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美元的原油价格_美原油2107
1.石油和黄金的关系?
2.历史上美元加息周期中原油走势怎么颠覆常理
3.美元与黄金、石油的关系
4.为什么原油伦敦的比纽约的贵
5.石油储量世界第一的委内瑞拉,怎么国内那么穷?
石油和黄金的关系?
黄金与石油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黄金价格和石油价格通常是正向变动的。石油价格的上升预示着黄金价格也要上升,石油价格下跌预示着黄金价格也要下跌。
首先,油价波动将直接影响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的发展,因为美国经济总量和原油消费量均列世界第一,美国经济走势直接影响美国资产质量的变化从而引起美元升跌,从而引起黄金价格的涨跌。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算,油价每上涨5美元,将削减全球经济增长率约0.3个百分点,美国经济增长率则可能下降约0.4个百分点。当油价连续飙升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随即调低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期。油价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晴雨表”,高油价也意味着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增加以及通胀预期逐步升温,继而推升黄金价格。
在黄金、石油、美元这三者的关系里,黄金价格主要是用美元来计价,石油也同样是。上世纪70年代初,二战后搭建的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黄金价格与石油价格双双脱离了与美元的固定兑换比例,出现了价格大幅飙升的走势。三者之间既有紧密联系又相互有所制衡,在彼此波动之中隐藏着相对的稳定,在表面稳定之中又存在着绝对的变动。从中长期来看,黄金与原油波动趋势是基本一致的,只是大小幅度有所区别。
在过去三十多年里,黄金与石油按美元计价的价格波动相对平稳,黄金平均价格约为300美元/盎司,石油的平均价格为20美元/桶左右。黄金与石油的兑换关系平均为1盎司黄金兑换约16桶石油。这一比例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达到顶峰,1盎司黄金兑换约30桶原油。不过,随后原油由于供应紧张,价格大幅攀升,同期黄金却出现相对滞涨,截至目前,1盎司黄金仅能兑换约12桶石油的水平。从目前石油与黄金的兑换比例来看,黄金价格依然有上升空间。
三、美元与石油的负相关关系
美国经济长期依赖石油和美元两大支柱,其依赖美元的铸币权和美元在国际结算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掌握了美元定价权;又通过超强的军事力量,将全球近70%的石油资源及主要石油运输通道,置于其直接影响和控制之下,从而控制了全球石油供应,掌握了石油的价格。长期来说,当美元贬值时,石油价格上涨;而美元趋硬时,石油价格呈下降趋势。 四、从三者关系看黄金价格走向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黄金、石油与美元这三者之间有内在的联系,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黄金由牛市转为熊市尚言之过早,这是因为:
首先,由于资源的稀缺性,黄金非可再生资源,供给的增加呈下降态势,而需求却不断攀升,价格必然不断上升。
其次,由于石油与黄金价格的同向变动关系,世界经济对石油的耗费量日益扩大,石油价格的上涨带动黄金价格同方向变动;另外,从历史上黄金与石油的兑换关系来看,目前每盎司黄金兑换石油桶数较低,黄金价格应该有上升空间。
