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教高手:来往于福州和澳门之间最经济便捷的交通方式是怎样的?

2.澳门现今的用电情况

3.“西江苗寨自由行”国际油价飙升国航澳门航空陷入困境

4.人民币对澳门币

5.韵达快递怎么算运费

6.长三角的制造业和珠三角的制造业有什么区别?

请教高手:来往于福州和澳门之间最经济便捷的交通方式是怎样的?

广东和澳门的油价_广东油价贵

福州到澳门无直达车次,可以采用两种方式到珠海拱北汽车站,拱北汽车站就在拱北口岸对面,到站后步行过关到澳门即可。

一、搭乘火车到深圳再转汽车到珠海拱北:

2274次空调普快(福州-深圳)福州21:12始发,深圳次日17:50终到,20小时38分,硬座144元、硬卧下276元、软卧下424元;

到深圳火车站后,出站到旁边的罗湖汽车搭乘每20分钟一班到珠海拱北汽车站的豪华大巴,票价85元,两个半小时到达。

二、在福州汽车南站搭乘每天17:50发车的福州—拱北的豪华大巴,票价315元(油价上涨后或许涨价)。

澳门现今的用电情况

由于青洲发展较快,供应北区的三个变电站用电负荷接近安装容量八成. 由于青洲多个公屋陆续落成,预计新增五千个住宅单位,加上商铺等,未来五年用电负荷料增五成。 现时供应北区的三个变电站,包括澳北变电站、马交石变电站和黑沙环变电站,在一三年供电负荷已达75至82%, 到一七年用电负荷超过一半后,有需要筹备新变电站

澳门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澳电”),其前身澳门电灯公司(以下简称“澳灯”),由葡萄牙商人兴办于1901年(清·宣统二年),是满清王朝腐败统治期间,海外在国内投资新兴电力企业26家中的一户。澳灯开办初期只有一家发电厂,柴油机引擎发电,主要提供商贾用电和民用照明,澳督府、新马路一带夜间形同白昼,贫苦百姓油灯消夜。 目前,澳门地区有两家发电厂,一家建在澳门马交石,是个老厂,经两年大规模扩建,已于1982年竣工。另一家新建在路环岛九澳,于1978年投产供电。到1987年为止,澳电公司计有日本三菱产的燃气轮发电机组3台,大陆生产的汽轮发电机组2台,法国产柴油发电机组4台,低速柴油发电机组1台和老式柴油发电机组7台,总装机容量162.54MW,但实际发电能力只有134.25MW。其中马交石发电厂102.51MW,九澳发电厂装机容量有60.03MW。电力输送经海底电缆贯通澳门三岛。澳电配电现今以220V电压为主,但局部地区仍留有110V电压,目前正加紧调换全部向220V电压靠拢。澳门电价约1元(澳门币)/(kW.h),全公司员工已超过500人,是澳门三岛屈指可数的大型企业。公司于1984年开始有所盈利(当年盈余1500元澳门币),1986年盈余逾亿元(澳门币),1987年又盈1.2亿元(澳门币)。10多年来,澳电公司供电量大增,1987年为5.34亿kW.h,比1982年的2.83亿kW·h增加近1倍,现今供电能力仍保持在1987年水平,居高不下。 澳电公司两家电厂,发电自耗现象十分严重,不是设备陈旧就是运行欠经济。马交石电厂7台老式柴油发电机组,有的已有40年历史,仍在服役。最早1台购置使用于1959年;最新1台安装投产于1971年;另外3台燃气轮发电机组出厂于1973年,离今已有27年役龄,是葡萄牙本土使用过的2手货,耗油出名的“大食机”。至于九澳电厂的2台汽轮发电机,虽投产仅21年,但机型老,耗油亦不见节约,尽“吃”油不“吐”电。澳电两家电厂机组均同病相怜,耗电严重,制约着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实际发电率仅82.6%。 澳门是个自然资源极其贫乏的岛区。除了有限的花岗石出产外,其他一无所有,连吃(淡)水也困难。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东危机两伊战争爆发,油价上扬搞得澳电公司措手不及,无米之炊濒于关门断电,澳门三岛经济繁华因电一度下滑,生产生活用电遭受“限电、拉电”干扰频繁,激起澳门有识之士和实业家将电力供应保障的视线由海外转向祖国大陆。1981年,澳电毅然采用补偿贸易方式与广东省签署购买电力合同。根据合同规定:“澳门向广东省提供无息贷款2亿元港币,广东省于1982年开始向澳门供电。广东省接受贷款后成立专业供电公司,筹建电厂,保证澳门用电。并从1984年开始,以每月收受澳门应缴纳的电费作为偿还款,分10年全部还清。”目前,原合同已续订延期,顺利地解决了澳门三岛用电的后顾之忧。 澳门垃圾焚化发电站,是我国境内较早大规模利用生活垃圾进行燃烧发电的新型工厂,厂址设在仔岛北安,由澳门 *** 、葡萄牙及前西德三方合资3.5亿元(澳门币)兴建,并于1991年4月投产发电,澳电现负责发电站的日常行政管理,澳门市政厅全权控制。目前电站垃圾燃烧能力5×15t/h(第一期已完成2×15t/h,第二期3×15t/h),每t垃圾可发电250kW·h。澳门垃圾有机物含量高,自动化分选容易,收集更是方便,焚烧后的废渣是澳门地区围海造田的绝佳垫料。现澳门每日所收集的垃圾量约为380t,预计到2010年才达到830t,还不够电站“吃饱”。异军突起,澳门垃圾发电潜力迷人。 电力工业与自来水工业合并,在澳门称为电力自来水业,其生产产值占全澳工业总产值的10%,超过了以往的玩具制造业,跻身成为澳门制衣业、毛针织业之后的第三大支柱产业。随着澳门回归祖国,澳电将进入全新的飞跃时代,支托着澳门三岛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永隽史册。

