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镇海哪里油价最低-宁波镇海哪里油价
1.宁波地铁几点开始到几点结束
2.石油暴跌,对汽车行业有哪些影响?
3.大型原油储备库的建设,是否有意义?
4.石油价格为何一涨再涨?
宁波地铁几点开始到几点结束
不同线路时间不同,如下:
1、宁波地铁1号线是从早上6:30到晚上22:00。全程28站。?
高桥西-高桥-梁祝-芦港-徐家漕长乐-望春桥--大卿桥-西门口-鼓楼-东门口-江厦桥东-舟孟北路-樱花公园-福明路-世纪大道-海晏北路-福庆北路-盛莫路-东环南路-邱隘-五乡-宝幢-邬隘-大契-松花江路-中河路-长江路-霞浦。
2、宁波地铁4号线是从早上6:00(6:30)到晚上22:10。
东钱湖站、慈城站为4号线两端的始发站,首班车发车时间为6:00。此外,在4号线宁波火车站增开分别发往慈城和东钱湖方向的首班车,发车时间同样为6:00。 东钱湖站开往慈城方向的末班车发车时间为22:10;慈城站开往东钱湖方向的末班车发车时间为22:10。
宁波地铁1号线2号线最后一班几点?
宁波地铁1号线始发站(高桥西→霞浦方向)末班车时间为22:33,(霞浦→高桥西方向)末班车时间为22:00。
宁波地铁2号线始发站(栎社国际机场→清水浦方向)末班车时间为22:20,(清水浦→栎社国际机场方向)末班车时间为22:00。
石油暴跌,对汽车行业有哪些影响?
低油价对消费者的利好是暂时,伤害却是长期的。
成品油价格终于进入了「5元时代」,上一次国际油价滑落到30美元以下还是在2016年,美国大力发展的页岩气有了巨大实质性进展,沙特为了打击美国页岩气立即增加产能,将油价控制在60美元左右,而这一价格被认为是页岩气开发成本价。
2020年,时隔四年,全球经济增速减缓,这回是沙特、俄罗斯两大产油国希望达成协议共同减产以便维持石油价格,但显然面对来势汹汹的低迷经济,俄罗斯拒绝了这一提议,于是沙特再次动用石油武器,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石油价格战。
正常来说,石油暴跌让我们用更低的价格享受成品油,是所有老百姓乐此不疲见到的景象。可,石油暴跌的背后,却对你我、汽车行业造成难以磨灭的负面影响,到底是哪些影响呢?
经济危机下,石油常年维持低位
如果担心石油暴跌只是昙花一现,倒大可以放心,以沙特和俄罗斯目前不断紧张的局势,两国在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价格战,因此在沙特、俄罗斯谈判崩盘之后,两国相继提高产量。石油供需开始由全球平衡转向抢占市场份额。
对此,沙特以25美元/桶的价格向欧洲、亚洲那些使用俄罗斯原油的国家提供低廉优质的原油。俄罗斯不甘示弱,日前表态,俄罗斯能够承受石油价格在6到10年内维持在25美元至30美元的水平,同时可以承受极限价位15美元/桶。
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减速,沙特和俄罗斯国内纷纷陷入危机。沙特等欧佩克国家经济滞涨,经济社会矛盾增多,而俄罗斯经济“发展不佳”,俄罗斯财政部长西卢安诺夫说俄罗斯今年预算将会出现赤字,加上疫情影响,经济减速已经严重影响了航空运输、旅游业、小企业在内的经济部门,包括汽车在内的大宗商品的购买正在减少。
两个国家都希望通过抢占石油份额获得更多收入,取得更高的政治地位。即便不以沙特、俄罗斯两国争斗为依据,按照往年经济低迷时石油价格走势,石油也终将在短时间内维持低位。
在新冠疫情影响下,人们对于因疫情导致的世界经济进入衰退周期的担忧加大,而一旦世界经济进入衰退,原油的需求量首先会锐减,而这也会导致石油价格出现一波连续下跌。对比2008年经济危机,全球石油价格维持在低位超过一年,接近两年,也就是说这个短时间至少也会超过一年。
如此低廉的石油价格,却对消费者并非利好,对汽车行业更是弊大于利,又是怎么回事呢?
