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或迎来上调,油价或告别5元时代,调价窗口6月11日开启

2.现货原油价格波动跟什么因素有关?

3.俄罗斯停止向波兰供应石油,会带来哪些影响?

或迎来上调,油价或告别5元时代,调价窗口6月11日开启

法国油价上涨_法国示威油价涨幅

[汽车之家?新闻]? 按照国内成品油调价的规则,新一轮成品油零售限价调整窗口将于6月11日24时再度开启,这将是我国年内第11次油价调整,目前年内成品油调价呈现“零涨三跌七搁浅”格局。不过,进入5月份后,原油价格逐渐回暖,到现在国际原油已突破40美元/桶,按照目前的数据,油价或将迎来年内首次上涨。

供应端来看,OPEC+会议在本周出现分歧,由于部分产油国减产的落实力度不足,原定于提前至6月4日召开的会议难以成行,且沙特有意将会议推迟至中旬。虽然俄罗斯与 OPEC 已经基本同意将现有减产规模延长一个月的时间,但将讨论对减产不力国家的监控举措,否则沙特等国的延长减产和额外减产意愿都将受到拖累。需求端来看,海外国家继续放宽疫情管制,需求仍在稳步复苏。本周美国示威活动愈演愈烈的情况下,疫情暂未出现加剧。不过周内多国制造业PMI表现萎靡,全球经济疲软的现状仍难改善。目前沙特和俄罗斯对部分成员国的减产执行情况不满带来一定利空因素,沙特已称将取消额外减产额度。OPEC+目前尚有分歧的情况下可能会一定程度上抑制油价的上行动力,不过底部支撑依然稳健。

在全球复工复产持续推进,原油需求进一步恢复的背景下,再加上OPEC+倾向于延长当前减产规模期限是主要的利好因素,导致本周国际油价整体呈现上涨态势。(消息来源:综投网;编译/汽车之家 周易)

现货原油价格波动跟什么因素有关?

影响现货原油价格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突然性重大政治;

2.利率变动(当利率提高时会减少资本投资,导致较小的初始开规模;高利率也会提高替代技术的资本成本,导致开速度下降);

3.汇率变动(原油价格变动和美元与国际主要货币之间的汇率变动存在负相关关系,美元上涨使以美元结算的原油承压。当地缘政治动荡时,原油与美元呈正相关性,两者相得益彰);

4.石油库存变化(库存是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一个缓冲,当期货价格高于现货时,商业库存会增加,刺激现货价格上涨。相反促使现货价格下跌);

5.税收政策(税收加大时会减少原油开的净利润,相应减少了开时期的积极性。而且税收会降低新发现储量的投资回报);

6.OPEC与国际能源署IEA的市场干预(他们能在短时间内改变市场供应格局,从而改变人们对石油价格走势的预期);

7.国际资本市场热钱流出或者流入(当全球金融市场投资机会缺乏,大量的自己进入国际商品市场,尤其是原油市场,不可避免地推高国际油价,并使其严重偏离基本面);

8.异常气候

俄罗斯停止向波兰供应石油,会带来哪些影响?

俄罗斯终于对波兰“下手”了!据法国媒体报道,波兰境内最大的石油公司奥伦石油近日对外突然宣布一则声明,称俄罗斯方面当前已经暂停了通过“友谊”管道向波兰输送石油。与此同时,波兰还强调自己绝对不会受到影响,奥伦公司首席执行官奥巴伊特克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公司之前已为此做好了准备,“我们只有10%的原油来自俄罗斯,将用其他来源替代”。奥伦公司表示,俄罗斯上述举动不会影响波兰市场上汽油和柴油的供应。

至于奥伦公司的话是真是,现在不做讨论,留给时间验证。要知道,在俄罗斯天然气断供时,波兰也是这样的说的,完全不把俄罗斯天然气当回事。而在俄天然气真的停止供应后,波兰居民只能排队数天抢购燃煤应急。

俄对波兰断供原油,影响有以下三点

一、欧洲石油价格的上涨

俄罗斯在原油市场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原油出口量维持在400-500万桶/天左右,同时还有200-300万桶/天石油产品出口。一旦俄罗斯出现断供,很难有其他来源在短时间内填补这个缺口,即便未来贸易流能够有一定程度的调节,买家也可能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

从当前原油市场所处的供需环境来看,市场已经处于低库存和闲置产能下降的大环境之中,进一步的消化库存也意味着未来供给短缺的可能性上升。

所以俄罗斯停止向波兰供应石油,会使市场担忧上升,油价大幅上涨

二、美国可能从中得利

从能源市场的角度来看,由于俄罗斯让出了欧盟大部分市场,美国正“趁虚而入”,据白宫的数据,去年美国对欧天然气出口量增加了一倍多,另外,美国原油产量激增也有助于稳定欧洲市场。

能源历史学家、标普全球副丹尼尔·耶金(Daniel Yergin)表示:

美国重新回到了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世界能源领域的主导地位。美国能源现在正成为欧洲能源安全的基础之一。

换句话说,美国正在重新夺回全球能源的主导权,下一步很可能就是重新控制油价了。如果达成这一目标,那么美国控制住通胀的可能性将激增,从而可能会影响美联储的决策,这可能是目前市场最需要关注的因素了。

三、德国态度或有松动

俄罗斯对波兰被断供石油后,德国又爆发了一次示威抗议,反对德国跟风向乌克兰输送武器,结合时间点可以看出,德国人并不想成为下一个波兰。

由于北溪管道被炸,德国已经失去了廉价的天然气,如果管道石油再被俄罗斯断供,那肯定是要雪上加霜的。

虽然德国去年已经承诺停止所有俄罗斯石油的购,但在寻找替代品的时候却被现实打脸,德国向哈萨克斯坦购买原油,却依然离不开友谊管道。

由于哈萨克斯坦与德国并不接壤,所以德国购买的原油只能通过俄罗斯“友谊”(Druzhba)输油管网系统来交付。作为全世界最长的输油管道,启用于上世纪60年代的“友谊”管网分为两线,分别途径波兰和乌克兰,向德国、匈牙利、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输送石油。

哈萨克斯坦已经明确表示对德国年供应量能够上升至600万吨,对应12万桶/天。这个供应量足以维持德国近一半的需求。当然,考虑到这些原油依然要经过俄罗斯的管道来运输,所以除了向俄罗斯支付管道费用,德国的能源供应也需要继续“看俄罗斯的脸色”。

所以,在俄对波兰断供后,德国人们的态度就很说明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