最后,尽管近期美元出现反弹,甚至有投行认为美元或将逆转持续多年的弱势格局,但美元的反弹是建立在次贷危机扩散到欧洲的基础之上,美国经济无论是次贷危机的源头—房地产市场,抑或是金融市场,都并未出现明显转机,滞胀以及双赤字是摆在美元反弹头上的一把利剑。目前的市场环境与2005年相似,欧元区经济陷入困境,美元尽管基本面较差,不排除投资者在抛售欧元的情况下,回到美元和黄金市场寻求避险推动美元和黄金同步走高。
历史上美元加息周期中原油走势怎么颠覆常理
谈到美元即将到来的加息周期,对于商品投资者而言,呈现一边倒的看空走势,而过去的三十年中,美元经历了四次加息周期,东方汇能通过对这四次加息的背景还原,告诉你加息周期中原油走势的最真实一面,疯狂始于预期,止于明朗,是对加息周期前后两个阶段,原油走势最好的概括。
第一轮美国加息周期:1988.3-1989.5:
加息背景:通胀抬头;基准利率从6.5%上调至9.8125%,1987年股市崩盘导致美联储紧急采取政策,降息救市。由于救市及时、股市下跌对经济影响不大,1988年起通胀继续上扬,美联储开始加息应对,利率在1989最终升至9.75%。此轮紧缩使经济增长放缓,随后的油价上涨和1990年8月份开始的第一次海湾战争相关不确定性严重影响了经济活动,使货币政策转向宽松。
第一轮加息当月原油触底15美元,在随后的一个月中原油价格从15美元/桶快速上行到18美元/桶,而在整个加息周期中价格于1989年4月20日触及最高25美元/桶,上涨幅度30%
第二轮美元加息周期:1994.2-1995.2:
加息背景:通胀恐慌;基准利率从3.25%上调至6%,1990-1991年经济衰退之后,尽管经济增速回升,失业率依然高企。通胀下降令美联储继续削减利率直到3%。到1994年,经济复苏势头重燃,债券市场担心通胀卷土重来。十年期债券收益率从略高于5%升至8%,美联储将利率从3%提高至6%,使通胀得到控制,债券收益率大幅下降。更加平坦的美国债券收益率曲线鼓励投资者寻求更高的海外回报,因此大笔资金流入亚洲新兴市场,这种情况直到1997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才戛然而止。
第二轮加息当月原油触底13.8美元,在随后的一个月中原油价格从13.9美元/桶快速上行到20.98美元/桶,而在整个加息周期中价格最高触及26.98美元/桶,上涨幅度超过90%
第三轮美元加息周期:1999.6-2000.5:
加息背景:互联网泡沫;基准利率从4.75%上调至6.5%,1999年GDP强劲增长,失业率降至4%。将利率下调75个基点以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当时的互联网热潮令IT投资增长,经济出现过热倾向,美联储再次启动紧缩政策,将利率从4.75%经过6次上调至6.5%。2000年互联网泡沫和纳斯达克泡沫破灭之后,经济再次陷入衰退,911事件的余波更令态势雪上加霜,美联储停止了加息的进程,并于次年年初开始了连续大幅降息的进程。
第三轮加息当月原油触底16.32美元,在随后15月中原油价格从16.32美元/桶快速上行到37美元/桶,上涨幅度120%
第四轮美元加息周期:2004.6-2006.7:
加息背景:房市泡沫;基准利率从1%上调至5.25%,股市泡沫后美联储利率的大幅下降刺激了美国的房地产泡沫,2003年下半年经济强劲复苏,需求快速上升拉动通胀和核心通胀抬头,2004年美联储开始收紧政策,连续17次将利率提高25个基点,2006年6月联邦基金利率达到5.25%。在美联储连续加息之后,另外一个泡沫--美国房地产泡沫被刺破,成为本次金融危机的导火索,美联储再次开始削减利率。
第四轮加息当月原油触底35.3美元,在随后24月中原油价格持续连续上行,从35.3美元/桶快速上行到78美元/桶,上涨幅度118%。
过去三十年美元四次加息周期中原油累计上扬358%,当下近三十年中第五轮美元加息周期将至,当下中期交易机会介入点已经凸显,而东方汇能研究部已经带领高端客户开始布局三十年中的第五次大幅获利机会,机会是等来的,当机会来临的时候,把握机会则是更要能力。
美元与黄金、石油的关系
先别太着急兄弟,尤其涉及到钱,容易上火,呵呵。
我也只说个人理解,不求采纳,能帮上忙最好。
