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内油价6连涨,两城市已步入“9元时代”,新能源车更香了吗?-

2.高油价下新能源车越来越吃香

3.92号汽油或突破“8元大关”,你会考虑新能源车吗?

4.油价开始“9元时代”,800万新能源车主却笑不出来,这是为什么?

国内油价6连涨,两城市已步入“9元时代”,新能源车更香了吗?-

油价涨利好新能源汽车_现在油价对比新能源车

国际油价如今不断上涨,布伦特原油已经飙升到了151美元一桶,WTI原油也一度超过了115美元的关口,收涨5.21%。 国际油价影响之下,国内的油价自然也不能“幸免” ,截止到3月26日已经进行了大大小小五轮的调整。

还以为第六轮调整可以“跌一跌”,谁曾想成品油又开始涨价了。

为此心痛的当然是广大燃油车主们, 曾经习以为常的“95加满”如今已经成为了豪言壮语 。很多车友都表示,如果油价继续上涨的话,可能会选择步行或是骑车出行。

截止到3月24日,已经是油价新一轮调整的第五个工作日了。

相比起预计涨幅增加了115元每吨,油价仍然呈现着明晃晃的搁浅状态。

国内的油价到如今已经进行了大大小小的五次调整,每次调整都是大幅度增长,五次的上涨幅度已经超过了1块6毛钱。

很多车主都以为第六轮调价了。可能会是年度首次下降, 但没想到的是,成品油居然又开始涨价了。

相关机构表示,2022年3月31日的24时,国内成品油调价的窗口会再次开启。

如果届时国际油价仍然保持在100美元附近,那么国内的成品油价格可能会迎来下调 。但是如今的形式已经不是人们所顾忌的那样发展了,国际油价再度飙升,布伦特原油期货的价格以及快速回升,达到了120美元左右。

国内的车主纷纷叫苦不迭,表示期待的大幅下调已经化为泡影,而且迎来的可能是更深层次的涨价。

全国31个地区的92号汽油价格及排名令人震惊之余又无可奈何:

第一名是海南,每升9.76元;第二名西藏,每升9.51元;第三名,云南。每升8.79元;第四名贵州,每升8.78元;第五名四川,每升8.74元。

之后的城市油价不作列举,但从前五名的油价已经可以看出, 全国油价都已经上升到了一定程度,是否为车主所接受还未可知 。而这其中也可以看出,已经有两城市步入“9元时代”。

巴克莱银行预测,2022年石油平均的价格约为77美元,这个数字高于去年每桶73美元的平均价格。这一轮石油价格的上涨可能是最新的开端, 如果这种趋势继续持续下去,很可能会突破2008年的最高点 ,但如果是经济下行之后,可能会再次回到80~100美元之间。

国内油价会很大程度上受到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那么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的因素到底有哪些? 最突出的因素主要是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各方面对石油的投资趋势。来自不同方面对石油的投资趋向下降,很可能会带来石油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众所周知,任何商品价格的上升都是由于供给和需求不平衡所导致的,当供给小于需求时,那么自然会被抬高价格,石油也不例外。

在国际市场上出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应对,为了避免化石能源一类投资品的投资风险, 银行和线管债券市场对于时候等化石能源的支持力度都有相应的削减现象 ,而相关机构的支持力度下降也将直接影响石油的投资和市场上石油产能的供给情况。

第二,石油旺盛的需求。世界范围内各地区对于石油的需求导致石油价格肯定会趋向高水平区间不断徘徊。 比如美国、沙特、俄罗斯这些石油产油大国的行为将对石油供给和价格情况产生不小的影响。

2020年的疫情对于石油产量有着很大的影响,这一情况在2021年有所好转和回稳,但同时疫情带来的经济影响也没有完全消弭不见,各地经济对于石油的需求也是需要一个时间段来恢复的。

第三,清洁能源的影响。 众所周知,近几年来在各地区清洁能源都处于良好的发展态势 ,对于很多污染程度大传统能源的代替作用不可小觑,但清洁能源对于各类包括石油在内的化石能源价格的长期是循序渐进的。

第四,或者说,由于清洁能源的成本相对于传统化石能源较低,市场占比也在逐渐地提高。如果这些可再生能源能够占到全部能源消费的10%~15%,那么化石能源的价格就会很好得到抑制,但这肯定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国内油价6连涨,两城市已步入“9元时代”,新能源车更香了吗?

