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油储量增长

2.洛克菲勒家族是如何崛起的?逃兵役发战争财

3.世界近代两次经济危机发生在什么时期,如何化解的

4.导致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不具有全球化背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原油储量增长

1929年美国油价-美国汽油历史价格

3.1.2.1 新增可采储量

20世纪20年代之前,在加利福尼亚州发现了一些规模较大的油田;20世纪20年代之后,俄克拉何马州、得克萨斯州陆续发现了大油田(图3.3),如1928年发现的俄克拉何马城油田,1930年发现的东得克萨斯油田,以及1937年发现的Wasson油田和Slaughter油田。但是由于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美国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油价甚至一度跌至1美圆以下,勘探活动锐减,新增可采储量急剧下滑。在经济危机最严重的1932年,原油新增可采储量跌至最低点,仅为0.12亿吨,只相当于经济危机之前1929年新增可采储量的2.74%。在经济危机之后,石油工业也开始复苏,新增可采储量不仅恢复到原有的水平,而且在1937年达到历史第二高峰。1967年,美国发现了国内最大的油田——阿拉斯加的普拉德霍湾油田。到1970年,美国原油剩余储量达到最高峰,同时也是美国新增可采储量的最高峰。1970年获得的新增可采储量达到17.31亿吨。但随后陆上发现的大型油田越来越少,仅在阿拉斯加有所发现。在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后,美国加强了对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开始重视海上油气资源的开发,70年代以后在海上发现了许多大型的油田,特别是80年代以后在墨西哥湾的联邦海域陆续发现了King/Horn、Mars-URSA、Kepler、Atlantis、Thunder Horse、Mad Dog、Holstein、Tihiti等储量较大的油田。

图3.3 全美原油新增可采储量历史与大油田发现

注:本图所标明的油田均为2004年的剩余探明储量在全美排名前50位的油田。

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署在2004年的报告中列出了全美100个原油剩余探明储量最大的油田[28]。这些油田中,1980年以后发现的大油田有34个,其中有22个位于美国本土48州的外大陆架,10个大油田位于阿拉斯加,本土48州陆上则只发现了2个大油田。

从美国本土48州来看,新增可采储量也经历了增长—高峰—衰减的阶段。1919年,本土48州的新增可采储量首次超过1亿吨,1925年超过2亿吨,1927年超过3亿吨,1929年超过4亿吨。到1951年,本土48州新增可采储量达到高峰,当年新增可采储量6.02亿吨(图3.4)。如果不计入深水区域对近20年原油储量增长的贡献,本土48州的陆上和浅水区域的新增可采储量在1951年的高峰之后开始递减的趋势更为明显。1971年,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的新增可采储量降至3.16亿吨,之后新增可采储量呈现出明显的递减趋势。美国政府在1981之后已经不再对油价进行管制,1986年之前的高油价刺激了新增可采储量回升,但这仍无法阻止新增可采储量递减的趋势。到2004年,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新增可采储量已降至1.43亿吨。1971~2004年,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的新增可采储量年均递减速度为1.6%。

从美国本土48州原油新增可采储量的区域构成情况来看,1989年深水区域的原油新增可采储量已经占本土48州新增可采储量的8.8%,到1993年,这个比例达到22.5%。从1993~2003年,深水区域的新增可采储量平均占本土48州的24%,其中以2000和2001年所占的比例最大,平均分别达到40.3%和69.4%。

图3.4 美国本土48州新增可采储量区域构成

3.1.2.2 资源探明率

资源探明率的概念可分为年度资源探明率和累计资源探明率。年度资源探明率是指当年的新增可采储量占总可采资源量的百分比;累计资源探明率则指累计可采储量(到某一年的剩余可采储量与累计产量之和)占总可采资源量的百分比。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1995年发布的《石油资源评价》,美国本土48州陆上和浅水区域原油可采资源量333.4亿吨[78];阿拉斯加原油可采资源量53.27亿吨。在USGS于2000年发布的《世界石油资源评价》中,将美国全国的原油可采资源量调整为494亿吨。

将可采资源量与3.1.2.1 小节中提到的年度新增可采储量结合,可分别得到全美和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的年度资源探明率(图3.5、图3.6)。年度资源探明率的变化趋势与年度新增可采储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全美原油年度资源探明率峰值为1970年的3.5%,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的年度资源探明率峰值为1951年的1.81%。