打击新能源汽车产业
油价逐渐走低,会让人们在购买新车时不再过于关注燃油经济性,一旦这种情况发生,SUV等经济性并不占优的车型销量会得到提升。根据密歇根大学交通运输研究所(UMTRI)的数据,2018年,原油价格下跌时,美国新车的平均燃油经济性下降了0.2英里/加仑,达到25英里/加仑。
从具体产品销量上看,新车销量下降了5%,但轻型卡车和SUV的销量分别上升了5.8%和2.2%。总的来说,自从UMTRI在2007年开始研究平均燃油经济性以来,这个数字已经上涨了4.9英里/加仑。
在油价走低的趋势中,我们不应该只关注人们不在意经济性,同时更应该在意SUV销量上升是新车销量下滑5%的前提下,也就意味着油价走低,全球经济引擎对石油的依赖减弱,经济减速,消费欲望被打压,赚钱更加困难。
从消费者需求出发,油价上涨,新能源汽车优势增加,油价降低,新能源汽车优势不再,也就导致人们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意愿下降。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之间的定位,在支出成本面前,片刻土崩瓦解。
以目前92#汽油5.5元/L为例,加注一箱40L的马自达3昂克赛拉,可以行使500公里,总成本200元,而一款行驶500公里的纯电动汽车,80度电版本,快充电价普遍在1.3元左右,则每次充电为100元。两者支出差距正在缩减,同时由于传统燃油车售价带来的优势,新能源车辆优势减弱。
5.5元,实际是两桶油成品油最低价。国家对于成品油售价的管控是在国际油价30美元~130美元区间浮动时,油价跟随国际油价调整而调整,一旦低于30美元,则成品油价不调整。对此,面对低廉的国际油价以及两桶油成品油的供给,许多民营加油站会倾向选择购买海外走私原油,从而提供更加低廉的汽油,更降低了消费者支出成本。
实际上,石油暴跌直接扭转了新能源汽车推广的逻辑,虽然中国推广新能源汽车主要希望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增加煤炭的利用(因为中国是个富煤少油的国家),但在低廉的石油面前,国内的煤化工企业基本上陷入全面亏损,整个行业的发展也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能源结构改革始终不能建立起强逻辑。
如果对消费者来说,油价走低只是不会选择新能源汽车,但对国家来说,意味着国家在2020年这个时间节点上的无所适从。
中国政府曾希望在2020年施行对传统燃油车二氧化碳排放要求,尽量提高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的销售比例。在此之前,政府不断对新能源汽车提供补贴,以帮助新能源汽车取得价格上的优势。
正当政府逐渐取消新能源汽车补贴时,国际原油暴跌,新能源汽车直接丧失了原本价格和使用成本上的优势,也就是说低油价正在考验政府是否继续针对新能源汽车进行补贴,维持新能源计划的顺利推进,否则将前功尽弃。
事实上,中国目前的经济现状,疫情对中国消费欲望打击严重,人们消费理念趋于保守,政府对汽车大宗消费是持鼓励态度的,无论汽油车和新能源车都不会加以限制,也就是说低油价使中国推动新能源汽车的计划受到了阻碍。
对政府来说,继续补贴新能源汽车就是增加财政压力,而另一方面石油暴跌,短时间内中国将难以真正享受到国际低油价的红利。2014年,中国开始启动战略石油储备计划,分别在舟山、镇海、大连和黄岛4个地方建立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以保证国际能源署(IEA)建议的一国石油战略储备不低于90天消耗量。
作为主要依赖石油进口的中国,其自2005年以来,石油进口量不断攀高,并且在2019年创下新高,而相比之下美国由于大力发展页岩气,降低了对石油依赖,于是这就出现一个问题:中国高价战略储备的石油,在面对低油价时该如何处理?
