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油田最新消息-新疆油田最新油价
1.为什么全国各地的油价都不一样,取决于什么因素?
2.我国有哪些大型油田?
3.新疆能源矿产资源收益现状及分配格局
4.克拉玛依年产石油多少?
5.中石油、中石化的待遇怎么样?
为什么全国各地的油价都不一样,取决于什么因素?
大多取决于运输的成本,零售的汽油含了车辆通行附加费,另外,全国各地价区划分的标准不一样,加上运费等问题。各地出产石油的密度不尽相同,密度也会受温度等因素影响而变化,因此全国各地的折算比例是不同的,这就造成成本的差异,从而引起涨幅标准的不同。
另外,上海北京等地的汽油有添加剂的,所以比周边地区要贵一点,西藏、新疆因地区偏远,运费较高,所以油价较高。海南因运输不便利,油价也较高,其省内无收费站,高速公路通行费实际上已经包含在油价里面。
扩展资料:
关于汽油标号的知识:
1、种类介绍
标准汽油是由异辛烷和正庚烷组成。异辛烷的抗爆性好,其辛烷值定为100;正庚烷的抗爆性差,在汽油机上容易发生爆震,其辛烷值定为0。如果汽油的标号为90,则表示该标号的汽油与含异辛烷90%、正庚烷10%的标准汽油具有相同的抗爆性。
2、选择标准
汽车选择汽油标号的首要标准就是发动机的压缩比,也是当代汽车的核心节能指标。引擎的运行是由气缸的“吸气--压缩--燃烧--排气--吸气”这样周而复始的运动所组成,活塞在行程的最远点和最近点时的气缸体积之比就是压缩比。
降低油耗的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方法就是提高发动机的压缩比。提高压缩比只是改变活塞行程,混合油气压缩得越厉害,它燃烧的反作用也越大,燃烧越充分。但压缩比不是轻易能动的,因为得有另一个指标配合,即汽油的抗爆性指标,亦称辛烷值,即汽油标号。
3、抗爆震性
一般认为,活塞在行程的上止点后10度左右,燃烧产生最大压力时,推动活塞的力度最大(就象是荡秋千,在到达最高点后一点使劲秋千最快)。比如1000转的时候,燃烧过程相当于曲轴转角的20度,就是说提前10度点火,引擎最有力。
而到了4000转,活塞运动得快了,燃烧过程就相当于曲轴转角的60度了,就需要提前50度点火,就这样随转速的提高,点火是越来越提前。最终会达到一个转速,还没点火油气就烧起来了,这就是爆震。
汽油的标号决定了爆震点的早晚,其实也就是决定了引擎的功率大小。燃油的抗爆震性能随它的组成而异。燃油的抗爆震性越高,发动机的压缩比也可能高些,发动机的经济性和动力性都会得到提高。
确定燃油的抗爆震性是很困难的,因为燃油的抗爆震性不仅取决于燃油的性质,还随发动机的型式、空燃比、冷却水温、进气温度、点火提前角、气门定时等而变化。
参考资料:
我国有哪些大型油田?
