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燃油附加费如何计算

2.国际观察丨苏伊士运河停运一周刺痛全球经济,谁担责仍无定论

3.用西方微观经济学原理分析石油价格高的原因

4.BDI详细资料大全

5.如何投资周期性行业求答案

燃油附加费如何计算

负油价导致的后果_负油价与航运价格思考

燃油附加费的计算方式是每吨燃料价格乘以船上消耗的燃料种类和价格,高硫油、0.5%低硫油、0.1%低硫油,然后再除以该航线所载集装箱数量。

计算公式为每UNIT费率标准燃油附加费=(船用油价—起征点油价)*系数+低硫油附加费。

起征点油价:RMB2000元/吨。

系数:0.177。

低硫油附加费:RMB12/UNIT上。

燃油附加费的含义

燃油附加费是由于油价上涨,航运公司营运成本增加,为转嫁额外负担而加收的费用,该费用以每运输多少金额或者以运费的百分比表示。

常见的燃油附加费包括航空燃油附加费以及出租车燃油附加费,航空燃油附加费是航空公司收取的反映燃料价格变化的附加费,根据国家标准征收,主要用于缓解油价大幅上涨给航空公司带来的成本增压力,出租车燃油附加费是出租车公司收取的反映燃料价格变化的附加费,主要用于有效疏导油价上涨对出租车行业影响。?

至2012年开始,国内航线的燃油附加费将下调各航段的下调幅度均为10元人民币。

国际观察丨苏伊士运河停运一周刺痛全球经济,谁担责仍无定论

3月23日,全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货轮、台湾长荣海运运营的“长赐号”,在经过苏伊士运河时意外搁浅,并拦住了整个河道,动弹不得,造成多年来最严重的航运拥堵。

为何让世界经济这么“痛”?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苏伊士运河提供了亚洲和欧洲之间最短的海上通道。海上运输是最便宜的运输手段,世界贸易量的80%以上都是通过水路运输,12%都是通过苏伊士运河运输。

作为世界最重要的海运通道之一,苏伊士运河这一次堵塞,让全球供应链“如鲠在喉”。

全球贸易每小时损失4亿美元

苏伊士运河是全世界最重要的海运通道之一。据CNBC报道,根据苏伊士运河管理局数据,仅2020年一年,通过苏伊士运河的船舶接近1.9万艘,平均每天51.5艘。

据航运数据和新闻公司劳埃德船级社(Lloyds)的清单,货轮堵塞苏伊士运河造成的全球贸易损失约为每小时4亿美元(约合24亿元人民币)。

苏伊士运河不仅支撑着欧洲和亚洲的物流,它更是埃及的主要外汇来源之一。埃及苏伊士运河管理局官员表示,苏伊士运河因为此次堵塞每天的经济损失高达1200万美元至1400万美元。

有分析称,如果堵塞持续下去,物品供应量会持续短缺,货物不够了,日常用品的成本就会上升,而相应的物价也就会提高。

航运市场价格或将大幅上涨

市场人士认为,目前全球集装箱航运业正处于严重瓶颈期,本次事故或将给航运业供应链带来“多米诺骨牌”式影响,航运市场价格或将大幅上涨。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说,今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逐步走向复苏,海运价格已大幅上涨,新发生的苏伊士运河航道中断,有可能令全球海运市场变得更不稳定。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6日援引的报道,堵塞致使近100亿美元的货物通行受阻,从而导致海上货运价格飞涨。例如,由于货轮搁浅,从中国向欧洲运输一个40英尺集装箱的价格涨到近8000美元(约合人民币52328元),较一年前增加了近三倍。

导致全球原油价格出现波动

截至3月24日收盘时,纽约商品2021年5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3.42美元,收于每桶61.18美元,涨幅为5.92%。2021年5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则上涨3.62美元,收于每桶64.41美元,涨幅为5.95%。

埃及石油总公司前董事长、国际能源专家迈扎特·优素福表示,苏伊士运河对于全球石油供应特别重要,苏伊士运河迅速重新开放能阻止油价波动。

美国价格期货集团高级市场分析师菲尔·弗林24日表示,苏伊士运河交通遇阻将抑制全球石油出口的关键咽喉。

五角大楼称美军舰活动受影响

五角大楼官员28日表示,苏伊士运河货船搁浅造成的持续交通中断将影响美国军舰的活动,但强调国防部有其他支持该地区行动的手段。

美海军公共事务官员丽贝卡·里巴里希表示,“我们不会谈论具体的运营影响。苏伊士运河是必不可少的海上交通枢纽,通道停运的时间越长,对民用和军用船只的影响就越大。不过,我们还有其他能力来减轻影响并扩大对美国中央司令部负责区域的行动的支持。”

一些专家警告说,苏伊士运河两岸越来越多的船只积压将带来新的挑战,包括一些企业无法负担额外的海上航行时间以及海盗带来的风险。而目前该运河已经有超过300艘船无法正常通行。

美专家表示,“如果因这一有越来越多的船只沿着非洲海岸航行,那么在海盗经常出没的地区,特别是索马里和也门周围的水域,将需要加强安全保障。”

拓宽、改道、赔偿……运河“堵船”问题还没完

>>为何不拓宽?