参考: other.nongdian/membercenter/nongdiancenter/viewarticle?user=nongdian&articleid=10004583

“西江苗寨自由行”国际油价飙升国航澳门航空陷入困境

高油价的压力对航空公司的业绩产生了直接的负面影响。13日,记者获悉,中国国际航空有限公司(简称“国航”)控股的澳门点击进入其在澳门的目的地,澳门航空有限公司(简称“澳航”)董事会主席向股东发出通知,称澳航今年5月和6月亏损约1亿澳门元(100澳门元约合85元人民币)。与此同时,亚洲许多航空公司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

据香港媒体报道,澳航今年5月和6月亏损1亿澳门元。加上今年早些时候超过1亿澳门元的亏损,青旅今年上半年亏损超过2亿澳门元,而澳门航空成立时的注册资本只有4亿澳门元。澳航已经请求国航等股东注资。

对于澳航的要求,国航将与澳航相关股东商讨,寻找合适的方式帮助澳航走出困境。根据澳门当地法律,亏损超过注册资本的50%后,有三种选择:一是倒闭,二是注资,三是减资。但是,一切都要经过股东大会决定。

13日,澳航就《澳门日报》发表声明指出,控股股东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已正式表达对澳航及澳门特区航空业发展的高度关注,并表示将提供最大支持。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最近与澳航领导层达成了多项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将于近期完成对澳航的特别支持。

澳航成立于1994年。国航和王何鸿_旗下的澳门旅游娱乐公司是前两大股东。目前,他们分别持有澳航51%和14%的股份。自十多年前成立以来,澳航已拥有16架飞机。在此之前,它从未向股东提出任何增资要求。

国航内部高管向记者透露,澳航虽然由国航控股,但资产不到国航的5%,对国航近几年的利润贡献也不大。除了油价的压力,两岸直航也会对澳航产生影响,因为澳航的主要航线是运送大陆台商或旅客从澳门到台湾省,点击进入台湾省目的地,点击进入台湾省旅游超市。而现在,这条“绕道”航线在实现直航后,显然遭到了冷遇。

随着国际油价高企,世界各地的航空公司经营都变得困难,不仅包括澳门航空等中型航空公司,高端航空公司国泰航空有限公司(简称“国泰航空”)最近也发布了盈利预警。国泰航空表示,从周五开始,大部分飞往香港航线的头等舱和商务舱票价将上调3%-15%,并将把运力重新部署到盈利地区。

与此同时,台湾省最大的航空公司中华航空有限公司(China airlines ltd)的新任董事长魏也透露,预计中华航空第二季度的净亏损将接近第一季度的水平。这家台湾省营业收入最高的航空公司第一季度净亏损29.7亿新台币(9770万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净亏损8.058亿新台币,也超过了公司净亏损2万。魏表示,该公司计划调整航线,减少消耗更多燃油的长途航线,并专注于支线航线。

