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对比,哪个油比较好

2.“中石油”和“中石化”到底哪家强?

3.为什么同样是中国石油加油站有的便宜很多

4.油价下跌,小加油站3块多的油能加吗?中石油官方回应来了

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对比,哪个油比较好

中石油东源加油站油价_东源县加油站

这个问题其实已经争论了很多年了,有人说中石化好有人说中石油好,到底哪家的好?有人说做过实验,中石化比中石油要多跑几十公里。关于这个说法一直都是存在很大的疑问的,包括很多石油专业的研究者,你让他们说两者到底谁好,他们自己都说不清楚。我们这些开车的天天在这里研究这个其实没多大用处。

中石化的原油主要是靠进口国外的原油在国内进行炼造,而中石油在国内有着许多油田,国内生产的原油可以自给自足,从原材料上来看,一个是来自国外,一个是国内的,地域不同原油的质量肯定是有所不同的。另外就是中石化的炼油厂多,炼油的技术相对于中石油有一点优势,当然这个优势也是很小的,所以两种油的油品密度是不同的,中油汽油密度基本在0.72-0.73左右,中石化的油品基本在0.75-0.77左右,油品的密度不同对于汽车来说有什么区别呢。简单来说密度高,动力大!

但是这也不是意味着中石化就比中石油的好,在我们国五标准全面实施后,那么两家石油公司之间的差距就变得更小。尤其是92号汽油和95号汽油全面更新上市之后,油品内的辛烷值减少,燃烧效率降低,汽车的油耗都提高了。中国石油给人不耐烧的感觉就更小了。

我的建议呢就是,你哪个方便就去哪个加油,当然最好就是一直加一家的油品,不要中石油中石化的混合着加,虽然混合加油不会出现大问题,但是对发动机还是有些小影响的!

“中石油”和“中石化”到底哪家强?

俗话说,买车容易养车难。对于车主朋友来说,除了日常保养以外,每个月的油钱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所以自然要选择油品好、价格实惠的加油站。

而说到油价,又不得不提我国的“两桶油”。那么,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他们在油价,油品上的那些差别,你又知道吗?

●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之间的关系●

中石油的加油站比较多,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油田大多也都是国内的油田,比如大庆、胜利等油田。

而正因为油田都在国内,所以从生产到提炼、加工、再到最后的销售各环节的成本相对低一些,价格也相对低。

中石化的加油站主要集中在南方,其国内的油田相对很少,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中东的进口油。

中石化的油会在油里面勾兑一些燃油添加剂,这种燃油添加剂是中石化自己生产出来的,添加了这种燃油剂之后能够促进燃烧,所以就会比较耐烧,动力比较足。

●谁的油品更好?●

两桶油虽然来源不同,但炼油工艺都差不多,经过加工后都符合国际标准,因此没有明显差异。

但汽油的密度有点区别,中石油密度0.72-0.73,中石化密度0.75-0.77。也就是说中油每吨汽油可以比中石化多加30升左右。

但是炼油添加剂不同,中石化用的添加剂稍微好点。因此经常有人说中石化的油更耐烧。

然而中石化的油毕竟贵一些,因此实际算下来,两桶油之间实际没有差距,也就不存在谁更实惠的问题。

●两家的油能否混加?●

一般情况下,同标号的汽油混加是没有什么大问题。

油品是有国家标准的,不管是中石油还是中石化,油品都是按照同样的规格生产,必须达到国家的相关标准才能出厂。

但是,建议大家不要经常混加,能固定加一个品牌的油最好。毕竟二者的在油品上有区别,经常混加的话,

发动机可能会发生轻微抖动,积碳现象会更严重。另外尽量不要去一些杂牌的加油站,油品没法保证。

所以总的来说,中石油的汽油更加便宜,中石化则油品更耐烧。不知道你们平时光顾哪一家油站比较多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为什么同样是中国石油加油站有的便宜很多

这个肯定有地域差异啊,很正常不过了,而且现在很多加油站会根据自身地点位置,和油品质量相应推出各种优惠或者促销,总的说吧,一分价钱一分货,你想用低价买好油是不太可能的。

一个加油站内部也分为好几种质量的油品,所以价格也不一样,中石化中石油也一样,同样的油卖不同的价格,那肯定是质量不同,或者不达标,淡季为了卖油就降低价格,那这个油品肯定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同的。

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英文缩写“CNPC”,中文简称“中国石油”) 是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以油气业务、工程技术服务、石油工程建设、石油装备制造、金融服务、新能源开发等为主营业务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是中国主要的油气生产商和供应商之一。

