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油暴跌,对汽车行业有哪些影响?

2.为什么最近国际油价涨的这么厉害 ?

3.伦敦地铁卡怎么买英国oystercard怎么用

4.国外汽柴油多少钱每升

5.MINI汽车史,英国的迷你精灵、宝马三大品牌之一

6.英国形势怎么样

今天英国油价表最新消息_今天英国油价表最新

首先得跟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主要就是因为现在欧洲出现了游戏荒的局面,根据英国统计部门给出的数据显示,目前天然气的价格已经上涨了39%,之所以会出现20辆汽车跟踪一个卡车,就是因为现在在英国加油是非常困难的,他们希望能够跟着这个车到加油站里边儿进行加油。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为什么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以及应该如何解决。

第一,在欧洲为什么会出现严重的天然气,石油短缺。

从目前欧洲的交易部门给出的报价来看的话,天然气的期货价格已经上涨了39%。而石油的价格更是一直居高不下,现在每桶石油的报价已经达到了79.11美元。比较严重的一个事情就是现在马上就要到达冬季,冬季的供暖情况,对于欧洲这些国家来说,也是一个头疼的事情。

第二,能源短缺会造成什么样的问题发生?

欧盟在进行调查的时候,就发现,现在全欧洲的用电价格正在攀升。随着冬天的到来,因为能源短缺,没有办法提供充足的供暖,会导致很多家庭在冬季陷入能源危机当中。而且最为重要的是今年还是一个比较寒冷的冬天,而现在能源问题依旧没有得到解决。

第三,应该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

欧盟在一份报告当中就指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就是因为俄罗斯将天然气给限制起来,不对外进行出口,从而导致天然气价格的上升。但是在我看来,这份指责完全没有任何的原因,你愿意买,完全可以花费高价格从欧洲这里买过来。而且目前欧盟内部已经有了另外一种声音,那就是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专门立法禁止供应商短期内切断石油和天然气的供给以及供暖。

石油暴跌,对汽车行业有哪些影响?

文字:秦方辉

2020年注定是不同寻常的一年。

近期,国际原油价格暴跌,国内成品油价也迎来了近12年来的最大跌幅,其中汽油每吨下调1015元、柴油每吨下调975元,调价后,国内汽油重回5元时代,这对于私家车车主来说无疑是个利好消息。

但也有人认为,低油价是一把双刃剑。油价大幅下降,新能源车的用车经济性优势随之减小,车价仍比燃油车贵,这会让消费者减少对新能源车型的购买欲望,进而对新能源车型的销量乃至研发产生负面影响。

并且有专家表示,根据过往案例来看,本次由OPEC报复性价格战导致的油价下跌其影响至少会持续1-2年。

那么,油价暴跌后,消费者真的会放弃购买新能源车吗?换言之,低油价对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发展影响大吗?

国内油价波动幅度有限

我们知道,很多国家的油价是非常低的,如委内瑞拉一升汽油只需1美分,伊朗11美分,沙特30多美分。毫无疑问,在这些地区,电动汽车在用车成本方面没有丝毫优势。

但是,这种超低油价的情形并不会在我国上演。

这是因为,国内成品油价格是有“下限”的。2016年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设定成品油价格调控上限与下限。

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天花板价”、“地板价”:“天花板价”为130美元,当国际油价高于每桶130美元时,国内汽、柴油最高零售价不提或少提;“地板价”为40美元,当国际油价低于每桶40美元时,国内汽、柴油最高零售价不降低。

这样的政策,很大程度是为了照顾到国内的石油企业。毕竟与中东产油国相比,我国本土的石油生产成本较高,市场竞争力较差。国际油价暴跌,如果不限价,进口石油将极大冲击甚至摧毁本土石油,将导致油田关停、产业链崩溃、工人下岗,威胁国家能源安全,甚至动摇社会稳定的根本。

所以说,国内的油价不会无限制的便宜下去。3月17日调价时,国际油价已在40美元以下,已经处在“地板价”了。因此3月31日油价不可能再下降。至于下一次国内油价调价,只能涨不会跌。

对于广大有车一族和准车主,燃油费用依然是占据日常用车成本开销的大头。此时电动车和燃油车的用车成本虽然有所缩小,但远不足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全球政策法规推动,新能源趋势已确立

欧洲主要市场(英国+欧盟)的汽车电动化进程主要靠强制性的政策法规驱动,禁售燃油车的最后期限时间表已经出台,各大车企都已经斥巨资投入到这场新能源汽车革命中,并提出了具体的电动汽车发展战略。

