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沙特油价预测_沙特油价上涨
1.普京放狠话:考虑减产!看涨情绪创三年新低油价一周跌超10%
2.沙特可能再度发动价格战!负油价危机卷土重来?
3.沙特发动全面油价战争,原油开盘暴跌30%,我国油价会因此受影响吗?
4.沙特 油价 多少 升
5.原油价格大跳水,国内油价会怎么样?
6.沙特公布9月原油官方售价,对我国油价是好是坏?
7.沙特阿美上市对油价的影响是什么
8.国际油价大跌,终于雨过天晴,对全球有哪些影响?
普京放狠话:考虑减产!看涨情绪创三年新低油价一周跌超10%
刚刚过去的一周,西方对俄油制裁正式生效,油价反应相对平静,不涨反跌,但俄罗斯反制措施已经箭在弦上。
本周,油价创下半年来最大单周跌幅。WTI原油累计下跌11.20%至71.02美元/桶,创去年12月20日以来收盘新低;布伦特原油累计下跌11.06%至76.10美元/桶,创去年12月24日以来新低。
消息面上,俄罗斯总统普京周五表示,俄方将不向对其实施限价的国家出口石油,近期他将签署法令,对西方国家的限价令作出回应。
普京表示,G7设定的价格上限不会对俄罗斯预算产生任何负面影响,俄罗斯不会因限价令遭受经济损失,因为每桶60美元的门槛接近俄罗斯原油当前的市场价格。俄罗斯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降幅预计为2.9%,预计2023年降幅约为0.9%,总体看来俄罗斯经济情况将进一步改善。
普京强调俄罗斯可能会减产石油,以回应七国集团(G7)对俄罗斯石油出口设置价格上限的做法。“我现在并不是说这是一个决定,但如果有必要,我们会考虑可能的减产。”
这一消息使得国际油价在周五盘中明显走高,美油期价的涨幅一度达到2%。不过当天晚些时候有消息称,周四因油管泄漏而暂时关闭后,横跨美加的重要输油管线Keystone计划本周六局部重启,受此影响,油价盘中转跌。
对于西方与俄罗斯在能源出口方面的博弈,建信期货能源化工高级研究员李捷认为,今年俄乌冲突使得市场担忧俄罗斯油品供应可能大幅减少,但截至三季度末,俄罗斯供应降幅相对有限。2022年12月起,G7将对俄罗斯石油出口实施价格上限,欧盟也将对俄罗斯海上原油运输实施禁运,2023年2月起成品油运输也将受到制裁,预计俄罗斯供应将出现边际回落,继续收紧原油供应端。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发布数据显示,截至12月6日当周,投机者所持布伦特和WTI原油净多头头寸减少7232手合约,至267749手合约,创三年新低。投机者所持NYMEXWTI原油净多头头寸增加5688手合约,至171277手合约。投机者所持NYMEX汽油净多头头寸降至52612手合约创七周新低,所持NYMEX柴油净多头头寸降至20706手合约创逾两个月新低。投机者所持NYMEX天然气净多头头寸降至25831手合约,创最近六周新低。
谈及当下原油市场基本面情况,海证期货能化研究员郑梦琦表示,供给端,美国原油产量小幅上升,OPEC+维持200万桶/天的减产量,并未扩大当前的减产幅度,且市场担忧其减产执行情况,欧盟对俄罗斯的石油价格上限设置在60美元/桶,高于当前俄罗斯折价出售的50多美元/桶,对俄油供应影响较小。需求端,成品油裂解高位回落,汽油裂解处于往年正常水平,美国炼厂产能利用率季节性回升,且略高于往年同期。需求端,成品油裂解高位回落,汽油裂解处于往年正常水平,美国炼厂产能利用率季节性回升,且略高于往年同期。国内“新十条”落实,中期需求将逐渐恢复。库存端,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大幅下降,汽油及馏分油库存则大幅上升,加剧市场对终端需求的担忧。
展望后市,李杰表示,若明年二季度后中国需求能够超预期恢复,则有望进一步推升油价。
