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在黄金多少钱一克?

2.影响现货黄金价格的因素是什么?

3.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影响?

现在黄金多少钱一克?

失业金价补是什么钱-失业保险价补是什么意思

首饰价格不同的地区,老凤祥的金价都是不一样的,目前市场千足金的价格约是在380-420每克不等,大品牌的,比如周大福,周生生,老凤祥之类的,400出头,次一些的品牌会

是在380-400左右,这个可以具体咨询当地金价

上海黄金交易所

黄金9999

:每克334.60

元。

黄金9995

:每克336.25

现货黄金(1630.10,0.00,0.00%)周四收于一根小阳线,结束前两日的大跌局面,黄金投者们也暂时缓了口气。昨日黄金价格走势比较平稳,全天围绕1626一线窄幅震荡,截至收盘,鑫圣金业黄金行情软件数据显示,现货黄金收报1629.86美元/盎司,涨6.72美元/盎司。

汇金网4月6日讯——现货黄金周四收于一根小阳线,结束前两日的大跌局面,黄金投者们也暂时缓了口气。昨日黄金价格走势比较平稳,全天围绕1626一线窄幅震荡,截至收盘,鑫圣金业黄金行情软件数据显示,现货黄金收报1629.86美元/盎司,涨6.72美元/盎司。

今日复活节假日休市,截至昨日来看,现货黄金本周大跌36.9美元/盎司,跌幅2.21%,收于一根中阴线。从近几周黄金价格走势来看,整体处于下跌通道,趋势偏弱。而今日美国将公布3月非农数据,预计又将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从昨日美国公布的上周申请的失业金数据来看,人数减少6000人至35.7万,创08年4月以来新低,再者美国民间就业岗位3月增加20.9万,一系列数据彰显美国就业复苏,这些强于预期的经济数据也令市场对QE3的期望逐渐降温。如果今日公布的非农就业数据好转,QE3推出的可能性将进一步减弱,将促使美元进一步走强,从而打压黄金走势。

虽然周四黄金价格持稳于1626一线,但难言企稳,密切关注非农数据对美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黄金价格走势技术

小时图来看,现货黄金在触及1612.22美元/盎司的新低后,虽然有所反弹,但黄金走势仍较弱。布林带虽缩口向上,但上轨处存在压力。再加上今日复活节休市,非农数据将出,黄金投资者为规避意外事件带来的风险,纷纷获利了结,也制约了黄金价格上行空间。

日线来看,现货黄金已经跌破黄金分割1624一线的重要支撑,中期双顶形态明显,不排除继续探底的可能。

影响现货黄金价格的因素是什么?

1、美元对黄金的影响

美元对黄金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美元是国际黄金市场上的标的货币,因而与金价呈现负相关。另一面是黄金作为美元资产的替代投资工具。美国债券市场作为黄金的替代投资手段。其收益率的上升则意味着黄金的吸引力减弱下面是美元因素进而影响金价: 一;利率周期性:美联储、美国财务部、美元指数的变化、Libor 美元、欧元的动向 二:经济基本面:就业方面、失业率和非农、通胀报告、PPI和 CPI 三:各国央行外汇储备的变动

2、石油对黄金价格的影响

石油价格与美元走势呈负相关,石油通常影响美元来影响黄金通过一下三个方面分析

一:由于黄金与石油均以美元报价,因此,美元汇率的波动自然在很大的程度对金价与 油价起着相同的影响

二:通货膨胀的恶性循环,高油价引发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自然加剧人们的恐慌,使 得对黄金的投资需求大大增加,从而推动金价上行

三:中东地区的资产运作方式也将对金价产生较大的影响。

3、地缘战争及地缘政治对黄金的影响

一般来说,在区域冲突爆发前,金价趋于上涨的改了较大,战争过程中,战局发展可预测性的强弱对金价产生支持与抑制作用,战争结果或进入尾声阶段后,金价下跌的概率增加。地缘政治不稳定降低信用货币吸引力,影响黄金价格,一旦政治和经济发生动荡,则信用货币的吸引力会下降,市场资金会大量流向商品市场,黄金将会成为防范国际经济政治风险的最后防线,随着重大国际地缘政治的发展,黄金的避险功能变得愈加重要。

4、通货膨胀对黄金的影响

作为这个世界唯一的非信用货币,黄金与纸币,存款等货币形式不同,其自身具有非常高的价值,而不像其他货币只是价值的代表,而其本身的价值微乎其微,在极端情况下,货币会等于纸,但黄金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失去其作为贵金属的价值,因此,可以说黄金矿业作为价值永恒的代表。这意义最明显的体现即是黄金在通货膨胀时代的投资价值,纸币等会因通货膨胀而贬值,而黄金确不会,因此,在货币流动性泛滥,通货横行的年代,黄金就会因其对抗通胀的特性而备受投资者青睐。

5、黄金供求关系对黄金的影响

黄金价格是基于供求关系基础上的。如果黄金产量大幅增加,黄金价格会受到影响而回落。但如果出现矿工长时间的罢工等原因使产量停止增加,黄金价格就会在求过于供的情况下升值。此外,新采金进技术的应用,新矿藏的发现,都会使黄金供给增加,表现在价格上当然会令金价下跌。同时如果一个地方出现投资黄金的风习,例如在日本以及我们发达城市出现的黄金投资热潮,需求大为增加,同时也导致了黄金价格的节节攀升。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影响?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实质是建立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其基本内容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度。

(一)各国货币比价的挂钩。

即汇率的规定与调整原则,主要规定如下:

