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发动全面油价战争_沙特油价财政平衡
1.沙特公布2018年财政支出预算是历史上最大规模吗?
2.为什么油价一直降呢
3.沙特与俄罗斯如何达成妥协,使油价企稳?
4.0几年的时候把石油价格打下来的是谁
5.国际油价大跌对世界经济有何影响?
沙特公布2018年财政支出预算是历史上最大规模吗?
利雅得12月19日消息,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沙特阿拉伯19日公布2018年财政预算案,其支出规模预计达80亿里亚尔(1里亚尔约合0.27美元),为该国历史上最高水平。
沙特国王萨勒曼当天主持内阁会议。会议通过了2018年财政预算案。
根据预算,2018年沙特财政收入为7830亿里亚尔,其中石油收入占63%,非石油收入占37%。财政赤字达520亿美元。经济增长预计达2.7%。
沙特财政部当天还公布了2017年财政收支状况。其中,收入比2016年增长34%,达到6960亿里亚尔,财政赤字则低于此前两年。
萨勒曼当天在电视讲话中说,将于2023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并继续努力将经济对石油的依赖度降到50%。
为进一步增加财政收入,沙特已决定从明年1月1日起对包括食品在内的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征收5%的销售税,并大幅提高水电和燃油价格。不过,为避免涨价影响到中低收入阶层,沙特已为占该国人口半数以上的370万家庭开通“公民账户”,每月向账户内发放现金。
自2014年以来,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再加上对也门胡塞武装发动的军事行动开支庞大,沙特财政预算由年年盈余变成年年亏空,以石油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经济遭遇严重困难。
为应对油价持续低迷局面,沙特于2016年推出旨在对经济和社会进行全面改革的“2030愿景”。该提出通过发展非石油经济,特别是私营经济实现经济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为什么油价一直降呢
首先,1999年年初,加油站的汽油售价在每加仑1美元以下,石油成交量也较低,现在汽油每加仑平均价格为2.66美元,去年同期是3.45美元。原油价格已下跌近60%。
过去十年来,美国能源热潮让原油供应过剩,欧佩克表示不减产,沙特也不愿意通过削减产量来平衡市场,而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全球石油需求放缓,而供应仍在增长。
供过于求的情况可能由于伊朗核协议而继续被放大,伊朗大幅提高产量,这可能会让沙特不减产生产,即便油价下跌到很低,沙特也能够继续生产,并且有足够财政后劲。
伊朗有些不同,伊朗财政没有沙特灵活,需要更高的价格来维持盈利。凭借低廉价格,沙特可以盈利。
其次,油价会下跌到多少美元。15美元听起来有些疯狂,但一些劣质原油加工已接近这个水平,例如加拿大西部原油,较重较粗的原油目前交易范围在20美元以内。
考虑到季节性因素,夏天炎热,驾驶数量减少,能源需求进一步放缓,压低价格。有一些基金投资者减持能源类股,因为去年油价是每桶100美元,有的石油股票价格近一年下跌超过四分之一。
再次,国际能源局数据显示,原油供应继续增多,预期原油价格或进一步下降。
综合以上分析,全球原油供应大于需求,原油价格或进一步下行,对全球消费者来说是好消息。
沙特与俄罗斯如何达成妥协,使油价企稳?
综合多家外媒报道,沙特和俄罗斯的能源部长在G20峰会期间,进行石油减产谈判会议,但是和3月初的谈判一样,双方始终未能达成减产协议。沙特和俄罗斯都将坚持自己的增产,沙特同时将继续自己低于25美元每桶的销售价格不变。
由于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都不打算在石油价格战中退让,美国原油行业相关人士表示,如果原油需求继续保持当前的低位,而沙特和俄罗斯等国依然增产,那么三个月内,全球原油将无处可储存,势必将下跌,尽管国际原油市场乱象横飞,但对于中方而言,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要知道,中方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在当今油价暴跌之际多进口国际原油,不仅能省去极大的一笔成本,而且还可顺带做好战略石油储备。目前,受谈判破裂影响,国际油价再次暴跌。
0几年的时候把石油价格打下来的是谁
据统计,今年夏天以来,原油价格已经累计下跌了约40%。尽管如此,11月27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在维也纳发布声明称,将石油日产出维持在3000万桶的水平不会改变。
紧接着,国际油价应声跳水,布伦特原油最低触及71.26美元/桶,跌幅7.93%,而NYMEX原油最低触及67.75美元/桶,跌幅7.82%。石油价格下跌的背后,不仅仅是经济原因,也掺杂着历史因素和现实冲突,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是谁在背后操控着石油价格?我觉得,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折射了国际政治。美国是背后操控油价的始作俑者,美国的目的很简单、很直接,就是要通过油价来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制裁。
