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查国际金价银价_国际银价去哪里查
1.一两黄金多少钱
各个朝代不一样,唐朝一两银子相当于2500元人民币,宋代一两银子相当于250元人民币,明朝一两银子相当于500元人民币,清朝的大概等于人民币200元,具体的换算方法很复杂~
以下引用:
如何推算古代的物价和银两价格
江苏 韩部善
《素质教育报》·历史专刊·教师版2008年第2期
在学习古代经济史的过程中,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如何推算古代的物价和银两价格?我们常说的美元、欧元都可以通过汇率直观的与人民币挂靠,一目了然。但对古代的物价、 银两购买力却毫无概念, 理解模糊。所以,在教学中必须搞清古代的银两与现行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讨论货币购买力,通行的 主要有 两种方法 : 一是以国际金价来推算白银和铜钱 现在的价格;二是以 米价 来 推算 现在的价格 。 下面将两种方法结合,以唐、宋、明、清四代为例,取 米价与银价的平均值来进行一个粗略的推算 。
首先,按照银价推算。根据国际牌价,金价基本上在四百美元一盎司(31.1克)左右波动,一盎司约31.1克,一克约12.86美元,以今天美元对人民币7.55元(2007年10月6日)汇率估算,一克是97.1元人民币。据此我们不难推算出唐、宋、明、清四代一两银子的价格。由于各朝代一两的重量不完全一样,折算后的结果相差较大。在 唐朝 一 两白银 相当于1359 元 ,在宋朝一 两白银 相当于388元人民币,在明朝一 两白银 相当于452.7元人民币,到了清朝一 两白银 相当于200元人民币。
其次,按照当时的米价来推算。唐太宗时每斗米三至四文钱,玄宗时每斗米十五文钱,宪宗时因丰年只卖两文钱,如果按五文钱一斗的话,一 两银子 可买二十 石 。 以今天米价 三 元 一公 斤计算, 一两银子的价格相当于3540元人民币,可见,唐朝一两银子的购买力是非常惊人的;宋代一两银子相当于177元人民币;明朝相当于566.4元人民币。
综合以上各朝代的银价和米价,如果取两者平均数的整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唐朝一两银子相当于2500元人民币,一个铜钱相当于2块半人民币;宋代一两银子相当于250元人民币,一个铜钱相当于2角5分人民币;明朝一两银子相当于500元人民币,一个铜钱相当于5角人民币;清朝约一两银子相当于200元人民币,一个铜钱相当于2角人民币。
按照以上的换算结果,可以很直观的推算出一些史书提到的古代银两或物价的今天价格。如《宋史·职官志》记载,一个普通县令月薪15贯(不含其它津贴),根据上述标准,折合成人民币一个月的工资大约是3750元。再如,明代万历年《宛署杂记》记载:高级红枣100斤价白银二两五钱,换算人民币大约合2.5元一公斤。
一两黄金多少钱
黄金的产量及世界储藏量很稀有,因此黄金价格是白银的80倍左右。因其富含量,白银矿产的生产量也较高,各国均有较高的白银的产量。在08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白银生产国,同时中国也是白银消费传统大国和出口大国。
银和黄金一样,是一种应用历史十分悠久的贵金属,人类开始开采白银要上溯到4000多年前。由于当时银的开采量很小,使得它的价值比金还贵。公元前14-16世纪埃及王朝的法典规定的银价为金的2倍,甚至到了公元17世纪的日本,政府规定金、银的价值还是相等的。普通老百姓针对白银的概念大多集中在银元、银首饰、银餐具等方面。其实除此之外由于白银特有的物理化学特性,它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感光材料、医药化工、消毒抗菌、环保、白银饰品及制品等领域。随着电子工业,航空工业,电力工业的大发展,白银的工业需求正稳步快速增长。
