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在世界的经济形势怎么样

2.最巅峰时苏联的经济有多强

3.如何正确看待当前的物价上涨问题

4.初中物理实验大全

5.摩托车化油器怎么调?

现在世界的经济形势怎么样

啥时候油价下跌_何时油价下落最快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已经过去6年多时间,但全球经济依然并不平静,各类潜在风险相互交织,并折射出全球经济的四大显著特点:

首先,全球经济仍难以摆脱深度调整压力,全球已由国际金融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结构调整期。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低于预期,产出缺口依然保持高位,一些国家仍然在消化包括高负债、高失业率在内的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同时,由于劳动力人口老龄化、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导致全球经济潜在增速下降,大多数经济体仍需将“保增长”作为首要任务。

而相比之下,全球贸易增长则更为缓慢。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发布的全球贸易增长最新预测,2014年和2015年全球贸易额增长预期分别下调为3.1%和4%,远远低于2008年金融危机前10年平均贸易年增长率6.7%的水平。而各大国际组织也很可能高再次高估全球经济增速。实际上,2014年已经不是第一次高估经济增速了,IMF对全球经济从2011年以来基本上都是高估的,专门负责美国经济预测的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更是从2007年以来每一年下调对潜在产出的估计,这是非常罕见的。基本上,高估经济增速是全球群体性的失误,这很可能预示着潜在经济增速下降将成为全球经济的“新常态”。

其次,大宗商品繁荣周期结束引发价格危机。今年以来,由于供过于求拖累价格,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下跌5%左右,这也是2011年大宗商品价格达到峰值后连续第三年出现下滑。特别是随着美国页岩油产出超过OPEC的闲置产能,原油市场的定价机制将主要由美国页岩油的边际成本所决定。美国页岩油生产增加正在给全球能源流动产生越发深远的影响,并削弱OPEC的定价能力。在全球能源供应过剩和“三国杀”式国际博弈中,国际油价更是油价自由落体式的下落,较6月高位跌幅48%,创五年来新低。而由此触发的大宗商品暴跌浪潮,无疑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严重的事件。

第三,各国经济复苏格局分化加剧多重风险。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两大板块经济复苏态势不平衡。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通过三轮 QE

释放流动性,压低国债收益率,推升房市股市价格、并通过财富效应促进经济增长。页岩油技术革新带来的原油生产放量也导致其能源进口依赖度下降,贸易逆差收窄使美国经济走上稳健复苏的轨道。今年三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大幅上调至5.0%,创下了过去11年以来之最,10月份失业率回落至5.8%,为六年来新低。欧元区和欧盟三季度GDP环比增长0.2%和0.3%,虽然比二季度稍有改善,但仍处于衰退边缘,欧洲经济很大程度上依然受到货币周期驱动,内生增长动力严重不足。日本经济4至6月的按年化计算,季度环比大幅萎缩了7.1%,“安倍经济学”几乎宣布破产。

世界各国走势分化、结构分化、周期分化导致政策进一步分化。美联储退出量宽、美元步入升值周期,以及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意味着资金在各个经济体中出现“大进大出”的压力将增大,将会导致全球金融资产价格,加剧导致市场波动率以及多重经济金融风险。

最后,全球经济失衡状况逐步有所减弱。近两年,发达国家要减少经常项目赤字,而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要通过提高国内需求(包括消费和投资),,来减少经常项目顺差,将经济增长的源泉从出口转移到国内需求上,以国际收支账户为主要特征的全球贸易和资本流动失衡已由2006年的峰值缩小了三分之一以上。由于发达经济体仍旧在全球需求中占相当大的比重,所以外部需求疲软会影响到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尤其是那些以出口为经济增长动力的经济体。

展望2015年,全球经济整体仍将缓慢弱势复苏,联合国预测,2015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1%。世界贸易组织(WTO)预计,2015年全球贸易量将增长4%。联合国贸发会议预计,2015年全球跨国投资规模将从2014年的1.6万亿美元扩大到1.7万亿美元。

然而,2015年全球经济格局受制于三大变量,一是能源和大宗商品下跌导致全球性通缩风险。疲弱的需求,庞大的库存将导致2015年大宗商品价格、国际油价仍难以摆脱持续走低的局面。

二是美元已经进入强势周期,不仅会加速资本外逃,也进一步打压经济,使许多以美元计价的新兴经济体海外债务风险,并推升全球融资成本上升。美联储每一轮QE的退出都会对新兴市场带来巨大冲击,特别是那些具有双赤字、外部融资依赖度高的经济体,容易遭受资本外流和货币贬值的风险。