图3.5 美国原油年度资源探明率

图3.6 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原油年度资源探明率

3.1.2.3 新增可采储量构成

原油新增可采储量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新发现的原油储量,它包括:发现新油田、老油田扩边,以及老油田中发现新油藏三种方式带来的储量增长;新增可采储量的另一部分是通过对已发现油田或油藏进行重新评价,对以前评价得到的储量进行复算和调整所得到的新增可采储量[79,80]。

从1946~2004年美国全国的新增可采储量构成来看,如果以1970年阿拉斯加大发现引起的储量增长高峰为分界,1946~1970年,老油田扩边带来的新增可采储量占总新增可采储量的39.72%,年均1.75亿吨;新发现油田和老油田中发现新油藏分别占17.99%和6.80%,这三项由于新发现带来的储量增长之和约占总新增可采储量的64.51%(图3.7,图3.8)。因此,1970年之前的储量增长以新发现的原油储量为主。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并且在石油危机中政府实行了严格的价格管制政策,美国的原油新增可采储量有所降低。虽然从1981年起,政府解除油价控制,但是美国原油储量的增长对老油田的依赖程度加大,1971~2004年间,通过复算与调整带来的新增可采储量占了美国总新增可采储量的57.53%,比1946~1970年的比例上升了22%(图3.9)。由新发现带来的储量增长虽然仍然占有42.47%的比例,但其中80年代之后的新发现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墨西哥湾深水区域。

图3.7 美国原油新增可采储量构成

美国本土48州1946~2004年的新增可采储量构成见图3.10。从图3.10中可以发现三类由新发现带来的新增可采储量在经历了1951年的增长高峰后大体上呈现出明显的递减趋势。到1971年,本土48州新增可采储量降至3.16亿吨,比前5年(1966~1970年)的平均水平(3.69亿吨)降低了14.4%。如果以1971年作为储量增长的转折点,那么1946~1970年间,美国本土48州的老油田扩边带来的新增可采储量为年均1.75亿吨,它所占的比例最大,达到45%。三类由新发现带来的新增可采储量之和占总新增可采储量的59.68%(图3.11)。1971~2004年间,复算和调整在新增可采储量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达到54.52%(图3.12)。新发现带来的储量增长中包含了墨西哥湾深水区的贡献。进入90年代后,墨西哥湾深水区域的贡献逐渐增加,特别是2000~2003年间,墨西哥湾深水区域的新增可采储量占本土48州新增可采储量的47.6%。

图3.8 1946~1970年美国新增可采储量构成比例

图3.9 1971~2004年美国新增可采储量构成比例

图3.10 1946~2004年美国本土48州原油新增可采储量构成

图3.11 1946~1970年美国本土48州新增可采储量构成比例

图3.12 1971~2004年美国本土48州新增可采储量构成比例

总之,无论从新增可采储量的增长历史,还是从新增可采储量的构成情况来看,美国新增可采储量已经处于递减阶段,大发现越来越少,储量增长对老油田的依赖程度逐渐增加,这个趋势在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表现得更为明显。

洛克菲勒家族是如何崛起的?逃兵役发战争财

美国前任国务卿基辛格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谁要是控制了石油,那么谁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在人类的历史上,若要谈起第一个真正控制了该产业的人那就必须是洛克菲勒莫属了。当年整个美国九成以上的石油市场都被洛克菲勒旗下的企业所掌控着。

“即使把我身上的衣服剥得精光,一个子儿也不剩,然后把我扔在撒哈拉沙漠的中心地带,只要有两个条件——给我一点时间,并让一支商队从我身边路过,要不了多久,我就会成为一个新的百万富翁。”从一文不名的毛头小子到纵横捭阖的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的发家故事,演绎了另一段美国梦。有人说他是唯利是图的野心家,有人说他是慷慨大方的慈善家,但在比尔·盖茨看来,“我心目中的赚钱英雄只有一个,那就是洛克菲勒”。

