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油价暴跌会要了谁的命 谁在偷笑

2.分析师:再低的油价也拦不住大家买电动车!消费者:专家买我就买

3.专家称油价过低影响新能源车发展,你觉得有关系吗?

油价暴跌会要了谁的命 谁在偷笑

专家说油价过低网友评论_专家说要保护油价

其实关于油价的讨论现在是国际经济市场?最热的话题!具体看一下以下:

近日,欧佩克决定不减产,国际原油价格继80美元后,再度失守70美元整数关口。从今年年中到现在,不到5个月时间,国际油价跌去35%,创下4年来新低,下跌速度着实惊人。

国际油价下跌,无疑,进口国多欢喜,产油国很受伤!这边厢美国、加拿大经济受益良多,西欧国家生产成本降低,中国减少巨额支出;那边厢俄罗斯损失千亿美元,委内瑞拉收入锐减,欧佩克各成员国为保价格,还是争份额争论不休。

油价如此“跌跌不休”,除了“全球需求减少”这个供求关系的传统因素,各种“阴谋论”也是甚嚣尘上,到底哪家更有道理呢?

阴谋论一:美国、沙特联手教训俄罗斯

:来场“石油战”,我看你认不认怂!

此番国际油价连连下挫,正值乌克兰危机各方相持不下之时,美国与俄罗斯的制裁与反制裁之战,打得如火如荼,俄罗斯经济已现疲态,若是油价再遭重挫,经济将雪上加霜。于是,很多观点认为,这是美国精心策划的“石油战”,得到了欧佩克“带头大哥”沙特的鼎力支持,目的是联手打击收入50%来自石油出口的俄罗斯。

美国精心策划“石油战”可是有先例的。当年,苏联能够称雄于世与美国平起平坐,石油因素相当重要。苏联2/3的外汇收入依赖石油出口。上世纪80年代,里根纠集沙特等国,把石油价格压到10美元以下并长期保持,使严重依赖油气出口的苏联经济陷入全面困境,这被认为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今,很多俄罗斯人感到,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一幕,是不是将再次上演?

阴谋论二:欧佩克“排挤”美国页岩油

欧佩克由12个成员国组成,来自中东、北非、南美,肩负着全球三分之一的石油开份额。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供应组织,如果主动减产,肯定会提振油价。但这位大佬却没这样做,因为减产会流失不少市场份额。

那么,谁将受益?美国的页岩油生产商啊!于是,“阴谋论”产生了,欧佩克被认为不减产,与美国页岩油死磕。

欧佩克决定不减产,顶住国际油价! 来源:CFP

以往,美国一直大量进口沙特原油,现在美国爆发“页岩油革命”,从沙特的大客户,摇身一变成了主要竞争对手,甚至可能抢夺其在石油市场的定价主导权。

欧佩克怎能善罢甘休! 于是,利用美国页岩油的生产成本高于沙特油成本,欧佩克的“带头大哥”沙特希望通过压低油价,迫使美国页岩油生产商退出市场。

阴谋论三:沙特借机侵吞伊朗的“蛋糕”

沙特决定不减产,还有一位受害者是谁?是沙特的老对手伊朗。伊朗财政收入的50%,来源于石油出口。就算在西方国家解除其制裁的情况下,伊朗的油价也需要维持在100美元以上,才能支持其预算。

而财大气粗的沙特则大为不同,可以承受低油价带来的短期冲击。英国《金融时报》分析称,“沙特希望借低油价,侵吞其他产油国,尤其是老对手伊朗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油价下跌后最难受的国家并不是俄罗斯,而是伊朗。”

无论“阴谋论”哪家强 中国都应抓紧买油了!

“乱花渐欲迷人眼”,对于种种“阴谋论”,小编无法判断哪种说法离真相更近。

但各方专家都认为,国家油价大幅下跌的空间,已经很小了。因为产油国说到底还是要靠石油吃饭的,油价跌的太狠,产油国经济运转不了,最终还是会减产,让石油的供需关系平衡,油价企稳。

以目前的形势,小编可以确定以及肯定是的,无论这场国际油价的博弈游戏,背后有多少翻云覆雨手,对于石油消费大国中国来说,都是遇而不可求的重大利好:将节省大笔银子购买原油。

按照我国原油出口量计算,国际油价每下跌1美元,中国可节省12亿美元。这是增加中国战略石油储备的好机会!

目前,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库容,大约相当于两周的供应量,与国际能源署建议的90天石油战略储备差距不小,与美日等主要石油消费国比,更是相形见绌。

因此,必须紧紧抓住油价暴跌的机遇,以最快的速度,尽可能多的购买石油,补充中国的战略储备,保证未来的能源安全,这是中国能源战略的当务之急。?

分析师:再低的油价也拦不住大家买电动车!消费者:专家买我就买

燃油车、油价、纯电动汽车(以下简称电动车),你可曾想过这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首先,燃油车和电动车就像一对“冤家”,在追求环保的趋势下,燃油车的优势在渐渐消失,而销量逐年增长的电动车大有“篡位”之势。

其次,燃油车的前进脚步与油价息息相关,低油价能够刺激燃油车消费,二者谁也离不开谁。

最后,油价的高低,可能会直接决定消费者买燃油车还是电动车,此前还有业内人士表示:油价太低不利于电动车发展。

近日,高盛分析师Mark?Delaney表示:虽今年形势严峻,但电动车行业预计会出现长期增长!