三是新兴经济体“回溢效应”风险突出。全球主要新兴经济体均受到内部结构调整滞后的困扰。作为赶超型经济,新兴经济体大都采取的是增加劳动力投入、加快资本形成以及数量扩张的“要素驱动型”模式。二十年前,大多数新兴经济体依靠全球分工体系深化带动的“斯密增长”创造出规模巨大的全球化红利。而2008年以来的全球深层次调整还将延续,这与国内工业产能过剩、产出缺口不足,将同时并存,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和各国贸易联系的不断加强,新兴经济体的“回溢效应”或将更加显著,正普遍面临着为增长放缓倒逼国内改革的重要拐点。

最巅峰时苏联的经济有多强

苏联在最巅峰时期,经济也没有太强,只占到美国经济总量的40%左右。苏联的强项在军事实力与政治影响力,经济一直是苏联的短板。苏联之所以会解体,很大原因就是由于阿富汗战争的消耗与国际油价下滑,导致的经济陷入困境。苏联经济在最巅峰时期,达到了美国体量的40%。不过,苏联经济以重工业为主,民生工业薄弱,发展非常不均衡。更重要的是,苏联国防投入最多时,占到了GDP总量的20%以上。事实上,苏联与其说是被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联手搞垮,不如说没有把经济建设搞好。

苏联时期的阅兵

第一,苏联在最巅峰时期,经济总量达到了美国的40%。苏联经济在1975年达到了巅峰,当时国家油价处于高点,而美国受到越战与石油危机的影响,经济还没有完全恢复。1975年,苏联的GDP总量为6859亿美元,美国的GDP总量为16889亿美元,苏联GDP总量约为美国GDP总量的40.6%。可能很多人会奇怪,与美国同为超级大国的苏联,为何巅峰时期的GDP总量仅仅相当于美国的40%?

事实上,这并不奇怪,苏联能够成为超级大国,依靠的是政治影响力与军事实力,而非经济实力。再加上,苏联经济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发展缓慢,个人消费水平更是远低于美国。如果按照GDP来计算,苏联GDP总量远低于美国也不足为奇。最高峰时期,苏联将国民收入的20%以上投入到了国防军事领域,也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

苏联时期的菜市场

第二,苏联末期经济遇到困境,占到美国经济总量下落到10%以下。时间进入了1980年代,里根联合沙特等国,压低了国际油价。苏联财政严重依赖石油出口,再加上阿富汗战争的庞大消耗,苏联经济逐步进入了困境。等到了苏联解体前夕,GDP总量甚至不足美国的10%。1990年,苏联的GDP总量仅为5168.14亿美元,仅仅占据世界GDP总量的2.28%。美国当年的GDP总量为5.96万亿美元,占到了世界GDP总量的26%以上。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GDP总量一度下滑到1999年的1957亿美元,而当年美国的GDP已经接近于10万亿美元!第一家麦当劳开业,苏联人排起了长队

第三,历史上经济总量最接近美国的是1995年的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只有日本GDP总量占比美国达到过最高峰。1995年,日本GDP总量达到了53340亿美元,美国为76640亿美元,占比高达69%。不过,日本随后进入了经济衰退期,目前的GDP总量仅为5万亿美元,而美国已经超过了21万亿美元。

苏联的强大主要在于军事的强大,而不在于经济的强大。也正是因为军事占用了太多的资源,才会导致苏联经济逐渐衰落,并最终解体。

如何正确看待当前的物价上涨问题

自今年2月以来,物价上涨已经引发大量议论,不少人开始对中国经济感到担心,认为会引致严重的通货膨胀。其实这股上涨趋势早2002年就已经开始,首先是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领头的是石油。随着石油价格快速上升,相关产业生产资料价格也水涨船高,到2005年4月便已上涨16%。此外,房地产价格持续不断攀升,已经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社会上由此多了一个新词:房奴。今年2月,猪肉价格突然一路飘升,由此引发副食品价格全面上涨,大有一发不可收拾的态势。到7月,中国CPI涨幅高达5.6%,涨价开始蔓延到其他领域,甚至开始有人联合哄抬物价,影响恶劣。

怎么看待这轮物价上涨?中国会不会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对于这两个问题,目前国内没有一个统一意见,就是官方也难有一个有说服力的说辞,在学界就更为混乱。因此,在此发表意见有一定风险,就权做饭后闲谈吧。