12岁把50美元借贷给邻居

1839年7月8日,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生于纽约州哈得孙河畔的一个小镇。其祖上是法国人,为躲避政治迫害,来到美洲新大陆闯荡。父亲名叫威廉·洛克菲勒,是个百事通:贩卖木材、毛皮、食盐,推销杂货,样样在行,他有时还客串一下江湖郎中,兜售所谓“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洛克菲勒很早就表现出了精明的商业头脑。他有个记账本,上面详细记录着自己在田里干了什么活,诸如砍柴、挤奶、除草、打水之类,以此向父亲索要“工资”。

12岁时,洛克菲勒开始发放“高利贷”,他将自己积攒的50美元借给邻居,收取利息,以钱生钱。有一次,洛克菲勒在树林中发现了火鸡的窝,他把小鸡弄回家中自己饲养,到感恩节的时候,再把它们卖掉,又小赚一笔。这些都得到了父亲的赞扬,因为威廉认为:“人生只有靠自己,做生意要趁早,只有钱才是最牢靠的。”父亲“赚钱就是王道”的思想,激发了洛克菲勒对商业宏图的向往。

18岁的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读中学时,同学问他长大后想干什么?”洛克菲勒毫不迟疑地说:“我要成为一个有10万美元的人。”为了这个梦想,他没有选择进大学深造,16岁便开始在商海中闯荡

一次次面试成“面霸”,初次得到赏识

1855年,16岁的洛克菲勒刚读完高二,便决定退学到商界谋生。他先到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的商学院学了近4个月的会计、银行学,这是他一生唯一一次接受正式的商业培训,随即开始在商海中闯荡。

为了寻找工作,洛克菲勒翻开全城的工商企业名录,挑出知名度高的公司。“我上铁路公司、银行、批发商那儿去找工作,小铺小店是不去的,我可是要干大事的。”洛克菲勒回忆道。

但找工作远没有想像中的顺利。每天早上八点,洛克菲勒西装革履出门,奔赴一轮又一轮面试。他很快成了“面霸”——不断面试却一再被人拒之门外。屡败屡战的洛克菲勒,就这样一连坚持了六个星期。自己心仪的公司走了一遍之后,他又从头开始,有些企业甚至去了两三次,但谁也不想雇个孩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9月26日,洛克菲勒终于在一家经营谷物的商行当上了会计办事员,他把这一天看作自己的“就业日”,相当于第二个生日。在这里,洛克菲勒开始学做生意,月薪12美元。

洛克菲勒除了记好账外,有时也对公司经营出点子。有一次,商行高价买入一批大理石,打开包装后竟发现大理石材上有瑕疵。正当商行老板一筹莫展之际,洛克菲勒建议把责任推到负责运货的3家运输公司头上,让它们赔偿损失。结果,此举为公司挽回1000多美元损失。老板从此对他刮目相看,年薪不断上调。

20岁合伙开公司,坚定自己是社会上的“要人”

工作第三年,洛克菲勒的年薪提到了600美元。但他自认为对商行的贡献远不止这些,因此向老板要求加薪到800美元,结果遭到拒绝。洛克菲勒一不做二不休,干脆炒了老板的鱿鱼,自己单干。

1859年3月,洛克菲勒以10%的利息向父亲借款1000美元,加上自己积蓄的800美元,他与英国朋友莫利斯·克拉克合股创办了“克拉克-洛克菲勒公司”。公司主要经营谷物、牧草和肉类等农产品。年仅20岁的洛克菲勒,一举迈入了贸易代理行合伙人之列。

开业之初,他们的运气并不好。美国中西部的农作物因霜雪严重,几乎没有收成。农民只好用来年的谷物收成作为抵押,但要求公司支付定金。受此影响,许多同类公司纷纷倒闭。

合伙人克拉克一下子乱了阵脚,“咱们也赶紧关门吧,这样好歹可以保住成本。”他对洛克菲勒说。洛克菲勒却认为:大家退出市场之际,正好放手大干一场。至于周转资金,他很快从银行贷款到2000美元。贷款前,银行老总问洛克菲勒:“你们有抵押品吗?”“没有,我本人就是担保的抵押品。”洛克菲勒如实相告。就凭这句话,银行老总居然同意发放贷款。洛克菲勒感到,自己已经是社会上一个“要人”。