2014年,中国石油在美国《石油情报周刊》世界50家大石油公司综合排名中,位居第3位,在美国《财富》杂志2015年世界500强公司排名中居第4位。2015年7月7日,中石油当前市值达到3820亿美元(截至2015年7月7日),位居全球500强企业第二位,仅次于苹果,成为全球市值第二大的企业。同时,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也是2014年度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

中国石油以建成世界水平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为目标,通过实施战略发展,坚持创新驱动,注重质量效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到2020年主要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全面提升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成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领先公司。

2016年7月20日,《财富》发布了最新的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名列第3名。2016年8月,中国石油在2016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二。

2017年6月30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荣获中国商标金奖的商标创新奖。2017年7月12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获国资委2016年度经营业绩考核A级。

2、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英文缩写Sinopec Group)是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公司注册资本2316亿元,董事长为法定代表人,总部设在北京。

公司对其全资企业、控股企业、参股企业的有关国有资产行使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出资人的权力,对国有资产依法进行经营、管理和监督,并相应承担保值增值责任。公司控股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先后于2000年10月和2001年8月在境外、境内发行H股和A股,并分别在香港、纽约、伦敦和上海上市。

公司主营业务范围包括:实业投资及投资管理;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储运(含管道运输)、销售和综合利用;煤炭生产、销售、储存、运输;石油炼制;成品油储存、运输、批发和零售;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煤化工及其他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储存、运输;新能源、地热等能源产品的生产、销售、储存、运输;石油石化工程的勘探、设计、咨询、施工、安装;石油石化设备检修、维修;机电设备研发、制造与销售;电力、蒸汽、水务和工业气体的生产销售;技术、电子商务及信息、替代能源产品的研究、开发、应用、咨询服务;自营和代理有关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对外工程承包、招标采购、劳务输出;国际化仓储与物流业务等。

油价下跌,小加油站3块多的油能加吗?中石油官方回应来了

进入2019年下半年以后,国际原油价格开始持续低迷,随着此次疫(yi)情(qing)爆发,很长一段时间内全球各地的成品油需求也大大减少,基于多重因素影响,国内成品油价格触发“地板价”,油价甚至一度跌破5元大关,国内油价大部分地区的三桶油(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的油价目前在5.4-5.6元左右,国内官方油价再次进入5元时代。

笔者去河北一些加油站加油时,价格也都在5.5元左右,以中石化为例,一些搞促销活动的加油站,在特殊时期甚至还出现过3.98元/升的92号汽油,并且加油还免费洗车,这时候很多有车一族,终于感觉到了不断上升的幸福指数。除了三桶油之外,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国内一些炼油企业竞争也在不断加剧,各地加油站的竞争也进入白热化阶段。

据知情网友反映,各地很多民营加油站92号汽油价格已经跌破4元大关,3元多每升的价格比三桶油便宜了差不多2元钱,这样的油价无疑更受欢迎。不过这样的小加油站的油真的靠谱吗?这是很多车主共同的疑问,加这样的油,车主能放心吗?毕竟,便宜没好货。小加油站的油到底靠谱不靠谱呢?

为此,我们通过了解中国石油及其官方渠道,看到了一些说法。据中国石油介绍,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政策开办的民营加油站,在法律法规框架里是合理、合法的,同时这些合法加油站的汽油品质量受国家监管,油品本身并没有问题。

但为何民营的一些加油站为何比三桶油价格更低呢?这其中有几个因素我们不得不提,其一,三桶油加油站的油品,炼油技术更规范,成本也更高,其二,这些加油站很多都处于城市繁华地段或高速公路服务区等位置,虽然加油方便但因位置更好,导致租金和人工等成本都高出不少。

除此之外,很多民营加油站甚至是小加油站,一般都开在远郊区或者离城区很远的地方,加油本身并不方便。如果只是觉得价格便宜,开车到十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以外的地方加油,一方面是时间成本大大增加,另一方面,路程往返油耗等综合因素算起来,如果加油不多估计也省不下多少钱,当然如果是顺路那就另当别论了。当然还有一些因素,比如一些民营的步伐加油站,因为利益驱使,在成品油里掺杂水等其他物品,油价肯定会很便宜。

中国石油还介绍道:不少民营尤其是黑加油点,消防基础设施保障方面缺失,加油员也没有相关技能和业务培训,加油过程中一旦发生油气泄露,引发火灾,那对个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的损失则会不可估量。

笔者在此提醒广大司机朋友,为爱车加油时尽量选择正规加油站或熟悉的加油站,不要贪图一时便宜,引发更多损失。对于民营加油站的油价比三桶油更便宜,你还有哪些看法或想法呢?你有过去民营加油站或小加油站加油的经历吗?你觉得哪里加油更靠谱,性价比更高呢?欢迎在文章下方评论区留言,和我们互动交流。

备注:文章系车市特评工作室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李一宸。文中部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