1. 美元与黄金挂钩。即各国确认1934年1月美国规定的35美元一盎司的黄金官价,每一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黄金。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按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这样,美元居于等同黄金的地位,其他国家的货币则不能兑换黄金。为使黄金官价不受自由市场金价冲击,各国政府需协同美国政府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维持这一黄金官价。

2.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其他国家政府规定各自货币的含金量,通过含金量的比例确定同美元的汇率。会员国也可以不规定货币的含金量,而只规定同美元的汇率。例如 1946年,l英镑的含金量为3.58134克纯金,1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纳金,则英镑与美元的含金量(黄金平价)之比为:1英镑=3.58134/0.888671=4.03美元,这便是法定汇率。

3.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规定,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法定汇率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若市场汇率超过法定汇率1%的波动幅度,各国政府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于预,以维持汇率的稳定。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汇率制度被称为“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若会员国法定汇率的变动超过10%,就必须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批准。1971年12月,这种即期汇率变动的幅度扩大为上下2.25%的范围,而决定“平价”的标准,亦由黄金改为特别提款权。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

1.制度自身的缺陷。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崩溃的根本原因。是这个制度本身存在着不可解脱的矛盾。在这种制度下,美元作为国际支付手段与国际储备手段,发挥着世界货币的职能。

一方面,美元作为国际支付手段与国际储备手段,要求美元币值稳定,才会在国际支付中被其他国家所普遍接受。而美元币值稳定,不仅要求美国有足够的黄金储备,而且要求美国的国际收支必须保持顺差,从而使黄金不断流入美国而增加其黄金储备。否则,人们在国际支付中就不愿接受美元。

另一方面,全世界要获得充足的外汇储备,又要求美国的国际收支保持大量逆差,否则全世界就会面临外汇储备短缺、国际流通渠道出现国际支付手段短缺。但随着美国逆差的增大,美元的黄金保证又会不断减少,美元又将不断贬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美元短缺到美元泛滥,是这种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2.美元危机与美国经济危机频繁爆发。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此消彼长,美元危机是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直接原因。

(1)美国黄金储备减少。美国1950年发动朝鲜战争,海外军费巨增,国际收支连年逆差,黄金储备源源外流。 1960年,美国的黄 金储备下降到178亿美元,已不足以抵补当时的210.3亿美元的流动债务,出现了美元的第一次危机。60年代中期,美国卷入越南战争,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黄金储备不断减少。1968年 3月,美国黄金储备已下降至121亿美元,而同期的对外短期负债为331亿美元,引发了第二次美元危机。到1971年,美国的黄金储备(102.1亿美元)仅是它对外流动负债(678亿美元)的15.05%。此时美国已完全丧失了承担美元对外兑换黄金的能力。于是,尼克松总统不得不于1971年8月15日宣布停止承担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1973年美国爆发了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黄金储备已从战后初期的245.6亿美元下降到110亿美元。’没有充分的黄金储备作基础,严重地动摇了美元的信誉。

(2)美国通货膨胀加剧。美国发动侵越战争,财政赤字庞大,不得不依靠发行货币来弥补,造成通货膨胀。加上两次石油危机,石油提价而增加支出;同时,由于失业补贴增加.劳动生产率下降,造成政府支出急剧增加。美国消费物价指数1960年为1.6%,1970年上升到5.9%,1974年又上升到11%,这给美元的汇价带来了巨大冲击。

(3)美国国际收支持续逆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利用在战争中膨胀起来的经济实力和其他国家被战争削弱的机会,大举向西欧、日本和世界各地输出商品,使美国的国际收支持续出现巨额顺差,其他国家的黄金储备大量流入美国。各国普遍感到“美元荒”(Dollar Shortage)。随着西欧各国经济的增长,出口贸易的扩大,其国际收支由逆差转为顺差,美元和黄金储备增加。美国由于对外扩张和侵略战争,国际收支由顺差转为逆差,美国资金大量外流,形成“美元过剩”(Dollar Gult)。这使美元汇率承受巨大的冲击和压力,不断出现下浮的波动。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1.美元停止兑换黄金。1971年7月第七次美元危机爆发,尼克松政府于8月15日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一。这意味着美元与黄金脱钩,支撑国际货币制度的两大支柱有一根已倒塌。

2.取消固定汇率制度。1973年3月,西欧又出现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马克的风潮。3月16日,欧洲共同市场9国在巴黎举行会议并达成协议,联邦德国、法国等国家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彼此之间实行固定汇率。英国、意大利、爱尔兰实行单独浮动,暂不参加共同浮动。此外,其他主要西方货币也都实行了对美元的浮动汇率。至此,战后支撑国际货币制度的另一支柱,即固定汇率制度也完全垮台。这宣告了布雷顿森林制度的最终解体。

2.欧盟中央银行执行统~的货币政策与成员国保有的财政政策发生矛盾时,协调难度很大,统一货币推行后,为保持欧元的稳定,欧盟中央银行执行统一的货币政策,但成员国仍保留推行本国财政政策的权力,当二者发生矛盾、利害冲突特大时,二者关系协调兼顾就很难达到。就像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存在特里芬难题一样,欧元的内部机制就存在难于克服的内在矛盾。

3.欧盟扩大、欧元推行必然加剧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

欧洲统一货币的实施,势必进一步释放欧洲统一大市场的潜在经济力量,欧盟成员国间的贸易关系将更加紧密,对外竞争力提高,这无疑于欧洲贸易保护主义加强,排他性上升,并会加剧开放型发展中国家进入这一市场的难度,这不仅加剧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竞争与矛盾,也加深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甚至遭到发展中国家的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