也就是说如今我们正在享受的成品油低价,正是建立在以往高油价时买入的大量石油,随着油价大幅下跌,从会计处理的角度来看,这些高价买入的石油面临着巨大的存货跌价损失,这种资产减值带来的杀伤力可能会远超预期。
根据澎湃新闻《中国84艘巨轮赴海湾抄底原油?抢购可以有,但这是条假新闻》的报道,虽然中国有抢购低价油的动力,但商业库存处于高位,增量空间有限,而目前采用的方法是要求VLCC(一种大型油轮)减缓航行速度,成为中国储油的「浮仓」。
油价虽低,却没有更多地方可以存储,中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享受低油价的福利。不过,更值得注意的是,油价走低,意味着经济引擎动能不足,各国都会减少石油进口量,所以低油价往往预示着经济低迷,消费者除了享受到低油价之外,也要经受赚钱更辛苦的煎熬。
打击替代能源产业
过低的石油价格是不健康的,过低的石油价格会鼓励石油过度消费,同时会打击国内采油企业。沙特油品质量较高,采购成本较低,如果不加价格管制无限制涌入中国,中国本土石油企业会面临竞争压力,甚至倒闭。中石化旗下,胜利油田就曾经关闭4个油田,以减少低油价带来的损失。
这是全球石油巨头常用的招数。
2014年国际油价暴跌,一定程度上就只针对美国页岩油革命。页岩油的实质性进步打击了传统产油国利益,为此,沙特为代表的OPEC破釜沉舟,在油价暴跌之际坚持不减产,成为油价暴跌的第二轮推手,使国际油价在2015年初迅速跌破60美元这一美国页岩油的成本线。美国的页岩油产区开始陷入亏损,随着油价持续下降,很多页岩油公司将被淘汰出局。当国际油价跌破30美元,美国开工的页岩油钻井平台数量急剧减少,资料显示,美国开工原油钻井平台数比一年前下降了64%。
这只是其中一方面,另一方面在于原油价格如果长期低位运行,对于中国经济的一大冲击在于,国内的新能源和替代能源开发将遭受重挫,能源结构转型将会更加遥遥无期。
按照中国的能源消费计划,2020年非化石能源(水电、风电、核电、光伏发电和生物质能等)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到2030年达到20%左右。2018年,我国非化石能源的消费占比达到了14.3%,当这一切循序渐进推动时,石油暴跌显然构成了极大挑战。
油价长期低迷,很多替代能源产业可能就会因为持续亏损而慢慢退出。中国目前正在全力推动的锂电池、氢能源战略,甚至日本的清洁能源混合动力车型,大量企业可能面临亏损,最终破产倒闭。
如果中国替代能源企业倒闭,国际油价又重回高位,中国的能源消费将再次陷入被动。作为世界上对进口原油依赖度达到70%以上的国家,中国经济即便增速下降,对石油的依赖也十分惊人,而此次石油暴跌恰恰是中国丧失了对替代能源的布局,未来中国能源改革之路将会更加困难。
研发新技术的企业赚不到钱,即便这项技术很有前途,但仅仅一项「当前成本较高」,便有可能被迫中止,无力维系。
在上个世纪70年代,包括美国90年代,正在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时,丰田、本田、通用在美国、澳洲开展了大量的太阳能汽车、纯电动汽车甚至氢燃料汽车的项目,丰田在1996年推出普锐斯,通用在2008年推出沃蓝达,之所以不能大范围普及,恰恰是因为石油企业一旦将石油价格维持在低位,这些新能源技术不得不被搁浅。
如果石油价格始终维持高位,电池技术、电机技术包括新能源汽车都会取得极为快速的发展,但石油企业清楚的知道,一旦替代能源发展成熟,石油将失去利用价值,其定价权便不再掌握在自己手中。
中国的新能源产业能否扛过这一轮低油价冲击?
在目前30美元的油价背景之下,仅仅依靠新能源产业自身已经很难抵御寒冬,政府必须加大对新能源的扶持力度,这事关新能源产业的生,同时更事关未来中国能源改革的布局,如果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在这一轮低油价冲击下全军覆没,也就意味着未来几十年中国的能源消费仍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人。
目前中国许多新能源产业已经得到了长足进步,而且已经被政府定为国家战略,在这场低油价冲击之下,这个战略就有了更深层的意义。美国页岩油产业就是不断提升技术,增加防御能力得以生存,所以2005年之后,美国对海外石油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对于此次油价暴跌,美国人乐开了花,特朗普甚至发推说「油价降低对消费者有利」。
政策和汽车企业的双重考验
2020年是汽车大考的元年,中国在2020年之后,对汽车排放的要求不断严格,并在2025年成为世界上排放要求最苛刻的国家,而欧洲也对汽车企业提出了极为苛刻的排放限制,这就要求汽车企业提高新能源汽车研发力度,推出更多的新能源车型。
不过,2020年,这项政策真能推行吗?
