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汽油价格上涨,会刺激你买新能源车吗?

2.从能源安全角度来看,当前油价下跌带来的利弊

3.当前油价下跌带来的利弊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

95汽油价格上涨,会刺激你买新能源车吗?

油价调整的利弊分析-油价调整的利弊分析

95汽油价格上涨,我认为会刺激我买新能源车。

我国 2020 年正式提出 2030 年前碳达峰、2060 年前碳中和的战略目标,2021 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中均提起要制定 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锚定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95汽油价格的上涨是在刺激我们买新能源车。

当然新能源车和燃油车都有其利弊。

新能源车

优势:

从政策上来说,目前我国大力提倡发展新能源,不仅在购车方面有国家和地方双补贴、免缴购置税等利好政策,而且在出行上部分城市也实施了新能源汽车免受限号的政策。可以说买新能源车不仅花钱少,而且出行更舒畅。

从环保方面来说,新能源汽车改变了汽车对于化石燃料的依赖,有机会缓解石油危机,同时也将改变社会的能源结构。也即是,当火电占比减小,风电、水电、核电以及太阳能发电等普及和推广开来后,新能源汽车有机会做到真正环保。

在用车成本方面,新能源以纯电动汽车为例,普通的 40 kWh 电池能够续航 300 公里,以充电桩 2 元/度的计价方式来算,每公里电费不到 3 毛,当然如果选择家用充电或者更便宜的充电桩,这一价格会更少;而传统燃油车方面,以百公里油耗为 7 升计算,每公里油费需要 5 毛左右,这方面新能源汽车更具优势。

从驾驶方面来看,包含纯电动在内的新能源汽车在动力性能上表现良好,百公里加速普遍优于燃油车,同时用电模式下汽车静谧性、舒适性也更优。

( 摘自:太平洋汽车网 )

弊端:

第一:续航问题,新能源车的续航低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也在意料之中,并且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新能源汽车续航会越来越低,而这其中一切的问题来源都归结于汽车电池。电池性能受温度影响极大,冬天新能源汽车续航明显降低。目前市场上所有的汽车动力电池,不管是三元锂电池还是磷酸铁锂电池,其都是属于锂电池这一大的家族。对于锂电池来说,低温都会影响电池正负极材料的活性、电池的内阻,以及电池的充放电电压。简单来说的话,温度越低,电池容量就越低,汽车续航就越短。

第二:电池更换问题。普通电动自行车更换一次电池要几百块,况且大部分还是铅酸电池;而使用锂离子电池的纯电动汽车,可能更换一次电池则需要几万块。高昂的费用会让我们望而却步。

第三,维修费用极高。现在很多新能源汽车在发生故障之后,维修费用都出奇的高,因为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不一样,涉及到高压电力部分,这无形之中加大了维修难度,很多专业汽修店都不敢直接维修新能源汽车,以免发生意外。如果维修过程中一旦发生短路,出现电池自燃的概率极大。

第四,不可避免的环境污染问题。新能源汽车的废旧电池处理不好可能会污染土地,水源。

( 摘自:飞车新视界 )

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相比会在用车的费用成本,时间成本上有一些降低。

然而中国虽然还未明确出台《燃油车禁售时间规划表》,但可以确定禁售燃油车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从能源安全角度来看,当前油价下跌带来的利弊

  本轮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的因素较多:整体看,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导致国际机构纷纷下调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是主因;主要产油国石油产量持续增加,石油供大于需是直接原因;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美元持续走强,打压原油期货价格,以及交易商持续做空原油期货,也加剧石油价格的跌势。

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对中国经济运行的影响总体偏向积极。中国年石油净进口规模超过3亿吨,如果全年平均进口油价每桶下跌10美元,就将节约210亿美元。如果考虑世界能源价格联动性,中国煤炭、天然气进口价格也有可能向低,将进一步带动中国能源进口成本下降,有利于降低企业燃料和运输成本,增加企业利润。对居民而言,油价降低可以减少出行成本,扩大其他领域消费,对经济增长起到正向推动作用。对国家石油战略储备而言,油价下跌为增加原油战略储备提供有利的机会,能够提高中国石油安全水平。

特别是,当前中国正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石油价格下跌有利于推进能源结构调整。近两年,煤炭价格持续走低,而石油天然气价格保持相对高位,不同能源品种之间价格差异进一步扩大,比价愈发不合理,影响企业利用油气等优质化石能源的积极性,也影响了能源结构优化的步伐。目前,油价保持低位,会带动与其挂钩的国际天然气价格走低,有助中国扩大天然气进口规模,提升天然气替代煤炭的经济性。

油价走低也为推进能源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带来契机。中国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重要目标,是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但受经济承受能力、产品竞争力和民众支付意愿限制,能源价格改革过程比较缓慢。油价下跌既能带动能源价格整体走低,也有利于维持物价稳定,为国内能源资源产品市朝改革提供了契机。此外,低油价还有利于中国石油合作“走出去”。一般而言,在低油价时期,资源国更易倾向放下身段,可以增加中国开展国际能源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但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对中国经济运行也将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必须引起警惕!

首当其冲的是影响国内边际成本较高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中国东部老油田已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开发成本逐步提高,油价的持续下降会直接影响国内老油田生产与经营。而且,油价下跌压缩了石油企业利润空间。原油价格下滑,虽使石油企业炼油板块成本随之下降,不过由于原油勘探开发板块的利润受到压缩,终端油品需求疲弱,国内“两桶油”交出的三季报并不耀眼。而且,油价连跌让成品油批发市场陷入困局,民营加油站零售利润大幅缩水,市场看跌气氛浓重,业者缩短操作周期,快进快出以降低操作风险。

其次,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取向,但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面临成本高、国家补贴数额大等困境,加之稳定性差等,市场接受度还不高。中国页岩气资源赋存特点也决定了页岩气经济开发成本相对较高。如果油气价格持续下降,不利于国内页岩气产业向前推进,也不利于煤层气、油砂、深海石油、可燃冰等开发示范,会对可再生能源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再次,油价大幅下降还将动摇国际“石油美元体系”,原油出口国的“石油美元”若出现逆流,意味着全球流动性以及信贷评级问题会随之浮出水面,这将间接给中国外贸及货币政策等带来压力。

文章最后说,国际油价持续下降对中国经济和能源的影响程度,与下降的幅度、速度、持续时间等密切相关。总的看,利大于弊,中国要抓紧时机,趋利避害,推进中国经济和能源事业更好发展

当前油价下跌带来的利弊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

自今年6月份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已下跌30%。供应端,今年利比亚、伊拉克等国的石油产量并没没有受到国内战乱影响,产量有增无减。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等老牌石油生产大国的产量则一直保持稳定。需求端,主要原油消费地区欧洲和亚洲,由于经济增长放缓,导致需求减弱。供需失衡是国际原油价格一路下跌的主要原因。

国际原油价格下跌,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经济学人》就曾刊文分析,认为委内瑞拉、伊朗、俄罗斯等严重依赖原油出口的国家将损失严重。美国则得益于页岩油革命,得以幸免,除此之外,中国、日本等能源消费大国则是主要赢家之一。

对于严重依赖石油出口的委内瑞拉来说,当前低油价格让其感到忧心忡忡。在此次欧佩克会议前委内瑞拉希望会议能达成减产协议。伊朗目前受到国际社会制裁,石油出口是其重要的收入来源,油价继续下跌将严重危害伊朗外汇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