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郑焦公交具体能在什么时候开通?

2.2008年8月以后生猪价格走势预测 加200分

郑焦公交具体能在什么时候开通?

河南焦作武陟油价_焦作 油价

郑许、郑焦公交8月开通 票价有望便宜一半来源:河南商报 时间:2009年6月12日页面功能:字体:大中小打印关闭 即将在今年8月开通的郑许、郑焦城际公交车,将投入120台燃气车辆。由于燃气价格低,城际公交运输成本随之降低,运输部门表示,郑许、郑焦城际公交的票价,将会比现行的两个城市票价低一半。 8月开通 120台燃气车投入郑许、郑焦公交 昨日上午,郑州燃气集团和郑州交运集团联合开发客车车用CNG(压缩天然气)市场战略合作签字仪式在黄河饭店举行,双方就即将投运的郑许、郑焦城际公交天然气车辆相关情况达成协议。 据郑州交运集团董事长张遂生介绍,今年8月开通的郑许、郑焦城际公交,将投入120台车,每条线路各60台。他说,公路运输的主要成本就是燃料费用,而新投入的车辆全部使用天然气作为动力,这不仅可以节约运输成本,还可以减少污染。 张遂生说,因气源的限制,燃气车辆一般都是公交车和出租车,城际之间的燃气公交车还是非常少的。此次,郑州交运集团一次投入120台燃气公交,这在全国还是第一次,根据目前的气站建设情况,他们只在往返距离在400公里以内的城市开通燃气公交,因为燃气车辆充一次气,可跑四五百公里。 郑州燃气集团董事长闫国起称,2000年他们去欧洲考察的时候,发现欧洲等发达国家的天然气利用率非常高,目前,发达国家天然气在整个能源结构中占的比例是24%到25%之间,而中国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占的比例仅为4%。发展天然气城际公交,符合国家的能源发展战略。 惠及百姓 票价有望比现在低一半 目前,郑州开通了到开封和新乡的城际公交车,郑开城际公交开通前,郑州到开封的运输票价是22元,而郑开城际公交票价是7元;郑州到新乡城际公交开通前,票价是28元,而郑新城际公交的票价是12元。郑州市交运集团一位负责人说,从这两个城市城际公交的票价推算,郑许和郑焦城际公交的票价应该比现在票价一半还低一些。 郑州交运集团一工作人员介绍,为节省高速公路过路费,郑许城际公交和郑焦城际公交将分别走107国道和104省道,再加上这次两个城市即将开通的城际公交采用的是燃气车辆,预计票价会更低一些。 郑州交运集团董事长张遂生称,以后,中国天然气的定价机制将和国际油价挂钩,天然气的价格将是90号汽油价格的70%,燃气价格明显比汽油价格低了30%,运营过程中多出来的这部分利润肯定会对城际公交的票价产生影响。城际公交车的价格制定,主要指标就是燃油成本,此次推出燃气城际公交,运输成本肯定要降低,那么相关部门在制定运输价格时肯定也会考虑这一因素。因此,燃气车辆的投运,势必会让票价降低,惠及百姓。 两个担心 加气本来就难 排队会不会更严重? 目前,郑州有7000多辆车租车和2000多台公交车烧的是天然气,遇到用气紧张时段,经常出现车辆排队加气甚至加不到气的情况。 城际公交也用天然气,会不会加剧排队情况呢? 张遂生说,这对城际公交不会有啥影响,因为城际公交与出租车和公交车不同,他们都是白天加气,而城际公交一般是夜晚加气,错开加气高峰时段,肯定不会出现排队加气情况。此外,如果条件允许,他们会和郑州燃气集团协商,在客运站附近新建加气站,以便长途客运车辆加气。 用气本来就紧张 咋保证车用和居民用气? 出租车和公交车,他们一般采用是双燃料,没有天然气还可以烧油,而即将投运的城际公交车是单一燃料的车辆,如果没有天然气,它们将面临停运,郑州燃气集团如何能保证这些车辆用气和居民用气呢? 郑州市燃气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金陆说,这个问题他们已考虑到了,也提前作了部署。今年郑州新增气源7000多万立方米,由于金融危机,部分企业用气量下降,节约了一部分气源,今年用气的紧张局面会比去年缓解。此外,随着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完工,郑州将会分到更多的气源指标,用气紧张局面肯定会越来越缓和。 李金陆说,郑州用气的季节性非常强,现在每天的用气量也就是80万立方米左右,而到了冬季,用气量高达250万立方米,二者的差别非常大,如何调节用气的低峰和高峰显得非常重要。目前,他们采取的措施就是,在用气低峰时就储备一部分气源,用气高峰时再将这部分气源释放出来。