苏伊士运河全长193.30公里,深24米,平均宽205米,其中最宽处345米,航道浮标间平均宽度135米,分为22公里长的北段、162.25公里长的主段和9公里长的南段。

2015年8月,埃及当局开通了“新苏伊士运河”,完成的工程包括新开凿一条35公里的河道以及拓宽和加深一条37公里的旧河道。“新苏伊士运河”可以供吨位更大的船只通行。

这两条平行的航道位于苏伊士运河的北段,而此次“长赐”号搁浅的位置在运河的南段,因此没有替代通道可供选择,这造成从红海进入运河的通路被完全堵死。

既然这条航道如此重要,又这么怕堵塞,为什么不去拓宽、挖深呢?其实,苏伊士运河通航以来一直在拓宽、挖深、改造。最新的一次改造就是2015年完工的这次,其主要内容是令运河中拥有“旁道”的区间增加。

但现实是,每次改造的结果,反倒增加了发生堵塞的危险。分析称,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当运河每次改造并因此提高“放行”尺度,船东、承运商就会相应量身定制新款放大号的“顶格船”。

另外,一次次的拓宽工程无疑增加了海路运输的成本,有可能失去原本的价格优势。

>>巨大损失谁来赔偿?

从救援费用到货物的延误成本,苏伊士运河“堵船”导致的巨大损失由谁来埋单,目前还是各说各有理的地步。

埃及苏伊士运河管理局乌萨马·拉比耶27日表示,在事故调查结果出炉之前,苏伊士运河当局暂不会提出相关索赔事宜,但会保留索赔权对责任方追究赔款。

不过,拉比耶强调,恶劣天气可能不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技术或人为失误造成。

承租“长赐号”的台湾长荣此前则表示,该船所有者日本船东正荣汽船株式会社应对所有损失负责。据悉,这艘船本身的保险金额可能高达2亿美元。

>>全球航路无其他捷径?

苏伊士运河管理方表示,货船可以自行选择等待还是绕行非洲南端的好望角。不过,目前没有船只选择绕行。等待,不确定何时能通行,每天都要付出额外成本;但绕行则意味着要付出数周的额外航程及连带成本。

此外,借此机会,俄罗斯方面也开始推销北极航道。

北极理事会俄罗斯特使科乔诺夫称,各国需要考虑除苏伊士运河以外的航路,北极航路就是明显的新选项。

科乔诺夫甚至认为,即使苏伊士运河恢复通行,全球贸易伙伴也该考虑下北极航路。与苏伊士运河相比,北极航路能将欧亚之间的航行时间缩短15天。特别是夏天,按照目前的地球气候状况,大约每年有三四十天北极航路将是无冰的。

但这对各方来说,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北极航道每年7-9月是黄金时间。此外,北极航道对船只本身也有要求,必须带有破冰功能,对船只安全管控的要求也更高。

用西方微观经济学原理分析石油价格高的原因

石油价格高的原因

分析国际石油涨价的原因及落实我们国家应对的措施是急切的

国际石油价格,从去年开始,就基本上处于一种逐步上扬的态势。目前,世界石油的价格上升到每桶55美元左右。在美国入侵伊拉克之前,世界石油有涨有跌,但是基本都稳定在每桶三十美元以下。

对于中国来说,这些年我们石油的使用量大约在2.4亿吨左右。其中,自己生产的大约有1.6亿吨,进口大约有0.8亿吨。进口量大约占国内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面对世界石油价格动荡和上扬,中国在这个问题上作出客观冷静的分析是首要的,并且拿出切实立即可行的措施出来,是非常现实的。

自从前苏联在国家政治上发生重大变化以后,美国就一直处于一种单边的国家行为之中。九十年代,美国对于世界还处于一种调整过程,而在进入二十一世界之后,就变得更加有持无恐的地步。自从小布什通过一切手段上台之后,美国的内外政策和策略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过去世界,基本上从政治局势的大流上看,有三种力量存在着。一种是以美国为首的一股力量,一股是以苏联为首的力量,还有是那些不结盟国家的力量。随着原苏联国家政治的重大变化,使得那个激烈碰撞的敌对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就是美国对世界的单边霸权的形成和行为。今后,世界面临的是一个维护和平和破坏和平的力量对比之中,所有的国家都必须面对这种残酷的现实。

美国在维系和扩张着他的霸权的时候,是通过军事和经济来支撑的。因为从政治行为上,美国已经失去了让全世界相信他的政治基础和道德行为准则。在这几年,美国在自己对外的所有行为上,始终就是保持住一种“我是流氓我怕谁”的准则。什么联合国宪章,国际法准则,国家之间的相互尊重,等等的一切,都对美国的对外行为没有任何意义上的约束。

在我们分析石油涨价的因素的时候,我们如果不首先认识到这一点,其他的都是一种妄言。

美国目前维系和扩张其霸权的手段,就如同上面所说的,只有两种。一种就是军事行为,一个就是经济行为。经济行为是首先的,也是整个国家所有行为的基础。而隐含在这经济行为中的核心,就是美元体系。对外殖民掠夺的方式,美国已经从十八世纪的最原始手段,发展到今天通过美元体系的运作,来达到同样掠夺世界经济的目的。我们千万不要淡忘发生在九十年代的东南亚经济危机,还有就是这些年经济困境不断的南美经济,值得现在的中国政治家们好好研究和应对。特别是发生东南亚的经济风暴,我们国家更要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来对待。

