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金、白银大跳水,后续走势会如何?

2.把钱存银行还是存黄金好?(存钱好还是存黄金好?)

3.银价的纯度差别会影响价格吗,什么影响银的价格呢?

4.古时候银两及黄金的价值

黄金、白银大跳水,后续走势会如何?

金价稳定还是银价稳定呢知乎_金价稳定还是银价稳定呢

黄金、白银大跳水,实际上是由全球的一个经济波动导致的。

那么过了这么一个巨大的波动期之后。那么黄金和白银的话,应该是会逐渐回升,回到原来的比较稳定的一个价格。

毕竟黄金和白银,这两种金属是属于硬通货,它的价格相对比较稳定。

把钱存银行还是存黄金好?(存钱好还是存黄金好?)

钱存银行还是买黄金?哪个更保值

;?货币会随通胀而不断贬值,当手上持有一定的闲钱时,人们通常会选择不同的理财方式来抵御通货膨胀,避免财富缩水。银行存款和黄金都都是比较传统的保值方式,那么钱存银行还是买黄金呢?

1、流动性

银行存款的种类有多种,活期存款是最为灵活的,随存随取。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等存款产品通常设有一定的存期,到期取出可获得相应的利息预期收益,但如果投资者急用钱,也可以是随时支取的,只是需要损失一定的利息预期收益。

黄金的变现能力则相对较弱,黄金并不具备直接流通的能力,需要卖出才能变现,而黄金交易的渠道比较少,变现规则又很严格。因此从流动性来看,银行存款要强于黄金。

2、投资预期收益

银行存款和黄金的预期收益方式有很大差别。银行存款主要靠存款利息获得预期收益,存款利率的高低与存款类型、存期和存款金额等因素有关。整体而言,银行存款的预期收益比较稳定。

黄金则主要靠黄金价格的波动赚取差价,因此黄金预期收益的价格相对不稳定,在市场前景不错时,黄金有获得更高投资预期收益的可能。

3、保值性

银行存款的利率通常比较稳定也比较低,大多数存款产品的利息预期收益都是无法赶上通货膨胀速度的,因此银行存款的保值性并不强。避险和保值是黄金的主要特质,但黄金受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投资过程中也可能存在价格下跌的风险,且存在交易折价,因此黄金也不是绝对的保值。

以上关于钱存银行还是买黄金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温馨提示,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去银行存钱是存金条好还是存银行好?

无论往银行存钱还是存金条,从安全角度说都是安全的。要是从增值角度讲,存钱虽然利率不高,但是可以保本,如果存金条,金价上涨了可以取得丰厚的利润,万一金价下跌,连本都保不住。

黄金不仅具有货币属性,也是最常见的避险避险工具。货币在一段时间后不可避免地会贬值。存款主要利用存款利率来跑赢通胀和货币贬值。因此,在通货膨胀时期,存黄金的保值价值高于存钱。

:

1、定期和活期哪个更安全?

定期和活期都是银行推出的产品,其安全性是一样的。从本金偿付安全性来说,无论定期还是活期,银行存款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存款其偿付安全性是非常高的。银行定期存款可以提前支取或部分提前支取,如果用户存了定期在到期之前要取钱,那利率就按照活期的计算。

2、去银行存钱的步骤有什么?

①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银行卡以及现金到银行营业网点。

②到前台取号排队,然后经柜台工作人员核实身份信息之后,办理存款业务,完成之后工作人员出具存款凭证以及退还客户证件。

3、去银行存钱需要身份证吗?

去银行存钱时,如果存款小于50000元,则不需要身份证;如果存款大于50000元,则需要携带身份证。银行存款是企业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企业根据业务需要,在其所在地银行开设账户,运用所开设的账户,进行存款、取款以及各种收支转账业务的结算。

4、银行定期存款可以提前取出来吗?