洛克菲勒很快将收集的谷物、肉类倒卖到欧洲,赚取价差。由于经营顺利,公司第一年做了4.5万美元的生意,净赚4000美元。第二年,公司净赚1.2万美元,洛克菲勒分得6000美元。洛克菲勒做生意总是精打细算,想方设法取信于人。在搭档克拉克看来:“洛克菲勒有条不紊到极点,留心细节,不差分毫。如果有一分钱该给我们,他必取来。如果少给客户一分钱,他也要客户拿走。”

1925年9月26日,在康涅狄格州格林威治出席一场婚礼后,老洛克菲勒(左二)和儿子小洛克菲勒(左一)准备离开,1974年,洛克菲勒财团资产总额达3305亿美元,超过摩根财团,位居美国十大财团之首

找替身逃避兵役,大发战争财

1861年4月,持续长达4年的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林肯总统发布了征兵令,洛克菲勒左右为难。按照年龄他应该入伍参军,但他只想着如何发战争财。“打仗?见鬼,你以为我疯了?让别人流血去吧,我们要做生意哩。”他对克拉克说。

为了逃避兵役,洛克菲勒首先装作有脚病,实在装不下去了,他干脆花钱找替身去充当炮灰。由于战争伤亡大,据说洛克菲勒接连替自己找了二三十个替身。南北战争期间,逃兵役的远不止洛克菲勒一人:马克·吐温写他的小说去了,银行家摩根、钢铁大王卡耐基也先是装病,然后花钱找替身上战场。

在战事爆发前,洛克菲勒尽其所能贷款,投入所有资金,大量囤积谷物、食盐、火腿,还有棉花、煤等战略物质。随着战事的扩大,庄稼歉收,农产品等生活物资价格扶摇直上,订单如同雪片一样向他飞来。短短4年,洛克菲勒到底赚了多少钱只有他自己知道,旁人估计不下10万美元。

一头扎进石油产业

南北战争爆发前夕,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发现的石油,吸引着成千上万冒险家涌入,一时间,宾夕法尼亚采油区井架林立。

洛克菲勒密切关注着来自宾州的消息。1861年,他亲自前往采油区考察,那里一下子冒出72座油井,日产油1135桶。一年后,这里的油井数量几乎翻了一倍。面对繁忙的开采现场,洛克菲勒选择了等待。他的判断是:石油的应用还没有普及,原油需求有限,盲目开采必然导致油价下跌。

不出所料,由于疯狂地钻油,每桶原油从当初的20美元暴跌到只有10美分。许多钻油业主血本无归,一个个败下阵来。洛克菲勒事后总结:“打先锋的是笨蛋,只有看准时机的后来者才能赚大钱。”

原油一再暴跌之时,洛克菲勒果断出手了。与许多人只顾开采原油不同,洛克菲勒决定先从炼油入手。他发现原油在精炼成煤油后,每加仑就可卖到30美分左右,其利润远远超过原油开采。

1863年,随着英国化学家安德鲁斯的加盟,洛克菲勒与克拉克成立了炼油厂,双方各投资4000美元,作为启动本金。安德鲁斯成功从原油中提炼出煤油,此后美国大力发展煤炼油工业以取代鲸油作为照明剂。不到一年,炼油业务成为公司最赢利的行当。洛克菲勒抓住这个机会,从农产品经营转行,一头扎进了石油产业。

买断公司所有权单干,从此人生开了挂

由于扩大生产需要不断投资,克拉克与洛克菲勒这对搭档逐渐出现经营分歧:前者小富即安,不愿冒险,后者雄心勃勃,全力以赴。1865年2月1日,洛克菲勒把几个合伙人请到家里,他抛出一个快速发展炼油厂的计划。克拉克对此深恶痛绝,两人最终摊牌,公司散伙,拍卖给出价高的买主。

克拉克与洛克菲勒都希望把对方排挤出去。为此,两人铆着劲唱起了对台戏。两人从500美元起拍,标价达到5万美元,双方都意识到标价已大大超出公司的实际价值。但标价仍在上升,6万美元,7万美元?当克拉克脸色苍白地喊价7.2万美元时,洛克菲勒沉默了5秒,接着报价:“7.25万美元”。最终,克拉克选择了放弃:“我不再抬价了,这股权归你了。”

这一年,洛克菲勒26岁。他后来回忆说:“这是我平生所做的最大决定,这一天决定了我一生的事业。”随即,他把公司改名为“洛克菲勒-安德鲁斯公司”,迅速扩充了炼油设备。公司日产油量增至500桶,在当地55家炼油厂中高居霸主地位,是第二大炼油厂产量的两倍。当年,公司上缴的税金超过3万美元。