对于除加州以外大部分美国市场而言,对车企销售新能源车的比例均无强制要求。美国电动车主要靠市场因素,目标客群主要是青睐新技术的中产阶层或者环保主义者,他们对油价的敏感度不高,其波动更不会影响他们的购车决策

国内的新能源政策扶持包括了路权红利以及补贴。2月26日,北京放出54200个人新能源车指标,在这样严格限购城市,每个指标的背后就是一位持币待购的准车主,几乎直接等同于卖出了54200台新能源车。而在上海和广州,免拍牌、摇号的红利也在吸引着无数消费者。

不仅如此,受疫情级车市下行的影响,为稳定市场预期,不仅今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不会大幅退坡,各大城市也在相继出台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以及系统性的新能源扶植政策(包括补贴车价以及加强基础建设)。

种种迹象表明,各国都已经在政策层面保证了电动汽车向前发展不可逆转的必然潮流,无论短期内油价如何变化,可能都难以扭转交通领域绿色和低碳化的这个趋势。

产品力层面,新能源车许多优势仍难替代

让我们放长发展的眼光,和燃油车直接硬性对比使用成本是一方面,更重要的竞争维度在于,新能源车能给用户带来了怎样的变革性的用车体验。

这就像手机从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的过渡。以前诺基亚手机电量续航可以维持半个月,而苹果手机必须一天一充。但最终,依然是比诺基亚贵了十倍价格的苹果手机成为了最终的赢家。

电动汽车还有很多其他的优势,比如自动驾驶、智能化、制造工艺简单等都是燃油汽车无法比拟的。以特斯拉为例,最重要的就是产品力和品牌价值。相比传统燃油车,特斯拉的Autopilot自动驾驶、极简的设计、强劲的加速性能、以及“苹果式”的品牌效应都是许多消费者选择它的重要理由。

另外,目前电动汽车主要受制于充电时间、续航里程这两个短板的限制,但随着储能技术、无线充电技术的突破,里程焦虑可能会被化解掉。

由此可见,尽管国际油价的持续下跌在暂时减弱了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但从长远来看,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方向不会改变,低油价阻挡不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步伐。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为什么最近国际油价涨的这么厉害 ?

低油价对消费者的利好是暂时,伤害却是长期的。

成品油价格终于进入了「5元时代」,上一次国际油价滑落到30美元以下还是在2016年,美国大力发展的页岩气有了巨大实质性进展,沙特为了打击美国页岩气立即增加产能,将油价控制在60美元左右,而这一价格被认为是页岩气开发成本价。

2020年,时隔四年,全球经济增速减缓,这回是沙特、俄罗斯两大产油国希望达成协议共同减产以便维持石油价格,但显然面对来势汹汹的低迷经济,俄罗斯拒绝了这一提议,于是沙特再次动用石油武器,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石油价格战。

正常来说,石油暴跌让我们用更低的价格享受成品油,是所有老百姓乐此不疲见到的景象。可,石油暴跌的背后,却对你我、汽车行业造成难以磨灭的负面影响,到底是哪些影响呢?

经济危机下,石油常年维持低位

如果担心石油暴跌只是昙花一现,倒大可以放心,以沙特和俄罗斯目前不断紧张的局势,两国在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价格战,因此在沙特、俄罗斯谈判崩盘之后,两国相继提高产量。石油供需开始由全球平衡转向抢占市场份额。

对此,沙特以25美元/桶的价格向欧洲、亚洲那些使用俄罗斯原油的国家提供低廉优质的原油。俄罗斯不甘示弱,日前表态,俄罗斯能够承受石油价格在6到10年内维持在25美元至30美元的水平,同时可以承受极限价位15美元/桶。

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减速,沙特和俄罗斯国内纷纷陷入危机。沙特等欧佩克国家经济滞涨,经济社会矛盾增多,而俄罗斯经济“发展不佳”,俄罗斯财政部长西卢安诺夫说俄罗斯今年预算将会出现赤字,加上疫情影响,经济减速已经严重影响了航空运输、旅游业、小企业在内的经济部门,包括汽车在内的大宗商品的购买正在减少。

两个国家都希望通过抢占石油份额获得更多收入,取得更高的政治地位。即便不以沙特、俄罗斯两国争斗为依据,按照往年经济低迷时石油价格走势,石油也终将在短时间内维持低位。

在新冠疫情影响下,人们对于因疫情导致的世界经济进入衰退周期的担忧加大,而一旦世界经济进入衰退,原油的需求量首先会锐减,而这也会导致石油价格出现一波连续下跌。对比2008年经济危机,全球石油价格维持在低位超过一年,接近两年,也就是说这个短时间至少也会超过一年。

如此低廉的石油价格,却对消费者并非利好,对汽车行业更是弊大于利,又是怎么回事呢?

