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油车多少钱_新能源特斯拉油价
1.电动汽车会因为油价上涨而涨价吗?
2.8元油价与锂价暴跌,终结特斯拉、雪铁龙掀起的价格战
3.涨幅8%!特斯拉一周二次涨价,或将通货膨胀压力转向消费者
4.近40款新能源车提价,国产Model3上涨过万,为何这款车涨的最猛?
5.蝴蝶效应:油价下调,海外工厂停工,特斯拉“被迫”网上营业
6.如果5年后油价降到6元一升,
7.续航超500公里,这3款电动车让你无惧油价上涨,个个都是狠角色!
8.油价暴跌影响新能源车推广?豪华车企可不这么想
9.新能源汽车为啥越来越贵
10.2022年三月初新能源汽车迎涨价潮,燃油车也会跟着涨价吗?
电动汽车会因为油价上涨而涨价吗?
会涨价!油价连续上涨,很多人调侃“开不起燃油车了”,表示要为当初嘲笑新能源汽车充电难而向“尊贵的新能源车主”道歉。也有人表示,要卖掉燃油车,换成新能源汽车。
不过,新能源汽车近期也迎来了涨价潮,涨价幅度直追油价。业内普遍认为,新能源汽车集体涨价的原因是上游原材料价格猛涨,经过动力电池厂家的传导,最终还是蔓延到整车企业。
新能源汽车集体涨价
3月19日晚间,威马汽车在其官网发布公告称,受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供应商供货紧张等因素影响,将对在售车型价格进行调整,综合补贴后售价上调幅度为7000元至26000元不等。
威马汽车的加入让新能源汽车“涨价大军”又添一员。在刚刚过去的一周,哪吒汽车、零跑汽车、小鹏汽车、几何汽车、奇瑞新能源、长城欧拉等车企也纷纷宣布,对旗下车型上调售价。
8元油价与锂价暴跌,终结特斯拉、雪铁龙掀起的价格战
新能源车涨价,特斯拉官降,中国品牌跟进,燃油车掀桌子,部分车企开启保价模式。以上大约是从去年底到今年初,国内车市的经历的一系列过山车似的价格大乱斗。就当上个月大家还在讨论价格战要打到什么时候,到底是“保价派”技高一筹,还是掀桌子的更得人心时。国内油价迎来今年最大涨幅,以及碳酸锂半年不到的时间暴跌近66%的消息,恐怕要为一季度风风火火的汽车价格战,画上一个句号了。
份额降、油价涨,油车再打价格战也没用?
持续数月的价格战,简单来说,就是车企们为了留在“牌桌上”所做出的努力。但是价格战拼的却不是车价本身,甚至也不是制造成本,而是在风云变幻的车市格局中,对于产品、车企的预期。试想,如果明确告诉你,某家车企明天就要关门大吉。那么即便现在它的产品就是打骨折,恐怕绝大多数人也不会选择去趟这趟浑水。这种案例并非没有发生过,对于曾经选择退出中国市场的品牌而言,其收尾的库存,最终归宿往往是租赁或二手市场。而它们在退出之时也并非没有选择大幅降价,但无论消费者还是车市同行,对此行为其实大多也都并不在意。
那为什么现在都开始在意了呢?因为彼时的降价,是准备卷铺盖走人,而现在的降价是为了继续撑下去。特别是对于燃油车领域而言,大家账本都非常清楚。首先,大盘是基本稳定的。自2017年到2022年,国内乘用车销量基本围绕2400万辆左右水平震荡徘徊。其次,存量的数据中,新能源车的份额逐渐提升。去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已经突破650万辆,同比几乎翻番,实现每卖出四台车,就有一台是新能源车的格局。按照前面“买预期”的论调,其实燃油车目前已经处于守势状态,而油价可能会是压垮这一姿态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全球主流车企纷纷选择“锁死”燃油车科技树,将有限的财力和精力都投入到挖新战壕时。其实也等于变相“锁死”了燃油车的制造成本。平台化的制造方案,多产品(甚至多品牌)共线的生产方式,成熟的供应链体系。简单来说,只要边际效应能够维持,燃油车的生产制造就会保持在可控且较低的水平。这也成为传统车企打价格战时手握的重要筹码。但油价对于消费预期的影响,恐怕会导致传统车企不再愿意主动将手中的筹码掷出,而是被动选择固守。
我们先来复盘一下近年来油价与车市的关系。在去年上半年一波10涨2跌的走势下,国内油价也从“6元时代”快进到“9元时代”。叠加其它因素影响,去年3-5月份国内汽车销量同比降幅明显,但同期的新能源车市依旧保持正增长状态。然而到了去年下半年,整体画风为之一变。一方面,3涨8跌的油价走势,并没有让“10元时代”到来,还在年底成功将92号汽油压在了8元以内。另外,部分燃油车的购置税优惠政策,也刺激了去年下半年的车市表现。
再把时间拨回今年,虽然购置税优惠告一段落,但油价在第一季度基本克制,并且3月份的两连跌,让很多地区的95号汽油都跌入了8元以内。相对宽松的油价走势,让车企的价格战足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但4月份的大幅上涨,无疑再次唤醒了消费者对于油价的记忆。特别是在地缘局势暂无缓和迹象,以及供需关系的客观状态下。消费者恐怕也会产生油价将会处于高位震荡的预期。加上燃油车本身就处于份额被挤占的防守姿态,叠加使用成本的预期,车企自身继续价格战的预期收益自然会持续萎缩。当然,燃油车也不用担心新能源车会趁机利用价格“收割”,因为它们也准备收手了。
喘口气、继续卷,电车也打不动价格战了?