1、大庆油田
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中部,地处哈尔滨、齐齐哈尔市之间。油田南北长140公里,东西最宽处70公里,总面积5470平方公里。1960年3月批准开展石油会战,1963年形成了600万吨的生产能力,当年生产原油439万吨,对实现中国石油自给起了决定性作用。1976年原油产量突破5000万吨,到1996年已连续年产原油5000万吨,稳产21年。1995年年产原油5600万吨,是我国第一大油田。
2、胜利油田
地处山东北部渤海之滨的黄河三角洲地带,主要分布在东营、滨州、德州、济南、潍坊、淄博、聊城、烟台等8个地市的28个县(区)境内,主要工作范围约4.4万平方公里。1995年年产原油3000万吨,是我国第二大油田。
3、长庆油田
勘探区域主要在陕甘宁盆地,勘探总面积约37万平方公里。油气勘探开发建设始于1970年,先后找到油气田22个,其中油田19个,累计探明油气地质储量54188.8万吨(含天然气探明储量2330.08亿立方米,按当量折合原油储量在内),1995年年产原油220万吨,天然气1亿立方米,从2003年到2007年12月,长庆油田只用了短短四年时间就实现了从1000万吨到2000万吨的大跨越,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三大油田。
4、辽河油田
油田主要分布在辽河中下游平原以及内蒙古东部和辽东湾滩海地区。已开发建设26个油田,建成兴隆台、曙光、欢喜岭、锦州、高升、沈阳、茨榆坨、冷家、科尔沁等9个主要生产基地,地跨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13市(地)32县(旗),总面积近10万平方公里。1995年原油产量1552万吨,产量居全国第三位,近年来,随着长庆油田产量的突飞猛进,辽河油田产量暂居国内第四。
5、克拉玛依油田
地处新疆克拉玛依市。40年来在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找到了19个油气田,以克拉玛依为主,开发了15个油气田,建成792万吨原油配套生产能力(稀油603.1万吨,稠油188.9万吨),3.93亿立方米天然气生产能力。从1990年起,陆上原油产量居全国第4位。1995年年产原油790万吨。
6、四川油田
地处四川盆地,已有60年的历史,发现气田85个,油田12个,含油气构造55个。在盆地内建成南部、西南部、西北部、东部4个气区。目前生产天然气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2.2%,是我国第一大气田,1995年年产天然气71.8亿立方米,年产原油17万吨。
7、华北油田
位于河北省中部冀中平原的任丘市,包括京、冀、晋、蒙区域内油气生产区。1975年,冀中平原上的一口探井任4井喷出日产千吨高产工业油流,发现了我国最大的碳酸盐岩潜山大油田任丘油田。1978年,原油产量达到1723万吨 ,为当年全国原油产量突破1亿吨做出了重要贡献。直到1986年,保持年产原油1千万吨达10年之久。1995年年产原油466万吨,天然气3.13亿立方米。
8、大港油田
位于天津市大港区,其勘探地域辽阔,包括大港探区及新疆尤尔都斯盆地,总勘探面积34629平方公里,其中大港探区18629平方公里。现已在大港探区建成投产15个油气田24个开发区,形成年产原油430万吨和天然气3.8亿立方米生产能力。
9、中原油田
地处河南省濮阳地区,于1975年发现,经过20年的勘探开发建设,已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55亿吨,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395.7亿立方米,累计生产原油7723万吨 、天然气133.8亿立方米。现已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之一,1995年年产原油410万吨,天然气11亿立方米。
10、吉林油田
地处吉林省扶余地区,油气勘探开发在吉林省境内的两大盆地展开,先后发现并探明了18个油田,其中扶余、新民两个油田是储量超亿吨的大型油田,油田生产已达到年产原油350万吨以上,原油加工能力70万吨特大型企业的生产规模。
油田指原油生产的特定区域。有时为特定地域地下集聚 的油层的总称。广义上把几个油区合在一起称为油田。例如大庆油田,英国的 北海油田,苏联的秋明油田等。油田是地下天然存在的碳化氢,地表条件下 则呈液体。与之相反,在地表条件下仍为气体,则为天然气。天然气生产的 特定区域为天然气田。石油可采储量大小决定开采价值。要求精确地计算含 油面积大小,油层数目和厚度以及单位面积石油储量等。
一般可采储量在5 亿吨以上的为特大油田,7000万吨到1亿吨以上的为大型油田,7000万吨以 下有为中小油田。要计算可能设的油井以及年产量,有的油田储量大,但产 量不一定高,这主要受油田的驱动能力影响。从储量到产量经过精心计算, 确有开采经济价值的,才能正式开采。
新疆能源矿产资源收益现状及分配格局
4.3.1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政府收益来源
4.3.1.1 税收收入
(1)资源税。资源税是以各种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的一种税种。我国自1984年开始对矿产资源征收资源税,1984年10月1日国家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条例(草案)》,主要对石油、天然气、煤炭和铁矿石征税,征税范围比较小。1993年全国财税体制改革,对第一代资源税制度作了重大修改。1993年12月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把资源税征收范围扩大至非金属、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盐等7种。这次资源税调节的重点是改变了资源税征收方式,不再按超额利润征税,而是以销售量或自产自用量征税,征税的目的是调节资源级差收入,体现国有资源有偿使用,促进矿山合理开发。按照“普遍征收、级差调节”的原则,根据资源等级、开采条件等客观条件的差异为每一课税矿区规定了使用的税率。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