打击新能源汽车产业

油价逐渐走低,会让人们在购买新车时不再过于关注燃油经济性,一旦这种情况发生,SUV等经济性并不占优的车型销量会得到提升。根据密歇根大学交通运输研究所(UMTRI)的数据,2018年,原油价格下跌时,美国新车的平均燃油经济性下降了0.2英里/加仑,达到25英里/加仑。

从具体产品销量上看,新车销量下降了5%,但轻型卡车和SUV的销量分别上升了5.8%和2.2%。总的来说,自从UMTRI在2007年开始研究平均燃油经济性以来,这个数字已经上涨了4.9英里/加仑。

在油价走低的趋势中,我们不应该只关注人们不在意经济性,同时更应该在意SUV销量上升是新车销量下滑5%的前提下,也就意味着油价走低,全球经济引擎对石油的依赖减弱,经济减速,消费欲望被打压,赚钱更加困难。

从消费者需求出发,油价上涨,新能源汽车优势增加,油价降低,新能源汽车优势不再,也就导致人们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意愿下降。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之间的定位,在支出成本面前,片刻土崩瓦解。

以目前92#汽油5.5元/L为例,加注一箱40L的马自达3昂克赛拉,可以行使500公里,总成本200元,而一款行驶500公里的纯电动汽车,80度电版本,快充电价普遍在1.3元左右,则每次充电为100元。两者支出差距正在缩减,同时由于传统燃油车售价带来的优势,新能源车辆优势减弱。

5.5元,实际是两桶油成品油最低价。国家对于成品油售价的管控是在国际油价30美元~130美元区间浮动时,油价跟随国际油价调整而调整,一旦低于30美元,则成品油价不调整。对此,面对低廉的国际油价以及两桶油成品油的供给,许多民营加油站会倾向选择购买海外走私原油,从而提供更加低廉的汽油,更降低了消费者支出成本。

实际上,石油暴跌直接扭转了新能源汽车推广的逻辑,虽然中国推广新能源汽车主要希望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增加煤炭的利用(因为中国是个富煤少油的国家),但在低廉的石油面前,国内的煤化工企业基本上陷入全面亏损,整个行业的发展也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能源结构改革始终不能建立起强逻辑。

如果对消费者来说,油价走低只是不会选择新能源汽车,但对国家来说,意味着国家在2020年这个时间节点上的无所适从。

中国政府曾希望在2020年施行对传统燃油车二氧化碳排放要求,尽量提高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的销售比例。在此之前,政府不断对新能源汽车提供补贴,以帮助新能源汽车取得价格上的优势。

正当政府逐渐取消新能源汽车补贴时,国际原油暴跌,新能源汽车直接丧失了原本价格和使用成本上的优势,也就是说低油价正在考验政府是否继续针对新能源汽车进行补贴,维持新能源计划的顺利推进,否则将前功尽弃。

事实上,中国目前的经济现状,疫情对中国消费欲望打击严重,人们消费理念趋于保守,政府对汽车大宗消费是持鼓励态度的,无论汽油车和新能源车都不会加以限制,也就是说低油价使中国推动新能源汽车的计划受到了阻碍。

对政府来说,继续补贴新能源汽车就是增加财政压力,而另一方面石油暴跌,短时间内中国将难以真正享受到国际低油价的红利。2014年,中国开始启动战略石油储备计划,分别在舟山、镇海、大连和黄岛4个地方建立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以保证国际能源署(IEA)建议的一国石油战略储备不低于90天消耗量。

作为主要依赖石油进口的中国,其自2005年以来,石油进口量不断攀高,并且在2019年创下新高,而相比之下美国由于大力发展页岩气,降低了对石油依赖,于是这就出现一个问题:中国高价战略储备的石油,在面对低油价时该如何处理?

也就是说如今我们正在享受的成品油低价,正是建立在以往高油价时买入的大量石油,随着油价大幅下跌,从会计处理的角度来看,这些高价买入的石油面临着巨大的存货跌价损失,这种资产减值带来的杀伤力可能会远超预期。

根据澎湃新闻《中国84艘巨轮赴海湾抄底原油?抢购可以有,但这是条假新闻》的报道,虽然中国有抢购低价油的动力,但商业库存处于高位,增量空间有限,而目前采用的方法是要求VLCC(一种大型油轮)减缓航行速度,成为中国储油的「浮仓」。

油价虽低,却没有更多地方可以存储,中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享受低油价的福利。不过,更值得注意的是,油价走低,意味着经济引擎动能不足,各国都会减少石油进口量,所以低油价往往预示着经济低迷,消费者除了享受到低油价之外,也要经受赚钱更辛苦的煎熬。