从市场份额来看,新能源车预期向好,这点是毫无疑问的。只不过面对新势力的加入,中国品牌的崛起,以及传统外资车企的转型,整体大盘的向好,并不意味着每一个参与者都能分到预期的蛋糕。于是新能源车也一度选择在价格战问题上与燃油车联动。但是热闹的价格战掩盖了至少两个问题。其一是国补的取消,即便是退坡之后的水平,对于国内新能源车企而言,在成本压力上绝对是“伤筋动骨”的存在。另一点则是技术上的投入,无论现在热门的800V,还是智能驾驶、座舱,以及充电桩与换电站等硬件投入,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仅以造车新势力“蔚小理”来看,如果刨除研发费用一项,那么至少理想汽车已经可以实现盈利了。
当然,与很多手里只有一本新能源账的中国品牌车企不同,绝大多数外资车企还有燃油车可以输血。不过就像前面聊的那样,燃油车现在处于自顾不暇的状态,恐怕也只有诸如宝马、奔驰这种一线豪华品牌受波及程度较小。但这些具有宽阔护城河的品牌,本身从来也没有加入价格战的意思。
再把视线拉回新能源车,其价格战标志性事件当属特斯拉今年的大幅官降,以及国内油价缓和时,燃油车掀桌子带来的市场“恐慌”。如果说后者带来的“危机”已经消散,那么前者还会再动手吗?无论是同行的试探,还是消费者的期待,有关特斯拉在上周六再次大幅降价的传闻确实“如期而至”。只不过特斯拉这次选择让同行安心。顶着特斯拉“全球定价最低”市场的头衔,上周“星舰”都炸了,又怎么可能再降价呢?这当然是开个玩笑,但特斯拉所谓“成本定价”的策略也实属贴金。实际原因恐怕只要翻看特斯拉去年的销量、订单表现就一清二楚了。
去年12月份,特斯拉中国批发销量环比下滑超4成。这似乎做实了特斯拉当时在国内减产,以及销量不及预期的传言。而根据有关数据披露,去年年底,特斯拉在国内挤压的订单只剩5千多台。这些或许才是刺激特斯拉在今年年初直接在价格上“放大招”的根本原因。但是降价带来的负面效果也在显现。根据今年一季度的数据,特斯拉营收同比增长近24%,净利润却同比下滑约24%。很显然,降价带来了销量,但盈利能力也下滑迅速。从产品毛利率来看,特斯拉也几乎下滑了10个百分点,毛利跌至20%以内,已经低于经营目标线。这种局面下,趁着上游大宗供应链降价“回血”还来不及,又有谁会挑头搞价格战呢?
总之,一季度国内车市略显混乱的价格战似乎要被画上句号了。无论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确实在价格战之中收获到了一定的销量。但油车的前景并不完全在自身的价格上,反倒是继续“割让”利润,所能得到的正向反馈在减少。如此以来,等待类似去年购置税政策那样的“普惠”性质的利好,似乎成为更理想的选择。而新能源车方面,就算是成本控制大户特斯拉,也得喘口气。与其指望碳酸锂的暴跌促使新一轮价格战开启,还不如期待诸如4680电池、一体压铸车身等基础落地,从根本上进一步压低成本,以实现“油电同价”。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路咖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涨幅8%!特斯拉一周二次涨价,或将通货膨胀压力转向消费者
3月15日,特斯拉(TSLA.US)中国官网显示,Model 3高性能版和Model Y 长续航版/高性能版涨价1.8-2万元不等。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就在3月10日,国产特斯拉Model 3高性能版和Model Y长续航、高性能版均涨价1万元。此前2021年末,Model 3后轮驱动版涨价1万元,Model Y后轮驱动版涨价2.1万元。
特斯拉门店
同时,特斯拉美国官网也上调了所有车型的售价,价格上调2000美元至1.25万美元不等。
一周之内,特斯拉两次涨价,国产特斯拉Model 3高性能版、Model Y长续航、高性能版涨价的涨幅分别达8.23%、8%和7.7%。
特斯拉官方并未回应本次涨价的原因。特斯拉客服向红星资本局表示,没有收到具体原因通知,可能受锂电池成本影响较大。
近段时间,镍、锂等电池原材料成本一路飙升。电池级碳酸锂价格突破50万元/吨。而据生意社镍价格监测,3月14日,镍现货报223416.67元/吨,同比上涨82.01%。
中金公司研报中表示,伦镍价格从2万美元/吨上涨至5万美元/吨,单车带电60kwh使用811型三元电池的新能源 汽车 ,镍原料成本约增加1万元。
镍、锂价格大幅上涨,使用高镍三元电池的车型最“受伤”。此次涨价最猛的Model 3高性能版和Model Y长续航版/高性能版三款车型,均配备了NCA高镍三元锂电池。
上海有表示,硫酸镍价格或上涨至8万元/吨,单车电池成本或上涨约7000元。就在3月14日,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在推特上抱怨,特斯拉和SpaceX在原材料和物流领域正面临巨大通货膨胀压力。
投行Wedbush分析师Dan Ives在3月14日表示,预计特斯拉可能在未来两周内再次涨价,以适应供应端紧张的环境。“特斯拉有能力像奈飞和亚马逊一样,将它不打算吸收的通胀转嫁给消费者”。
特斯拉2021年全球累计交付93.6万辆,今年1月交付59845辆,2月交付56515辆。有外媒报道,由于油价飙升,美国部分地区的特斯拉订单增长了100%。
订单火爆、产能有限,特斯拉的交付时间已经长达4-5个月。官网显示,目前特斯拉Model 3的全系交付时间为16-20周,Model Y的各个版本为10-20周。
业内人士还向红星资本局指出, 进入3月份以来,已有近20家新能源车企宣布上调售价,涉及车型近40款,涨价幅度几千至上万元。“这让特斯拉不惧涨价可能引起的消费者流失。”
编辑 杨程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近40款新能源车提价,国产Model3上涨过万,为何这款车涨的最猛?