据《福布斯》报道,?2020年西欧轿车和SUV的销量或因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下降19%,而总部位于英国的捷豹路虎、梅赛德斯的母公司戴姆勒和法国大众汽车制造商雷诺因财务状况最为脆弱,面临的风险最大。
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表示,由于新型肺炎疫情爆发,公司将下调今年汽车销量预期目标,由原来增长8%降至增长3%左右。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18日表示,疫情将对汽车行业一季度的运行影响巨大。如果疫情在3月底得到有效控制,预计一季度产销量下滑45%左右,上半年产销量下滑25%左右。
经济减速、消费欲望降低,汽车的生存压力空前。石油崩盘之后,美股率先表态,短短10天之内4次熔断,美联储降息,开始放水,保证流动性,但全球股票市场对未来依然是悲观的,尤其是汽车行业。
特斯拉距离顶部900美元股价,至今已经跌去一半,国内汽车龙头上汽集团重新回归2016年时的水平,吉利集团则从2017年的28元跌去三分之二,如今只有10元。全球市场对汽车行业的未来都一直悲观。
一方面是汽车行业营收出现问题,不断下调营业额和利润,另一方面,消费者正在捂紧自己的钱袋子。由于石油是最主要的原料之一,石油的低价会带动许多产品成本降低,人们预期未来商品价格比现在会更便宜,无论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会选择延期生产或者消费,本就需要刺激消费的经济会更加低迷,中国经济开始有了「输入性通缩」。
于是,政府又要面临两难的尴尬境地,一方面是环保法规的考核期一到,对不满足要求的汽车企业进行处罚;另一方面,政府鼓励汽车消费,使消费回归正常,保证汽车企业正常维持。
那么,环保法规会在2020年对汽车企业开出罚单吗?
这个罚单会不会成为压垮汽车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无论中国还是欧洲。
在此之下,政府极有可能推迟环保法规的实施,重新制定相对宽松的汽车排放政策,待经济好转时,继续对汽车企业提出排放要求。我们乐观地估计,2020年的排放要求可能会推迟到2025年,这将大大缓解汽车企业在引擎研发、投入的压力,是汽车企业拥有一段喘息的时机。
表面上,石油暴跌对消费者是一件利好,实际上当下的利好和低成本,有可能是在透支我们的未来。它让我们在加油时少花20块,却可能让我们多花500块购买空气净化器,50块买衣服、10块买食物,以及未来把少花的这20块还回给更高的油价….
图?|?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大型原油储备库的建设,是否有意义?
一直以来,美国这个建国才300余年的国家,甚至会给人一种全世界第一多秘密国家的感觉,神秘的51区、外星人传说、飞碟,而另有传言称美国南海岸的底下,埋藏有世界上最大的秘密原油库,这是真的吗?
答案的确为真,美国也在数次能源危机中承认了这一处“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库”的存在。最近一次美国高调展示该地下油库,是在沙特的炼油设施遭到袭击之后,为了平缓世界油价,美国表示在危机时刻将会动用国家储备原油,并投入市场降低沙特原油减产一半的影响。
据称,美国起码在墨西哥湾沿岸海岸线下,建立了4个原油的安全储存点,通过挖掘和扩张60个岩盐洞穴,美国最起码在地底储存有7亿桶原油,甚至近年来储量已经超过10亿桶。这是什么概念?按照世界产油大户沙特阿拉伯日产1200万桶原油来计算,美国的储油量最起码是沙特阿拉伯的2个月产量,是中国的半年产油量。外加美国产油量世界第一(1300万桶每天),美国的原油绝对能够多到一个你不可想象的程度。
美国的地下储油库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除了美国外,世界各国都有进行石油储存设施的投资建设,但都没有美国的规模大。那么为何美国要将从地底挖出来的石油,重新埋回地下储藏呢?