①全额提前支取,银行按支取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存款利率计付利息。

②部分提前支取,若剩余定期存款不低于起存金额,则对提取部分按支取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存款利率计付利息,剩余部分存款按原定利率和期限执行;若剩余定期存款不足起存金额,则应按支取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存款利率计付利息,并对该项定期存款予以清户。

5、定期到期了会自动转为活期吗?

不会,定期存款到期后是不会自动转为活期的,而是转存为定期,银行定期存款到期后如果没有支取的话,银行自动将本息结清转存,按最新的利率转存的,期限按照原来的存款期限自动地转存。也就是将不停的以原来的存款期限自动地转存,直到再次支取时。

国人很喜欢把钱放在银行里面存起来,那么你觉得存黄金好还是存人民币好呢?

国人很喜欢把钱放在银行里面存起来,那么你觉得存黄金好还是存人民币好呢?

黄金由于稀有的不再生资源,用途十分广泛,不管是军用,民用,工业都是十分宝贵的材料,十分珍贵。从长期来看黄金只会越来越贵,也只会越来越少,保值增值,黄金是不可多得的品种。一般人也是唯一的物质品种。人民币虽好,但也有常态化的增值贬值。社会在前进必须进步,跟随着物价工资也一定会上涨。四十年前的普遍工资是四十元现在的普遍工资是四千元。钱会越来越不值钱,而黄金不会。

黄金具有抵抗风险的属性,主要原因是黄金是硬通货,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认可。而钱币则是随波逐流的,大起大落,周而复始。如果你有头脑,你可以随便在他们之间来回切换操作,使利益最大化,也就是所谓的资产合理配置。也许10年下来,变成了100万。

不过话又说回来,有几个有闲钱来存黄金的,恐怕多少有点负债的更多一些吧,所以,平民百姓就不要去想了。当然,如果有钱,还是一半黄金一半存款的更好,不是想赚多少利,而是尽可能的贬值最小而已。要想升值,你必须看懂发展趋势,对金融市场明察秋毫,具有超凡的经济头脑,能做到的凤毛麟角、少之又少。

还有一些网友的看法:黄金这种东西,整两块在家里,每块500克就可以了,以备不时之需,没事干,还能够抓在手上盘一盘,敲敲膝盖,挠挠后背什么的,遇到灾荒、战乱,拿上就跑。至于现钞,留2万在手头上备用,其余还是放在银行吧,家里放多了,可能被老鼠啃掉,可能霉变,可能被老没收。

我们的备用现钞,只是在遇到特急情况的时候用一下,比如战争、大面积停电等,其余就是在银行卡、电子支付中存有几万块,足够日常应用了。平时拿出来数一数,心里比较踏实。

如今两块黄金还没有一张扑克牌大,不起眼,放在阳台垫花盆,也不会被贼偷去。记住,一定是投资金条,而不是金首饰,工艺品黄金出手,当天牌价拦腰砍的。记住,实物黄金是一种储备,不是增值工具,这玩意可以传家,非常方便。

若是钱实在多,家里放不下,可以搞搞投资,可以搞点文艺,可以做慈善,总之不要放在银行吃灰。珠宝、工艺品、名人书画、古董等,建议少买,背景知识不够,容易上当受骗。关键是这类物品,体积大,比较扎眼,珠宝类出手也很困难。

至于每个月连吃顿肯德基都要想半天的人,就不要梦想攒人民币或者黄金了。踏踏实实过日子,学个好手艺,做做副业,养一条小花猫,平时喝喝小酒,看天边的晚霞,想想高中的时候,班花的美丽笑脸,应该比较惬意。

往银行存钱好还是往银行存金条最好?