近日,数十款新能源车宣布提价,其中国产的特斯拉Model 3更是上涨了上万元,之所以这款系能源车的涨价幅度最高,主要是因为以下三方面原因:1、特斯拉Model 3是外国品牌;2、国产特斯拉Model 3有提高;3、品牌溢价。
1、特斯拉Model 3是外国品牌首先,不管是国产的特斯拉Model 3还是进口的特斯拉Model 3,这款新能源车的品牌都是来自美国的特斯拉,所以即便是国产的特斯拉Model 3也会出现大量的税费,所以国内买车选择特斯拉Model 3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一旦国际局势出现任何情况,进口的品牌都会出现价格波动,而这一次特斯拉Model 3的涨价就是铁证。
2、国产特斯拉Model 3有提高其次,国产的特斯拉Model 3之所以会提高价格,也是因为在配置上有一定程度的升级。根据目前的消息来看,国产的特斯拉Model 3在动力方面会提高,而且在配置和内饰方面也会有一些变化,特斯拉此前也声明了此次涨价一定是?物超所值?,而不是单纯的加价不加量,不过具体升级如何还需要等新款的特斯拉Model 3发布以后才知道。
3、品牌溢价最后,上面提到了特斯拉Model 3是来自美国的品牌特斯拉,特斯拉是全世界范围内最火爆的新能源车品牌,所以特斯拉需要保证自家的独特地位,在价格方面也会有一定的涨幅,这也是为了让品牌保持高格调,用行业内的话来说就是品牌溢价,是一个大品牌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的现象。
蝴蝶效应:油价下调,海外工厂停工,特斯拉“被迫”网上营业
一只蝴蝶扇动了翅膀,可能会导致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随之引起其它变化,最后引发连锁反应。你所认为的不起眼的事物,可能会带来巨大的改变,著名的蝴蝶效应,近日在汽车行业再次得到验证。
一场席卷全球的疫情在春节前爆发,从一个确诊人数到证实人传人,再到口罩、防护服疯抢,各行各业延迟复工……汽车行业也难以幸免。除了肉眼可见的购车人数明显下降,汽车工厂大面积停工,还有一些你可能没有想到却也受到影响的事情正在发生。
01
从未希望油价下调会是因为它
自2月4日24时起,汽油每吨下调420元,其中92号汽油每升下调0.33元,95号汽油每升下调0.35元。如果按50升油箱容量来计算,加满一箱油可以节省16.5元。别小看这十多元钱,俗话说积少成多,能省一点是一点。
油价下调对广大车主来说本是一件好事,可以降低用车成本。但你可能没有想到,此次油价下调竟是因为市场担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全球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进而削弱原油需求,才会出现国际油价持续下跌的局面。
受到疫情影响,人们都坚持“一动不动”原则,老实待在家里为国家做贡献,避免外出。这段时间大部分人的爱车也一直停着没有开,油费是省了不少,但我们衷心希望这场疫情赶紧过去,太想见见外面的世界了!
