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韩国是发达国家吗?

2.2016年中国面临着怎样的国际局势

3.最近有什么新闻?还有关于它的评论。谢谢啦~

4.二战后首次!日本两架战机抵菲律宾,专家:将为南海增添不稳定因素

5.国家发改委是干什么?主要工作是什么

6.可再生资源回收归什么部门管

韩国是发达国家吗?

菲律宾油价贵还是中国油价贵_菲律宾石油分布图

韩国是中等发达国家,它实际的发展程度并没有中国人认识的那样发达!在亚洲四小龙中是老大!尤其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韩国经济近乎崩溃边缘,在IMF的伴随苛刻要求条件下的大额贷款的支持下,加之其民族强烈的凝聚力,得以缓解,但未恢复到1997年前的水平。

2004年世界GDP排名

名次--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面积-----人口------人均GDP--

01美国---117423.51亿美元--面积--963.14万Km2--人口--29523万--人均--39709美元

02日本---59487.61亿美元--面积---37.78万Km2--人口--12733万--人均--46719美元

03德国---25862.04亿美元--面积---35.70万Km2--人口---8242万--人均--31378美元

04英国---19448.58亿美元--面积---24.48万Km2--人口---6027万--人均--32269美元

05法国---18516.13亿美元--面积---54.70万Km2--人口---6043万--人均--30640美元

06中国---16492.12亿美元--面积--959.70万Km2--人口-131185万--人均--1257美元

07意大利--15758.59亿美元--面积---30.12万Km2--人口---5806万--人均--27417美元

08西班牙--8361.00亿美元--面积---50.48万Km2--人口---4028万--人均--20757美元

09加拿大--8343.90亿美元--面积--998.47万Km2--人口---3251万--人均--25665美元

10墨西哥--6260.80亿美元--面积--197.26万Km2--人口--10496万--人均--5965美元

11韩国---6053.31亿美元--面积----9.85万Km2--人口---4860万--人均--12455美元

但是一个国家是否发达,还要看他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这方面韩国还有欠缺。

中新浙江网8月29日电 2005年过半,亚洲各国的经济增长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就在日本宣布已经正式走出后泡沫经济时期,经济增长逐渐步入正轨的时候,邻居韩国的GDP增长率却始终徘徊不前。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ADB)最近公布的一项经济预测报告,韩国明年的经济增长还将继续下滑。根据这份报告,2006年韩国GDP增长将在东亚国家中排名倒数,仅略高于柬埔寨。韩国仍未走出低增长阴霾。

亚洲开发银行报告指出,包括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越南、老挝、柬埔寨和韩国在内的10国,明年的经济平均增长将达到6.6%。其中中国和越南位居前列,GDP增长预期分别为8%和7.3%,而韩国与新加坡和菲律宾均以4.7%的增长率并列倒数第二。

近年来,韩国政府制订的经济年增长目标为5.0%,但2003年韩国GDP仅有3.1%的实际增长,2004年4.6%的GDP增长虽较2003年略有上升,但增长数值均未达到预期构想。这次亚洲开发银行还将韩国今年的GDP增长预期由原来的4.2%降为3.7%,经济增长离韩国政府的目标越来越远。

事实上,韩国国内机构对经济增长放缓的敏感程度也比较高。早在去年年底,韩国开发研究院(KDI)就给出了今年4.0%的经济增长预期。

而就在一个月之前,韩国开发研究院和韩国中央银行再次将2005年的增长预期下调至3.8%水平,此数值和这次亚洲开发银行的预测值比较接近。

包括韩国开发研究院、韩国中央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在内的国内外机构相继降低韩国增长预期,其原因仍然是需求因素。国内消费需求增长缓慢,特别是由于国际油价上涨影响所造成的出口下滑,对韩国经济增长造成了最直接的不良影响。

可以说,国际原油价格已经成为国际经济中最不稳定的因素。目前,国际油价在60美元以上高位徘徊,几乎比2004年平均油价高出一倍。因此今年6月底,韩国财政经济部长韩惪洙称,油价高企将导致2005年韩国GDP增幅减少0.9个百分点。由于受到油价高涨这一经济体系外部冲击,韩国政府准备正式将2005年GDP增长目标从此前的5.0%下调至4.0%水平。