无论往银行存钱还是存金条,从安全角度说都是安全的。要是从增值角度讲,存钱虽然利率不高,但是可以保本,如果存金条,金价上涨了可以取得丰厚的利润,万一金价下跌,连本都保不住。黄金不仅具有货币属性,也是最常见的避险避险工具。货币在一段时间后不可避免地会贬值。存款主要利用存款利率来跑赢通胀和货币贬值。因此,在通货膨胀时期,存黄金的保值价值高于存钱。

:

1、定期和活期哪个更安全

定期和活期都是银行推出的产品,其安全性是一样的。从本金偿付安全性来说,无论定期还是活期,银行存款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存款其偿付安全性是非常高的。银行定期存款可以提前支取或部分提前支取,如果用户存了定期在到期之前要取钱,那利率就按照活期的计算。

2、去银行存钱的步骤有什么?

①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银行卡以及现金到银行营业网点。

②到前台取号排队,然后经柜台工作人员核实身份信息之后,办理存款业务,完成之后工作人员出具存款凭证以及退还客户证件。

3、去银行存钱需要身份证吗

去银行存钱时,如果存款小于50000元,则不需要身份证;如果存款大于50000元,则需要携带身份证。银行存款是企业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企业根据业务需要,在其所在地银行开设账户,运用所开设的账户,进行存款、取款以及各种收支转账业务的结算。

4、银行定期存款可以提前取出来吗

①全额提前支取,银行按支取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存款利率计付利息。

②部分提前支取,若剩余定期存款不低于起存金额,则对提取部分按支取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存款利率计付利息,剩余部分存款按原定利率和期限执行;若剩余定期存款不足起存金额,则应按支取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存款利率计付利息,并对该项定期存款予以清户。

5、定期到期了会自动转为活期吗

不会,定期存款到期后是不会自动转为活期的,而是转存为定期,银行定期存款到期后如果没有支取的话,银行自动将本息结清转存,按最新的利率转存的,期限按照原来的存款期限自动地转存。也就是将不停的以原来的存款期限自动地转存,直到再次支取时。

现在是将钱存在银行好还是买黄金好?为什么

存在银行好,因为黄金的价格是会变化的,赔的也会很多,一天一个样今天500多保不准明天都400多了。金融市场,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很多人嘲笑银行存款利率低,只是建立自认自己投资能力高的前提下,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不具备专业的投资能力和足够的精力,在进行低风险理财的同时,提升自己,不断提高收入才是可取之道。

银行的起源:

1、一般认为最早的银行是意大利1407年在威尼斯成立的银行。其后,荷兰在阿姆斯特丹、德国在汉堡、英国在伦敦也相继设立了银行。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银行得到了普遍发展。在17世纪,一些平民通过经商致富,成了有钱的商人。他们为了安全,都把钱存放在国王的金库里。这里要注意,那个时候还没有纸币,所谓存钱就是指存放黄金。

2、因为那时实行“自由铸币”制度,任何人都可以把金块拿到铸币厂里,铸造成金币,所以铸币厂允许顾客存放黄金。但是很不幸,这些商人没意识到,铸币厂是属于国王的,如果国王想动用铸币厂里的黄金,根本无法阻止。1638年,英国的国王是查理一世,他同苏格兰贵族爆发了战争,为了筹措军费,他就征用了铸币厂里平民的黄金,贷款给国王。

3、后来1649年,他被克伦威尔砍了头,这就是著名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详细情况可以参照《英国史笔记》。虽然,被征用的黄金最终都还给了原来的主人,但是商人们感到,铸币厂不再安全了。于是,他们把钱存到了金匠那里。金匠就为存钱的人开立了凭证,以后拿着这张凭证,就可以取出黄金。

手里存钱好还是存黄金

从保值性上来看,黄金更好一些,黄金是对抗货币不稳定,通货膨胀做好的工具。在经济不稳定的年代存黄金一定要比存钱好。并且,黄金的价值比较稳定,不会因为时间的长久而出现大幅度的贬值。不会像房子,汽车等有可能时间久了,就会贬值。

但是,也要考虑,你是需要长期的保值,还是短期的储蓄,如果是短期的储蓄,那把钱存在银行是更合适的,因为存黄金一般是都长期保值,不会今天买了黄金,明天就兑现。

所以你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看,是存黄金还是存钱。

1、保值性:黄金不仅具备货币属性,还是最常见的保值和避险工具。货币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必然会有所贬值,例如现在一万元的购买力远不及十年前一万元的购买力。