02
中国供应链中断,现代韩国工厂停工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可人传人,为了避免疫情大规模爆发,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规定企业复工不得早于2月9日,武汉地区更是不得早于2月14日。被迫延长的春节假期,导致国内汽车生产或减少170万辆左右,对一季度的汽车产销量有着极大的影响。
然而,影响绝不是到此为止。汽车产业链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汽车制造环节停摆,上游的零部件供应商也势必受到影响。当前国内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众多,很多跨国企业都在中国开建工厂,包括现代汽车在内。由于现代和起亚从中国进口的零部件数量远大于其它大型汽车制造商,对中国的依赖程度更高,其受到的影响更大。
据轱辘哥了解,从2月4日起,现代已逐步暂停其韩国工厂的生产工作。而这也使得现代称为第一个在中国以外地区暂停生产的车辆制造商。至于其它在中国设有工厂的汽车品牌,更是需要按照统一的复工安排延迟工人上班时间。
经济全球化,贸易全球化,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对全球汽车业的影响早已突破地域的界限,深刻影响其它国家或地区。
03
特斯拉被迫网上营业?有望打开全新营销领域
受新型冠状病毒影响,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已暂时关闭,国产Model?3的生产将推迟一周半时间。不过,正计划在中国市场大展鸿图的特斯拉,并没有停止其扩张野心,通过在某短视频平台进行大范围推广,已获得广泛关注。
在轱辘哥看来,特斯拉有可能抓住了最佳营销时机。尽管工厂停工对其产量有所影响,但全国大部分消费者都在停工,短视频平台的日活量暴涨,特斯拉此时进行线上营销,有望达到传播最大化的效果。
据轱辘哥了解,特斯拉中国的每一家店铺都注册了独立的某短视频平台的账号,并通过各种有趣的视频介绍特斯拉及其车型,还有销售人员在线解答网友疑问,互动性极高。例如消费者最关注的自动驾驶辅助功能,就成为了热门内容,吸引了不少用户了解。
实际上,转战线上“自救”的汽车品牌不在少数,有的通过线上展厅带潜在用户看车,有的采取线上购车和代办业务的方式“绑定”用户,而通过活跃的社交平台与网友进行互动,则能大大增强用户黏性,扩大传播效果。既然大家无聊得只能玩手机了,何不好好利用网络来一波深入人心的营销?
蝴蝶效应之下,全国人民各行各业都饱受疫情影响。除了以上几个例子,还有有苦难言的餐饮业,资金周转困难的中小企业主,就连路边的汽车维修店也不得不关门。大家都是要“恰饭”的人,工作停下来了,房贷、车贷,还有日常柴米油盐都令人“亚历山大”。期待这场“灾难”早日过去,春天会来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如果5年后油价降到6元一升,
虽然油价在最近两个月内油价有所回落,但是纵观2022年以来,由于市场的大环境不稳定,再加上我们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油价整体还是呈现上升的趋势,5年前油价就是在5-6元一升,那时虽然也有新能源车型诞生,但在国内汽车市场这块大蛋糕中所占的份额是少之又少,那如果5年之后油价重新降到6元一升,你还会买电动车吗?
新能源车型实际使用成本并不低
纯电车型在平常的用车成本上肯定是要低于燃油车的,当然这个我们只是单纯讨论在日常充电和加油两个项目中的成本,毕竟用电肯定是要比用油便宜的。虽然我们都知道充电便宜,那充电大概能便宜多少,这个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概念,今天我们家就用特斯拉Model 3(|配置|询价)来举例实际看一下。
特斯拉Model 3的百公里电耗为12.6度,如果是家用充电桩,那一度电的价格按照0.8元来计算,那特斯拉Model 3百公里的用车成本为10.08元。这个价格根据使用充电桩的不同可能会有上下浮动,如果是家用充电桩可能还低一点,如果是公用充电桩,那可能就要高一点。
燃油车方面我们就拿雅阁(|配置|询价)来举例,根据雅阁官方给出的数据,这辆车百公里的油耗是6个,但实际行驶中肯定是开不出来这个油耗的,除非你愿意当马路上的移动路障。
根据绝大多数车主的用车实测,雅阁的平均油耗大概是在8个左右,那按照6元一升的油价来看,那雅阁百公里的用车成本就是48元。只算油费和电费,那肯定是电车划算,但是如果我们再加上电池的衰减更换费用、车险费用和折旧费用来说,那平摊到每百公里上的成本可就不低了。
众所周知,电池衰减是电车的致命弱点,以目前的科技水平还远远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在充放电达到一定次数后,电车换电池几乎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根据目前汽车更换电池的成本来看,基本上都要达到车价的1/3,也就是说27万买的特斯拉Model 3,你需要花7万左右的价格更换一块新的电池。
按照行驶10万公里来算,那这个摊到百公里上的价格就是70元,这个价格算上的话那特斯拉Model 3的百公里用车成本就达到了80.08元,比雅阁多出了32.08元。当然,电车的电池可以支撑到十万公里以上,成本也能相应减少一些。
接下来的话就是一个折旧的问题,雅阁车型的3年保值率为80.4%,也就是说20万的雅阁开3年还能卖16万左右,而特斯拉的三年保值率仅为60%左右,也就是说现在28万买的特斯拉Model 3,3年之后的价格只有17万左右。
同样以行驶10万公里为标准,雅阁的折旧费用平摊到每公里就是40元,而特斯拉Model 3平摊到每公里就是110元,这些总共加起来的话那就是燃油车的成本为百公里88元,纯电车型的百公里成本为198元,如果这样看,你还会觉得电车使用成本低吗?