人民币对澳门币

人民币对澳门币?澳门币汇率换算器使用说明

外币汇率换算公式:四大银行有汇兑业务的货币为(银行平均卖出价+银行平均买入价+中国人民银行基准价)/3,非常用外币以此货币在外汇交易市场中兑美元汇率再兑人民币计算得出。输入需要换算的澳门币(MOP)或人民币(RMB)的金额,选择原始货币与目标货币,点击换算即可按今日最新实时汇率换算出可兑换的澳门币等于多少人民币钱数。如果要计算多国货币等于多少澳门币的汇率,请使用多种外币汇率计算器

常用货币兑人民币汇率

美元 人民币 欧元 港币 英镑 台币 新加坡币 印度卢比 加元 澳元 韩币 泰铢 菲律宾比索 土耳其里拉 新西兰元 越南盾 印尼盾 日元 卢布 马来西亚币 瑞士法郎 土库曼斯坦马纳特 塔吉克斯坦币

银行外汇牌价表

中国银行 工商银行 建设银行 农业银行 招商银行 交通银行 邮储银行 光大银行 中信银行 民生银行

澳门元汇率相关查询

美元指数 离岸人民币 黄金价格 国际油价 白银价格 比特币 银联汇率 欧元牌价

韵达快递怎么算运费

根据2020年3月份的规定,韵达快递每公斤的收费的具体情况如下:

1、广东省内:首重8元/KG、续重2元/KG;

2、江苏、浙江、海、北京、福建、首重8元/KG、续重4元/KG;

3、津、重庆、安徽、广西、贵州、海南、湖北、湖南、江西、山东、山西、陕西、云南、首重10元/KG、续重5元每/KG;

4、四川、河北、河南、首重12元/KG、续重5元每/KG;

5、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西藏、新疆、首重13元/KG、续重7元/KG;

6、香港、澳门、台湾、首重25元/KG、续重25元/KG。

扩展资料:

包装要求

1、包装基本的要求是箱子内要实,不能有空隙。标准是无晃动声,并用力摁箱子的接缝口,而不至于胶带脱落,同时是要考虑到从2米高度自然坠地确保不至于损坏。

2、空运物品的包装要特别加强,因为公路运输一般就1-2次装卸,而空运则可能会有6-7次的装卸过程。

3、单件重量不超过50公斤;标杆类货物的单件长度不得超出180厘米;板类货物长宽相加不得超出150厘米;对于过小的物品最小包装不能小于运单大小。

4、严格禁止子母包发运(指2个独立的物品通过简单捆绑、缠绕方式组合到一起成为一件物品)。

长三角的制造业和珠三角的制造业有什么区别?

珠三角制造业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简单加工制造,现在制造业产业主要集聚在纺织、家电和电子产业;

长三角制造业发展加速于20世纪90年代,产业结构高于珠三角,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产业。

长三角发展势头明显好于珠三角,其主要原因是长三角拥有高科技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