美元体系的建立,是有历史时间过程的,是从英镑的世界地位上转承过来的。从英国的殖民历史,要研究出英镑建立的历史进程。并且通过两次世界大战前后过程,看看美元体系是如何建立、转承和变化的。而目前石油价格上涨,其实是美元体系变化的一个过程。也就是说,今天的世界石油的价格变动,不能再简单认为就是一个世界石油需求的变化引起了石油价格的变化。因为从这一两年世界石油生长和消费上看,世界石油的供求关系并没有发生重大的矛盾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关系的是,那个维系这世界霸权的美元体系,面临着重大的历史危机。只是在这个危机没有全面彻底爆发的时候,美国在通过一切手段在挣扎着。关于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关心的人可以通过七十年代石油危机和这次世军石油价格剧烈变化的原因和结果进行对析,可以得出他们是严格不同的两个方面的问题。

现在的世界,是大多数国家都直接和间接地大量持有美元。也就是说通过美元的“坚定信心”,使得一些世界上很多人和很多的国家在相当程度上都持有大量的美元。而且,通过以美元为交易方式的金融衍生业务,又使得很多外国的投资者对美元的衍生交易物是通过美元去持有的。美元的货币及货币的衍生虚拟化,使得美国目前对于世界存在着大量的放债行为。而这个放债的过程,美国是更本不希望偿还的。通过变换方式,可以使得那些通过物流方式获得财富的人,通过美元体系的转化,使得这些物流方式的财富在美国所得之后在相当程度上变成了泡影。比方说我是一个设备商,通过设备出口获得一个单位量的财富。通过美国的金融方式,获得一种虚拟于货币之上的衍生物以电子符号的方式存留着。当这个电子符号所代表的真正物流价值贬值或者成为袍泡影的时候,就是美国无偿地占有了一个单位价值的物质。对于国内来说,肉是烂在锅里,无外乎是今天左口袋的钱倒到右口袋,明天右口袋的钱又倒到左口袋,物流价值方向并没有变化。

所谓世界经济秩序和规则,包括热衷得不得了的世贸协定,说白了就是美国人所制定的符合美国人利益的经济秩序和规则。在世界,特别是在中国,有相当程度的人,特别是在一个国家的领导层面上,为了一个所谓的协定还在那里欢欣鼓舞。不要说被冷静的国人所耻笑,就是那些获得最大利益者,在未来的历史当中都是不会有什么值得尊重的意义实现的,只是现在在一旁悄悄偷偷地乐着罢了。

维系着霸权,是有两个方面的。一个是维系霸权的代价,一个是维系霸权获得的利益。因此对于霸权的经济代价和收益,才是美国行为的真正准则。美国人从来是不会设计一个只有代价而没有收益的事情。在代价和收益之比上,收益率小了美国都是不愿意干的。这次美国对伊拉克的军事侵略占领,就是盘算之后感觉到可以获得最大利益才决心做的。因为这个过程可以给他带来两个最大利益,一个是经济上的利益,一个是军事上的利益。目前大家所看到的,只是经济上的利益,而军事上的利益又一次被人们所忽略和淡忘了。

至于代价,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有的人说美国在这次伊拉克战争中死亡了一千多人,用美国人珍惜生命来证明美国这次战争是不值得的。这种论断是一片谎言,是最无耻的谎言。美国资本家从来就没有珍惜生命的概念,无论是对待世界人民还是对待本国人民,都始终是吸血成性的。所谓的廉耻,只是穿着礼物面对冠冕堂皇的公众场合的时候一副装神弄鬼的伪君子德行。对美国政治人物的认识,就从美国两百年间的原始积累到现代发迹的过程中的事实中去认识就可以了。不要用他们所描绘的象当事实去认证,而是用历史事实去印证这些丑陋无比的贪婪群体们。

这次世界石油的大涨价,首先要看看这世界石油的掌握着是谁。通过这次石油价格的巨大变动,那些持有美元的人和国家,还能说什么?而对于美国来说,无外乎是再多印点钞票,讲电子符号上的数字改大一点。就如同一口锅,获得每碗汤的代价是恒定的。但是为了获得最大利益,最好的方式就是锅里的骨头可以一直放在那里,但是加水的过程是不断的。现在的美元体系的维持,其实就是美国一个不断“加水”的过程。只要是体系维系着,美国的“汤”就在那里叫卖着,“水”也就不停地加着。

前一段时间,有一个著名的人,坦诚希望国家也搞虚拟经济过程,我是不知道目的是为了什么。

在美国通过世界石油的掌控来达到“加水”的目的的时候,中国如何应对,确实是值得关注的。

看了这些日子的报道,我觉得国家在一些行为上还是有许多地方值得再思考的地方。

首先是国家希望通过不断扩大石油的来源及渠道方式,是有一定道理的。特别是在石油储量及开上,取一些急切的手段,也是非常正常的和合理,也是应该的。但是从目前解决中国面临的实际和见效上,我觉得应该是从两个方面共同去思考。一个是开源,一个是节流。

