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问黄金过年一般会涨价吗,想投资黄金什么时候买入划算啊?

2.黄金价格,年内会出现大幅回调吗?

3.你觉得金价以后会跌还是会涨?

4.我想了解未来三个月的黄金价格

请问黄金过年一般会涨价吗,想投资黄金什么时候买入划算啊?

年底金价会上涨吗-年底金价预测行情

投资者应该用黄金分散长期债券投资,因为黄金会受到“恐惧情绪驱动的需求”提振;包括Sabine Schels在内的高盛分析师称:在投资组合中,黄金不能完全取代政府债券,但把一部分常规债券改成黄金的理由前所未有的强烈。

机构称圣诞节前后买进黄金,新年的第二周卖出,黄金上涨的几率超过80%

我们仍认为黄金会上涨,因为对周期后期的担忧和不断加剧的政治不确定性,可能会支持黄金这样的防御性资产的投资需求;因美联储降息,且负收益率债券规模攀升至17万亿美元,黄金曾在今年9月创下六年新高。

CFTC数据还显示,截止12月3日当周,对冲基金和其它大型投机者对黄金的看涨押注增加了8.9%。这是9月底以来的最大涨幅;尽管高盛表示金价还有进一步回调空间,但该行仍然坚持其明年金价将升至1600美元的预期。

CPM Group预计,2020年黄金平均价格为1540美元,高于2019年1395美元的均价预期。新闻事件的驱动甚至可能导致金价飙升至1600美元;CPM Group研究主管Rohit Savant表示,全球经济走软,加上各国央行有意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应该会在2020年支撑金银价格。此外,各国央行可能会继续购买黄金。

市场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主要受美国和欧洲政治功能失调的影响。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增长预计将放缓;若有必要,央行仍对放宽货币政策的想法持开放态度。因此,所有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应该会对金价形成支撑;我们不一定会看到金价大幅上涨。它们可能会逐渐回到今年的一些高点,甚至可能会略高于今年的高点,达到1580美元左右。

CPM Group预计,各国央行今年将净买入2000万盎司黄金,并预计2020年也将有类似的增长;这也支撑了今年金价。与投资者不同,我们认为,各国央行可能成为更持续大量购买黄金的买家。投资者有可能推动金价大幅上涨。但就购买模式而言,央行可能要可靠得多。

黄金价格,年内会出现大幅回调吗?

就目前来看,现货黄金年内出现大幅度回调的概率较低。

众所周知,黄金属于避险货币,在全球地缘政治摩擦频繁,经济前景暗淡,突发事件的情况下,黄金都会扶摇直上,市场上的险资出逃,涌入黄金、美元等避险领域。今年年初,突发的疫情令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增加,美国疫情的失控,加剧经济风险,二季度全球经济增长受阻,许多国家和地区甚至出现经济负增长。

三季度经济虽然有所复苏,但是冬季来临,很可能会发生第二次大规模疫情,疫情的情况将直接决定未来经济的走向,各国央行纷纷宽松以待,刺激经济复苏。黄金的走势也是如此,如果疫情好转,黄金价格会下行,反之黄金可能持续保持高位或者上涨。

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倘若经济增长前景明媚,国际局势安稳,金融市场稳定,那么黄金势必会出现大幅度下降,但是目前2020年内的情况并不支持黄金大跌,我们先来看几个年内对黄金影响较大的事情。

第一,疫情控制情况。目前全球确诊人数持续增加,累计确诊人数已经高达五千万人,亡人数也超百万,疫情后续控制情况,直接影响未来经济的情况,如果疫情二次爆发,黄金势必还会上涨,如果疫情得到控制,黄金会小幅回调。

第二,美国大选。如果美国大选顺理,不论对美国经济还是全球经济都是一种利好,有利于全球经济复苏,反之,很可能会出现黑天鹅,引发金融市场动荡,波及全球。

第三,贸易局势。在当前全球经济并不景气的情况下,国际贸易本身就有所萎缩,加上一些国家贸易壁垒,这对经济复苏来讲并不是一件好事,如果经济不能好转,黄金可能会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保持高位。

我是Roseview财经,更多问题敬请关注,欢迎一起交流讨论,希望对您有帮助。

你觉得金价以后会跌还是会涨?

金价的问题其实相对比较复杂,绝对不能用简单的涨跌来评判。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觉得你有必要了解一下金价和货币的关系,甚至了解一下金价和全球经济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金价虽然不能作为一般商品的等价物,但却可以作为金融的对标产品。金价的涨跌其实跟美元的强弱周期有很强的关联,我会从以下几点做详细解释。

一、你可以简单把黄金当成避险资金。

这个说法虽然有些粗糙,但是可以向很多新手解释黄金的价格问题。如果你难以理解黄金价格的逻辑,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黄金当成避险资金来看待。当市场上的流动性过大的时候,因为很多人害怕自己的资产贬值,便会把资金放到可以保值的资产上,这些资产包括房地产和股市,同时也包括基金和黄金。也正因如此,你在判断黄金涨跌时,需要判断市场的流动性。