首先,我们看看“罪魁祸首”猪肉是怎么涨价的。说来奇怪,猪肉价格一直很平稳,但是今年2月突然急速飘升,一时间谣言四起。一开始是国外媒体兴风作浪,说什么中国爆发严重的疫情。后来证实中国的确发生了猪蓝耳病疫情,但是它不是导致猪肉涨价的唯一原因,也许只能算是导火索而已。其实,问题的早有潜伏。最早也是最深层的原因是我国长期保持的城乡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为了支持城市发展,农产品个城市工业品价格之间存在巨大剪刀差,导致城乡发展差别严重。2002年开始新一轮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加剧了这一进程,农民养殖种植成本提高,而农产品价格却一直没有同步上涨,这无形中形成了对农民的盘剥,受城市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冲击最大的首先是养殖业,猪是首当其中,因为猪的养殖需要大量饲料。而饲料价格上涨的罪魁祸首又是什么呢?是美国人!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极力推广化石能源的替代品——生物质能源,其中,最早也是最成功的就是利用玉米来生产酒精。这一举措导致全球玉米价格持续上涨,作为养殖大户的中国自然便成了第一个受到冲击的国家。随着玉米价格一路上升,国内的养殖业成本也随之上升,而副食品价格却没有随之上涨,农民的积极性被严重打击,于是,减产便是他们唯一可行的选择。随着市场猪肉供应量的下降,供求之间的不平衡才是这轮猪肉价格上涨的真正原因。

其次,怎么看待这轮物价上涨?目前,价格上涨已经从副食品蔓延到许多领域,大有全局性的发展态势,因此引起了人们的普遍担心。政府也因此出台了一些新政策来平抑物价上涨,目前已经开始收到一些效果。对于那些趁机做乱的组织和个人政府则重权出击,媒体说是“杀鸡儆猴”,比如方便面协会集体哄抬价格便被严厉处罚。本人认为,目前的CPI上涨主要还是在副食品和房地产等少数领域,工业产品价格平稳,因此,还属于结构性上涨。就城市而言,本轮的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并不十分严重,而对农村、对农民的意义则是积极的,因为它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这对减少城乡差距是有帮助的,也有利于党的新农村建设、利于改善8亿农民的生活生产条件、最终利于社会和谐。至于能否引发通货膨胀,我认为这样的担心也是没有必要的,且不说什么17大和奥运会的原因,就经济运行的基本面来看,中国目前不存在通货膨胀的危险。因为在CPI上升的同时,中国的PPI却下降了。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在1993年上半年达到72%的高峰后,一路下滑,到2000年一季度跌落到1.5%的谷底。此后投资增速恢复上升趋势,在2004年一季度达到47.8%的新高峰。当时为了防止经济出现类似1993年的严重“过热”现象,政府在2003年10月份以后出台了一系列力度很大的紧缩性政策措施,包括提高以后准备金率、暂停建设性用地审批、控制向钢材、房地产等过热行业的投资等。在这一系列紧缩性措施的影响下,投资增速大幅度回落,从2004年一季度的47.8%回落到2005年一季度的25.3%,此后一直维持在25%左右,2007年上半年增速为25.9%。与此同时,生产资料价格在2004年5月上涨到16%后便开始缓慢下降,2005年12月生产资料价格增长变为-1.5%,此后由于石油价格大幅度提高,生产资料价格曾出现反弹,到2006年11月份曾上升到7.6%,之后再度回落,2007年7月下降到2.2%。PPI下降有很多原因,一是工业产能开始出现过剩、制成品库存压力增大;二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控制投资增长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三是银行商业化后考虑自身的商业风险而控制了放贷;四是居民对前景预测偏低而增加储蓄。综合这些因素,我们看到,目前在中国爆发严重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很小,甚至有专家还担心用不了多久中国甚至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

最后,我们的结论是:本轮物价上涨有利有弊,但是利大于弊;中国目前物价上涨是事实,但是属于结构性上涨,不会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

初中物理实验大全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① 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② 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

③ 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

④ 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⑤ 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李明做了如图28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实验中:

(1)铁块从位置1-2-3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 ;从位置3-4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通过这一实验可以验证上述猜想 是正确的,猜想 是不正确的(填上面猜想的序号)。

(3)给你一杯清水、一个熟鸡蛋和适量的食盐(如图29),请你设计实验验证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简要写出你的实验验证的方法

32、图30是小亮测定斜面机械效率的装置图。每次实验时,被拉的小车沿同一斜面匀速向上运动。下表是小亮设计的记录数据的表格.

(1)“较陡”时,做的有用功为_____;总功为____;机械效率为_____;

(2)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你能得到哪些结论?(要求写两条)

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

33、某同学在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31所示的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步骤l:让钢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水平面时速度为v1,撞击木块并使木块移动,记下木块移动的距离S1;

步骤2:让钢球从斜面B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水平面时速度为v2,:撞击木块并使木块移动,记下木块移动的距离S2: .