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韩国政府已经采取了相应措施来激励经济,预期此政策措施今后仍将持续,直至韩国经济增长走出弱势。

在货币政策方面,韩国的通货膨胀率自2004年8月达到5%最高点以来,已呈现下滑趋势,目前已经低于3%,因此韩国中央银行有可能采取更为中立的宏观货币政策,但考虑GDP增长率持续下滑,以及近期油价上涨所造成的成本推进因素,韩国央行也有可能继续保持较低的利率水平刺激增长。

而在财政方面,近期韩国政府又提出5万亿韩元(约合49.3亿美元)的补充预算,预计韩国政府将继续采取稳步的扩张政策,促进消费,启动内需,以期重新启动GDP增长的良性机制。作者:冯剑(作者系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

2016年中国面临着怎样的国际局势

2016年,国际金融海啸与中东北非裂变两大危机的“后遗症”与“选举年”因素叠加,世界及地区秩序主导权的博弈将更趋激烈。

其一,世界经济多“愁”善“感”,国际经贸规则博弈加剧。金融危机爆发八年之后,世界经济复苏仍动力不足,IMF预测年增长3.6%。2015年末,美联储正式开启加息进程,预计2016年将循序渐进、逐步加息,以免美国经济复苏因加息过猛过快而“熄火”。由于全球需求持续不振,国际大宗商品行情看跌,油价维持在超低位,加之随着美联储加息导致新兴经济体资金加速外逃,依赖资源能源出口的新兴市场国家将受到更大冲击,其金融与债务风险累积,一些拉美国家面临社会和政治风险。

与此同时国际经贸规则博弈加剧。美国热衷搞“小圈子”,包括对新兴经济体利诱分化,一面加快落实TPP,一面加紧推进TTIP等谈判,企图以新规则体系排挤孤立新兴大国,竭力围堵中国的“”与亚投行等。

其二,大国关系的演变需高度关注。表现在一是西方大国加紧“抱团”。美欧将进一步强化北约,以共同应对俄罗斯“扩张”、中东乱局与国际恐怖主义带来的挑战,在此过程中美欧的分歧亦现;美日同盟加固,美对日倚重与日替美“分忧”同步加强,针对中国崛起相互利用的一面增加;日本欲藉主办七国集团峰会将自己打扮成乃至二战的“受害国”,企图混淆是非、自我漂白。

二是美俄矛盾的一面凸显,竞争激烈。美俄围绕乌克兰问题的制裁与反制裁将继续,彼此地缘角逐延伸至叙利亚等中东地区。此外,美国对中国崛起的危机感与焦虑感增大,对华政策逞强使绊的一面更为突出。

其三,“选举年”相关国家政局变动带来变数。

周边多国迎来换届。蒙古国将举行议会选举,执政的民主党与在野的人民党势均力敌;越南***即将举行十二大,越内政外交变化的不确定增加;缅甸将进入民主联盟上台执政新时代,新总统预计于3月就职,缅军方与民盟进入博弈磨合期,缅甸走向尚待观察。

大选牵动全球。民主与共和两党均难获得绝对优势,“巧妇”希拉里在民主党内胜出的可能性大,而共和党则混战不已,“奇葩”特朗普能走多远存疑。在两党恶斗加剧的情况下,竞选双方可能再度拿中国“说事儿”,乃至竞相对华抹黑,中美关系舆论氛围不容乐观。在此背景下中美竞合博弈将趋复杂激烈,竞争面会更突出,应做好风险管控预案。

其四,亚太、中东、东欧仍是三大热点地缘板块。

在中国周边,外力作用将致使海洋争端持续“发烧”。美国以“维护航行自由”为幌子,针对中国南沙岛礁建设持续施压,正策划美日等在南海的联合军演、巡航等。菲律宾挟美自重,对中国倒打一耙开展所谓法律战,其“南海仲裁案”可能在2016年6月作出裁决,中国的南海维权主张面临挑战。日本加紧推行“新安保法”与扩军备战。朝鲜半岛不确定性仍大,特别要高度关注朝鲜进行核试验的动向。阿富汗暴恐活动有加剧趋势,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中东乱局步入第六年后,围绕打击“”的各方复杂角力,地区秩序重建异常艰难。尽管政治解决叙危机进程已启动,但没有一方占据压倒性优势,新的一年中主要大国加大介入力度,“挺巴(沙尔)”、“倒巴(沙尔)”两方阵线分明,也直接影响到打击“”的效果。此外,也门战乱将持续,巴以矛盾紧绷短时间内难以缓解。