新能源车型的安全问题
燃油车发展至今已经有了百余年的历史,现在的造车技术已经完全成熟,因此在生产成本上,燃油车要相对来说更加低廉一些,而电车作为在2010年以后才逐渐走入大众视野的产品,跟燃油车相比缺少了百年的技术沉淀,因此在造车成本上一直居高不下。
像我们10万左右就能买到一些国产品牌,甚至是合资品牌的SUV车型,但是这一点在新能源汽车上是不可能实现的,10万左右你只能买得到比亚迪海豚这样的小型车,如果你要买一辆还看得过去的紧凑型轿车都得在13-15万左右,因此在用车的门槛上面,新能源车型就要比燃油车更高。
但这个更高的门槛却并不意味着更好,我们在新闻上看到的汽车电子元器件失灵趴窝的,刹车失控的,还有自燃的等等等等,都是新能源车型出现过的问题。
尤其是在自燃这个问题上,目前没有任何一家新能源车企可以保证他们的车型100%不会发生自燃的情况,毕竟电池这玩意谁都说不准,毕竟无论是磷酸铁锂电池还是三元锂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自燃的情况,无非就是烧的快一点和烧的慢一点的区别。
尤其是在强调科技感的现在,有些车型的内饰越做越简化,取消大多数的实体机械按键确实会让有些车主感觉不靠谱,毕竟机械相对于电子元器件来说还是更加可靠一些。
过多的电车会使油价趋于稳定
如果在路面上行驶的大多都是新能源车,燃油车的减少那对于汽油的需求量必然会有大幅度的下降,因此油价将会趋于稳定。
经济学上如果一个商品的供大于求,那价格一定是呈下降趋势的,虽说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但一旦电车全面普及之后,油价也会趋于稳定,至少不会再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
而且油价不止跟燃油车车主有关,现在油价跟我们生活中的一系列物质生活都有关系,油价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各个方面的生产成本,从而影响到我们生活中所使用的天然气、所吃的食物等绝大部分生活物资的价格波动。
如果油价下降,那随之物价就会下降,反之,如果油价上涨,那我们的物价也会随之上升,从这个角度看,选择电车发展路线目前看,还是不错的。
续航超500公里,这3款电动车让你无惧油价上涨,个个都是狠角色!
广汽新能源Aion?LX
补贴后售价:24.96-34.96万元
去年9月中旬,广汽新能源旗下埃安系列首款SUV——Aion?LX正式宣布上市,新车定位为中型纯电动SUV,共推出五款车型,综合补贴后售价在24.96-34.96万元之间,以高达650km工信部综合续航性能而一炮走红,成为国内在售续航里程最长的国产SUV。
外观设计,Aion?LX采用了家族式“穿云箭”设计语言,前脸风格与Aion?S如出一辙,全LED灯组眼神锐利,封闭式进气格栅采用一根粗壮的镀铬装饰贯穿左右,保险杠区域则采用点阵式设计,前脸立体感很强,车侧部分的车身腰线成俯冲状态,配合个性化轮圈、后尾翼、贯穿式尾灯组,动感十足。
Aion?LX车厢内部看点比较多,极具动感气氛的环抱式中控台层次丰富、两辐式多功能方向盘比较少见,全系标配双12.3英寸立体连屏,造型夸张、霸气,极具科技氛围,功能性方面比较丰富,搭载ADiGO智能物联系统,除了支持GPS导航、车联网、OTA升级等功能之外,语音识别控制多媒体系统/导航/电话/空调/天窗更是值得玩味。
动力方面,Aion?LX提供总功率分别为135KW、150KW的前置单电机和总功率为300KW的前置+后置双电机共三套动力方案,尤其是后者,最大扭矩高达700N·m。电池组方面则有15.7KWh、15.5KWh、15.8KWh以及17.1KWh等多种选择方案,对应的综合续航里程分别为503km、520km、650km以及600km。
蔚来ES6
补贴后售价:33.80-52.30万元
蔚来ES6定位比较高端,包含两款首发限量版,共有7款细分车型可选,补贴后售价在33.80-52.30万元之间,其卖点比较多,除了豪华的内饰、丰富的科技配置之外,还支持换电和电池租赁服务,赢得了不少行业精英和富豪的尝鲜。
蔚来ES6采用了家族式外观设计语言,分体式前大灯组、封闭式进气格栅、波浪腰线、隐藏式门把手、熏黑悬浮车顶等细节与蔚来ES8如出一辙,但造型更为精细,极具现代都市美学设计感,高级感很强。
内饰部分,蔚来ES6几乎复刻了蔚来ES8的整体设计,三辐式多功能平底真皮方向盘手感非常不错,贯穿式空调出风口令人印象深刻,而真皮座椅则营造了很强的车厢质感。科技配置部分,蔚来ES6标配8.8英寸全液晶仪表盘和11.3英寸中控大屏,车机系统功能丰富,车联网、语音识别、GPS导航等实用功能应有尽有,中控台上方的NOMI小机器人很萌很可爱,人机对话生动有趣,可玩性非常高。
动力方面,蔚来为ES6全系标配前置+后置双电机动力系统,其中运动版在前后桥各搭载一台最大功率为160KW的永磁同步电机,其它版本则在前桥搭载160KW永磁同步电机和在后桥搭载240KW交流异步电机,两套动力方案最大扭矩分别达到610N·m和725N·m,百公里加速只需4.7s。电池组方面,电池能量分别为70KWh和84KWh两种规格,工信部综合续航性能最高达510km。
特斯拉Model?3