存款主要通过存款利率来跑赢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速度。因此在通货膨胀时期,存黄金的保值价值要高于存钱;

2、流通性:货币的流通性是非常强的,银行存款可以随时取出,即使是定期存款、大额存单或是国债等有固定期限的存款产品,也可提前支取,变现能力很强。

黄金的流通性则相对较弱,实物黄金变现是比较麻烦的,很多银行都不支持回收黄金,即使支持也有一定的限制条件。尤其是在通货紧缩时代,因为物质匮乏,老百姓需要更多的货币去购买物资,而黄金是不能直接用于购买商品的;

3、投资价值:在稳定的经济环境下,黄金的投资价值其实是很有限的,增值空间有限。相对而言,国债等稳健的投资方式会更合适,投资风险较小,投资预期收益又较为可观。

可见存钱和存黄金哪个好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若以避险为主要目的,那么存黄金会更合适,若以投资为目的,存钱未必不如存黄金。

市场现状:

1.黄金协会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全国黄金产量完成228.735吨,比2014年同期增加17.662吨,同比增长8.37%。其中,黄金矿产金完成191.689吨,有色副产金完成37.046吨。

2.与此同时,黄金消费量出现下降。2015年上半年,全国黄金消费量561.35吨,与2014年同期相比减少8.10吨,下降1.42%。

其中,首饰制造用金412.29吨,同比下降3.26%,金条及金币用金102.13吨,工业及其他用金46.93吨。

3.《黄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3年4月至2015年年中,国际金价大幅下跌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从全球经济形势看,2015年世界经济增速可能会略有回升,但总体复苏疲弱态势难有明显改观。

国际金融市场、大宗商品市场波动性加剧,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影响大,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伴随美元走强,2015年黄金及有色金属、石油等大宗商品的价格均低位运行,未来几年金价低位运行或将成为一个“新常态”。

银价的纯度差别会影响价格吗,什么影响银的价格呢?

银价的纯度差别会影响价格吗

银价的纯度差别,会影响价格,但是与金价的纯度差别相比,并没有那么的明显。尤其是作为手饰成品的设计中,999银价格与一般的925银饰品相对比,差别并不是特中坚力量的明显,主要看品牌,看设计,看市场行情与总体的状态。要进行合理的判断,要注重选择纯度标准与用途,是对比价格的重点。比如成品手饰选择的过程中,925银作为主要的手饰材料,整体的价格并不便宜。而千足银在金属比价中,自然价格较高。

银价纯度影响是有的,但是差别不是特别大,这就是在999银价格的标准中,在所有纯银中,是标准最高的,所以价格相对较高。银价的影响因素,除了市场的行情,有一定的波动与变化。而从价格的影响因素来进行分析,整体的银价格变化的特点,就是市场行情与成品的特色。所以从国际贵金属的价格行情,到手饰成品的价格,还是会有一定的差别。成品价格会受其它因素影响更大一些,必须要充分个性特点。

?什么影响银的价格呢

999银价格的不同产品性状是不同的,而投资者与消费者,站在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进行判断价格,就会有所差别。比如从投资者的角度,金价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市场行情,要抓住投资时机,就要找准目标,进行客观判断分析,不纠结的进行选择就好。就比如说其中的手饰银价,主要看品牌与设计,与具体的纯度关系就不会很大,而保证合理价格进行购买银产品,必须要考虑大市场行情进行分析判断,这样就可以放心进行选择。

掌握一个合理的价格作为基础,要注重价格标准进行判断,还要考虑的就是结合银产品的种类进行分析。999银价格的标准当中,手饰的价格相对变化较大,差别较大。所以从消费者角度来进行选择,银产品的价格,除了解纯度本身,更重要的就是设计与做工等等特点。选择银产品要注重性价比,关注纯度主要看鉴定证书,价格影响因素较多是主要特点。