乌克兰问题正呈现长期化趋势,由于北约与俄罗斯针锋相对,乌东部战火重燃不无可能。各方对落实“新明斯克协议”意愿不足,俄与西方的地缘矛盾难以解决。

其五,全球性挑战有增无减,全球治理体制变革仍任重道远。

由于“”等暴恐势力在全球扩散流窜,国际反恐形势持续严峻,西方大国固执双重标准致使国际反恐合作成效不彰;网络空间治理规则之争将更趋激烈,中方近日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受国际社会好评,但美国仍谋网络霸权;美国将于2016年3月主办新一轮核安全峰会,伊核协议达成后兼顾和平利用核能与维护核不扩散机制面临新契机,但确保核材料与核设施安全的挑战犹存;G20进入中国时间,中国将力争为全球经济发挥应有的领航作用,人民币被纳入IMF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后将于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提升。此外,2016年联合国秘书长面临改选,新“掌门人”竞争激烈,女性人选呼声较高,是否有第一位女性秘书长产生值得关注。

当前,加强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已是大势所趋。但改革的阻力不小,因为这事关规则制定权,事关给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定规则、定方向。在此问题上,要推动变革全球治理体制中不公正不合理的安排,使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公正合理,更加能够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

最近有什么新闻?还有关于它的评论。谢谢啦~

油价又涨了 墨西哥地震了

中国政府承诺战争中不首先使用发改委!

(1) 2010年4月13日国家发改委上调油价,早上7时49分,青海玉树县7.1级地震.....

(2) 10月25日上调油价。同一天,印尼苏门答腊岛7.2级地震,并引发海啸.....

(3)2011年2月20日发改委再次上调油价,新西兰发生6.5级地震......

(4)2011年3月11日发改委再次上调油价,日本发生9.0级地震.......

(5)2011年4月7日发改委再次上调油价,日本本州岛东北部再次发生7.4级地震

(6)12年2月7日发改委又再次宣布上调油价,菲律宾中部强烈地震造成43人死亡.................

12年3月20日,我们伟大的发改委又再次宣布上调油价,上调幅度为每吨600元,即汽油约上调0.44元每升,因此,昨天一天,我们都在胆战心寒中小心翼翼地度过,一直到下班,发现自己还好好地活着,我们的地球也好好的,没有听到有地震的消息,不禁对我们的发改委的神力也有所怀疑了,看来,发改委也没啥稀奇的,也有预测不准确的时候,因此,对发改委的崇拜顿时减少了几分。谁知道今天,2012年03月21日墨西哥城3月20日电据美国地质勘探局地震信息网消息,墨西哥南部格雷罗州20日发生里氏7.6级地震,首都墨西哥城震感明显。震惊!太震惊了!发改委又一次神一样的预测成功!在此,我要向神圣的发改委致以最最诚挚的歉意,我不该对你用上调油价来预测地震的能力有所怀疑。我向你保证,我绝不听地震局的,我就听你的。

二战后首次!日本两架战机抵菲律宾,专家:将为南海增添不稳定因素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称,菲律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日本占领,约有110万平民丧生。日本特攻机曾从马巴拉卡特的机场起飞,该国反日情绪一度高涨。马巴拉卡特市市长6日称,不应忘记战争中的牺牲,但应该向前迈进,“现在是和平年代,日本是伙伴”。菲律宾空军司令坎拉斯则对日本战机表示欢迎说,“时代变了,日本已成为相信法治的‘盟友’。”据报道,菲律宾空军当天出动4架FA-50战机迎接2架F-15战机,进行了编队飞行。