2008年8月以后生猪价格走势预测 加200分

谈到如今的养猪行业,大家都似乎似醒非醒,每个人对养猪行业的看法都有所不同,投机养猪的看到目前的行情都如同炒股,而专业养猪的只能做一天算一天,也无法对今后的行情进行更多的预测和分析,因为他们见到太多的好与坏,真对目前的养猪现状,相关工作者与行业中人事进行沟通,大致发现一些值得我们去探讨和深思的问题。

比如说前段时间在江西举办的全国养猪高级培训班的学员来看,80%的学员都是新建猪场,投资规模巨大,都是最少投入500万到几亿的,他们主要一些是看到目前养猪比较赚钱然后把自己的资金用来发展养猪业,也有的是根据国家对养猪业的补贴政策自己先出部分资金然后由国家扶持。这样的情况目前在各省特别多,如果照此发展下去,我国的养猪业会分为两大类型:一是专业的,另一种属于投机型。以下我们分别用专业和投机来分析这种情况,从今天到年底这半年,我们认为会发生几种情况,具体能否正确也只是作为参考。

1、饲料涨价导致养猪成本增加

我们与国内许多饲料企业探讨后发现,涨价是无法避免,饲料的生产避免不了添加磷酸氢钙(一种微量元素)这种微量元素由年前的不到2000元一吨上升到了6000元一吨,而且还要涨,国内产量最大、品质最好的是四川龙蟒集团,占全国销量的40%,而该企业位于四川绵阳,这次地震把企业给震停了,很多矿山无法进行采挖,要正常生产恢复也要等待余震过去,很多四川的饲料企业到到外省采购,由此造成产品上涨,其他的元素也在其中,因此给国内饲料企业打击很大,估计会使饲料企业大面积关闭和洗牌!只有大型的资金雄厚的可以生存,因此对养猪户来说也有着同样的含义!

2、肉价下跌

近段时间国家发改委给肉食产品的出口退税中降低了税率,从而等于限制了肉食产品的出口,并开放国外肉食产品的进口,更多的国外肉食产品进入中国,起到肉价缓冲的好处,主要因为奥运会的到来,具体几时又停止无人知晓!这种价格下跌并非说跌得很底,只能说不能有很高的价格。

3、集中出栏

我们与一些大型养猪(万头以上)了解发现,这些猪场上半年的出栏比较少,大部分会在7、8月份出栏比较多,因此这个时间段也许是猪价的低峰,这不得不让我们值得考虑。

4、洪水的发生

俗话说,有雪灾必有洪灾,如果发生了洪灾,会导致一部分地区的生猪由于饲料运输加大,疾病发生等情况出现,一个人要知道居安思危,不能等到事情发生了才想办法去解决,保持高度警惕对我们来说事关重要,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我们不能让我们的国家再遭受过多的损失,保护好你自己等于保护好国家,国家强大了,你也最终是受益者!

5、做为养猪者要承受起价格的起伏

只有用心,一切皆有可能,如果价格的跌落又会使得一些投机者放弃投资,因此专业养猪者还是最终胜利者,但是每天新的疾病在发生,只有多学习,才能战胜一切。

连续一年高价位运行的猪肉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郑州市商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最近市场上的猪肉仍有小幅上涨。猪肉何以能涨到历史最高?今后猪肉价格走势又会怎样?究竟如何才能使猪肉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我们的生猪生产,出路到底在哪里?