步骤3:改变钢球的质量让钢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撞击木块并使木块移动,记下木块移动的距离S3。

(1)比较v1、v2,可知vl_______V2(选填“>”、“<”、“=”)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2)设计步骤l和步骤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比较步骤 和步骤3可以探究动能大小和物体______的关系。

34、在“探究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华猜想:A.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被举高的高度有关 B. 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他选取了水性笔、橡皮、纸和透明胶作为实验器材,想利用物体下落时的破坏力来验证他的猜想。请你在A、B两个猜想中任选其一,帮助他设计实验步骤并写出实验现象。

猜想: (填“A”或“B”)

步骤:

现象:

35、如图32所示,请说出可能发生的现象和表明的物理问题:

甲图:看到的现象是 ,

表明 。

乙图:看到的现象是 ,

表明 。

36、如图33所示,单摆在竖直平面内左右摆动,滚摆在竖直平面内上下往复运动.

(1)这两个实验可以说明的同一个物理问题是: .

(2)在单摆左右摆动和滚摆上下往复运动的过程中,你将会看到它们上升的高度逐渐降低.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37、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容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

(1)在实验前要控制水和沙子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相同。

(2)比较水和沙子吸热升温快慢的方法有两种:

方法一: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它们各自升高的温度。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_________ (沙子/水)升高的温度更高.

(5)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情况与(4)结论不符,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38、小丽家住市中心,奶奶嫌城市夏天太热而不住她家,这激发了她探究城乡温差原因的兴趣。她利用双休日时间和同学们一起在中午同一时刻测量了各个测试点的气温,并以此绘制出如图34所示的“区域—温度”坐标图。

(1)从图中你发现_______________的温度比较高,这种现象我们称为“城市热岛效应”。

(2)请结合图中数据以及你的经验,找出一个造成热岛效应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减少城市环境的热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2008年5月1日,杭州市率先在西湖景区推行公共自行车交通服务。许多市民也开始不使用汽车而骑自行车上班。

(1)从环保角度看,这主要有利于减少城市的 污染。

A.大气污染; B.水污染; C.土壤污染; D.白色污染.

(2)骑车上班还有利于身体健康。体重80千克的金老师每天骑车(车的质量约20千克)上班“减肥”。若他以5米/秒的

速度匀速前行,受到的阻力约为人与车总重的0.04倍,则他消耗的功率约为 瓦。(g=10牛/千克)

(3)不同的运动方式,人体消耗的能量是不同的。由表中数据可知,金老师运动减肥的最佳方式是 .

(4)5月份,国际油价突破每桶130美元。国内许多加油站前汽车排起了长长的车队,结合我国近年石油生产与消费量比较图,谈谈自行车公交化对我国能源发展的意义 .

40、学校新购了一箱物理器材,小云同学将它从一楼搬到三楼,小彬同学想测定小云搬运器材过程中对箱子做功的功率.

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⑴小彬同学设计的测量步骤如下,其中多余的是:

A.测出箱子的质量m B.测出楼梯的总长度L

C.测出一楼到三楼的竖直高度h D.测出小云上楼所用的时间t

E.算出小云搬运箱子的功率P

⑵请你在虚线框内帮小彬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A处的电流IA B处的电流IB C处的电流IC

第一次测量 0.10 0.12 0.22

第二次测量 0.20 0.24 0.44

第三次测量 0.25 0.30 0.55

41、小明家有一电热毯,铭牌上标有“220V,**W”的字样,其中额定功率值不清,40W~60W之间。现在实验室有下列实验器材:

一个蓄电池(电压为6V),一个开关,导线若干。另外,还有可供选择的以下器材:

A.电流表A(量程:0~0.6A,0~3A)。B.电压表V1(量程:0~3V,0~15V)。C.电压表V2(量程:0~3V,0~15V)。D.定值电阻R1(阻值:20Ω)。E.定值电阻R2(阻值:500Ω)。F.滑动变阻器(阻值:0~10Ω)。 G.滑动变阻器(阻值:0~1kΩ)。

请你帮助小明测量出电热毯的额定功率值。

(1)根据你学过的物理知识,只要测量出电热毯的一个物理量 ,即可计算出它的额定功率值。

(2)为进行较准确的测量,选择的实验器材是 (填写器材前面字母序号)。

(3)在右边空白处画出实验电路图。

(4)根据实验电路,写出测量这个物理量的公式。

(5)设计出实验纪录表格。

初中物理实验专题复习练习参考答案:

1、慢;低;快;高;频率;2、(1)能(2)声音变小(或听不到声音)(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或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3、⑴如图所示;

⑵将纸板B向后(前)折,观察在纸板B上是否有反射光线;

⑶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1)能准确找到像的位置(透光、成像) ; (2)到平面镜的距离;

(3)大小; (4)不能,虚; (5)不变.