俄罗斯是仅次于沙特的世界第二大产油国,能源占俄罗斯出口总额的70%,根据相关机构研究分析,原油价格每跌10美元,俄罗斯将减少190亿美元的财政收入。在油价低落的这一年里,俄罗斯外汇储备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
其实,这已经不是美国第一次使用石油价格战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里根总统为首的美国纠集沙特等国家一举把石油价格压到10美元以下并长期保持,使得严重依赖油气出口的苏联陷入全面困境,最终苏联在1991年宣布解体。
但美国或许没有想到,油价持续下跌的受害者不仅仅是俄罗斯一国。其他主要依靠出口石油、经济多样化不足的国家同样身处险境,甚至连美国自己也同样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在石油输出国组织中,沙特和科威特等国家可以忍受国际油价低至60美元/桶。但是对于尼日利亚、委内瑞拉和伊朗等国家,只有在油价维持100美元/桶时才能确保财政收支平衡。尤其是伊朗,国内财政收入一半要靠石油出口,现在的石油价格对其国内财政而言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我们再看美国,近几年来美国页岩油的改革有了显著突破,美国页岩油可以自给自足。但是,有机构分析,原油价格如果是70美元/桶,美国页岩油的开就基本上没有什么利润了;如果是60美元/桶,美国页岩油行业将全盘崩溃。所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决定不减产,对于美国的页岩油行业也将是一次悲剧性的沉重打击。
那么这场战役的背后谁能受益?我们说,受益者反而是中国、日本这些石油进口国。目前,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中国完全可以趁机囤积原油,扩大原油战略库存。
近期,中国首次公布在2006—2009年建立的战略原油储备数据,第一阶段已储备9100万桶原油,这大约相当于中国两周的进口量。
国际油价大跌对世界经济有何影响?
国际油价下降对全球经济的影响需要从两个方面看,有积极和消极的两方面影响,具体如下:
1、从积极面看
1)国际油价下降首先会降低能源成本,促进制造业复苏与发展,从而有利于全球经济复苏进程;
2)低油价会刺激全球原油市场需求增加,尤其是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对于原油的需求和储备增加,有利于经济增长。
2、从消极面看
短期内国际油价急剧下降会使全球市场对未来一段时期的经济增长预期和市场需求预期下降,从而不利于经济复苏进程。例如在全球石油期货交易市场,看空原油导致的全球金融市场的预期降低会直接影响全球未来的经济增长预期,而对未来全球经济走势预期变差会引发各国产业界对未来增长信心不足,进而削减投资,减缓经济复苏进程。
由此而形成的低油价格局,将令包括沙特和俄罗斯在内的产油国经济遭遇严峻挑战。股市震荡加剧,财政压力加大,而如果超低油价一直持续下去,很多产油国将面临致命压力,同时,也会对美国产生巨大影响。
扩展资料
国际油价暴跌的原因
油价暴跌,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市场供需不平衡是重要原因之一。原油通常与经济运行紧密相关。由于产油国受到国际政治影响不断地调整产量,使得原油价格受到供需两方面的扰动。而此次备受市场瞩目的OPEC+会议最终意外“谈崩”,沙特表示,如有需要将增产,这对于当前“神经紧张”的油市来说,可谓是重重一击。
就需求端而言,疫情的暴发,使大量航班取消,不少企业停产,旅游业陷入萧条,全球经济活动节奏显著放缓,原油需求也随之大幅下滑,从而造成石油市场疲软,也给世界经济的增长前景蒙上了浓重的阴影。
就供给端而言,“降价+增产”是油价暴跌的导火索。原油重挫,首先是受到了需求塌方带来的压力。随后,各产油国为了自保,打破了过去脆弱的减产协议,其中沙特等国甚至选择增产来保障自己的财政收入。这就意味着原油市场出现了需求塌方、供应增加的双杀局面,导致国际原油价格出现了罕见性的下跌。
为了稳定国际油价,以沙特为首的OPEC取“限产保价”措施。此前的石油减产协议将在今年的3月底到期,业界人士普遍推测近期将签订新的协议。其方案是将现有210万桶/日减产延长至2020年底,同时,额外减产150万桶/日,相当于全球需求的1.5%左右。在额外减产方面,OPEC成员国削减100万桶/日,非OPEC成员国则削减50万桶/日。
但这一方案没有得到包括俄罗斯在内的非OPEC产油国的支持。随着谈判破裂,沙特打出了“降价+增产”的“组合拳”,一举震惊了国际能源与金融市场。在展示其国际原油市场“独特地位”时,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行为也让沙特率先尝到了油价下跌的滋味。
人民网—国际原油价格暴跌 油市寒冬已至?
人民网—国际油价波动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