资源税纳税对象为开发应税矿产品的单位和个人。资源税实行定额税率,从量定额征收。资源税由税务机关征收。
资源税税目税额幅度见表4.2。
表4.2 资源税税目税额幅度表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1994
2005年,国家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联合发文上调油田企业原油和天然气的资源税税额标准,原油税额为14/元吨~30/元吨,天然气税额为7元/千立方米~15元/千立方米。原油资源税分7个档位:30/元吨、28/元吨、24/元吨、22/元吨、18/元吨、16/元吨、14/元吨,新疆、吐哈、塔里木以及中石化西北分公司的原油课税标准为30元/吨。天然气资源税分5个档位:15元/立方米、14元/立方米、12元/立方米、9元/立方米、7元/立方米。资源税属于地方税,除海上石油天然气不缴纳资源税,陆上石油天然气资源税归地方所有。
(2)增值税。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过程中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增值税分为生产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和收入型增值税三种类型。目前我国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采用17%的基本税率和13%的低税率,在矿产资源开发领域,对销售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等,按照低税率计征增值税,税率为13%,石油适用普通增值税税率,税率为17%,并实行抵扣制。增值税的计税依据是应税销售额。增值税为中央和地方共享税,75%上缴中央,25%留在地方,其中25%中的50%留在市地,剩下的分配到县、乡。
对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油气田企业由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根据油气田企业计算的应纳增值税额汇总后,按照各油气田(井口)产量比例进行分配,然后由各油气田按所分配的应纳增值税额向所在地税务机关缴纳。对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内的油气田企业,其增值税的计算缴纳方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确定。
(3)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企业所得税原来实现33%的比例税率。2008年1月起,企业所得税实行25%的比率税率。计税依据为根据税法规定计算的企业利润。计算公式为
应交企业所得税=企业当期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企业所得税为中央和地方共享税,中央和地方按照6:4分成。中央企业所得税实行总部汇总缴纳。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的企业所得税归中央所有,在北京汇总缴纳。
4.3.1.2 非税收入
(1)矿产资源补偿费。矿产资源补偿费是一种财产性收益,是维护国家对矿产资源的财产收益而征收的,是采矿权人开采矿产资源而对作为矿产资源所有者的国家的补偿,是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1994年2月27日,公布了《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规定》指出凡在本国领域开采矿产资源的企业都应当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矿产资源补偿费按照矿产品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计征。石油、天然气、煤炭的矿产资源补偿费费率为1%,中外合作开采的石油不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计算公式为:
新疆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补偿问题研究
矿产资源补偿费率按照不同矿种具体规定,从0.5%到4%不等,平均费率1.18%。矿产资源补偿费由采矿人缴纳,由地质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征收。征收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就地上缴中央金库。矿产资源补偿费实行专项管理,并纳入国家预算。矿产资源补偿费主要用于地质勘查和矿产资源管理工作经费。征收的矿产资源补偿费中央与地方按比例分成,中央与省、直辖市的为5:5,中央与自治区的为4:6。
(2)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1998年2月发布的《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和《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国家实行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的制度。《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第12条规定:“探矿权使用费以勘查年度计算,按区块面积逐年缴纳。探矿权使用费标准:第一个勘查年度至第三个勘查年度,每平方千米每年缴纳100元;从第四个勘查年度起,每平方千米每年增加100元,但是最高不得超过每平方千米每年500元。”《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第9条规定:“采矿权使用费,按照矿区范围的面积逐年缴纳,标准为每平方千米每年1000元。”第7条规定:“采矿许可证有效期最长为30年;中型的采矿许可证有效期最长为20年;小型的采矿许可证有效期最长为10年。”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从性质上类似矿产资源的绝对地租。