随着新能源的逐渐推广, 很多一线城市的出租车都已经换上了新能源,而且很多二、三线城市路上也随处可见“绿色牌照” 。如今的很多年轻人都对新能源的车型外观、提速动力、减耗省钱的方面相当看好,纷纷抛弃了燃油车而选择新能源车。

但同时也有很多老司机朋友们更看重燃油车的持久动力,以及变速箱辅助配置性等等。

那么在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之间应该如何选择?

如今市面上的新能源 汽车 主要包括纯电动 汽车 、混合动力 汽车 和燃油电动 汽车 等,其实选择新能源车和燃油车时,优势劣势在买车的前几年是无法做出分别的,很多车型在买车5~8年之后才能显现出来。

从成本角度来看,燃油车辆加九二号油价为每升七块钱,百公里油耗为10L,1km折合为五毛钱, 如果行驶100km,那么所要花费的成本是70块钱。

反观新能源车,以荣威为例,100km的耗电量约为16.5L,一次充电行驶大概300km,1km折合为人民币是一毛钱,一次充电大概在30块钱左右。这样的耗费只达到了燃油车油耗的1/3,如果一年形成为1万km, 那么新能源车就要比普通的燃油车辆省下4000块钱左右。

更不用说保养成本。燃油车按照5000km做一次保养来计算,售价在10万~30万的车辆单次保养费在500~1000元不等,每年大概要掏1500块钱左右。

新能源车保养周期约为1万千米做一次,如今国家政策对新能源 汽车 强制要求八年或者15万km做一下三电质保, 这方面保养花费大概在500块左右。

这样看来,如果对燃油车没有什么特殊要求的话,选择新能源 汽车 反而是更省钱的决定。

油价的飙升已经是大趋势,近一段时间来恐怕是无法更改了,很多大城市内的车主也纷纷弃车步行,或是乘坐公共 汽车 和地铁等这样的公共交通工具,毕竟“95加满”这样的口号可不是人人都喊得起的。

国际油价的飙升带动国内油价上升,这是必然会发生的现象。 随着新能源 汽车 的推广,很多车主也会选择新能源。至于究竟选择怎样的交通方式来出行,还是要综合考虑个人的经济实力和爱好。你会选择新能源车还是燃油车?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高油价下新能源车越来越吃香

高油价下新能源车越来越吃香,使用成本不及燃油车一半

我现在有两辆油车,都是大沪牌。现在就想把一辆油车换成电动车,这样平时通勤的成本会降低不少。”“准车主”张尚对第一财经记者如是说。

往年,记者走访汽车经销商时了解到,绝大部分购车或者待购车的用户选择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原因是,在沪牌一牌难求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能够直接解决牌照问题。不过,在近期走访当中,张尚这样不因为牌照选择新能源汽车的用户越来越多。

2021年以来,国内油价频频上涨,12月17日国内最新一轮的油价调整中,尽管油价略有下调,但依旧处于近三年来的高位,以上海地区为例,92号汽油价格为7.10元/L,去年同期,92号汽油价格则是5.72元/L。油价上涨使得用户的用车成本增加,这让使用成本较低的新能源汽车被更多用户纳入考虑范围。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告诉记者,目前国内较高的油价,是驱动部分用户选择新能源汽车原因之一。

张尚给记者算了一笔使用两种车型的“经济账”:他目前使用的某合资中型轿车,在以高速为主,城区驾驶较少的情况下,平均油耗大概在9L/100km左右,以一年使用一万公里来计算,他一年的所需的油费大概是7000元左右。

“蔚来每个月送6次换电,标准电池包续航550km,就算续航不准,打个6折也有330km,一个月免费的电也能够开将近2000km,基本就是不用‘油钱’了,一年起码省好几千,这其中还不算电动车保养不用机油、机滤这些耗材。”张尚说到。