具体来看,据李捷介绍,OPEC方面,2022年中小产油国产能问题持续凸显,沙特也表明了对油价的容忍下限,预计OPEC+供应不会有明显增量,若油价超预期下跌,不排除沙特再度收紧供应的可能性。美国2022年原油产量增产缓慢,在资本开支的限制下,预计2023年增量在80万桶/日左右。2022年下半年,美国面临较大通胀压力,美联储连续4次加息75bp使得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承压下行。2022年10月美国CPI跌破8%,市场对美联储加息放缓的预期升温,若后期通胀压力如期回落,宏观面或将获得一定支撑。从原油自身来看,2023年需求增量主要集中在航煤,分地区看,亚太以及美洲将继续引领需求增长。炼油利润方面,IEA预计2023年全球新增炼油能力较2022年多40%,将进一步缓解全球范围内的成品油特别是柴油短缺,预计2023年全球炼油利润中枢将向均值靠拢。平衡表方面,虽然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一定程度上拖累了需求恢复,但在OPEC+的减产推动下,2023年市场大概率仍呈去库格局。
“宏观面,下周二将公布美国CPI数据、下周四将召开美联储利率决议。市场预期美联储将继续加息50个基点,大幅加息带来的经济放缓、需求下降预期压制原油价格。国内短期需求或下滑,但中期需求将逐渐恢复。整体来看,原油价格短期偏弱运行。”郑梦琦说。
海通期货能源化工研究组长杨安认为,在美元走弱的大背景下,大宗商品整体表现明显回暖,国内市场在房地产获得政策支持的背景下,黑色、有色、化工等普遍回暖,油价持续大跌的表现不会长期持续。随着强预期、弱现实逐渐退去,原油市场大概率会有所回暖。“供需前景方面,2023年上半年之前原油市场并不会出现很大的供应过剩压力,但供应端仍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尤其是沙特和俄罗斯联合护盘油价的决心不可低估,在油价暴跌30%之后,美油价格已经非常接近前期美国寻求回补战略原油库存的目标价格区间,继续过度看空油价已经面临一定风险。随着悲观情绪宣泄,超跌修复行情随时可能重返市场,后续关注市场信心的恢复程度。”
沙特可能再度发动价格战!负油价危机卷土重来?
全球石油市场的持续疲软似乎正在加剧欧佩克+内部的紧张局势,其领导层内部的分裂现在也迫在眉睫。
与之前的评估相比,预计2020-2021年第四季度全球石油和石油产品需求不会出现 健康 增长。全球石油储备水平仍然很高,国际交易员公开质疑目前欧佩克+向市场投放额外石油的举措, 因为目前对这些油没有需求,现在印度成为疫情重灾区,欧洲局势不妙,单日新增已超过美国,甚至还是可怕的指数增长,不得不重回封锁,所以全球原油消耗的中坚力量印度和欧盟的需求水平远不及疫情前,甚至随着冬季来临还会持续下滑。
而对于OPEC+的产油国而言,石油就是命,其中的绝大部分经济体其GDP完全依赖能源出口,所以,眼前最重要的不是把产品卖个好价钱,而是卖出去!
按此前OPEC+达成的减产协议,2021年1月,之前减产约1000万桶/日(2020年5月)将降至600万桶/日。正如5月份所说,即使是现有的削减也不够,削减的放松只会延长目前疲软的市场状况。
可是对于OEPC的领头羊沙特而言,目前油价太低,无法维持沙特政府的战略。沙特政府预算的最新报告基于每桶50美元的假设,现实情况是目前的油价处于40多美元的低位。
随着国内经济压力和失业率的增加,如果合作不能带来必要的回报,新一轮油价战的旧选择并非不可想象。
上一次低油价之战,引发世界上首次出现负油价,致使世界能源三巨头的美国受创惨重,数据显示,截至10月4日,美国今年申请破产的较大规模企业达504家,超过2010年以来任何可比时期的破产申请数量。申请破产企业中, 消费、工业和能源企业占了大头。包括鼎鼎有名的巨头 惠廷石油(Whiting Petroleum),切萨皮克能源公司(Chesapeake Energy)。
一旦打价格战,毫无疑问将是整个产业链危机。受创的不仅仅是卖方,还有买方。例如,有人猜测作为买方是否可以借机囤货,从而赚得盆满钵满。
以中国市场为例,2 020年半年度 财报显示,中石油实现营收9290.45亿元,同比下滑22.3%; 净亏损299.83亿元 ,同比下滑205.5%;中石化上半年盈利6.09亿元人民币,按年跌24.3%;中海油上半年的油气销售收入达663.4亿元,同比下降近三成;净利润103.8亿元,同比下降65.7%。
印度石油公司第四季度一次性损失1130亿卢比,甚至连印度最大国有炼油公司也不得不卖身保命。就在6月份, 纳亚拉石油公司(Nayara)一个价值高达90亿美元的石化项目50%的股权被卖给荷兰石油巨头壳牌。
所以,无论是低油价还是高油价都是一把双刃剑,极端的价格战终将引发恶性混战。
沙特发动全面油价战争,原油开盘暴跌30%,我国油价会因此受影响吗?
