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欧元区要施行QE反而让希腊实施紧缩政策

2.为什么国际油价涨时鉴于影响上调油价,而纽约油价下跌却没什么反应呢

3.为什么欧元最近对人民币在跌

4.欧元区的欧元解读

为什么欧元区要施行QE反而让希腊实施紧缩政策

希腊油价下跌原因_希腊物价怎么样

 欧洲央行货币政策是影响欧元走势的直接因素。自去年6月例会推出负利率、长期再融资操作(TLTRO)等系列宽松措施以来,欧元对美元汇率便持续下行。路透社数据显示,去年欧元对美元汇率创下2005年以来最大年度跌幅,下跌约11%。

进入新的一年,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再次释放强烈宽松信号。据悉,上周五在接受德国媒体《德国商报》访时,德拉吉称“不能完全排除”欧元区通缩风险,“必须以行动抵御这类风险”。他还表示,“我们在做技术方面的准备,2015年年初要改变我们(现有)措施的规模、速度和构成。”分析人士认为,德拉吉备战通缩风险的态度暗示,欧洲央行可能很快启动大规模购买债券的。三菱东京日联银行外汇分析师哈德曼表示,欧洲央行最快将在本月22日的例会上作出决定。

上周及本周公布的经济数据可能不佳更是推升了欧洲央行宽松加码的预期。数据显示,欧元区2014年12月制造业购经理人指数(PMI)终值为50.6,低于初值50.8。其中,法国和意大利制造业PMI继续下行,德国仍温和扩张。分析预计,欧元区2014年第四季度GDP仅能增长0.1%。记者发现,本周欧元区2014年12月服务业和综合PMI终值、CPI等数据将陆续公布。北欧联合银行外汇策略师克利斯坦森预计,欧元区通胀数据可能很低,“那将使本月欧洲央行会议期间的压力加大”。

自2011年年末升至3%后,欧元区CPI一路下滑,2013年年初至今从未达到2%这一欧洲央行的通胀目标水平。最新公布的欧元区2014年11月CPI仅为0.3%,落入五年来低谷。在上月欧洲央行例会上,委员们“全体一致”同意,如有必要,将为“化解低通胀持续太久的风险”而取行动。一些委员警告,油价下跌可能导致欧元区陷入全面通缩。

为什么国际油价涨时鉴于影响上调油价,而纽约油价下跌却没什么反应呢

在美国4月份就业人数增加提振以及希腊可能退出欧元区消息的影响下,美元上涨对油价造成重压。  大宗商品的“断崖式”下跌还在继续。过去两天,原油从白银手中接过接力棒,成为领跌大宗商品的新主力军。累计本周,大宗商品可能创下两年来的最大跌幅。受到能源、金属等商品价格普跌拖累,周五的亚太股市多数收低,延续了隔夜美股的颓势。 截至周五收盘时,纽约商品6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2.62美元,收于每桶.18美元,跌幅为2.63%,全周跌幅达到14.7%。伦敦市场6月交货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67美元,收于每桶109.13美元,跌幅为1.51%,全周跌幅为13.31%。 纽约市场6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18美元,全周跌幅达到14.7%。伦敦市场6月交货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109.13美元,全周跌幅为13.31%。  尽管油价近期大幅回调,且短期内可能继续下跌,但中长期来看,全球原油供求关系趋紧,油价在2012年之前有望重回甚至超过最近创下的每桶近115美元的高点。但高盛的看涨言论并未阻止油价下跌行情。补充说一下:国际油价的涨跌,纽约油价难免不受影响。

为什么欧元最近对人民币在跌

近日欧元兑人民币汇率不断地刷新新低,今日欧元对人民币汇率是7.0751,分析师表示近日由于欧洲QE以及欧洲各国央行纷纷实施宽松政策,所以欧元下跌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一、希腊方面,希腊的民调可以用来揣测希腊有多少风险退出欧元区。目前的民调显示,1月25日的大选希腊党极左翼联盟大获全胜,使得外汇市场希腊退欧的风险加大几分。特别是,市场担忧2008年雷曼时刻是否又将重现。