目前国家措施上从报道上看,基本上都将重点放在开源上。我觉得这样的方式存在几个问题。

第一个是国家政治安全问题。因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将希望的方向寄托在别人的身上,对于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是非常不现实的。因为任何时候,中国的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方式,都不能去这样做。前一段时间关于俄国的石油管道建设问题,别人怎样去做,我想那是一个别国的主权问题,我们无权干涉。问题是我们国内的一些人,忘记了尊重,忘记了主权,变得忘乎所以。在认识和对待这个问题上,总喜欢从自己的利益上去考虑。在这所有的讨论中,我至今是没有看到一篇冷静中肯的分析文章。爱国主义要是变成了狭隘的民族主义,给我们整个民族带来的伤害往往是最严重的。而这种严重的伤害结果,还经常被认为是一种“高尚的行为”。因此,在对待象石油管道这样的事情上,我们要约束好我们自己,做一些共同促进发展的事情,更多的时候要替别人也想想。设身处地,并不是一种设。强人所难,最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因此,在所有对外的关系上,特别是在石油这个问题上,中国在目前世界格局中,要看得更长远一些,要适可地超脱一些,尽可能去避免一些合作过程中的尴尬事情。不要在什么时候在所有的利益上都拼死去力争,学会舍弃,是今后中国人应该必须掌握的。

第二就是如何使用石油上。从目前世界使用石油的状况来说,主要用途是三个方面,一个是化工产品,再一个就是能源。目前世界上,相当多数的国家和人们,依然还是把石油当作一个能源来大量消费着。

我个人认为,我们国家应该取和世界上已经发达起来的国家所不同的方式。也就是说石油的运用上,我们不应该主要把它当作一个能源来看待,它应该首先是一个化工原料,次要的才是满足能源的需求。别的国家是通过汽车轮子运转的国家,我们中国就必然要如此走这样的发展道路吗?按照一般中等发达国家的标准,我们中国达到这个标准不要说我们自己,就是世界也会带来一定的重大问题。走适合我们自己发展的道路,说和做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一个发展标准的参照物的选定,有的时候是非常难的。但是正确的发展观,确实是中国发展进程中所必须进行选择的

第三个就是远水不能解近渴。首先是在世界石油的购上,随着大量进口,必然付出很多,这恰恰是别人在近期内希望看到的,也是他们希望得到的。这是一个一箭双雕的过程,手段阴险得很。再就是对于国内来说,任何矿物从勘探到开是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周期的。这个时候加大矿物的勘探和开,对目前来说暂时起不到缓解和解决问题。从根本上说,矿物的勘探和开是我国发展所必须的,属于一个中长期解决问题的根本性目标,但是时间上不能解决近期的问题。

因此,国家在着手研究和制定中长期目标的时候,适当地运用一些手段来解决近期问题,也是非常必须的。

目前面对世界石油价格上涨,作为我们国家的主要重点石油消耗工具,就是各种交通工具,特别是以汽油和柴油为能源消耗的交通工具。目前,我国以汽油和柴油为能源的交通工具主要是汽车、内燃机车、飞机、轮船。因此从近期取的手段来看,目标选择就应该从他们开始。

我建议国家在近期内尽快实施交通能源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征收。原因是一味提高油价,必然要引起其他价格的变动,使得一些行业受到损害。通过对不同交通工具征收不同的税收,可以补偿国家和大多数民众所受到的影响,而且还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好结果。

首先是对汽车进行征收能源税。

可以将汽车进行分类,分类后还要分级别。比方说轿车类,根据轿车自身的标准划分为A、B、C、D。轿车A级别的,属于一个规定型号范围(以发动机和车型共同来确定)的,定收取能源税一年两万元元。而轿车B级别的,年征缴能源税5万元。轿车C级别的,能源税年征缴10万元。轿车D级别的,年征缴能源税20万元。也就是说,级别不同,年征缴的能源税是不同的。这是也用不着限定一些单位购买什么轿车车型和级别了,买好车,就在能源税上多缴钱。你有钱买车,难道不应该缴税吗?

对于用来运货的汽车,可以根据吨位进行征缴。吨位越大,所缴税越少。但是在城市一个道路范围内,又要通过道路行驶设置,使得一般情况下不得行驶高吨位的货车。比方说一吨的货车,可能要象A级别的轿车一样年征缴2万元的税。而五吨的货车,可能只征缴15000元。十吨的货车,只年征缴10000元。而二十吨以上的货车,年征缴可能只需要5000元。一般农田使用的机械工具,可以按类计征。象收割机、播种机一类的,就不在能源税征缴范围。而对于拖拉机等,根据使用的范围和大小,适当征缴一点能源税,并规定不得从事营运范围。

征缴时限,以年为单位,在车辆年审之时一同办理,不得拆月、拆季收缴能源税。车辆一年之中不使用的,必须把相关车辆牌照及证件规存在法定部门。凡是没有缴纳能源税的车辆,一旦查出,除了补缴该年度的能源税之后,根据级别分别罚款0.5、1、1.5、2倍的罚款。比方说一辆B级别的轿车被查处没有征缴能源税,首先是补缴5万元的当年能源税,然后付罚款5万元。也就是说,级别越低,罚款越少;级别越高,罚款越多。

所有非国家武装装备车辆,都必须缴纳能源税,除国家认定职务人员之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减免。任何单位和个人,一旦发现使用国家武装装备车辆的牌号偷缴能源税,车辆使用者必须按照刑法法则承担车承担法律处罚。比方说某国家单位甲领导的专车是武警车辆的牌照,一旦被查处,除了立刻罢免一切职务之外,还必须按照刑法法则进行处理。因此,增加相关的法律,是必须的。