补贴后售价:29.91-50.99万元
目前特斯拉Model?3已经实现国产化,国产新车补贴后裸车价格不到30万元,不过续航里程只有445km,如果追求更长续航性能或许可以等一等国产长续航版本,急用车又不差钱的朋友也可以选择进口版本,续航性能高达595km。
外观设计,其实Model?3的整体设计风格与Model?S采用了相近的设计语言,细节上则各有千秋,Model?3沿用了封闭式进气格栅和全LED灯组,前脸简洁、精致,三段式车身腰线配合溜背车尾,再加上小尾翼,运动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内饰方面,Model?3采用了环抱式中控台设计,中控部分非常简洁,车厢实体按键很少,绝大部分功能都集成在15英寸超大触屏上,最基本的车联网、语音识别控制多媒体系统/导航/电话等功能都没有缺失,还支持OTA升级功能。除此之外,丰富的主被动安全配备也是Model?3一大卖点,标配360度全景影像、6安全气囊、主动刹车系统、全速域自适应巡航系统,驾驶辅助配置比较高端。
动力方面,国产Model?3在后桥搭载了一台总功率为202KW的永磁同步电机,最大扭矩375N·m,而进口Model?3则提供前置+后置共两套双电机动力总成可选,电机总功率分别为258KW和340KW,最.4s可破百,超跑性能。续航方面,国产Model?3工信部综合续航里程只有445km,而进口两个版本则提升至590km和595km。
小结:
由此可见,其实广汽新能源Aion?LX、蔚来ES6、特斯拉Model?3三款新能源纯电动车除了具备高续航性能和功能丰富、可玩性高的车机系统等共性之外,其实它们定位和消费群各有不同,产品特性和实用性也有差异,总体而言符合新能源汽车集成高精尖的属性,各位看官喜欢哪一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油价暴跌影响新能源车推广?豪华车企可不这么想
刚刚经历了暴击的国际原油,价格跌至30美元/桶,而这也带动了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几天前,国内成品油价格迎来了近12年来最大的降幅。以92号汽油为例,每升下调0.8元,国内油价重回5元时代。
在油价暴降的背后,不少人对推广新能源车的进程产生了怀疑。不过,汽车新能源化、电气化作为全球汽车工业的趋势,不可能因为短期油价暴降而调转方向。就在今年,还将有不少豪华品牌推出旗下纯电动车型,而这几款纯电动SUV更是风向标。
特斯拉Model?Y
续航:370-509km(NEDC工况)
几天前,特斯拉Model?Y在美国正式交付,这比此前的交付计划要提前了近半年时间。特斯拉还计划于2020年晚些时候在上海超级工厂开始全面生产Model?Y。也就是说,很有可能年内将在中国市场上市交付。价格方面,入门级标准续航后驱版起售价约合27.3万人民币。
Model?Y采用轿跑SUV造型设计。但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饰,Model?Y的设计语言与Model?3车型高度相似,但由于车身尺寸更大,在空间表现上相比Model?3更优。除了头部空间更富裕之外,第二排座椅放倒后车内拓展空间将达到1.9立方米,并可选装7座。另外,它还采用了全景玻璃车顶,营造更宽敞的车内空间体验感。
内饰上,Model?Y中控台没有任何按键,仅有一块15英寸触摸屏和方向盘。但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实现无缝进入和退出。功能上,支持车机程序链接、远程解锁,召唤,远程预处理,位置跟踪,限速模式等。
另外,根据价格不同,Model?Y将分为标准版本、长续航版、双电机四驱版、高性能版本等多个版本车型。其中基础版续航370公里,最大续航版本车型续航超过500km。
E小结:特斯拉Model?Y提前交付,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目前特斯拉所面临的资金压力。同时,特斯拉Model?Y的交付也加快了特斯拉在SUV细分市场的布局,以及产销量冲击新高。
蔚来EC6
续航:425-615km(NEDC工况)
蔚来EC6于2019年底发布,新车将于2020年7月份上市,9月份实现首批交付。据了解,它的对手也锁定为特斯拉Model?Y。
造型上,蔚来EC6算是ES6的轿跑版本,除了车尾造型不同,它们在其他各方面都高度相似。蔚来EC6的前半部分与ES6基本没有区别,依然采用了蔚来标志性的X-Bar前脸设计。蔚来EC6配备了一体化穹顶式玻璃车顶,总面积为2.1平方米,并搭载了全景天幕式玻璃天窗。
EC6配备了非常丰富的各类传感器,比如前风的三目摄像头,这些传感器用于支持NIO?Pilot系统,可以实现L2级别的驾驶辅助功能。
EC6运动版车型将搭载分别为160kW的双电机的动力系统,百公里加速时间为5.6秒,电池容量有70千瓦时和100千瓦时可选,NEDC续航里程将分别达到425公里和605公里;EC6性能版车型将搭载160kW+240kW双电机动力组合,百公里加速时间为4.7秒,电池容量同样有70kWh和100kWh可选,NEDC续航里程分别达到435公里、615公里。
