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世纪主要的能源

2.地球石油还能用多少年

3. 世界油气消费现状及发展趋势

4.为什么说二十一世纪最大的就是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

21世纪主要的能源

21世纪石油,粮食-21世纪的石油价格

21世纪主要的能源如下:

1、石油

石油(petroleum, oil),指气态、液态和固态的烃类混合物,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具有天然的产状,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石油又分为原油、天然气、天然气液及天然焦油等形式,但习惯上仍将“石油”作为“原油”的定义用。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是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

2、煤炭

煤主要由碳、氢、氧、氮、硫和磷等元素组成,碳、氢、氧三者总和约占有机质的95%以上,是非常重要的能源,也是冶金、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有褐煤、烟煤、无烟煤、半无烟煤这几种分类。著名作家朱自清也曾以煤为标题写过一首诗,赋予其独特的象征意义。

3、天然气

天然气是指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一切气体,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中各种自然过程形成的气体(包括油田气、气田气、泥火山气、煤层气和生物生成气等)。

而人们长期以来通用的“天然气”的定义,是从能量角度出发的狭义定义,是指天然蕴藏于地层中的烃类和非烃类气体的混合物。在石油地质学中,通常指油田气和气田气。其组成以烃类为主,并含有非烃气体。

4、太阳能

太阳能(solar energy),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是指太阳的热辐射能(参见热能传播的三种方式:辐射),主要表现就是常说的太阳光线。在现代一般用作发电或者为热水器提供能源。

自地球上生命诞生以来,就主要以太阳提供的热辐射能生存,而自古人类也懂得以阳光晒干物件,并作为制作食物的方法,如制盐和晒咸鱼等。

5、水能

水能是一种能源,是清洁能源,是绿色能源,是指水体的动能、势能和压力能等能量。

水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水能主要用于水力发电。水力发电将水的势能和动能转换成电能。以水力发电的工厂称为水力发电厂,简称水电厂,又称水电站。

地球石油还能用多少年

问题一:世界上的石油还能用多少年 地球上的石油到底还能供人类用多久?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有专家认为地球上的石油仅够三四十年,有专家则认为可使用一二百年。1998年6月7日,美国《洛杉矶时报》发表题为《即将来临的石油危机――真正的危机》的文章认为,今后10年左右,世界石油供应似乎是充足的。在今后20年左右的时间,全球石油产量可能开始持续下降。虽然市场力量和石油生产技术的改进可能使石油供应继续保持到21世纪,但是石油危机的到来可能比一般人的设想早得多。目前全球每天消耗石油量已达7100万桶,几乎每年增加2%。以每年这个增加数字计算,到2010年,全世界将消耗掉从经济到技术上都容易开的全部石油的一半。

尽管地质勘探技术有了惊人的进步,但所探明的新的石油储量明显减少,因为现有石油消费量同新勘探到的石油量的比例是4∶1。到2003年,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最终都会面临石油危机。在本世纪内,世界主要靠丰富的低价石油推动了经济车轮的前进,如果石油枯竭,那么世界经济将面临严峻挑战。《中东报》认为,到19年底,开石油已达8070亿桶,其中一半是在石油动荡的70年代开的。根据一些保守的估计,石油储量不会超过8300亿桶。还有一些报告指出,世界石油总储量约达9950亿桶。目前,世界每年消费石油240亿桶,而新勘探出的石油越来越少,每年只有50亿桶。中东地区以外的石油储量正在下降。石油是有限的。

据美国石油业协会估计,地球上尚未开的原油储藏量已不足两万亿桶,可供人类开时间不超过95年。在2050年到来之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煤炭。其后在2250到2500年之间,煤炭也将消耗殆尽,矿物燃料供应枯竭。面对即将到来的能源危机,全世界认识到必须取开源节流的战略,即一方面节约能源,另一方面开发新能源。

问题二:现在世界石油还能用多少年? 全世界石油还能用多久?

多年来,专家们对此有不同的结论。多数专家认为,石油时代至少将持续两三个世纪。持悲观态度的专家则认为,石油匮乏之势迫在眉睫,如果不努力开发替代能源,将会出现悲剧性后果。

尽管地层中的石油和天然气的蕴藏量不可能十分准确地估算出来,但据石油专家们粗略估计:人类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至2000年间向地球索取了大约5000亿~8000亿桶石油(一吨约等于7桶),占当时探明储蓄量的85%。自那时以后,新发现的油田几乎使储蓄量翻了一番。法国专家贾内西尼认为,就目前已积压的石油储蓄量,这个数字约为1万亿桶,够人类消费40~50年(按目前的石油消费速度计算)。除了这1万亿桶以外,有待发现的石油大约也有1万亿桶。这就是说,地下总共有2万亿桶石油可供开利用,可供人类消费近80年。