打击替代能源产业

过低的石油价格是不健康的,过低的石油价格会鼓励石油过度消费,同时会打击国内采油企业。沙特油品质量较高,采购成本较低,如果不加价格管制无限制涌入中国,中国本土石油企业会面临竞争压力,甚至倒闭。中石化旗下,胜利油田就曾经关闭4个油田,以减少低油价带来的损失。

这是全球石油巨头常用的招数。

2014年国际油价暴跌,一定程度上就只针对美国页岩油革命。页岩油的实质性进步打击了传统产油国利益,为此,沙特为代表的OPEC破釜沉舟,在油价暴跌之际坚持不减产,成为油价暴跌的第二轮推手,使国际油价在2015年初迅速跌破60美元这一美国页岩油的成本线。美国的页岩油产区开始陷入亏损,随着油价持续下降,很多页岩油公司将被淘汰出局。当国际油价跌破30美元,美国开工的页岩油钻井平台数量急剧减少,资料显示,美国开工原油钻井平台数比一年前下降了64%。

这只是其中一方面,另一方面在于原油价格如果长期低位运行,对于中国经济的一大冲击在于,国内的新能源和替代能源开发将遭受重挫,能源结构转型将会更加遥遥无期。

按照中国的能源消费计划,2020年非化石能源(水电、风电、核电、光伏发电和生物质能等)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到2030年达到20%左右。2018年,我国非化石能源的消费占比达到了14.3%,当这一切循序渐进推动时,石油暴跌显然构成了极大挑战。

油价长期低迷,很多替代能源产业可能就会因为持续亏损而慢慢退出。中国目前正在全力推动的锂电池、氢能源战略,甚至日本的清洁能源混合动力车型,大量企业可能面临亏损,最终破产倒闭。

如果中国替代能源企业倒闭,国际油价又重回高位,中国的能源消费将再次陷入被动。作为世界上对进口原油依赖度达到70%以上的国家,中国经济即便增速下降,对石油的依赖也十分惊人,而此次石油暴跌恰恰是中国丧失了对替代能源的布局,未来中国能源改革之路将会更加困难。

研发新技术的企业赚不到钱,即便这项技术很有前途,但仅仅一项「当前成本较高」,便有可能被迫中止,无力维系。

在上个世纪70年代,包括美国90年代,正在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时,丰田、本田、通用在美国、澳洲开展了大量的太阳能汽车、纯电动汽车甚至氢燃料汽车的项目,丰田在1996年推出普锐斯,通用在2008年推出沃蓝达,之所以不能大范围普及,恰恰是因为石油企业一旦将石油价格维持在低位,这些新能源技术不得不被搁浅。

如果石油价格始终维持高位,电池技术、电机技术包括新能源汽车都会取得极为快速的发展,但石油企业清楚的知道,一旦替代能源发展成熟,石油将失去利用价值,其定价权便不再掌握在自己手中。

中国的新能源产业能否扛过这一轮低油价冲击?

在目前30美元的油价背景之下,仅仅依靠新能源产业自身已经很难抵御寒冬,政府必须加大对新能源的扶持力度,这事关新能源产业的生死,同时更事关未来中国能源改革的布局,如果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在这一轮低油价冲击下全军覆没,也就意味着未来几十年中国的能源消费仍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人。

目前中国许多新能源产业已经得到了长足进步,而且已经被政府定为国家战略,在这场低油价冲击之下,这个战略就有了更深层的意义。美国页岩油产业就是不断提升技术,增加防御能力得以生存,所以2005年之后,美国对海外石油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对于此次油价暴跌,美国人乐开了花,特朗普甚至发推说「油价降低对消费者有利」。

政策和汽车企业的双重考验

2020年是汽车大考的元年,中国在2020年之后,对汽车排放的要求不断严格,并在2025年成为世界上排放要求最苛刻的国家,而欧洲也对汽车企业提出了极为苛刻的排放限制,这就要求汽车企业提高新能源汽车研发力度,推出更多的新能源车型。

不过,2020年,这项政策真能推行吗?

