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供货公司怎么样_黄金饰品供应商
1.黄金涨价原因
2.请问金店的价格是如何确定的?
3.为什么周大福金价五百多
4.金价暴涨原因
5.全球矿产品供需形势趋紧,价格持续上涨
黄金涨价原因
1、美元汇率
美元升值一般代表美国国内经济形势较好,这时美国国内股票和债券会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黄金作为储备和保值的地位。
而美元汇率下降则往往伴随着通货膨胀、股市低迷等,这时黄金的保值功能又会体现出来。由于国际黄金价采用美元计价,通常呈现出美元涨、黄金跌和美元跌、黄金涨的逆向互动关系。
2、货币政策
当某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时,由于利率下降,该国的货币供给增加,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可能,会推动黄金价格的上涨。
扩展资料:
走势时段:
尽管黄金市场是24小时交易,但在交易时段的选择上还是有一定的技巧的参考黄金价格走势图可以很好的分析下未来2013年黄金价格走势图,也可以分析下黄金价格从1999年到2013年全部走势。以下是一些交易时段的经验。
伦敦市场:伦敦是全球老牌金融中心,各国银行习惯在伦敦外汇市场开盘后,才开始进行大宗交易。因此,全球外汇市场一天的波动也就随着它的开盘而开始加剧。
个人投资者在这个时段的机会也将逐渐增多。欧洲央行利率决议、德国IFO景气指数、欧元区国家GDP、欧元区国家消费者价格指数等因素,也将在此间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纽约市场:由于美国股市是全球最大的资本流动中心,因此纽约外汇市场也是全球最活跃的外汇交易市场。
百度百科-黄金价格
请问金店的价格是如何确定的?
我身为一个业内人士,并且也以一个消费者的身份在此向各位朋友报一下内幕消息。
其实,黄金价格是全国的统一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这种国际金价,但是黄金要做成首饰,各大饰品专卖店再从各首饰加工商那里购进,第一次的差价出来了:实力强,购买力大的金店就会从供货商那里尽量的压低价格,在销售时将压低的价格优惠给顾客,价格先将下一部分来了;进入各大品牌店之后,要宣传,这是一部分很大的开支,每个品牌都要在各种各样的媒体上做广告,宣传自己的品牌,由此,第二次的差价也因此产生,商家做的广告越多越大,其费用也就越高,这部分的成本只能通过产品加价来弥补。这两次的成本费用足可以拉开各大商家在价格上的差距。
也许还有顾客会存在这样的疑问问,“那你怎么知道它的产品质量没有问题啊”,这我不敢说,但我可以告诉大家一个专业性的东西,就是没有国家质检的合格证书的饰品是上不了专柜的,我想我这样说你应该明白了吧。
为什么周大福金价五百多
周大福黄金首饰价格高的原因是品牌溢价高,因为黄金首饰的价格中不仅含有黄金的价值,还包含品牌价值、艺术价值和制作价值,因此,周大福作为黄金首饰制作销售行业的最大品牌销售价格肯定会高于小金店黄金首饰价格。
金价暴涨原因
金价暴涨的原因:
一、美元汇率走低。黄金价格是以美元为单位计算的,美元汇率降低,相当于美元贬值,则黄金价格提高。这是一般的黄金市场规律,美元上涨,则黄金价格下跌,美元下降,则黄金价格上涨。
二、石油价格提高。石油价格和黄金价格密切相关,油价提高,金价便提高。所以,石油价格提高时,市场投资者会更喜爱投资黄金,从而使黄金价格进一步提升。
三、市场需求增加。最近几年,国际市场的黄金需求量显著提升,尤其是新兴市场,其对黄金的大量需求刺激了黄金市场,并由此带动了黄金价格上涨。
四、货源地黄金价格上涨。黄金供货地的黄金价格提高,连带整个市场的黄金价格都会上涨,这是最根本的原因。
五、国家防通胀需求。自古以来,黄金都是防战乱、防经济通胀的重要手段。不管是哪一个国家,黄金都是不受社会制度、经济环境影响的一种硬通货。国家可根据通胀预防需求适当提高黄金价格。
六、政治动荡与战争会刺激黄金价格上升。国际政治动荡,战争纷乱频频出现,会导致黄金生产量急剧减少,市场的黄金供应量大量减少,从而促使金价上扬。所以在战争时期,投资者都非常喜欢参与黄金投资,等待黄金供应量大肆降低时提高金价,以增加手中黄金的价值。
黄金投资好处:
一、对抗通货膨胀。
几十年来,通货膨胀十分严重,普遍国家都受此问题的困扰。货币价值贬值,货币购买力日渐降低,钱变得不值钱了。
在一些极端的情况,国家的货币通货膨胀严重,钞票就会变得如同废纸一般。黄金本身属于贵重商品,金价会随着通货膨胀而上升,也就是黄金抵消了通货膨胀的损失,保证了投资者的资产不会被通货膨胀侵蚀。
二、卓越的避险功能。
当世界政局和经济不稳,尤其是发生战争或经济危机时,各种普遍的投资工具如股票、基金、房地产等都会受到严重的冲击,这时黄金就体现了很好的避险属性。