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由登记管理机关收取,全部纳入国家预算管理。具体管理、使用办法,由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计划主管部门制定。
(3)探矿权、采矿权价款。《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第13条规定:“申请国家出资勘查并已经探明矿产地的区块的探矿权的,探矿权申请人除依照本办法第十二条的规定缴纳探矿权使用费外,还应当缴纳经评估确认的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探矿权价款。”《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第10条规定:“申请国家出资勘查并已经探明矿产地的采矿权的,采矿权申请人除依照本办法第九条的规定缴纳采矿权使用费外,还应当缴纳经评估确认的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采矿权价款。”
探矿权、采矿权价款是指国家和地方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出让国家出资勘探形成的探矿权、采矿权所收取的全部收入,也包括国有企业补交其无偿占有国家出资勘探所形成探矿权、采矿权价款。探矿权、采矿权价款是对矿产资源勘查劳动成果的补偿。国家征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国家前期地质勘查投入及其收益被企业无偿使用,避免国家地质勘查所形成的国有资产流失。
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探矿权、采矿权价款,由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会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认定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评估结果由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确认。探矿权价款和采矿权价款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一次缴纳,也可以分期缴纳。自2006年9月1日起,探矿权、采矿权价款收入按固定比例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分成,其中20%归中央所有,80%归地方所有。探矿权、采矿权价款在省、市、县的分成比例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
(4)矿区使用费。它是一种特殊性收费,目前我国只对开采海洋石油的中外企业和中外合作开采陆上石油的企业,按每个油气田年度油气总产量计征,设有起征点,超过部分实行超额累进费率,费率为1%~12.5%。油气田开采的原油、天然气以实物缴纳。海洋石油的矿区使用费属中央收入,陆上石油的矿区使用费属地方收入。对于已缴纳矿区使用费的企业,不再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并暂不征收资源税。矿区使用费分别由国家税务局或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新缰中外合作油气田矿区使用费费率见表4.3。
表4.3 新疆中外合作油气田矿区使用费费率表
资料来源:《中外合作开发陆上石油资源缴纳矿区使用费暂行规定》,1995
(5)石油特别收益金。又称“暴利税”,是专门针对石油行业取得的不合理的过高利润征收的一种税。在2006年3月之前,我国对一般油气开发企业只征收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2006年3月15日下发了《关于开征石油特别收益金的决定》(国发〔2006〕13号)及《石油特别收益金征收管理办法》,决定从2006年3月26日起,对石油开采企业销售国产原油因油价上涨超过一定水平所获得的超额收入征收石油特别收益金。征收石油特别收益金主要是为了调控垄断行业的高利润。石油特别收益金实行五级超额累进从价定率计征。石油特别收益金属于中央财政非税收收入,纳入中央财政预算管理。石油特别收益金按月计算,按季缴纳,征收比率按石油开发企业销售原油的月加权平均价格确定,原油价格按美元/桶计征,起征点为40美元/桶。具体征收比率见表4.4。
表4.4 石油特别收益金征收比率及速算扣除数表
资料来源:《石油特别收益金征收管理办法》,2006
4.3.2 新疆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收益测算
4.3.2.1 新疆能源矿产资源收益的界定
由于矿产资源开发的经济收益便于数量化,能直观地体现在税费中,而社会收益则难以估量,因此,本处测算的新疆矿产资源收益是主要指经济收益。
矿产资源开发总收益=中央收益+地方收益+企业净利润
新疆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补偿问题研究
4.3.2.2 新疆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总收益组成(表4.5)
表4.5 新疆矿产资源总收益组成表
续表
注:*为北京汇款
数据来源:自治区国税局、地税局和新疆统计年鉴
4.3.3 新疆能源矿产资源收益分配格局
4.3.3.1 能源矿产资源收益在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分配
矿产资源收益在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主要体现在国家与矿产资源占用者之间的分配关系上[66]。矿产企业凭借投资获得利润,而政府凭借公共权力获得各种税费收入。在我国,国有矿产企业与国家实行利税分流的政策。所谓利税分流是指国家凭借其拥有的双重权力,通过企业上缴税收和利润两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利润分配,而不是只采取其中的某一种形式,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起一种国家和企业间的规范化的分配关系。
