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油价多少正常_上半年油价
1.油价调整窗口7月26日开启:年内第四降有戏!离6元油价还有多久?
2.油价“第8涨”要来了,油价下半年还能跌回去吗?
3.油价真的下跌了吗?收益的是谁?
油价调整窗口7月26日开启:年内第四降有戏!离6元油价还有多久?
对于有车的小伙伴们来说,这一段时间是相当难过的,因为汽油的价格太贵了,直接达到了9块多每升。虽然近期已经降了几次,但是降幅都不大,一次降个一两毛目前还是维持在8块到9块之间,价格依然没有怎么变动。很多的小伙伴都敢看以前6块多都嫌贵,现在8块9块多,还依然加得起,到底是真穷还是假穷啊?当然这只是一个玩笑话,其实汽油的价格确实飙升的太快了,让人们没有一点点防备直接就飙升到9块的这个区间。特别是第1次先去加油的人,他们肯定会被这个油价所吓一跳,之前明明一两百块就可以加满,现在平白无故又多出来个一两百块,让他们一脸懵逼。
其实油价调整窗口已经开始,要在7月26日启动也就意味着年内的第4降价,真有可能会发生。这是一个很好的消息,但是降幅我感觉也不会特别的大,应该也是一两毛之间,但是这一两毛钱对于长期需要开车的人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了,能省下很大一笔油费。从目前的国内油价来看,92号汽油的价格在8块7元一升左右,而95号汽油呢,依旧超过了9块钱一升,此油价下调之后部分地区的95号汽油已经重新回到了8元的时代,不过整体而言价格还是没有变动多少。
很多人都关心一个话题,那就是油价能不能重新回到6元时代呢?我相信在未来的几个月,甚至是几年之内,油价再次回到6元将会不可能,如果有可能的话,那也是很难实现的。因为这其中包含了太多的因素,其中的俄乌冲突就是一个最大的因素,如果想要让油价持续的回暖那么俄乌冲突就必须要及时的停止,双方在达成和平协议之后,那么回到6元的时代将不是不可能。
油价“第8涨”要来了,油价下半年还能跌回去吗?
以目前国际的形式来看,我觉得下半年的时候油价也是不会跌下去的,实话今年真的是涨了太多太多次了,让我们这些开车的人根本就不敢加油了,油价实在是太可怕了。虽然说不停的有消息在说会降价或者是会暴跌,但是我始终觉得这是不太现实的一件事情,因为大家也清楚每一次上涨的时候都是几毛几毛的涨,而每一次下跌的时候都要造势很久,但是却总是一分一分的跌。
所以大家对于这样的新闻其实早就已经见怪不怪了,而且并不会做太多的考虑,也不会觉得是真的了,因为我们被狼来了的故事欺骗太多次了。现在国际上的形势那么的严峻复杂,再加上新冠又在全球不停的肆虐,所以油价上涨其实是一个必然的结果,虽然我们都觉得非常的承受不了,但是我认为在短时间之内他是不可能会跌下去的。
很多的人因为这样的一个原因都已经减少了开车的频率了,因为真的是太贵了,感觉完全受不了。网络上面虽然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消息,但是我们就会发现根本就没有几个是真的,完全就不能相信。想要他跌下去,我认为是不太可能的了,我们也不是说他完完全全不会跌,但是估计也就像我预测的那样,几分几分的跌,其实没有太多的意义。
以现在的形式来看,我觉得要跌到原来的六块多钱真的是很难很难的,也不是说完完全全不可能,但是我估计要经过很长很长一段时间才可以。其实从这数据当中我们就能够看得出来差距有多么的大了,原来的六块多到现在的九块多,你想想翻了多少倍?相当于了600块钱的油,现在需要900块钱,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人觉得承受不起,反正我是受不了了的。
油价真的下跌了吗?收益的是谁?
2014年最出乎意料的,莫过于“跌跌不休”的国际油价。仅半年时间,原油价格遭到“腰斩”,从今年6月的每桶115美元跳水至55美元,“三位数”油价的时代似乎已宣告终结。
油价暴跌的背后,是产油国之间的博弈,也是大国之间的经济较量。沙特坚持不减产打响石油价格战,意图打压美国页岩油热潮,美国则有望趁机摆脱对中东的依赖;委内瑞拉、伊朗感受着暴跌的切肤之痛;西方的舆论号角顺势响起,渲染油价将拖垮俄罗斯经济,正如他们在1998年看到的那样。油价的起起伏伏,也记录着国际政治格局动荡的这一年。
俄罗斯:油价暴跌,拿什么对抗西方制裁?