古时候银两及黄金的价值

古装戏里用银两做钱的单位,那么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呢?看看下面这个推导:

1 基本单位

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这里只讨论三种基本单位:

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

一两白银

一两黄金

以上单位虽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后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较稳定可信的数据的。

兑换关系

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根据以下描述:

“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

可知1两黄金约可兑换8~11两白银。再有:

“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的时候,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2 金属价格

由于金银铜制成的货币本身是有价值,而且理论上货币的价值就应该等于金属的价格,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现在金属的价格来回答“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的问题。

唐代的开元通宝通钱每枚直径8分,10枚重1两,千文重6斤4两;清顺治年间,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后又增为一钱四分,则每千文重八斤十二两。古代“两”这个重量单位虽有不同但大约都是40克左右,而“斤”则大约是700克左右。每枚铜钱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银铜的价格(人民币)如下:

黄金:100元/克

白银:2元/克

黄铜:0.02元/克

推算结果为: 1两黄金:约值4000元 1两白银:约值8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约值0.1元

3 粮食价格

很多历史专著中都通过粮食价格来直接衡量货币关系,虽然单独考虑粮价并不很准确客观,但应该是极其重要的参考。晓林在网上查到了如下记载: “上白米(石)九钱五分? 中白米(石)九钱二分六厘八钱? 下白米(石)八钱三分? 白?面(斤)九文 银每两换钱一千文” 还有 “据清朝军机处档案记载,光绪十五年上半年直隶省顺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粮价,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种粮食计算,平均每仓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 根据1石=100斤=70公斤计算,而粮食价格以2元人民币/公斤计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 1两白银:约值17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约值0.2元

4 结论,根据上面的推算,再考虑到

1黄金的价格比其他的更稳定,应当着重参考 2现在白银已作为工业品,所以现在的白银价格参考价值较低

3由于农业技术发展的相对速度很快,现在的粮食相对价格比古代便宜很多

4尊重古代的兑换比例

5凑整数,便于换算,便于建立感性认识 所以,笔者建议,今后遇到古代的货币单位,采用以下换算系统,即方便又有感觉:

1两黄金=人民币2000元=10两白银

1两白银=人民币200元=1000文钱=1贯(吊)钱

1文钱=人民币0.2元

另外:1石米=1两白银

声明:以上结论不是学术观点,只作为老百姓观看古装电视剧,武侠小说时换算之用。

5 验证,下面提供一些古代数据,便于验证晓林给出的换算方式,提高感性认识:

唐朝九品官月俸5石米=唐朝时,初级公务员月薪1000元; 清朝六品官员年俸45两白银=清朝的局级干部,年薪9千元;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那些当官的,那个家里没有个几千万的? 乾隆初年,捐一个道台需一万三千一百二十两银子=花270万就可以买个厅级干部当当,明码标价。

回答者: 孙之望 - 举人 五级 2-19 15:40

--------------------------------------------------------------------------------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

厉害啊!

--------------------------------------------------------------------------------

您觉得最佳答案好不好? 目前有 1 个人评价

100% (1)

0% (0)

其他回答 共 4 条

我们常常看到古装戏里用银两做钱的单位,那么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呢?我也很想知道,于是到网上查了一下,得出了初步的答案。不过,这里声明,笔者不是学历史的,只是利用从网上查到的讲历史的文章,做一个大致的推算,获得一龈行匀鲜栋樟恕?