二、欧洲央行(ECB)方面,发现市场对于定价欧元区经济仍显犹豫,虽然市场已普遍预期欧洲央行将推出欧版QE。事实上,通胀预期的大幅下降令市场相信欧元区难逃通缩厄运。故欧版QE会带来积极影响,特别是对欧元区国家。而欧元区国家国债收益率的上升一直是近年来令欧元承压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油价暴跌方面,随着能源市场全球性的供过于求,油价的持续下跌看似没有什么理由能缓解。既然油价尚无法企稳,那么当下仍是看跌的。近期油价下跌的关键之一在于页岩产品的推向市场,这令得市场的供需结构发生了转变。想要令油价结束跌势,生产商就要减产。而欧元想要结束跌势,就先得令原油止跌从而令其无法进一步打压欧元区的通胀水平,从而无法成为欧元的利空因素。

四、俄罗斯危局方面,俄罗斯也在遭受油价大跌的困扰。CDS价格显示,市场认为俄罗斯违约的风险已升至35%附近。风险厌恶情绪对欧元区的银行业构成不利影响,从而对欧元构成打压。

总体上,欧元对人民币汇率暴跌的因素包括:希腊、油价、俄罗斯等。

欧元对人民币汇率暴跌主要是受到希腊退欧,油价暴跌以及俄罗斯危机导致的。

欧元作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流通货币,坚挺度较强、流通范围较广,其购买力也处于较高水平,尤其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较高,国际支付率也位居前列,因此,在全球颇具有影响力。然而,随着疫情席卷全球,对欧元区宏观经济社会发展造成明显冲击,对应流通货币欧元应声出现震荡下调态势,外汇利率运行创历史记录,较常态水平形成对比。

欧元区的欧元解读

一般认为用单一货币可以提高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并有利于欧元国家间的国际贸易。在理论上,这是有利于欧元区的人民的,而且从历史的观点上来说贸易的增长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此外也是符合建立欧盟间统一市场这个长期目的的。另一个主要的好处是取消了银行交易的费用。而在以前,无论对于个人还是企业,在将本国货币兑换为外币是这都是一项重大的成本。相反地,银行将要承受相应的利润损失。

单一货币的第二个影响是各国的物价水平的差异将要减少。因为价格的差异将引发套利行为,商品将从价格低的地区流向价格高的地区,使得欧元区内各地区间的价格趋于一致。这也将导致企业间的竞争加剧并有助于控制通货膨胀,有利于消费者。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在这样一个大而不同的区域内使用单一货币是有害的。他们认为,由于欧元区的货币政策和利率水平由欧洲央行决定,各国将不能根据自身的情况调整其经济。(但是在欧元实施以前,自从1990年代欧洲货币危机之后,各国的利率水平的变化就十分接近同步了。)公共投资和财政政策将成为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干预经济的唯一手段。

也有的观点认为虽然欧元区的面积和人口都和由美联储负责制定利率和货币政策的美国相似。但是与欧盟各国相比,美国各个州的自治权较小而经济的相似性较大。而且欧盟各国的经济并非“同步”的,某些国家位于经济周期的底部而另一些国家则位于顶部,不同的国家也面对着不同通货膨胀压力。由于欧洲国家间语言和文化的不同,欧元区之间劳动力的流动性也比美国低许多。

也有观点认为美国之所以可以用单一货币是因为美元在国际上是处于统治地位的货币。在欧元出现之前,世界上80%的外汇储备是用美元的形式。这给了美国经济一个巨大的“补贴”,因为储备美元相当于对美国机构或美国控制的外国机构投资。这种“补贴”有助于缓冲美国特定地区的用单一货币的影响。