E小结:作为蔚来汽车的第三款车型,蔚来EC6的意义远没有ES8和ES6那么重要。但它将蔚来汽车的续航里程带入600km行列,超越当下主流车型。不过,因为小众化造型的原因,或许很难成为爆款车型。
宝马iX3
续航:440km(WLTP工况)
新能源化是宝马集团的重要战略,根据宝马集团的规划,2021年对电动车的需求要比2019年的翻一番。到2023年,新能源产品整容将达到25款,其中一半为纯电动车型。
如今,奔驰推出了EQC,奥迪推出了e-tron,加快新能源化进程。宝马也亟待推出与之相匹配的竞争车型,而这款车就是宝马iX3。宝马iX3将会在2020下半年上市,2020年该车型将在沈阳生产基地下线,并销往全球。
宝马iX3基于G08?X3打造。结合谍照车和概念车来看,新车将在外观上增加电动车专属标识或设计元素。我们可以从车内的排挡杆发现一条蓝色的边线的加入,除此之外,例如iDrive7,新一代内饰设计语言都沿用下来了。
宝马iX3将会是首款采用第五代宝马eDrive电驱动系统的车型,新车将会拥有74kWh电池容量,这能够为该车带来440km的WLTP工况续航里程。宝马iX3配备的电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为286hp,峰值扭矩为400N·m。
E小结:虽然宝马iX3并不是宝马推出的首款纯电动车型,但从战略意义上来看,它及时的抵挡住奔驰和奥迪在新能源市场的攻势。而从宝马iX3在沈阳华晨宝马工厂国产化以及搭载了更多宝马纯电动方面的先进技术,也体现出宝马对中国市场越来越重视。
雷克萨斯UX300e
续航:400km(NEDC工况)
汽车电动化的大趋势越来越明朗的当下,奔驰,宝马,奥迪都推出了自己的纯电车型,来自日本的豪华品牌雷克萨斯自然也不能置身事外,去年的广州车展上它发布了自己的纯电车型UX300e,预计2020年将会投放市场。
新车基于TNGA下的GA-C平台打造,定位紧凑型纯电SUV,在外观尺寸上与燃油版UX系列基本一致。如果不注意右后侧的充电接口,你很难发现它是一台电动车。内饰上,也与燃油车基本保持了一致。
雷克萨斯UX300e使用了一台204马力的前置电机,峰值扭矩300牛·米。它的电池组安装在车辆地板下方,并没有过多侵占车内空间,容量达到54.3kWh,NEDC标准的综合续航里程可达400km。
E小结:随着UX?300e的到来,雷克萨斯UX家族将实现包含UX?200、UX?260h和UX?300e的完整产品链,这也意味着UX家族完成了燃油、油电混动到纯电动的三种动力形式全覆盖。另外,它也可以与BBA品牌的电动车有相竞争之力。
总结:
如今国内市场消费者购买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大多数因为高端品牌车型的选择性太少,以上这几款豪华纯电动SUV车型,预计都将在年内登陆中国市场,这将会使得国内新能源市场的竞争更为激烈。同时,随着消费观念的不断提高,电动车也逐渐向着高端化的需求迈进,高端电动汽车的未来也会指日可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能源汽车为啥越来越贵
新能源汽车为啥越来越贵
2022年3月17日国内成品油零售价再次调整后,油价进入“9元时代”。对于燃油车尤其是大排量车的车主来说,油价高得让人不敢开车。
为此,不少网友纷纷表示想购买电动汽车。众所周知,不仅汽油价格一再上涨,电动汽车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特斯拉7天内3次涨价,零跑最高涨价3万。一方面是汽油价格飞涨,另一方面是电车价格。车主该如何选择?
20多家车企轮番调价
自2022年3月1日起,长城欧拉、上汽荣威、威马、广汽艾安、比亚迪、奇瑞新能源、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哪吒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品牌或传统品牌新能源汽车宣布涨价。
欧拉汽车在官方用户APP上宣布,调整欧拉豪猫GT版价格。调整后,价格将上涨12000元。同日,威马汽车宣布,将逐步调整部分车型的生产进度和价格,个别车型将在原价基础上分别上涨3000元和4000元。
在部分车企带头涨价后,更多车企坐不住了。仅2022年3月18日,小鹏汽车、几何汽车、零跑汽车等部分车企就发布涨价通知。其中,零跑C11性能版涨价3万元,成为单次涨幅最高的新能源车型。
一些车企甚至认为一次涨价还不够,之后继续调整价格。 2022年3月19日,此前调整价格的威马汽车、长城欧拉相继宣布继续上调产品价格,涨幅在6000元至2.6万元之间。不仅国内车企纷纷涨价,特斯拉也是如此。 2022年3月10日至17日短短一周内,特斯拉三度提价,几乎所有车型都进行了调整,涨幅约为5%。不少犹豫买车的车主感叹,短短一周就丢了一部苹果手机。
而且,不仅四轮有轨电车价格会上调,就连两轮车小牛也在2022年3月21日宣布,从4月份开始重新调整产品零售价,涨幅从200到1000元不等。。从这波涨价势头来看,无论是一线车企还是二线车企,国内车企还是国外车企,四轮车还是两轮车,几乎没有一家能坐稳,而有轨电车“涨价”已成趋势,为什么?