从表4.6和图4.1可以看出,在新疆矿产资源收益分配格局中,矿业企业收入占矿产资源开发总收益的50%~60%左右,而政府只有40%~50%左右。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国际油价持续上涨,现有矿产资源收益分配体系所暴露出的缺陷越来越突出,矿业企业收益所占份额越来越大,而政府收益份额则成下降趋势。于2008年1月1日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确定的税率为25%,这比现行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名义税率33%低了8个百分点,这相当于给实行33%税率的企业,每年增加了8%的利润。而生产型增值税一旦改为消费型增值税,在投资当年,新增固定资产的增值税一次性全额抵扣,将导致当年利润大幅上升,这将进一步加大企业和政府的收益分配差距。
表4.6 新疆矿产资源收益分配一览表
注:企业净利润是油气、煤炭、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行业的利润合计
数据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税局、地税局,新疆统计年鉴
图4.1 企业和政府间矿产资源收益分配图
4.3.3.2 中央和新疆两级政府对矿产资源收益的分配
税收收入方面:增值税75%上缴国家,25%留在地方;陆上资源税归地方政府所有;中央企业所得税全部上缴中央财政,从事石油天然气服务的零散户且在当地注册的企业在当地缴纳企业所得税,中央和地方按4:6分成。
图4.2 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矿产资源收益分配图
非税收收入方面:矿产资源补偿费中央和自治区按4:6分成;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及价款从2006年9月1日之后中央与地方按2:8分成,之前归属地方所有;新疆目前没有收取矿区使用费。
从表4.6和图4.2可以看出,在新疆矿产资源收益的分配格局中,中央政府所得收益始终大大高于地方政府收益,两者之间的差距在4倍左右,且呈逐年扩大趋势。到2006年两者之间的差距已经拉大到4倍以上。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中央、自治区政府和企业矿产资源收益分配格局基本上呈“两头大,中间小”的格局,即企业和中央政府在矿产资源收益分配中拿走的较多,而地方政府分得的收益太少且所占收益分配比率逐年递减。2001年,新疆政府在矿产资源总收益中占15%,中央政府占35%,而企业在矿产资源总收益中占50%,到2006年,自治区政府在矿产资源总收益比重下降到8%,中央政府收益比重增长到37%,而企业在矿产资源总收益比重则增长到55%。
克拉玛依年产石油多少?
石油和天然气是克拉玛依的主要矿产资源。克拉玛依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大、油层浅、质地优良。油气田分布横向连片、纵向叠合,由多种油气层系和油气藏类型组成,便于开采、加工、运输和使用,被誉为“黑色的金子”。1983年, 在市辖白碱滩、红山嘴、风城地区以发现油层埋藏浅、物性好、储量丰富的重油,成为我国少见的宝贵资源。此外,还有天然沥青、煤、石膏、石灰石、芒硝、盐、石棉、水晶、耐火材料以及烧制砖瓦和超轻陶粒的黄土、砂石等建筑材料。
克拉玛依是我国解放后于1955年发现的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系维吾尔语“黑油”的译音,得名于市区东角一座天然沥青丘——青油山。1955年10月29日,克拉玛依一号井出油,发现了克拉玛依油田。1958年5月经批准设立克拉玛依市,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市。经过30多年的艰苦创业,昔日的戈壁荒滩,已建成为一个具有勘探、钻井、采油、输油、炼油、建筑、运输、机修制造等门类比较齐全的石油工业生产基地和科研、文教卫生、商业贸易、公共事业基本配套的石油工业新城。
克拉玛依油田的五十年,是取得了七大成果的五十年。
五十年来,克拉玛依油田生产的两亿多吨原油,像健康、纯洁的血液,源源不断输入共和国的经济大动脉。
五十年来,克拉玛依油田上缴的二百多亿元税收,像连绵温润的春雨,滋养着共和国的各项事业。
五十年来,克拉玛依人探明了二十多亿吨石油储量,为共和国“稳定东部、加快西部”石油战略的实施,准备了最现实的战场。
五十年来,克拉玛依人呕心沥血,前仆后继,探索出了一整套勘探开发准噶尔盆地的成熟经验与技术,为把克拉玛依油田打造成拥有百年生机和活力的世纪油田,作了充分的经验和技术准备。
五十年来,克拉玛依人不断解放思想、超越自我,锻造了一支在疆内外、国内外石油市场上纵横驰骋、能征惯战的威武之师、胜利之师,他们的足迹,已遍及世界上的13个国家和地区。
五十年来,克拉玛依人以远大的眼光和宏伟的气魄,把茫茫荒漠建成了共和国顶级的石油石化基地。
五十年来,克拉玛依人以顽强的意志和无限的热爱,在苍苍戈壁上建起了一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现代化石油新城。
经受四大考验
克拉玛依油田的五十年,是经受了四大考验的五十年。
五十年来,克拉玛依人经受了恶劣环境的考验。严寒酷暑,狂风干旱,严酷的自然条件,不仅影响人的生活,而且危及人的生存……但克拉玛依人挺过来了。
五十年来,克拉玛依人经受了复杂地层的考验。深挖西北缘,挥师火烧山,挺进盆地腹部,复杂的地质情况、迷梦般的地层关系,世界级的开采难题……但克拉玛依人挺过来了。
五十年来,克拉玛依人经受了荒凉寂寞的考验。当市场经济的大潮席卷神州大地,当内地沿海的生活变得那样精彩纷呈,偏居共和国西北之西北的克拉玛依,不能不感受到浓郁的寂寞与荒凉……但克拉玛依人挺过来了。
五十年来,克拉玛依人经受了重组、开放的考验。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工作、生活的克拉玛依人,永远也忘不了1999年7月23日,那个石油局与油田公司正式分立的日子,资产的差别、待遇的差异、心理的落差、市场的辛酸……但克拉玛依人挺过来了!