基本单位

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

这里只讨论三种基本单位:

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

一两白银

一两黄金

以上单位虽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后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较稳定可信的数据的。

兑换关系

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

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

根据以下描述:

“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

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

可知1两黄金约可兑换8~11两白银。再有:“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的时候, 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可知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金属价格

由于金银铜制成的货币本身是有价值,而且理论上货币

的价值就应该等于金属的价格,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现在金属的价格来回答“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的问题。

唐代的开元通宝通钱每枚直径8分,10枚重1两,千文

重6斤4两;清顺治年间,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后又增为一钱四分,则每千文重八斤十二两。古代“两”这个重量单位虽有不同但大约都是40克左右,而“斤”则大约是700克左右。每枚铜钱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银铜的价格(人民币)如下:

黄金:100元/克

白银:2元/克

黄铜:0.02元/克

推算结果为:

1两黄金:约值4000元

1两白银:约值8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 约值0.1元

粮食价格

很多历史专著中都通过粮食价格来直接衡量货币关系,

虽然单独考虑粮价并不很准确客观,但应该是极其重要的参考。在网上查到了如下记载:

“上白米(石) 九钱五分?

中白米(石) 九钱二分六厘八钱?

下白米(石) 八钱三分?

白?面(斤) 九文

银每两换钱 一千文”

还有

“据清朝军机处档案记载,光绪十五年上半年直隶省顺

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粮价,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种粮食计算,平均每仓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

根据1石=100斤=70公斤计算,而粮食价格以2元人民币/公斤计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

1两白银:约值17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 约值0.2元

结论

根据上面的推算,再考虑到1、黄金的价格比其他的更稳定,应当着重参考;2、现在白银已作为工业品,所以现在的白银价格参考价值较低;3、由于农业技术发展的相对速度很快,现在的粮食相对价格比古代便宜很多;4、尊重古代的兑换比例;5、凑整数,便于换算,便于建立感性认识。所以,笔者建议,今后遇到古代的货币单位,采用以下换算系统,即方便又有感觉:

1两黄金 = 人民币2000元 = 10两白银

1两白银 = 人民币200元 = 1000文钱 = 1贯(吊)钱

1文钱 = 人民币0.2元

另外:1石米=1两白银

声明:以上结论不是学术观点,只作为老百姓观看古装

电视剧,武侠小说时换算之用。

验证

下面提供一些古代数据,便于验证给出的换算方式,提高感性认识:

唐朝九品官月俸5石米 = 唐朝时,初级公务员月薪1000元;

清朝六品官员年俸45两白银 = 清朝的局级干部,年薪9千元;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 那些当官的,那个家里没有个几千万的?

乾隆初年,捐一个道台需一万三千一百二十两银子=花270万就可以买个厅级干部当当,明码标价。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制度极为混乱。不同朝代之间有差异,同一朝代的不同地区之间有差异。这是不争的事实。清代的度量衡制度主要是“库平营造制”,与明代基本相同。

一斤约等于国际标准制的600克(597克多点)。这套度量衡

制度在香港、新加坡等地还有残余。如香港、新加坡等地黄金的计量单位“两”、“钱”就是用库平营造制的计量单位。一“两”相当于国际标准制37.5克,一“钱”相当于国际标准制3.75克。

1930年代,南京政府为了与国际接轨,并统一中国度量衡

制度,解决不同地区之间度量衡差异给经济发展带来的障碍,促进经济发展,进行了度量衡改革。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习惯需要,将“库平营造制”改革为“市制”,为与国际接轨,将“市制”与国际标准制方便换算。特将“一营造尺”改为“一市尺”,等于33.33厘米=0.3米;一公里等于二市里。“一库平斤”改为“一市斤”等于500克=0.5公斤。“一升”=一“公升”。所以,此次度量衡改革又称“一二三制”。“市制”与“库平营造制”计量接近,老百姓易于接受。而市制与公制换算简单,能为国际贸易接受。俗称“斤有所短、尺有所长”,即市斤比库平制重量小,市尺比营造制长。

此次度量衡改革堪称成功。为以后的度量衡制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至今仍在发挥其基本作用。民国时期的另一个大的改革是币制改革。北洋政府时期在币制改革上的一个较大动作是“废两改元”。清末时,虽然中国也有银铸币,但货币制度是以银两为单位,制钱(包括铜钱与铜元)为主要流通的辅币。货币单位相当混乱。既有以库平两为单位的计量,也有以海关两为单位的计量。同时,银铸币和银两的成色也极不一致。这个混乱的币制极大地阻碍着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于是,就有了第一次币制改革 :“废两改元”。即北洋政府颁布“国币条例”,规定以银元为基本货币单位,停止银两流通。一元银元重