即使遭遇经济危机,黄金的价格仍能维持不变甚至稳步上升,保持了资产的价值。而随着黄金矿产的不断开采和需求的不断增加,黄金变得更加稀有,增强了自身的避险属性。
全球矿产品供需形势趋紧,价格持续上涨
近几年世界经济逐步复苏,矿产品需求强劲增长,矿产品价格普遍上涨。世界经济增长的地区继续扩大,美国经济稳健运行,日本经济复苏动力不减,特别是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势头强劲,明显地改善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平衡性和稳定性。世界经济复苏,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加之受政治因素和投机资金炒作的共同影响,能源、原材料需求强劲增长,矿产品供不应求,加之美元继续疲软,使得以美元结算的大多数国际矿产品价格普遍攀升,许多矿产品价格创多年来最高纪录,这是近期世界矿业的一个明显特征。同时,尽管世界矿产品产量不断增加(表1.6),但由于需求增长在短期内释放过于强烈(表1.7),使得矿业生产和矿产品市场难以适应,表现为需求强劲,供应不足,供需形势趋紧,矿产品价格普遍上扬。但是,受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影响,矿产资源形势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需求减缓、价格暴跌,很可能会影响未来一段时期矿产勘查开发。
2007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纽约原油现货价格)年平均价为72.26美元/桶,比2006年上涨9.5%;2007年铁矿石长期供货价格上涨了9.5%,2008年从巴西铁矿石进口价格上涨65%,从澳大利亚铁矿石进口价格上涨96.5%;2007年世界精炼铜平均价7119美元/吨,同比上涨5.8%;精炼铝价格2638美元/吨,同比上涨2.8%。
表1.6 世界主要矿产品产量
续表
表1.7 世界部分矿产品消费量
1.4.1 能源供需矛盾凸现,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持续上涨
2007年是全球能源市场持续增长的第4个年头。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导致了全球一次能源消费继续增长。2007年,尽管所有燃料的消费量继续增长,但增长速度已经明显慢了下来。随着公众对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能源工业成为全球的焦点。2007年,原油价格(大庆原油)持续波动上涨,12月上涨到了90.41美元/桶的高点。天然气价格被上升的油价拉高。面对需求的变化,美国Henry Hub2007年天然气平均价格为每百万英制热单位6.95美元,较2006年上涨2.7%。英国2007年Heren NBP价格则下跌23.7%,为每百万英制热单位6.01美元。生产能力紧张、气候条件恶劣、中东地区持续的冲突、世界许多国家的内乱以及投资基金大量进入能源领域,均为推动国际市场能源价格持续上涨的重要因素。虽然国际市场石油和天然气的价格大幅度上涨,但石油和天然气的供应均未出现短缺。能源供应安全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地缘政治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影响也逐渐加剧(表1.8)。
2007年世界石油产量为39.06亿吨,同比下降0.2%(表1.6),为自2002年以来首次下降;消费量为39.53亿吨,同比增长1.6%。2007年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增长4.1%。美国的石油消费量连续第3年出现负增长,较2006年减少了0.1%,但在世界石油消费中所占比重仍达23.9%。从主要消费地区来看,北美地区、亚太地区和欧洲地区仍是石油的主要消费区,在世界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分别为28.7%、30.0%和24.0%。2007年全球石油日消费量的增长达到了99万桶,从而使日石油消费量达到了8522万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消费量约每日下降了38.5万桶。2007年,欧佩克石油产量日减产35.6万桶。2007年其他生产国的产量日减产25.6万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产量每日下降了28.7万桶,为连续第5年下降。期间,俄罗斯的产量达到了新的高峰,日增产0.9万桶。美国、巴西、委内瑞拉等国的产量也都有所增长。2007年布伦特原油价格平均每桶为71.82美元,比2006年的平均价上涨了10.3%,12月达到了每桶90.85美元的峰值(表1.8)。