5、(1)入射角为00,折射角也为00。(2)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随着增大。

(3)光从空气斜射入不同介质中的折射角不同。

6、答案:(1)同一高度:

(2)物距大于焦距时像是倒立的 物距越大,像距越小, 物距越小,像距越大 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缩小的像 光屏 蜡烛

7、答案:(1)B、D、A、C (2)固液共存 36

8、⑴如图; ⑵气压过低; ⑶继续加热,温度不变; ⑷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

9、短路 损坏电流表或损坏电源或损坏电流表和电源

10、(2)串联电路中各电灯两端的电压相等、各个电灯并联在相同的两点间;

(3)电源、开关、导线、电灯、电压表;

(5)用电压表分别测量出电灯两端的电压U1和U2,并进行比较,若两者相等,即可得出猜想是正确的;

(7)改变电源电压小或小灯泡的规格,重做上述实验。(8)3、3。

11、(1) (2)0.3; (3)丁; (4).a.保护电路; b.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5)电源电压至少220V(电流表的量程、滑动变阻器、导线应选规格匹配的); (6)电能表表(秒表,停表).

12、(2) A ; (3) 8.3 ? ; (4) 电压表与变阻器并联; (5) 保护电路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13、(1)电压表与小灯泡并联(2)右 保护 调节小灯泡两端电压(调节电路中的电流)

(3)灯泡部分断路(4)灯泡部分短路 电压表部分断路

14、

15、27;10;2.7×108 16、(1)0 右 (2)66.6 46.6

(3)丙 丙组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与其它组相比偏差太大.

17、(1)任选其中一个均可;(2)(3)见下表(其它符合题意的答案均可得分)

探究问题 探究步骤 分析与结论)

①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①拉弹簧:将弹簧的一端固定,用较小的力拉弹簧;用较大的力拉弹簧

②扔石块:将一石块用较小的力扔出;再用较大的力扔出 ①拉弹簧:拉力越大弹簧的形变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②扔石块:石块飞行的远、近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②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①拉弹簧:将弹簧一端固定,用力拉弹簧;再用相同的力压弹簧

②扔石块:将一石块用力向东扔出;再将同一石块用相同的力向西扔出 ①拉弹簧:弹簧的伸长与缩短,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②扔石块:石块飞行的方向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③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①推门:将力作用在门把手上推门;再用相同的力作用在门的转轴上推门

②打排球:用力将水平飞来的排球托起;用力将水平飞来的排球扣下 ①推门:前、后两次推门时的难、易程度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②打排球:前、后两次球的运动方向的变化,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④力的作用效果与物体间相互作用的面积有关。 物体的形变:将一长方形的铁块,平放在海绵上;再将长方形的铁块竖直放在海绵上 物体的形变:前、后两次海绵的形变大小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物体间相互作用的面积大小有关

18、(1)匀速 6 (2)1.2 (3)小于19、⑴相同 ⑵木板,摩擦,推理

20、小车;大小,方向;同一直线;a方案对实验结论的影响小一些,因为小纸片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计(因为b方案的小车要受到摩擦力的影响)21、4;36.7℃

22、天平和弹簧测力计;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或 物体所受重力与其质量的比值是一定值。

23、(1)匀速拉动木块. (2)压力一定,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接触面积一定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

(4)利用图甲(图乙)的器材,将木块分别侧放和平放,匀速拉动木块,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4、左;2格处挂3个钩码或3格处挂2个钩码;寻找杠杆平衡的普遍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弹簧测力计本身有一定重量;动滑轮有一定重量(2)弹簧测力计水平使用;测出动滑轮的重

26、(1)刻度尺; (2)A、B、C; (3)E、F、大; (4)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7、(1)海绵受力后容易发生形变;(2)小桌陷入海绵的深浅程度;

(3)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4)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28、(1)大于 B (2)软管或橡皮膜漏气(3)不可靠,应保证金属盒在两种液体中的深度一样。

29、(1)排出注射器筒内的空气; (3)0.75; (4)1.09×105Pa.

30、(1)排开液体的体积 ; (2) ○4与○5 (3)2.4 (4)3.33×103㎏/m3

31、 ⑴变小 变大 不变 不变 ⑵ ④ ①

(3)先把鸡蛋放入清水中,鸡蛋会下沉,在向水中放入适量的食盐,鸡蛋会慢慢上浮。说明鸡蛋浸没在清水和盐水中受到的浮力不同,由此验证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2、(1) 2 J ; 4 J ; 50% ; (2)相同的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高; 相同的斜面越缓,越省力;斜面是一个省力机械.

33、(1) > 小球在A点处具有的重力势能大于在B点处的重力势能(2)探究在质量一定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3) 1 质量.

