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沙特油田被炸,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

2.欧美制裁俄罗斯时间线

3.中美高层通话,美不回应中方取消加征关税要求,还妄图敲我们一笔

4.美国经济发展史大概是怎样的

沙特油田被炸,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

白宫国际油价暴涨-白宫国际平台

沙特油田被占,路透社报道,胡塞武装使用了来自伊朗的武器。胡塞武装强调,这次的军事任务。袭击沙特最大的石油公司,因为沙特内部有相关人士提供帮助,那么,沙特油田被查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第一、意味着油价上涨

沙特公司油田被炸之后,美国方面调整石油出口的战略,抢占沙特石油市场,而且美国还会动用压箱底的原油储备。而且油价快速上涨,会使得莫斯科受益。

第二、沙特会对油田进行军事保护

沙特油田被炸之后,沙特肯定会对油田进行军事保护。而油田进行军事保护需要用到大量的武器装备,这时候,沙特会向美国方面购买武器。因为沙特阿拉伯没有自己的军事工厂,所以美国的商会赚取更多的钱。

第三、意味着美国有进攻伊朗的理由

伊朗不是美国的盟友,而,铁了心要对伊朗趁火打劫,攻击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威胁到了世界的能源安全,这引起了各个国家的不满,如果美国证实伊朗参与了此事,美国就有军事进攻伊朗的理由

据沙特军事联盟初步调查,针对沙特阿拉伯公司所作所为。伊朗武装实施的。而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备战,或者邮轮遭重创,只要是美国的盟友遭受的损失,白宫的矛头就会指向伊朗。而

2015年3月,沙特阿拉伯和其他国家对胡塞武装部队发动了代号为"决定性风暴"的军事行动。自那时以来,胡塞武装武装部队不时使用导弹、无人机和其他攻击沙特阿拉伯。

欧美制裁俄罗斯时间线

欧美制裁俄罗斯时间线如下:

1. 2014年,上一轮乌克兰危机爆发,俄罗斯接纳克里米亚入俄,欧美对克里米亚、顿巴斯等设施大量制裁,为缓解乌克兰冲突,签署了明斯克协议。

2. 2015年。美国、沙特、俄罗斯展开三角博弈,国际油气市场震荡,油价曾触底至20美元/桶甚至更低,欧美对俄罗斯制裁不断扩大。

3. 2016年。美国举行总统大选,特朗普当选为。白宫指责俄罗斯黑客攻击,国际油价缓慢回调。

4. 2017年。乌克兰问题成为欧美的心结,这一年中不断对支持乌克兰独立州的俄罗斯个人及实体实施制裁。此时,国际油价缓慢恢复至50-60美元/桶区间,的支持率保持在80%以上。

5. 2018年,伴随着特朗普“逆全球化”举措及全球范围内制裁,欧美对俄制裁范围明显扩大。国际油价维持在60-70美元/桶区间,支持率下滑。

6. 2019年,美国对委内瑞拉实施制裁,委内瑞拉危机对冲了乌克兰危机影响,美国对俄制裁转向与委内瑞拉有关行动。国际油价保持平稳。

7. 2020年,俄政府内阁大范围调整,开启第四任期,疫情开始蔓延至全球。国际油价在这一年中波动幅度加大。秋季以后,美国筹备2021年大选,重回对乌克兰问题的关注。

8. 2021年,美国对俄罗斯精准制裁,涉及到北溪2号管线,同时在外交等个各个层面对俄加以限制。10月以后,欧洲爆发天然气危机,在对俄制裁问题上,欧盟态度有所分化。由于能源短缺,国际油价上涨到80美元/桶左右。

以上就是从2014年到2021年欧美制裁俄罗斯的时间线。

中美高层通话,美不回应中方取消加征关税要求,还妄图敲我们一笔

有求于人却没有求人的样子,美方再度邀请中方高层通话背后,透露出的信息量很大!

委员、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应约与美财政部长耶伦举行了视频通话。

这次通话信息量很大,首先,双方就宏观经济形势、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议题进行了交流,中方发布新闻稿写的是“交流富有建设性”,也就是说双方未达成实质性成果。其次我们看到,此次我们是应约通话,美国是主动邀请方,结合现在的局势情形,美国显然是有求于我们的,希望借此给美国金融维稳。但在会谈中,美方不仅对中国要求取消对华加征关税的问题不作出回复,同时还指责中国所谓的“非市场贸易行为”,美国既然有求于人却又不愿轻易放弃手中的筹码,自然会谈不会有实质性成果。

另外,美国此次由财长耶伦打来电话,结合政府屡次三番释放出,将宣布取消部分对华关税的消息,可以看出美国是希望借此作为筹码,妄图再“敲我们一笔”。但很显然我们不会予以理会,因为我们已经适应美国加征关税的环境,而且美国政府比我们更急需解除对华加征关税。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有三: 一是,美国恶性通胀已经创下40年来最高纪录。 美国劳工部发布数据显示,美国5月未季调CPI同比升8.6%,6月虽还未公布,但继续上涨是大概率事件。高通胀意味着更多的美国民众将忍受饥饿,意味着美国经济会出现衰退,美元可能会出现严重贬值。这几样,不论哪一种对于增长乏力的美国,以及支持率一路走低的政府来说,都是一场灾难。所以我们看到美联储短时间内疯狂加息,试图将国外的美元资本吸引回国,助推美国经济发展,缓解通胀上涨,但目前看来效果并不明显,所以被逼无奈的美国只能寄希望于中国制造的优质商品,缓解通胀压力。