①电子电器材料: 电子电器是用银量最大的行业,其使用分为电接触材料、复合材料和焊接材料。银和银基电接触材料可以分为:纯Ag类、银合金类、银-氧化物类、烧结合金类。全世界银和银基电接触材料年产量约2900~3000t。复合材料是利用复合技术制备的材料,分为银合金复合材料和银基复合材料。从节银技术来看,银复合材料是一类大有发展前途的新材料。银的焊接材料如纯银焊料、银-铜焊料等。感光材料:卤化银感光材料是用银量最大的领域之一。目前生产和销售量最大的几种感光材料是摄影胶卷、相纸、X-光胶片、荧光信息记录片、电子显微镜照相软片和印刷胶片等。上世纪90年代,世界照相业用银量大约在6000~6500t。由于电子成像、数字化成像技术的发展,使卤化银感光材料用量有所减少,但卤化银感光材料的应用在某些方面尚不可替代,仍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②化学化工材料:银在这方面有两个主要的应用,一是银催化剂,如广泛用于氧化还原和聚合反应,用于处理含硫化物的工业废气等。二是电子电镀工业制剂,如银浆、氰化银钾等。
③工艺饰品:银具有诱人的白色光泽,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收藏观赏价值,深受人们(特别是妇女)的青睐,因此有女人的金属之美称,广泛用作首饰、装饰品、银器、餐具、敬贺礼品、奖章和纪念币。银首饰在发展中国家有广阔的市场,银餐具备受家庭欢迎。银质纪念币设计精美,发行量少,具有保值增值功能,深受钱币收藏家和钱币投资者的青眯。20世纪90年代仅造币用银每年就保持在1000~1500t上下,占银的消费量5%左右。
④医药与抗菌材料:在医学上,Ag-Pd合金广泛用于视神经修复、小儿脊髓弯曲等康复装置;银基铸造合金和Ag-Cu-Sn汞齐是牙齿的修补的重要材料。银系列无机抗菌材料具有持续性、持久性、广谱性,耐热性好、安全性高、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其杀菌性能较锌强近2000倍。利用抗菌材料可以制成药用纱布、抗菌布料、抗菌日用品、公共用品、个人消毒用品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银系列抗菌材料的产业前景十分广阔。
当然,在各大商场我们很容易可以找到白银商品,如白银项链、白银戒指等白银首饰。
白银的需求量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白银的供应量出现了停滞不前的现象,产量提升的缓慢让超过三分之一的需求量得不到满足,政府抛售和市场回收白银,已难填补每年超过3亿盎司的供需缺口。 一、投资需求 众所周知,白银作为贵金属的一种具有投资保值和抗通胀的作用。投资的需求让流入白银市场的净投资增长。 二、工业需求 白银做为最主要的工业应用,主要体现在电子电器材料、感光材料、化学化工材料等,其中电子电器是用银量最大的行业。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一部等离子电视需要消耗白银10克左右,一粒纽扣电池需要消耗白银1-2克。 三、消费需求 银具有诱人的白色光泽,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收藏观赏价值,广泛用作首饰、装饰品、银器、餐具、敬贺礼品、奖章和纪念币等。二十世纪末期仅造币用银每年就保持在1000~1500吨,占银的消费量5%左右。从地区来看:东亚、北美、欧洲等经济较发达地区位于前列。 由于白银投资的门槛较低,很多投资者对于这一产品的热情也很高。
所谓账户白银其实就是类似于“纸黄金”的“纸白银”。记者了解到,白银投资渠道分为三种:上海黄金交易所的Ag(T+D)、工商银行的“纸白银”以及一些黄金公司推出的投资银条产品。工行开通“纸白银”,这就意味着投资者可以像炒“纸黄金”一样进行账户白银的交易,这一交易不需要涉及实物白银的交割。据了解,与纸黄金一样,账户白银买卖业务分为账户白银(盎司)兑美元、账户白银(克)兑人民币两个交易品种。“纸白银”与“纸黄金”的开通程序完全一样。个人客户只要在工行网银的“网上贵金属”一栏中的“账户贵金属”下进行网上开通即可。开通后,可在实时行情区查看行情,在交易区进行买卖。
与黄金相比较,账户白银具有投资门槛低的特点。工行所推出的人民币和美元账户白银交易中,交易起点分别为100克和5盎司。以2012年12月28日的白银交易价格为例,美元报价为29.99美元/盎司,因此投资者最低只需要人民币606元或是150美元就可以开通账户白银交易。而“纸黄金”的人民币和美元账户交易起点分别为10克和0.1盎司,按照目前金价来看最低需要人民币黄金交易资金 最少交易0.1手需用保证金100美元 人民币600多元。 对于投资者来说,交易手续费率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工行的账户白银买卖业务中,采用点差的方式收取手续费。如果与黄金产品相比较的话,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手续费率还是很高的,单边点差接近1%,而黄金则只有0.3%,也就是说只有白银价格的变动达到了2%,投资者售出账户白银才有获利的可能。