平银七钱二分,含银量为85%。一元等于十二角(仿英制)

。以铜元为辅币,停止铜钱的流通。一元银元与铜元的比价基本上在180--188之间涨落。俗称“洋长洋短”。每日银楼或银行都会发布当日银价。当银价上涨时,称为“洋长”,当银价下跌时称为“洋短”。民间小额交易基本上以铜元计价为主。银行发行纸币以元为单位,一元纸币兑换一元银元。货币以银为本位。

这次币制改革使全国的金融制度得到了基本统一。但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

另一次币制改革是南京政府为解决金融危机而进行的。30年代时美国货币放弃银本位,实行金本位制,规定1盎斯黄金等于35美元。同时,在国际市场上(伦敦)收购白银,导致国际市场上白银价格上涨。中国的货币制度是以银为本位,但自己产银不多。国际市场上白银价格上涨使中国白银出现大量外流,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者在东北、华北大搞武装走私,使中国白银出现大量外流。同时,银价格上涨使中国的货币升值,进口狂增、出口受阻,影响经济与发展国际收支平衡,如不及时改革将导致中国金融崩溃。南京政府与英国、美国谈判货款为币制改革提供外汇保证。最后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详见《中美白银谈判》)。于是,南京政府决定进行币制改革,停止银元流通,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后增加)四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定货币,用于交易与完粮纳税。法币与英镑、美元挂钩。

现在看电视剧常常感到可笑,古人能名动辄使用几十两,甚至几百、几千、几万两银子。更有甚者,竟然常常能够从口袋里掏出面额成百上千两的银票。这里有两个误区。一是以为古代一两银子等于今日的一元钱。二是以为古代的银票就是今日的钞票或者支票了。其实,古代中国银子缺乏,银子的价值很高的。一两银子等于制钱一千二百多文(清初以前)到三千多文(清道光以后)。而直到清末,一斤(相当于1.2市斤)猪肉只要二十文钱,一亩良田只要七至八两银子或者十二、三个银元。几两银子、几十两银子是件大事情了,有百两银子就是今日的大款了,能够买上十几亩良田了。在明代,一个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两半银子就够了,所以戚继光的士兵军饷一日只有三分银子,一月不足一两。清代稍贵点,主要是鸦片战争前外贸顺

差大,银子大量流入后,银价下跌造成的。后来大量赔款后,银与铜的比价又上升了。平常老百姓使用的是铜钱,清末时使用铜元,很少用银子作为日常交易用。许多老百姓至死都未见过银子。所以口语中表示没有钱(贫穷)时用“铜钱(钿)没有”而不说“银子没有”。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常以银子为珍贵的原因之一吧。

到了民国时候,就流通银元了,称为国币。民间称为“袁大头”。它的价值也比较高,可兑换180多个铜元。按当时物价水平折算今日的购买力,一元银元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35元左右。考虑到生产的发展,粮食和日用品价格的下跌,一元银元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100元左右。如果按银子价格算,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50-60元左右。当时办一个比较好的印染厂投资也不到一万元。买一较辆当时比较好的轿车大约是1000元。所以不会有拿出一个银元买一个馒头的情形出现,最多一个铜板。

银票其实是山西票号发的汇兑凭证,有密押的,不是见票即兑的银行券(钞票)。用银票是要付汇兑费用的。

银票做大宗买卖的商人用得着。它可避免携带大量现银的风险,而且方便,并与自己携带大量现银成本差不多。一般老百姓和官员是用不着的。所以也就不会有从口袋里掏出面额成百上千两的银票来支付款项。即使你拿出来支付,商家和普通百姓也不肯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