随着石油产业的兴盛,公司急速膨胀。洛克菲勒还用公司股票买通克利夫兰各大银行的总裁,条件是不得向当地中小炼油厂提供贷款。既缺乏原油又没有现金的许多中小企业,要么倒闭,要么投向洛克菲勒怀抱,被标准石油公司吃掉。两年后,克利夫兰只剩下26家炼油厂,而标准石油公司控制了其中的21家。洛克菲勒不断扩张,为此背负了许多骂名。由于他的吞并,许多小业主家破人亡。在宾州采油区,有人以洛克菲勒的形象做成木偶像,对其处以绞刑,以解心头之恨。无数充满憎恨和诅咒的威胁信送进洛克菲勒的办公室。

1929年,洛克菲勒庆祝自己90岁生日。步入耄耋之年的洛克菲勒,早已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慈善事业

捐赠60万美元创办芝加哥大学

功成名就之后,洛克菲勒选择了隐退。1896年,57岁的洛克菲勒离开纽约总部,秘密地搬到了自家的庄园,公司事业逐步过渡交班给了他唯一的儿子小约翰·D·洛克菲勒。

退休后,洛克菲勒开始学打高尔夫球,最喜欢的还是骑马。此外,他的工作重心转向了慈善事业。他首先投资60万美元,用于创办芝加哥大学。其后的10年里,他共为芝加哥大学捐款3400万美元。这是他第一项大笔的慈善捐款。

“和石油业一样,慈善事业同样需要垄断和联合,这样才能使自己强大,从而打败竞争对手。”对于慈善,洛克菲勒采用的也是“托拉斯战术”。冠名“洛克菲勒”的研究所、教育委员会、基金会先后成立,他的捐款总额超过5亿美元。对此,有人表示尊重和感谢,也有牧师谴责洛克菲勒的赚的是“肮脏钱”,因而拒绝了一笔10万美元的捐款。”

洛克菲勒留下了一个庞大的家族产业。洛克菲勒基金会、洛克菲勒中心、大通银行、足以与大都会博物馆媲美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因“9·11事件”消逝的世贸双塔?任何一项事业都足以睥睨同行。家族的慈善事业遍及全球,有“流医学院”之誉的北京协和医院,即是洛克菲勒基金会捐款修建。他的后代中,劳伦斯是“风险投资之父”,纳尔逊则当上了美国第41任副总统?

世界近代两次经济危机发生在什么时期,如何化解的

第一个: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是比较大的一次危机。对近代资本主义影响较大。股票不断高升,人们纷纷把钱投入股市,造成了物极必反的现象。国民失业,商品滞留。比如说:一只成品羊的成本是1美元,而运费是1.1美元。导致生产商们把牛奶,橙子倾入大海。粮食都烂在地里也没人管。

美国时任总统胡佛因其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而遭到民众唾弃而被迫下台。罗斯福借此上任,颁布 罗斯福新政 。就是通过政府来干预经济。对市场进行监管。

还有!你的问题有点不大对了,近代只有这一次危机了。因为这个危机影响深刻,所以资本主义国家都对此进行应对和改革,都是小心应付,所以近代没有第二个经济危机了

导致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不具有全球化背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929 年美国股灾导致历史上最大的世界经济危机