我认为这是肯定的。
第一,沙特和多个国家的交涉都以失败而告终,全球石油价格受到的影响已经成为定局。
仅仅几天前,俄罗斯、美国和 OPEC就开始了谈判,但谈判的结果不尽人意, OPEC拒绝俄罗斯提出的优惠条件, OPEC直接宣布从下月初到年底每天减少原油产量150万桶,这个消息一出来,美国 a股原油价格就下跌超过5%,再加上国际石油危机的严峻形势,我们与俄罗斯还有阿拉伯国家签署的石油合作协议,肯定会受到很严重的影响,而这个基础上,就是最近几天原油价格从40美元一桶降到30左右,这足以证明我国的原油市场和石油价格会小幅下跌,然后又上涨,这也是国际间的无奈所为。
第二,沙特阿拉伯全面打好石油价格战争,欧佩克内部组织的石油价格经历了最严峻的考验,我国油价下跌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事实。
仅仅是上周末,沙特宣布要抢占美国原油市场大幅降价,沙特国企沙特阿美便开始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调整亚洲和美国的原油价格,仅售7美元一桶,而运往亚洲的原油最少只需4美元一桶,因此,国际上出现了石油竟然比一桶矿泉水还便宜的调侃,因此我们的原油市场价格肯定会受到市场调控的影响,为了迎合世界市场的贸易状况,我国也将进行石油市场储备和市场规划的调整,以避免原油企业和市场的平衡,因为这样做得太多。
股市剧烈波动,我国石油企业的相关业务受到股票市场的影响,我国石油价格已由市场决定。
为了摆脱国家经济低迷的影响,科威特等波斯湾一带国家进行大幅降价石油销售,可有效缓解国内经济危机,但此类行为导致美国等国石油股市大幅波动,而且号称最稳定的 a变数,市场行情不断波动,并受到影响,风险也日益增大,目前中国航空业务受油价影响已跌逾4%,南方航空公司也在下跌,中国的塑料行业也受到影响。
沙特 油价 多少 升
我来告诉你吧,首先说下汇率,沙币和美元是无浮动的(3.715:1),换人民币也就是1沙币现在换1.7元人民币,沙特油分3种:柴油0.25沙币/升,91#汽油0.45沙币/升,95#汽油0.6沙币/升,换人民币大概是柴油4毛,91是7毛5,95是一块钱。本人长期在沙特生活工作,以上数据真实,希望能帮到你。
原油价格大跳水,国内油价会怎么样?