在实际使用中,新能源汽车和燃油汽车相比有着极为明显的成本优势。以小鹏汽车目前主销的小鹏P7为例,其长续航版车型的用户实测平均电耗为13.8kWh/100km,以公共充电桩2元的充电费用来计算,年行驶2万公里的充电费用大约为5520元;根据小鹏汽车的保养手册,6万公里的常规保养成本为3155元,车主3年在保养和充电上的总花费为19715元。

同级别售价接近的畅销的大众迈腾,2.0T车型用户实测平均油耗为8.7L/100km,以95号汽油7.5元/L的价格来计算,年行驶2万公里的油费大约为13050元;而其6万公里的常规保养成本为6419元,车主三年保养和加油的总费用为45569元。

小鹏P7三年的使用成本仅为迈腾的43.26%,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拥有家庭充充桩,采用谷电(以上海为例,第二阶段谷时电价为0.31元/kWh),纯电动汽车的充电费用还能有数倍的削减空间。

对于部分车主而言,新能源汽车更低的使用成本已经成为他们选择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原因。在上海一家欧拉4S店,刚刚提走欧拉好猫的龚哲告诉记者,他每天上下班单程在7公里左右,但是高峰时段堵车严重,目前使用的某款以节油著称的日系紧凑级轿车油耗依旧不低,龚哲表示,选择新能源汽车在市区通勤性价比更高,并且工作单位已经安装了充电桩,充电也非常方便。

国内某合资车企产品战略经理董军告诉记者:“如果以市区通勤为主,对于长途驾驶需求不高,新能源汽车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当前相关的优惠政策只是部分诱导用户购买的因素,新能源汽车在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方面相比于传统燃油车差异化的优势,对于部分消费者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在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的媒体沟通会上表示,新能源汽车经历三个发展阶段,从政策驱动到政策与市场驱动、再到市场驱动,如今,第三阶段已经开启。

乘联会数据显示,11月上海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新能源车市场销量达到2.6万辆,市场渗透率达到28%。在政策优惠相对更少的非限牌城市,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规模也正在逐步扩大。以目前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不错的五菱宏光MINI EV为例,盖世汽车研究院统计的数据显示,2021年1~10月,五菱宏光MINI EV累计销量超过30万辆,在该车型各城市终端销量TOP20中,非限牌的台州市、驻马店市、商丘市位列前三,前20中非限牌城市占比达到90%。

山东、苏北地区的比亚迪经销商也告诉记者,过去他们销售主要以燃油车为主,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走高,目前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比已经超过80%。一位山东的秦PLUS DM-i车主告诉记者:“我们不限牌、不限行,买这车就是看中了油耗低、配置高。一箱油能开1000公里,价格和宝来、朗逸差不多,配置还更高。

92号汽油或突破“8元大关”,你会考虑新能源车吗?

汽油不是即将进入、而是已经进入8元时代,95号E10汽油已经在8.3元左右,92号平均7.8元,价格真的很高。

油价的持续上涨已经让人有些力不从心,燃油车确实开始成为负担。个人使用的商务车80升的油箱,加满一次已经接近500元,综合油耗15升以上,这个感觉挺纠结的。

在燃油车时代还没有特别明显的感受,因为曾经的油价上涨属于天塌压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上并不会有心里的落差。但如果同时拥有一台燃油车和混动车的话,卖车或者换车的冲动会非常明显。

日常通勤每天仅有不到20公里,PHEV混动车纯电续航标定80公里,实际没有用尽就会充电。算商务通勤平均每年不到3万公里的里程,2万+是在城市通勤。这两万公里1/3用纯电,2/3用MPV,能耗综合费用开支差距太明显。

如果这台MPV也是PHEV的话,一年至少可以省出接近2万元的油费,差距是很大,只是很可惜目前还有没有这类车型。

至于电动汽车目前不建议考虑个人也不会考虑,即使换电有厂家保障但用车便利性仍旧不高。除非是家用已经有一台或两台车,电动汽车仅作为城市或周边的短途通勤使用,否则现在还不是选购的时机。

