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在国际油价这么低了,可中石化怎么还不下调呐?

2.加满一箱油将多花3.5元,为什么国内油价只涨不跌?

3.国际油价跳水,为何国内油价不及时下调?

4.国际油价已跌破80美元/一桶,为什么中国的油价还居高不下呢?

5.油价为什么涨快跌慢?

6.国际油价下调,我们国内的价格却迟迟不能下调的原因

现在国际油价这么低了,可中石化怎么还不下调呐?

油价为什么一直下不去调_油价怎么没下调

别太天真,中国的石油价格机制是三方机制,只有3大市场都下去一定时间以后,才去调整油价的。总的来说,等他们准备调价时,油价又弹回来了。活在当下,你就别太奢望中国的油价了。你有本事开汽车,就预着政府的垄断公司打劫你。没那个本事被打劫,你就用回自行车。

在我们国家,就这样。成功人士的代价就得安心给国家垄断机构打劫,否则你就不要去当什么成功人士。老实地去打工,骑自行车上下班。

加满一箱油将多花3.5元,为什么国内油价只涨不跌?

新一轮成品油价已经开启,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监测,本轮成品油调价周期内,伦敦布伦特,纽约WTL分别在每桶约41至43亿美元。44至46美元区间小幅波动,平均油价比上调价周期上涨5.61%,受此影响,国内汽油,柴油价格随之上调。

全国平均数据来看的话,92号汽油每升上涨0.07元,95号汽油每升上涨0.07元,零号柴油每升上涨0.07元。假如我们按照一般家庭使用量来计算的话,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多花3.5元。本次调价是2020年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出现的第三次上涨。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预计,新冠肺炎疫情和ope最佳减产情况将对国际油价产生持续影响。

2020年国内成品油价格已经一线三涨三跌,在本次调价政策落地后,私家车车主出行成本将有所上涨。比如油箱容量在50,挨了的家用轿车为例,加满一箱92升汽油将较之前多花3.5元,一月跑2000km来计算的话,百公里消耗在8l的小型私家车为例,到下次调价窗口开启之前的半个月时间内,消费者拥有成本将增加5.6元左右。

油价上涨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要组织好成品油生产和调用,确保市场稳定供应,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各地相关部门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查处不执行国家价格政策的行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油价的上涨也不算是一件不好的消息。在今天我们提倡绿色出行,绿色环保的时候。建议大家少开车出行,尽量坐公交或者单位的用车,减少每天汽车的大归量排油。

国际油价跳水,为何国内油价不及时下调?

伴随着上周美国股市的大幅跳水,国际原油价格出现了较大回落,上周五,纽约期货交易市场的原油期货价格下滑至77美元/桶,今年首次进入低于80美元/桶的价格区间,一时间,各方反应强烈,国内各财经媒体亦爆出国家有可能下调成品油价格的预测。

数据显示,自2005年以来,我国成品油价格一直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但今年10月以来,国际原油价格的下跌和不断上调的国内油价终于结束了成品油市场长时间的价格倒挂,我国包括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三类产品的价格首次高于海外同类产品的价格。于是各家金融机构纷纷预测,一直密切关注国际原油市场的国家发改委也许将在近期下调成品油价格,为实现成品油市场化定价做最后的准备。

国际原油价格的暴涨始于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出于对石油供给下滑的恐惧,国际原油价格开始起步,而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进一步推高了人们对于石油消费的预期,加上金融投机的大幅介入,油价一路飙升,在今年7月中旬甚至一度达到144美元/桶。回过头看,我们必须承认是石油期货市场高达2/3的投机比例推高了油价,产出与消费都相对稳定的国际石油市场已经脱离了基于供需关系的现货定价轨道,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数次增产,都只换来市场上更为疯狂的报复性炒作,各大石油公司亦向美国国会承认,原油价格已经大幅高于其生产成本,华尔街成为石油市场定价的主要力量。但随着次贷危机的放大,越来越多的银行卷入,金融市场流动性不断受到挑战,资金链的断裂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这一波对于石油的疯狂炒作。石油价格终于缓慢回落。

现实来看,已经没有人能够确定石油价格的合理区间,但OPEC在上周末暗示可能的石油限产表明,低于80美元的原油价格,已经损害了石油输出国的利益,作为供给方的OPEC将会组织原油价格的进一步下跌。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对于金融市场拯救计划的具体措施出台,对银行的直接注资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美国股市和期货市场终于反弹,原油价格重上80美元。而可能出现的美元疲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以美元结算的石油价格,因此,国际原油价格进一步的大幅回调也许将只是石油产品消费者们的一个美丽幻想。