问题三:全世界石油到底还能用多久 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尽管最近有科学考察表明,这种能源在地球上依然在不断生成,例如在墨西哥湾、黑海等,但其生成的速度,不是以年计算,而是要用地质年代来计算,因此,这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 全世界石油还能用多久?多年来,专家们对此有不同的结论。多数专家认为,石油时代至少将持续两三个世纪。持悲观态度的专家则认为:石油匮乏之势迫在眉睫,如果不努力开发替代能源,将会出现悲剧性后果。 尽管地层中的石油和天然气的蕴藏量不可能十分准确地估算出来,但据石油专家们的粗略估计:人类自13年至19年间向地球索取了大约5000亿―8000亿桶石油,占当时探明储量的85%。自那时以后,新发现的油田几乎使储量翻了一番。法国专家贾内西尼认为,“就目前已知的石油储量,这个数字约为1万亿桶,够人类消费36―40年(按目前的石油消费速度计算)”。除了这1万亿桶以外,有待发现的石油大约也有1万亿桶。这就是说,地下总共还有2万亿桶石油可供开利用,可供人类消费近80年。 联合国国际能源局指出,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开到2020年不会有任何问题。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认为,就目前探明的储量来看,即使再开70年也不会到达底线。随着新油田的发现和勘探及开技术的提高,人类使用石油的时间可能还会延长。 吨与桶(小知识) 吨和桶均为国际上通用的计量单位。具体到石油而言,1吨约等于7桶,如果油质较轻(稀)则1吨约等于7.2桶或7.3桶。在国际石油市场上,油价通常以1桶多少美元来计算。

这样可以么?

问题四:全球石油还能用多少年? 楼主:虽然石油在不断的被开,但是也不断的被发现;地球石油可开的年限,根据目前已经探明的,可供人类开时间不超过95年。但是我认为远远不是这个数字,因为地球70%海洋,海洋石油正在逐步开发,还有北极因为气候变暖,北极冰雪融化,北极储藏及其丰富,现在一些国家开始占据北极取得开权有:加拿大,俄罗斯和美国。 还有核能,还有海水里面的氢可以用来作为能源;现在我们国家准备2025登月,月亮上有丰富的氦三,仅仅需要几吨就足够我们全国的能源需求,石油是不会被光,只会被取代。 《汽车行业十二五规划》等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即将正式推出,未来将受益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问题五:全球的石油还能开多少年 石油是不可再生,能开多久,取决于以下因素:

1、已经探明的储量:据世界能源会议统计,截止2013年,世界已探明可石油储量共计1211亿吨,天然气119万亿立方米。以目前的石油消耗速度,预计还可开40~60年;但是,石油勘探每年都会有新的发现,例如,我国目前每年新增地质储量保持在大约15亿吨。

还需要澄清的一个概念,就是可储量。并不是所有储量都可以开,可储量一般最多占地质储量的30%。当然,还有科技水平的提高,带来开工艺的进步,原有的一些暂时不可开发的石油区块,会逐步被利用。

目前探明储量最高的是沙特,占世界总储量的18%;然后依次是委内瑞拉15%;加拿大12%;伊朗10%;伊拉克8%;科威特7%;阿联酋6.6%;俄罗斯4%;利比亚3%;尼日利亚2.5%;哈萨克斯坦2%;美国排在第13位占1.5%,我国排在第14位占1%。

2、日益增长的石油能源消耗:

以我国为例,2013年石油总消耗量为5亿吨,其中2.8亿吨依赖进口,对外依存度高达57%,天然气对外依存度38%;随着私家车总量的不断攀升,这个比例还在逐年提高。而且我国还有近1000万吨的高硫原油,由于工艺水平的限制无法提炼,需要出口。

同时期,美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为50%,而到2015年,美国的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超过100万台;同时大力发展地热、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美国本土的石油仅在阿拉斯加和墨西哥湾中部有开,大部分油井封闭,仅做地质勘探。主要进口国是沙特和加拿大、委内瑞拉。

3、地球经过几十亿年孕育的液体能源储备,终会被人类耗尽。发展清洁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特别是发展核聚变发电,是未来能源的主要方向,所以也不必担忧,科技在不断进步,人类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也必将越来越高,化学能源也终将被淘汰!