贬值这个概念,不能只看一两种货币,如果你把那个水杯当成大家都接受的恒定价值的一般等价物(或者说一种理想货币)的话,那你的例子挺恰当的——关键在于不是一个水杯值的美元更多了,而是一美元买的水杯变少了;按你的例子,你是把水杯/一吨石油/一斤黄金当成了一般等价物,以这些物品作衡量,那你的例子没问题;但你为啥会迷糊呢,因为你也有一个意识——贬值是在货币之间讨论的,“贬值”这个词讲的应该是美元和人民币的关系,而不是美元和石油的关系,换句话说,根本上变化的不是美元和石油的交换比例,而是美元和人民币的交换比例,而假设人民币相对于石油不变,才会出现美元买石油变少了对吧。你会发现你第一个问题系列中,原来是1美元——1石油——5人民币,后来是2美元——1石油——10人民币,美元和人民币总是1:5,所以你的例子中美元没贬值,或者起码说美元相对于人民币没贬值。
第二个系列例子是人民币升值,美元对人民币从8:1到了4:1,但是石油的价值没变,美元与石油的相对价值也没变,那一日元能换的东西就没变。你也可以想成,人民币升值之后,在外国人眼里咱的一块钱变成了两块钱一张,而在咱眼里还是一块钱。所以日本人只需要四张两块钱,就和原来八张一块钱一样多了。同时,他仍然只愿意用一日元换一美元,因为美元没变。
升值和贬值是相对概念,这你肯定了解,所以上面两个问题只是一个分析的方法,方便你理解,绝对地说A升值或者贬值,而B没变是有失偏颇的。
所以关于进出口的问题,就不是你眼中的这个“汇率变化”所影响的了。
石油跟美元、黄金跟美元之间的价格都是有的,理解成负相关也可以,简单的说就是石油和黄金都是实实在在的好东西,挖地三尺就那么多;美元是美联储自己印出来的纸片子,想印多少印多少。如果是你,你觉得那个靠谱呢,前者吧。但是大家拿着美元很方便、可以换成别的,也可以搞搞投资,所以也就拿着;忽然有一天得知美元不靠谱了(比方说贬值、或者最近标普的信用评级下降),那大家就都把眼光转向靠谱的东西——可以保值啊——买石油和黄金的人多了,它俩也就涨价了。这个道理楼上的朋友说的更有历史渊源一些,你可以看看当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那一段,就大概能明白金和钱的区别了。
同时,我个人的看法是,石油和黄金还是有区别的,一个是消耗品,需求大,弹性小;一个是硬货币,保值,但用途不多;所以虽然相对于货币的关系差不多,但这两种关系长期来看相关性应该是越来越小的,你可以说美元和石油关系紧、或者美元和黄金关系紧,但是美元一动,根据石油推黄金或者根据黄金推石油都是不太稳的。
不知道有木有让你明白点,希望帮得上:)
为什么原油伦敦的比纽约的贵
在伦敦交易的原油是Brent Crude,主要是北海开采的原油,在纽约交易的是West Texas Intermediate (WTI),主要是美国西部开采的原油。从二者的质量上看差不多,WTI比Brent Crude含硫量还少(0.24%对0.37%),所以理论上WTI(纽约原油)比Brent Crude(伦敦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应该稍高一点。历史上,二者的价格之差在每桶3--6美元,即伦敦布伦特原油比纽约原油低3到6美元。
但后来情况发生了难以置信的变化,伦敦北海布伦特原油的价格反而比纽约原油的价格越来越高,尤其是自2010年秋天以来,二者的价格逐步拉大。2010年伦敦北海布伦特原油的交易价格居然高于纽约原油的价格23美元,即使经过2012年6月20日的大跌,两者的价差仍然达10美元(即纽约原油价为81.8美元,伦敦布伦特原油价为92.69美元)。
出现这种反常的情况现在有两种解释:
1.一种观点认为决定二者价格差的主要因素是两种原油的供给和需求,以及相应的炼油能力。北海油田开采后储量逐步下降,而美国在Cushing, Oklahoma的炼油厂已达满负荷,没有多余的炼油能力,造成美国创纪录的原油储备,压低了WTI原油价格。而多余的美国原油却不能容易地运送到欧洲。此外,中东的战乱使得当地的原油生产受到影响,减少了供给。
2.另一种观点是因为亚太某个大国一直做多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该大国国内油价调价机制,是根据北海布伦特价格计算的。为了利益,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一直比较坚挺!
石油储量世界第一的委内瑞拉,怎么国内那么穷?