据报道,日本还派出了空中加油机、运输机和大约60名人员,不实施训练,但会同菲律宾方面进行意见交换等防务交流。此外,日本为菲律宾制造的1套警戒管制雷达正在组装,预计最快12月能够完成。这是2014年改变武器禁运政策以来,日本政府首次出口防卫装备品成品。

军事专家宋忠平7日对《环球时报》表示,日本航空自卫队派遣F-15战机飞到菲律宾的相关基地,显然是为了加强日菲之间的军事合作,日本由此可以拓展自身在南海的军事存在。但在此之外,日本正计划逐步淘汰F-15战机,在美国的默许下,日本考虑把F-15战机送给菲律宾,因此先派2架飞机过去,让菲律宾空军来熟悉战机性能,这是有可能的事情。

军事专家魏东旭7日对《环球时报》表示,日本非常注重和菲律宾之间的防务合作,此前采用半卖半送的方式向菲律宾提供了一些巡逻艇,然后又低价出售雷达系统,都是为了和菲律宾搞好关系。此次日本航空自卫队向菲律宾派出两架F-15应该是为了探路,对菲律宾克拉克空军基地增进了解,一旦时机成熟,不排除日本会派出更多战斗机打着联合训练的旗号进驻菲律宾。“现在日本急于走向海外,尤其是日本自卫队试图在海外找到中转站和落脚点,从而支撑它在遥远区域内的军事存在,未来,不仅空中自卫队,海上自卫队及陆上自卫队都会千方百计在寻找展示存在。”

他认为,从目前情形看,菲律宾并未允许日本自卫队常驻,而且克拉克空军基地基础设施老化,也没有为大量先进战机提供后勤保障的能力。“后续可以进一步关注日本和菲律宾之间的防务合作是否涉及基础设施,比如针对空军基地和机场进行技术改造、完善等,从中可以看出日本是否计划在菲律宾进行短暂部署。但无论如何,日本的企图会对南海增添更多不安全和不稳定因素。”

魏东旭进一步解释,在这其中,美国发挥了很大影响力,美国希望把亚太地区盟友整合到一起举行联合军事行动,包括日本和澳大利亚。美国也希望日本能在南海周边找到落脚点,使得日本航空自卫队和海上自卫队能够进行休整和补给,从而日本在南海周边海空域活动的时间可以延长,得以更好地辅助美军开展各种军事行动。

在日本防务新闻中,“二战后首次”的字样开始逐渐增多。今年9月28日,3架德国战机抵达日本,与日本航空自卫队开展为期3天的共同训练。这是二战后双方首次在日本领空举行演习。2021年10月3日,日本海上自卫队两架F-35b战斗机从日本最大战舰“出云”号起降,这是日本自二战后首次从其舰艇上起降固定翼飞机。

宋忠平表示,未来日本的“二战后首次”或将越来越多,其背后原因一目了然。“一直以来,日本认为自己受制于和平宪法,是一个‘不正常的国家’,要想成为一个‘正常国家’,这意味着它势必要寻求突破各种各样的藩篱,这就会有更多的‘首次’。日本要用小步快跑的方式来突破和平宪法对自身种种限制,让自己成为一个所谓的‘正常国家’。”

但宋忠平认为,日本之所以不是一个“正常国家”,关键在于其在历史问题上没能有正确的认知,这才是最核心的问题。

延伸阅读:

菲律宾获美国撑腰无视中国?菲总统:推动南海能源开采

前两天,美国海军第七舰队的“钱斯洛斯维尔”号导弹巡洋舰非法擅闯我国南沙岛礁邻近海域,解放军南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进行跟踪监视并予以警告驱离。此外,我军还对美方的霸道行径进行了强烈谴责,并公布了美舰蓄意冲闯的现场画面。

美军的行径不仅加剧了南海局势紧张,还向菲律宾释放了错误信号。如美方所愿,在美军的“庇护”之下,经过两天的酝酿,菲方终于有了最新表态。

据美媒CNN报道,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12月1日表示,菲律宾将推动在南海的油气开采项目。小马科斯称,“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大事,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争取,并在真正发现石油时对其进行充分利用”。