第二就是对航空运输也适当收入能源税。

原来收取了一个机场建设费,现在可以加一个航空运输个人能源税,同时降低保险费。将保险费二十元变成五元,由保险公司收取变成民航替国家代收,赔偿由国家来支付。目前每张机票可以设征收100元的能源税,根据具体条件由国家确定是否收取时间。

其他内河及海上航运,是否需要征缴能源税,到不是显得那么急切。至于铁路运输,可以征缴,也可以不征缴。即使征缴,一般意义要大于实际的征缴意义的作用。

还有就是对于车辆交纳能源数能源数能源税之后,在累计一个交纳年限后,要降低一个级别。比方说B级别的轿车,连续交纳五年后,第六年按照A级别的轿车交纳能源税。同样对于D级别的轿车也是如此,但是最低只能降一两个级别级别。如B可以降到A,但是C只能降倒B,而D可以降到C和B。

我们国家各种车辆保有量有数以千万计,如果落实能源税的工作做得彻底,一年下来国家的这部分税收大约要至少有1500亿以上,有可能远远大于石油直接税收。为此,国家在这部分税收的利用上还好协调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我们不但要讲税收的重要性问题,还要在今后认真仔细研究国家税收的利用问题。

比方说现在一些城市出租车及个体私营中巴,就是当地财政的一个重要支出来源。征收能源税之后,这些车辆除养路费、各种保险费等,就不能再交纳当地规定的一些营运费用了。否则就是一种双重缴费,会严重损害这些社会基层生活者的利益。另外就是所有的征缴对象的缴费标准必须是统一的,不得再出现区域差别。唯一的差别应该是在使用这部分税收上,根据经济差别分别按比例提出不同的税收用于地方支出。比方说北京经济发达,收缴的能源税是200亿,但是提取的比比例是20%,则北京支出的税收只能是40个亿。而西藏,征收的能源税可能是1亿,提取比例是百分之百,则当地支出的就是1亿。收取的越多,支取得越多,但是各地方的比例是不同的。剩余部分,就是中央直接支出的。

对于支出部分,必须是限定项目和地方。比方说只能是添置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如公共汽车公司的车辆全部由这部分资金来解决,公共交通部门不再承担公共运输工具的购置。如这部分支出全国每年有500亿,每辆车的购置费是25万元,则每年全国可以增添公共汽车20万辆。我想通过五年一个周期,全国的公共交通工具一定会得到彻底解决。另外,如再每年从这个里面使用500亿用于城市地铁建设,按照每公里2.5亿元的造价,则全国每年可以建成250公里的城市有轨公共运输。十年下来,全国重大城市有轨总里程,不会低于2500公里。设重点城市有轨历程平均是50公里,则至少有50个城市在十年里基本解决有轨公共运输问题。

我们设国家这部分税收是1500亿,除了那两项之外,还有500亿,十年就是5000亿,这5000亿国家集中起来不知道可以干多大的事情。

目前,我们国家的全年税收在两万亿以上,增加能源税按照1500亿总量及收,增收比例大约不到7%。由于征收的对象是单位、企业、收入高阶层,所牵涉的百姓不是非常多。特别是这部分征收对象,基本上不会是中低收入的家庭和个人,所以不会造成国家基础有什么伤害。由于是按照车辆类别和级别等进行收取,老百姓是可以认同的。至于那些单位、企业,通过说明道理,我想也是可以做到的。至于那些拥有个人车辆的富裕界阶层,肯定是要表示不满的,但是他们的经济收入也是他们能够承受得了的。对于这些利益群体,只要坚持下来,他们是会接受国家目前这种严峻的现实的。也就是说,面对目前国际上所形成的压力,可以变换成到单位、企业和一些富裕人员的身上。

这个过程,一定会在一定时间里使得车辆在一个范围减少,对汽车行业会有一个冲击和要求调整的过程。也就是说通过这种能源税的方式,将过去那种不切合中国发展实际的东西,进行扭转,使得所有的发展过程都必须按照国家的要求去实施。具体立刻就可以表现在部分类别的车辆需求减少,另外一部分车辆需求增加,短时间内一部分车辆会停止使用。由于短时间促使一部分车辆减少,公路建设压力会减少,燃料需求量在短时间内就会降低下来,价格也会降低。

经过十年左右的经济调整,我国的能源结构和运输方式,会发生重大变化的。如电力的要求会增加,煤炭需求会增加,轨道运输会增加,公共交通事业会打下好的基础。老百姓的大多数利益,通过公共交通的发展,会得到更多实惠和感受的。

目前,通过征收能源税的过程,手段是将进口石油的需求从8000万吨,通过半年左右时间能调整到4000万吨,或者使得我们国家石油进口量在数年里不再大幅度增加,也说明我们的使用手段基本目的达到。今后,随着发展,再针对一些使用煤炭的对象征税,我想中国的能源一定能够得到解决。下一步就是如何对税进行考虑了,比方说煤炭。包括煤炭的生产、加工和使用等企业,该认真好好地想想了。关停一些小煤矿为什么做得不得力,就是还没有从一种固有的利益思维中脱离出来。

我自己预测,在不算长的时间里,国家一定会在的利用上,会通过税收和政策上取手段的,我们期盼着这个过程尽快到来。

BDI详细资料大全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altic Dry Index,缩写BDI),是航运业的经济指标,它包含了航运业的干散货交易量的转变。这个指数是由波罗的海航交所发布的。