“长期市场预警系统一定要建立起来,客观地来统计社会上的存栏情况。”“只有走向规模化,国家才能控制好这个市场。”这是畜牧专家给出的两条出路。

零售市场猪肉价格还在涨

4月3日11时40分,淮河农贸市场里来买菜的顾客还不多,这里有七八家猪肉摊位。商贩张女士一见记者走近就热情地招呼:“买肉哩?后腿肉14元一斤,排骨有13元的也有15元的(一斤)。”而在一路之隔的双汇专卖店,后腿肉每斤15.7元,排骨18块多。

“最近猪肉是不是又涨价了?”记者问。“过完年后,涨得并不多,一斤也就上下浮动1块钱左右。”张女士告诉记者,春节过后,买猪肉的人就少了,她一天只能卖出去一头猪。“俺也不想卖恁高,它落不下来。”张女士说,除了摊位费等各项成本,卖一斤肉也就是五毛钱的利润。“几年前每公斤卖六块时挣五毛,现在卖到二十多还是挣五毛。”

与张女士一样,其实许多农贸市场的商贩都不想让猪肉涨价。纬四路农贸市场经营猪肉的商贩程女士就有同样的想法。程女士是下岗工人,五年前,她和同样下岗的丈夫吕先生开始租用市场内的摊位卖肉。一年多来,收入没有因为涨价增加,反倒下降了,猪肉批发价格的翻倍增长,市场租赁费的提高都让她感到力不从心。她说,纬四路农贸市场原有肉摊15个,从2007年5月肉价上涨以来,直接导致五六个肉摊歇业。

郑州市商务局上周发布的数据显示,近期郑州市的猪肉市场价格与去年相比虽然仍在高位运行,但基本保持稳定,价格浮动均在合理范围内。

上游生产规模养殖场大幅增加

武陟万头猪场现在存栏生猪超过6000头,场长梁中志打算今年年底将生猪存栏量提高到1万头以上。关于每一头猪的利润,他算了一笔账:“现在出来一头商品猪,成本1200元左右,而一公斤生猪市场价17元左右,100公斤卖到1700元,一头猪的利润就是500来元。”

而在2006年,生猪价钱每斤2.8元,卖一头生猪的利润是100到150元,现在利润提高了将近300元。

“每头猪赚200元已是高的了,现在每头利润最高可以达到700多元,这是养猪户历史最高利润。”荥阳市养会会长鲁百顺说。

有着11年养猪经历的鲁百顺每天都很忙,他除了要照顾自己名下的3个猪场、负责会员单位之间互通信息、交流饲养技术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定期向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商务部汇报生猪生产情况,还要提供相关建议,“我的建议很受重视的。”

按照郑州市的统计标准,现在郑州生猪存栏5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有6000多家。在荥阳,存栏50头以上母猪、年出栏生猪1000头以上的养猪场就有150多家。

由于现在养猪利润很高,所以荥阳的养猪大户们都铆足了劲增加生猪生产,鲁百顺的3个场现在可以出栏生猪1万头,计划年底出栏两万头。

“现在规模养殖场户积极性很高,生产规模扩张较快,据最近对郑州市23个自然村、18个规模养殖场的调查,90%的场户均满负荷生产,存栏平均上升30%。”郑州市畜牧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记者从网上查询得知,全国的情况大抵如此。去年以来,由于养猪利润大幅提升,再加上国家的扶持政策,各地的规模养殖场增加了不少。

生猪供应为何不足?全国散养户下降50%

虽然饲料、人工、保育、防疫等成本增加了四成以上,但养猪利润相当可观,每头猪挣500元左右,这样的利润可以说是历史最高水平。另一方面,规模养殖场又如此大干快上,为何市场上的生猪仍然供不应求?继而导致价格一路攀升呢?