34、猜想:A

步骤:将白纸水平展开,使之处于悬空状 态,用同一支水性笔分别从不同高 度对着白纸,笔尖朝下由静止下落

现象:笔越高,将纸扎破的孔眼越大

猜想:B。

步骤:将白纸水平展开,使之处于悬空状态,使水性笔从某一高度对着白纸,笔尖朝下由静止下落。再用透明胶将橡皮固定在笔身上,对着白纸笔尖朝下从同一高度静 止下落

现象:质量越大的笔,将纸扎破的孔眼越大

35、钢珠推动物体移动一定距离、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重物将木桩打入地下、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36、(1)动能与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2)由于存在空气阻力,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总量减小

37、 (1)初温、质量 (2)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所用的时间(3)相同时间供给水和沙子的热相同(4)沙子(5)水的导热性能好(沙子的导热性能不好;沙子里温度计玻璃泡插入比较浅;没有用搅拌棒搅拌)

38、(1)市中心(2)①市中心多是水泥道路和建筑物,它们的比热小,升温高; ②城市汽车排放尾气多;(3)在城市中心多建绿化地面。

39、

40、实验器材秒表、卷尺、磅秤

实验步骤⑴B ⑵表格如下:

箱子的质量m╱㎏ 一楼到三楼的竖直高度h╱m 所用的时间t╱s 功率P╱W

41、(1)R;

(2)BCEG;

(3)设计正确,只用R0,不用滑动变阻器;

(4)Rx=U1R0/U2(1分);(5)表格设计合理

摩托车化油器怎么调?

摩托车化油器怎么调

如果想要将化油器调节到最近最佳状态首先要了解化油器结构和工作原理:当加油门时节气门提起的同时节气门上的油针也随之提起,从而加大进气量和进油量但是汽油跟空气的比例是不变的,变化的只是数量而已,你所说的混合汽是调整空气跟汽油的比例,就像一桶糖水你把它倒在杯子里甜度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变化的只是糖水的数量而已,如果你把桶里单独加入糖的话甜度就会增加,就像你加大混合气浓度使进入发动机的雾化气汽油浓度增加一样。混合气比例的调整是多方面的,混合气调整螺钉调整的是怠速情况下混合气比例,如果怠速情况下容易熄火或启动困难(甚至热车也需要开阻风门启动)就需要调整混合气螺钉了,顺时针选择螺钉是变稀,逆时针是加浓混合气。如果正常行驶或高速行驶中感觉有油路不畅或一顿一顿的感觉,或者排气管放炮等等就需要调整主量孔的混合气比例了,中高速运转时由于供油量太大,主要依靠节气门下方的主油量孔供油,这时怠速混合气量孔的供油几乎可以忽略了,主量孔混合气比例的调整可以通过改变油针的固定伸缩长度改变,调整方法是将节气门拆下来,取出油针,油针上面有五个卡槽,出场时卡销是固定在中间卡槽里的,如果将卡销向上固定一个格,也就是让油针向外加长一点混合气就会变稀,反之就会变浓。另外化油器的油位调整时怠速和正常行驶或高速时的混合气比例都会受到影响,调整方法是将油浮的卡舌用卡钳捏住,向上掰动油孚化油器油位就会增加,混合气比例也随之增加,向下则效果相反。不知这样回答你能不能听明白

摩托车的化油器怎么调才最好

化油器调节 1:化油器浮子室内无燃油

化油器进油通道堵塞。分析及排除步骤如下:

打开化油器浮子室,检查在浮子下落时是否带动进油针阀随之下落。若针阀不随浮子运动仍与针阀座紧密结合,可判断针阀与阀座粘接引起进油通道堵塞,此故障一般为汽油胶质凝结在针阀与阀座之间所致。可采用酒精或丙酮清洗。此类故障常出现在长时间不使用的摩托车上。特别是发动机厂和摩托车厂装机后没有放尽化油器浮子室中的汽油,在库存或销售期稍长的情况下,就会出现汽油胶质凝结,导致化油器性能故障.

取下浮子和针阀,从化油器进油接管处接入汽油,观察汽油从阀座口流出状况,若无汽油流出,则为进油通路堵塞,可使用压缩空气从进油接管处吹入处理。

另外,油路堵塞表明大量的杂质进入化油器内部。根本原因是汽油滤清器失效造成的。因此在清洗化油器的同时,需对汽油滤清器进行检查。

2:起动加浓装置失效

化油器在设计时为提高起动性能,专门设置了起动加浓装置,摩托车起动加浓装置主要有两种结构形式:

阻风门机构:阻风门机构是较为简单的机械装置一般用于跨骑式车(如CG125摩托车),可用扳动阻风门手柄来观察阻风门片是否随之运动的方法来判断其是否正常,此装置故障较少。