基本介绍 中文名 :BDI 外文名 :BDI 表达式 :是航运业的经济指标 适用领域范围 :航运业的经济指标 波罗的海指数,组成,参考价值,国家代码,BDI轴承公司,品牌发展指数, 波罗的海指数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altic Dry Index,缩写BDI),是航运业的经济指标,它包含了航运业的干散货交易量的转变。这个指数是由波罗的海航交所发布的。波罗的海航交所是世界第一个也是历史最悠久的航运市场。1744年诞生于英国佛吉尼亚波罗的海咖啡屋,目前是设在英国伦敦的世界著名的航运,全球46个国家的656家公司都是波罗的海航交所的会员。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波罗地海航交所于1985年开始发布日运价指数――BFI,该指数是由若干条传统的干散货船航线的运价,按照各自在航运市场上的重要程度和所占比重构成的综合性指数。1999年,国际波罗的海综合运费指数(BDI)取代了BFI,成为代表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走势的晴雨表。 波罗的海指数是由几条主要航线的即期运费(Spot Rate)加权计算而成,反映的是即期市场的行情,因此,运费价格的高低会影响到指数的涨跌,所以,设现在的原物料需求增加,表示各国对货轮运输的需求也跟着提高,在此情况下,运费的涨幅如果可以大过油价成本的涨幅,当然其获利就可维持。在这种前提下,BDI波罗的海指数会上涨,运输股的股价也会上涨;设现在原物料需求依旧增加,但货轮供给增加而打坏运费市场,此时BDI波罗的海指数会下跌,当然运输股的股价也会跟着下跌,所以,运费高低的影响远比原物料的涨跌更是影响航运股获利的关键。 BDI指数一向是散装原物料的运费指数,散装船运以运输钢材、纸浆、谷物、煤、矿砂、磷矿石、铝矾土等民生物资及工业原料为主。因此,散装航运业营运状况与全球经济景气荣枯、原物料行情高低息息相关。故波罗的海指数可视为经济领先指标。 组成 BDI为海岬型,巴拿马型及灵便型(Handysize)各占权重三分之一的综合指数。虽然这个指数以波罗的海作名字,但负责管理这个指数的波罗的海却在英国的伦敦。 1、BCI(Baltic Capesize Index),波罗的海海岬型指数,吨位:8万吨以上,主要运输货物:焦煤、燃煤、铁矿砂、磷矿石、铝矾土等工业原料,占BDI权重:1/3; 2、BPI(Baltic Panamax Index),波罗的海巴拿马指数,吨位:5~8万吨,主要运输货物:民生物资及谷物等大宗物资,占BDI权重:1/3; 3、BHMI(Baltic Handymax Index),波罗的海轻便型指数,吨位:5万吨以下,主要运输货物:磷肥、碳酸钾、木屑、水泥,占BDI权重:1/3。 参考价值 1、BDI指数是全球经济的缩影。全球经济过热期间,初级商品市场的需求增加,BDI指数也相应上涨。 2、BDI指数相对客观。BDI指数不存在短线资金炒作的问题,如果短线资金进入大宗商品市场炒作,但同期BDI指数不涨的话,则大宗商品市场高企的价格就值得警惕。 3、BDI指数与初级商品市场的价格正相关。也就是说,如果煤炭、有色金属、铁矿石等价格上涨,BDI指数一般也是要涨的。 4、BDI指数与美元指数正相关。美元走强一般反映了美国经济向好,由于美国经济在全球经济总量中占比较大,BDI指数与其正相关。 5、BDI指数与美国股市走势正相关。理由与美元指数相同。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是投资者研究航运股的重要工具,干散货航运上市公司的股价走势与BDI紧密相关。同时,BDI也是美国和全球经济的晴雨表,是初级商品市场价格走势的风向标。 由此可见,该指数是目前世界上衡量国际海运情况的权威指数,是反映国际间贸易情况的领先指数。如果该指数出现显著的上扬,说明各国经济情况良好,国际间的贸易火热。前几年由于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全球经济的复苏,全球对于原材料的需求大大增加,导致了海运的快速繁荣。2003年,BDI指数还只有不到3000点,而到了2004年,该指数就翻了一番,达到了6000点以上,因此,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贸易以及对于全球初级原材料的需求是导致国际海运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而该指数上涨的同时我们也确实可以看到海运价格的上涨和目前商品市场上几个大宗原料的价格上涨的曲线是一致的。 国家代码 BDI是蒲隆地在国际足联的国家代码。 BDI轴承公司 BDI轴承(Bearing Distributor Inc)公司是北美最大的轴承及工业零件分销商之一,创立于1935年,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克利夫兰,拥有70多年服务于工业界的历史和经验,在世界各地有一百多家分公司。必迪艾(天津)轴承有限公司是BDI轴承公司在中国设立的独资子公司,主要从事进口轴承等工业零部件的销售。必迪艾(天津)轴承有限公司主要致力于轴承等传动产品的推广和销售。多年来与德国F进口轴承、德国INA进口轴承,美国TIMKEN进口轴承、日本NSK进口轴承、瑞典SKF进口轴承、日本NTN进口轴承、美国DODGE进口轴承、英国COOPER进口轴承,德国OPTIBELT进口工业皮带等多家公司保持着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致力于构建一站式进口轴承解决方案和轴承网路。不论进口轴承还是机械传动件,不论产品配件还是设备备件,BDI公司都以销售高质量的产品,优良的服务和及时的供货能力而获得工业界的好评。 品牌发展指数 广告学辞汇,品牌发展是测试一个品牌在特定人口阶层的销售表现。 其计算公式为: 品牌发展=品牌销售量/人口数 品牌发展指数(Brand Development Index)是将各个地区的品牌发展与全国的品牌发展总体水平作比较,从而看出各个地区品牌发展水平的高低。计算公式为: BDI=地区品牌发展/全国品牌发展×100 =(地区品牌销售量/全国品牌销售量)÷(地区人口数/全国人口数)×100 以100为基准,评估品牌在各地区的发展状况: BDI为100左右时,表示品牌在该地区的发展处于全国平均水平左右; BDI>100时,表示品牌在该地区的发展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上; BDI<100时,表示品牌在该地区的发展水平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市场发展潜力小。 一般而言,全国性的市场行销,当然要用全国性媒体。但如果地区间品类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差距较大,那么就应多考虑地区性媒体的使用,在潜力较大的市场适当增加地区性的媒体投入。 通常BDI并不单独使用,而是参考CDI,两者结合作交叉(矩阵)评估分析。 高CDI、高BDI,品类发展及品牌发展都高于平均水平,市场高速增长,品牌发展前途光明。媒体投入应加大力度。 高CDI、低BDI,品类发展高于平均水平,但品牌发展低于平均值,品牌应该可以通过努力而获得同样的发展水平,应加大媒体投入。 低CDI、高BDI,品类发展低于平均水平,但品牌发展有较杰出的表现,媒体投入一般不应扩大,不超过原有投入量。 低CDI、低BDI,品类发展及品牌发展都低于平均水平,该类市场最不具有开发价值,但如果品类处于市场导入期或成长期,则媒体投入力度应比前三种情况下高,如确认品类处于衰退期是造成低CDI、低BDI的原因,则该市场不具有开发价值。