外向化程度 东南沿海地区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动因,主要在于对外开放策略和地区外向型经济方式的确立。相对于全国其他地区,东南沿海制造业的外向化程度都比较高。但在发展过程中,长三角制造业更多脱胎于该地区的传统产业,制造业生产较之珠三角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因而,长三角制造业的外向化程度要低于珠三角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两地区制造业外贸依存度都不断攀升,但是珠三角的外贸依存度指数一直大大高于长三角。这种现象背后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长三角制造业生产所使用的中间产品较之珠三角更多来自于国内,中间产品进口数量相对较小,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其二,长三角制造业生产的产品销售较之珠三角更少依赖外部市场,其生产比珠三角地区受到外部市场的影响相对较小。 同时,反映地区外向化程度的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FDI)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珠三角也一直高于长三角;虽然,近年来两地区在这一指标上的差距有所缩小,但是仍然存在比较稳定的差别。这说明,珠三角制造业投资来源更多依靠FDI形式的外国资本流入,当外资流入减少甚至发生外商撤资时,本地的制造业生产较容易受到冲击。 专业化程度 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长三角地区更多以当地传统制造业为基础,承接国外产业转移,进行产业布局和体系构建。而珠三角地区则主要是以“空降”方式接受国外产业转移,较少和当地历史产业基础进行有效嫁接。因而,长三角较之珠三角制造业有比较明显的“多样性”,而珠三角制造业的专业化程度相对更高。地区专业化程度高也意味着珠三角地区制造业的集中度比较高,而制造业整体具有较强的“单一性”(如过多集中于服装、玩具和轻工等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行业),因此,当遇到外部市场变化时,珠三角制造业相对于长三角,缺乏多样性产业的选择余地,受到的影响冲击会更大些。 企业主体性质 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对外依存度高于全国水平,在微观层面表现为外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外商投资企业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两大地区在产业发展模式上又有明显不同之处。长三角主要是以企业内生成长与规划管理型的政府操作模式主导经济发展,如上世纪80年代形成的“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90年代以后上海浦东开发开放、江苏“开发区产业集聚”、浙江“块状经济”现象,推动了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长三角制造业在中国和世界的重心地位。而珠三角则主要是外资企业主导的外源型发展模式,突出表现为利用其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形成“前店后厂”布局,通过90年代中后期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形成轻型制造业基础。珠三角的制造业几乎已完全加入到跨国公司供应链,成为其生产体系的重要一环,并以OEM加工、融资租赁、海外上市等形式与跨国公司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潮流相配合,企业主体的外向化不断加深。 挑战相似 目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制造业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导致这些困境的原因既有外部环境的变化,也有深层次的产业结构问题,但归结起来,直接因素有四个方面。 生产成本持续攀升 随着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带动劳动力、资金、土地等要素成本上升,以及国家产业政策间接推升生产成本,东南沿海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上升开始超过其利润所能承受的范围。这些成本因素具体包括: 劳动力成本上升。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供求的“拐点”已经隐现,虽然整体上仍然供大于求,局部地区出现了供求失衡,企业用原来的低工资水平已难以招募到需要的员工。新实施的《劳动合同法》规定了社保强制提取、节假日补偿、各地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不能随意辞退劳动效率低的职工,等等,都意味着企业的用工成本开始增加。 地价和土地使用税提高,用地成本上升。国家对建设用地供应加以严格控制,土地供应与土地需求差距加大,需求拉动土地价格上升的力量较强。取消协议出让土地,对工业和其他类型企业的用地实行招拍挂,寡头垄断供应而多家需求竞争,也使土地价格开始持续上升。东南沿海地区持续几十年开发,可利用土地空间已大为减少。 资金成本上升。尽管为应对金融危机国家货币政策由适度从紧转为相对宽松,但现行政策更多适用于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仍旧融资困难,很多企业不得不从非正规渠道融资,这必然会影响企业的资金成本,特别是资产结构中负债率较高的企业,致使财务费用大幅度挤减了企业的正常利润。 原材料成本上升。我国资源品价格市场化尚未完全到位,原油与成品油价格倒挂,煤电价格倒挂,水资源价格偏低,一些矿产资源的定价也不完全反映供求关系。虽然有些资源品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有升有降,但企业用能源和原材料成本总体上比以前都有较大幅度提高。 运输费用上升。我国交通运输状况虽得到较大改善,但迄今铁路运力仍不足,高速公路网欠发达,油价总体趋向上升态势。国内物流企业过小过散,应用现代流通技术的企业少,流通效率低。资料显示,发达国家平均物流成本是10%,而中国平均物流成本则要高出一倍。 改善和维护环境的成本上升。据国家环保局的有关数据,我国的万元GDP能耗水平是发达国家的3~11倍,目前中国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已近极限。在国家相关环保政策的压力之下,有关企业运行的环境成本将会逐步提高。 外部需求下降 由东南沿海地区所代表的中国制造业大多属于世界生产贸易体系中的低端环节,而以美国和欧洲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则是整个贸易的领导者和操控者。中国的整体增长与其外部需求具有很大的相关性。所以,当美国和欧洲消费市场出现变化时,直接影响的就是中国的制造产业,特别是美国经济增长的减速将导致其消费和进口需求的下降,从而直接冲击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东南沿海两大区域的进出口贸易占全国贸易总额的2/3,其制造业出口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外部市场的需求稳定性是两大地区制造业发展的必需因素。如果外部市场需求放缓,外部经济增速下降,东南沿海地区的投资和净出口将急剧衰减,而外部经济变化导致的国内消费萎缩也将缩小东南沿海地区制造业国内市场的总体规模,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其制造业发展的双重市场打击。 国外竞争对手劳动力成本优势开始凸显 除了制造业成本上升和消费市场萎缩两大发展障碍之外,国外制造业竞争对手的劳动力成本降低也成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制造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路障。