美国著名外交家亨利·艾尔弗雷德·基辛格(Henry?Alfred?Kissinger)曾经说过:“谁掌握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
2020年3月9日,国际原油市场面对突如其来的集体“跳水”,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一度大跌31%,原油价格降至32.14美元/桶;美国WTI原油期货最大跌幅达33%,原油价降至27.59美元/桶。但在随后的3月11日,经历突然暴跌的美股市场反弹回升,原油价格得以稳定。而如此大起大落的油价波动则源于3月6日的一场石油大壕之间的谈判。
基于新型冠状病毒影响导致全球经济呈现下滑趋势,当中就包括因全国停工及消费因素导致石油延伸产品的需求量出现下滑情况。为保证原油价格稳定,OPEC+在3月6日下午的一场第8次“OPEC+”部长级会议上提出减产商议,旨在缩减原油供给保证稳定的原油价格,但俄罗斯拒绝了这项提议,最终谈判破裂。在3月9日OPEC开始对出口原油进行“打折大促销”,试图通过石油开采成本差来迫使俄罗斯接受减产协议,因此就造成国际原油市场股票集体跳水的状况出现。这是继2014年美国沙特石油战争后,原油价格首次跌破30美金/桶。
不得不说,这就是石油大壕之间的战争,以千亿乃至万亿计的战争成本。但回归到我们的本土环境,中国是世界上原油进口最大的国家,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显示:2019年中国石油进口量为50572万吨,同比增长9.5%;但实际上,中国的石油产量同样不低,在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2019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中提到,2019年中国原油产量扭转连续三年下降势头,达1.91亿吨,同比增幅为1.1%。
但基于国内石油质量和开采难度带来的高成本,进口原油更能满足国内的市场经济性,加上国内庞大的消费体系,因此也推动中国成为全球原油进口量第一的国家,这也意味着国际油价动荡对国内市场同样有着巨大的影响。虽目前国际原油形势并不稳定,但假设此次沙特执意要打石油价格战,对于与石油衍生产物紧密挂钩的汽车行业会受到什么影响?OPEC“以本伤人”的背后又能给我们带来多少好处?
每逢国际油价出现大波动时,国内消费者最关注的莫过于国内燃油价格的变化,毕竟与原油产物相关且对我们生活影响最明显的就是燃油问题。那么此次油价波动,会否影响到国内燃油价格走向呢?很显然是一定的,但相对的,实际影响却没我们想象中那么大。
我们首先要明白的是,中国作为原油进口大国,如果直面原油价格浮动而对国内相关产业进行直接调控,将会受到相当巨大的影响,当中存在的巨大不稳定性会使国内经济出现巨大的波动。所以国内对于原油延伸原料价格存在相应的调控机制,而与燃油价格相对应的,就是成品油调价原则。
在成品油调价原则中提到: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首先这就保证了国内油价不会因国际油价大幅波动而受到波及,但同时又保持着国际的原油价格平均走势,有力保证国内油价走势平稳,对于我们的好处是免于面对突然暴涨或暴跌的燃油成本。而此次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动在某程度上会对国内燃油价格造成一定的影响,不过实际影响有多少,就看这场战争的持续时间和双方究竟能将原油价格打压到什么程度。
不过以昨天美股大幅反弹的情况来看,接下来的原油价格走向仍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但如果此次沙特持续执行价格策略,会对我国的燃油价格有什么影响呢?这点可以参考2014年美国和沙特进行石油战争时,国内的油价调整一览表。
由此可见,即便原油价格一跌再跌,但燃油价格调控幅度都不会太大,所以对于个人用车而言,这种影响变化带来的感觉不会太过明显;但相对的,对于各类出行和运输业来说,这种好处对于它们而言会明显一些。与此同时,与原油衍生原料有着密切关系的汽车制造业也会受此影响。
石油的衍生原料非常多,多到可以覆盖我们的全方位生活,例如在此次新冠疫情中被炒得火热的医用口罩,其中的核心材料-熔喷布就是通过石油衍生原料而来的产物。还有我们平时能看到的塑料、身上穿的锦纶、腈纶衣服、路上铺的沥青、家里烧的燃气,就连嘴里嚼的口香糖都源于石油衍生的石油燃料、石油溶剂与化工原料、润滑剂、石蜡、石油沥青、石油焦等原料。可以说石油在全面覆盖我们的生活,这也意味着石油原料也是大量的制造业的依赖。
在一辆汽车里,除了金属和真皮外,极大部分零部件都是源于石油制品,例如汽车前保险杠所用的胶板就是由聚丙烯而来的塑料,还有车辆的隔音材料、车内的塑料板、人造革等零部件的原料都是石油衍生物。而随着原油价格变动,也意味着供应商的零部件制造成本在变动。
但基于新冠疫情影响,延期复工导致供应商产能出现断层,零部件供不应求的情况越加明显,加上在去年原已萎靡的市场情况,在最近一年里,汽车供应商的处境是相当危险的,有不少供应商都处于奔溃的边缘。但如果此次原油价格战能持续进行,对于供应商而言是一次制造成本的降低,在某程度上能给他们带来一丝喘息的机会,而且如果供应商们能够扛过此次国内的新冠疫情影响,在下半年或许会迎来另一波反弹崛起的机会。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销售收入4.28万亿元,2020年预计达到4.61万亿元,且成逐年上涨态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拥有大小汽车零部件企业超过13000多家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以及超过10万家的中小汽配生产企业。而且根据2019年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显示,中国以7家上榜居于美国、日本、德国之后,位列全球第四。可以说,在核心零部件领域、美、日、德三国基本垄断整个汽车产业链核心部分。