表1.8 2002~2007年世界主要市场原油价格 单位:美元/桶
2007年世界天然气产量为2.94万亿立方米,比2006年增长2.4%,略低于10年平均值。俄罗斯和美国是天然气生产最多的两个国家,其产量分别是6074亿立方米、5459亿立方米,分别占世界天然气总产量的20.6%和18.6%。中国的天然气产量增长18.4%,在世界产量中所占份额很低,仅为2.4%。2007年,世界天然气的消费量为2.925万亿立方米,比2006年增长了3.1%,高于2006年2.4%的增长率。美国和俄罗斯为世界两大天然气消费国,天然气消费量分别为6131亿立方米、4321亿立方米,分别占世界天然气消费量的22.6%和15.0%。2007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幅为19.9%,为世界增长幅度最大的国家,但占世界天然气消费量的比例仅为2.3%。全球经济增长减速是世界天然气消费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
2007年,煤炭仍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燃料。2007年煤产量为63.96亿吨,同比增长3.3%;消费量31.78亿吨油当量,同比增长4.5%,高于10年的平均值。其中拉丁美洲增速最快,拉丁美洲地区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分别较上年增长了6.0%和7.3%。中国仍为世界最大煤消费国,2007年煤消费量增长有所放缓,但仍高于10年平均值。2007年中国消费量增长7.9%,占全球煤炭消费量的41.3%,占全球消费量增量的70%以上;油价和天然气价格的上涨是中国煤炭消费量增长的主要原因。美国为第二大煤消费国,2007年煤消费量为5.74亿吨油当量,占全球消费量的18.1%,出现了2002年以来的首次下降。在中国以外的其他地区,煤炭的增长平缓,增幅为2.0%,高于过去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目前,国际煤炭的价格仍然相对较低,煤炭价格增幅小于石油和天然气。
2007年,核能消费量6.22亿吨油当量,同比下降2.0%。美国仍为世界最大核能生产国和消费国,2007年美国核能消费量为1.92亿吨油当量,占当年世界核能消费量的30.9%。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消费量为5.27亿吨油当量,占全球消费量增量的84.7%。中国核消费量增长了14.6%,为1420万吨油当量。法国作为核电消费大国,2007年核电消费量9970万吨油当量,同比下降2.4%,占世界核电总消费量的16.0%。
1.4.2 世界钢铁市场需求强劲,铁矿石供应偏紧价格大幅度上涨
2007年世界钢产量达到创纪录的13.22亿吨,比2006年增加了6.7%。这是世界钢产量连续第4年超过10亿吨大关。2007年世界钢产量比10年前增长了76.4%,比5年前增长了55.5%。中国是世界第一大产钢国,2007年的产量达到4.89亿吨。中国钢产量占世界产量的比例为37.0%。在5大产钢国中,日、美、俄、韩4国的钢产量总和仅为中国钢产量的69.6%。日本为第2大产钢国,产量为1.20亿吨。美国排世界第3,为9721万吨。其他重要产钢国有俄罗斯、韩国、德国、印度和乌克兰等。目前世界钢铁进出口大国主要有:中国、日本、韩国、美国、德国、加拿大和俄罗斯。这些国家的钢铁贸易在世界钢铁贸易中占有较大的份额。由于目前全球钢铁产能过剩,国际钢铁市场竞争激烈,国际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国家是日本、德国和俄罗斯。
铁矿石需求的增长驱使铁矿生产公司加速扩能增产,从而使2006年世界铁矿石产量达到了16.90亿吨,比2005年增长了9.7%。由于国际市场铁矿石供不应求,世界主要铁矿生产公司在2006年度的价格谈判中再次提高了铁矿石价格。尽管中国作为铁矿石贸易大国直接参与了2006年度铁矿石价格谈判,但由于3大矿业巨头垄断了全球海运铁矿石贸易量的70%,中国在谈判中始终处于下风,最终不得不再次接受涨价9.5%的价格协议。
近年来,除钼外,全球多数铁合金矿产品,如精炼镍、锰矿、铬铁矿、钴矿、钨矿等都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价格普遍上涨。
1.4.3 市场供不应求,大多数有色金属价格达到历史新高
