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味香食用油价格_金味香食用油价格表
1.外资控股的食用油品牌
2.转基因食品是伪科学吗?
外资控股的食用油品牌
金龙鱼,始于1991年,益海嘉里旗下知名粮油品牌,产品涵盖小包装食用油、大米、面粉、挂面、调味品、牛奶、豆奶、餐饮用油、专用油脂、油脂科技等诸多领域。创始人为著名华侨郭鹤年先生和他的侄子郭孔丰先生。益海嘉里旗下拥有金龙鱼、欧丽薇兰、胡姬花、香满园、海皇、金味、丰苑、锐龙、洁劲100等品牌。从这里介绍可以看到,常见的胡姬花和金龙鱼都是属于益海嘉里的,归属地为新加坡,特别是金龙鱼,在低端市场应该是占据第一位。
鲁花生产车间
超市里的鲁花
再看鲁花,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做食用油带领者的民族企业。鲁花集团横跨食用油、调味品、米面等多个行业,食用油年生产能力150万吨。主要产品有“鲁花5S压榨一级花生油、鲁花高油酸花生油、鲁花低芥酸浓香菜籽油、鲁花低芥酸特香菜籽油等。从这里看鲁花是国内企业。从这里看到这是属于国内公司,营收已经破百亿,而且没有上市,这就不会被外资控股。
福临门的葵花籽油
最后看看福临门,福临门属于中粮集团旗下食用油品牌,这个就不用再细看,中字头的必定是央企。
转基因食品是伪科学吗?
总的来说,现在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有害。当然,没有证据表明有害不代表肯定无害,但是,更不能因为没有证据表明有害就认为它肯定有害,对吧。
1.基因技术用耐抗菌素基因来标识转基因化的农作物,在基因食物进入人体后可能会影响抗生素对人体的药效,作物中的突变基因可能会导致新的疾病;
耐抗菌素的基因在植物里通过转录和翻译形成耐抗菌素的蛋白。倘若要这些基因也在人体内产生耐抗菌素的效果,首先这些基因要进入人体的细胞核不被降解(不被降解就很难了;基因不会自己莫名其妙进入细胞核的,比如需要带有核定位信号的蛋白帮忙)我不说没有可能,但可能性确实很小。而且转基因技术引入的外源基因和其他植物体内的内源基因相比,在结构上并没有什么差别,很难想象会有一种蛋白会专门把这些基因转进人体。
那么,为什么转基因技术转的基因能够进入植物的细胞核而不能进入动物的细胞核呢?那是因为用农杆菌转化的方法是对植物特异的。其中转录的一些必需途径需要有细胞壁的信号来,而人体没有细胞壁。这第一步识别目的细胞,我看就很难做到。
作物中的突变基因会导致疾病吗?至少转入的基因是不会有突变的。如果转入的基因恰好把植物原有的基因给打断了,那么是有可能造成这个基因失活的。不过现在测序技术完全可以做到测出转入的基因插入的位点。我们只要找一个插在没有其他基因存在的位点就不用担心造成基因突变这个可能了。此外,基因突变在内源基因里发生的概率要远大于转基因的基因发生突变的概率(1万条内源基因对1条外源的转基因,随机选1条突变,你说哪个可能被突变的概率大?)。
2.转基因技术中的蛋白质转移可能会引起人体对原本不过敏的食物产生过敏,分割重组后的新的蛋白质性状是否完全符合我们设想的需求有待考证;
新的蛋白质成为过敏原是可能的。不过鉴于现在的转基因技术未必会合成新的蛋白质(比如靠RNAi干扰的方式来杀虫),而且许多蛋白质本生也是其他植物里的(比如把玉米的基因放水稻里),对于突然遇到新过敏原的可能性也就降低了。
新蛋白质的性状是否符合需求,确实需要有待考证。不过科学界对这个的信心应该很足。以我为例,我把荧光蛋白转入过植物中去,这些荧光蛋白无一例外都能表现出荧光,绿光的就是绿光,蓝光的就是蓝光。对于植物的整套转录翻译体系,我们还是有把握的。
3.基因的人工提炼和添加,有可能增加和积聚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不可预见的生物突变.甚至会使原来的毒素水平提高,或产生新的毒素;
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是什么。
生物突变是可预见的,前头说了,我们可以通过测序了解转基因是不是打断了植物原有的基因。
我们对于转基因技术的产物也是了解到。如果你转入一个会合成对人体有害的毒素的基因,那新的毒素自然会大量产生,但是,我们为什么要转呢?现在转的大多是只对昆虫有害的(为什么只对昆虫有害呢?那个毒素只在碱性环境下会起作用。人体的消化道环境是酸性的,昆虫的消化道环境是碱性的.)
4.对于生态系统而言,转基因食品是对特定物种进行干预,人为使之在生存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这必将使自然生存法则时效性破坏,引起生态平衡的变化,且基因化的生物、细菌、等进入环境,保存或恢复是不可能的,其较化学或核污染严重,危害更是不可逆转。
转基因技术可以做到平时这个基因不表达,只有在需要时才通过诱导表达。即便这些,花粉流失到野外,这些转基因植物和野生植物也是没有区别的。
基因化的生物,细菌等进入环境后,危害真的不可逆么?土壤里那么多微生物,随便就把这些东西给分解了(细菌里有得是核酸酶)。原较核污染和化学污染严重么?转基因技术只转入个位数个基因(很多都只转1个),杂交水稻是把两种不同的水稻进行杂交,一杂就把成百上千个原本不属于自己的基因给弄进去了,我们还不是吃得津津有味。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