据《福布斯》报道,?2020年西欧轿车和SUV的销量或因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下降19%,而总部位于英国的捷豹路虎、梅赛德斯的母公司戴姆勒和法国大众汽车制造商雷诺因财务状况最为脆弱,面临的风险最大。

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表示,由于新型肺炎疫情爆发,公司将下调今年汽车销量预期目标,由原来增长8%降至增长3%左右。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18日表示,疫情将对汽车行业一季度的运行影响巨大。如果疫情在3月底得到有效控制,预计一季度产销量下滑45%左右,上半年产销量下滑25%左右。

经济减速、消费欲望降低,汽车的生存压力空前。石油崩盘之后,美股率先表态,短短10天之内4次熔断,美联储降息,开始放水,保证流动性,但全球股票市场对未来依然是悲观的,尤其是汽车行业。

特斯拉距离顶部900美元股价,至今已经跌去一半,国内汽车龙头上汽集团重新回归2016年时的水平,吉利集团则从2017年的28元跌去三分之二,如今只有10元。全球市场对汽车行业的未来都一直悲观。

一方面是汽车行业营收出现问题,不断下调营业额和利润,另一方面,消费者正在捂紧自己的钱袋子。由于石油是最主要的原料之一,石油的低价会带动许多产品成本降低,人们预期未来商品价格比现在会更便宜,无论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会选择延期生产或者消费,本就需要刺激消费的经济会更加低迷,中国经济开始有了「输入性通缩」。

于是,政府又要面临两难的尴尬境地,一方面是环保法规的考核期一到,对不满足要求的汽车企业进行处罚;另一方面,政府鼓励汽车消费,使消费回归正常,保证汽车企业正常维持。

那么,环保法规会在2020年对汽车企业开出罚单吗?

这个罚单会不会成为压垮汽车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无论中国还是欧洲。

在此之下,政府极有可能推迟环保法规的实施,重新制定相对宽松的汽车排放政策,待经济好转时,继续对汽车企业提出排放要求。我们乐观地估计,2020年的排放要求可能会推迟到2025年,这将大大缓解汽车企业在引擎研发、投入的压力,是汽车企业拥有一段喘息的时机。

表面上,石油暴跌对消费者是一件利好,实际上当下的利好和低成本,有可能是在透支我们的未来。它让我们在加油时少花20块,却可能让我们多花500块购买空气净化器,50块买衣服、10块买食物,以及未来把少花的这20块还回给更高的油价….

图?|?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伦敦地铁卡怎么买英国oystercard怎么用

在欧佩克减产不力、美国原油库存大幅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下,国际油价18日跌至2005年5月以来新低,盘中一度失守50美元大关。昨天亚洲电子盘中,纽约油价至截稿时报50.36美元/桶,跌12美分。至此,国际油价今年以来已跌去约20%。

曾经一度被视为“不可能被攻破”的50美元阵地这次真的要“失守”了。

18日,纽约商品交易所2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每桶下跌1.76美元,收于50.48美元,为20个月来最低点。盘中油价一度跌破每桶50美元大关,下探至49.90美元。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3月份交货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每桶下跌1.03美分,收于51.75美元。昨天亚洲电子盘中,纽约油价至截稿时报50.36美元/桶,跌12美分。

据美国能源部当天发表的报告,在截至1月12日的一周里,美国原油库存增加680万桶,大大超出市场预期;汽油库存增加350万桶;取暖油和柴油等其他成品油库存上升90万桶。

业内人士指出,美国部分地区持续出现暖冬天气降低了美国的取暖油消费需求,导致了美国原油库存大幅增加,这是当天油价下跌的主因。

南都期货研发部分析师刘月来此前向早报记者表示,油价暴跌主要由六大因素促动:首先是天气因素,暖冬气候造成美国的取暖油需求下降;其次是美元大幅反弹,总体上,美元与油价呈负相关关系;其三,欧佩克减产目标没有完成,原定要减产120万桶,结果只减产了50万桶;其四,美国成品油库存大幅增加;其五,美国经济增长放缓;最后,国际基金大举看空原油市场,近两周以来增加了3万多手空单。

颇令人意外的是,尽管油价“跳水”格局已定,投资大师吉姆·罗杰斯近日却表示,在经过当前的“调整”后,油价会继续上攻100美元的高位。

罗杰斯曾成功预言了1999年以来的商品超级牛市,他一直力挺石油、金属和谷物的长期牛市

排除各种“阴谋论”,在较为严肃的讨论中,关于最近油价猛涨的最常见的两种解释是:1、“金砖四国”经济崛起,打破了石油市场的供求平衡,所以价格上涨;2、OPEC控制产量垄断价格。

这两种解释有一些道理,但并不尽然。1、金砖四国特别是中国的经济发展增加了石油需求,但并没有打破国际市场目前的供需平衡态势;2、OPEC存在已经几十年,为什么2005年以来,在没有局部战争而石油市场供需大致平衡的情况下,油价一下子就上去了呢?而且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OPEC操纵了纽约原油期货价格,而期货价格通常是决定现价的先行指标。

那么,油价一路上升的原因到底在哪里呢?