进入21世纪以来,主要有色金属消费量快速上升,尽管产量也不断增长,但总体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表1.9),价格持续上涨(表1.10)。2007年,世界有色金属市场需求激增,许多有色金属矿产市场供应不足,加之一些产品库存下降,价格大幅走高。有色金属价格的总体水平也升达10年来的新高,2007年6种主要有色金属中,铅年平均价继2006年大幅上涨后再涨100.5%,高达2580美元/吨;锡、镍年平均价分别为14539美元/吨和37230美元/吨,同比分别增长65.9%、53.3%,均创17年来的新高;铜、铝的年平均价分别为7119美元/吨和2638美元/吨,同比分别增长5.8%和2.8%,由价格大幅上涨转入高位平稳;锌年平均价为3242美元/吨,同比下降0.9%,是6种有色金属中唯一下降的。世界主要有色金属的产量和消费量均有了不同幅度增长,但市场供应紧张状况日趋严重。2007年其他有色金属也大都呈现产消俱增、市场供需两旺的大好局面,锑、铋、镉、铟、钛、钴和硒等金属的价格都有较大涨幅。
表1.9 2007年世界主要有色金属供求状况 单位:万吨
表1.10 2001~2007年主要金属现货价格(年平均价)
1.4.4 贵金属市场供需两旺,大多数贵金属价格上扬
尽管近年来,世界黄金需求量变化不大,但黄金价格一路走高。2007年,与大多数矿产品一样,国际贵金属市场呈现出供需两旺的景象,全年金价大幅度波动,年均金价达696.39美元/盎司,比2006年上涨15.2%(表1.10),12月28日黄金价格涨到833.75美元/盎司,创下27年新高。从供给方面来看,2007年世界黄金的矿山产量为2200.7吨,同比下降1.3%,造成供应减少。尽管中国、印度尼西亚等国矿产金产量持续上升带动亚洲矿产金产量增长,但其他各洲产量均不同程度下降。从需求方面来看,2007年投资仍是黄金需求的主要领域,而且也是2007年黄金价格涨跌的主要驱动力。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不断调整以及势的变化,黄金的货币功能和战略保值功能愈来愈显重要。另外,传统上美元是亚洲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部分,由于美元长期贬值以及其他主要货币汇率的波动,使得各国增加黄金储备以抵御贬值风险。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超过1.7万亿美元,但是官方的黄金储备只有600多吨,调整战略储备结构以及增强汇率的灵活、主动性成为当务之急;加之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官方储备中黄金的比例也是较少,因此增加黄金储备需求逐渐增大。
2006年世界白银制造业总需求量为26142吨,比2005年下降0.9%。从消费领域来看,工业应用为最大消费领域,占总需求量的51.2%,其次为首饰业,占19.7%,其他摄影业占17.3%,银器占7.0%,银币及证章占4.7%。此外投资需求约1500吨左右。2006年世界矿产白银供应量估计为28359吨,比2005年下降1.5%。其中70%为矿山产量,21%为废料回收,9%为政府抛售。整体来看,2006年国际白银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只有少量供应缺口。从近几年的国际银市场来看,白银价格的走势与市场供求状况不存在必然联系。当国际市场白银价格超过6.00美元/盎司时,直接左右市场的就不是供需关系,而是投机、汇率等因素。近两年的国际白银市场就证明了这一点,目前的白银供需现状对市场产生的直接影响力很小。短期内经济形势、美元汇率变化、国际石油价格等仍然是决定银价的主要因素。同时,由于白银主要为铜、铅、锌和黄金等矿产的伴生矿产,因此白银相关金属行情的好坏,也影响着白银的市场。
汽车工业是铂族金属的主要终端用途,因此铂族金属市场对汽车工业的依赖度愈来愈大。2006年,全球铂需求量为678万盎司,比2005年增长1.2%。需求增长主要来自汽车等工业用途,珠宝加工业需求则有较大幅度下降。2006年铂的供应量增长超过了需求增长。全年总供应量为679万盎司,比2005年增长2.2%。供应量增长主要来自南非生产能力扩大到529万盎司,由此导致供应量大增。总体来看,2006年铂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仅有1万盎司的过剩。2006年,全球钯需求量为664万盎司,比2005年下降10%。需求下降主要源于珠宝加工业需求下降30%,该领域需求已经不到1万盎司。汽车工业和电子工业消费量大增多少弥补了珠宝领域需求下降造成的损失。2006年钯的供应量为806万盎司,比2005年下降4.1%。总体来看市场供需也基本平衡。2006年全球铑需求量为83.7万盎司,比2005年增长1.2%。汽车催化器仍是铑的最大消费领域。尽管全年供应量增长速度超过了需求,但市场总体仍显供应不足,由此导致价格增长较大。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