日本的主要原油储藏库所在位置
有如今的好日子自然就有艰苦的日子,美国也不例外。1973年美国支持以色列发动“赎罪日”战争,阿拉伯世界再次大败,不甘心回家啃羊腿的阿拉伯各主要原油输出国立刻联手起来针对美国,切断了向西方世界的石油出口,即著名的石油危机。当时美国并没有如今的原油产量,极其依赖从海湾国家进口原油,所以世界油价开始飙升,尤其是美国,即使是富人都对高油价感到肉痛。美国不少地方甚至加油站油库都已见底,为了保护他们的石油,不少民众持枪保卫他们的 汽车 ,以防“偷油贼”光顾。
随着石油危机结束,美国人再次用上了廉价的石油,但是危机意识开始萦绕。数年后美国开始兴建地下储油设备,将洞穴封、不留缝隙后,美国人将低价购买来的原油倒入,将其填满。一旦再次发生能源危机,美国就将动用这些储备原油,通过对冲的方式平抑石油价格。别看仅仅只是价格的小波动,但地下石油储存库对于美国而言极其重要,是重要的外交政策工具。
事实证明,洞穴藏油效果的确很棒,这些岩盐结构稳定,原油无法渗透或者发生反应,相当于天然的大油罐。在地面上你看不到任何关于储油设施的痕迹,仅能看到少许管道和竖井,但这些竖井往往深达数百乃至上千米才能到底。地下洞穴有时候并不会完全稳定,会发生侧壁或者顶部坍塌事故,所以为了安全选址和早期建设十分重要,一旦原油放入洞中,工程人员将无法再进入洞穴,只能通过远程操作的方式进行有限的修补。
美国近10亿桶的储油量虽然不能满足美国这种“大油耗子”的长期需要,但是加上本国原油产量大的补给,也算是够用。另外一个几乎不产油的国家——日本,相较而言地下油库就大得可怕,仅37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就储有5亿多桶原油,日本人的危机意识迫使他们要做好一切有用资源的存储。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后,部分近海出游设施一度受到影响,由于担忧未来这些油库仍然不够大、储油量不够多,有关人士开始呼吁日本继续扩建原油储藏库的规模至如今的数倍以上。
尽管有如此多的未雨绸缪,但在未来爆发的危机中仍然有可能出现石油储备无法获得迅速调拨利用的可能,1973年的能源危机会再次发生吗?答案是肯定的,只不过我们每天都在严阵以待罢了。
世界博弈背后的根本目的是资源占用,而原油作为现在和未来一大段可预见的未来主要的能源材料,其对经济,国防等众多领域都仍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中国要维持高速发展,能源供应就如同人体血液一样不可或缺,中国本土的原油供应远远满足不了这些需求,只有不然国家就不需要费大精力和财力开通这么多跨国能源管道线也不需要跟别的资源国家签长协。另外加上国际局势的动荡变幻莫测,一旦能源线路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正所谓“众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广积粮,缓称王”,有没有意义,可以细细思量。
众所周知, 石油是一种战略物资,影响着国家的方方面面,大型原油库的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储存更多的原油,是一种战略储备,对于石油进口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历史 上,1973年至1974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通过控制原油的产量,使得当时原油价格从每桶3美元上升至11美元,这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非常大。于是 在1974年,经合组织(OECD)的成员国成立了国际能源署(IEA),而且要求所有成员国至少要储备60天进口量的石油, 以应对石油危机,各国开始大力兴建大型原油储备库。
20世纪80年代发生了第二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从每桶13美元飙升至43美元,严重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于是很多国家把石油储备增加到90天净进口量以上,以抵消原油价格波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各国进一步兴建了更多的原油库。
一直到现在,每当国际原油市场出现供应问题的时候,各个国家都会动用石油储备。在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国向市场投放了3300万桶储备原油,也曾请求中国释放原油储备,平抑国际油价。可见原油的战略储备是多么的重要。
我国的石油现在对外依存度达到60%以上,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之一。而在1993年,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油的需求急剧增加,这一年我国正式转变为原油净进口国,而当时我国并没有大型原油储备库。直到2002年底,《国家计委关于建立国家石油储备实施方案的请示》的批准,标志着开始正式启动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建设(包括大型原油储备库以及地下水封岩洞储油)。
第一期建设选择在东部沿海地区。经过慎重的研究,最后选择了第一期4个储备项目,其中就包括了 舟山岙山、宁波镇海、青岛黄岛及大连4个基地。
这4个地方经济发达、需求旺盛,最重要的是附近都有大型炼油厂。而且当时也确定了,接下来的第二期、第三期储备建设项目,可以在西部适宜地区建设布局,更为安全。所以,现在西南、西北多地都非常积极地申请建设储备基地。二期工程也安排了若干西部石油储备基地。
而今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友之间达成了相互妥协协议,内部团结一致, 以后原油的供应又会牢牢地被控制 ,所以,在国际油价低的时候大量储备,价格高的时候进行使用, 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平稳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只要条件允许,应该大力建设大型原油储备库。
石油价格为何一涨再涨?
油价与全球宏观经济状态息息相关,因此油价是一个关键性价格。由于油价反映了现货和期货市场所在国的定价权,因此,不同时期油价的涵义有所不同。在和平与发展的大环境下,石油的政治属性弱化,经济属性成为常态,金融属性越发明显,油价波动成为金融现象。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平时听到的播报的“油价”,一般都是纽约和伦敦期货市场的即时价格,事后统计和研究用的油价则一般都是现货市场的交易价格。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2-01-24,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