1929 年 10 月发生的纽约股灾,是美国历史上影响最大,危害最深 月发生的纽约股灾,是美国历史上影响最大, 的经济事件. 年之久, 的经济事件.这场股灾持续时间长达 4 年之久,近 4000 美国人跳楼自 杀身亡;影响波及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 杀身亡;影响波及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最终演 变成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 此后, 变成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 此后,美国和全球进入了长达 10 年的经济大萧条时期. 年的经济大萧条时期. 1926 年秋,在 20 年代的投机狂潮中被炒得离谱的佛罗里达房地 年秋, 产高价泡沫首先被刺破了.然而, 产高价泡沫首先被刺破了.然而,这丝毫没有给华尔街的疯狂带来多少 警醒. 年开始,股市的上涨进入最后的疯狂.事实上, 警醒.从 1928 年开始,股市的上涨进入最后的疯狂.事实上,在 20 年 代,美国的许多产业仍然没有从一战后的萧条中恢复过来,股市的过热 美国的许多产业仍然没有从一战后的萧条中恢复过来, 已经与现实经济的状况完全脱节了. 已经与现实经济的状况完全脱节了. 1929 年 3 月,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对股票价格的高涨感到了忧虑,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对股票价格的高涨感到了忧虑, 宣布将紧缩利率以抑制股价暴涨, 宣布将紧缩利率以抑制股价暴涨,但美国国民商业银行的总裁查尔 米切尔从自身利益考虑, 斯米切尔从自身利益考虑,向股市中增加资金投入以避免下跌,股票 米切尔从自身利益考虑 向股市中增加资金投入以避免下跌, 经纪商和银行家们仍在极力鼓动人们加入投机. 甚至一些著名的学者也 经纪商和银行家们仍在极力鼓动人们加入投机. 失去了冷静.其中最为典型的是耶鲁大学的欧文 费雪 费雪, 失去了冷静.其中最为典型的是耶鲁大学的欧文费雪,这位大经济学 家不仅自己融进了投机者的行列,而且还在公开演讲中宣称: 股票价 家不仅自己融进了投机者的行列,而且还在公开演讲中宣称:"股票价 格已达到了某种持久的高峰状态. 格已达到了某种持久的高峰状态." 状态

不过,也有不少人保持着冷静的头脑,约翰 肯尼迪的父 不过,也有不少人保持着冷静的头脑,约翰肯尼迪的父 亲约瑟夫肯尼迪就是及早从股市中脱身者之一.他对自己说, 亲约瑟夫 肯尼迪就是及早从股市中脱身者之一.他对自己说,如果连 肯尼迪就是及早从股市中脱身者之一 擦鞋匠都在买股票, 擦鞋匠都在买股票,我就不想再呆在里面了.这个明智的选择使他提早 我就不想再呆在里面了.

撤出资金,为其家族的未来奠定了基础. 撤出资金,为其家族的未来奠定了基础.

1929 年夏,股票价格的增长幅度超过了以往所有年份,崩溃已经 年夏,股票价格的增长幅度超过了以往所有年份, 近在眼前. 华尔街的一位统计学家罗杰巴布森在华尔街的金 近在眼前.9 月 3 曰,华尔街的一位统计学家罗杰 巴布森在华尔街的金 融餐会上说了一句话: 股市迟早会崩盘 这句话被 道琼斯金融》 股市迟早会崩盘! 这句话被《 融餐会上说了一句话:"股市迟早会崩盘!"这句话被《道琼斯金融》发 表.其实,这位先生在此前的两年中一直重复着这句话,却只被人们当 其实,这位先生在此前的两年中一直重复着这句话, 做笑谈, 做笑谈, 没想到这次竟一语成谶, 没想到这次竟一语成谶, 千古留名. 此话不久就传遍了全美国, 此话不久就传遍了全美国, 到这次竟一语成谶 千古留名. 投资者信心开始动摇,股市立刻掉头向下. 投资者信心开始动摇,股市立刻掉头向下.

股市下跌的消息惊动了总统胡佛, 他赶紧向新闻界发布讲话说: 美 "美 股市下跌的消息惊动了总统胡佛, 他赶紧向新闻界发布讲话说: 国商业基础良好,生产和分配并未失去以往的平衡. 有关的政府财政 国商业基础良好,生产和分配并未失去以往的平衡."有关的政府财政 官员也出面力挺股市.但此时人们的神经已经异常脆弱, 官员也出面力挺股市.但此时人们的神经已经异常脆弱,股市在经过昙 花一现的上扬后,就开始了噩梦般的暴跌. 花一现的上扬后,就开始了噩梦般的暴跌.

跳楼的不仅是股指

1929 年 10 月的最后 10 天,集中了证券史上一连串著名的曰子. 集中了证券史上一连串著名的曰子.

10 月 21 曰,纽约证券交易所开市即遭大笔抛售,全天抛售量高达 纽约证券交易所开市即遭大笔抛售, 600 多万股,以致股市行情自动记录器到收盘 1 小时 40 分后才记录完 多万股, 最后一笔交易. 最后一笔交易.