旁通加浓系统:旁通加浓系统分类较多,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电热和手动旁通加浓系统。电热旁通加浓系统一般用于踏板车。其故障分析与排除步骤如下:A:摩托车电门开通后4~5分钟后,手摸电热起动加浓阀塑料外壳,如有热感则电路正常;否则需检查电路,如加浓阀接口处电路正常则判定加浓阀已损坏需更换。B:拆下起动加浓阀并接通电路后0~5分钟期间,观察加浓阀柱塞运动状况,若加浓阀柱塞随弹簧不断延伸,则加浓阀正常;否则加浓阀中PTC加热片损坏,需更换加浓阀总成。C:用压缩空气清洗化油器本体上的加浓通道。手动旁通加浓系统应用木兰50等车型上。其故障分析与排除步骤如下:a:旋下起动阀接头,扳动加浓手柄开关,观察加浓拉线能否带动加浓柱塞上下移动。若不能移动或加浓柱塞掉落则加浓拉线断开,需更换加浓拉线。b:拆下化油器浮子室,观察浮子室密封垫上的起动泡沫管孔内径是否因膨胀收缩而小于起动泡沫管外径。若偏小则需更换密封垫或将密封垫上的起动泡沫管内径加大,一般大于起动泡沫管外径1~2mm即可。C:用压缩空气清洗化油器本体上的加浓通道。

3:怠速偏低

怠速偏低的现象是:发动机可以起动但不能稳定运转片刻后即熄火。

排除方法:调整化油器柱塞调节螺钉,顺时针方向旋进,发动机转速升高;逆时针方向旋出,发动机转速降低。一般发动机转速调节到1500转/分钟(跨骑式车)和1700转/分钟(踏板车)左右即可。

4:起动方法不正确

不正确起动方法基本上出现在起动加浓装置的使用上,其常见的不正确的起动方式有:

不使用起动加浓装置。这是由于用户对摩托车的功能了解不全引起的,因为即使是常温使用起动加浓装置,也会大大改善起动性能。

起动过程中一直使用起动加浓装置(对阻风门机构和手动旁通加浓装置而言)。起动加浓系统工作时提供给发动机的是很浓的混合气,若起动过程中一直使用加浓装置,大量的浓混合气进入汽缸会“淹死”发动机,使起动变的困难。

加浓装置的正确使用方法是:起动3~4次后若发动机仍不能运转,则关闭加浓装置,并微旋油门手柄使化油器柱塞上升后再次起动。

怠速不稳

怠速不稳现象:发动机运转数分钟暖机后,发动机怠速转速波动大于±100转/分钟即为怠速不稳。

怠速不稳出现的原因:在化油器怠速系统油道或气道发生堵塞或泄漏状况下,怠速油系供油出现偏稀或偏浓现象,导致发动机怠速不稳。

1:怠速量孔部分堵塞

原因:怠......>>

一般的助力摩托车化油器怎么调

一般踏板的125发动机的助理摩托车 打开座垫 然后 座垫里面有个小塑料盒子 扭开螺丝打开那个塑料盒子你就可以看到化油器了 化油器很容易看出来的 看到上面有个螺丝 你就用十字螺丝刀去扭 不过记得要发动车子 把车子中间的 撑的 打起来 发动车子来调车子怠速

摩托车化油器混合比怎么调到最佳状态 40分

中国问题和分值我感兴趣,

你先把车打着,用说控制油门,把混合气调整螺丝拧到底,在把怠速螺丝向紧拧,直至松手不熄火,然后调混合气螺丝,向松拧,这时发动机会转速会升高,那么你就调整怠速螺丝,把转速降下来,继续这么调,直至调整混合气螺丝发场机在转速上没变化了,那么你在将混合气调整螺丝向紧拧半圈,那就OK了,

欢迎追问

摩托车怎么调节化油器混合比螺钉?

顺时针旋转混合气螺钉混合气增浓,逆时针旋转混合气螺钉,混合气减小。要想调好化油器,必须混合气螺钉和怠速螺钉相互配合调。一般是先把怠速调高一些,然后把混合气螺钉顺时针拧紧再迅速往回调3圈半,这时在降低怠速到1000-1500转,以不灭火为准,然后在来回微调混合气螺钉找最高怠速,没有就正好,有就再降低怠速,最终原则:范怠速最低且平稳不熄火。化油器调不好,车加速性不好不说还费油。

125摩托车化油器混合比怎么调节? 5分

这说不好,你得在启动车子的情况下根据车子实际情况调整,每一辆车子的调整都是不一样的 。

摩托车化油器怎么调?

