年为1610万吨;中国产量预计为1100万吨,低于上年的1270万吨。加拿大产量预计提高到980万吨,上年为850万吨;澳大利亚产量预计提高到140万吨,上年为51万吨。但是仍然不能满足需求的增长,全球油菜籽消费量增长明显,预计为5220万吨,上年为4910万吨。油菜籽加工量预计为4900万吨,上年为 4610万吨。从期末库存来看,预计今年为470万吨,上年为530万吨,库存对用量比预计为9.0%,上年为10.9%。可见,今年全球油菜籽供应趋于紧张,整体价格趋势持续向上。
造成供需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市场对生物柴油的炒作,从而预期菜油、豆油、棕榈油需求将可能大幅增加,供需基本面将偏紧。这一点在去年末的市场反应中较为明显,在德国,随着能源价格下挫、植物油价格相对坚挺及2006年8月开始实施的每升9美分的能源税造成生物柴油生产利润下降等,导致了生物柴油消费量下降,菜籽油和油菜籽价格出现了短暂的下跌。今年以来,由于豆油、菜油、棕油价格的大幅爆涨,如此高的成本已失去了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意义。但是,不断有新的预测调高生物柴油的生产能力,这无疑将给油菜籽供应带来逼迫的气氛,为其价格居高不下提供依据。
4.周边国家食物油价格上涨带来供应紧张,通货膨胀压力加剧。
棕油是印尼人的主要食用油,但由于作为烹调油和生物燃料的棕油价格飞涨,很多印尼人因为买不起,只能改煮无油之炊。已经迫使很多印尼穷人改吃水煮、而不是用油炒食物了。
作为世界最大棕油生产国之一,印尼会从油价上涨中获利,但是因为国内食用油价格也水涨船高地上涨了三分之一,造成千千万万的印尼普通百姓负担不起。另外食用油价格上涨,也让经济政策计划官员担心会对通货膨胀带来冲击。未加工食品包括食用油价格今年6月比去年同期上涨超过10%,是构成消费物价指数的商品和服务篮子中,上涨幅度最大的一块。
印度是主要的植物油进口国,每年食用油需求的一半要靠进口来满足。由于今年油籽预计减产,这也使得印度对进口植物油的依赖性提高。印度食用油价格上涨,原因在于本地油籽产量降低,而且国际棕榈油价格创下数年新高,也带来明显的支持。
印度植物油价格近期持续走强,带来了国内通涨率指标的继续高企。到3月底,印度批发价格指数比一年前提高了6.39%,印度政府为了平抑通涨压力,已经将毛棕榈油的进口关税从70%调低到了60%,把24度精炼棕榈油的进口关税从80%调低到了67.5%。相比之下豆油进口关税仍然维持在45%。由于用于计算关税的基础价格依然维持在2006年7月份的水平上,这有助于降低这些食用油的进口成本,也有利于进口增长。
总体上说,国外食物油价格仍然处在上涨趋势之中,除了种植面积减少及天气因素以外,美元持续贬值、全球面临通胀威胁以及投资基金在期货市场兴风作浪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预计CBOT大豆市场很有可能达到1065美分/蒲式耳或1116美分/蒲式耳。
说说国际油价及其对上游人的那些影响
转眼间,离开油气勘探行业已三年有余。这期间,国际原油价格起起伏伏,近期受到疫情影响更是令人乍舌的低到10多美元一桶,甚至在过去的4月期货市场中梦幻般跌到负值,真是活久见。被誉为工业血液的石油,竟然会比水还便宜!原油是否还会回到曾经辉煌的时代(100多美元/桶,巅峰接近150美元/桶)?从事石油勘探开发是否还有好的前景?相信很多人,尤其是石油人心中都存有这些问题。国际油价的急剧波动,时刻会牵动大家紧张的神经。自己的求学、职业经历也深深地受此影响,有必要扒一扒、扯一扯影响国际油价和石油人的那些来龙去脉。
一、极简国际油价史
让我们以布伦特原油为例回顾国际原油价格历史(布伦特原油产自北大西洋北海布伦特地区,低硫、轻质、品质佳)。上世纪70年代之前,世界石油主要受西方国家石油公司七姊妹控制,原油价格长期稳定在2美元/桶以下。70年代初第一次石油危机涨至12美元/桶,70年代末第二次石油危机时快速涨到40美元/桶。