二是,美国会重新审查关税问题的时间点即将来临。 按照美国法律规定,对外加征关税等权力属于国会所有,但为了方便美国政府维护国家利益打击竞争对手,国会直接将此项权力授予美总统。美国会虽然不管了,但仍会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对美总统签署生效的征收关税法案进行审查,确定是否有利于国家利益,以及这项权利有没有被总统滥用。如今,美国国会已经开启对华加征关税的审查,最迟7月就会得出结论,所以在此之前,需要做出决定,否则在国会得出结论后,无论是解除还是维持都会显得更加被动。

三是,美国中期选举。 随着11月中期选举逐渐来临,因为高通胀的影响,的最新支持率已不足40%,这是一个危险的数值,政府若不想办法提升支持率,中期大选将会以失败告终。为了自身的政治前途,以及民主党的政治利益,不得不选择取消对华加征关税。

以目前情形,但在我看来,尽管美国取消对华加征关税,在短期内将推动中国商品更多出口美国,以此平缓美国通胀压力,比如美国智库机构测算,取消全部对华加征关税,将使美国通胀率下降一个百分点,同时这也能提振政府的民众支持率。但长期看,恶性通胀并无法有效得到解决。

因为,美国不断上涨的通胀率,虽有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原因,但最根本原因在于美元泛滥,也就是美国政府印美钞印得太多了;还有就是美国挑起的俄乌冲突,导致国际油价暴涨,从而助推美国通胀快速上涨。

美元泛滥的问题,既有特朗普的责任,也有自己的责任。因为政府防疫不力,导致美国民众生活困难以及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美国两届政府选择了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印钞,向民众发钱,利用“疫情纾困计划”和“美国基建计划”,美国释放出了6万亿美元,而疫情导致全球制造业产能不足,全球根本无法吸纳如此数量的美元。

俄乌冲突呢,在美国挑动下爆发。但这场冲突也带来一个严重后果,即能源产能和供应不足,促使国际油价暴涨,最终反噬美国。

在对华取消关税问题上,曾多次提及,什么“正在考虑”、“将很快做出”等,美媒目前又给出了新的说法,那就是“最快本周内”。 目前,之所以一直犹豫,迟迟没有作出取消关税的解决,主要还是白宫政府内部存在分歧,一派以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和贸易代表戴琪为主,他们反对取消,认为对华加征关税是打压中国的“重要武器”,不能轻易丢弃;另一派则是以耶伦和美国商界为主,他们认为美国通胀已经十分严重,为了美国经济大局,必须立刻取消。两派在过去吵得不可开交,因为无法达成统一意见,所以在该问题上拖拖拉拉,光打雷不下雨。

如今,形势对于美国来说已经是极为不利,所以为了自身也为了民主党前途考虑,不得不作出最终的抉择。而由耶伦出面与刘鹤进行通话,表明已经选择了“解除关税”的选项,所以解除时间即使不像美媒所说的“本周内”,也会在几周内看到好消息。

最后,我们看到短期内,中美高层频频通话,国防部长之间的会谈,又有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和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之间举行的会谈,再到如今的刘鹤应约与耶伦视频通话,这背后即有美国撑不住想对华妥协,却又想挣扎一下,希望换取部分利益。同时这也是在为中美元首会谈做前期准备。之前,美总统和安全顾问沙利文就不断对外放话,称将很快将举行“元首视频会谈”,以他们两人的身份很显然不会单纯“放空炮”。

中美作为全球大国接触比不接触好,所以谈可以,但美国也别作太多妄想,求人就应该有求人的样子。伟人有句话说得好:“美帝国主义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讲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讲理,要是讲一点理的话,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要让美国讲理,手里一定要拿着鞭子。如今的我们已经是手持鞭子,美国还需认清现实。

美国经济发展史大概是怎样的

1607到1753年是属于殖民期,经济很不发达;1754到1783年是美国的独立运动时期,当时经过了波士顿茶事件、列克星敦枪声后,美国成为独立国家,经济开始独立。

1850到1869年美国南北战争,此时美国北部属于城市化进程中,经济发展迅速,南部还是奴隶制庄园管理,经济相对落后许多,统一全国后,经济步入一体化。

1870到1929改革时期,其中一战后经历了柯立芝繁荣,1929到1932经济危机,1933开始罗斯福新政,此后至二战一直处于复苏阶段。

二战后美国经济一跃为全球首屈一指的龙头老大,成为世界经济中心,现在美国经济地位不变,却因西欧一体化和日本崛起,世界经济开始有了多级分化。

扩展资料:

石油危机

美国和苏联的冷战至这段时期仍未停止。其间美国和苏联展开了一连串的太空竞赛,苏联派出了世界首个太空人加加林上太空,而美国则派太空人首次登陆月球。

七十年代越南爆发战争,北越与南越开战,美国为阻止苏联和共产势力扩张,毅

美国参与的越战中的画面。

然介入越战。其间美军伤亡人数不断增加,最终北越统一了越南,美国的企图未能实现。

70年代初期,由于能源危机而导致的经济萧条是历来最严重的一次。7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一度复苏。但到70年代未期,又出现通货膨胀。

1973年10月以色列与中东一系列国家关系恶化,触发中东战争。石油输出国组织为了打击对手的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宣布石油禁运,暂停出口,造成油价上涨。原油价格曾从1973年的每桶不到3美元涨到超过13美元,1974年美国还要派发汽油定量配给票。这就是第一次石油危机。

原油价格暴涨,引起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经济衰退,据估计,美国GDP增长在这段期间就下降了4.7%。

过了数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而后伊朗和伊拉克开战,原油日产量锐减,国际油市价格飙升,每桶原油的价格从14美元涨到了35美元。第二次石油危机也引起了西方工业国的经济衰退,据估计,美国GDP大概下降了3%。

1976年,美国建国200周年,全国举行各项庆祝活动。美国在冷战中最终拖垮苏联。1981年4月12日,美国成功发射了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将人类又带入另一个太空新纪元。

百度百科-美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