摩托车启动不热车,发动机坏的快,好车更要爱惜,预热两分钟不耽误事。一个是怠速螺丝,(怠速螺丝上有弹簧)一个混合比,不会调楼主就别乱弄,到时候连怠速都没了。像你说的夏天拉风门是油供给不足,拆下火花塞看看火头颜色,黑色说明供油过多,红砖色正常,希白说明供油不足。冬天加油熄火属于正常现象,天气冷汽油雾化的不好所以才会出现加油熄火的现象。热车了就不会出现加油熄火的现象了

雅马哈摩托车怎么调化油器

你们加满一箱油刚用到备用油时一般能跑多少公里?我加6憨块加满

记得以后不要说加多少钱的 因为油价都是在变化的 说加多少升这个永远不会有变化的

本田摩托车化油器怎么调

本田摩托车所用的化油器有很多种,不同种类的化油器,调整方式也不一样。化油器的调整,一般主要是怠速和混合比,调整化油器应该在热车的情况下进行。常见的本田摩托车,调怠速比较简单,先起动发动机预热,热车后转动怠速螺丝,把怠速调整到1500转左右即可。混合气的调整要依具型号而定,一般弯梁车用的化油器,混合比是顺浓逆稀,混合比螺丝拧到底再退出一圈半左右即可,跨骑和踏板车用的化油器,混合比螺丝是顺稀逆浓,一般把混合气螺丝拧到底再退出两圈半左右。混合比在出厂时已调好,一般不需要再调,如果确需调整,应该有由经验的维修人员,结合车况进行,即使是同一型号的车,其混合比的调整圈数也不一定都一样。

摩托车化油器调整方法

油料在进入汽缸燃烧之前,必须先经过一段雾化的过程,将油与空气混合变成油气以利燃烧。而这雾化后的油气浓度,就称为混合比。

混合比又称"空燃比",英文的写法是"A/F",即Air/Fuel,空气对燃油的比例。提到浓度时尽量以油气"浓"或"淡"来形容,若是讲"高"或"低"时则指的就是A/F比即为"空燃比"。所以油气"浓"时,油多空气少,A/F比值"低";相反的,油气"淡"时, 油少空气多,A/F比值高。这点是我必须对各位先说明的。

混合比的不同对车有什么样的影响呢?油气过稀,引擎容易过热,易导致熄火甚至缩缸的情形。 油气过浓,较耗油,热车后容易熄火、长久下来易使引擎积碳,而积碳太过严重时也容易导致引擎过热。所以过稀或过浓都不是件好事,尤其过稀的时候更是直接会有不良的影响。

如何了解混合比是否正确呢?最简易的方式,就是从火花塞的颜色来判断。拆下火花塞,看看火花塞的电极部分:

油气正常:白色(或浅棕偏白色)

油气正常:棕色

油气过浓:黑色(深棕偏黑色)

这样的方法可以依燃烧状况大致看出混合比正确于否。

在化油器上影响混合比的因素有很多,但一般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化油器上的混合比螺丝了。这是最简单的混合比调整方式,一般讲调整混合比,也多指的是混合比螺丝而言。所以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就只讲混合比螺丝的原理和调整方式,其它牵涉到混合比的因素就暂时先不讨论,以免初学者不知从何着手。

混合比螺丝位于化油器上,在化油器外壳上就可以找得到,通常都是一颗小小的一字形平头螺丝(比较大可以用手转的通常是怠速螺丝),不过也可能有例外,视车种或化油器形式而定。

混合比螺丝是怎样达到控制混合比的作用呢?这要先从化油器的结构说起,化油器的中心部位是中空的,这是化油器的基本构造,空气会从这个地方快速流过,经过油嘴将油料吸上来,达到油气雾化的功能。依这基本构造而言进气量和进油量的比例是不太容易去调整的,所以一般的作法会在外侧的地方另外再设计一个小小的空气通路,让空气也能够同时的经由这个空气通路导入,然后在这空气通路上作一个小小的阀门就可以控制这个旁路空气通路的进气量多寡,达到调节混合比的目的。混合比螺丝就是位于这个空气通路上作为阀门的用途,借由调整混合比螺丝旋进旋出的方式,就可以达到阀门不同开闭程度的作用,来调节旁路空气的导入量。

所以依这种构造而言,混合比螺丝"顺"时针转时会将螺丝转"入",旁路空气的通道会变窄,进气量变少,油气就变浓(A/F降低);混合比螺丝"逆"时针转时会将螺丝转"出",旁路空气的通道会变宽,进气量变多,油气就变稀(A/F升高)。

还有另外一种构造和上述构造是相反的,它不是用旁路"空气通路"的方式,而是在化油器外侧的地方另外再设计一个小小的旁路"油路",利用旁路的进油量来调节混合比。将混合比螺丝设计在这旁路油路上,借由调整混合比螺丝旋进旋出的方式来控制旁路进油量的多寡,同样的也能达到控制混合比的目的。这样的构造再调节混合比浓淡时,混合比螺丝的调整方式就正好相反:混合比螺丝"顺"时针转时会将螺丝转"入",旁路油路的通道会变窄,进油量变少,油气就变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