如何投资周期性行业求答案

也不排除以后碰到类似巴菲特投资中石油这样高确定性的投资机会时参与其中。 投资周期性企业首先要了解其高风险性,并有充分的思想准备。06年以来波澜壮阔的大牛市和远超想象的大熊市使周期性行业的疯狂炒作和瀑布式的下跌得到再次淋漓尽致的演绎。包括万科这样的所谓蓝筹在内的大部分周期性企业的最大跌幅已经超过80%,江西铜业等近十家更超过90%。不要认为这就是结局,未来出现跌幅超过95%的股票一点都不值得惊讶。从90%跌到95%也是一次腰斩,跌幅大并非就很安全。 周期性行业景气度高峰期价量齐升,行业低谷时则相反。影响周期性行业盈利的要素主要包括产品价格、需求、资本性开支与产能利用率错位导致的额外财务费用等。其中前两个因素是主导因素。二者的波动决定了周期性企业的盈利波动。部分周期性行业的价格和需求都波幅巨大,例如有色金属、航运等,盈利容易出现极端的情况。部分价格基本稳定或波动幅度较小,需求变化较大,盈利波动性较弱,例如银行、证券。大部分周期性企业喜欢在行业景气度高峰期盲目扩张,一旦行业下滑则形成庞大的过剩产能,这些过剩产能不但不能产生效益,折旧、摊销、负债、维护还产生大量的费用,侵蚀企业的利润,因此固定成本越高的行业,产量变化引起的利润波动也越高。那些在行业景气度高峰期来临前适度控制扩张规模,行业景气度低谷后期能前瞻性地大举扩张的企业很可能是不错的投资标的。 我把周期性行业分为消费类周期性行业和工业类周期性行业。一、消费类周期性行业 消费类周期性行业包括房地产、银行、证券、、保险、汽车、航空等,消费类周期性行业兼具了周期性行业和消费行业的特性。它们的终端客户大部分是个人消费者(银行还包括企业),虽然品牌忠诚度较低,但仍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需求虽然出现波动但总体向上,而且在中国基本上是刚刚启动的行业,市场前景巨大。除汽车、航空外,属于较轻资产型企业,行业景气度低谷时规模的弹性较大。 1、银行 银行产品价格相对较稳定,需求波动也较小,其中零售占比大的银行周期性更加弱化。银行业的盈利能力在几个行业中比较稳定,但中国银行业未来将面对利差逐步缩小和可能到来的利率市场化,还有房地产及金融风暴导致大量企业倒闭带来的呆坏账爆发的可能性。2、房地产 房地产价格和需求虽然波动较大,但波动速度和幅度小于工业品行业,而且产品具有多样性、差异化的特性,某些地区的产品更具有垄断的特征。龙头企业具有较好的抗风险能力,行业低谷可以带来低成本并购的机会,行业需求刚性和确定性较高。3、证券 证券业的价格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需求波动性很高。证券业比较特殊的是投资者身处行业,周期转换比较明显,通过估值和成交量等指标比较容易地判断出行业的拐点。4、保险 保险实际不属于周期性行业,但投资收益的存在,会呈现阶段的强周期性,中国保险主业的高速增长使波动性弱化。如果不是遇上大牛市或大熊市,保险业的周期性并不明显。应该注意的是,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保险业是容易发生价格战的行业,为了获得暂时的市场份额和领先地位,可能出现非理性的保单设计,保单大部分都延续数年、数十年,坏的结果可能很长时间后才显现,投资者难以评估其中的风险。现阶段人寿和平安仍然处于寡头垄断竞争的地位,随着政策管制的放宽,众多的外资保险不断进入中国,外资保险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5、汽车 汽车业车型换代迅速,技术更新较快,属于重资产型企业,行业竞争激烈,对油价敏感,影响利润的因素较多,盈利的判断比较困难。而且即使景气度高峰期不同企业的盈利能力各异,且提升幅度未必很高。属于糟时可能很糟,好时未必好的行业。6、航空 航空业竞争激烈,恶性价格竞争经常出现(两到三折的价格随处可见),固定成本高昂,资本性开支庞大,运营成本随油价和汇率巨幅波动,航空业的行业特性使其盈利能力低下。 房地产、银行、证券、保险这四个行业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投资者可以比较容易直观地感受行业的冷暖,而且影响盈利的因素比较简单,相对而言更具可预测性(银行与宏观经济的密切性增加了判断的难度),是投资周期性行业较好的选择。汽车和航空的行业特性决定了它们不是好的投资标的。 二、工业类周期性行业 工业类周期性行业包括有色金属、钢铁、化工、水泥、电力、煤炭、石化、工程机械、航运、装备制造等。