2014年,卢布大幅贬值再次唤起了俄罗斯人对1998年债务违约的记忆。那一年,卢布在几天之内崩盘,迫使俄债务违约。当年GDP下降了2.5%,工业生产下降3%,粮食产量下降2400万吨。
16年后,似曾相识的阴影再次笼罩俄罗斯。今年3月,克里米亚入俄和乌克兰危机掀起西方对俄的制裁战,以逼迫俄罗斯让步。以牙还牙,俄罗斯则“祭出”天然气这张王牌,以“断气”对抗西方的经济封锁。
然而,下半年国际油价暴跌令这张王牌黯然失色。对于严重依赖原料出口的俄罗斯来说,油价的严重缩水等于财路被掐断。油价的下跌直接削减俄罗斯预算收入,造成赤字增加、预算项目无法执行,进而加剧经济下行压力。俄总理梅德韦杰夫承认,“俄罗斯面临陷入深度衰退的风险”。
俄罗斯会重演16年前的经济崩溃吗?答案尚未揭晓,但不少西方媒体已吹响了“制裁胜利”的号角。就连本人都说,现在领导的国家要应对“卢布汇率的崩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俄罗斯的经济形势证明了在克里米亚的做法是错误的。
俄罗斯将今年的油价下跌形容为美国的“陷阱”。俄罗斯前财长库德林直截了当地说,美国正与原油输出国合谋压低油价,以此向俄罗斯施压,是美国的一个阴谋。
面对油价大跌、西方制裁以及资本外逃构成“完美风暴”,俄罗斯如何逃出暴风眼?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石泽说,俄罗斯有很强的承受和回旋能力,经济不会“崩盘”。且俄罗斯拥有大量外汇储备,更能采取有力的反制裁措施。
“俄罗斯经济拥有良好的基础,即便油价跌到40美元也没关系。俄罗斯经济也将克服当前的危机,这需要多久呢?倘若最糟糕的情况,需要差不多两年的时间。”在今年年度记者会上仍信心满满。在油价动荡的2014,俄罗斯掀起了“卢布保卫战”。
欧佩克:为保市场,忍受“割肉”之痛
今年,一场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简称欧佩克)和非OPEC产油国抢夺市场份额的大战已经打响。抛弃了欧佩克通过限产来保持高油价的传统战略,沙特代之以一项新的政策,即不惜一切代价捍卫欧佩克的市场份额。
“无论价格是多少,减产都不符合欧佩克成员国的利益。不管油价降到20美元、40美元、50美元还是60美元,都无关紧要。”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长阿里·纳伊米说。
在外界看来,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较量。分析师认为,沙特是在向美国页岩油下战书,以求挫败对其市场份额的威胁。观察人士预计,全球油价持续下跌会快速打压美国的页岩油钻探活动,减慢产量增长并有助于支撑油价。
同时,“阴谋论”也在蔓延—沙特把低油价视为对伊朗与俄罗斯施加更多压力的良机。伊、俄两国在叙利亚内战中支持叙利亚总统阿萨德,而阿萨德是沙特的死对头。
但无论“阴谋论”是否真实存在,那些以原油出口为主要财政收入来源的国家,已经感受到了低油价的“切肤之痛”。海湾产油国拥有巨额外汇储备,他们有能力在一段时间内经受住冲击。而那些家底薄弱的成员国,就只能咬牙挺住了。
失去高油价的支撑的委内瑞拉,未来高福利和高补贴将遭遇麻烦。现在,委内瑞拉深受通货膨胀、消费品短缺、犯罪率持续上升的困扰,这些直接影响到马杜罗政权。
伊朗一方面饱受国际制裁和货币下跌之苦,另一方面油价走低令收入锐减,5%的GDP就此流失。总统鲁哈尼摩拳擦掌搞经济重建之际,却被国际油价的重挫束缚住了手脚。在伊核谈判的关键时期,失去了高油价的支撑,谈判底气恐怕也减少三分。
不过,今年“”在叙利亚和伊拉克攻城掠地,却并未引发原油价格动荡。分析师认为,投资者们渐渐意识到,这些都不会给供应构成燃眉之急。从另一方面来看,原油价格的动荡,不再仅仅受地缘冲突的影响,这一次,经济逻辑战胜了国际政治逻辑。
美国:页岩油改变国际政治格局?
1973年,为了打击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国家,欧佩克宣布石油禁运,造成油价暴涨,令美国GDP增长下降了4.7%,直接促使其转变了对中东的外交政策。自那时起,摆脱对中东的石油依赖成为美国面临的重大课题。
经过多年的勘探和开发,美国页岩油如今终能在能源市场上分得一杯羹,也试图跟沙特分庭抗礼。2009年之前还是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的美国,到2020年却有望跃升全球最大产油国。
新能源会令北美洲成为新的中东吗?如果这一猜想成为现实,美国对中东的依赖和影响会下降、美国在防范地球变暖上的兴趣会下降、欧洲对俄罗斯的天然气依赖程度也会下降。随着对石油短缺的担心减弱,美国也会开始探寻新的资源外交。
《纽约时报》的文章称,随着美国对中东的能源依赖的降低,华盛顿在当地承担风险和责任的意愿自然也会降低,至少在这个财政拮据的年代,这种意愿就显得更缺乏依据了。
同时,经济快速发展的亚洲,将成为美国与其他产油国的“兵家必争之地”。对于欧佩克而言,东亚和南亚的需求或许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新机遇,预计到2035年,产自中东的近90%石油将被吸纳到亚洲。
为此,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也应运而生。美国前任防长帕内塔说,到2020年,将有60%的美国战舰部署在太平洋。这意味着,美国加大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未来一旦扼住重要海峡,亚洲的石油运输就会面临危险。
种种利好,已经令美国媒体将能源视为的一项外交“武器”。《纽约时报》的文章甚至断言,二战结束后,“资源短缺”这个理由一直是塑造全球地缘政治和经济的主导力量之一,如今,由于美国油气行业的技术知识和大胆开拓,世界已经迎来了一个新时代。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