10 月 23 曰,形势继续恶化,《纽约时报》指数下跌 31 点. 形势继续恶化,《纽约时报》 ,《纽约时报

10 月 24 曰, 这一天是股市灾难的开始, 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四 黑色星期四". 这一天是股市灾难的开始, 史上著名的 黑色星期四 . 早晨刚刚开市,股价就如决堤之水轰然下泄,人们纷纷脱手股票, 早晨刚刚开市,股价就如决堤之水轰然下泄,人们纷纷脱手股票,全天 万股.纽约数家主要银行迅速组成"救市基金 救市基金", 换手 1289.5 万股.纽约数家主要银行迅速组成 救市基金 ,纽约证券 交易所总裁理查德韦尼亲自购入股票,希望力挽狂澜.但大厦将倾, 交易所总裁理查德 韦尼亲自购入股票,希望力挽狂澜.但大厦将倾, 韦尼亲自购入股票 独木难支. 独木难支.

10 月 25 曰,胡佛总统发表文告说:"美国的基本企业,即商品的 胡佛总统发表文告说: 美国的基本企业, 美国的基本企业 生产与分配,是立足于健全和繁荣的基础之上的", 生产与分配,是立足于健全和繁荣的基础之上的 ,力图以此刺激新一 的基础之上的 轮投资.然而,过了一个周末,一切挽救股市的努力都白费了. 轮投资.然而,过了一个周末,一切挽救股市的努力都白费了.

10 月 28 曰,史称 黑色星期一 .当天,纽约时报指数下跌 49 点, 史称"黑色星期一 当天, 黑色星期一". 道琼斯指数狂泻 38.33 点,曰跌幅达 13%,这一天,已经没有人再出面 ,这一天, 救市. 救市.

10 月 29 曰,最黑暗的一天到来了.早晨 10 点钟,纽约证券交易 最黑暗的一天到来了. 点钟, 所刚刚开市,猛烈的抛单就铺天盖地席卷而来, 所刚刚开市,猛烈的抛单就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人人都在不计价格地抛 琼斯指数一泻千里, 售,经纪人被团团围住,交易大厅一片混乱.道琼斯指数一泻千里, 经纪人被团团围住,交易大厅一片混乱. 琼斯指数一泻千里 至此, ,《纽约 至此,股价指数已从最高点 386 点跌至 298 点,跌幅达 22%,《纽约 ,《 时报》 当天收市, 时报》指数下跌 41 点.当天收市,股市创造了 1641 万股成交的历史最 高纪录. 年历史上"最糟糕 高纪录.一名交易员将这一天形容为纽约交易所 112 年历史上 最糟糕 的一天".这就是史上最著名的 黑色星期二 黑色星期二". 的一天 .这就是史上最著名的"黑色星期二 .

11 月,股市跌势不止,滑至 198 点,跌幅高达 48%. 股市跌势不止, .

翌年,股市凭借残存的一丝牛气,在 1~3 月大幅反弹.并于 4 月 翌年, 市凭借残存的一丝牛气, ~ 月大幅反弹. 此后又急转直下, 重新登上 297 点.此后又急转直下,从 1930 年 5 月到 1932 年 11 月, 次暴跌, 琼斯指数跌至 与股灾前相比, 股市连续出现了 6 次暴跌,道琼斯指数跌至 41 点.与股灾前相比,美 美元. 国钢铁公司的股价由每股 262 美元跌至 21 美元. 通用汽车公司从 92 美 美元. 元跌至 7 美元.

在这场股灾中, 人因破产跳楼自杀.欧文费雪这位大经济 在这场股灾中,近 4000 人因破产跳楼自杀.欧文 费雪这位大经济 学家几天之中损失了几百万美元,顷刻间倾家荡产,从此负债累累, 学家几天之中损失了几百万美元,顷刻间倾家荡产,从此负债累累,直 年在穷困潦倒中去世. 到 1947 年在穷困潦倒中去世. 这次股灾彻底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 这次股灾彻底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人们闻股色变,投资心态长期 人们闻股色变, 不能恢复.股市危机,银行危机与整个经济体系的危机, 不能恢复.股市危机,银行危机与整个经济体系的危机,是个相互推动 的恶性循环,股市暴跌后,投资者损失惨重,消费欲望大减, 的恶性循环,股市暴跌后,投资者损失惨重,消费欲望大减,商品积压 更为严重.同时,股市和银行出现危机,使企业找不到融资渠道, 更为严重.同时,股市和银行出现危机,使企业找不到融资渠道,生产 不景气,反过来又加重了股市和银行的危机,国民经济雪上加霜. 不景气,反过来又加重了股市和银行的危机,国民经济雪上加霜.由于 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其 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经济危机又引发了遍及整个资本 主义世界的大萧条: 万人失业,无数人流离失所, 主义世界的大萧条:5000 万人失业,无数人流离失所,上千亿美元财 富付诸东流,生产停滞,百业凋零. 富付诸东流,生产停滞,百业凋零.