在上世纪50年代初,美国地质学家M K Hubbert博士就提出了一个石油产量曲线大致呈正态分布的假设。该假设认为由于石油资源的不可再生以及油田的生命周期,在探明储量达到高峰以后的一段时间,石油产量也会出现顶峰,而后,石油产量逐渐下降。1956年,他发表了1970年美国石油产量达到顶峰的惊人预测。而后,美国的石油产量果真在1971年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

世界石油产量会在什么时候也像美国那样达到Hubbert Peak 呢?

一些学者估计就在2008-12年期间,乐观的认为在2020年。

至于石油可用年限,英国石油公司的一份报告,认为世界石油还可开采40年,而最乐观的美国能源署,预计还有90年。可是就是这个美国能源署,前几年还预测油价会在60美元/桶稳定下来。

如果Hubbert Peak的假设成立,而且在最近几年出现峰顶,石油价格一路高涨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所以,由于石油等矿物资源不可再生,石油价格就不再取决于“成本+利润边际”的定价原则,它可以脱离当前短期市场供求基本面的制约,提前反映资源的稀缺性,同时受潜在的替代能源(如太阳能)价格的影响,由替代成本定价。譬如,如果以太阳能作为替代,那么现在的电价就应该5元/每度。

这样,只要石油难以替代,特别是在供汽车、飞机等运输工具使用的新能源在技术和经济两方面取得根本突破以前,油价可能只有更高,没有最高!

石油价格在最近3-5年涨到300美元/每桶,我们也不必大惊小怪!

国外汽柴油多少钱每升

其实在英国如果不能自驾游还可以自己乘坐地铁呀,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说说关于乘坐地铁时要用的地铁卡的使用攻略,当然还会有怎么充值还有怎么办理这些问题都会提到。

Oyster卡是在伦敦支付单程公共汽车、地铁、有轨电车、码头区轻轨、以及大多数国家铁路列车最便宜的方式。

Oyster卡有很多种,普通卡、学生卡、游客卡等,而我们用得最多的就是普通卡,称为AdultOyster

Card。这里邦利要详细说说这个卡怎么带你走遍伦敦:

Oyster卡的优势

1.价格优势

伦敦的地铁票价跟中国的油价一样,在全世界是出了名的贵,而且只涨不跌,让人恨得咬牙切齿却又毫无办法。如果是现金买票,起步价就是4.7英镑,让人恨不得跳车。Oyster卡无疑是伦敦交通最便宜的支付方式,来看看下面这张现金支付和Oyster卡支付的票价对比你就一目了然了。

Oyster卡还有一个每日封顶票价,在一日内(从当日早上4:30至次日早上4:30)按自己的需要多次乘车,所支付的费用绝对不会超过同等的一日旅行通票

(Day

Travelcard)的费用。系统根据你搭乘的时间和方式来计算每日的封顶票价,比如只在1-2区内是9镑,1-4区内是11.4镑,最贵的1-6区17镑。每次乘车从卡中扣费,直到达到当天的封顶票价。这包括在伦敦公交车、地铁线、有轨电车、码头区轻轨、伦敦地上铁和国家铁路列车上的随乘随付票价。可以理解为如果你当日支付的票价达到一定的限额,你就可以无线次数乘坐车。具体票价每年都在变化,请参考官网。

2.Oyster卡使用方便

就是我们所说的Payasyougo,随充随刷,任何地铁站都可以充值,用不完的钱会保存到你的卡里,也不会扣手续费。

Oyster卡可以在哪里使用

1.伦敦地铁(包括Underground、Overground、轻轨以及从伦敦出发的短程列车)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伦敦地铁都是无人售票的,高峰期的时候检票口会有人值班,在进出车站时,切记在**读卡器上触读你的Oyster

卡,出站的时候再次读一下,以确保正确支付车费。如果你逃票,在火车上遇到查票的,会被处以多倍的惩罚甚至起诉,如果你出站没有再次刷卡,系统将自动按最高额票价(高达

£8.30)支付车费。所以文明乘车,自觉买票。

2.伦敦的公共汽车和有轨电车

需要注意的是Oyster卡不可以用在伦敦的旅游bus上,其他的公交车基本都可以。只需要上下车时读卡就可以了。

3.泰晤士河船

使用Oyster卡随乘随付,可获得ThamesClipper交通船10%

的票价折扣。购票时只需要向河船售票员出示你的Oyster卡,他们会给你开出纸质船票,费用直接从Oyster卡中扣除。船票不计入封顶票价。

4.CableCarEmiratesAirLine(伦敦缆车阿联酋航空线)

