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内油价为什么涨快跌慢

2.冬季油价上涨,是因为冬天油耗会变高的关系吗?

国内油价为什么涨快跌慢

油价变动的原因_油价浮动原因简单解释

国内油价是根据什么进行调整的?

目前国内成品油的价格机制,是与国际油价在一定程度联动的。为什么说是一定程度呢?因为国内的成品油调价窗口是每两周调整一次,因此国内油价很难与国际油价完全联动。但至少是在一段时间内会跟着国际油价动。也就是说,当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了一轮调整后(不管是上调、搁浅还是下跌),等到到下一轮调价窗口时,如果国际油价出现下跌,那国内油价也会相应的进行下调,反之亦然。

所以,国内的油价基本上还是跟随国际油价的涨跌进行上下调整的。但是也有不少人认为,相比国际油价,国内油价涨的快而且下跌却很慢。这究竟是不是真的?原因又是什么?那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最近油价的几次上调和下调的具体情况。

国际油价涨跌和国内油价的调整情况:

截至今年6月份,从今年1月以来,国内的油价一共进行了10次调整,3次下调,7次上调。

油价上调情况:在2月28日之后,国内油价进行了连续三次上调,国内汽油价格累计上调480元/吨。而在这期间,国际油价从66.4美元/桶上涨到了74.02美元/桶,涨了7.62美元/桶。

油价下调情况:两次下调分别是在2月9日和2月28日,在这两次调价中,国内汽油价格累计下调了360/吨。在这期间,国际油价从70.13美元/桶下跌到了66.4美元/桶,跌了3.73美元/桶。

2月份的下调中,国内汽油价格跌了360元/吨,国际油价跌了3.73美元/桶。而之后的上调中,国内汽油价格涨了480元/吨,国际油价涨了7.62美元/桶。可以看出,国际油价的涨幅是跌幅的2倍(7.62/3.73),但是国内汽油价格的涨幅却只有跌幅的1.33倍(480/360)。也就是说,国内油价上涨的速度比国际油价涨的慢!

当然,国内成品油的调价机制并非像上方说的这么简单,还有其他影响因素。但也不是说,国内油价涨得比国际油价慢,跌得比国际油价快。

其实人们产生这种错觉是因为国内油价上调的次多比下调的多,让人民觉得油价一直在涨。

冬季油价上涨,是因为冬天油耗会变高的关系吗?

油价的涨幅大部分是受国际油价的变化和人民币的升值、贬值有关,部分地区油价上涨的原因大多数还是因为需求大于供应的原因。

冬季天气寒冷,天气干燥,人们出行也更加愿意选择自驾出行,加之冬季车辆热效率变低,不能够充分利用好汽油发出的热量,且车主热车时间长,导致自己车辆的油耗变高,而部分地区因为汽油抽调不及时,需求量大于供应量,油价自然会有小幅度的增长。

一、冬季自驾出行的频率更频繁、用油量更大

因为天气较冷,平时选择低碳出行的人都不愿意冒着寒风去坐公交和打车,而更愿意选择自己开车出行。这样也更能解决自己上班不及时、取暖不方便的问题,而随着上路的私家车的数量增多,自驾的次数增多,地区间的油量需求自然就变大。而我国原油本就有限,多靠进口,所以各地区油量分配不匀,只能以适当增加价格的方式来应对冬季油量需求量大的问题。

二、冬季车辆耗油量高

因为气温较低的原因,车辆系统的热效率远远不及夏天,它也不能够充分利用好热量,导致汽油发出的热量大部分白白浪费了,这也间接导致了车辆汽油的浪费。另外,许多车主也喜欢在冬季在车内开暖气取暖,车子也总是处于热车和发动机保温阶段,加之冬季开车更容易出事故,人们开车速度也比以往还要慢,车辆系统磨损问题,这些都加大了车辆的耗油量。

针对于全国的油价来说,它只受国际原油价格和本国的经济状况所影响。人们之所以会有冬季油价升高的感觉,是因为我国的石油总量太少,过分依赖于进口,一到用油量加大的季节,石油的分配也会出现有限使用的情况,且受国家提倡低碳出行的原因,地区间的汽油价格也会有稍微的调整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