问题六:全球的石油储量还可以用多少年 按目前世界石油消耗速度看,1.6万亿桶石油大约60年就会消耗光。而且世界石油消耗速度并未停滞,而是在逐年增加。目前全球每天消耗石油量已达7100万桶,几乎每年增加2%。以每年这个增加数字计算,到2010年,全世界将消耗掉从经济到技术上都容易开的全部石油的一半。 尽管地质勘探技术有了惊人的进步,但所探明的新的石油储量明显减少,因为现有石油消费量同新勘探到的石油量的比例是4∶1。在不久的将来,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最终都会面临石油危机。 在本世纪内,世界主要靠丰富的低价石油推动了经济车轮的前进,如果石油枯竭那么世界经济将面临严峻挑战《中东报》认为,到19年底,开石油已达8070亿桶,其中一半是在石油动荡的70年代开的。根据一些保守的估计,石油储量不会超过8300亿桶。还有一些报告指出,世界石油总储量约达9950亿桶。目前,世界每年消费石油240亿桶,而新勘探出的石油越来越少,每年只有50亿桶。中东地区以外的石油储量正在下降。石油是有限的。 据美国石油业协会估计,地球上尚未开的原油储藏量已不足两万亿桶,可供人类开不超过95年的时间。在2050年到来之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煤炭。其后在2250到2500年之间,煤炭也将消耗殆尽,矿物燃料供应枯竭。面对即将到来的能源危机,全世界认识到必须取开源节流的战略,即一方面节约能源,另一方面开发新能源。

问题七:地球石油还能用多少年 全世界石油还能用多久?

多年来,专家们对此有不同的结论。多数专家认为,石油时代至少将持续两三个世纪。持悲观态度的专家则认为,石油匮乏之势迫在眉睫,如果不努力开发替代能源,将会出现悲剧性后果。

尽管地层中的石油和天然气的蕴藏量不可能十分准确地估算出来,但据石油专家们粗略估计:人类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至2000年间向地球索取了大约5000亿~8000亿桶石油(一吨约等于7桶),占当时探明储蓄量的85%。自那时以后,新发现的油田几乎使储蓄量翻了一番。法国专家贾内西尼认为,就目前已积压的石油储蓄量,这个数字约为1万亿桶,够人类消费40~50年(按目前的石油消费速度计算)。除了这1万亿桶以外,有待发现的石油大约也有1万亿桶。这就是说,地下总共有2万亿桶石油可供开利用,可供人类消费近80年。

 世界油气消费现状及发展趋势

北美、亚太地区和欧洲是世界主要油气消费区。多年来,美国油气消费居全球之首。天然气消费量增长较快的地区为非洲、亚太地区和中南美洲。1999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中,石油占40.57%,天然气占24.19%。预计到2020年,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的油气产量都将出现下降,而油气消费又呈稳定增长的趋势,因此世界油气供需地区不平衡性将进一步加强。国际油价的长期趋势将随石油供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一、世界油气消费现状及消费结构

油气消费现状

北美、亚太和欧洲是世界三大石油消费区。据英国BP《2003年6月世界能源统计述评》显示:2002年全球石油消费为35.22亿吨,其中北美洲为10.65亿吨,中南美洲为2.15亿吨,欧洲和欧亚为9.25亿吨,亚太地区为9.92亿吨,中东为2.07亿吨,上述各地区占世界总消费量的比例见图4-8。2002年美国为世界石油消费第一大国,消费量为8.94亿吨,占世界消费总量的25.4%。中国石油消费量为2.46亿吨,占全球石油消费总量的7%,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石油消费和进口大国,中国已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图4-8 2002年世界各地区石油消费量分布图

天然气是世界上消费量增长最快的能源矿产。2002年全球天然气消费量为25355亿立方米,比2001年增长了2.8%。世界各地区天然气消费量占世界比例见图4-9。北美和前苏联同是世界上最大的产气区和消费区,美国、前苏联和日本是三大天然气消费国。

图4-9 2002年世界各地区天然气消费量分布图

二、油气消费结构

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在1998年油气所占比重为63.8%,而1999年油气所占比重为64.8%,油气所占比重上升了1.57%。美国能源情报署对未来20年世界一次能源需求预测数据为:世界能源总的需求量年增长率为2.1%,2020年将达到300桶/日,折合油当量15×109吨/年。其中石油需求的年增长率是1.8%,其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的比例将从2000年的40%下降到2020年的37%;天然气的年增长率为3.3%,其比例将从22%上升到29%。另据美国两位学者(埃克米得斯和奥利格尼)预测,2020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将占到40%以上。

他们作出这种预测的依据:首先是燃料电池大量商业化应用,目前该项技术在经济上已经可行。其次是八国集团的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德国、英国、意大利、法国和日本将取更积极的行动增加天然气的使用。第三是环境保护者的压力,天然气比石油更清洁,发热量更高。第四是国际天然气市场逐渐显露生机,欧佩克国家都对天然气给予更高的重视。第五是天然气的量广泛,其使用比石油更可行等。