这些行业与宏观经济相关度很高,宏观经济复杂多变,基本不可预测(众多著名经济学家的预测往往也是错误的)。而且产品价格波幅巨大、下跌迅猛(例如最近短短两三个月航运价格急跌90%,有色金属也是跌幅巨大),需求变化迅速而且周期长,有时投资者根本没有反应的时间。产品成本受原材料影响明显,基本上属于重资产型企业,投入产出周期长,行业景气度高峰期大量的资本支出带来庞大的折旧和摊销,利润对产量的变化极为敏感,行业低谷时规模调整弹性小,影响盈利的不可测因素众多,所以盈利呈现高度的波动性,判断周期拐点的难度也较高。另外石化、电力、石油等受价格管制的行业存在盈利意外下滑的可能性。 工业品行业巨大的波动也带来高收益的机会,只是这种机会不是普通投资者容易能把握的。特别是一些长周期行业如有色金属,踏错节奏也许不是几年而是十几年才能解套。然而正是有色、石油、煤炭、黄金、钢铁这类性的上游行业,产品单一,同质性强,大宗商品期货市场或商品价格指数对产品价格趋势和行业景气度有直观明确的指导性(航运也有类似的指数),根据产品价格区间判断行业拐点更容易。价格指数通常有一定的运行区间,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区间会有所改变,但只要集足够长周期的数据,就可以得出大概的规律。上游行业的利润波动性更大,风险也更高。 中、下游行业产品种类纷繁复杂,不同历史时期各细分子行业的情况迥异,使行业周期的判断更加困难。由于产品的差异性,没有简单直观的价格指数作为判断依据,更依赖宏观经济和各子行业的具体情况。 周期性行业的周期循环常常沿着产业链按一定的顺序地依次发生,通常复苏始于汽车、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机械、装备制造等下游行业,然后传导至化纤、非金属矿制品、有色金属冶炼压延、黑色金属冶炼压延等中游的加工制造业,最后是而上游的有色、石油、煤炭、石化等行业。衰退也是从下游行业开始,依次传导至中游、上游行业。历史背景不同,周期循环并非简单的重复,运行规律也不是一成不变,不能简单地套用历史经验进行对周期拐点的判断,而应根据经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我把较低的市净率(低于2,强周期性的低于1)和较高的市盈率作为买入周期性企业的必要条件,因为这才是企业实际估值较低、行业处于低谷的时候。对于有价格指数的行业,可以把价格指数结合市净率及盈利水平,大致判断出行业对应的运行阶段。但即使指标在低位运行,也并非就可以马上买入,仍然需要一段较长的观察时间,因为指标有可能较大幅度地突破历史区间。 下面是一些投资周期性行业的原则和技巧:1、周期性行业的估值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试图通过估值为周期性企业确定安全边际往往徒劳无功。 2、站在长期的角度看,常常是市盈率越低实际估值反而越高,而高市盈率反而可能是低估值区域。 3、根据行业景气度判断买卖时机比依据估值更可靠,行业景气度高峰期是最危险的时候,高峰期过后的一两年肯定不是好的买入时机。 4、对周期性估值更有参考价值的是市净率而不是市盈率。 5、不能以股价跌幅作为买入依据,周期性行业的跌幅往往远超想象。 6、投资周期性行业需要极高的安全性和确定性,特别是强周期性行业。即使盈利大幅放缓或者出现负增长也不是好的买点,多数企业出现亏损或倒闭才会较安全。现在大部分的周期性行业还没出现后一种情况。 7、没有丰富的行业知识和对行业的深入理解前,不要碰。 8、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圈,不要想当然地自创一些指标作为买入依据。 9、周期性企业的股价常常是轮回的,或跌幅把大部分的涨幅吞没,阶段性持有是最优策略,不能超长期持有。 10、不同行业特性差异很大,不能套用其他行业的经验作为判断依据。 11、投资时必须选择行业龙头企业,中小型企业很可能在行业重新回暖前已经倒下,即使能生存也没有竞争优势。 12、未来某些行业可能出现产业国际转移。船舶、钢铁历史上经历过数次国际转移,远期其他行业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这是对行业毁灭性的因素。 13、投资周期性行业更需要战略视野,从产业周期的角度选择买卖时机,而不要在乎阶段性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