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国际油价一直下跌,中国的石油价格一直上涨?

2.石油价格什么时候会下降

3.油价进入5元时代是近期买车的最佳天窗期?

为什么国际油价一直下跌,中国的石油价格一直上涨?

本轮油价调节时间是多少-本轮油价调整时间和是否下调

由于国内油价调整与国际油价调整的时间差,油价调整存在滞后现象。国内油价根据22个工作日内布伦特、迪拜和辛塔原油在国际市场的平均价格进行调整。如果这三个地方的原油平均价格上涨超过4%,可以考虑向上调整。如果下降超过4%,可以考虑向下调整,导致不同步调整。

石油是化石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化石能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中国的石油储备实际上并不丰富。因此,从国家角度来看,减少石油这一战略资源的消耗,对确保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这种资源产品,市场调节无疑是最好的方法之一。

并非所有的国际原油都能提炼成汽油和柴油。事实上,我们必须关注一个问题,那就是国际油价。它的目标是国际原油价格。什么是原油,它是提炼汽油的原料,我们通常称之为石油。在炼油过程中,汽油是炼油的衍生产品。根据市场公开数据,国内汽油精炼水平的精炼油率约为60%,比国际先进水平低20%左右。因此,在炼油过程中,这一损失远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

汽车尾气是近年来中国雾霾天气等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纯化石能源消耗几乎无法避免空气污染。然而,新能源汽车的成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降低到接近汽油汽车的水平。为了进一步鼓励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减少空气污染,将通过提高汽油价格形成汽油车和新能源汽车之间的巨大差价,为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石油价格什么时候会下降

如果放开油价用价格杠杆降低需求,但这会产生不可收拾的通胀

进口越强劲,“倒挂”越强烈。中国国家发改委的消息,随着国际市场油价持续大幅度攀升,特别是今年2月中旬以来涨速加快,国内成品油与原油价格倒挂矛盾加剧,企业加工和进口亏损严重,大部分地方炼厂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供求矛盾突出。

今年4月初,中石化集团公司总裁苏树林在香港业绩发布会上说,中国石化2008年前3月所生产的汽油每吨亏损人民币2162元,而柴油每吨亏损超过3000元。

中国对石油价格是否涨价一直面临着国际上不断加大的压力,要求其削减石油补贴。西方国家指责中国实行价格管制措施,人为地刺激了石油需求。

但中国的学者并不认为,是中国对石油需求的增加,导致了油价过快上涨。主因是美国四大投行在石油期货市场的操作,导致过快的增长。欧佩克很多成员国也这样认为。

6月22日,在沙特举行的国际石油大会上,欧佩克很多成员国把油价上涨归咎于地缘政治因素和几大投行的投机行为而致,表示应该采取行动遏制“炒家”。欧佩克轮值主席、阿尔及利亚石油部长哈利勒认为,现在全球油价的价格与供求关系的基本面无关。

但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认为是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加大,导致了油价上涨。这样的不同看法,导致大会很难取得一致性意见。

IEA的《世界能源展望2007》报告称,较高的石油价格会给那些仍然寻求通过政府补贴,来保护其消费者的发展中国家带来繁重的负担。中国不得不提高油价遏止倒挂,同时还不得不面对通货膨胀的压力,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油价还会疯涨吗?

尽管成品油价格调整部分地缓解了中国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的倒挂矛盾,但是中国成品油涨价尚不会对国际油价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国际油价上涨的一个关键因素是金融资本在国际商品市场的兴风作浪。

美国发生了次贷危机后资本大量向外驱赶,其中有相当多的资本从金融市场到了商品市场,推高了商品市场的价格,而石油期货就在其中。目前,国际原油市场的投资结构发生了变化,以前是石油企业规模很大,金融机构非常渺小;现在正好反过来,一个对冲基金就能达到上千亿,能控制石油公司的股票流通。

对这次中国政府突然宣布对成品油提价,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是在冒通货膨胀的险。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认为,中国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上涨10%,将导致广义CPI通胀率上升0.3%到0.4%。

自去年7月以来,由农产品价格推动的中国通胀水平持续走高,今年4月CPI达到8.5%。如果放开油价将推动新一轮通胀高潮,并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尤其是提高了化肥、农药、收割、运输等成本,粮价若不随之上涨则可能引发抛荒危机,为明年的物价埋下“弹”。但是,燃油补贴也要付出巨大的财政代价,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已放开燃油价格,印度在近期削减了燃油补贴,将汽油和柴油价格提高了10%左右,毫无疑问,这将面临更大的通胀危机。

中金公司研究部报告亦认为,本次调价之后中国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水平接轨仍有60%上调空间,但是比起一次性到位的大幅上调,政府通过目前这种分步调价方式乃是最优做法。这样既可逐渐理顺能源价格,又能在国际油价可能的回落过程中起到避免超调的作用,未来这一分步改革进程应继续。

国家发改委的一位发言人最近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中国石油有进一步提价的可能。看来石油近期下降的可能性是不大的.