“纸白银”与“纸黄金”的交易时间也一样,为全天候交易,工行的设置是周一上午7点至周六上午4点,已经开通的交易渠道包括柜台交易和网上银行交易(电话银行暂不支持)。 别看白银的价格很低,但是真正操作起来可能比黄金更过瘾,因为它的波动幅度通常是黄金的两倍。分析师表示,其实黄金的价格变化比较单一,方向也较为固定。全球经济复苏不确定,金价缓慢向上。但白银不一样,虽然大方向与黄金一致,但金价调整时,白银会跌得更深。近两年来,黄金的年波幅约20%,白银高达40%以上。日波幅也一样,黄金最多两个点,白银则可达到4%-5%。
而风险与收益往往成正比,数据显示,自2002年末到2008年的黄金牛市中,黄金上涨了198%,白银随之更上涨了351%,赚钱效应更明显。
正因为此,也就不难解释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加入到了炒银队伍。上海黄金交易所市场报告统计显示,Ag(T+D)的成交量逐月上升,8月份达4411604公斤,同比增长了336.03%。
黄金和白银是市场公认的财富避风港,但和黄金相比,有分析师认为白银可能还更坚挺,白银比黄金更具备长期的上涨潜力。随着全球经济的向好,各资源类商品的需求将会提升,而白银商品属性要大于金融属性,更有实际需求作为支撑。
据介绍,白银价格的涨跌主要受两方面影响:一是国际金价,二是市场供求关系,且白银与后者关系更紧密。白银被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电子行业。未来,国际市场对白银的需求量还将增大,中国是白银出口国,未来一段时间内白银价格还将保持上涨趋势,且涨幅或远超黄金。
黄金价格论盎司,1盎司=28.350克,黄金价格每天是变动的,黄金大概目前维持在660美元一盎司 古代一两相当于现在的31.25克也就是700多美元 要讨论货币购买力,一般通行的是两种方法。一种是以黄金的价格作为基准来换算的,以国际金价来推算白银和铜钱今天的价值。另一种方法则是同时使用米价和银价作为基准,来进行推算的。 1) 国际黄金基准牌价,金价基本上在600美元一盎司周围波动。我们就以600美元(2006年9月26日)为一盎司。一盎司为31.1克。明朝1两为今天的37.3克。这样一算明代一两黄金相当于719.6美元,以今天(2006年9月26日)的外汇基准价来算,100美元兑换人民币 791.5元来算,相当于5695.75元。根据1两金为8两银,1000钱换算,明末一两白银相当于711.97元,取712元;一文钱等于0.7元。 2) 白银基准国际牌价,银价基本上在11美元(2006年9月26日)一盎司周围波动。同金价的换算相仿,一两银子也就是1000铜钱,相当于104.4元人民币,取105元。 3) 米价基准。根据历史资料记载,米价如下: 明神宗万历时(16,17世纪之际) 白米(石)0.7-1两 明崇祯十四、五年(1641,1642) 米(石)3.6两(南京一带大灾时空前高价);米(石)5两(上海米价) 明崇祯末、清顺治初 米(石)2-3两 崇祯后期,灾荒加上战争,粮价上涨很厉害,同样1两白银买粮食可能买不了多少,可是买其他东西的时候却有可能很值钱,因此这阶段的数据不能作为一般购买力的参考。这里采用万历时期的最高价格作为一般物价水平,取每石1两白银来计算。明代1石合94.4公斤,按照现在大米价格3元/公斤计算,一石米折合人民币283元,即1两白银折合283元人民币。 这样,我们最后得到三个数据,1两白银分别可兑换人民币712元,105元和283元。其中黄金的价值历史中一向比较稳定;虽然今天的粮食产量比古代大了很多,但是考虑到中国现在14亿人口在消费,而明朝中后期保守估计人口也有七八千万,因此粮食价格可以做为一个重要基准;考虑到白银的比价在各历史时期变化比较大,可参考性比较弱。 因此,我们取黄金基准的712和粮食基准的283取平均值,即497.5元。为了凑整数,便于换算,也便于大家有个感性的认识,这里取1两白银折合人民币500元。因此按照前一个比价的结论我们得到明朝中后期的货币兑换数据: 这就是我们的第二个结论: 1两黄金=人民币4000元=8两白银 1两白银=人民币500元=1000钱 1钱=人民币0.5元 由于实际上,1两白银至少能兑换1500钱,则1文钱=0.33元,也可以大略地认为是三毛钱。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