熔铸六大精神
克拉玛依油田的五十年,是熔铸了六大精神的五十年。
五十年来,克拉玛依人铸就了无私奉献的精神,“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儿孙”,就是这种精神的真实写照。
五十年来,克拉玛依人铸就了勇于拼搏的精神,创业年代的艰辛,地质地况的复杂,重组改制的阵痛,市场竞争的无情……一切难关险阻,都挡不住克拉玛依人前进的脚步。
五十年来,克拉玛依人铸就了科学求实的精神,1960年加速开采破坏地层的深刻教训,新世纪之初科学开采攻克低幅度油田的成功喜悦……无不积聚成克拉玛依人科学求实的品格。
五十年来,克拉玛依人铸就了开拓创新的精神。准噶尔盆地的大勘探战略,低幅度油田的开采技术,百万吨油田百人管理的作业区体制,重组改制后“两分两合”的双赢模式……正是这一系列大胆的创新,一次次把克拉玛依油田推上了辉煌的峰巅。
五十年来,克拉玛依人铸就了团结奋斗的精神。油田的建设者,来自全国不同的地域,来自四十几个不同的民族,重组改制后,政企分离,企业分立,而克拉玛依始终实现了不同地域创业者的团结、不同民族建设者的团结、石油企业与石油企业的团结、石油企业与地方、兵团的团结。
五十年来,克拉玛依人铸就了与时俱进的精神。克拉玛依油田偏处西北,正因为如此,克拉玛依人都有一种追踪国内乃至国际先进水平的渴望甚至焦虑,正是这种渴望和焦虑,促使克拉玛依人不断参照国内国际的先进水平进行追赶和超越。
积累七大经验
克拉玛依油田的五十年,是积累了七大经验的五十年。
五十年的历史证明,油田要健康快速地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把油气勘探放在首位,必须对油气勘探实施资金、人才、装备、体制优先的战略。没有油气勘探连续不断的突破,油田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五十年的历史证明,油田要健康快速地发展,必须采取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无论多么大的雄心,无论多么高的热情,无论多么急迫的外部需求,都不能代替对地层真相的准确认识和对勘探开发规律的遵循与尊重。
五十年的历史证明,油田要健康快速地发展,必须不断解放思想,必须敢于否定自我,敢于承担风险。敢冒风险和求真务实并不矛盾,它们只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油气勘探本身就是一项高风险的事业,百分之百的把握从来就不存在,在具备了基本的科学认识之后,敢于否定前人乃至否定自我、敢于承担风险的气度和胆魄,往往就成了决胜的关键。陆梁油田的发现、岩性油藏的突破……无一不证明了这条真理。
五十年的历史证明,油田要健康快速地发展,必须吸引、留住、培养一大批石油石化产业链条中各个环节的人才。如果说五六十年代全国各地支援克拉玛依的人才铸就了油田上个世纪的辉煌的话,那么,八十年代初克拉玛依自觉的人才引进战略,则造就了一大批新世纪打造百年油田的中流砥柱。
五十年的历史证明,油田要健康快速地发展,必须不断研发、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如果没有八十年代初对法国地震技术、地震装备的引进,如果没有对三维地震技术的运用,如果没有我们针对准噶尔盆地的特性自主研发的系列物探、钻井、采油、测井、录井、试油技术,我们又怎么可能连续25年保持原油产量的箭头向上?我们又怎么可能建成西部第一个年产千万吨的油田?