反观国内市场,止跌的国际油价让成品油的大减价失去了依据。近期来看,由于政策调整的滞后性,成品油价格下调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但是已经显得不那么紧迫。国家发改委可能更多考虑利用处于低位,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国际原油价格,逐步推进成品油的市场化定价,并适时推出市场期盼已久的国内石油期货。这不仅符合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也能让国内炼油行业走出政策性亏损的困境。另外,近一段时间以来,从国家到地方,都出台了有关节能减排的政策性文件,大排量汽车购置税的上浮,北京地区实行的“每周少开一天车”的交通管制,都反应了国家在能源与环境问题上坚决的态度,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之下,油价的大幅下调无疑将成为突兀的不和谐音。所以我们并没有太多理由乐观看待国际原油价格近期的雪崩,而国内油价的回落,也并不是一个必然。市场对于广大的开车族而言,也许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甜蜜。

国际油价已跌破80美元/一桶,为什么中国的油价还居高不下呢?

回答你:

1.首先说一下,我国成品油价格调整机制参考的是布伦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现货价格。你说的国际油价跌破80美元/桶,指的是的美国WTI原油价格(目前还不是我国参考的油价)。不过,最近两周以来,各地国际油价确实都在持续下跌,今年以来,国际原油现货价格最低是在6月21 日,其中,美国WTI油价收于78.24美元/桶,英国布伦特原油价格收于89.165美元/桶,迪拜为90.67美元/桶,辛塔为99.35美元/桶。

2. 根据我国发改委现行的成品油调价机制,油价调整必须同时满足国际三地原油价格连续22日移动变化率达到±4%,和满22个工作日。上一次国内油价调整是在6月9日,目前变化率达到-4%的条件已经满足,但满22个工作的条件还不满足,所以发改委不会立即下调油价。预计7月10日前后,国内成品油价格会再次下调。

油价为什么涨快跌慢?

主要是定价机制的问题。

作为社会监督员,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提出,为什么公众总是感觉国内油价“涨快跌慢”。中石化方面对此回应称,这主要是定价机制的问题。

纽约油价大幅下挫,但是主导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的国际三地原油变化率一直高居不下,并未满足-4%,即未达到国内油价下调的条件。

记者从国内多家大宗商品资讯机构了解到,目前三地原油变化率已经接近于0,如果国际油价持续保持下跌的态势,预计8月25日国内成品油价格可能迎来下调窗口。

对于为何三地原油变化率下跌并不明显,金银岛资讯一位分析人士告诉记者,主要是因为三地原油变量率看的是22天的移动平均变化率,国际油价仅下跌几天对此影响并不大。

该人士认为,成品油定价机制其实是很有“策略”的,其目的是希望能保持国内成品油价格的平稳,因为国内汽柴油使用的覆盖面非常广,一旦价格频繁波动对于工农业的影响都比较大。

扩展资料

成品油定价机制存四大缺陷 香港与内地天壤之别

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实施两年来,其自身缺陷日渐暴露。用一个有失偏颇的制度作为基准,其在执行过程中必然难以“服众”。

一是“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的措辞使制度权威性降低,价格调整原则性不强。“可调”“可不调”这样的伏笔不应出现在严肃的制度设计中。

国家发改委作为石油价格主管部门,应该是规则制定者,引导市场变化,而非强化行政管控,陷入一轮又一轮价格调整的争议中。

二是成品油定价机制计算方法不透明,易引发社会猜测。国家发改委从未正面公布三地22天移动加权平均变化率计算公式,所选取国际石油报价也未公开。

诸多社会机构只得揣摩官方定价公式,监测石油价格变化率。

三是22天调价时限较长而滞后,难与国际油价接轨。在现有石油市场格局下,滞后必然产生投机。在以往的价格调整过程中,总有消息灵通的社会贸易商借机囤油套利。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网-成品油定价机制存四大缺陷 香港与内地天壤之别

参考资料:

人民网-中石化回应国内油价涨快跌慢:是定价机制问题

国际油价下调,我们国内的价格却迟迟不能下调的原因

最大的可能就是在等待实际推出费改税,然后油价直接跟国际接轨,不再政府定价了,所以现在并没有因为国际油价跌而调整

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前期在高价的时候,没有及时调,现在补差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