如果欧元可以取代美元或者和美元一起成为国际主要货币,那么一部分对美国的“补贴”就会转移到欧元区,这可以有助于解决因为经济结构不同而带来的问题。

有观点认为欧元会给欧洲金融市场的带来巨大的波动性,因为和企业如今可以借入欧元而不是本国货币,这就使得市场上资金的来源大为增长 欧元对油价将有重大的影响。欧元区比美国进口更多的石油用于消费,这意味着,欧元将要比美元更多的流入那些并不只用美元标价石油的(OPEC)国家。欧佩克也经常讨论用欧元标价石油,这就要求石油进口国将储备欧元而不是使用的美元以用于石油进口。尽管委内瑞拉的大部分石油出口美国,但是委内瑞拉前总统乌戈·查维斯(Hugo Chávez)已经声明支持这个。另一个支持此的是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而伊拉克拥有的石油储量为世界第二。自2000年起,伊拉克在出口石油时已经开始使用欧元,而在2002年,伊拉克将其美元储备转换为欧元,而在几个月之后,美国决定对伊拉克开战并随后侵入其领土。如果欧佩克执行这项,欧元区将获得原来由美国获得的“补助”。用欧元标价石油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欧元区油价的变化将紧贴世界油价。当2004年9月原油价格彪升至50美元一桶时,因为欧元对美元的汇率上升,欧元标价的石油价格并没有太大的增长。同样地,当油价和欧元汇率一起下降时,欧元标价的油价也不会大幅下降。另一方面,如果油价的变化和汇率的变化方向相反,欧元标价的油价变动将会被放大。用欧元标价将会消除欧洲油价对于欧元兑美元汇率的依赖性。

美国的赤字型经济严重依赖于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统治地位而带来的多种美国债务和赤字的保障作用。如果美元不具有统治地位,美元和美国经济可能会经历许多拉美国家在1980年代经历过的危机。只要美元的地位没有受到威胁,美国的经济就没有崩溃的危险。单独欧洲国家的货币不足以威胁美元的统治地位。有些经济学家认为,欧元足以威胁美元的统治地位,并在特定情况下导致美国经济崩溃。

欧元区或将再次陷入经济衰退,德拉吉与拉加德等***为商讨解决欧债危机的方案而疲于奔命。 欧洲央行公布利率决议前,市场已普遍预计该行可能首度将存款利率降至负值区域。不出所料,欧洲央行将主要再融资利率由0.25%下调10个基点至0.15%,幅度小于市场预期。调低隔夜存款利率至负值意味着欧元区商业银行在欧洲央行存放的资金将支付“罚金”。

欧洲央行当日还决定推出进一步增强流动性的货币政策措施,包括实行一系列有效期约4年的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预计将共向市场注入4000亿欧元流动性;同时,欧洲央行表示将加紧筹备资产支持证券市场购买,在此框架内欧洲央行将能购买私营部门证券化资产。

负利率决议发布后,欧元对美元快速下跌,最低下探至1.3559,创近4个月低点,美元指数上探80.77,刷新4个月新高。

对于最新决议,有关专家称,欧洲央行没有真正发布量化宽松举措,但朝着相关动作更近一步;欧洲央行可能会出台更多刺激举措。

美国《华尔街日报》2015年1月5日发表分析文章称,2014年本该是欧元区摆脱债务危机、经济重拾增长、从而带来信心并促进就业的一年。然而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三大因素导致了这种局面。 在经历了17个小时的马拉松式谈判后,欧洲理事会图斯克2015年7月13日宣布,欧元区***就希腊援助协议达成一致,将对希腊提供新一轮援助,避免其脱离欧元区。

图斯克表示,欧元区***峰会就希腊问题达成协议,将为希腊的改革及金融提供支持。

在13日召开的欧元区***会议上,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欧洲理事会唐纳德·图斯克和希腊总理阿列克西斯·齐普拉斯提出了一个解决希腊债务危机的折中方案。

欧元区***当地时间7月12日在紧急峰会上对接近破产的希腊表示,本周必须确定关键的改革以恢复外界对该国的信任,这样他们才会开启金融救助协商,让希腊留在欧元区内。

会议要求希腊左翼总理齐普拉斯推动议会通过立法,说服其他欧元区伙伴国立即释放救助金以避免国家破产,并开始第三轮救助的协商。这轮救助规模估计高达860亿欧元(955亿美元)。

欧元区财长提交各***的决定草案显示,包括税收和养老金改革等六项全面举措必须在周三(7月15日)之前确定,而在救助协商开始前,希腊议会须批准整个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