在不少人的眼里,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无一例外都富得流油,比如中东的迪拜、卡塔尔、沙特等国家,人均GDP高达数万美元。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同样以石油资源丰富著称的委内瑞拉,近年来却是百业凋敝,民不聊生,仅2019年的通胀率就高达万倍之巨,经济危机持续加重。
委内瑞拉可是名副其实的石油大国,早在2011年时,探明的石油储量就高达2965亿桶,排名世界第一,比沙特还多300多亿桶。
(在街头寻找食物的委内瑞拉人)
根据美国的最新估算,委内瑞拉的重油储量已经超过5000亿桶,比国际认同的数量翻了一倍还多。仅一个奥里诺科石油带的储量,就和沙特的总储量持平。
按照沙特富裕的程度,委内瑞拉应该更富有,更土豪才对。但为什么如今的委内瑞拉,守着号称黑金的石油支柱产业,却穷得揭不开锅呢?而且他们不仅穷,连他们要用油,还需要向国外进口。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原油品质差,开采难度高。
沙特、俄罗斯这些国家,石油资源埋得不深。随便架设个油井,很快就能挖出石油,变现卖钱。而且这些石油都属于杂质极少的轻质油,买家通过简单的处理就能出售。加工程序简单,油品质量还好,在国际上大受欢迎。
委内瑞拉却十分悲催。虽然储量世界第一,但这些深埋地底近万米的石油资源,却属于品质较差的高硫重油。这种原油以油砂形式蕴藏于较深的地底,不仅开采难度极大,成本极高。而且还必须经过提炼和混合后才能出口。品质和轻油相比也要差许多,只能依靠低价策略,销往一些经济落后地区。
开采困难和油质低劣导致的二次加工,严重影响了委内瑞拉石油的生产效率和成本。在世界轻质原油丰富的前提下,油气开采企业当然不愿意开采重油。特别是油价大跌的今天,谁也不愿意亏钱赚吆喝。
开采难易度的高低,还决定着产能的大小。在日产量上面,沙特的最高日产量达到1000万桶。而石油储量最高的委内瑞拉,却只有200万通,连世界排名前十都进不了。
从开采成本上看,沙特的开采成本最低,仅为3美元/桶。委内瑞拉却高达23美元/桶,翻了七倍还多。对于国际原油价格20美元/桶的今天,难怪委内瑞拉情愿进口原油了。
(沙特-阿美石油公司)
二、设施投入少,采炼技术落后。
和沙特一样,委内瑞拉最初的石油开采体系,也依赖于欧美的石油公司。他们将土地租给欧美的石油公司,自己收租金和分红。
这样一来,大量的石油利润,都被外国公司拿走,因此沙特和委内瑞拉都想夺回石油控制权。
沙特通过不断收购股权,用20年时间控制了沙特-阿美石油公司,但并没有参与公司的运作和管理,石油的开采和销售仍然由欧美人负责。于是阿美石油公司的技术和市场得以不断提升,成本越来越低,利润则越来越高。
委内瑞拉的做法却简单粗暴,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规定新的油田只能由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开采。对外资石油公司不断提高税收和租金,甚至按利润的90%进行征缴。无利可图的外资,只能大量撤离。委内瑞拉也因此受到各国制裁。
于是委内瑞拉的石油开采技术停留在上世纪70年代。与开采成本高企对应的,是石油冶炼水平的低下。此消彼涨,这些中低端的石油品种,自然利润极低。所以虽然石油储量最多,但卖油的收入却完全不能和沙特相比。
(前总统查韦斯)
三、推行高福利,没有财政积累。
上世纪90年代,国际油价高歌猛进。
伊拉克战争打响后,原油价格更是飙升到每桶140美元以上。那时的委内瑞拉,得益于高油价,也曾赚得盆满钵满,成为拉美富有的国家。
不过当时的委内瑞拉,并没有拿这些钱来提高石油开采水平,更新先进设备,建立多元化的工业体系和产业,更没有做财政积累。
当时的总统查韦斯,为了拉选票,在全国推行高福利。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免费住房、免费汽油、免费工资一应俱全。那时的委内瑞拉人,几乎成了全世界人民羡慕的对象。
这种迎合民众的模式,在油价达到100美元以上时,还能维持它的欣欣向荣。但是当油价跌到50美元以下,甚至跌到今天的20美元时,委瑞内拉国内就只能穷到破产,一片哀嚎了。
当然,委内瑞拉的贫穷和美国的制裁也有很大关系。由于地处拉美,却处处和美国对抗,因此委内瑞拉的石油出口饱受美国制裁。除了古巴,南美各国都不敢与它交易。而销往其它洲的话,高昂的运输成本,更得不偿失。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