伦敦缆车阿联酋航空线,是横跨泰晤士河,专为奥运会所修建,以阿联酋航空冠名的,是连接GreenwichPeninsula和Royal

Dock的一条缆车线。持有任何类型

Oyster卡的乘客乘坐此线可享受登机证(即门票)优惠价。如果是单程,请按照随乘随付方式在**读卡器上触读Oyster卡,如果要乘坐缆车进行游览,需要在售票处购买登机证。购买时出示

Oyster卡以享受优惠价。此线票价不计入封顶价。

如何办理Oyster卡

对于大部分初来英国的人来说,达到希思罗机场后第一考虑的就是市内交通,因此可以在机场的地铁站购买Oyster卡,这个卡既可以当作先充值,即用即刷(Pay

AsYou

Go);也可以充值7日票、月票或年票(Travelcard),买卡的时候需要交5镑押金,不过到最后是可以退还的。购票的时候最好进行实名登记,这样是为了更好得保护的账户,在丢失或被盗情况下,卡内存款和季票仍得到保护。

如何充值Oyster卡

最方便的是地铁站充值,几乎所有的地铁站进站口都有自动充值机器,稍微大点的有人工充值服务,自动充值机器接受刷卡、现金支付,最低充值10镑;人工充值没有限制。

其次是绑定银行卡,自动充值。设置后,当Oyster卡中的余额低于10镑时会自动充值,充值限额自己可以设置。

再次是小卖部充值。在伦敦大约4000个Oyster票务站点(OysterTicketStops),可以随时充值。

学生Oyster卡

这种卡是针对年满18岁,在伦敦交通局录入在册的学校内登记入学的,学习期间居住在伦敦地区的学生。这种卡办理会比较麻烦些,贴有本人照片,首先有一个核实学生身份的环节,通过后最终的卡会直接寄给你,而这个卡是有时间限制的,只要你的课程一结束,卡就会自动取消优惠,变成一般的Oyster卡。与普通卡相比,周票、月票、年票享受7折优惠。点击www.photocard.tfl.gov.uk申请。

其他的充值和使用跟普通Oyster卡一样。

MINI汽车史,英国的迷你精灵、宝马三大品牌之一

差距不大,按照生活水平来讲中国的油价是相当高的。将来会更高。

北美东部时间2008年6月27日上午十点

纽约油价,87号无铅汽油(相当于国内97号)$4.49/加仑

合人民币8.17/升

6月8日,美国汽车协会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美国汽油平均价格首次突破每加仑4美元,达到4.005美元(相当于每升1.058美元)。CCTV从来不敢直说美国汽油多少钱一升,都是说涨幅啊或者用观众不熟悉的计量单位

一加仑等于3.785升, 成品油零售价4美圆/加仑 ,高速\过桥费\燃油税等都包含在内

这么算的话每升1.0568美元,美元:人民币=1:6.93,就是每升合人民币7.32元

美国商务部前日发表初步统计报告,2006年(没有找到2007年的数据)美国人均收入为36276美元,合人民币251392.68元

就这样,美国人已经吃不消了,喊油价太高了。

英国形势怎么样

MINI?最早是英国汽车公司(简称:BMC)的经典产品,后几经辗转成为宝马汽车集团的三大品牌之一。虽然经历了时间的洗礼,但依旧保持其小巧车身、精致内饰、优秀驾控的品牌基因。下面我们就通过几个历史事件了解下,MINI汽车的发展史。

1956年,苏伊士危机爆发,欧洲各国油价不断飙升,于是BMC公司决定生产一款燃油经济性极佳的微型车,此项任务就交给时任BMC主设计师-阿莱克·伊西戈尼斯的身上,并于1958年推出了MINI原型车。

1959年8月26日,MINI正式上市,该车成为世界上第一辆前驱的小型车,车身短小、车长不足3米,而在空间上却“大”有学问,加之精致豪华的内饰和朝气十足的外形设计,成为那个时代的都市精灵。

1961年,F1传奇赛车手-约翰·库柏?为MINI提出了改装升级方案,于是,底盘经优化升级、可输出55马力的MINI?COUPER问世。强劲的发动机、全新的刹车系统、灵敏的操控,构成了MINI赛车神话的精髓。

之后的几十年中,MINI品牌几经辗转。1968年,NMC与利兰公司合并为英国利兰汽车集团(简称:BLMC);1978年,BLMC公司改名为奥斯汀·莫里斯集团;1988年,罗孚集团入主奥斯汀·莫里斯集团,MINI和当时的罗孚、MG、路虎成为旗下的四大汽车品牌之一。

1994年,宝马汽车集团收购罗孚集团,旗下四大品牌也归入宝马门下,后罗孚、MG、路虎被出售,仅保留MINI品牌。在宝马的推动下,借助欧洲各国小型车的热潮,上至王室成员、下至普通平民,MINI成为许多人迷恋的对象。

2001年,宝马在英国牛津工厂生产的全新MINI问世,从那时起便固定了MINI?ONE、MINI?COUPER、MINI?COUPER?S三款车系,MINI“跳动精灵”的品牌精髓依旧延续。

标志含义:英文MINI?外面加上一对飞翔的翅膀,即表明车名又让人感受英国典型汽车的气质。

原创资讯,感谢阅读、点赞、转发-高队车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英国最近有蛮多大事值得关注,我们来理一下英国的近况!