纽约股市崩溃发生之后,美国参议院即对股市进行了调查, 纽约股市崩溃发生之后,美国参议院即对股市进行了调查,发现有 严重的操纵,欺诈和内幕交易行为, 年银行倒闭风潮 倒闭风潮, 严重的操纵,欺诈和内幕交易行为,1932 年银行倒闭风潮,又暴露出 金融界的诸多问题.在痛定思痛,总结教训的基础上, 年开始, 金融界的诸多问题.在痛定思痛,总结教训的基础上,从 1933 年开始, 罗斯福政府对证券监管体制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 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 罗斯福政府对证券监管体制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

的以法律为基础的监管构架,重树了广大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 的以法律为基础的监管构架,重树了广大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保证了 证券市场此后数十年的平稳发展,并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仿效.这样, 证券市场此后数十年的平稳发展,并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仿效.这样, 年大股灾为契机,一个现代化的, 以 1929 年大股灾为契机,一个现代化的,科学的和有效监管的金融体 系在美国宣告诞生. 系在美国宣告诞生.经历了大混乱与大崩溃之后,美国股市终于开始迈 经历了大混乱与大崩溃之后, 向理性, 公正和透明. 此后, 经过罗斯福新政和二次大战对经济的刺激, 向理性, 公正和透明. 此后, 经过罗斯福新政和二次大战对经济的刺激, 美国股市逐渐恢复元气, 一直到 25 年后的 1954 年终于回到了股灾前的 年终于回到了股灾前的 美国股市逐渐恢复元气, 指数水平. 指数水平. 2008 年的中国让上至权利之颠的总理,下到拿低保的下岗工人,几 年的中国让上至权利之颠的总理,下到拿低保的下岗工人, 乎每一个中国人都感觉到了'难 这个字 其实最难的时候远没有到来, 这个字, 乎每一个中国人都感觉到了 难'这个字,其实最难的时候远没有到来, 2008 年我不知道是不是很像当时危机前夜的 1928 年,从上市企业到小 作坊,没有一个企业不在为利润减少而苦恼, 作坊,没有一个企业不在为利润减少而苦恼,还有让民生举步为艰的物 年怎样的一个难字来形容你. 价,物价猛于虎.2008 年怎样的一个难字来形容你.还有没有人像我 物价猛于虎. 点吗. 强烈抨击的老沙一样指望股指在上 8000 点 10000 点吗.如果因电价和 油价猛涨而失去控制的物如同价脱缰野马一样, 企业的利润缩水的像姚 油价猛涨而失去控制的物如同价脱缰野马一样, 明变成潘长江那样, 点都不是没有可能的.不要被深套, 明变成潘长江那样,那明年 1500 点都不是没有可能的.不要被深套, 否则危险来时你像立足在沼泽地里一样, 否则危险来时你像立足在沼泽地里一样,跑都无法跑了.唯一乐观的是 跑都无法跑了. 地盘坚信奥运前肯定有一波行情,前提是必须先跌下来, 地盘坚信奥运前肯定有一波行情,前提是必须先跌下来,要跌破 2900 点才能有上涨的空间. 安全活着下来比什么都重要, 不要再洗硫酸澡了. 点才能有上涨的空间. 安全活着下来比什么都重要, 不要再洗硫酸澡了. 记住, 我的朋友和粉丝们, 真正大危险来临时, 政府救是救不了的. 1929 记住, 我的朋友和粉丝们, 真正大危险来临时, 政府救是救不了的. 曰胡佛总统发表救市文告没有任何用处就是前车之鉴. 年 10 月 25 曰胡佛总统发表救市文告没有任何用处就是前车之鉴. 中国 也是一样. 也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