这就意味着中国零部件产能对于全球市场有着极大的影响,而且随着疫情影响,如今国内零部件供应商产能问题已经对海外国家造成相应的影响。根据巴西汽车制造商协会Anfavea表示,由于来自中国的零部件缺乏,巴西汽车制造商可能不得不在4月份停产。由此可见,中国汽车供应商在全球市场的重要性,失去中国零部件供给,意味着全球汽车市场可能会面临汽车停供问题,但这也正反映了国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另一个机遇。
目前国内的疫情已经逐步受到控制,各地企业也逐渐复工,制造业产能也会逐渐恢复。在短时间内,国内可能会出现报复性消费情况,尤其是对于汽车行业而言,这种情况将刺激市场获得进一步反弹,但基于去年的市场形势看,这种报复性消费行为持续的时间不会太长,因此也只能说为车企们赢得一次“疫后补偿”的机会,但在消费回复平静时,这些车企和零部件供应商的出路在哪呢?海外市场或许是它们的出路。
从时间来看,如今国内疫情稳定,但国外疫情却在进一步蔓延,这就意味着国外的生产企业极可能会如我们之前一般,进入停摆阶段,因此也将形成产能断层;而这个断层很可能会由产能已经恢复的中国制造业来弥补,这也为国内的车企和零部件供应商带来更巨大的出口商机,而原油价格下跌,也将会为它们带来更多的原料储备。
从预期来看,若价格战持续执行,燃油价格下调是迟早的事。而相对的,这对于新能源汽车投资者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油价降低意味着燃油车的出行成本将得到下降,虽然国内有“地板价”限制,但随着出行成本差距缩小,新能源车的核心优势将进一步缩减,这也可能激发投资者的恐慌性抛售新能源汽车股票,造成新能源汽车股价下跌。
而在最近,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车企在布局号称“万亿”的中国新能源气场,当中就包含特斯拉、宝马、奔驰、大众、丰田、福特等知名车企,如果在此次的石油战中因为燃油价格下跌而因此投资者的恐慌,那对于这些车企而言无疑是相当沉重的打击。而且对于现在的国内那些靠融资起家的造车新势力来说,这无疑是一波致命打击。
石油之所以能被称为液体黄金,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有着极高的利用价值,其衍生产物能够串联在全球经济命脉中,因此它的价格高低也在影响着全球经济的走向。但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原油进口大国而言,稳定的原油进口量才是关键所在,因此也有了之前的中俄石油供应协议和与伊拉克用铁路换石油的举动。不过对于与石油产物紧密相连的汽车行业而言,原油价格的浮动对于它们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带来的可能是机遇,也可能是打击。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沙特公布9月原油官方售价,对我国油价是好是坏?
沙特阿拉伯最近公布的官方原油售价,调整价格的油类均为轻质原油。其中面向美国方面的原油价格不变,对东亚市场较上月下调0.3美元,对西欧、北欧市场较上月下调2.5美元。虽然油价是下跌了,但这次的调整是在油价上调后的微调,对于我国哟家而言,虽然影响不大但还是一件好事。
在今年各月沙特阿拉伯公布的油价也是此起彼伏,今年年初,石油输出国组织与俄罗斯关于原油产量的减产的协议谈判失败后。沙特阿拉伯随即加大对原油的开采并降低原油价格,发动石油价格的战略胁迫俄罗斯更改相关协议。到了今年4月,俄罗斯终于同意进行更改并与石油输出国组织国家签署了石油减产协议。阿拉伯国家才逐渐各市场的油价水平,并对原油产量进行了进一步的下调,以维持国际石油价格。
石油价格进一步上调,调整幅度之大是因为借此恢复因新冠肺炎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作为国家运作必不可缺少的原料,石油这种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严重影响了国家关系,石油价格的调整也代表了阿拉伯国家对各地区石油政策。9月份原油价格的公布,其实是在大幅度上调后的一次微下调,在亚洲市场的下调幅度并没有特别大。但至少,石油价格的下调对老百姓而言是幸福的,毕竟中国对石油的需求量在全球也是数一数二的。
在原油出口量减少的情况下,沙特阿拉伯将不久的油价进行了下调调整,目的是加速库存原油销售,刺激国内经济。随着新冠疫情的反弹,国际油价将会进一步变化,石油输出国组织对石油的开采量和石油价格会进一步调整,同时国际形势也对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沙特阿美上市对油价的影响是什么
在经过了一年多的等待之后,世上上最大的石油企业沙特阿美终于重启了自己的IPO之路,根据相关媒体报道,沙特阿美将于最快19年11月底在当地上市,并在2020年到2021年之间在国际市场上市。
沙特阿美上市对油价的影响是什么?