80年代中期,沙特低价出售石油,非OPEC产油国产量增长,市场需求低迷,油价整体上回落,到1998年底跌至10美元/桶。
1998年金融危机过后,随着以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金砖四国为首的新兴市场国家开始快速发展,对原油的需求大增。原油价格从十几美元一桶,一路高歌猛进涨到2008年接近150美元/桶。话说“爬的高,摔得惨”,紧接着的金融危机,将油价从巅峰快速拉入深渊,不足5个月,跌落至近40美元,如过山车一般。
随后,通过OPEC几次减产保价,各国政府积极救市,经济逐步趋稳,需求回升,油价反弹。殊不知,这期间半路杀出了程咬金——美国页岩油(从生油的泥岩、页岩中压裂采出来的原油)。美国页岩油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终于膘肥体壮了。2011年,美国页岩油产量首次突破5000万吨,2012年达到1亿吨,2014年达到2亿吨,2018年突破3亿吨(占美国当年原油9亿吨消费量的1/3),俨然成为原油市场的“杠把子”。原油供给大量增加,加上OPEC拒绝减产(意在通过低油价扼杀不具成本优势的美国页岩油),布伦特原油于2014年中6月从115美元左右跌至2015年底12月30美元左右。2018年,由于OPEC、俄罗斯的减产,油价曾一度回升突破80美元/桶。
谁也不曾想到,2020年突然肆虐的新冠肺炎,会对原油的需求造成如此巨大的影响。生产停摆、运输阻滞,数十亿人居家隔离,天上的飞机稀疏了,地上的道路通畅了……,原油价格也跌到了冰点……,现正缓慢艰难的回升之中。
二、油价的影响因素和未来几何?
从国际原油价格的历史来看,本质上仍受供需关系的控制。影响供需关系的因素众多,主要有产油大国的增减产措施、消费大国的经济发展、相关技术的进步(勘探开发技术进步、燃油效率提升、新能源的发展等),其他的诸如战争、石油工人大罢工、异常天气、近期的肺炎疫情等突发事件也会造成油价的急剧波动。
未来的国际油价会如何?
个人愚见,短期内新冠肺炎的影响下,生产和经济活动的萎缩,人们的出行活动大幅减少导致对原油需求快速下降;另一方面,原油的生产不能迅速减少(原油生产不是水龙头出水那样可随开随关),市场上原油供大于求的状况持续加大。后续随着各国生产的恢复,尤其是中国逐步取得抗疫的胜利,生产经济活动正迅速恢复,会加大马力将耽误的生产追回,原油的需求将逐步回升。相信疫情过去后,油价会迅速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甚至会冲到一定的高位。
中长期看,油价应该会回到五六十、六七十美元/桶的合理范围,这是符合多方利益的。即使OPEC通过价格战逼迫不具成本优势的美国页岩油退出(目前已有公司破产),但这将是暂时的,因为谁也无法忍受长期的成本价或亏本出售原油。就算是产油成本极低的中东各国如沙特、科威特、卡塔尔等(生产一桶原油成本在几美元到十几美元),也难以为继。毕竟,以上诸国的财政、经济高度依赖原油出口,一向挥金如土的壕们因油价过低、收入减少而去吃土,是万万不能的。必定会通过适当减产,好让油价回到相对高点的位置,维持较好的财政状况。一旦油价回归较高水平,页岩油也就很快恢复繁荣,并且越来越顽强(技术不断进步生产成本会逐步降低),如打不死的小强一般。
另一方面,虽然各国环保政策的趋严、各种新能源的蓬勃发展,会挤压煤炭、石油等碳高排放能源消费的空间。当前及较长一段时期内,尽管煤炭、石油占能源消耗比例将逐步降低,但绝对消耗量仍将缓慢增加。毕竟人口众多的中国、印度等国经济仍在较快发展,对能源的消费仍有较大的增长需求,2018年中印两国石油消费量增长占据全球增长的2/3。其他东南亚、非洲国家的GDP增长近几年表现也比较抢眼(如果没有水分的话)。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就会增加,众多发展中国家石油人均消费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缺口。