“很多人都预测今年下半年猪肉价格会下降,我认为这个说法不完全准确,因为现在生猪的存栏量仍然不足。”之所以抛出这样的观点,鲁百顺给出了原因。

“2006年那场席卷全国的蓝耳病,让2/3的小规模养猪场和千家万户的散养户,都尝到了苦头。50%以上的散户和小规模养猪户退出了生猪生产行列。生猪存栏数量的整体不足,造成了猪肉价格暴涨的畸形市场。”鲁百顺说,根据公开的数据,2006年以前全国的生猪生产格局是散养户占75%,规模养殖场占 25%,河南的情况是,规模场基本与散养户持平。“而现在太多散户退出了生猪市场。”

鲁百顺说,猪病对养猪业往往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比如全国第一养猪大省四川,自几年前遭受猪链球菌后元气大伤,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恢复,已由生猪调出大省变成了调入大省。“猪群一旦得了病以后,它的免疫力下降、抵抗力下降,抗病能力非常差,一发病就要造成死亡。截至目前,还有很多散养户和规模猪场受疾病的影响,出栏率下降。”

散养户退出市场,生猪数量供应不足,不只鲁百顺一个人这样说。

“我们国家原本是全民养猪,现在好多农民都不养了,所以到市场供应环节,肯定是供不应求。”郑州市一名养猪大户这样分析肉价为何不断上涨。

武陟万头猪场场长梁中志说:“出一头猪,对农村饲养户来说能挣到800元,这么高的利润为什么他还不养呢?因为他的危险性太高了,养了1年,突然出疫情,猪就死掉了,也就是养成的系数太小了。”

梁中志举了个例子,一户农民喂了10头猪,3个月内可能会死上一半,利润再高,他也是赔钱的,所以现在没人养猪。因为农民出去打工,一个月也能挣上1000多元,相对来说没有风险。

为防止各种疫情的发生,生猪养殖户和养猪场,都在增加药物保健、疾病防治、猪舍消毒等费用。鲁百顺说,光这一项的投入就比几年前高出了4到6倍。“原来我一个场每月5000元的兽药就够了,现在每个月需要3万元的兽药。”

“只养十头二十几头猪的小散户没有这样的能力抵抗风险,所以大规模退出市场。而相比之下,我们河南甚至全国,上规模的养猪场还是太少了。”郑州市一名畜牧行业专家这样分析。

记者近日从郑州市畜牧局了解到,郑州六县(市)区不再养猪的散户超过80%。荥阳市王村镇韩村以前是养猪专业村,全村3700户有1900户养猪,而现在70%的猪舍是空圈。村里的养猪大户王天河说,由于行情不稳定,小户养猪还不如出去打工挣钱多,所以最近几年小户一直在减少,特别是去年,村里80%的小户都不养了。

专家观点解决问题有两条路

怎么把农民的积极性提高起来呢?“国家还得把疾病控制住,蓝耳病、5号病,损失都比较大,国家还得拿出更好的方法措施,需要人力、资金投入,猪不得病了,农民就敢喂了。”鲁百顺等养猪大户们还认为,政府应该建立起现代化的信息网络,及时掌控市场生猪供求关系,将市场数据及时传递给养猪户。

那么,我国生猪生产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专家认为,要想让普通百姓能经常吃上价格合理适当的猪肉,就要健全生猪预警监管体系、变革生猪产业机制。这恐怕是解决问题的两条根本途径。

在几千年小农经济的影响下,中国的生猪生产直到现在依然没有走出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的散养模式。这种模式决定了生猪养殖的抗风险能力非常低。在疫情面前他们常常显得无能为力。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会副理事长、河南农业大学猪生产教研室副主任任广志的观点是:长期市场预警系统一定要建立起来。他说:“2006年5月到 2007年5月存栏情况出现问题,直接原因是病的问题。如果按正常的预测,是能够预测出来市场的情况,是可防可治的。各职能部门如果能像总理那样关注,生猪市场就不会出现大问题。”

目前的猪肉价格持续走高,虽然和散户大批退出市场有关,但从长远看,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的吃肉问题,“只有走向规模化养殖模式、加大生猪生产投入,国家才能控制好这个市场。”任广志说,现在在我国,规模养殖、不上规模的养殖、千家万户散养,养猪业犹如一盘散沙,经营无序,因此,培植大型养猪企业,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产业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这也是我国未来生猪生产的发展道路。

“我们国家肯定要走这个模式,国外多少年前已经走过了这个模式。像美国20世纪60年代有150万户是从事生猪生产的,到现在只有六七万户,缺少竞争力的户都慢慢给去掉了,但是其总的养猪存栏和出栏量都在9000万头左右。只有这样才便于养猪行业的成熟,便于这个市场不会这样大起大伏的。”

记得给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