靠谱应该理解为什么标准还不理解,目前的电动汽车有部分提供电芯终身质保,整车质保8年或10万以上的公里数,能接受一线车型还没有破500的续航,这种车就是靠谱的。

我们现在想降低用车成本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使用混动汽车,混动车虽然还是需要加油,但油耗要比普通燃油车低多了,也不需要像新能源汽车那样到处找充电桩,没油了直接加油就可以了,简单方便一些,是纯电动和燃油车之间的多度车型,也是降低燃油成本最好的方法,目前直接买纯电动车还不是最好的选择。

油价开始“9元时代”,800万新能源车主却笑不出来,这是为什么?

因为从实际情况来看,油价是涨是跌跟新能源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关系,如果非得拉上关系,那也只会对新车主产生影响。

对那些准备购买新能源车的人来说,油价上涨确实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里面主要是一些供应链的影响。

因为受到国际一些特殊事件影响,全球原油价格不断上涨,对应的下游一些原材料价格也开始出现上涨,这种产业链的传导对汽车行业影响也是比较大的。

汽车生产会用到很多原材料,而这些原材料厂家都有可能因为原油价格的上涨而导致生产成本上升,比如运输成本上升,所使用的一些塑胶产品价格上涨等等。也正因为如此,汽车的生产成本也跟着上涨,汽车零售价格也跟着上涨。比如最近一段时间,很多汽车厂家都纷纷上调新能源汽车价格,有部分厂家调整幅度甚至可以达到上万块钱。

当然在这一轮新能源汽车涨价过程当中,真正受到影响的其实是一些矿物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比如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所需的锂、镍等一些矿物产品过去一段时间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目前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已经上涨到50万元左右每吨,这个价格跟去年同期相比,涨幅超过500%。

在原材料成本不断上涨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成本一路水涨船高,这也是很多汽车厂家上调售价的重要原因。因此目前大家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很多品牌价格都要比前几年高出不少。

但是对于存量新能源车主来说,油价的上涨跟大家并没有多大关系。

我们不否认目前新能源汽车确实存在一些弊端,比如续航里程比较短,大多数新能源汽车西航里程都只有300公里到500公里之间,而且实际的续航里程有可能比官方标驻的续航里程还要少。另外充电效率低,充电设施不完善等等都是新能源车主面临的一些难题。但如果大家购买新能源汽车只是用在市区正常上下班通行,其实并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比如我们购买的新能源汽车主要用在市区通行,充一次电可以用半个月左右,这并没有影响到我们正常的通行。而且在深圳有一些超级快充的设施,充满电只需要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如果大家不急着用,这完全可以应付过来。

更关键的是,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成本比较低,目前超级快充一度电大约是1.6元,在高峰时期可能需要两块钱,但如果在一些低谷时期去充电,普通充电只需要3~5毛钱,充满电只需要30元到50元之间,这个价格要比油价便宜很多。所以在这一轮油价上涨过程当中,我们新能源车主其实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当然有些朋友可能担心购买新能源汽车之后长途旅行会受到影响,比如去年国庆期间有一些新能源车主胆子比较大的,把新能源车开到高速公路上,结果在高速公路排了4个小时充电,这是非常尴尬的。其实就我本人情况,以及我身边所接触的一些新能源车主来看,我们购买新能源汽车压根就不想用来长途旅行。

这面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一个家庭当中有两部车,一部是燃油车,一部是新能源汽车,其中燃料车主要用来应付长途出行,新能源汽车主要用于市区通行。还有一种情况是,一个家庭只有一部新能源汽车,但长途出行基本上都会选择乘坐高铁或者飞机,这样其实更划算一些。

比如我们回家的时候一般都是坐高铁或者飞机,不仅时效快,而且不用长途劳累,下了飞机或者高铁之后直接打车回家,这是非常方便的。

总之,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传统的燃油车,都各有各的优势以及一些不足的地方,所以大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合适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