原材料涨价影响大
对于这波新能源汽车涨价潮,理想汽车CEO李想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2022年二季度电池成本的上涨“非常离谱”。无奈之举并不是车企自己赚了更多钱,而是他们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转移给了消费者。
纵观各车企在涨价公告中提到的原因,都大同小异。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芯片紧缺、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退坡是本轮有轨电车涨价的主要原因。
这些原因确实是2022年电动汽车行业受影响最大的三个关键因素。我们先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说起。电池在新能源汽车成本中占比最大。过去一年,钴、镍、锰、锂及其化合物等金属原材料出现大幅增长。
例如,前期锂价仅为3万元/吨,而2022年2月28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已上涨至48万元/吨。从价格走势来看,会比较直观,基本上是“直线上涨”。
就连国内电池巨头宁德时代也出面回应,称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公司相应动态调整了部分电池产品的价格。
电池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供需失衡。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导致锂行业供需矛盾更加突出。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还会不断增加,矛盾可能就在这里。
除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外,芯片短缺一直是新能源车企的痛点。由于疫情反复,缺货问题自2021年以来一直持续,导致不少车企出现交付困难。从宝座上跌落也是因为工厂产能跟不上,无法及时交货。
上述两种原材料短缺问题在俄乌战争爆发后更加突出。战争导致全球资源能源价格飞涨,芯片供应更是雪上加霜。短期内,电动车企业可能很难解决这个问题。至于电动车企业最后的压力,还有新能源汽车补贴逐渐退坡的问题。2022年年初发布的《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中明确,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以2021年为基础,上下坡度均为30%,消费者购车补贴也将于2021年结束。 2022年12月31日,对于不少新能源车企来说,至今仍处于亏损状态,2021年下半年开始的原材料上涨压力尚未结束。在资金和运营的压力下,再加上补贴退坡导致的一批车企来说,选择一起涨价其实比一起打价格战要好。
电车还香吗
由此看来,电车开启涨价潮,确实是无奈之举,毕竟如果价格压力不传导给消费者,任由电车行业内卷,也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
但对消费者来说,则显得有点为难了,在油价持续高企的时候,不少消费者都可能转投新能源车的怀抱,但随着购置补贴退坡、车价上涨,消费者对电车的消费欲望还会持续下去吗?
事实上,这个问题与其说是消费者头疼的问题,不如说是让车企两难的痛点。
纵观整个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仍没有能赚钱的企业,就拿“蔚理鹏”来说,小鹏从18年-21年上半年,三年半累计亏损98亿元;理想则合计亏损44.5亿元;而蔚来的亏损则更为夸张,仅2018年一年便亏损了233亿元,三家企业的盈利依旧遥遥无期。不仅第一梯队的新能源车如此,赴港上市的零跑汽车,三年来合计亏掉48亿,营收还不够亏得多。
可见,亏损确实是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常态,而主要原因是有轨电车前期在研发和工厂建设方面投入较大,加上国内新能源汽车竞争激烈。能源汽车市场。从投资上来说,有轨电车与传统汽油车不同,离不开网络营销和推广手段。烧钱抢用户的趋势依然无法避免。就连龙头企业特斯拉,也在成立第18年实现了全年首次盈利。只有成为市场领导者,才能凭借规模优势打开盈利空间。
因此,对于国内新能源车企来说,他们也明白,一旦选择提价,很可能会缩小消费规模,但他们宁愿在有限的市场中与其他车企竞争,也不愿独自承受成本压力,继续前行。早点亏钱。让各大车企承受着巨大的资金压力。如果再退一步,车企可能还没赢得市场就倒下了。
不过,电车涨价可能会暂时浇灭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但此次是整个电车行业的价格调整,没有任何一家企业独善其身,消费者在考虑购买电车时,价格只会是其中一个影响因素,待电车价格回稳之后,电车仍有其自身的魅力,不同车企也能在品牌魅力、驾驶体验以及智能化配置上,重新吸引消费者。
新能源车对消费者来说香不香,或不能只从售价这一点来考虑,国内的新能源车企,也不妨在这轮涨价潮里,抓住提升自身汽车品质的机会,通过技术等硬实力来促进自身增长,才是硬道理。
2022年三月初新能源汽车迎涨价潮,燃油车也会跟着涨价吗?
我认为燃油汽车不会跟着涨价,因为汽油的价格已经突破了人们的心理防线,如果燃油车的价格再继续往上升,相信会有更多的人会选择新能源汽车。
一,新能源汽车迎涨价潮。
2022年三月初,也迎来了新能源汽车的涨价热潮。难道是因为汽油的价格不断上涨?所以说,新能源汽车也要紧跟着上涨的节奏,提高车价吗?在我们的认知当中,新能源汽车是非常便宜的,因为毕竟燃油汽车是行业的老大,所以为了打开市场,新能源汽车不得已低价格的姿态进入市场。
二,多家品牌新能源汽车宣布涨价。
可是现在新能源汽车也要涨价了。北京时间2022年3月16日,比亚迪在官网宣布涨价的消息,涨价的区间大概在3000元到6000元之间。而在比亚迪发布涨价之前,其实,新能源汽车的龙头企业特斯拉也宣布了涨价的通知。而且特斯拉的降价幅度还非常的高。特斯拉的model Y系列上调的价格在一万元左右。除了特斯拉和比亚迪,知名的新能源企业之外,其他的品牌也都纷纷宣布涨价。
三,燃油车的价格不会上升。
其实,新能源汽车涨价的原因并不是受汽油价格的影响,而是因为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新能源汽车的制造材料和芯片的价格在不断的往上涨。所以汽车的价格才会涨。不少网友担忧,燃油车的价格会不会因为新能源汽车涨价而随之升高呢?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燃油车的价格不会上升,因为汽油的价格已经涨得很高了,如果这个时候车价也持续上升的话,燃油车的市场会越来越小。相信不少用户会选择性价比更高的新能源汽车。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