据英国BP《1999年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显示,1998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是:天然气消费占2%,煤炭消费占73%,油品消费占23%,其他占2%。1988~1998年间,中国的天然气产需基本平衡。2010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目标:天然气消费占4%,煤炭消费占67%,油品消费占21%,其他占8%。

三、油气消费发展趋势

世界能源的消费与经济的增长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未来世界石油用1995~2020年间1.9%的年增长率,与GDP3.1%的年增长率相比,其增长弹性值为0.6。而天然气的同期增长率为2.6%、与其相比,石油的需求增长并不大,与整个能源需求的增长率基本相同(图4-10)。由于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各个地区石油需求增长情况的差别很大(见表4-5)。1995~2020年,OECD各国以0.8%的年增长率呈低速增长。而发展中国家则呈现3.0%的大幅度增长形式。其中增长最大的是中国,年均增长率为4.6%,其次是以印度为中心的南亚,年增长率为4.2%,再其次的顺序是东亚3.6%,中南美洲为2.5%。

图4-10 能源消费取决于全球经济增长

(未来能源的消费量,单位:千万亿英制热单位)

(据国土部信息中心,2000)

表4-5 世界原油需求表

(据《国际石油经济》,2001.9)

估计非OECD国家的石油消费量,将在2010年以后超过OECD国家,2020年以后会进一步加大差距(表4-6)。

表4-6 各地区石油需求预测 (单位:百万吨石油当量)

(据《国际石油经济》,2001.9)

随着世界经济的增长,各地区和各国家对能源特别是油气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长。随着不同地区和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世界油气供需地区性不平衡也进一步加剧。世界石油和市场分布不均衡的矛盾有加剧趋势。从分布看,中东—北非、中亚—俄罗斯和北美三个地区剩余石油可储量占世界的82.3%,待探明可石油占世界的72%。其中中东地区剩余石油可储量占世界的64%,待探明可石油占世界的25%。2010年以后欧佩克在世界石油产量中所占份额将由目前的39%增至50%以上,世界石油供应将更加依赖中东。预计未来十年内,北美、欧洲和亚太三个地区的石油产量都将出现下降,而石油消费又都将稳定增长,势必导致石油供需缺口加大,其中亚太地区将成为世界油气供需矛盾最为尖锐的地区。1990~2000年,亚太地区地区石油消费量年增长5.4%,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992年超过欧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区。2002年亚太地区剩余探明可储量仅占世界总量的3.19%,石油产量占世界总量的11.17%,消费量占世界的28.1%,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本地区第一大石油消费国。未来我国石油国内供给的缺口将不断增大。据预测,到2010年,中国国内石油供给量将在1.77亿~1.95亿吨;2001年至2010年,平均增长率将在1.08%~1.81%。但国内石油需求量在不断增长。到2010年,国内需求短缺约1.17亿~1.42亿吨,需要从国外进口。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2000年度国际能源展望》预测,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加强,在未来20年内,天然气将是一次能源中消费增长最快的能源,预计世界天然气的年均消费增长速度将达3.1%,2010年和2020年世界天然气消费量分别达3.49万亿立方和4.72万亿立方米(刘增洁,2001)。

21世纪中国天然气将进入新的发展期。2002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已达到301亿立方米,占世界消费量的1.2%。在亚太地区天然气消费中仅次于日本和印度尼西亚。未来中国对天然气的消费将会不断增长,因为这有利于改善中国的能源结构,缓解石油供应的压力。

为什么说二十一世纪最大的就是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

石油的形成周期较为的漫长,需要上亿多年,原则上来讲,石油确实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在人类文明的尺度之上,它确实是越用越少,只不过地球上到底还有多少未被探明的石油田,这个没有具体的数字,因为随时都有可能发现一处新的油田。

有人说石油是不可再生是,我想下面需要解释一个问题,就是石油的成因。关于石油的成因,一直以来都是很受大家讨论的话题,成因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有机成因,一种是无机成因。

目前普遍认可的石油形成理论是生物化油,远古的海洋生物大量死亡,生物体的有机质经过不断的压缩和加热和淤泥混合经过漫长时间,最终被压在沉积岩下在持续的高温和高压作用下形成蜡状的油页岩。这些碳氢化合物比周围的岩石要轻得多,逐渐向上渗透聚集在一起形成油田。石油的这种形成方法需要的周期至少200万年,目前地球上的石油最早可能形成于5亿多年前,恐龙时代之前就存在。

石油是远古动物死亡后埋于大地深处,经过长时间的反应生成石油,又在地壳运动的过程中聚集在了一起生成了石油矿;石油是地球内部的原始物质形成的,并没有动物的参与,属于一种可以不断生成的物质。如果是第一种观点,那么石油的形成周期实在是太长了,长到我们可以认为石油是不可再生;如果是第二种观点,那石油或许可以源源不断由地球提供,因而属于一种可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