五十年的历史证明,油田要健康快速地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关心职工、爱护职工,把职工真正当作企业的主人。只有从精神上关心职工、尊重职工,只有从生活上爱护职工、不断创造条件提高职工的生活水平,只有从素质上不断提升职工、为职工实现人生价值创造条件,职工才能心甘情愿、积极主动地为油田奉献心血汗水、聪明才智。34%以上的绿化覆盖率,6.6万元的人均GDP,上万元的人均可支配收入,26平米的人均居住面积……正是这种关心和爱护的体现,也是这种关心和爱护的回报。
五十年的历史证明,油田要健康快速地发展,必须坚持石油石化企业之间、石油石化企业与地方之间的整体协调前进。特殊的发展历史,注定了克拉玛依各石油石化企业之间、石油石化企业与改制企业之间、石油石化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那种无法割裂、唇齿相依的血肉联系,合作发展则共赢互利,各自为阵必两败俱伤。
奔向一个目标
今天,站在2005年叩问油田的历史,我们清晰地听见了历史那激越悠远的回声;今天,站在2005年眺望油田的未来,我们又仿佛看到了未来那缤纷绚丽的色彩。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迅猛飙升,共和国的能源安全正受到日益严重的威胁。2004年,我国已进口原油1.71亿吨,进口量占总需求量的40%;2010年,我国将进口原油3亿吨,进口量将占总需求量的63%。如此巨大的进口比例,无疑于一个人要靠买血来维持自己正常的血液循环。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国家提出了“稳定东部、加快西部”的石油发展战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已明确提出,到2010年,克拉玛依油田年产油气当量要达到2000万吨。克拉玛依油田,这个新中国的第一个大油田,再一次被推上了历史的前台。
克拉玛依油田在风风雨雨中已走过了五十年的历程。就一般的规律而言,五十年,无论对一个人来讲还是对一个油田来讲,都已步入了中老年时期,我国东部的大多数油田就是如此。但是,克拉玛依油田注定将再一次创造奇迹,她注定要成为一个五十岁的青春油田。
准噶尔盆地拥有86亿吨石油资源量,拥有2.1万亿立方米天然气资源量,而到目前为止,石油的探明储量还不到四分之一,天然气的探明储量还不到三十分之一。如果把以准噶尔盆地为主战场的克拉玛依油田比喻为一个人的话,那么,如此丰厚的资源储备就是她青春长存的生理基础。
而克拉玛依这座服务功能日益健全、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越来越适合于人类居住的现代化绿色城市,就是她青春长存的环境基础。
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集团公司的加快西部战略、自治区的天山北坡经济带优先发展战略,加上油田自身具备的七大成果、六大精神、七大经验,则是她青春长存的心理和精神基础。
中石油、中石化的待遇怎么样?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首先任何只谈工资不谈补助和绩效的回答都是耍流氓,工资基数全国各行各业都只有两三千,重要的是绩效,补助奖金,这个收入我比较清楚。我在中石化一个小油田工作,因为油田工种很多,我们主要以采油,作业,钻井的平均数做评论。我们一个小油田,我所说的收入都是拿到手的所有收入,一线工人大约7-10万,基层队级8-12万,科长10-15万。我们这个油田效益不好,而且中石化的油田板块收入普遍不如中石油,中石油的如新疆几个油田,四川,收入是上面的1.8倍。普通工人在15万,海油的工人我不知道,几个同学都是高级队长,平台经理或者科长,高级队长一年27万,副科长23万,这个收入在现在,只能说很一般,而且石油行业是高危行业,艰苦行业,机械伤害,电击,井喷,中毒,真的是操着卖白粉的心,而且基层永远缺人,还要像驴一样干活,干活要特小心,又远离城市,陪伴不了家人,拿点钱整天兢兢业业还要提心吊胆,真的不像大家说的那么好!油区周围那么多老百姓,他们都不想让自己的子女做石油工人!