……
原油价格过低,不全是好事。油价过低,除了对油气勘探开发行业带来沉重影响外,还会对已经发展势头良好的清洁能源产业带来严重的打击,遏制其发展。而清洁能源是将来我们降低甚至摆脱原油高对外依存度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我们的原油对外依存度已高达70%,确保能源供应安全已成当务之急。
影响国际油价的因素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
三、对上游石油人的影响
好了,我们来看看国际油价的变动对上游(勘探开发)石油人的影响吧。
曾经,怀着那份热爱,自己报了这个行业的“黄埔军校”。印象中,那些高耸的井架、庞大的平台、如网的管道、机器的轰鸣,加上“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式的豪(教)言(育)壮(宣)语(传),很能让人热血澎湃。的确,你会感到这个行当搞的都是战天斗地的大事情,瞬间觉得很“荣光”。
十几年前,油价高涨红遍天,勘探开发如火如荼,石油主干专业(地质、物探、石油工程、储运等)的毕业生异常的抢手。就业根本不愁,愁的是该去哪家。大家找工作就是凑一个简历,去百货大楼淘一件穿起来人模人样的廉价西服,就静候三大油招聘军团的到来。主干专业毕业生供需比往往1比几,甚至1比10。在供不应求的关系下,主干专业的学生可带非石油类通用专业的男女朋友一同签约。优秀的甚至听说可以一带三(不限男女朋友);还听说有玩游戏挂了几门课的同学,在招聘会快结束时冲进体育馆,把证明自己是主干专业的学生证往招聘官面前一扔,也能签约。那时,石油主干专业学生走在路上都是春风得意、洋洋洒洒,用走路带风形容也不为过。多少通用专业学生梦想着转入石油主干专业……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近年来,原油价格的惨淡、人员的饱和,三大油已不再组团进校招聘,和众多其他公司一样,采用网投、测评、择优组织面试,需求数量也大幅减少。学生们必须要下苦功夫,极尽展现自身才华,才有可能获得青睐,谋得一个岗位。部分石油主干专业学生要么转到通用专业和各种考证,要么在外找寻互联网、金融行业实习机会,为转行提前准备。那些光鲜亮丽的石油外企已纷纷撤出中国,取而代之的是互联网大厂成了学生们的理想雇主,趋之如骛。
职场中的上游石油人日子也不好过。各油气公司纷纷资产重组、削减支出、优化人员,部分人员被迫离开上游行业。国企虽然不裁员,但课题项目明显减少了很多,很多人闲了下来。外资油服公司,如斯伦贝谢、哈里伯顿更是项目大量减少,收入、利润大幅下滑,不断裁减人员。
相比传统行业的步履维艰,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迅速崛起,一片欣欣向荣景象,迭代速度越来越快。这些新兴技术也逐渐不断地融入到传统行业,促使传统行业不断提升效率,迎来再次发展的机会。油气勘探开发也不例外,勘探开发一体化技术、可视化技术(VR)、精准压裂、智能化海底工厂等,改变着传统的勘探开发认识和手段,“数字油田”、“智慧油田”的建设方兴未艾。认识的转变很关键,这个行业有时太过于注重经验,依靠惯性选择,历经了低油价的“洗礼”,想必会更加热情地接纳新思潮、新技术、新方法。正如在校生们的求职由过去的“等、靠、要”,到如今的“闯、干、拼”,正是一个积极的改变。
……
这是一个变化日新月异的时代,也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也可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不只是油气勘探开发,无论哪个行业,唯有迎接它、适应它,提前做好准备,或许才会有凤凰涅槃。毕竟,时代的快车停靠时间很短,隆隆驶离后,没人愿意还留在站台。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