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制造业劳动力成本相比主要竞争对手国和地区,其优势已不复存在或十分微弱。正因为如此,2007年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一些外资企业开始外迁至东南亚、南亚等国。 人民币汇率升值 由于世界经济衰退,印度、东南亚国家和巴西等国家的本币汇率进入贬值通道。这些国家货币的大幅贬值和我国人民币稳定升值的状态形成了鲜明对比,使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大打折扣,给东南沿海地区制造业出口竞争造成了不利影响。 上述分析从表面上看,我国东南沿海制造业遭遇的困难在于外部需求冲击和外部对手竞争。但是,从更深层次看,东南沿海地区制造业的结构性问题才是产生其困境的根本原因。所谓的结构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发展过分依赖国外资本、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且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从而持续发展和抗冲击能力孱弱。因此,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制造业必须进行战略调整和结构转型,目标就是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低消耗和低污染的现代新型制造产业。 实施特色转型升级战略 鉴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在制造业外向化、专业化、企业性质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在制定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规划中,必须考虑不同地区产业发展特点而实行有差别的战略选择,特别要明确产业定位,找准升级路径,增强区域间合作。 明确区域产业的战略定位 长三角地区产业门类齐全,轻重工业发达,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不仅传统工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以微电子、光纤通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也比较突出。最近几年,适应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形势变化,长三角地区适时将新型制造业作为区域产业发展的重点目标。上海提出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浙江将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江苏则要打造国际制造业基地。 珠三角制造业主要由加工贸易导引,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的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为解决本地产业层次不高、结构偏“轻”、外向度偏大,以及由此带来的产业根植性不强等问题,珠三角地区大力改善当地投资环境,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并提出“适度重型化”的工业化战略。这种调整收到明显成效,以电子信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石油化工、钢铁、电器机械及专用设备等重化工产业正在形成新的产业支柱,重工业比重已超过规模以上工业的一多半。 在此背景下,长三角地区产业定位可以明确确立为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是IT产业、装备制造、金融保险、创意设计、会展咨询、商贸流通和物流业。而珠三角地区则是以现有加工业为基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增强其区域根植性,实现传统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重化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四箭齐发”,构筑新型而完备的产业体系。 找准产业升级的主要路径 珠三角地区产业的“外源性”较强,基础产业发展较之长三角不尽完备,区域创新源泉过分依赖国外。因此,珠三角产业升级路径主要是依托现有制造业基础,实行制造业链式升级(根据产业价值链“微笑曲线”,逐步由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转变),并适当推进“腾笼换鸟”的升级模式(将不适合发展的产业转移到其他地区,以腾出空间发展新兴产业)。目前,珠三角的轻加工业仍占主导地位,而化工、钢铁等基础工业相对滞后,所以必须发展与之配套和支撑的上游工业部门,以增强工业部门的均衡性和经济发展后劲。 相对而言,长三角地区的产业更加依赖本地企业,整体产业体系比较完备,但区域内产业结构趋同化,尚未形成互补共赢的梯度发展优势。因此,长三角产业调整和转型要注重优化内部产业布局,构造出区域合理分工与适度竞争的发展格局。同时,提升研发和创新的能力,强化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的战略意识,把科技强区提到地区发展的战略高度。此外,要进一步完善区域产业配套能力,打造现代制造业高地,重点发展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群,比如,以电子信息、生物制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以大型电站设备、通讯设备、运输设备、工程设备、石化设备为主的现代装备制造业群。 增强区域间的专业化合作 根据比较优势,实行区域专业化合作,是东南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长三角区域产业合作应当以新型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为核心,提高区域专业化程度,形成多层次、多角度的现代制造业区域分工体系。特别是上海、南京、杭州等大城市,要将一般制造业转移到外围地区,而吸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城市中心聚集。中心城市要成为研发设计、营销、品牌、信息和金融等制造业服务中心,外围地区则重点放在生产制造上,形成中心与外围的合作互动,而外围城市间也要形成差异化的分工格局。 珠三角地区重点是内部一体化建设和粤港澳更紧密联系(CEPA)。要按照批复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优化空间布局,以广州、深圳为中心,以珠江口东岸、西岸为重点,推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要增强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文化引领和综合服务功能,优先发展高端服务业,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进一步落实CEPA相关协议框架的具体措施,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物流、高增值服务中心和澳门作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地位,支持珠三角地区的港澳企业延伸产业链,向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转型,增强其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