一、covid-19方面

就大家关心的英国covid-19方方面,其实这边躺平,与之共存后,是真的好像都结束了。有的阳了的,也就阳了,在家当感冒一样治。如果国内的朋友和家里人不经常问,英国的朋友其实已经很少聊到这个事了。甚至反感聊这个事。

路上也基本没什么人戴口罩,现在也不怎么公布这个数据了。想看具体新增需要自己去gov去查。生活仿佛回到了几年前,手写的从前啊。上周末又开始搞了裸骑等活动,那画面太美,有点辣眼睛。

二、英国物价上涨,是真的头疼

现在英国油价,能源生活成本暴涨,这边经济学家预测英国即将步入经济衰退期。这也就是为啥现在英国到处抢人才的原因了。脱欧导致人才流失,eu这边不来腐国的增多。只能从远处拉人了。

现在交通费比国内贵多了,根本说打车什么的。油价就真的离谱,据说还要涨。电费也是,基本翻倍了。其他物价上,像面包、牛肉的价格上涨了16%。有些意大利面这种更是上涨了50%。连牛奶也在涨,一个月涨几次那种。

伦敦物价已经成为全球第四高的城市了,房租也在上涨,估计明年留学费用也会涨。

三、英国抗体率达到90%

英国这边能群免还是一路抗过来的。现在人家第一剂接种超93.1%,第二针集中超87%,第三针接种超68.4%。整体抗体率达到90%。

四、苏格兰表示2023年底公投脱英

英格兰和苏格兰这两又在闹内讧了,苏格兰表示2023年底又要开始公投脱英了。理由是,脱欧的时候,英格兰没重视苏格兰的决议。这个借口就离谱。

反正苏格兰每年都要搞下心态,最早在2014年开始公投,然后55%反对,45%支持。就不晓得明年会怎样。估计又是一场扯皮,然后向好兄弟要点好处。会闹的孩子有糖吃啊。

五、英国最新签证高潜力人才签证已经开放

表示5月30日,英国这边已经宣布开放high-potential individual,世界大学排行榜前50的顶尖大学可以来英国工作。本硕申请人将获得两年工签,博士学生将获得三年工签。而且这个签证是不需要有英国留学经历的。

关于学校这边,只要满足ARW或QS以或THE这三个世界排名其中的两个即可。我们这边主要是清北和港三这种。这个签证有个好处就是相当于给个小永居了。可以不受雇主限制去找工作,只要前6个月为第一个雇主服务即可,后期可以转换工作。

六、最大的留英福利签证scale up visa预计8.22开放

这个签证就更进一步,属于扩大签证范畴,优势也很明显,更自由,也无卖身契,灵活,而且可以和工签叠加。后续转永居也便宜,无附加费用。最重要的是,不需要雇主担保了,你可以为任何雇主服务。

限制是,两年后续签,你需要提供33k?的收入,这个其实也还好。唯一的阵痛是前期申请这个签证可能审核会相对严格点。

就想永居英国的,可以努力争取这个签证。是目前性价比最不错的一个签证。

七、英国公司宣布一周工作4天,工资不变!

英国这边将躺平发挥到极致了,一周工作五天都嫌多了。四天才是刚刚好,其他三天,一天喂喂松鼠,喂喂鸽子就挺好。还有一天,找个兴趣班学习,一天陪陪孩子出去社交,或者宿醉去。

这波参与该试点的公司有70家左右。这些试点公司的员工预计将在2022年6月至12月每周减少一天的工作时间,不过他们预期能保持相同甚至更好的工作效率,所以,工资什么的,不变。

总了个结:以上就是英国的近况,看完是不是还是蛮喜欢这个腐国的。槽点永远多,而且热衷于搞事。本身还不和睦,经常要搞个罢工,或公投。

之前不开放移民这种,现在也在松动,想着挖点高端人才过去弥补下人才流失。

最近还有就是英镑在暴跌,跌到近几年新低,就差不多准备学费的能换一点是一点。就没有比现在更低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