非常糟糕,发工资困难。胜利油田2017年拖欠工资半年之久,奖金早成 历史 名词,逢年过节别人分福利,月饼花生油等等,企业发“十会八必须三禁止”一类的小册子,全体员工一人一本,还要考试,背不下来后果严重;条件恶劣的青海油田,中级职称月薪不到4000元。支撑大家奋力工作的除了爱国、爱石油专业,还有坚定的希望,笃信油价总有恢复正常的那一天,不论那一天多么遥远,总会来的。
完犊子了 工人月薪3000元左右 领导要高很多 这就是真实的中石油 实话,现在又要减薪了,物业费也自己交了,领导赚的多,这点钱不算什么,普通员工就难了。
普通工人的收入和管理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的收入无法相比,相差百倍,千倍。
实话是真的不怎么样。
第一:工作时间长,就拿我来说吧,每天上班说是12个小时,把来回路上的时间加进去,早都超过了。比如今天我上白班,6:30起床洗漱,6:50出门坐车到厂区上班,7:15吃早餐。7:30到工作岗位检查设备准备接班,然后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晚上20:00点下班准备回家,20:15坐车,回到家的时间是20:35分。基本上每天都是接近14个小时。4天一个轮班,天天如此,年年如此,很烦。
第二:工作强度大。我们是一家石油炼制企业,一年四季除过正常的停车检修外,基本都是满负荷运行,机器运转不停,工人2班倒,生产一线人员少,一个萝卜一个坑,从早上上班开始到吃中午饭,可以说连喝口水的时间都紧,很累。
第三:福利待遇差。一年四季基本没有什么福利,要说有福利就是每年的春节、五一、十一给职工发一袋米(10千克),一袋面(10千克),一桶油(5千克),总价值也就几百块。
工资低,像我这样工作了30多年的老师傅,每月拿到手的钱只有4300块。怪谁呢?只能怪自己不是领导,领导每月奖金高,补助高,年底还有承包奖。不说了,说的越多越闹心。
上班干活去了。
我是中石油的普通员工、管理人员比一线工人还多、挣的还比员工高很多
老马在中石油中石化都接触过,说说我见到的吧。
两家企业都是超级央企,子公司分公司很多,待遇也是千差万别。但是有如下几个特点:
中石油的企业大部分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理位置不是很好,所以工资高一些。比如新疆青海的一些油田和化工厂,最底层操作工每月也能拿到6000元以上。
中石化的企业一般都是在东部地区,相对工资较低。我就不说名字了,很多的老化工厂,普通工人一个月也就三四千元,领导就不说了。
中石化的几个明星企业和新建的企业工资较高,比如某海炼化等,比如中某某创等。操作工一年都可以拿到十万元左右,领导更是多的不得了。
国企里挣钱少的人爱喊叫,喜欢晒自己的工资,真正挣得多的都很沉默,不敢晒收入。
同在一个集团公司,下面的公司收入差别很大,这就是现实。
我在中石化旗下的油田上班,月工资在市里买不了一平方的房子,我父母都是在油田退休的工人,在过几年我也要退休了,我每年疗养费一年6000、奖金基本上1000左右,剩下的就是岗位工资这一块,我们家是孩他爸在油田采油厂上班,没有周六周日,天天去,他的岗位工资有3400,疗养费一年8000,加班、奖金,反正一个月下来比我高不少!总体来说比较稳定!我朋友他弟弟在中石油长庆油田前线上班,我听她说一年有小15万多,油田岗位工资都差不多,那就是他们奖金福利比中石化待遇好
中石化的我了解一些,效益好的单位诸如镇海、茂名收入都不低,青岛大炼油由于人少,效益也不错,一般职工税前总收入应该在12—15万,科级干部20—30万,处级在30万以上。效益不好的就难说了
石油系统与20年前今非昔比,20年前石油和电力、铁路是待遇福利位列前三名的系统。经过多次改革后,石油系统主要分为主体和非主体、三产三大块,主体主要包括作业、采油勘探等,其他基本都剥离到非主体。一般油田内部等级分明,分为职工家属、工人、小队长、科员、副科长、科长、付处、处长、局长、书记等多个等级,福利待遇千差万别,职工家属是计划经济就有的产物,好多是陪同一线油田工人艰苦创业的伴侣,属于没有正式合同临时工,只有基本工资和社保,没有绩效考核奖金等,工资只有正式工人的一半左右,北方油田普通职工基本工资一般不高,2000-3000/月,效益好的有半年奖和年终奖,年综合收入5-8万,各地区有一定差异;科员7-10万,科级一般12-20万/年,油田科级以上职务的管理权限相对地方同级别一般较大,个别综合收入30-50也有,处级以上在系统内基本属于百姓眼中的高官,不同职能权限收入差异较大,而且很多有年底分红。近几年非主体单位被系统剥离后,收入相对主体职工相差1/4-1/3之间,而且已逐渐取消年终奖制度。虽然多次改制,但内部超员超编依然存在,论体力劳动付出,一线工人付出最多,而且有的非主体单位的一线工人付出的体力劳动不比主体工人少。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