二、黄金也跟美元的强弱周期有关系。

这个逻辑相对比较复杂,如果简单来讲的话,当美元处在强周期的时候,黄金的价格一般处在弱周期。反之,当美元渐渐走弱的时候,黄金的价格就会逐渐走强。现在有很多经济学家预测美元马上就要步入弱周期,弱周期的持续时间可能会达到5年以上,所以黄金的价格可能会进一步走强。

三、我个人比较看好金价以后会涨。

我所发表的仅仅是我的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人的投资决策的依据。在我看来,我认为未来几年的黄金价格会进一步上涨。至于上涨的幅度是多大,我觉得跟市场上的货币流动性有很大的关系,同时也跟经济的恢复程度有关,这个三言两语就讲不清楚了,我建议你去做系统的调研。

综上所述,你可以综合参考一下我的观点,我个人觉得金价会涨。

我想了解未来三个月的黄金价格

分析:金价今年将见顶

过去10年,投资黄金有时就像是一种只赚不赔的买卖。自2001年以来,金价每年都在上涨,年均涨幅达到可观的18%。

然而今年,这种情况正受到挑战。通常属于黄金看涨派的银行分析师,在预言金价将升至创纪录水平的同时也发出警告称,根据最新形成的共识,2011年可能会成为金价见顶的一年。

这一预期基于如下观点,即美国经济复苏的势头将开始增强,这会迫使美联储(Fed)收紧货币政策,让债券和股票的收益率变得更具吸引力。

“随着经济逐步改善,实际利率将会上升,这将限制金价的涨势,”高盛(Goldman Sachs)驻纽约分析师戴维?格里利(David Greely)表示,“我们认为,对于黄金投资者而言,谨慎的做法是开始为金价见顶做好准备。”

很多分析师将1月初以来市场情绪的变化,视为黄金市场前景的预兆。由于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前景越来越有信心,对欧元区财政问题的担忧也有所减轻,因此资金已流入股市,债券收益率也在上升。

黄金这一防范经济不确定性的传统避险工具已因此受到拖累。贯穿2010年下半年、建立在担心双底衰退基础上的火爆行情已经消退。一些投资者已开始获利了结。

去年,金价上涨了30%,12月中旬曾创下每盎司1430.95美元的纪录名义峰值,但自那之后累计下跌了7.5%,本周已跌至每盎司1322.70美元的3个月低点。

银行人士表示,金价下跌所反映的是短线交易员获利了结的行为,而非投资者大举撤退。实际上,几乎所有交易员和分析师都认为,金价今年将创下新的纪录。根据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ondon Bullion Market Association)的一份调查,受访者对金价新高点的预测从每盎司1550美元至每盎司1850美元不等。

尽管如此,仍有很多人发出警告,称金价一再上涨的阶段已经结束。除高盛之外,包括瑞银(UBS)、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巴克莱资本(Barclays Capital)、麦格理(Macquarie)和贵金属咨询公司GFMS在内的其它机构也都预测,金价将在今年末或明年初见顶。

瑞士信贷贵金属分析师汤姆?肯德尔(Tom Kendall)表示:“今年下半年我们将看到这样一种情况:人们调整了所关注的市场驱动因素,美国超低利率对金价的刺激逐渐消失。”

投资者已开始注意到这些警告。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称,美国期货市场上押注金价走低的投机性头寸的数量上周升至2005年年中以来的最高水平。整体而言,投资者仍看涨金价,但他们的头寸配置状况反映出,他们的看涨程度是2009年7月以来最低的。

那些投资于黄金ETF(交易所交易基金)的投资者也已相应减仓。过去5年,黄金ETF吸引到了海量的资金流入,对推高金价起到了一定作用。规模最大的此类基金——SPDR Gold Shares周二遭遇其6年历史上的最大规模的资金流出,令其黄金持有量降至去年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高盛的格里利表示,投资者此时已着手保护自己免受金价下跌的冲击,做法是购买看跌期权,这样在市场出现回调时就可限制自己的亏损。肯德尔补充称,“一两家”对冲基金已“开始考虑长期退出策略”。

“最初的抛售可能会比较剧烈,”格里利表示,“但我们认为,剧烈程度不会像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样大。”

几乎没有策略师现在推荐做空黄金。由于亚洲的通胀显著加剧,新年的第一周,来自该地区的黄金需求大幅上升。此外,各国央行已停止出售黄金储备,转而成为黄金的重要买家。

此外一些投资者认为,较长期而言,美国将面临高通胀。他们辩称,美联储将无法成功退出其“定量宽松”政策。由于通胀高企,因此即便名义利率上调,实际利率也仍将处于低位。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很有可能会继续将资金投入黄金。

GFMS的菲利普?克拉普维伊克(Philip Klapwijk)表示,同样,如果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范围扩大,金价上涨趋势可能会持续下去。一些人认为,债台高筑的美国各州可能会引发新的金融动荡。

“市场开始认为,全球经济能够轻松戒除对廉价资金的依赖,”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的丹尼尔?布雷布纳(Daniel Brebner)表示,“我们并不完全认同这个观点。”

迄今这波黄金涨势的根本原因,是经济中屡屡出现新的、出人意料的、破坏稳定的风险。有可能引发动荡的因素目前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