他还强调,菲律宾即将推动的油气开采项目可能将脱离“政府间讨论”的形式,言下之意,菲方可能会无视中方的意见。

此前6月,菲前政府终止了与中方的南海地区油气联合开发谈判。随后,菲方多次表示想要重启谈判,但强调中菲间的协议不能违反菲律宾的宪法。中方则表示,中菲间的海上油气开发合作不能牵扯到双方的南海立场、主张,并在此前签署的备忘录框架下积极谈判,以期取得重要进展。

小马科斯强调过,“南海问题并非双方关系的主流问题”,中方对此也表示赞同。然而这次在美方的“协助”下,虽不能说菲方直接瞄准南海问题,但多少会牵扯到相关问题。

其一,诚如菲方所说,南海潜在的能源储备非常诱人,尤其是菲律宾严重依赖进口能源,非常容易受到能源价格浮动的影响。报道称,菲律宾油价上涨已将通胀率推高至近14年高点,因此,开发新的能源供给确实是迫在眉睫的。

其二,菲律宾能够作为美国插手南海问题的一个切入点,单凭这一点,菲律宾的价值就足以受到美国的“青睐”。而美方近日又开始在南海搞航行霸权,自然需要利用到菲律宾。美方越急着介入南海问题,菲律宾的谈判资本就越高。

因此,小马科斯还表示,预计将在明年初向美菲的防务协议中加入“更加具体的内容”,他指的是美菲两国于2014年签署的《美菲加强防务合作协议》,美方则要求在当前协议的基础上增加更多的军事基地。

关于这一点,美方此前就向菲律宾释放出了信号。日前,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到访菲律宾,并特意挑选了邻近南海的巴拉望岛,美菲双方不仅探讨了加强防务合作的事项,美方还重申了美国对菲律宾的坚定承诺,强调将捍卫菲律宾在南海地区的安全。菲军方证实,美国将为菲律宾的军事基地建设投入6650万美元。

中方此前表示,国与国之间开展交流合作应当有助于增进地区国家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有助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不应针对或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中方不反对美菲开展正常交往,但有关交往不应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

国家发改委是干什么?主要工作是什么

据下列数字显示,应该是跟地震局一样,预报地震的。

--------------------------------------------------

(1)2010年4月13日国家发改委上调油价,早上7时49分,青海玉树县7.1级地震.....

(2)2010年10月25日上调油价。同一天,印尼苏门答腊岛7.2级地震,并引发海啸.....

(3)2011年2月20日发改委再次上调油价,新西兰发生6.5级地震......

(4)2011年3月11日发改委再次上调油价,日本发生9.0级地震.......

(5)2011年4月7日发改委再次上调油价,日本本州岛东北部再次发生7.4级地震.........

(6)2012年2月7日发改委再次上调油价,菲律宾中部强烈地震造成43人死亡.

(7)2012年3月20日发改委再次上调油价,墨西哥7.4级地震.........

可再生资源回收归什么部门管

经贸局办理,以物资不断循环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正在成为全球潮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得到大家一致同意。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符合当代人类的需求,又不致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在注意经济增长的数量,同时要注意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主要的标志是资源能够永远利用,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扩展资料

下发通知为了促进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促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税收公平和税制规范,经批准,决定调整再生资源回收与利用的增值税政策。

取消了“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销售其收购的废旧物资免征增值税”和“生产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销售的废旧物资,可按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开具的由税务机关监制的普通票据上注明的金额,按10%计算抵扣进项税额”的政策。 根据节能减排的要求,为解决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整合有限的资源构造再生资源回收、分拣、转运、加工利用、集中处理为一体的产业化格局。近几年,我国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据统计,“十五”期间我国回收利用再生资源总量为4亿多吨,年平均回收利用量在8000万吨,年平均增长率为12%以上,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总值超过了6500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超过了20%。2007年回收利用再生资源1.82亿吨,其中废钢铁8392万吨,废有色金属999.65万吨,废纸6021万吨,废塑料1488万吨,其他如废橡胶、废棉、废麻、废化纤、碎玻璃等1300万吨。我国的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从1997年才开始起步,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属于朝阳产业,虽然我国再生资源行业得到迅猛发展,但与我国再生资源产生量和需求量相比,与发达国家对再生资源的利用情况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再生资源发展还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