油价进入5元时代是近期买车的最佳天窗期?

相对以往国内成品油调价往往是降一步涨两步的旋律,近期国内油价持续走低让车主们加油加得很开心。

在3月17日24时开启的国内成品油零售价调节中,下调成为主旋律,92号汽油折合下调0.8元/升,95号汽油幅度更大,下调达0.84元/升,0号柴油下调0.83元/升,重回5元时代是广大车主的心头好,那这会不会促进潜在消费者的购车欲望呢?

5元时代,我们先算一笔细账能省多少钱

我认为这次调价很有纪念意义,因为这次下调之后油价再次进入5元时代,可以说是七年来最低,完全是地板油价格了。

以重庆地区的95号汽油为例,我们算一笔小账,相比3月17日之前的价格是6.76元/升,以一辆家用车50L的油箱计算,现在加满一箱油少花42元。相比以前油价贵的时候加一百或两百,相信不少车主现在加油的时候都是“师傅,95号加满”,离开加油站的时候也是一脚地板油潇洒离去。

从图一能看出来,相比2月上旬的7.61元/升到现在的5.91元/升,95号汽油已经下降了1.7元,下跌幅度达到22.3%,同样是50L的油箱加满少花85元,对于整天感叹“又要加油了”的车主来说,这段时间可以报复性开车加油了。

目前油价已经触底价了,再往下降的可能性不大,根据国内成品油调控的“天花板价”、“地板价”机制,“天花板价”对应的原油价格为130美元/桶,“地板油”对应的原油价格为40美元/桶,目前国际原油的价格已经跌破40美元/桶,低于40美元的部分不会再下调,目前的油价会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最低价格,此时不加油更待何时。

低油价会不会促进潜在消费者购车?

如果这样的油价只是昙花一现,对刺激市场购车的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近期国际原油价格走势下行,且各产油国之间还在为价格较劲,未来一段时间大幅度提升的可能性不大,也就是说国内成品油价维持在5元区间的时间预计还会持续,这会为潜在用户买车提供一个恰当的理由。

能耗经济性一直都是买车的理由,不是么?比如新能源汽车都在以能耗低、成本低作为自己营销的一个点。但事实上,低油价对已经购车用户带来的好处肯定比潜在购车者带来的好处要大,但很少听说谁会因为油价短暂下降而买一辆车。

不过今年油价有些特殊,有专业机构预测今年的国际原油价格会持续下去,这样一来国内成品油长时间维持在低价位就有希望,理性的讲这会促进汽车消费。

但我认为,目前的低油价只会是一个辅助性购车条件,从其他方面刺激购车才能促进更多的汽车消费行为。目前,从政府的鼓励政策到汽车厂家给出的优惠条件,都在努力促成汽车消费,努力将产销拉回正常水平。

前两天我们讨论过随着疫情逐步好转,汽车消费市场是不是就能慢慢转暖?从乘联会统计的3月份前两周厂家零售数量与同比增速看,确实有回暖的迹象,尽管与去年同期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

因此,低油价只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汽车消费,但成为主要因素很难。而目前是比较理想的购车天窗期也是因为受疫情的影响,厂家、经销商对购车有很多的优惠条件,这是目前作为购车好时机的大前提。

写在最后

那油价走低对新能源汽车消费有啥影响?会不会减少新能源汽车消费?相对此前有专家预测低油价会阻碍新能源汽车发展,笔者认为实际影响不会太大,一是传统燃油车仍是汽车市场的主体,况且去年以来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就严重被抑制,直接原因是新能源汽车补贴的大幅度退坡,可见消费者在乎的是购车成本;即便受油价走低的影响,但在目前的车市环境下是很难甄别出来的,况且用电成本本就比用油便宜很多(不考虑换电池的话),消费者不会因为一时的低油价而影响其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决定。

在车市完全回暖之前,未来一段时间都会是不错的购车期,而油价走低让这个购车期变得更加完美。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