在准备上市的时候,也就是正式上市之前,是利好邮件的。因为沙特阿美的估值会油价的高低息息相关,它必然会采取各种方法推高油价,这样沙特阿美才能在正式上市的时候募集到更多的资金。此前沙特阿美对自身的估值是2万亿美元,而要达到这一估值,油价的水平必须要在70美元以上。
沙特阿美正式上市之后对油价是利空的,因为沙特国内正在进行经济转型,为了满足资金的需求,当沙特阿美正式上市之后,有很大可能会扩大石油生产,这显然会增加全球石油市场的供给,给原油价格带来冲击。
不过沙特阿美上市对石油价格的影响只是暂时的,尤其是各国纷纷开发新能源的大环境下,油价主要还是由市场上的供需状况决定的,就长期而言,沙特阿美石油公司上市对于原油的生产以及地位的影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国际油价大跌,终于雨过天晴,对全球有哪些影响?
油价大跌,这是一个紧急信号,势必对全球中期大势影响深远。原油作为全球工业的第一定价品,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大涨。同样,也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大跌。近期油价的屡次大跌,
可能预示着两种可能:沙特与美国已经取得默契。7月中旬将开启中东之行,重点是沙特,核心诉求是让沙特多产油、将油价降下来,从而缓解美国和欧盟的通胀压力。按照国际惯例,类似美国这样的大国元首,在正式出访之前,应该就已经敲定好了相关合作,否则,大概率不会启动正式出访。
提前敲定相关合作,只等正式出访的宾主两欢,事实这个可能性极高,所以,近期油价提前启动下跌反应。
俄乌战争有缓和意味。现在的俄乌战争,早已进入俄罗斯越打越主动、乌克兰越打越被动的状态。而面对这一窘境,当下的欧洲,除了英国和波兰还坚持对俄强硬,如欧盟的主导者法国和德国等,均开始有妥协促谈的意味。
坚持强硬与妥协促和,这两种态度,对国际油价是有直接影响的,如果坚持强硬的态度占上风,则国际油价持续企高,主张妥协促和的态度占上风,则国际油价进入回落。所以,在近期油价连续回落之后,俄乌战争进入缓和区间,这种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影响势必深远美国可以放缓加息力度。今年以来的美国加息是史所罕见的。之所以启动高强度的加息,是因为美国经济遭遇到史所罕见的高通胀。而如果油价继续下跌,如果跌破到90美元/桶下方,那么,美国的预期通胀至少可以下降2个点。美联储必将放缓加息力度,当然,这对美股肯定是个利好。
新能源可能进入较大回落。最近两个月,全球新能源一二级市场(尤其是A股)的大幅反弹,既与之前的跌幅过大相关,但更重要的是,全球油价的飙升,激发了新能源的市场需求。逻辑是很简单的。既然新能源火爆与油价飙升有关,那么,油价一旦较大幅度回落,必然会导致新能源市场需求的预期下降。
美国对华态度的再变脸。过去一个月,美国对华态度,尤其是涉及到经贸的,有明显的主动缓和迹象,包括两次提到将取消对华产品的加征关税。美国对华的主动缓和,不因其他,而是因为美国国内的超高通胀,需要高性价比的中国商品进行对冲。
但是,如果油价大幅回落缓解了美国国内的超高通胀,那么,美国的对华态度有可能再次变脸,这对我国的出口企业,可能会形成局部的负面反射。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