部分人可能不了解高盛,高盛集团有限公司是世界领先的投资银行、证券和投资管理公司,曾为中国银行、中国石油和平安保险经办首次公开募股事宜。

回到油价和电动车的话题,高盛认为:

电动车的总体拥有成本已基本可以与燃油车匹敌(包括中高端领域),即便汽油价格下跌至2美元/加仑,仍不能盖过电动车强大的吸引力;未来10年全球电动车销量预计会从每年约200万辆增长至1500万辆。

以上观点很好理解,电动车无疑更符合未来的环保趋势,而随着三电技术的成熟和电池价格的下降,电动车拥有成本正逐渐与燃油车持平,因此就算油价再低,也难以阻挡消费者购买电动车的步伐。

问题来了,低油价真的已经不能激起消费者兴趣了吗?嫌油价高才去买电动车的消费者,又有多少呢?

3月底,美国汽车协会数据显示,美国汽油已跌至每加仑2美元以下,创四年来新低。

至于国内,从3月17日油价重回“5元时代”后,3月31日和最近的4月15日油价均不作调整,也就是触地板价搁浅。

从上个月油价大跌来看,燃油车车主们还是很兴奋的,毕竟按50L的油箱容量来算,加满一箱油将少花40元,而在一些地方的92号汽油,价格甚至跌到了4元以下,这对于“靠油吃饭”的燃油车来说,怎能不“喜大普奔”?

虽说近两次油价都搁浅了,但广大车主至少可以继续享受低油价,而且这次可能会持续相对长的一段时间。

真正令大家感到疑惑的是,买电动车的人,真是因为加不起油、真是因为穷吗?

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3月份新能源车销量排行榜中,特斯拉Model?3以10160辆的成绩稳居榜首,而排在第二名的秦EV,销量仅有Model?3的一半。

所以,你会认为买特斯拉的人加不起油?入手一台电动车,加油成本确实是考量的因素之一,但这不是唯一因素,尤其对于买高端电动车的人来说。

电动车未来的总体销量会上涨这不,但就国内的情况而言,如果油价能够维持在低水平,那么肯定会刺激传统燃油车的消费,因为买电动车的顾虑,着实不少。

首先是省钱问题,如果真要顾及用车成本,消费者只会考虑以燃油车同等或更低的价格去买电动车,比如15万左右的卡罗拉,若有表现优秀的电动车同样卖15万甚至更低,那么入手后才算是省下一笔不小的费用。

但若是表现优秀的电动车要20万,那谈何省钱?即便油价再高,多出来的5万购车款拿来加油不香吗?

其次是电动车的可靠性和保值率问题,许多国产电动车才起步不久,国内电动车产品的质量良莠不齐,被坑怕的车主不在少数。

另外,根据中国汽车金融暨保值率研究委员会年初发布的2019保值率数据,排名前十的电动车中,许多车型1年的保值率就跌到了50%以下,这意味着你买个新车开两年再卖出去,就要亏掉车价的一半以上,这部分和燃油车相比差得有点远。

因此,许多消费者会认为,如果电动车本身不够燃油车可靠,并且保值率还低,这些亏出去的钱,用来加油都管够了,如果不是逼不得已要上绿牌,何苦去趟这浑水?

关于此前有专家说油价太低影响电动车发展一事,网友们更是犀利回绝:

“专家买电动车了吗?专家买我就买。”

“除非燃油车灭绝了,否则绝不买电动车!”

最后,你觉得低油价是否能遏制住大家买电动车的欲望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专家称油价过低影响新能源车发展,你觉得有关系吗?

这个当然是有关系的了,因为如果油价比较低的话,有些非常节能的车甚至每公里才达到两三毛钱,这样的话基本上可以与一些纯电动的新能源汽车相媲美了,那么很多人当然会选择购买这种节能的汽车,而不是去尝试一些新能源汽车,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地区在冬天的时候,天气进入寒冷以后,新能源汽车使用的几率会大大的降低,北方的人们普遍都使用燃烧气流的汽车,油价如果过低的话,最高兴的我认为就应该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些什么了,所以油价过低确实会影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当然除了这一点最主要的因素以外,我认为还有以下几种可能:

1、新能源汽车研发经费很高

首先就是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经费是非常高的,相信大家都听说过特斯拉这个品牌吧,他是全球首屈一指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商,这个公司作为全球最优秀的新能源汽车,公司也经历过几次险些破产的局面,原因就是研发经费实在是太高了,所以如果油价降低的话,那么新能源汽车公司也就不会投入过多的精力去研发新能源汽车。

2、很多人适应传统的汽油汽车

其次就是很多人已经适应了开汽油的汽车了,就拿我们的家乡来说吧,新能源汽车在我们家乡是非常少见的,虽然我们家乡的汽车非常多,但是很多汽车里面也找不到一辆新能源汽车,这就是很多人已经适应了汽油的汽车了,如果让他们突然改变的话,很多人首先的第一感觉就是不太适应。

3、汽油汽车更有效率

最后就是我觉得汽油的汽车会更有效率,原因是在加油的时候只需要一两分钟就可以加好,而现在的大部分新能源汽车还没有完全解决补充能源的问题,比如说很多电力为主的能源汽车每充一次电可能需要3~4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